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市小学小升初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庆市小学小升初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1.看拼音写词语,注意把字端正、匀称地写在括号里。

biān pào wài tào zhà lan fáng yù
( )( )( )( )
pèng dǎo mó guǐxī shēng yí wèn
( )( )( )( )
2.下面词语中带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准备停当.(dàng)忿.(fèn)忿.不平一应.(yīng)俱全彬彬
..(bīn)有礼
B.含辛茹.苦(rú)虎视眈眈
..(dān)草菅.人命(guān)瞠.目结舌(chēng)
C.如履薄.冰(bó)耳濡.目染(rú)风驰电掣.(chè)荒谬.绝伦(mào)
D.一模.(mó)一样姹.(chà)紫嫣.(yān)红长途跋涉
..(zī)不倦
..(báshè)孜孜
3.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人影绰绰不居一格成家立业
B.奇珍异宝难以置信流离失所
C.完璧归赵同心谐力举世闻名
D.振天动地牵肠挂肚悔人不倦
4.下列句子和例句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

像泼。

像倒。

A.荷花漾起来了,在荷叶上翩翩起舞。

B.厦门固然美丽,可惜只有巴掌大。

C.矗立在河边的巨石像位智慧老者。

D.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提高和培养广大青少年的文化水平,是当前的一项重要的任务。

B.在语文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是她的作文水平提高很大。

C.同学们把门窗擦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D.同学们用敬佩的目光注视着这个见义勇为的英雄。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是()
A.它坚硬的表盖里还会发出清脆的声音:嘀嗒,嘀嗒……
B.好像有谁在无声地指挥,老人、青年、小孩、都不约而同地站直了身体。

C.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终身难忘。

D.“人人都是城市的主人翁,人人都是城市的形象代言人,人人发出武汉好声音”——在武汉不仅是动人的口号,更是实践的注脚。

7.下列歇后语不是源自《三国演义》的一项是()
A.孔明弹琴退仲达——临危不乱B.阿斗的江山——白送
C.关公赴会——单刀直入 D.林冲到了野猪林——绝处逢生
8.下面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首先设法安慰自己,树立信心,稳定情绪,消除心理障碍。

②遇到无法下笔、思路阻塞、判断不清的难题时,不要着急。

③心里平静后再冷静思考就不怕难题了。

④这时候,你应该设想,别人也难,何必畏惧呢?
A.②③④①B.①④②③C.②①④③D.①④③②
9.按照要求写句子。

读句子,体会加点部分的特点,再根据括号里的词语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例: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眨眼就到了
.....啊。

(安静):_______
10.把下面古诗、文句补充完整。

(1)春天是什么?她是杜甫笔下的“随风潜入夜,_________”;也是杜牧笔下的
__________“,水村山郭酒旗风。

”的红花绿树。

(2)渭城朝雨浥轻尘,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_______________。

(4)苟利于民,_______________。

苟周于事,_______________。

(5)读书须用意,_______________。

(6)《石灰吟》中,“千锤万凿出深山,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两句诗写了石灰的开采、烧制过程,其中“_______________”这个词语写出了石灰的态度。

11.综合性学习
时光转瞬即逝,六年就这样匆匆而过。

六年来,我们从天真可爱的孩子成长为身心健康的少年,这既是我们自己努力的结果,也渗透着学校,老师的心血。

班里举办以“难忘的小学生活”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

活动一:倾吐心声
(1)请给你的班主任老师写一两句话,倾吐自己的感恩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制作纪念册
(2)多姿多彩的小学生活值得我们珍惜,为此我制作了小学生活纪念册。

我的纪念册的名字是《_______________》,里面分成了几个部分: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要把这个珍贵的纪念册永远保留下来!12.文言文阅读。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学,弗若()矣。

为是()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12、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字词。

13、读懂上面的古文,说说文中下列字词的意思。

通国:____________鸿鹄:_______________
弗若:____________然:____________
14、文中第二个句子中分号的作用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上文第四、五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联系全文可知作者隐含的观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面的非连续性文本,完成练习。

