常规超声联合弹性成像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诊断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声检查发现人群中约50%患有甲状腺结节,其中5%~15%的患者为恶性结节[1-3]。

因此,如何准确
诊断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为患者争取最佳治疗时间和临床决定治疗方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运用常规超声联合弹性成像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研究对象收集2013年6月—2015年2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超声门诊就诊的182例甲状腺单发结节患者资料,男69例,女113例;年龄20~65岁,平均51.3岁;结节直径3~42mm ,平均24.3mm ;其中甲状腺结节左侧叶73例,右侧叶98例,峡部
11例,所述病例均于本院行手术治疗,并取得最终的病理结果。

1.2仪器与设备采用日立HIVISION Avius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7.5~10MHz ,配备实时组织弹性成像技术。

1.3
检查方法
1.3.1甲状腺检查方法患者取仰卧位,放松并充分暴露颈部,首先行常规二维超声检查,沿甲状腺纵切、横切。

观察甲状腺边界、形态、内部回声及其有无钙化、周边晕环及血流情况等,并予以存储;切换超声弹性成像模式,取样框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范围为所检查病灶的2倍以上,观察弹性图像的颜色情况,并取同等深度的正常组织,比较两者之间的应变率比值。

1.3.2传统超声诊断标准[4-5](1)结节呈低回声或大部分呈低回声;(2)形状不规则;(3)边界不清晰;(4)无
外周晕;(5)纵横比≥1;(6)内部发现微钙化(钙化直径<2mm);(7)后方回声衰减;(8)阻力指数(resistive
index,RI)>0.7。

任何结节呈现1个或1个以上的上述特征为恶性,未出现以上特征则为良性。

1.3.3弹性成像分级与诊断标准根据甲状腺病灶区域显示的颜色及组织受压后的变形程度,弹性图像可分为5级[6]:0级,病灶区以囊性成分为主,表现为红黄或红蓝相间;Ⅰ级,病灶区及其周围组织呈均匀绿色;Ⅱ级,病灶区以绿色为主,周边区为蓝色;Ⅲ级,病灶区呈杂乱的蓝绿相间;Ⅳ级,病灶区均为蓝色。

组织从软到硬依次对应硬度,0级1分,Ⅰ级2分,以此类推至Ⅳ级5分。

其中0~Ⅱ级为良性,Ⅲ~Ⅳ级为恶性。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软件进行统计学
处理,数据比较采用字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2.1病理诊断182例结节患者均行术后病理检查,其中腺瘤95例,炎症5例,结节样甲状腺肿34例,恶性病变48例(其中乳头腺癌39例,滤泡癌7例,髓样癌2例)。

2.2常规超声诊断常规超声诊断患者甲状腺结节形态、纵横比及微钙化声像特征比较见表1。

声像特征
良性结节恶性结节形态不规则纵横比>1微钙化
21(15.7)9(6.7)28(20.9)
40(83.7)18(37.5)42(87.5)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Journal of Nantong University (Medical Sciences)2016∶36(4)
常规超声联合弹性成像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诊断中的应用
张婷婷1,徐
平2,陆妍3,殷一飞3,陈晓阳3
(1南通大学附属医院体检中心,南通226001;2江苏省徐州市妇幼保健院B 超室;3南通大学附属医院B 超室)
[摘要]目的:探讨常规超声联合弹性成像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13年6
月—2015年2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超声门诊就诊的甲状腺单发性结节患者182例,采用常规超声、弹性成像及两种方法联合诊断结节良恶性,最后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分别作对比研究。

结果:常规超声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77.1%、83.6%和81.9%;弹性成像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7.5%、85.8%和86.3%;超声联合弹性成像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3.8%、94.0%和93.9%;两者联合诊断的灵
敏度、特异度均高于单一检查(P <0.05)。

结论:常规超声检测指标单一,弹性成像操作受人为因素影响,二者联合应用能提高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诊断的准确性,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关键词]甲状腺结节;常规超声;弹性成像;鉴别诊断
[中图分类号]R445.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7887(2016)04-0335-03
表1良恶性甲状腺结节形态、纵横比及微钙化声像特征对比(n ,%)335··
. All Rights Reserved.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36(4)
2.3弹性成像诊断与病理结果比较将弹性成像分级与术后的病理结果相比较,准确度以弹性评分最高,见表2。

2.4常规超声尧弹性成像及二者联合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结果常规超声、弹性成像及二者联合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结果显示,常规超声与弹性成像联合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均高于单一检查(P <0.05),常规超声与弹性超声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3讨论
甲状腺结节发生于各种甲状腺疾病,结节中甲状腺癌占5%~10%,其中乳头状癌最多,约75%,其次为滤泡性癌,约16%[7]。

