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人教版2018年八年级物理下册《9.1_压强》同步复习资料【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2018年八年级物理下册《9.1 压强》同步复习资料【含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如图所示,一个装满水的饮料瓶,正放在水平桌面上时,瓶底对桌面的压力为F a、压强为p a,
倒放在水平桌面上时,瓶盖对桌面的压力为F b、压强为p b,则()
A.F a=F b p a<p b B.F a>F b p a=p b C.F a=F b p a=p b D.F a<F b p a<p b
2.下列实例工作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A.锥尖尖锐B.图钉钉帽宽大C.刀刃锋利D.缝衣针尖细
3.一均匀的正方体木块,放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为P,如果将这个木块切成完全相同的八个小正方体,取其中一个放在水平地面上,则这个小木块对地面的压强是()
A.P B.P C.P D.2P
4.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ρ甲<ρ乙)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
若在两正方体的右侧,按图所
示方式,沿竖直方向各截去相同的质量,它们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相等。
则两个正方体原来对
地面的压力F甲、F乙的关系是()
A.F甲一定大于F乙B.F甲可能等于F乙C.F甲一定小于F乙D.F甲可能小于F乙
5.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物块放在相同的海绵上,甲的凹陷程度比较深。
将它们沿水平方向切去一部分后,剩余部分对海绵的凹陷程度如图所示,则()
A.甲切去的质量一定比乙小B.它们切去的质量一定相同
C.甲切去的高度一定比乙大D.它们切去的高度一定相同
6.下列实例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A.书包背带很宽B.刀刃磨得很薄C.铁轨下铺枕木D.坦克车有履带
7.一辆质量是40t的坦克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履带着地面积为5m2,它对地面的压强是()A.80pa B.8000pa C.8×104pa D.4×104pa
8.如图所示,用力将图钉按在墙壁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手指对钉帽的压力小于墙壁对钉尖的压力
B.手指对钉帽的压力大于钉尖对墙壁的压力
C.手指对钉帽的压强等于钉尖对墙壁的压强
D.钉尖对墙壁的压力和墙壁对钉尖的压力是相互作用力
9.如图,水平桌面上有一质量分布均匀的木板M,其右端与桌边相齐。
木板在水平力F 的作用下被缓慢的向右拉出桌边一小段距离。
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 对桌面的压强变小,压力不变
B.M 对桌面的压强不变,压力不变
C.M 对桌面的压强变大,摩擦力不变
D.M 对桌面的压强变大,摩擦力变小
10.如图所示,轻质细绳将物体A,B通过两个定滑轮分别连在同一弹簧测力计的两
端,其中G A=20N,G B=100N,B是边长为20cm的正方体,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不
计弹簧测力计的重力及滑轮与绳子的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N 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0N
C.B物体对支撑面的压力为100N D.B物体对支撑面的压强为2×103Pa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11.如图是常见油壶的提手和壶盖,提手处设计成弯曲形状,切合手型是为了减小,壶盖边
缘有较多的竖直条纹是为了增大。
12.如图所示,在竖直壁和水平地面的交角处置有边长为0.1米、重20牛的正方体,对正方
体施加大小均为10牛的水平力F1和竖直力F2.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牛,压强
为帕;正方体对竖直壁的压强为帕。
13.沙发坐上去比较舒服,是由于人坐在沙发上时,沙发发生了,增大了人的,从而减小了沙发对人的。
14.在杂技表演中,总重为600N的人站立在六个鸡蛋上,鸡蛋放在泡沫板的凹槽内,如图所
示,泡沫板的凹槽增大了鸡蛋的,从而减小压强来保护鸡蛋。
如果脚与鸡蛋的总接触
面积约为1.2×10﹣3m2,此时脚对鸡蛋的压强为Pa。
15.如图所示,用拇指与中指压一支铅笔的两端,(选填:拇指、中指)受到的压强
大,若拇指受到的压力为2N,笔尖的受力面积为0.2mm2,则中指受到的压强为Pa。
16.2017年6月,哈工大学生携带108个机器人“宝宝”在央视舞台上大放异彩。
如图所
示,一个机器人质量为2.4kg,每只脚与地面接触面积为150cm2,该机器人静止在水平地
