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模块检测物理试题word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济宁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模块检测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一. 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但建立这个概念实际意义很大B.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可能看作质点
C.凡是轻小的物体,皆可看作质点
D.计算在传送带上输送的工件数量时,可以把工件看作质点
2.2008年的奥运圣火经珠穆朗玛峰传至北京,观察图中的旗帜和甲、乙两火炬手所传递的圣火火焰,关于甲、乙两火炬手相对于静止旗杆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旗杆和甲、乙火炬手在同一地区)( )
A.甲、乙两火炬手一定向左运动
B.甲火炬手一定向右运动、乙火炬手一定向左运动
C.甲火炬手可能运动,乙火炬手向右运动
D.甲火炬手可能静止,乙火炬手向左运动
3.对于以a=2 m/s2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任意1 s内末速度比初速度大2 m/s
B.第n s末的速度比第1 s末的速度大2(n -1)m/s
C.2 s末速度是1 s末速度的2倍
D.1 s末的速度是2 m/s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有加速度,速度就增加
B.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就越大
C.物体的速度变化量Δv越大,加速度就越大
D.物体运动的速度等于零,则物体一定静止
5.关于速度、速度改变量、加速度,正确的说法是()
A.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可以很小,可以为零
B.某时刻物体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不可能很大
C.物体加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时,则速度一定增加
D.加速度很大时,物体的速度不可能为零
6.如图是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由图可知,该物体()
A.第1 s内和第3 s内的运动方向相反
B.第3 s内和第4 s内的加速度相同
C.第1 s内和第4 s内的位移大小不等
D.0~2 s内和0~4 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7.一物体由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如图所示,取开始运动方向为正方向,则物体运动的v-t图象,正确的是()
A.B.
C.D.
8.从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汽车,在第1s内通过的位移为0.6m,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第1s末的速度为1.2m/s B.加速度为0.8m/s2
C.第2s 内的位移为1.8m D.前3s 内的平均速度为1.8m/s
9.一辆汽车拟从甲地开往乙地,先由静止启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然后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最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当速度减为0时刚好到达乙地.从汽车启动开始计时,下表给出了某些时刻汽车的瞬时速度,据表中的数据通过分析、计算可以得出汽车()
A. 匀加速直线运动经历的时间为4.0 s
B. 匀减速直线运动经历的时间为2.0 s
C. 匀减速直线运动经历的时间为4.0 s
D. 匀减速直线运动从第9.0 s末开始
10.下列关于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劲度系数越大的弹簧,产生的弹力越大
B.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
C.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速度无关,与接触面积无关
D. 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一定是静止不动的
1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力是物体与物体间的相互作用B.力有时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
C.有受力物体就一定有施力物体D.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才能产生作用力
12.如图所示,重力G=30 N的物体在动摩擦因数为0.1的水平面上向左
运动,同时受到大小为10 N、方向向右的水平力F的作用,则物体受到
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是
A.3 N,水平向左B.3 N,水平向右
C.10 N,水平向左D.10 N,水平向右
济宁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一年级期中模块检测物理试题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填空题(共2小题,第1小题10分,第2小题6分,共16分。
把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13.(10分)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纸带运动的时间,打点计时器所加电源的频率为50Hz,如图所示是一次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纸带上每相邻的两计数点间都有四个点未画出,按时间顺序取0、1、2、3、4、5、6七个计数点,用刻度尺量出1、2、3、4、5、6点到0点的距离分别为1.40cm、3.55cm、6.45cm、10.15cm、14.55cm、19.70cm。
(1) 关于打点计时器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使用交流电源B.有时使用交流电源,有时使用直流电源
C.释放纸带的同时接通电源D.先接通电源或先释放纸带都可以
可得计数点4所代表时刻的瞬时速度大小为v4= m/s,小车的加速度大小a= m/s2。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4.(6分)为了探究弹簧弹力F和弹簧伸长量x的关系,某同学选了A、B两根规
格不同的弹簧进行测试,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出如图所示的图像,从图像上看,该
同学没能完全按实验要求做,使图像上端成为曲线,图像上端成为曲线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
B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
若要制作一个精确度较高的弹
簧测力计,应选弹簧________(填A或B)。
三.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12分,共36分。
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把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15.(12分)飞机着陆后以大小为10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其着陆速度为60m/s,求:
(1)飞机着陆后8s内滑行的位移x;
(2)静止之前2s内飞机滑行的位移x1。
16.(12分)高为h=3.2m的屋檐上每隔相同的时间间隔滴下一滴水,当第5滴正欲滴下时,第1滴刚好到达地面,如图所示,问:(g取10 m/s2)
(1)相邻水滴间的时间间隔是多少?
(2)第3滴与第2滴的距离为多少?
17.(12分)A、B两物体(视为质点)在同一直线上同时出发向同一方向运动,物体A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大小a=2m/s2,物体B在A的后面相距L=16m处,以
v1=10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
两物体追逐时,互从近旁通过,不会相碰。
求:(1)经过多长时间物体B追上物体A?
(2)共经过多长时间A、B两物体再次相遇?
(3)A、B两物体两次相遇之间相距最远的距离是多少?
高一年级期中模块检测物理试题 答案及详解 2014.11
三、计算题 15. 题
答案:(1)180m (2)20m
试题分析:以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有加速度2/ 10s m a =,初速度为s m v / 600= (1)飞机在地面滑行最长时间2
060/t 610/v m s
s a m s ∆-=
==- ……4分 所以飞机8s 内滑行的位移与6s 内滑行的位移相等
m a v x 180202
0=-=(或者m t v x 1802
00=+=) ……4分
(2)第4s 末的速度
s m s s m s m at v v /204)/10(/602101=⨯-+=+= ……2分
停止前2s 位移
m s s m s s m at t v x 20)2)(/10(2
12/20212222211=-+⨯=+= ……2分
16.题
(1)设经过t1,B物体追上A……(2分)
解得:t1=2s或t2=8s
实际情况中t1=2s正确……(2分)
(2)设共经过t2时间A、B再次相遇,由问题(1)中的方程求解t2=8s ……(2分)(3)设A、B两物体再次相遇前两物体相距最远距离为s,所用时间为t,此时A、B物体有共同速度v1,
v1=at ……(2分)
……(2分)
联立可得:s=9m ……(2分)
答:
(1)经过2s物体B追上物体A;
(2)共经过8s,A、B两物体再次相遇;
(3)A、B两物体两次相遇之间相距最远的距离是9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