超声是甲状腺疾病辅助检查的首选方法,二维超声主要通过观察肿块的形态、大小、边界、内部回声、纵横比、有无钙化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对结节的良恶性做出初步诊断[8-9],本研究常规超声诊断发现结节良性123例,恶性59例,敏感度77.1%,特异度83.6%,准确度81.9%,误诊22例,漏诊11例,其中结节内部微钙化是甲状腺恶性结节的重要特征,占87.5%,良性结节内大多无钙化;纵横比是另一个特异性高的指标,良性结节纵横比>1的占6.7%,恶性结节纵横比>1的占37.5%。

同时彩色多普勒可显示结节内部血供情况,恶性结节血管走行迂曲,粗细不一,部分可见穿支血流。

但常规超声对部分不典型良恶性结节的图像诊断存在一定的重叠性,甚至部分隐匿的恶性结节在常规超声上显示不清晰。

超声弹性成像是在常规超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技术,通过反映被测组织的硬度信息[10-11],判断
肿块的良恶性,而组织硬度与结节内部的病理成分密切相关。

病理学上甲状腺乳头状癌呈乳头状生长,间质有较多纤维和血管,可见沙粒样钙化[12],增加了肿瘤硬度,弹性评分高;而甲状腺腺瘤富含胶质,硬度小。

本研究中弹性成像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敏感度为87.5%,特异度为85.8%,准确度为86.3%,误诊为恶性的结节有19例,其中13例结节间质伴粗大钙化,另外结节前缘弧形钙化4例,周边钙化2例。

当甲状腺结节出现粗大、弧形钙化,硬度增加,弹性评分等级增高;绝大部分囊性成分的甲状腺结节通常为良性,但当恶性结节较大时,内部会发生液化
坏死[13],结节的硬度会相应减小,弹性评分降低,从而出现误诊。

超声弹性成像颜色的分布情况受到外力的影响,且不同检查医师对于不同颜色的判断具有一定主观性,因此,弹性成像不能准确地判断结节的良恶性,对检查结果造成偏差。

常规超声主要依靠检查医师的主观观察,观察结节的形态、大小、边界、回声等。

而弹性成像相对客观地反映组织软硬情况,减少检查医师主观观察带来的缺陷,弹性成像技术可以作为常规超声的补充,在常规超声检查的基础上,联合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敏感度为93.8%,特异度为94.0%,准确度为93.9%,提高了结节良恶性的诊断率。

因此对于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不能依靠单一指标进行判断。

综上所述,以常规超声检查为主,弹性成像为辅,二者结合可以提高甲状腺结节的诊断率,为临床提供了较高的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Dighe M,Bae U,Richardson ML,et al.Differential diagno ⁃sis of thyroid nodules with US elastography using carotid
artery pulsation[J].Radiology,2008,248(2):662-669.
[2]Bae U,Dighe M,Dubinsky T,et al.Ultrasound thyroid e ⁃lastography using carotid artery pulsation:preliminary study[J].J Ultrasound Med,2007,26(6):797-805.[3]Hoang JK,Lee WK,Lee M,et features of thyroid malignancy:pearls and pitfalls[J].Radiographics,2007,27
(3):847-865.
[4]Kang HW,No JH,Chung JH,et al.Prevalence,clinical and ultrason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of thyroid incidentalo ⁃mas[J].Thyroid,2004,14(1):29-33.
[5]
Kim EK,Park CS,Chung WY,et al.New sonographic cri ⁃teria for recommending fine -needle aspiration biopsy of nonpalpable solid nodules of the thyroid [J].AJR Am J Roentgenol,2002,178(3):687-691.
超声检查
病理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良性恶性良性恶性良性恶性良性11222
115
19126
008恶性
1137642345
77.187.593.8
83.685.894.0
81.986.393.9
常规超声弹性成像二者联合表3常规超声、弹性成像及二者联合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
诊断结果病理结果n 弹性成像结果良性恶性
134048
<4分
115(85.8)006(12.5)≥4分
19(14.2)42(87.5)表2弹性成像诊断及与病理结果对照(n ,%)336··
. All Rights Reserved.
[6]Xing P,Wu L,Zhang C,et al.Differentiation of benign from malignant thyroid lesions:calculation of the strain ra ⁃tio on thyroid sonoelastography[J].J Ultrasound Med,2011,30(5):663-669.
[7]Wiest PW,Hartshorne MF,Inskip PD,et al.Thyroid pal ⁃
pation versus high -resolution thyroid ultrasonography in the detection of nodules[J].J Ultrasound Med,1998,17(8):487-496.
[8]
Rago T,Vitti P,Chiovato L,et al.Role of conventional ul ⁃trasonography and color flow-doppler sonography in pre ⁃dicting malignancy in ‘cold ’thyroid nodules[J].Eur J En ⁃
docrinol,1998,138(1):41-46.
[9]燕山,詹维伟,周建桥.甲状腺与甲状旁腺超声影像学[M].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240-252.
[10]罗建文,白净.超声弹性成像的原理及理论分析[J].国
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2003,26(3):97-102.[11]Krouskop TA,Wheeler TM,Kallel F,et al.Elastic moduli of breast and prostate tissues under compression[J].Ultra ⁃
son Imaging,1998,20(4):260-274.
[12]郭慕依,叶诸榕.病理学[M].2版.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
版社,2001:206.[13]
Wong KT,Ahuja AT.Ultrasound of thyroid cancer [J].
Cancer Imaging,2005,5:157-166.
[收稿日期]2016-05-03
*[通信作者]陆健,电话:139********,E-mail:blz1206@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Journal of Nantong University (Medical Sciences)2016∶36(4)
中枢神经系统表面含铁血黄素沉积症(superfi -cial siderosis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 SS)
是一种罕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1908年由R.Hamill [1]首先描述。

