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脂类测定
医学生物化学(第七章)脂类代谢
族 ω -7(n-7) ω -9(n-9) ω -6(n-6) ω -3(n-3)
母体脂酸 软油酸(16:1,ω -7)
油酸(18:1,ω -9) 亚油酸(18:2,ω -6,9) α -亚麻酸(18:3,ω -3,6,9)
10
表7-2 常见的不饱和脂酸
习惯名
软油酸 油酸 亚油酸 -亚麻酸 -亚麻酸 花生四烯酸
6656 9791
×
100% = 68% (能量利用效率)
41
表7-3 软脂酸与葡萄糖在体内氧化产生ATP的比较
以1mol计 以100g计 能量利用效率
软脂酸 129 ATP 50.4 ATP
68%
葡萄糖 38 ATP 21.1 ATP
68%
42
3. 脂肪酸的其它氧化方式 * 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
脂肪 (以CM形式吸收入血)
24
С ³¦ £º Ö¬ ·¾ ×é Ö¯ £º ¸Î Ôà £º
ʳ Îï ¸Ê ÓÍ Ò» õ¥ TG GΪ Ô ÁÏ ¸Ê ÓÍ ¶þ õ¥ TG GΪ Ô ÁÏ ¸Ê ÓÍ ¶þ õ¥ TG
25
二、 甘油三酯的分解代谢
1. 脂肪动员 (1) 概念:
甘油三酯
(均含脂酸)
饱和脂酸
2. 不饱和脂酸
(不含双键) (含双键)
长链脂酸 12-26c 3 . 中链脂酸 6-10c
短链脂酸 2-4c
(16c、18c)
7
* 体内脂酸来源:
1. 机体自身合成: 饱和、单不饱和, 储存于脂肪组织中
2. 食物脂肪供给: 多不饱和(必需脂酸, PG等的前体)
8
第一节 不饱和脂酸的命名及分类
14
辅脂酶 (colipase)
动物生物化学 第七章 脂类代谢
CH2OH甘油激酶 CH2OPO23- 磷酸甘油脱氢酶 CH2OPO23-
CHOH
CHOH
CO
CH2OHATP ADP CH2OH NAD+ NADH+ H+ CH2OH
2.脂肪酸的分解代谢
(1)脂肪酸的-氧化
• 脂肪酸的-氧化作用是指脂肪酸在氧化 分解时,碳链的断裂发生在脂肪酸的位,即脂肪酸碳链的断裂方式是每次切 除2个碳原子。脂肪酸的-氧化是含偶数 碳原子或奇数碳原子饱和脂肪酸的主要 分解方式。
• 胰脂肪酶是一种非专一性水解酶,对脂肪酸碳 链的长短及饱和度专一性不严格。但该酶具有 较好的位置选择性,即易于水解甘油酯的1位 及3位的酯键,主要产物为甘油单酯和脂肪酸。 甘油单酯则被另一种甘油单酯脂肪酶水解,得 到甘油的脂肪酸。
1.脂肪的动员
1.甘油的代谢
• 甘油经血液输送到肝脏后,在ATP存在下,由甘油激 酶催化,转变成-磷酸甘油。这是一个不可逆反应过 程。-磷酸甘油在脱氢酶(含辅酶NAD+)作用下, 脱氢形成磷酸二羟丙酮。磷酸二羟丙酮是糖酵解途径 的一个中间产物,它可以沿着糖酵解途径的逆过程合 成葡萄糖及糖原;也可以沿着糖酵解正常途径形成丙 酮酸,再进入三羧酸循环被完全氧化。
• (2)许多类脂及其衍生物具有重要生理作用。脂类代 谢的中间产物是合成激素、胆酸和维生素等的基本原 料,对维持机体的正常活动有重要影响作用。
• (3)人类的某些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脂肪肝和酮尿 症等都与脂类代谢紊乱有关。
7.1 脂肪的分解代谢
• 脂肪在脂肪酶催化下水解成甘油和脂肪酸,它 们在生物体内将沿着不同途径进行代谢。
• 由于软脂酸转化成软脂酰CoA时消耗了1分子ATP中的两个 高能磷酸键的能量(ATP分解为AMP, 可视为消耗了2个 ATP),因此,1分子软脂酸完全氧化净生成 131 – 2 = 129 个ATP。
第七章脂类代谢
第七章脂类代谢一、内容提要脂类包括脂肪和类脂。
脂肪又称甘油三酯,类脂包括胆固醇及其酯、磷脂、糖脂等。