面上时,所受重力与是平衡力,双脚站立时对水平地面压强为Pa。
17.如图所示,用两拇指同时压铅笔两端,通过来比较压强,左手指受到
铅笔的压力为F1、压强为p1;右手指受到铅笔的压力为F2、压强为P2.则F1
F2,p1p2.(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8.一长方体木块平放和侧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其受力面积之比为3:1,则平放和侧放时,对地面的压强之比是,压力之比是。
19.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设计实验,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从图可以看出,
小明控制不变的量是:,要使瓶子倒放时与正放时产生相同
的作用效果,最简单的方法是:。
20.为探究“压力产生的形变效果与那些因素有关”,小何决定用海绵和两瓶完全相同的矿泉水进行实验。
①实验中小何可以通过观察比较压力产生的形变效果。
②小何按如图所示将两瓶完全相同的矿水分别放在海绵上,可得的初步结论是:。
③若要探究“压力产生的形变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他的操作步骤是:(请简要叙述)。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21.小丽做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所用器材及在水平桌面上进行的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本实验所用到的研究方法是和。
(2)小丽为了探究压力作用效果跟压力大小的关系,应该通过图中的两次实验进行比较,得出结论;为了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该通过图中的两次实验进行比较,得出结论。
(3)在生活中,书包的背带做得比较宽,这是利用了来减小压力作用的效果;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所蕴含的物理知识是通过来增大压力的作用效果。
22.如图所示,为小丽在“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中所选用的器材在水平桌面上进行的实验过程图示。
(1)本实验的科学探究方法是:;
(2)小丽为了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压力大小的关系,应该通过图中的两次实验进行比较得出结论:为了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该通过图中的两次实验进行比较得出结论;
(3)通过实验小丽得出结论:压力作用的效果不仅跟压力的大小有关,而且跟受力面积有关。
小丽的结论(选填“正确”或“不正确”)
(4)在生活中,书包的背带做得又宽又大,这是利用了:来减少压力作用的效果;压路机的碾子很重,这是利用了:来增加压力作用的效果。
四.计算题(共4小题)
23.今年5月13日,小明参加了我市“环南湖健步行”活动,小明的质量为50kg,双脚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0.04m2,g=10N/kg.求:
(1)小明所受的重力大小;
(2)小明双脚站立在水平地面时对地面的压强;
(3)小明的体积(人的密度跟水的差不多,取小明的密度为1.0×103kg/m3)。
24.如图甲是西南大学校内的一座塑像,其基结构类似于图乙和丙的模型。
若A、B是质量分布均匀的正方体物块,其边长分别是20cm、30cm,密度之比ρA:ρB=3:1.将A放在水平地面上,B放在A的上面,A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5100Pa(如图乙).求:
(1)图乙中,物块A对地面的压力。
(2)物块A的密度。
(3)若将物块B放在水平地面上,A放在B的上面(如图丙),求B对地面的压强。
25.某封冻的湖面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为7×104Pa,某坦克的质量为20t,每条履带的面积为2m2.此坦克能否安全通过该湖面?(g=10N∕kg)
26.如图所示,某学校要建一个正面为矩形广告墙,提供长0.2m、宽0.1m、厚0.05m、密度2.0×103kg/m3的砖2500块。
已知水平地面能够承受的最大压强为2.5×105Pa,且由于场地限制墙的宽度最多为5m。
①求一块砖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
②求一块砖对水平地面的最大压强p。
③现在要求广告墙正面的面积尽量大,应该如何砌墙,墙的最大面积为多少米2?(忽略砖与砖之间的缝隙)
《9.1 压强》同步复习资料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如图所示,一个装满水的饮料瓶,正放在水平桌面上时,瓶底对桌面的压力为F a、压强为p a,倒放在水平桌面上时,瓶盖对桌面的压力为F b、压强为p b,则()
A.F a=F b p a<p b B.F a>F b p a=p b
C.F a=F b p a=p b D.F a<F b p a<p b