材料一:
下面是某省教育厅公布的该省学生体质状况最新检测结果。

(箭头代表升降趋势)
调查报告》:参与调查的5000余名儿童中,周一到周五每天户外活动时间平均约1小时,约有27.5%的儿童不足1小时。

12.45%的儿童每天看电视或玩电子游戏的时间超过2小时,到了寒暑假这一比例骤增至61.4%。

材料三:
据《河南日报》报道:为在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中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引导学生到阳光下、操场上、大自然中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成长为共和国的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的建设者,“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于2007年4月29日全面启动,“河南省千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也随之启动。

16、读了材料一,你发现我国青少年体质状况呈现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在材料二中,作者搜集了很多数据。

透过这些数据,你看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请就如何开展有效的体育训练活动,向你身边的同学提几点建议。

(不少于3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已在全国各地广泛开展,请为此活动拟一条宣传语。

(不超过2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最安全的笼子
女人拉开枕头套上的拉链儿,伸手摸索,内心一惊:藏在枕头里的200元钱不见了。

她焦急万分,猛地将枕头芯儿掏出来,钱仍不见踪影。

女人一屁股坐在床上,丈夫每天冒着生命危险下井挖煤,一个月才500多元的工资,这200元钱可是一家人一个月的油盐酱醋啊!女人想起了8岁的儿子,拼命地呼唤着儿子的名字,可并没有儿子回应的声音。

女人拉开门跑出去,外面正下着淅淅沥沥的太阳雨。

女人一路狂奔,呼唤着儿子。

在一个五金加工门市部门口,儿子傻傻地站着,痩弱的身体顶着一个大脑袋,像一棵豆芽菜,湿湿的头发打着绺儿贴在脑门上,浑身的衣服湿漉漉的。

他双手捂脸,正透过指缝看焊枪下刺眼的电孤。

女人生气地抓住儿子的衣领将他拎在半空中:“小兔崽子,你偷家里的钱!”儿子吓得脸色蜡黄,嗫嚅着:“我……我想给爸爸做个铁笼子,把他关在里面!”
女人怒火万丈,举起手狠狠地打向儿子:“你这个白眼儿狼,你爸爸拼死拼活地挣钱供你上学,你却想把他关在笼子里?”
拿焊枪的师傅扔了焊枪、面罩,将浑身发抖的男孩儿拽起来,搂在自己怀里,不解地问:“你这个大嫂,怎么不分青红皂白就打孩子?”女人反唇相讥:“这么小的孩子就学会了偷钱,还不孝顺,我不该打他?”师傅一手拦着男孩儿,一手从兜儿里拽出一张白纸:“你看看吧!”白纸上用稚嫩的线条画着一个笼子,女人看不懂。

师傅的眼圈儿红了:“孩子说,他一听到矿难的消息,就吓得睡不着觉,生怕自己变成了没爹的孩子。

他半夜里爬起来,画了这张‘图纸’,要我在笼子的顶上焊上全世界最厚的钢板,这样就砸不着他爸爸了。

笼子底下不焊钢筋,可以让他爸爸插脚迈步;两侧焊上把手,他爸爸挖一段煤,就可以提着笼子前进一段;前面留出门,方便他爸爸挖煤。

天底下你上哪儿找这样聪明的孩子?”
女人早已听得泪流满面,怜爱地抱起儿子:“儿啊!妈妈对不起你!走!咱上井口等你爸爸去!”
在井口,男孩儿展开汗津津的小手,露出两张皱巴巴的纸币,不甘心地说:“妈妈,我还是想给爸爸焊个铁笼子!”女人把脸贴在儿子的小脸上,意味深长地说:“孩子啊,妈妈和你的牵挂就是你爸爸最安全的笼子!”儿子扬起小脸,无限向往地说:“妈妈,等我长大了,挣了大钱,我要给每位挖煤的伯伯、叔叔都焊一个铁笼子!”
女人紧紧地抱着儿子:“我的儿子,那你就快快长大吧!”
男孩儿脸上挂着泪珠,咧着嘴幸福地笑了。

20、文中出现了三个人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人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1、短文主要写了男孩儿的一件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根据本文内容给下面表现母亲心理变化的词语排序,把序号写在括号里。

