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表演心得体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话剧表演心得体会
第1篇:话剧表演心得
话班级:电子商务1101 姓名:王海燕学号:09 剧表演总结
最近两周商务交流老师让我们自己准备话剧然后分组上台表演,表演完了之后各自总结一下本次活动的心得。
我觉得一个小组表演的好坏不仅仅表现在以下方面: λ在演员表演时要口齿清晰
λ动作幅度要大,允许夸张,动作要干净、伶俐,不多余,不要再舞台上有小动作,抖擞
λ演员要压得住场,演员就得对角色有信心,声音洪亮,动作大方不扭捏。
更重要的是要有团队合作精神,团队合作非常重要。
有团队才有个人,惟有大家同心协力地发挥团队的力量,才能让大家一同向前迈进,个人也才能发挥自己最大的力量。
我们小组的话剧从准备到表演的整个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是我们小组成员认真投入其中,一步步完成的。
没有一个人是万能的,如果没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就不可能有好的成绩。
第2篇:关于话剧表演
关于话剧表演
理论:
话剧是舞台的艺术,是将宽广的现实生活抽象、浓缩到一个小小的舞台上。
布景、灯光、道具等一切舞台元素的设计,都不是为了在舞台上复制真实的生活,而是创造一个经过了抽象和浓缩的生活场景。
夸张和渲染,让舞台上的生活场景迥异于真实的生活,但将这夸张的场景设置在剧场这个特殊的建筑形式中,并用“第四堵墙”将观众隔离时,舞台上的场景就有了自己的逻辑,没有观众会因为舞台布景的夸张而批评话剧的“真实性”——总而言之,话剧的世界就是一个经过了抽象和浓缩的夸张的世界,演员的表演也势必要融入这个特殊的舞台世界中,与舞台上的情境融为一体。
所以,不能照搬真实的生活,
而必须表现一种抽象、浓缩之后的生活。
影视表演则是镜头的艺术,最终的成品是经过了摄影和剪辑的渲染的影视作品。
影视创作者会通过景别切换、镜头运动等方式,放大剧中的关键信息,让观众随时能够看到必要的信息。
影视的空间以实景为主,尽量让观众能够身临其境。
总而言之,相对于话剧来说,影视的世界是一个真实的世界,演员的表演也务必要符合这个真实世界的逻辑。
影视表演相对于话剧表演来说,它不需要那么夸张,更接近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语言和动作。
因为话剧表演具有抽象性和浓缩性,相比真实生活而言,它是夸张、简略的。
每一出话剧在编剧阶段就进行了高度的压缩,创作者要仔细推敲每一句台词、每一个动作,直到把所有的“废话”都剔除干净,以保证呈现给观众的每一刻都包含着必不可少的信息。
演员的表演,正是用自己的肢体和语言将这些必不可少的信息表达清楚。
所以在话剧表演中,不能含糊其辞、暧昧不清,每一个动作、每一句台词都要清清楚楚地呈现给观众,否则会损失剧本的连续性。
所以话剧的表演无比要口齿清晰、铿锵有力,情绪低落或高涨的时候,要用比真实生活夸张的动作和语言将饱满的情绪传达出来,这就是话剧表演的分寸。
而影视表演的分寸则以平实为主,镜头会帮助演员呈现动作和表情的种种细节。
比如一个吃饭的动作,在话剧表演中,必须夸张地运动脸部肌肉,而在影视表演中,导演会切入一个较小的景别,银幕前地观众能够很清楚地看到演员脸部肌肉的运动,大快朵颐或细嚼慢咽,只需跟现实生活一致即可。
话剧表演在舞台上进行,它的受众是坐在舞台下的、“第四堵墙”后面的观众。
对于剧场中的观众而言,舞台始终是一个整体,想要让他们辨别出该看哪儿、不该看哪儿,则必须通过演员的表演去引导。
影视表演的受众是银幕前的观众,引导他们的目光的是摄影机的景别。
演员不必担心自己的表演过于“温吞”,摄影师和剪辑师会通过技术手段让那些日常的动作具备高度的戏剧性。
话剧表演是连续的、一次性的,一旦错误没有修正的余地,所以
每一个动作都要经过精心的设计,演员的站位、表情、台词都要事先进行多次排练,直到滚瓜烂熟。
这也决定了演员在表演过程中不能有一刻松懈,必须集中注意力,全身心地投入角色。
而影视的表演则是片段式的,表演的错误和不到位可以通过在此拍摄来弥补。
它的最终目的是将这些“片段”组合成一个整体。
所以影视表演在连续性上的要求不如话剧那么高,但同时它也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即演员如何衔接情绪。