脂肪是体内重要的储能和供能物质,而类脂除构成生物膜的重要成份外,还可转化为体内某些生物活性物质、参与细胞识别及信息传递等。
储存在脂肪组织中的甘油三酯在脂肪酶的催化下逐步水解为游离脂肪酸和甘油并释放入血,以供其它组织氧化利用的过程称为脂肪动员。
激素敏感性甘油三酯脂肪酶(HSL)为脂肪动员限速酶,其活性受多种激素的调节。
脂肪酸的氧化可分为脂肪酸的活化、脂酰CoA进入线粒体、脂肪酸的β-氧化及乙酰CoA彻底氧化四个阶段。
存在于内质网及线粒体外膜上的脂酰CoA合成酶,催化脂肪酸与HSCoA反应生成脂酰CoA,反应由ATP供能;催化脂肪酸氧化的酶存在于线粒体基质内,胞液中活化的脂酰CoA需要线粒体外膜和内膜内侧的肉碱脂酰转移酶I和肉碱脂酰转移酶Ⅱ及肉碱脂酰转位酶的作用,由肉碱携带进入线粒体,肉碱脂酰转移酶I是脂肪酸β-氧化的限速酶;脂肪酸的β-氧化是从脂酰基的β-碳原子开始,进行脱氢、加水、再脱氢、硫解四步连续的反应,将脂酰基断裂生成一分子乙酰CoA和比原来少二个碳原子的脂酰CoA的过程,脂酰基可继续进行β-氧化,最终可将脂酰基生成乙酰CoA;乙酰CoA经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生成的FADH2和NADH+H+可经氧化磷酸化产生能量。
酮体包括乙酰乙酸、β-羟丁酸及丙酮。
肝细胞线粒体存在活性较强的合成酮体酶类,尤其是羟甲基戊二酰CoA(HMG-CoA)合酶,利用脂肪酸β-氧化生成的大量乙酰CoA 缩合为HMG-CoA,经HMG-CoA裂解后生成乙酰乙酸,乙酰乙酸还原生成β-羟丁酸或脱羧生成丙酮。
肝没有利用酮体的酶,而肝外组织具有活性很强的利用酮体的酶,如琥珀酰CoA转硫酶、乙酰乙酰硫激酶,可将酮体转化为乙酰CoA,再经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
甘油主要在甘油激酶的催化下,生成α-磷酸甘油,参与糖代谢。
脂肪酸合成的主要原料为乙酰CoA,合成部位在胞液,肝是合成脂肪酸的主要场所。
第七章脂类的测定p93第一节概述
称取混匀试样3-5g注入锥形瓶内,加入混合溶剂50ml,摇动使试样溶解, 再加3滴酚肽指示剂,用0.1mol/L碱液滴定至出现微红色,在30s内不消失,记 下消耗的碱液体积(V)。 结果计算:油脂酸价=(V×c×56.1)/m 式中:V-滴定消耗的氢氧化钾溶液体积,mL;
乳、脱脂乳等)、各种炼乳、奶粉、奶油及冰其淋等能在 碱性溶液中溶解的乳制品,也适用于豆乳或加水呈乳状的 食品。需采用抽脂瓶。
(3)操作方法: 取一定量样品于抽脂瓶中,加入1.25ml氨水,充分混匀,置于60℃水浴中加热
5min,再振摇2min,加入10ml乙醇,充分摇匀,于冷水中冷却后,加入25ml乙醚, 振摇半分钟,加入25ml石油醚,在振摇0.5min,静置30min,待上层液澄清时,读取 醚层体积,放出一定体积的醚层于一个已恒重的烧瓶中,蒸馏回收乙醚和石油醚,挥 发干残余醚后,放入100-105℃烘箱中干燥1.5h,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冷取至室温后称重, 重复操作至恒重。
别适宜于水产品、家禽、蛋制品等食品脂肪的提取。 采用乙醚提取脂类时,必须采用无水乙醚作提取剂,且要求样品必须烘干; 对于结合态脂类,必须预先用酸或碱破坏脂类和非脂成分的结合后才能提
取; 用溶剂提取食品中的脂类时,对样品要求一定的预处理,如粉碎、碾磨,
烘干等,目的是为了增加样品的表面积,减少样品含水量,使有机溶剂更有效 的提取出脂类。
(4)结果计算: 脂肪含量%= (m2-m1)/( m×V1/V) ×100
式中:m2——烧瓶和脂肪总质量,g; m1—空烧瓶质量,g; m—样品质量,g V-读取醚层总体积,mL; V1-放出醚层体积,mL
(5)说明与讨论:
3、巴布科克氏和盖勃氏法 (1)原理:
生物化学第七章脂类代谢
软脂酸合成的总反应式:
乙酰CoA + 7丙二酸单酰CoA + 14NADPH+H+
脂肪酸合成酶系 软脂酸(16C)+14 NADP++8HSCoA+7CO2+6H2O
软 脂 酸 的 合 成 总 图
目录
(四) 脂酸合成的调节
(1)代谢物的调节作用
乙酰CoA羧化酶的别构调节 抑制剂:软脂酰CoA及其他长链脂酰CoA
激活剂:柠檬酸、异柠檬酸
糖代谢加强,NADPH及乙酰CoA供应增 多,有利于脂酸的合成。 大量进食糖类能增强脂肪合成酶的活性从 而使脂肪合成增加。
(2)激素调节
胰岛素
胰高血糖素 肾上腺素 生长素 + 脂酸合成
﹣ 脂酸合成 ﹣ TG合成
乙酰CoA羧化酶的共价调节 胰高血糖素:激活PKA,使之磷酸化而失活 胰岛素:通过磷蛋白磷酸酶,使之去磷酸化 而复活
作用:转移羧基
(2)软脂酸合成 各种生物合成软脂酸的过程基本相似。 软脂酸的合成是一个重复加成过程,每 次延长2个碳原子。由脂酸合成酶系催化。
真核生物7种酶蛋白结构域(脂肪酰基转移酶、
丙二酰酰CoA酰基转移酶、β酮脂肪酰合成酶、β酮
脂肪酰还原酶、β羟脂酰基脱水酶、脂烯酰还原酶、
硫酯酶)和脂酰基载体蛋白(ACP)聚合在一条多肽
第 七 章
脂类代谢
Metabolism of Lipid
第一节 脂 类 的 概 述
一、脂类的概念:
脂类(lipids)是脂肪(fat)和类脂(lipoid)的总称。
脂肪(甘油三酯 triglyceride)
脂类 类脂 胆固醇(酯) cholesterol 磷脂 phospholipid
糖脂
脂类物质的基本构成:
血脂检测ppt课件
第七章 血脂检测
• (一)血脂的组成 3.甘油脂 ①甘油一酯 ②甘油二酯 ③甘油三酯
第七章 血脂检测
• (一)血脂的组成 4.游离脂肪酸 饱和脂肪酸
酸
①软脂肪
②硬脂肪酸
不饱和脂肪酸 ①一烯酸
②二烯酸
第七章 血脂检测
• (二)脂蛋白 脂质与某些特异的蛋白质
(载脂蛋白)结合,就叫脂蛋白。
第七章 血脂检测
APOD
蛋白,
是糖蛋白,仅次于APOAⅠ、APOAⅡ的一种载脂
APOE
富含氨基酸的碱性蛋白
APOH
APO(a)
称β2糖蛋白Ⅰ
酶。
其结构中有一蛋白酶区,推测其功能可能是一种
第七章 血脂检测
• (四)血浆脂蛋白的分类和名称 1.超速离心法 2.电泳法
第七章 血脂检测
• (四)血浆脂蛋白的分类和名称
1.超速离心法
(150-400mg% 1.71-4.56mmol/L) ①可呈各种类型 ②但主要是Ⅱb型或Ⅳ型。
第七章 血脂检测
• 3.胆固醇升高 甘三升高
(400-1000mg% 4.56-11.4mmol/L) ①常见于Ⅳ和Ⅴ型
观察血清有无奶油盖可以鉴别 有奶油盖——Ⅴ型 无奶油盖——Ⅳ型
②少数可见Ⅲ型。
第七章 血脂检测
200mg%)
(150-
高TG血症: >2.29mmol/L
第七章 血脂检测
• (二)甘油三酯测定(TG) 临床意义: 上升:
1.随着年龄而上升,体重超过标准者也往往偏高。 2.糖尿病,肾病综合症,糖原沉积病,妊娠后期也可出
现TG升高。 3.先天性脂蛋白脂酶缺陷,脂肪肝,以及其他肝病TG也
可增高。 4.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塞等冠状动脉疾患TG增高。 5.当刚进食后及脂血症,TG亦可升高。
第7章 脂类代谢
• (3)胆固醇:胆固醇可反馈抑制HMG CoA还原酶的合成,使肝胆固醇
的合成减少,但是,小肠不受这种反馈调节影响,因此大量进食胆固 醇,血中胆固醇浓度仍然可以升高。
• 4.排泄
体内大部分胆固醇在肝脏中转变成胆汁酸,随胆汁排出,这是胆固 醇主要的排泄方式。另外,少数胆固醇直接随胆汁排入肠道随粪便排 出。
第 4 节 血脂
一、血脂
(一)血脂的组成和含量