生气( )愧疚( )愤怒( )焦急(①)欣慰( )
23、下列对短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短文的开头,通过对女人找钱进行细致描写,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B.文中,作者把“女人”和“师傅”对儿子的态度进行对比,突出了女人的蛮横无理,可见她不会教育自己的儿子。

C.文中画“——”的这句话要表达的意思是“天底下你在哪儿也找不到这样聪明的孩子”。

D.文中主要描写了男孩儿的外貌、动作和语言。

24、文中女人说“我的儿子,那你就快快长大吧”,这句话有什么深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读完全文,你认为文中的男孩儿是个怎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习作。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生活中我们都有过这样的感叹。

请你以此为题,向大家介绍你的这段经历。

提示:(1)文中不出现真实的学校和人名。

(2)写清楚过程,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3)不低于400字。

16.习作。

翻开我们的成长纪念册,每一页都记载着难忘的瞬间。

请你走进回忆,以《难忘的瞬间》为题写一篇习作。

不少于450字。

【参考答案】
1.鞭炮外套栅栏防御碰倒魔鬼牺牲疑问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词语拼写能力。

解答此题时,要认真拼读给出的字音,明确要写的词语,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

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

本题“鞭炮、御、魔、牺牲”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

2.A
解析:A
【详解】本题中主要考查学生的拼读能力,拼读时,要注意音节、声调、前后鼻音和平翘舌音。

B.草菅.人命(jiān)
C.荒谬绝伦(miù)
D. 一模(mú)一样
3.B
解析:B
【详解】本题考查字形的辨析。

A“不居一格”应改为:不拘一格。

C“同心谐力”应改为:同心协力。

D“振天动地”应改为:震天动地;“悔人不倦”应改为:诲人不倦。

4.B
解析:B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修辞手法的判断和理解,结合选项的内容进行辨析,可以得出例句和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B项。

例句使用的修辞手法是夸张的修辞手法,更能体现写出雨水之大,来势凶猛。

A项:拟人,把荷花当成人来写。

B项:夸张,夸张的写出了厦门的面积小。

C项:比喻,把巨石比作智慧老者。

D项:运用比喻,“孺子牛”比喻劳动人民,“千夫指”比喻国民党反动派的攻击。

“横眉”与“俯首”,“冷对”与“甘为”,“千夫指”与“孺子牛”都是相对的,整个句子形式匀称,谈起来声音和谐,给人以美感。

5.D
解析:D
【详解】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病句修改。

A.“培养”和“文化水平”搭配不当。

B.应该去掉“是”。

C.“门窗”和“整整齐齐”搭配不当。

6.B
解析:B
【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用法。

错误的是B。

更正如下:
B好像有谁在无声地指挥,老人、青年、小孩,都不约而同地站直了身体。

7.D
解析:D
【详解】略
8.C
解析:C
【详解】考查句子排序。

这是一段议论性的文字,统观这几句,②句应为首句,因为分析问题总要有问题在先,由此可排除B、D两项;然后根据②句中的问题,接下来应该是解决问题,可确定①句中的“首先”应接于其后。

根据前两句可以看出第③句明显为结尾句,因此答案为C项。

9.教室里安静得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写句子。

结合题干的内容进行分析,加点部分“眨眼就到了”是夸张的手法,写句子时要同样运用夸张的手法进行描写。

注意语言完整流畅,不要写错别字即可。

例如:1.台风过后,大地安静得连蝴蝶扑扇翅膀的声音都听得见。

2.教室里安静得像深夜的森林一样。

3.森林里安静得昆虫扇动翅膀的“嗡嗡”声都听得清清楚楚。

10.润物细无声千里莺啼绿映红客舍青青柳色新纤纤擢素手泣涕零如雨不必法古不必循旧一字值千金烈火焚烧若等闲等闲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诗词名句、名人名言的识记,注意不写错别字。

(1)“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出自唐代杜甫《春夜喜雨》翻译:好雨似乎会挑选时辰,在春天来到的时候就伴着春风在夜晚悄悄地下起来。

