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亭江中学度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省福州市亭江中学2015~2016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面是人们对于化学科学的各种常见认识,其中错误的是()
A.化学面对现代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显的无能为力
B.化学将在能源、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安全应用方面大显身手
C.化学是一门具有极强实用性的科学
D.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2.在容量瓶上无需有标记的是()
A.标线 B.温度 C.浓度 D.容量
3.如图所示是分离混合物时常用的仪器,从左至右,可以进行的混合物分离操作分别是()
A.蒸馏、蒸发、萃取、过滤B.蒸馏、过滤、萃取、蒸发
C.萃取、过滤、蒸馏、蒸发D.过滤、蒸发、萃取、蒸馏
4.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是()
A.胶体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 nm~100nm之间
B.胶体粒子有吸附性
C.胶体粒子不能穿过半透膜,能通过滤纸空隙
D.胶体粒子能够产生丁达尔现象
5.下列物质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
A.CO B.K2SO4 C.SO2D.Na20
6.下列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
A.H2SO4═H2++SO42﹣B.Ba(OH)2═Ba2++2OH﹣
C.NaNO3═Na++N5++O32﹣ D.K2CO3═K++CO3﹣2
7.根据气象台报道,近年每到春季,沿海一些城市多次出现大雾天气,致使高速公路关闭,航班停飞.雾属于下列分散系中的()
A.溶液 B.悬浊液C.乳浊液D.胶体
8.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B.蒸馏时,冷却水应从冷凝器下端进入
C.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
D.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摩尔是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B.阿伏伽德罗常数是没有单位的
C.氮气的摩尔质量是28g
D.1molH2O约含有6.02×1023个水分子
10.0.5mol Na2SO4中所含的Na+离子数为()
A.3.01×1023B.0.5 C.6.02×1023D.1
11.在标准状况下,下列各物质的体积为22.4L的是()
A.1 mol H2O B.58.5 g NaCl
C.4 g H2D.6.02×1023个N2分子
12.如果你家里的食用花生油不小心混入了大量的水,利用你所学的知识,采用最简便的分离方法是()
A..蒸发B.分液 C..蒸馏D.萃取
13.下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的是()
A.将40gNaOH溶解于1L水中配成的NaOH溶液
B.常温常压下将22.4LHCl气体溶于水配成1L的盐酸溶液
C.在1L 0.5 mol/L的盐酸加入1.5 mol/L盐酸1L
D.从1000mL 1mol/LNaCl溶液中取出100mL的溶液
14.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含有N A个氦原子的氦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11.2L
B.在常温常压下,11.2L Cl2含有的分子数为0.5N A
C.25℃,1.01×105Pa,64gS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3N A
D.标准状况下,11.2LH2O含有的分子数为0.5N A
15.下列反应肯定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16.同温同压下,A容器中H2和B容器中NH3所含氢原子数相等,则两个容器的体积比是()A.3:2 B.1:3 C.2:3 D.1:2
17.下列溶液中氯离子浓度最小的是()
A.150ml 1mol/L的NaCl溶液B.150ml 3mol/LKCl溶液
C.75ml 2mol/L的NH4Cl溶液D.50ml 1mol/lCuCl2溶液
18.某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将量筒平放,仰视液体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6.0mL,倾倒出一部分溶液,又俯视液体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0.0mL,该同学取出液体的体积是()A.大于6.0mL B.等于6.0mL C.小于6.0mL D.无法判断