【解答】解:正放时,瓶底对桌面的压力等于瓶子和水的重力之和;倒放时,瓶盖对桌面的压力也等于瓶子和水的重力之和,所以压力相等;
由于瓶盖的面积小于瓶底的面积,压力相等,根据公式P=可知,倒放时,对桌面的压强大。
故选:A。
2.下列实例工作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A.锥尖尖锐B.图钉钉帽宽大C.刀刃锋利D.缝衣针尖细
【解答】解:A、锥尖做得尖锐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不合题意;
B、图钉钉帽宽大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符合题意;
C、刀刃磨得锋利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不合题意;
D、缝衣针尖细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不合题意。
故选:B。
3.一均匀的正方体木块,放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为P,如果将这个木块切成完全相同的八个小正方体,取其中一个放在水平地面上,则这个小木块对地面的压强是()
A.P B.P C.P D.2P
【解答】解:原来正方体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
p==。
p'===。
所以,p'=p。
故选:B。
4.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ρ甲<ρ乙)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
若在两正方体的右侧,按图所示方式,沿竖直方向各截去相同的质量,它们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相等。
则两个正方体原来对地面的压力F甲、F乙的关系是()
A.F甲一定大于F乙B.F甲可能等于F乙
C.F甲一定小于F乙D.F甲可能小于F乙
【解答】解:在两正方体右侧沿竖直方向各截去相同的质量,它们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相等,根据公式p=====ρgh可知,对于甲正方体沿竖直方向切去一部分,ρ甲和h甲都不变,所以p甲不变,
同理,乙正方体沿竖直方向切去一部分后,p乙也不变,因为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现在相等,所以原来也相等。
因为p=ρgh,p甲=p乙,ρ甲<ρ乙,
所以h甲>h乙;
所以甲的底面积>于乙的底面积,
根据公式F=pS可知,甲对地面的压力大于乙对地面的压力。
由上可知,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5.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物块放在相同的海绵上,甲的凹陷程度比较深。
将它们沿水平方向切去一部分后,剩余部分对海绵的凹陷程度如图所示,则()
A.甲切去的质量一定比乙小B.它们切去的质量一定相同
C.甲切去的高度一定比乙大D.它们切去的高度一定相同
所以,p甲>p乙,
而F甲=G甲=m甲g,F乙=G乙=m乙g,
所以,>,
将它们沿水平方向切去一部分后,海绵的凹陷程度相同,则甲乙对海绵压强相等,即p甲剩=p乙剩,
所以,=,
所以,>,
所以,m甲切>m乙切,故AB错误;
(2)因为p======ρgL,
因为p甲剩=p乙剩,
所以,ρ甲gL甲剩=ρ乙gL乙剩,即ρ甲L甲剩=ρ乙L乙剩,
由图可知,L甲剩>L乙剩,
所以,ρ甲<ρ乙,
又因为,>,ρ=,V=Sh,
所以,>,
即ρ甲h甲切>ρ乙h乙切,
所以,h甲切>h乙切.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6.下列实例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A.书包背带很宽B.刀刃磨得很薄C.铁轨下铺枕木D.坦克车有履带
【解答】解:A、书包背带很宽,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A不合题意;
B、刀刃磨得很薄,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B符合题意;
C、铁轨下铺枕木,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C不合题意;
D、坦克车有履带,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7.一辆质量是40t的坦克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履带着地面积为5m2,它对地面的压强是()
A.80pa B.8000pa C.8×104pa D.4×104pa
【解答】解:坦克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力:
F=G=mg=40×103kg×10N/kg=4×105N,
对地面的压强:
p===8×104Pa。
故选:C。
8.如图所示,用力将图钉按在墙壁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手指对钉帽的压力小于墙壁对钉尖的压力