伴着春风在夜晚悄悄地下起来,无声地滋润着万物。

田野小径的天空一片昏黑,唯有江边渔船上的一点渔火放射出一线光芒,显得格外明亮。

等天亮的时候,那潮湿的泥土上必定布满了红色的花瓣,锦官城的大街小巷也一定是一片万紫千红的景象。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出自唐代杜牧《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翻译:千里江南,到处莺歌燕舞,桃红柳绿,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在临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到处都有迎风招展的酒旗。

到处是香烟缭绕的寺庙,亭台楼阁矗立在朦胧的烟雨之中。

(2)“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出自唐代王维《送元二使安西》翻译:清晨的微雨湿润了渭城地面的灰尘,空气清新,旅舍更加青翠。

真诚地奉劝我的朋友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遇到故旧亲人。

(3)“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出自《迢迢牵牛星》翻译:看那遥远的牵牛星,明亮的织女
星。

(织女)伸出细长而白皙的手,摆弄着织机(织着布),发出札札的织布声。

一整天也没织成一段布,哭泣的眼泪如同下雨般零落。

这银河看起来又清又浅,摆弄着织机(织着布),发出札札的织布声。

(4)“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

”意思:只要对人民有好处,就不必一定要效法古人的制度;只要有助于事情的成功,就不必沿袭旧有的规矩。

(5)“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想文采出众,一字千金,就得在读书时下一番苦功夫。

(6)“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出自明代于谦《石灰吟》翻译:(石灰石)只有经过千万次锤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

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11.敬爱的老师,您为我们奉献了自己的美好年华,让我们从幼稚走向成熟。

在这毕业之际,我衷心感谢您的培育之恩。

金色童年亲情友情师生情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语言表达,结合题干的内容进行分析。

(1)本题中对班主任说的话,围绕自己对老师的不舍和感恩之情来展开即可。

注意语言完整流畅,不要写错别字即可。

(2)本题考查的是开放性题目,结合题干的内容以及自己的生活实际。

写出纪念册的名字和组成的部分,注意符合要求即可。

12.12、援俱之其
13、全国。

指天鹅、大雁一类的鸟。

不如。

这样。

14、作用:连接表并列关系的分句。

好处:通过一前一后两人的对比,使论点更有说服力。

15、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

隐含的观点:只有专心致志才能有所成就。

【解析】5.本题考查文言文默写。

语段出自先秦孟子及弟子的《弈秋》,原文: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这个故事启示我们做事必须专心致志,决不可三心二意,才能成功。

13、本题考查字词解释。

通国:全国。

通:全。

鸿鹄:指天鹅、大雁一类的鸟。

弗若:不如。

弗:不。

非然也:不是这样的。

然:这样。

14、本题考查标点符号。

分号的作用:①主要用以分隔存在一定关系(并列、转折、承接、因果等,通常以并列关系居多)的两句分句;②分号还可以用来分隔作为列举分项出现的并列短语,或是辞书中同一义项的不同释义。

结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
()弓缴而射之”可知这里分号的作用是连接表并列关系的分句,这样的好处是通过一前一后两人的对比,使论点更有说服力。

15、本题考查修辞手法和文章观点。

文章中第四、五句是“为是()智弗若与?曰:非然也”,这是设问句,文章写了两个人不同的学习态度,造就了不同的学习效果,启示我们做事必须专心致志,决不可三心二意,才能成功。

所以这个故事的观点是:有专心致志才能有所成就。

【点睛】译文:
弈秋,是全国的下棋高手,让弈秋教导两个人下围棋,其中一人专心致志的学习,只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的教导,却一心以为有天鹅要飞来,想要拉弓箭去把它射下来。

虽然和前一个人一起学棋,但棋艺不如前一个人好。

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有人说:“不是这样的。


13.16、身高、体重等在增加,体质却在下降。

17、我看到了现在城市的孩子长期待在家里,户外活动严重不足。

18、①利用可以锻炼身体的器材和场所,进行锻炼。

②和同学们开展各项体育比赛。

③经常去郊游踏青。

④和家长一起跑步。

19、积极参加体育运动,人人争做阳光少年。

【解析】
16、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材料一是某省教育厅公布的该省学生体质状况最新检测结果。