血浆中所含脂类统称为血脂。血脂包含甘油三酯、
胆固醇和胆固醇酯、磷脂以及游离脂肪酸等。
* 血脂含量受膳食、年龄、性别、职业及代谢等的影 响,波动范围很大。
(二)甘油的氧化分解
(三)脂肪酸的氧化
肝脏和肌肉中最为活跃。线粒体是脂肪酸氧化的主 要部位,其过程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 脂肪酸活化成脂酰CoA :胞液
2. 脂酰CoA转运进入线粒体 :肉碱
3. 脂肪酸的β -氧化
• 脂酰CoA氧化过程发生在脂酰羧基端β -碳原子上,
所以称为β -氧化。
• 从脂酰CoA的β -碳原子开始,经过脱氢、加水、
再脱氢和硫解四步连续反应。
(四)酮体的生成和利用
• 酮体是脂肪酸在肝细胞氧化分解时产生的特有
中间代谢物,包括乙酰乙酸、β-羟丁酸及丙酮。
• 其中β-羟丁酸约占总量的70%,乙酰乙酸约占
30%,丙酮含量极少。
1.酮体的生成
2.酮体的利用
2.酮体代谢的生理意义
• 酮体是脂肪酸在肝内正常的中间代谢产物,是肝脏输出脂
第七章脂类汇总
❖2、营养方面:脂肪还是脂溶性维生素的良好 溶剂,有助于脂溶性维生素(A、D、E、K) 的吸收。
❖3、烹饪方面:脂肪能给食品一定的风味,特 别是焙烤食品。例如,卵磷脂加入面包中, 使面包弹性好,柔软,体积大,形成均匀的 蜂窝状。
LOGO
4、脂肪含量高地评价食品的质量好坏,是否掺假, 是否脱脂,以质论价:所以在含脂肪的食品中,其 含量都有一定的规定,脂肪含量是食品质量管理中 的一项重要指标。 新营养标签规定:食品中必须标示蛋白质、脂肪、 碳水化合物、钠以及能量的含量。
有时需将样品粉碎、切碎、碾磨等;有时需 将样品烘干;有的样品易结块,可加入4~6倍 量的海砂;有的样品含水量较高,可加入适量 无水硫酸钠,使样品成粒状。以上的处理目的都 是为了增加样品的表面积,减少样品含水量, 使有机溶剂更有效的提取出脂类。
LOGO
(三)常用的测定脂类的方法 常用的测定脂肪的方法有:索氏提取法、
LOGO
❖ 由此可见,乙醚含水后,能将样品中非 脂成分溶出使测定结果偏高,因此,使用乙 醚时,样品不能含水分,必须干燥。而且使 用乙醚时室内需空气流畅。因为乙醚在空气 中,最大允许浓度为400mg/kg,超过这个极 限易爆炸。
LOGO
❖ 另外乙醚一般贮存在棕色瓶中,放置一段 时间后,阳光下照射就会产生过氧化物,过 氧化物也容易爆炸,如果乙醚贮存时间过长 ,在使用前一定要检查有无过氧化物,如果 有应当除掉。
本法提取的脂溶性物质为脂肪类物质的混合 物,除含有脂肪外,还含有磷脂、色素、树脂、 固醇、芳香油等醚溶性物质,所以用索氏提取法 测得的脂肪,也称为粗脂肪。
LOGO
2.适用范围与特点
适用于脂类含量较高,结合态的脂类含量较少, 能烘干磨细,不易吸湿结块的样品的测定。
第七章 脂类代谢
游离胆固醇 总磷脂 卵磷脂 神经磷脂 脑磷脂
40~70(55) 100~250(200) 50~200(100) 50~130(70) 15~35(20)
1.03~1.81(1.42) 48.4~80.7(64.6) 16.1~64.6(32.3) 16.1~42.0(22.6) 4.8~13.0(6.4) 肝 肝 肝 肝
甘油三酯代谢
+ NADH+H NAD +
ADP CH2OH
CHOH P
甘油激酶 CH2OH (肝、肾、肠) CH2O
磷酸甘油脱氢酶
3-磷酸甘油
CH2OH C O P
糖酵解
丙酮酸
→乙酰辅酶A→TAC
CH2O
糖异生 糖或糖原
磷酸二羟丙酮
第二节
甘油三酯代谢
(三)脂肪酸的β-氧化
甘油三酯的分解代谢主要是脂肪酸的氧化分 解。机体脂肪酸的氧化是从脂肪酸羧基端的β碳原子开始,每氧化一次断裂两个碳原子,故又 称为脂肪酸的β-氧化。除大脑、成熟红细胞外, 大多数组织都能利用脂肪酸氧化供能,以肝和肌 肉组织最活跃。线粒体是脂肪酸氧化的主要部位。
二十一世纪
??
