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尾理论和帕累托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尾理论
美国人克里斯·安德森提出的一种新理论美国人克里斯·安德森提出的一种新理论。
长尾理论认为,由于成本和效率的因素,当商品储存流通展示的场地和渠道足够宽广,商品生产成本急剧下降以
至于个人都可以进行生产,并且商品的销售成本急剧降低时,几乎任何以前看似需求极低的产品,只要有卖,都会
有人买。
这些需求和销量不高的产品所占据的共同市场份额,可以和主流产品的市场份额相比,甚至更大。
根据维基百科,长尾(The Long T ail)这一概念是由《连线》杂志主编Chr is Anderson在2004年十月的“长尾”一文中最早提出,用来描述诸如亚马逊和Net flix之类网站的商业和经济模式。
“长尾”实际上是统计学中幂律(Power Laws)和帕累托分布(Paretodistrib utions)特征的一个口语化表达。
过去人们只能关注重要的人或重要的事,如果用正态分布
曲线来描绘这些人或事,人们只能关注曲线的“头部”,
而将处于曲线“尾部”、需要更多的精力和成本才能关注
到的大多数人或事忽略。
例如,在销售产品时,厂商关注
的是少数几个所谓“VI P”客户,“无暇”顾及在人数上居于大多数的普通消费者。
而在网络时代,由于关注的成本
大大降低,人们有可能以很低的成本关注正态分布曲线的“尾部”,关注“尾部”产生的总体效益甚至会超过“头部”。
例如,某著名网站是世界上最大的网络广告商,它
没有一个大客户,收入完全来自被其他广告商忽略的中小
企业。
安德森认为,网络时代是关注“长尾”、发挥“长尾”效益的时代。
举例来说,我们常用的汉字实际上不多,但因出现频
次高,所以这些为数不多的汉字占据了上图广大的红区;绝大部分的汉字难得一用,它们就属于长尾。
Chris认为,只要存储和流通的渠道足够大,需求不旺或销量不佳的产品共同占据的市场份额就可以和那些数量不多的热卖品所占
据的市场份额相匹敌甚至更大。
长尾市场也称之为“利基市场”。
“利基”一词是英文“Niche”的音译,意译为“壁龛”,有拾遗补缺或见缝插针的意思。
菲利普·科特勒在《营销管理》中给利基下的定义为:利基是更窄地确定某些群体,这是一个小市场并
且它的需要没有被服务好,或者说“有获取利益的基础”。
通过对市场的细分,企业集中力量于某个特定的目标
市场,或严格针对一个细分市场,或重点经营一个产品和服务,创造出产品和服务优势。
简单的说,所谓长尾理论是指,只要产品的存储和流通的渠道足够大,需求不旺或销量不佳的产品所共同占据的市场份额可以和那些少数热销产品所占据的市场份额相匹敌甚至更大,即众多小市场汇聚成可产生与主流相匹敌的市场能量。
也就是说,企业的销售量不在于传统需求曲
线上那个代表“畅销商品”的头部,而是那条代表“冷门商品”经常为人遗忘的长尾。
举例来说,一家大型书店通常可摆放10万本书,但亚马逊网络书店的图书销售额中,有四分之一来自排名10万以后的书籍。
这些“冷门”书籍的销售比例正以高速成长,预估未来可占整个书市的一半。
这意味着消费者在面对无限的选择时,真正想要的东西、和想要取得的渠道都出现了重大的变化,一套崭新的商业模式也跟着崛起。
简而言之,长尾所涉及的冷门产品涵盖了几乎更多人的需求,当有了需求后,会有更多的人意识到这种需求,
从而使冷门不再冷门。
克里斯·安德森,美国《连线》杂志主编,喜欢从数字中发现趋势。
一次跟eCast首席执行官范·阿迪布的会面,后者提出一个让安德森耳目一新的“98法则”,改变了他的
研究方向。
范·阿迪布从数字音乐点唱数字统计中发现了一个秘密:听众对98的非热门音乐有着无限的需求,非热门的音乐集合市场无比巨大,无边无际。
听众几乎盯着所有的东西!他把这称为“98法则”。
安德森意识到阿迪布那个有悖常识的“98法则”,隐含着一个强大的真理。