19.浓度为2.00mol/L的盐酸溶液1L,欲使其浓度变为4.00mol/L,下列方法可行的是()A.蒸发掉0.5L水B.标况下通入44.8L HCl气体
C.将溶液加热蒸发浓缩至0.5L D.加入6mol/L盐酸1L
20.将标准状况下的a L HCl(气)溶于1L水中,得到的盐酸密度为b g•cm﹣3,则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mol•L﹣1B.mol•L﹣1
C.mol•L﹣1D.mol•L﹣1
21.在容量瓶的使用方法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使用容量瓶前检查它是否漏水
B.容量瓶用水洗净后,在干燥箱中干燥
C.配制溶液时,如果试样是固体,把称好的试样用纸条小心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水至接近刻度线1~2cm处,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D.定容后,盖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手握住瓶进颈,左右振荡摇匀
22.在电解质溶液中,一定相等的是()
A.阴离子数和阳离子数
B.阳离子的正电荷总数和阴离子的负电荷总数
C.阴、阳离子的质量
D.每个阳离子与每个阴离子所带的电荷
23.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HNO3B.Cl2C.NH4NO3D.SO3
24.向胶体中加入电解质能使胶体聚沉,使一定量的胶体溶液在一定时间内开始聚沉所需电解质的浓度(mmol/L)称作“聚沉值”,电解质的“聚沉值”越小,则表示其聚沉能力越大.实验证明,聚沉能力主要取决于胶体粒子带相反电荷的离子所带的电荷数,电荷数越大聚沉能力越大.则向Fe(OH)3胶体中加入下列电解质时,其“聚沉值”最小的是()A.NaCl B.FeCl3C.K2SO4 D.Na3PO4
25.完全沉淀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MgCl2、AlCl3溶液中的Cl﹣,消耗等物质的量浓度的AgNO3溶液的体积比为3:2:1,则上述溶液的体积比为()
A.1:1:1 B.3:2:1 C.9:3:1 D.6:3:2
二、填空题
26.写出下列物质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硫酸铁Fe2(SO4)3氯化铜.
27.可用于分离或提纯物质的方法有
A.过滤B.升华 C.加热分解 D.洗气法 E.蒸馏 F.结晶 G.萃取 H.分液
下列各组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应选用上述哪种方法最合适?(填字母)
(1)分离饱和食盐水和沙子的混合物,用.
从硝酸钾和氯化钾混合液中获取硝酸钾,用.
(3)除去O2中少量的水蒸气,用.
(4)从溴水中提取溴,用.
(5)除去固体碘中混有的少量NaI,用.
(6)除去氧化钙中的CaCO3,用.
(7)分离水和汽油的混合物,用.
(8)分离乙醇与水的混合物,用.
28.(1)二氧化碳的摩尔质量是,9g水的物质的量是,0,.5mol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约含有个氧原子.用20g烧碱配制成500mL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
在19g某二价金属的氯化物(RCl2)中含Cl﹣离子0.4mol,则RCl2的摩尔质量
是,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9.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属于混合物的是属于盐类的是,属于氧化物的是.
①碘酒②Na2O ③CuSO4•5H2O ④NaHCO3⑤Fe(OH)3胶体
⑥Fe ⑦CO ⑧H2SO4⑨空气⑩FeCl3.
30.氢氧化钾在我国古代纺织业常做漂洗的洗涤剂,古人将贝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灼烧后的固体(主要成分是氧化钙)与草木灰(主要成分是碳酸钾)在水中相互作用,就生成了氢氧化钾.在上述反应过程中涉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
(3).
三、实验题
31.实验室需要240mL、0.2mol•L﹣1的稀硫酸,现用溶质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 g•cm ﹣3的浓硫酸来配制.可供选择的仪器有:①玻璃棒;②烧瓶;③烧杯;④胶头滴管;⑤量筒;
⑥容量瓶;⑦托盘天平;⑧药匙.请完成下列问题:
(1)上述仪器中,在配制稀硫酸时用不到的有(填代号),
需要的容量瓶规格为毫升.
经计算,浓硫酸物质的量浓度为,需浓硫酸的体积为.现有①5 mL ②10 mL ③20 mL三种规格的量筒,你选用的量筒是(填序号)
(3)在配制过程中,能引起误差偏高的有(填代号).