该病病因多样,临床进展缓慢,部
分临床症状隐匿,但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往往是不可逆的。

目前,国内多为个案报道。

笔者回顾性分
析所收集的4例CNS SS ,并复习相关文献总结其病
因、发病机制及MRI 表现,包括T2WI 、磁敏感加权
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T1WI 及增强扫描,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以早期诊断。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患者1,女,48岁,腰痛,手抖、手脚麻,行走不稳1年;双下肢肌力Ⅳ级,双侧Babinski 征(+),Chaddock 征(+),小腿中段以下痛觉减低,腰椎、胸椎叩击痛;患者10年前有黄体囊肿破裂手术史、行高位麻醉。

患者2,女,72岁,双下肢无力、行走
不稳3年,双耳听力进行性下降1年;双下肢肌力减低,深浅感觉正常;脑脊液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患者3,男,45岁,右手麻木、乏力2年余。

患者4,男,43岁,四脑室肿瘤术后1年,背部疼痛1月余。

1.2扫描参数使用GE 1.5T HDe 磁共振扫描仪。

行头颅、颈胸椎平扫及增强扫描2例,头颅及颈椎平扫1例,颈椎平扫及增强扫描1例。

扫描序列和参数如下:1.
2.1
头颅
轴位Prop T2TRF(TR=4000ms ,TE
105.16ms ,层厚6mm ,层间距8mm ,FOV 240cm ×240cm ,矩阵320×224),轴位T2FLAIR(TR=8002ms ,TE 157.03ms ,层厚6mm ,层间距8mm ,FOV 240cm ×240cm ,矩阵256×192),矢状位T1SE(TR=380ms ,TE 14ms ,层厚7mm ,层间距8mm ,FOV 240cm ×240cm ,矩阵288×160),轴位DWI(TR=5000ms ,TE
92.80ms ,层厚6mm ,层间距8mm ,FOV 240cm ×240cm ,矩阵128×128,b=1000s/mm 2),SWI(TR=36ms ,
中枢神经系统表面含铁血黄素沉积症的MRI 表现并文献复习
毕新军1,陆
健2*,张学琴2,缪小芬2,张
勤1,李敏达3
(1江苏省南通市妇幼保健院影像科,南通226018;2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影像科;3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影像科)
[摘要]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表面含铁血黄素沉积症的MRI 表现并进行文献复习。

方法:分析4例中枢神经
系统表面含铁血黄素沉积症的MRI[T2WI 、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T1WI 及增强]表现,并复习相关文献。

结果:中枢神经系统表面含铁血黄素沉积症是由于长期的反复发作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含铁血黄素沉积在软脑/脊膜或软脑/脊膜下的脑、脊髓和颅神经表面。

主要临床症状为感音神经性听觉丧失,小脑共济失调,锥体束征。

MRI 表现为T2WI 与脑脊液相邻的脑、脊髓和颅神经表面的线样低信号带,SWI 较T2WI 显示更加清晰和广泛,T1WI 呈
等、低信号或高信号,增强扫描软脑/脊膜可强化。

结论:中枢神经系统表面含铁血黄素沉积症的MRI 表现具有特征性,可明确诊断。

[关键词]表面含铁血黄素沉积症;中枢神经系统;磁共振成像;磁敏感加权成像
[中图分类号]R744[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7887(2016)04-0337-03
337··
.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