第一节 概
述
脂类是脂肪及类脂的总称,是生物体内一 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
脂肪是由一分子甘油和三分子脂肪酸脱水缩合 而成的酯,又称三酯酰甘油或甘油三酯(TG)。 类脂包括磷脂(PL)、糖脂、胆固醇(Ch)及 胆固醇脂(CE)。 脂类的共同特征是不溶于水而易溶于乙醚、氯 仿等有机溶剂。
第一节
第二节 甘油三酯代谢
脂肪酸的氧化过程可概括为:脂肪酸活化 为脂酰CoA、脂酰CoA进入线粒体、脂肪酸的 β-氧化过程及乙酰CoA的彻底氧化四个阶段。 1.脂肪酸活化为脂酰CoA 在细胞质中,脂 酰CoA合成酶催化脂肪酸与HSCoA生成脂酰CoA 的过程称为脂肪酸的活化。反应过程中ATP供 能后生成AMP ,两个高能磷酸键断裂,相当 于消耗2分子ATP。
《食品分析》-脂类物质的分析
表1 几种主要的脂质分析方法比较
方法
检测目标
适用对象
索氏提取 酸水解
游离态脂肪(粗脂肪)
肉制品、豆制品、坚果制 品等
游离态和结合态脂质
易吸湿、结块、不易烘干 食品
罗紫-哥特里
结合态脂质
乳及其制品
氯仿-甲醇
结合态脂质
鱼、贝类、肉、禽、蛋等
第三节 食用油脂理化指标分析
1.酸价
中和1g油脂中游离脂肪酸所需氢 氧化钾的质量(mg)
思考题:
➢为什么索氏提取法不适合乳及乳制品? ➢为什么发酵大豆类制品不能采用氯仿-甲醇提取法测定
其脂肪含量? ➢在过氧化值的测定中,硫代硫酸钠溶液为什么要滴定
至样液黄色接近褪去才能加入淀粉指示剂? ➢羰基价的测定过程中加入三氯乙酸的作用是什么?
淀粉指示剂 0.5mL
NaS2O3滴定,计算消耗的NaS2O3 量。
b 100(0 V V0)c 2m
b——样品过氧化值,mmol/kg V——用于测定的硫代硫酸钠溶液体积,mL V0——空白试样所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体积,mL c——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浓度,mol/L m——试样质量,g 2——硫代硫酸钠与过氧化物定量反应的反应系数
量为衡量 ➢前后两次称量的差值应≤ 2mg
2.酸水解法
游离和结合脂肪
适用于各类食品脂质的测定(磷脂含量高的鱼 类、贝类和蛋品,糖含量高的食品除外)。
酸水解法
水浴
10mL乙醇混合
样品
酸水解
乙醚提 取脂肪
除去溶剂 粗脂肪
固体 液体
2.00g-5.00g+8mL水+10mL 盐酸
10.00g+10mL盐酸
蒸干
脂类物质分析测定综述
2、操作
(1)称样 用洁净称量皿称取约 58 经再次混匀的试样,精 确至0.001g;含水量约40%以上的试样,加入适量 海砂,置沸水浴上蒸发水分。用一端扁平的玻璃 棒不断搅拌,直至松散状;含水量约 40 %以下的 试样,加适量海砂,充分搅匀。 将上述拌有海砂的试样全部移入滤纸简内,用沾 有无水乙醚或石油醚(以下简称“提取液”)的脱脂 棉擦净称量皿和玻璃棒,一并放入滤纸筒内。滤 纸简上方用少量脱脂棉塞住。 将盛有试样的滤纸简移人103℃i 2℃干燥箱内干燥 2h。
2019/4/11 23
六、脂肪酸含量的测定(中和法)
1、原理 游离脂肪酸用有机溶剂提取,用标准 碱的乙醇溶液滴定,用酚酞做指示剂, 根据碱的消耗量计算脂肪酸含量。 2、试剂 (1)0.01mol/L KOH(NaOH)的乙醇溶液 19/4/11 24
2019/4/11 19
2019/4/11
20
2、酸性乙醚提取法
本法测定的脂肪为总脂肪,适用于加上食品和结块 食品以及不易除去水分的样品,但酸水解法不宜用 于磷脂含量较高的样品。 利用强酸破坏蛋白质、纤维素等组织,使结合或包 藏在食品组织中的脂肪游离析出,然后用乙醚提取, 除去溶剂即得脂肪含量。称取样品置于50试管中, 加盐酸,70一80℃水浴40一50min。,至样品消化 完全,取出试管,加入乙醇,混匀。冷却后将混合 物移人 100mL 具塞量简中,以 25mL 乙醚分数次清 洗试管,洗液一并倒入量筒。
2019/4/11 18
五、其他方法
1、碱性乙醚法乙醚藩 适用于乳、乳制品及冰棋淋中脂肪含量的测 定,是乳及乳制品脂类测定的国际标准方法。 采用湿法提取,重量法定量。 利用氨液使乳中酪蛋白钙盐变成溶解的铵盐, 加入乙醇使溶解于氨水的蛋白质沉淀析出,然 后用乙醚提取试样中的脂肪,分离乙醚层,蒸 馏回收乙醚,称量。
第七章脂类测定