B.手指对钉帽的压力大于钉尖对墙壁的压力
C.手指对钉帽的压强等于钉尖对墙壁的压强
D.钉尖对墙壁的压力和墙壁对钉尖的压力是相互作用力
【解答】解:
B、固体可以传递压力,用手给钉帽施加压力,图钉会把这个力大小不变的传递给墙壁,所以手指对钉帽的压力等于钉尖对墙壁的压力。
故B错误;
C、手指对钉帽的压力等于钉尖对墙壁的压力,而钉帽的面积较大,即受力面积较大,根据p=可知,手指对钉帽的压强小于钉尖对墙壁的压强。
故C错误;
D、钉尖对墙壁的压力和墙壁对钉尖的压力,它们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正确;
A、由BD的解答可知,手指对钉帽的压力等于钉尖对墙壁的压力,而钉尖对墙壁的压力等于墙壁对钉尖的压力,所以,手指对钉帽的压力等于墙壁对钉尖的压力。
故A错误
故选:D。
9.如图,水平桌面上有一质量分布均匀的木板M,其右端与桌边相齐。
木板在水平力F 的作用下被缓慢的向右
A.M 对桌面的压强变小,压力不变
B.M 对桌面的压强不变,压力不变
C.M 对桌面的压强变大,摩擦力不变
D.M 对桌面的压强变大,摩擦力变小
【解答】解:
①木板被拉出一小段距离的过程中,对桌面的压力等于木板重力,大小不变;
但在这一过程中,受力面积逐渐减小,由p=可得,对桌面的压强逐渐增大。
②因为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都不变,故摩擦力不变。
分析各个选项,只有C正确。
故选:C。
10.如图所示,轻质细绳将物体A,B通过两个定滑轮分别连在同一弹簧测力计的两端,其中G A=20N,G B=100N,B是边长为20cm的正方体,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不计弹簧测力计的重力及滑轮与绳子的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N
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0N
C.B物体对支撑面的压力为100N
D.B物体对支撑面的压强为2×103Pa
【解答】解:
(1)物体A由于自身的重力对弹簧测力计施加了一个向左的20N的拉力,
因弹簧测力计处于静止状态,水平方向上受到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所以,B也对弹簧测力计施加了一个20N的拉力,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0N,故AB错误;
(2)B物体对支撑面的压力:
B对地面的压强:
p===2×103Pa,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11.如图是常见油壶的提手和壶盖,提手处设计成弯曲形状,切合手型是为了减小压强,壶盖边缘有较多的竖直条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解答】解:提手处设计成弯曲形状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
壶盖边缘有较多的竖直条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故答案为:压强;摩擦。
12.如图所示,在竖直壁和水平地面的交角处置有边长为0.1米、重20牛的正方体,对正方体施加大小均为10牛的水平力F1和竖直力F2.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30牛,压强为3000帕;正方体对竖直壁的压强为1000帕。
【解答】解:(1)水平地面所受压力:
F压=F2+G+=10N+20N=30N,
水平地面所受压强:
p===3000Pa。
(2)竖直墙壁所受的压力:
F1=10N,
竖直墙壁所受压强:
p′===1000Pa;
故答案为:30;3000;1000。
13.沙发坐上去比较舒服,是由于人坐在沙发上时,沙发发生了形变,增大了人的受力面积,从而减小了沙发对人的压强。
【解答】解:我们坐沙发时,沙发发生了形变,则受力面积增大,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受力面积变大,则沙发对人的压强变小,使人感到舒服。
故答案为:形变;受力面积;压强。
14.在杂技表演中,总重为600N的人站立在六个鸡蛋上,鸡蛋放在泡沫板的凹槽内,如图所示,泡沫板的凹槽增大了鸡蛋的受力面积,从而减小压强来保护鸡蛋。
如果脚与鸡蛋的总接触面积约为1.2×10﹣3m2,此时脚对鸡蛋的压强为5×105Pa。
【解答】解:(1)人对鸡蛋的压力是一定的,等于其自身重力,鸡蛋放在泡沫板的凹槽内,泡沫板的凹槽增大了鸡蛋的受力面积,根据p=可知,减小了对鸡蛋的压强。
(2)人对鸡蛋的压力F=G=600N,
脚对鸡蛋的压强:p===5×105Pa。
故答案为:受力面积;5×105。
15.如图所示,用拇指与中指压一支铅笔的两端,中指(选填:拇指、中指)受到的压强大,若拇指受到的压力为2N,笔尖的受力面积为0.2mm2,则中指受到的压强为1×107Pa。
【解答】解:
两手指同时压同铅笔的两端,由于铅笔处于静止状态,则两手指施加的力是相同的,
由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可知,两手指受到的压力相等,