可能上一场是拍摄婚礼,下一条即是拍摄葬礼,演员必须在各种不同的情绪中来去自如,这也对演员的“入戏”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虽然有诸多操作上的区别,但话剧表演和影视表演还是有很多共通之处。
首先,无论是话剧表演还是影视表演,都属于表演这一艺术范畴,他们的最终目的都是塑造一个完整、饱满的角色,以契合剧情的表意。
在理解角色方面,话剧表演和影视表演没有区别,都要进行深入的研读和推敲,直到能够体会角色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台词。
体验到十分,演出十分,就是好角色;体验到三分,演到十分,就会假大空。
其次,剧作风格决定表演样式。
无论是话剧作品,还是影视作品,都有悲剧、喜剧、正剧之分,在不同的剧种中,表演的风格都要做相应的调整。
我国的表演艺术教育以前苏联戏剧大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创造的“斯氏”表演体系为主,斯氏的表演体系注重“体验”,注重由内向外开发角色,先理解角色的内心世界,再把角色的内心世界外化为动作和台词,正如斯氏本人说的那样:“如果说历史世态剧的路线把我们引向外表的现实主义,那么,直觉和情感的路线却把我们引向内心的现实主义”。
实践:
1、当你整个人轻松下来,你的身体很美,声音很美,在舞台上很美,生活上也是。
From play to play,从玩耍到戏剧演员都是游戏者,表演就是游戏。
游戏没有对错,只有好玩和不好玩,而最好玩的时候,就是我们犯错的时候。
在犯错的一瞬间,我们的表现就如同回归到我
们的童年,我们展现的是我们的本能,是不可掩饰的天性。
我们去玩,就是要将自己清空、归零,倒空自己,在自己越傻的时候,其实就是越接近剧本中的人物的时候。
2、回归天性,放下一切杂念,回归到自己的原始状态,无智商,只剩下全身的专注力。
用游戏的状态去表演,抛除杂念。
用纯粹的脸,享受与观众游戏,与镜头游戏,与其他表演者游戏。
在玩乐与欢笑之间平时,因为生活宽度的限制,我们不允许自己犯错。
但是到了舞台之上,恰恰就是在犯错误的时候,演员身上最灵光的东西就会出现。
我们不能因为害怕犯错误,导致过于紧张,而将自己框住了。
3、想象!我的老师说过:不要期待老师能给你什么,你要自己主动过来拿。
长大以后真的别太依赖老师,要学会举一反三,毕竟学习要主动得到的东西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
戏剧是什么?戏剧是一种释放,是跳出我们固有的圈子,不再循规蹈矩。
通过戏剧,去感受生命中的张力,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理解我们的人生,从戏剧中获得人生智慧,在戏剧中找到最美的自己。
第3篇:话剧表演总结
话剧表演总结
文学学习要求学生必须有较高的悟性、心灵体验、心理素质和对美的审视能力。
这也就是说,学习话剧文学除了要了解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以外,更重要的是感应作者的情绪、情感和美学意蕴。
为此,我们使用“情境设置”教学模式,要求学生自己把经典剧本改编成自己的表演剧本并且自己当演员。
这样,选哪个话剧,情节怎么改编,人物性格怎么发展,道具用什么,演员是否反串以增加戏剧效果等一系列问题,都由学生主动思考、编排,教师从学生兴趣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使文学的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形成主动思维、大胆实践和敢于创新的过程,从而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分析、鉴赏和语言运用等综合能力,也使学生的学习过程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积极参与。
促进学生对原著进行阅读,提高学生素质。
排演任何一个剧目其中必须包括深入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主要内容,明晰剧情的时代背
景和剧中人的生活环境,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及相应的动作、表情、语言等。
这就要求学生必须仔细研读原典剧作,研读过程中揣摩、理解、把握人物性格.学生阅读剧本和阐释剧本的过程是一种对话过程。