水解后加入乙醇可使蛋白质沉淀,降低表面张力,促进脂肪球聚 合,同时溶解一些碳水化合物、有机酸等。后面用乙醚提取脂肪 时,因乙醇可溶于乙醚,故需加入石油醚,降低乙醇在醚中的溶 解度,使乙醇溶解物残留在水层,并使分层清晰。
适用于鲜乳及乳制品脂肪的测定。对含糖 多的乳品(如甜炼乳、加糖乳粉等),采用此 方法时糖易焦化,使结果误差较大,故不 适宜。
此法操作简便,迅速。对大多数样品来 说测定精度可满足要求,但不如重量法准 确。
仪器 ①
巴
布
②
科
盖
克
勃
氏
氏
乳
乳
脂
脂
瓶计Βιβλιοθήκη (三)测定方法吸取20℃牛乳17.6ml,注入巴氏乳脂瓶中, 加等量硫酸,小心倒入乳脂瓶中,硫酸流入牛乳 下面成一层,摇动乳脂瓶使牛乳和硫酸混合,即 成棕黑色,继续摇动2~3min,将乳脂瓶放入离 心机中,离心5min(1000r/min),取出后向瓶中 加60℃热水至分离的脂肪层在瓶颈部刻度处,再 用同样的转速旋转2min,取出置60℃水浴中保温 5min,取出,立即读数。所得数值即为脂肪的 百分数。
样品质量计),g。
(五) 注意及说明
①
a.样品应干燥后研细 B.装样品的滤纸筒一定要严密,不能 往外漏样品,但不要包得太紧影响溶 剂渗透。 C.滤纸筒高度不要超过回流弯管
② 对含糖及糊精多的样品,要先以冷水使糖及糊 精溶解,经过滤除去,将残渣连同滤纸一起烘干, 再一起放入抽提管中。
③ 抽提用的乙醚或石油醚要求无水、无醇、无 过氧化物,挥发残渣含量低。因水和醇可导致水 溶性物质溶解,如水溶性盐类、糖类等,使得测 定结果偏高。过氧化物会导致脂肪氧化,在烘干 时也有引起爆炸的危险。
脂类的测定
但本法不宜用于测定含有大量磷脂的食
品,因为在盐酸溶液中加热时,磷脂几乎 完全分解为脂肪酸和碱,因为仅定量前者, 测定值偏低,此法也不适于含糖高的食品, 因糖类遇强酸易碳化而影响测定结果。
17.6ml 鲜乳
测定方法
器壁17.5ml 离心5min
硫酸
1000r/min
80℃水使脂 肪至刻度
离心2min 加热水至脂肪
2-3刻度
离心1min后,置于 55~60℃水浴5min
读取格数
为什么一个格为1%?
采用17.6ml标准吸管取样,实际上注入巴氏瓶 中的样品只有17.5ml,牛乳的相对密度为1. 03, 故样品重量为17.5×1.03=18g。巴氏瓶颈的 刻度(0~10%)共10个大格,每大格容积为 0.2m1,在60℃左右,脂肪的平均相对密度为 0.9,故当整个刻度部分充满脂肪时,其脂肪 重量为0.2×10×0.9=1.8g。18g样品中含有 1.8g脂肪,即瓶颈全部刻度表示脂肪含量10%, 每一大格代表1%的脂肪。故瓶颈刻度读数即 为样品中脂肪百分含量。
闭,溶剂继续冷凝下来流入索氏抽提器,总是保 持抽提器内溶剂的量恒定; 4.连续流法:在溶剂回收时向索氏抽提器内充入 惰性气体,使加热回收溶剂和烘干样品同时进行。 不必放入烘箱烘干半小时。
如果样品含水且不能去除, 或样品含有较多结合态脂类,怎么 测定脂类含量?
原理:将试样与盐酸溶液一同加热进行水 解使,用使范结围合与或包特藏点在组织里的脂肪游离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
三)脂类的测定 脂类的测定项目很多,我们只介绍脂类总量
的测定。
.
4
常用测定脂类的有机溶剂:
1. 乙醚 1)溶解脂肪的能力强,应用最多。 2)乙醚沸点低(34.6℃),易燃。 3)乙醚可饱和2%的水。含水乙醚在萃取脂肪的
同时,会抽提出糖分等非脂成分。 4)含乙醇的乙醚能溶解非脂成分,使结果偏高
吸取20℃牛乳17.6ml,注入巴氏乳脂瓶中,
加等量硫酸,小心倒入乳脂瓶中,硫酸流入牛乳
下面成一层,摇动乳脂瓶使牛乳和硫酸混合,即
成棕黑色,继续摇动2~3min,将乳脂瓶放入离 心机中,离心5min(1000r/min),取出后向瓶中 加60℃热水至分离的脂肪层在瓶颈部刻度处,再 用同样的转速旋转2min,取出置60℃水浴中保温 5min,取出,立即读数。所得数值即为脂肪的百 分数。
.
5
2. 石油醚 吸收水分比乙醚少,允许样品含微量的水分。
石油醚具有较高的沸点,它没有胶溶现 象,不会夹带胶态的淀粉、蛋白质等物 质。石油醚抽出物比较接近真实的脂类。
但乙醚、石油醚都只能提取样品中游离态的脂 肪。
.
6
3. 氯仿—甲醇 一种有效的溶剂,对脂蛋白、磷脂提取效率 较高。特别适用于水产品、家禽、蛋制品 中脂肪的提取。
容积100ml,
抽
.