①洗涤量取浓硫酸后的量筒,并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
②未等稀释后的H2SO4溶液冷却至室温就转移到容量瓶中
③定容时,加蒸馏水超过标线,又用胶头滴管吸出
④转移前,容量瓶中含有少量蒸馏水
⑤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标线,又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标线
⑥定容时,俯视标线.
四、计算题
32.现有一物质的量浓度为2.0mol•L﹣1的H2SO4溶液和6.5克Zn反应,问(1)要使Zn完全溶解至少需要该硫酸溶液多少毫升?最多生成氢气的体积?(标准状况下)
福建省福州市亭江中学2015~2016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面是人们对于化学科学的各种常见认识,其中错误的是()
A.化学面对现代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显的无能为力
B.化学将在能源、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安全应用方面大显身手
C.化学是一门具有极强实用性的科学
D.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考点】化学的发展趋势.
【专题】化学计算.
【分析】根据化学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积极作用及化学学科的特点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来分析解答.
【解答】解:A.利用化学反应将有毒物质转化为无毒物质并进一步解决环境问题,垃圾等污染物通过化学方法回收利用减少环境污染,故A错误;
B.可以利用化学来解决能源、资源的开发及合理使用,能利用化学反应将有毒物质转化为无毒物质并进一步解决环境问题,故B正确;
C.因化学是为人类的生活、生产以及健康服务的,则化学是一门具有较强实用性的科学,故C正确;
D.因化学以实验为手段来分析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等变化规律,则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的学科特点及化学在人类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明确化学的研究对象、化学对生活、生产的影响是解答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2.在容量瓶上无需有标记的是()
A.标线 B.温度 C.浓度 D.容量
【考点】计量仪器及使用方法.
【专题】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及试剂.
【分析】根据容量瓶上标有:温度、规格、刻度线.
【解答】解:因容量瓶上标有:温度、规格、刻度线,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容量瓶的结构,难度不大,根据课本知识即可完成.
3.如图所示是分离混合物时常用的仪器,从左至右,可以进行的混合物分离操作分别是()
A.蒸馏、蒸发、萃取、过滤B.蒸馏、过滤、萃取、蒸发
C.萃取、过滤、蒸馏、蒸发D.过滤、蒸发、萃取、蒸馏
【考点】过滤、分离与注入溶液的仪器.
【专题】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及试剂.
【分析】蒸馏烧瓶用于分离沸点相差较大的两种液体的分离或难挥发性固体和液体的分离;普通漏斗用于分离互不相溶的固体和液体;
分液漏斗用来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或用来分离在不同溶剂中溶解度不同的混合物;
蒸发皿用于可溶性固体和液体的分离;
【解答】解:因蒸馏烧瓶用于分离沸点相差较大的两种液体的分离或难挥发性固体和液体的分离,即蒸馏;
因普通漏斗用于分离互不相溶的固体和液体,即过滤;
因分液漏斗用来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或用来分离在不同溶剂中溶解度不同的混合物,即分液或萃取;
蒸发皿用于可溶性固体和液体的分离,即蒸发,
所以从左至右,可以进行的混合物分离操作分别是:蒸馏、过滤、分液或萃取、蒸发,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分离的原理和仪器,难度不大,平时注意知识的积累.
4.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是()
A.胶体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 nm~100nm之间
B.胶体粒子有吸附性
C.胶体粒子不能穿过半透膜,能通过滤纸空隙
D.胶体粒子能够产生丁达尔现象
【考点】胶体的重要性质.
【专题】溶液和胶体专题.
【分析】分散系的本质区别在于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大小,能通过滤纸的分散系为溶液、胶体;能通过半透膜的分散系是溶液.
【解答】解: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胶体粒子直径在1﹣100nm(10﹣7~10﹣9m)之间,溶液的粒子直径小于1nm,浊液的粒子直径大于100nm.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胶体的本质特征,难度较小,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掌握.