由材料内容可知,学生的身高、体重、胸围都在增加;肺活量、肺活量、运动能力都在下降。

说明我国青少年体质特点是身高、体重等在增加,体质却在下降。

17、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由材料二中“参与调查的5000余名儿童中,周一到周五每天户外活动时间平均约1小时,约有27.5%的儿童不足1小时。

12.45%的儿童每天看电视或玩电子游戏的时间超过2小时,到了寒暑假这一比例骤增至61.4%。

”可知中国城市儿童户外活动严重不足,还有一部分儿童每天看电视或玩电子游戏的时间很长,到了寒暑假这一现象更严重。

18、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材料三说了为了引导学生到阳光下、操场上、大自然中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成长为共和国的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的建设者,“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于2007年4月29日全面启动,“河南省千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也随之启动。

说明青少年要开展有效的体育训练活动,要多到阳光下、操场上、大自然中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联系实际生活,提出几条合理的建议即可。

19、本题考查宣传语的运用。

宣传标语是在宣传时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一个意思从而达到某种宣传目的。

本题中可采用对偶句式,用有节奏有韵律,读来琅琅上口,听来和谐悦耳的简短句子来宣传“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这项运动的开展。

14.20、男孩儿女人电焊师傅男孩儿
21、男孩儿为了爸爸的安全画了一张图纸,拿钱请电焊师傅焊一个铁笼子。

22、②④③
解析:20、男孩儿女人电焊师傅男孩儿
21、男孩儿为了爸爸的安全画了一张图纸,拿钱请电焊师傅焊一个铁笼子。

22、②④③⑤
23、B
24、孩子长大是每个母亲的希望,而从文中可以看出,这个男孩儿心中有一个伟大的理想,就是保证矿工的生产安全,母亲也希望这个理想能随他的长大变成现实。

25、他是个孝顺父母、聪明(善于动脑筋)、善良的孩子。

【解析】
20、本题考查文章人物。

结合文章,从“拿焊枪的师傅扔了焊枪、面罩,将浑身发抖的男孩儿拽起来”、“女人拉开枕头套上的拉链儿”可知文中出现了三个人物,分别是男孩儿、女人、电焊师傅。

故事是围绕男孩儿拿钱去焊笼子展开的,所以主要人物是男孩儿,女人、电焊师傅是次要人物。

21、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

通读全文,从文章第二至第六段都是围绕男孩儿做的事情展开的,从第二至第六段内容可概括:男孩儿为了爸爸的安全画了一张图纸,拿钱请电焊师傅焊一个铁笼子。

22、本题考查情节梳理。

心情描写,一般都能从动作或直接表现心情的词中找到答案,回到原文一一对应寻找即可。

生气对应第二段:女人怒火万丈,举起手狠狠地打向儿子:“你这个白眼儿狼,你爸爸拼死拼活地挣钱供你上学,你却想把他关在笼子里?”
愧疚对应倒数第四段:女人早已听得泪流满面,怜爱地抱起儿子:“儿啊!妈妈对不起你!走!咱上井口等你爸爸去!”
愤怒对应第三段末尾:女人怒火万丈,举起手狠狠地打向儿子:“你这个白眼儿狼,你爸爸拼死拼活地挣钱供你上学,你却想把他关在笼子里?”
焦急对应第一段:她焦急万分,猛地将枕头芯儿掏出来,钱仍不见踪影。

欣慰对应倒数第二段:女人紧紧地抱着儿子:“我的儿子,那你就快快长大吧!”
23、该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把握和赏析。

A 正确。

结合第一段内容可知短文的开头,通过对女人找钱进行细致描写,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B 错误,从文章第四段至第七段可知说女人不会教育儿子是错误的。

C 正确。

这是反问句,转换成陈述句是:天底下你在哪儿也找不到这样聪明的孩子。

D 从第二段“儿子傻傻地站着,痩弱的身体顶着一个大脑袋,像一棵豆芽菜,湿湿的头发打着绺儿贴在脑门上,浑身的衣服湿漉漉的”、“我……我想给爸爸做个铁笼子,把他关在里面!”“男孩儿展开汗津津的小手,露出两张皱巴巴的纸币”可知正确。