31
(三)测定方法
取一定量样品于抽脂 瓶中,分别加入氨 水,乙醇,乙醚,石油醚,充分摇匀,待 上层液澄清时.读取醚层体积,放出一定 体积醚层于一已知重的烧瓶中,蒸馏回收 乙醚和石油醚,烘干至恒重,称重。
.
32
说明 1、加入乙醇,使乙醇溶解物留在下层溶
液中 2、加入石油醚可使乙醚不与水混溶。石
⑦抽提是否完全,可凭经验,也可用滤纸或毛玻璃 检查,由抽提管下口滴下的乙醚滴在滤纸或毛玻 璃上,挥发后不留下油迹表明已抽提完全。
.
20
⑧ 在挥发乙醚或石油醚时,切忌用直接火加 热,应该用电热套,电水浴等。烘前应驱 除全部残余的乙醚,因乙醚稍有残留,放 入烘箱时,有发生爆炸的危险。 ⑨ 反复加热会因脂类氧化而增重。重量增 加时,以增重前的重量作为恒重。 ⑩ 因为乙醚是麻醉剂,要注意室内通风。
样品质量计),g。
.
16
(五)注意及说明
①
a.样品应干燥后研细 B.装样品的滤纸筒一定要严密,不能 往外漏样品,但不要包得太紧影响溶 剂渗透。 C.滤纸筒高度不要超过回流弯管
.
17
② 对含糖及糊精多的样品,要先以冷水使糖及糊 精溶解,经过滤除去,将残渣连同滤纸一起烘干, 再一起放入抽提管中。
③ 抽提用的乙醚或石油醚要求无水、无醇、无过 氧化物,挥发残渣含量低。因水和醇可导致水溶 性物质溶解,如水溶性盐类、糖类等,使得测定 结果偏高。过氧化物会导致脂肪氧化,在烘干时 也有引起爆炸的危险。
称取5.0一10.0g于蒸发皿中,加入海砂约 20g于沸水浴上蒸干后,再于95—105℃烘干、 研细,全部移入滤纸筒内,蒸发皿及粘附有样 品的玻璃棒都用沾有乙醚的脱脂棉擦净,将棉 花一同放进滤纸筒内。
.
13
3. 抽提
将滤纸筒或滤纸包放入索氏抽提器内,连
接已干燥至恒重的脂肪接受瓶,由冷凝管上端加 入无水乙醚或石油醚(30—60℃沸程) ,加量为 接受瓶的2/3体积,于水浴上(夏天65℃,冬天 80℃左右)加热使乙醚或石油醚不断的回流提取, 一般视含油量高低提取6—12小时,至抽提完全为 止(用滤纸试)。
.
18
④乙醚中过氧化物的检查方法: A.取6ml 乙醚,加2ml 10%的碘化钾溶液,用力
振摇,放置1分钟,若出现黄色,则证明有过氧化 物存在。
B.乙醚+少量Fe2++少量kCNS—红色现象生成, 则证明有过氧化物存在。 除过氧化物:
含过氧化物乙醚+少量Feso4--除去过氧化物 (蒸馏)
过氧化物如:
将经前处理的、分散且干燥的样品用乙醚 或石油醚等溶剂回流提取,使样品中的脂肪进 入溶剂中,回收溶剂后所得到的残留物,即为 粗脂肪。
粗脂肪——残留物中除游离脂肪外,还含 有色素、树脂、蜡状物、挥发油等。
.
9
(二) 适用范围与特点 适用于游离态脂类含量较高,结合态脂类
含量少或经水解处理过的(结合态已转变成游 离态),样品应能烘干,磨细,不易吸湿结块。
.
37
(四)说明与注意
1)硫酸的浓度要严格遵守规定的要求,如过浓会使乳炭 化成黑色溶液不易读数;过稀则不能使酪蛋白完全溶解, 会使测定值偏低或使脂肪层浑浊。
2)硫酸除可破坏脂肪球膜,使脂肪游离出来外,还可增 加液体相对密度,使脂肪容易浮出。
3)加热和离心的目的是促使脂肪离析。
4)罗兹—哥特里和巴布科克法和盖勃法都是测定乳脂肪 的标准分析方法。对比研究表明,前者的准确度较后者 高,后两者中巴布科克法的准确度比盖勃法的少高点, 两者差异显著。
④挥干溶剂后,残留物中若有黑色焦油状杂质,是分解物与水一 同混入所致,会使测定值增大造成误差,可用等量的乙醚及石油 醚溶解后过滤,再次进行挥干溶剂的操作。
.
28
三)罗兹—哥特里(Rose—Gottlieb)法
(碱性乙醚提取法、重量法测定乳脂肪)
(一)原理
利用氨一乙醇溶液破坏乳的胶体性状及脂 肪球膜使非脂成分溶解于氨一乙醇溶液中, 而脂肪游离出来,再用乙醚—石油醚提取出 脂肪,蒸馏去除溶剂后,残留物即为乳脂肪。
.