由图可知,中指的受力面积较小,由p=可知,中指受到的压强大;
中指受到的压力F中=F拇=2N,则中指受到的压强:
p===1×107Pa。
故答案为:中指;1×107。
16.2017年6月,哈工大学生携带108个机器人“宝宝”在央视舞台上大放异彩。
如图所示,一个机器人质量为2.4kg,每只脚与地面接触面积为150cm2,该机器人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所受重力与支持力是平衡力,双脚站立时对水平地面压强为800Pa。
【解答】解:机器人所受的重力与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
机器人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力:F=G=mg=2.4kg×10N/kg=24N,
正常站立时,受力面积(与地面的接触面积):
S=2×150cm2=300cm2=3×10﹣2m2,
双脚站立时对水平地面压强:
p===800Pa。
故答案为:支持力;800。
17.如图所示,用两拇指同时压铅笔两端,通过比较感觉到的疼痛程度来比较压强,左手指受到铅笔的压力为F1、压强为p1;右手指受到铅笔的压力为F2、压强为P2.则F1等于F2,p1大于p2.(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解答】解:两拇指同时压同一个物体﹣﹣﹣铅笔两端,两手指施加的力的是相同的,根据物理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两手指受到的压力F1和F2就是相等的;
由图可知,左边手指的受力面积比较小,根据p=可知,左边手指受到的压强比较大,即P1>P2;
由于拇指受到的压强不同,感觉到的疼痛不同,所以用两拇指同时压铅笔两端,通过比较感觉到的疼痛程度来比较压强,。
故答案为:比较感觉到的疼痛程度;等于;大于。
18.一长方体木块平放和侧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其受力面积之比为3:1,则平放和侧放时,对地面的压强之比是1:3,压力之比是1:1。
【解答】解:∵木块平放和侧放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
∴木块的重力G不变时,压力F不变,即两种情况下对地面的压力之比为1:1;
∵p=,且S平:S侧=3:1,
∴====。
故答案为:1:3;1:1。
19.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设计实验,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从图可以看出,小明控制不变的量是:压力,要使瓶子倒放时与正放时产生相同
的作用效果,最简单的方法是:从倒放的瓶中倒出适量的水。
【解答】解:(1)从图中可以看出,不变的量是物体的压力,改变的是受力面积,通过泡沫塑料的凹陷程度可知:倒放时凹陷的程度大,说明压力作用效果明显;即: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2)要想使压力作用效果相同,可以减小倒放时物体的压力,即:将瓶中水倒出一部分。
故答案为:压力;从倒放的瓶中倒出适量的水。
20.为探究“压力产生的形变效果与那些因素有关”,小何决定用海绵和两瓶完全相同的矿泉水进行实验。
①实验中小何可以通过观察海绵凹陷程度比较压力产生的形变效果。
②小何按如图所示将两瓶完全相同的矿水分别放在海绵上,可得的初步结论是: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产生的形变效果越显著。
③若要探究“压力产生的形变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他的操作步骤是:将两瓶完全相同的矿泉水底朝下,分别放在海绵上,从其中一瓶矿泉水中倒出部分水,观察海绵凹陷程度大小(请简要叙述)。
【解答】解:①实验中小何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来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这是转换法的运用;
②小何将两瓶完全相同的矿泉水分别正立和倒立放在海绵,这样可以控制压力相同,改变受力面积的大小。
从该实验中得出的结论是: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产生的形变效果越显著;
③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应控制受力面积相同,只改变压力的大小,故他的操作步骤是:将两瓶完全相同的矿泉水底朝下,分别放在海绵上,从其中一瓶矿泉水中倒出部分水,观察海绵凹陷程度大小。
故答案为:①海绵凹陷程度;
②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产生的形变效果越显著;
③将两瓶完全相同的矿泉水底朝下,分别放在海绵上,从其中一瓶矿泉水中倒出部分水,观察海绵凹陷程度大小。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21.小丽做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所用器材及在水平桌面上进行的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本实验所用到的研究方法是转换法和控制变量法。