于是,他系统研究了亚马逊、狂想曲公司、Blog、Google、eBay、Netflix等互联网零售商的销售数据,并与沃尔玛等传统零售商的销售数据进行了对比,观察到一种符合统计规律(大数定律)的现象。
这种现象恰如以数量、品种二维坐标上的一条需求曲线,拖着长长的尾巴,向代表“品种”的横轴尽头延伸,长尾由此得名。
《长尾》(long tail)在2004年10月号《连线》发表后,迅速成了这家杂志历史上被引用最多的一篇文章。
特别是经过吸纳无边界智慧的博客平台,不断丰富着新的素材和案例。
安德森沉浸其中不能自拔,终于打造出一本影响商业世界的畅销书《长尾理论》。
Google adwords、Amazon、Itune都是长尾理论的优秀
案例
1、Google是一个最典型的“长尾”公司,其成长历程就是把广告商和出版商的“长尾”商业化的过程。
以占据了Goo gle半壁江山的AdSense为例,它面向的客户是数以百万计的中小型网站和个人—对于普通的媒体和广告商而
言,这个群体的价值微小得简直不值一提,但是Googl e通过为其提供个性化定制的广告服务,将这些数量众多的群体汇集起来,形成了非常可观的经济利润。
目前,Google的市值已超过2100亿美元,被认为是“最有价值的媒体公司”,远远超过了那些传统的老牌传媒。
2、长尾理论与图书出版。
图书出版业是“小众产品”行业,市场上流通的图书达300万种。
大多数图书很难找到自己的目标读者,只有极少数的图书最终成为畅销书。
由于长尾书的印数及销量少,而出版、印刷、销售及库存成本又较高,因此,长期以来出版商和书店的经营模式多以畅销书为中心。
网络书店和数字出版社的发展为长尾书销售提供了无限的空间市场。
在这个市场里,长尾书的库存和销售成本几乎为零,于是,长尾图书开始有价值了。
销售成千上万的小众图书,哪怕一次仅卖一两本,其利润累计起来可以相当甚至超过那些动辄销售几百万册的畅销书。
如亚马逊副经理史蒂夫·凯塞尔所说:“如果我有10万种书,哪怕一次仅卖掉一本,10年后加起来它们的销售就会超过最新出版的《哈利·波特》。
”
与二八定律:“长尾理论”被认为是对传统的“二八定律”的彻底叛逆。
尽管听上去有些学术的味道,但事实上这不难理解——人类一直在用二八定律来界定主流,计算投入和产出的效率。
它贯穿了整个生活和商业社会。
这是
1897年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归纳出的一个统计结论,即20%的人口享有80%的财富。
当然,这并不是一个准确的比例数字,但表现了一种不平衡关系,即少数主流的人
(或事物)可以造成主要的、重大的影响。
以至于在市场营销中,为了提高效率,厂商们习惯于把精力放在那些有80%客户去购买的20%的主流商品上,着力维护购买其20%商品的80%的主流客户。
在上述理论中被忽略不计的80%就是长尾。
Chris Anderson说:“我们一直在忍受这些最小公分母的专制统治……我们的思维被阻塞在由主流需求驱动的经济模式下。
”但是人们看到,在互联网的促力下,被奉为传统商业圣经的“二八定律”开始有了被改变的可能性。
这一点
在媒体和娱乐业尤为明显,经济驱动模式呈现从主流市场
向非主流市场转变的趋势。
长尾理论无处不在?长尾理论的应用决不止于互联网
以及娱乐媒体产业。
传统的市场曲线是符合80/20铁律的,为了抢夺那带来80% 利润的畅销品市场,我们厮杀得天昏地暗,但是我们所谓的热门商品正越来越名不副实,比如说黄金电视节目的收视率几十年来一直在萎缩,若放在1970年,现在的一档最佳节目恐怕连前10名之列都难以进入。
简言之,尽管我们仍然对大热门着迷,但它们的经济力量已经今非昔比。
那么,那些反复无常的消费者们已经转向了什么地方?答案并非唯一。
他们散向了四面八方,因为市场已经分化成了无数不同的领域。
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这种局面,使得99%的商品都有机会进行销售,市场曲线中那条长长的尾部(所谓的利基产品)也咸鱼翻身,成为我们可以寄予厚望的新的利润增长点。