21
快速测油器 设计原理: 快速测油器有多种结构形式,基本工作
原理是:先把被测量的样品放到乙醚中浸 煮提出大部分的脂肪,再回收大部分乙醚, 使样品高于乙醚的液面以上,用乙醚进行 淋洗出样品中残余的油。国外的特卡托脂 肪自动测定仪就是利用这个原理。
.
22
.
23
特卡托脂肪自动测定仪
.
24
二)酸水解法 (一)原理
将试祥与盐酸溶液一同加热进行水解,使 结合或包藏在组织里的脂肪游离出来,再 用乙醚和石油醚提取脂肪,回收溶剂,干 燥后称量,提取物的重量即为脂肪含量。
.
25
二) 适用范围与特点
此法适用于各类、各种状态的食品中脂肪测定。 特别是加工后的混合食品,易吸湿,不好烘干的, 用索氏提取法不行的样品,效果更好。
化合物和蛋白质高一倍以上; 3、脂肪可提供必需脂肪酸,如亚油酸等 4、脂肪是脂溶性维生素的良好溶剂,有助于脂溶性维生素的吸 收。 5、脂肪与pro结合生成的脂蛋白,在调节人体生理机能和完成体 内生化反应方面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6、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原料、半成品、成品的脂类含量对产品 的风味、组织结构、品质、外观、口感等都有直接的影响。 所以脂肪含量是一项重要的控制指标。
这两种方法都是测定乳脂肪的标准方法, 适用于鲜乳及乳制品脂肪的测定。对含糖 多的乳品(如甜炼乳、加糖乳粉等),采用此 方法时糖易焦化,使结果误差较大,故不 适宜。
此法操作简便,迅速。对大多数样品来
说测定精度可满足要求,但不如重量法准
确。
.
35
仪器 ①
巴
布
②
科
盖
克
勃
氏
氏
乳
乳
脂
脂
瓶
计
.
36
(三)测定方法
用极性的甲醇及非极性的氯仿作溶剂,可与样品中水分形 成三元抽取体系,将样品组织中结合的脂质变成游离脂肪, 同时也能将如磷脂类极性脂质提取出,挥发掉溶剂,称重定 量。
.
40
(2)试剂
①
氯仿:97%(体积分数)以上。
② 甲醇:96%(体积分数)以上。
③ 氯仿甲醇混合液:按2:1体积比混合。
④ 石油醚。
本法不适于测定含磷脂高的食品、如:鱼、 贝、蛋品等。本法也不适于测定含糖高的食品, 因糖类遇强酸易炭化而影响测定。
.
26
(三)测定方法 样品处理、水解、提取(乙醇、乙醚和石油 醚)、称重
乙醇:蛋白质沉淀剂,降低表面张力,促进脂 肪球聚合;溶解碳水化合物,减少乙醚中这 些物质的含量。
石油醚:降低乙醇在乙醚中的溶解度,使乙醇 溶解物残留在水层;减轻乳化现象
.
38
5)在巴氏法中采用17.6ml吸管,实际上注入 巴氏瓶中只有17.5ml,故样品质量= 17.5x1.030=18g
巴氏瓶的刻度共10大格(0-10%),每大 格容积0.2ml,脂肪的平均比重0.9,其脂肪 质量为0.2x10(10大格)x0.9=1.8g,即每一 大格代表1%的脂肪故巴氏瓶颈刻度读数即 为脂肪的百分含量。
油醚可使分层清晰。
.
33
四)巴布科克法和盖勃法(测定乳脂肪)
(一)原理
用浓硫酸溶解乳中的乳糖和蛋白质等非 脂成分,将牛奶中的酪蛋白钙盐转变成可 溶性的重硫酸酪蛋白,使脂肪球膜被破坏, 脂肪游离出来,再利用加热离心,使脂肪 完全迅速分离,直接读取脂肪层的数值, 便可知被测乳的含脂率。
.
34
2.适应范围与待点
此法经典,对大多数样品的测定结果比较可 靠。但费时长(8—16 h)溶剂用量大,需要专 门的仪器,索氏提取器。
.
10
.
11
(三) 测定方法
1. 滤纸筒的制备 2. 样品处理
固体样品:精密称取干燥并研细的样品 2~ 5g(可取测定水分后的样品),必要时拌以 海砂,无损地移入滤纸筒内。
.
12
半固体或液体样品:
脂类的测定
一)食品中的脂类 物质和脂肪含量
1)脂肪 (真脂)
2)类脂质(脂肪酸、磷 脂、糖脂等)油脂的 伴随物。
大多数动、植物食品都含有天然脂肪或 类脂化合物,但含量各不相同。植物性或动物 性油脂中脂肪含量最高,而水果蔬菜脂肪含量 很低
.
1
.
2
二) 脂肪在食品加工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