(2)小丽为了探究压力作用效果跟压力大小的关系,应该通过图中DE的两次实验进行比较,得出结论在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为了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该通过图中EF的两次实验进行比较,得出结论在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在生活中,书包的背带做得比较宽,这是利用了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力作用的效果;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所蕴含的物理知识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力的作用效果。
【解答】解:(1)本实验所用到的研究方法是转换法和控制变量法。
(2)小丽为了探究压力作用效果跟压力大小的关系,应该通过图中D、E的两次实验进行比较,得出的结论为:在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为了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该通过图中E、F的两次实验进行比较,得出结论为:在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在生活中,书包的背带做得比较宽,这是利用了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力作用的效果;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所蕴含的物理知识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力的作用效果。
故答案为:(1)转换法;控制变量法;
(2)DE;在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EF;在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受力面积。
22.如图所示,为小丽在“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中所选用的器材在水平桌面上进行的实验过程图示。
(1)本实验的科学探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转换法;
(2)小丽为了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压力大小的关系,应该通过图中的D、E两次实验进行比较得出结论:为了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该通过图中的E、F两次实验进行比较得出结论;
(3)通过实验小丽得出结论:压力作用的效果不仅跟压力的大小有关,而且跟受力面积有关。
小丽的结论正确(选填“正确”或“不正确”)
(4)在生活中,书包的背带做得又宽又大,这是利用了: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少压力作用的效果;压路机的碾子很重,这是利用了:增大压力来增加压力作用的效果。
【解答】解:
(1)本实验中,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多个量的关系,用到了控制变量法;其次,通过海绵或泡沫的形变程度来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还用到了转换法;
(2)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压力大小的关系,应控制受力面积相同而压力大小不同,由图示实验可知,应选择图D、E两次实验进行比较得出结论;为了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控制物体间的压力相等而受力面积不同,应该通过图中的E、F两次实验进行比较得出结论;
(3)由图D、E所示实验可知,受力面积相同而物体间的压力不同,压力作用效果不同,由此可知,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有关,由图E、F所示实验可知,物体间的压力相同而受力面积不同,压力作用效果不同,由此可知,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由此可知,小丽的结论是正确的。
(4)书包的背带做得又宽又大,这是利用了:增加受力面积来减少压力作用的效果;压路机的碾子很重,这是利用了:增大压力来增加压力作用的效果。
故答案为:(1)控制变量法、转换法;(2)D、E;E、F;(3)正确;(4)增大受力面积;增大压力。
四.计算题(共4小题)
23.今年5月13日,小明参加了我市“环南湖健步行”活动,小明的质量为50kg,双脚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0.04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