请看这张统计,横轴是品种,纵轴是销量。
典型的情况是只有少数产品销量较高,其余多数产品销量很低。
传统的二八定律(或称20/80定律)关注其中红色部分,认为20%的品种带来了80%的销量,所以应该只保留这部分,其余的都应舍弃。
长尾理论则关注蓝色的长尾巴,认为这部分积少成多,可以积累成足够大、甚至超过红色部分的市场份额。
但也有很多失败者并没有真正理解长尾理论的实现条件。
首先,长尾理论统计的是销量,并非利润。
管理成本是其中最关键的因素。
销售每件产品需要一定的成本,增加品种所带来的成本也要分摊。
所以,每个品种的利润与销量成正比,当销量低到一个限度就会亏损。
理智的零售商是不会销售引起亏损的商品。
这就是二八定律的基础。
超市是通过降低单品销售成本,从而降低每个品种的止亏销量,扩大销售品种。
为了吸引顾客和营造货品齐全的形象,超市甚至可以承受亏损销售一些商品。
但迫于仓
储、配送的成本,超市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
互联网企业可以进一步降低单品销售成本,甚至没有
真正的库存,而网站流量和维护费用远比传统店面低,所
以能够极大地扩大销售品种。
比如Amazon就是如此。
而且,互联网经济有赢者独占的特点,所以网站在前期可以
不计成本、疯狂投入,这更加剧了品种的扩张。
如果互联网企业销售的是虚拟产品,则支付和配送成本几乎为0,可以把长尾理论发挥到极致。
G oogleadwords、Itune音乐下载都属于这种情况。
可以说,虚拟产品销售天生就适合长尾理论。
其次,要使长尾理论更有效,应该尽量增大尾巴。
也
就是降低门槛,制造小额消费者。
不同于传统商业的拿大单、传统互联网企业的会员费,互联网营销应该把注意力
放在把蛋糕做大。
通过鼓励用户尝试,将众多可以忽略不
计的零散流量,汇集成巨大的商业价值。
Googleadsense就是这样一个蛋糕制造机。
之前,普通个人网站几乎没有盈利机会。
Adsense通过在小网站上发布相关广告,带给站长们一种全新的低门槛的盈利渠道。
同时,把众多小网站的流量汇集成为统一的广告媒体。
当然,在这里还有一个降低管理成本的问题。
如果处
理不好,客服成本会迅速上升,成为主要矛盾。
G oogle是通过算法降低人工管理工作量,但也仅仅做到差强人意。
使用长尾理论必须小心翼翼,保证任何一项成本都不随销量的增加而激增,最差也是同比增长。
否则,就会走
入死路。
最理想的长尾商业模式是,成本是定值,而销量
可以无限增长。
这就需要可以低成本扩展的基础设施,Google的bigT ab le就是如此。
长尾理论给新媒体带来的影响
第一,互联网为新媒体传播提供了无限的空间市场,
任何曾经创造的内容原则上都将在这里"永生"。
传统媒体在传播过程中,从经济上考虑,销售商不可能去经营太多
的处于长尾的小众商品。
互联网平台为这些长尾小众商品提供了销售市场。
所有非主流的市场累加起来就会形成一个比主流市场还大的市场,这些少量的需求会在需求曲线
上面形成一条长长的“尾巴”,实现小众的极大数量。
在长长的“尾巴"上,曾被大众流行挤压和忽略的"个性化"将被凸现出来。
第二,从制作和传播上来说,传统媒体的制作和传播
成本是相对高昂的。
在互联网上,网民可以不花分文上传
网页或撰写博客,还可以免费在网络上传播自己的内容。
低成本的制作和传播将会使从事长尾小众商品的生产和传
播者获得更好的利益回报,从而繁荣长尾小众商品的供应市场。
第三,传统媒体是一种内容打包的服务,一方面众口
难调,所以要用各种文章的集合最大化地满足最多的读者,另一方面,内容的传播速度较慢,修改和更新也不方便,读者很难实时地获得某些信息。
而互联网时代,读者可以随时用他感兴趣的关键词搜索,看他想看的文章,甚至可以实时获得某些重要信息,而这些文章和信息就可能来自于处于长尾的小众商品。
利用RSS技术,人们还可以在互联网上打造一份自己的个性化报纸。
于是,互联网就可能用每一篇文章来满足每一个读者的需求。
长尾理论认为的传播力量来源
1、智能终端(智能手机、个人电脑、平板电脑等)的普及使内容生产普及,廉价的生产得以实现