文本向学生开放自己,表达意义:学生解读意义,反回自身,在不断的阐释与被阐释中,剧本以其自身的人物形象和人物性格让学生感知,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剧中鲜活的故事情节。
强化学生的情感教育,培养学生荣辱观。
情感教育是指教育者满腔热情地进行教育活动,在教育过程中注意诱发、激励受教育者的内在情感,使之处于最佳状态,养成良好思想政治品质的过程。
情感教育包括道德情感、政治情感、理智情感等。
传统的话剧文学课重共性,重知识,重认知理性,久而久之,导致学生的情感成长受到忽视,情感变得脆弱、肤浅、粗糙,情感世界建构面临危机,学生的人格建构也因此失衡。
表演话剧的“情境创设”就是为了增强学生的真实体验。
学生在读一思--编一一演剧本的过程中,通过创设情境、角色模拟,更能够身临其境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即所谓的“触景生情”。
第4篇:话剧表演教学
新的学期开始了,我校新成立了小小话剧社兴趣小组,为了使话剧社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为了推动话剧社的进一步开展制定了以下计划。
一、前期宣传制作海报、期刊大力宣传话剧社让学生更加了解话剧,积极参加话剧社组织的小演员海选活动,预计招收新演员25名左右,不限年级与班级面对全校招收小演员。
在各位班主任的支持下推选一批善于表现的学生参加选拔。
二、表演教学的任务与内容
1、任务:培养与强化演员必备的素质和能力是表演课的基本任务。
2、内容:主要遵循前苏联戏剧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积自我与前人的演剧经验而总结出来的一整套系统、科学、并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和表演创作方法进行表演教学。
全程教学由三部份组成:
(1)表演基本元素训练(注意力集中,肌肉控制,真实感与信念,
情绪记忆、想像、交流与适应,节奏感)
(2)表演核心元素训练(行动)
(3)人物形象创造(演员与角色统一,艺术与生活统一,体验与体现统一)
3、以上教学内容本年度中完成课程安排如下:第一步骤:表演基本元素与表演核心元素训练——初步掌握表演心理技巧,进入正确的创作状态。
第二步骤:动物模仿,观察人物练习,人物小品——深入掌握表演心理技巧并初试人物形象。
第三步骤:话剧片断——如何塑造人物。
第四步骤:独幕剧,话剧小品(不同风格体裁)——完整塑造人物形象。
实践实习:大型话剧,电视短剧。
三、教学方式:
因人备案、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循环深入。
(1)分单元安排教学内容,并制定单元目标与要求。
(2)每次课后布置课后边沿联系任务。
(3)在行课过程中,以实际练习为主,强调在充分的“做”中去体味,去感悟,强调发掘和诱发学生自身的想像力与创造性。
纪律要求:
(1)课堂应保持洁净,严肃,创造一个神圣而美好的艺术学习空间;(2)不迟到,不早退,不随意请假,不无故旷课;(3)积极主动参与课堂练习,争取多实践。
(4)认真回课,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表演任务。
(5)必须要求参加每周四的兴趣小组活动,做到勤学、苦练、深悟。
话剧社是表演的天地,让学生在这里尽情发挥他们的想象,我们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学习和发展的平台,让学生的表演天分在这里得到展示。
第5篇:话剧表演台词
话剧表演台词
CPU:你好!输入设备,人类又交给我们一个新任务,你先把数据输入进来吧!输入设备:保证完成任务。
我现在开始工作了,我输
入数字1,又输入数字1,最后输入运算符号+,报告CPU输入完毕。
CPU:你好,内存,有一批数据需要你暂时保存,有问题吗?内存:NO PA。
CPU:输入设备请开始传送数据。
输入设备:你好,内存,有一批数据请你暂时保存。
输入完毕。
内存:接收完毕。
CPU:太好了,原始数据来了,内存请把数据放心的交给我吧!内存:请接收数字1数字1符号+,传送完毕。
CPU:运算系统启动,计算完毕。
内存,运算结果请你暂时保存。
内存:你可别让我保存太久啊!丢了我可不负责。
CPU:你好,硬盘。
有一批数据需要你长期保存,可以吗?硬盘:xiao
case
CPU:开始传送。