24、本题考查理解句子的意思。

结合男孩儿的话“妈妈,等我长大了,挣了大钱,我要给每位挖煤的伯伯、叔叔都焊一个铁笼子”和电焊师傅的话“孩子说,他一听到矿难的消息,就吓得睡不着觉,生怕自己变成了没爹的孩子。

他半夜里爬起来,画了这张‘图纸’,要我在笼子的顶上焊上全世界最厚的钢板,这样就砸不着他爸爸了。

笼子底下不焊钢筋,可以让他爸爸插脚迈步;两侧焊上把手,他爸爸挖一段煤,就可以提着笼子前进一段;前面留出门,方便他爸爸挖煤。

天底下你上哪儿找这样聪明的孩子?”可知这句话表明了孩子长大是每个母亲的希望,而从文中可
以看出,这个男孩儿心中有一个伟大的理想,就是保证矿工的生产安全,母亲也希望这个理想能随他的长大变成现实。

25、该题考查人物形象。

要注意从文章中找到关键的体现人物形象的特质进行总结。

如第三段末尾,小男孩设计铁笼给爸爸是为了爸爸的安全,说明他很孝顺,能设计出这种笼子,又很聪明。

倒数第三段末尾小男孩又说“妈妈,等我长大了,挣了钱,我要给每位挖煤的伯伯、叔叔都焊一个铁笼子!”这说明小男孩很有爱心。

据此概括即可。

15.例文:
听君一席,胜读十年书
“有耳可听的,就应当听。

”人生需要常常聆听,我受益于聆听之处有很多很多,但其中有一席话,却让我在聆听之后有“胜读十年书”的感受。

那年,我十岁,刚读小学三年级。


解析:例文:
听君一席,胜读十年书
“有耳可听的,就应当听。

”人生需要常常聆听,我受益于聆听之处有很多很多,但其中有一席话,却让我在聆听之后有“胜读十年书”的感受。

那年,我十岁,刚读小学三年级。

我转学到了这个陌生的班集体,因为性格内向,导致我一直无法融入到这个集体。

久而久之,孤独的我成绩不断下滑,也越来越自卑。

您的出现,像明灯,像阳光,及时化解了我内心的自卑,改变了我的一生!那天,下着暴雨,天空阴沉沉的,让人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压抑感,窗外的大风大雨与我当时的心情像极了。

我当时情绪低落,您察觉出我的怪异,便撑着伞,把我拉到了教室外面,和我谈话。

在外面,你用手指着风雨中一颗毫不起眼的小草说:“你知道为什么它在风雨中还能挺直腰杆,不会倒下吗?”“不知道。

”我摇了摇头。

“因为它自信,它相信自己不会因为这么点风雨而倒下,还因为它心中有个不变信念,它坚信只要自己不倒下,就会看见风雨过后绚烂的彩虹,懂了吗?”我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您轻轻地抚摸着我的头,继续对我说:“你要学习小草的坚强与自信,不要被小小的困难给吓倒。

你不要因为自己的成绩而自卑,其实你不比别人差,不比别人笨,只要你肯下功夫,肯努力,我相信,你就一定会找到自己的彩虹!你要记住,人活在这世上,不是为了吃喝玩乐,而是为了不断地向困难宣战,之后再尽自己的努力去战胜它。

第一次失败了没关系,要继续努力,不放弃,总有一天你会战胜它的。


短短的一席话,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让我受用不尽。

是这席话,让我找回了遗失已久的自信;是这席话,改变了我的一生!因为这席话,我才没有在人生的旅途中迷失自我;因为这席话,我才能独自在黑夜中前行;因为这席话,我才能在失败后擦干眼泪,重新站起;因为这席话,我才能找回属于自己的那份自信;因为这席话,我才能抛开所有烦恼,大步向前。

感谢您——我的老师,感谢您金子般宝贵的话语。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详解】本题考查写作能力。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回忆一下,你听到谁说的一句(一段)话,让你有了“胜读十年书”的感觉?先想一想,然后写一篇习作,做到内容具体,语句通顺,表达真情实感。

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