2、互联网传播工具的普及,消费和营销成本显著下降
3、搜索引擎把低成本的产品和少量可能的无限需求迅速连接起来,使需求曲线向尾部移动编辑本段长尾理论及其对搜索引擎营销策略的意义
从上述示意图中可以看出,与20/80定律不同是,长尾理论中“尾巴”的作用是不能忽视的,经营者不应该只关注头部的作用。
长尾理论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经济模式,被成功应用于网络经济领域。
举例来说,Google就有效地利用了长尾策略。
google的Adword s广告使得无数中小企业都能自如投放网络广告,而传统的网络广告投放只是大企业才能涉足的领域。
其Adsens e广告又使得大批中小网站都能自
动获得广告商投放广告。
Adwords和Adsen se因此汇聚成千上万的中小企业和中小网站,其产生的巨大价值和市场能量足以抗衡传统网络广告市场。
如果googl e只是将市场的注意力放在20%的大企业身上(像许多门户网站的网络广告策略那样),那么也很难创造现在的辉煌了。
同样,网上零售巨人亚马逊的商品包罗万象,而不仅
仅是那些可以创造高利润的少数商品,结果证明,亚马逊模式是成功的,而那些忽视长尾,仅仅关注少数畅销商品的网站经营状况并不理想。
长尾理论对于搜索引擎营销中的关键词策略非常有
用。
即虽然少数核心关键词或通用关键词可以为网站带来可能超过一半的访问量,但那些搜索人数不多然而非常明
确的关键词的总和——即长尾关键词同样能为网站带来可观的访问量,并且这些长尾关键词检索所形成的顾客转化
率更高,往往也大大高于通用关键词的转化率。
比如,一
个利用通用词汇“律师”进行检索到达网站访问者与一个
搜索“北京商标权纠纷律师”到达网站的访问者相比,后
者更加容易转化成该网站的客户。
这也就是研究用户关键词检索行为分散性以及分散关键词策略的价值所在。
帕累托分布
帕累托分布是以意大利经济学家维弗雷多·帕雷托命名的。
是从大量真实世界的现象中发现的幂次定律分布。
这个分布在经济学以外,也被称为布拉德福分布。
帕累托因对意大利20%的人口拥有80%的财产的观察而著名,后来被约瑟夫·朱兰和其他人概括为帕累托法则(80/20法则),后来进一步概括为帕累托分布的概念。
编辑本段详细解释19世纪末期,意大利经济学家维弗雷多·帕累托认为,贫与富的存在,既是经济问题,也有政治原因。
帕累托在研究英国人的收入分配问题时发现,绝大部分社会财富最终总会流向少数人群;他还发现,某一部分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与这一部分人所拥有的财富的份额具有比较确定的计量经济关系;进一步的研究证实,这种不平衡模式可以重复出现,甚至可以预测。
经济学把这一社会财富的分布状态,称为“帕累托分布”。
帕累托分布可以归纳为一个非常简洁的表述:通过市场交易,20%的人将占有80%的社会财富,如果交易可以不断进行下去,那么,“在因和果、努力和收获之间,普遍存在着不平衡关系,典型的情况是:80%的收获来自20%的努力;其他80%的力气只带来20%的结果”。
丹尼尔·贝尔在《帕累托分布与收入最大化》中进一步叙述到:“如果待分配的财富总量是100万元,人数为100人,那么我们会有这样一组对应的分配比例:排在前面的20个人,分得80万元;同理,这20人中的4个人,分得64万元;4个人中的1个人,分得50万元。
”
如果我们把这些数据用数学公式简单处理一下,就会显示一条收缩中的“财富曲线”以及一条发散中的“贫困曲线”。
它的最终走向,是必然会“清零”的,也只有如此,“财富”中所包含的生产力因子才能重新释放出来。
帕累托分布从经济学角度论证出,社会分配的“绝对的失衡”必然导致“绝对的贫困”,甚至导致“宗教末日审判”的来临,除非我们可以通过政治手段,人为地阻止财富向高端不断聚集,否则,贫富双方的利益冲突是不可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