内存:硬盘,你好,好久不见了,咱们存储器要聚一聚了。
硬盘:我看你是无事不登三宝殿,说吧又有什么数据要交给我。
内存:那就麻烦你接收吧。
硬盘:好吧!我接收。
CPU:输出设备你好,有一批数据要你输出。
(面向硬盘)那你给输出设备吧!输出设备:看看你们的工作效率太低了,CPU你怎么控制的?人类都等急了,我的显示器都快被捶烂了。
CPU:别着急,硬盘马上就为你送数据了。
硬盘:我跑啊跑,送数据喽!注:跑跳动作要夸张表演。
输出设备:选择动作输出。
1 / 1
第6篇:童话剧表演
杭州市富阳区春江中心小学选修课程——童话剧表演
【课程名称】:童话剧表演【指导老师】:董沛姝、张露萍【学生人数】:16 【课程说明】: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的表现欲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表现得强烈,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同,需要一个实现自我价值、张扬个性的平台。
特别是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凸显的情况下,他们对语文教学活动中的课本剧表演、英语教学中的情境会话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参与能力进一步增强,表演水平进一步提高。
在学校成立学生话剧团,巳连续成功举办四届校园戏剧节的大环境下,学生对戏剧有了一定的认识,具备了一定的戏剧知识,对戏剧这种独具知识性、趣味性、审美性、
思想性、教育性的综合艺术的喜爱程度日益加深,为我们进行戏剧校本课程开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课程目标】:帮助学生理解课程内容,较为扎实地掌握学科及有关话剧知识;引导学生不断发现自己,体验成功的快乐,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的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课程计划安排】:
1、白雪公主之神秘爸爸(1)
2、白雪公主之神秘爸爸(2)
3、小红帽(1)
4、小红帽(2)
5、三只小猪(1)
6、三只小猪(2)
7、三只小猪(3)
8、灰姑娘(1)
9、灰姑娘(2)
10、成果展示【课程展示】:
【课程总结】:本学期童话剧表演课程,针对一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我们通过分组表演来表现童话故事的精彩,取得了圆满成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总结如下:
1、本学期课程孩子参与的热情很高,不论是组内讨论分角色,还是分组彩排,学生都表现出积极向上的参与态度,所以本次表演活动质量很高。
2、课程以孩子为主体,给予学生充分展现自我的机会,在表演之前,老师都会询问并选择孩子最喜欢的角色,在表演的时候也会根据孩子的特点进行合理动作练习,整个过程为师生搭建了一个情感交流的平台。
3、通过活动,孩子们对于童话故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从童话故事中知道了好习惯的重要性,也学会了很多健康知识,同时提高了自身的表现力。
通过此课程,丰富了孩子的生活,让孩子们了解童话,走近童话,培养孩子们从童话中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在童话剧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要把自己完全放置到某一个角色上,揣摸角色的心理,表达自已内心深处的思想、感受,这样使得孩子自身的创造力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小学一年级童话剧表演活动是开放式的,不同的群体因为经验情感、智力结构的差异完全有可能在同等条件下产生完全不同的情节解读,形成多种的剧本。
所以童话剧活动要坚持以孩子为主体,在教师提供的开放性情景下用表演的形式释放情绪情感,重整认识经验,升华并完善自我,在认知迁移中拓展孩子们的思维,在想象创造中提高孩子们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