5.下列物质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
A.CO B.K2SO4 C.SO2D.Na20
【考点】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专题】物质的分类专题.
【分析】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并且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属于酸性氧化物.
【解答】解:A、一氧化碳不能和碱反应,不属于酸性氧化物,故A错误;
B、硫酸钾属于盐,不属于氧化物,故B错误;
C、二氧化硫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酸性氧化物,故C正确;
D、氧化钠和碱之间不反应,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碱性氧化物,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氧化物的概念,解答时要分析物质的元素组成,然后再根据氧化物概念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6.下列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
A.H2SO4═H2++SO42﹣B.Ba(OH)2═Ba2++2OH﹣
C.NaNO3═Na++N5++O32﹣ D.K2CO3═K++CO3﹣2
【考点】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分析】强电解质完全电离,用等号;弱电解质部分电离用可逆号,原子团不能拆,据此判断.
【解答】解:A.H2SO4是强电解质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H2SO4═2H++SO42﹣,故A错误;B.Ba(OH)2是强电解质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Ba(OH)2═Ba2++2OH﹣,故B正确;C.硝酸根是原子团不能拆,电离方程式为:NaNO3═Na++NO3﹣,故C错误;
D.K2CO3是强电解质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K2CO3═K++CO32﹣,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准确判断电解质的强弱是解题关键,注意原子团不能拆,题目难度不大.
7.根据气象台报道,近年每到春季,沿海一些城市多次出现大雾天气,致使高速公路关闭,航班停飞.雾属于下列分散系中的()
A.溶液 B.悬浊液C.乳浊液D.胶体
【考点】胶体的重要性质.
【专题】溶液和胶体专题.
【分析】根据雾属于胶体,属于气溶胶.
【解答】解:因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属于胶体,胶体具有丁达尔现象,大雾时,用灯照射时会出现一条光亮的通路,则雾属于胶体,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熟练程度,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
8.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B.蒸馏时,冷却水应从冷凝器下端进入
C.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
D.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
【考点】分液和萃取;蒸发和结晶、重结晶;蒸馏与分馏.
【专题】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A.分液时注意防止液体污染;
B.为了使冷凝的效果更好,冷却水从冷凝管的下口进入,上口出;
C.蒸发应防止局部受热不均匀;
D.酒精与水混溶.
【解答】解:A.为防止液体污染,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故A正确;
B.使冷凝器中的冷却水从下口进上口出,冷凝效果最好,故B正确;
C.蒸发应防止局部受热不均匀,则用玻璃棒不断搅动,使受热均匀,不会导致液滴飞溅,故C正确;
D.萃取剂应不溶于水,酒精与水混溶,不能用作萃取剂,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提纯实验操作,为高频考点,把握混合物分离操作中的注意事项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实验基本技能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摩尔是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B.阿伏伽德罗常数是没有单位的
C.氮气的摩尔质量是28g
D.1molH2O约含有6.02×1023个水分子
【考点】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摩尔质量.
【分析】A、根据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来分析;
B、阿伏伽德罗常数有单位,其单位为mol﹣1;
C、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
D、1 mol任何微粒都约含有6.02×1023个微粒.
【解答】解:A、因物质的量是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而摩尔是物质的量是单位,故A错误;
B、阿伏伽德罗常数为1mol物质中含有的粒子数,单位为mol﹣1,故B错误;
C、氮气的摩尔质量是28g/mol,故C错误;
D、1 mol任何微粒都约含有6.02×1023个微粒,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摩尔质量概念实质利用分析,掌握基础是关键,题目较简单.
10.0.5mol Na2SO4中所含的Na+离子数为()
A.3.01×1023B.0.5 C.6.02×1023D.1
【考点】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
【分析】根据N=nN A结合物质的构成计算.
【解答】解:0.5mol Na2SO4中所含的Na+离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个数为6.02×1023,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有关计算,比较基础,注意掌握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有关计算公式.
11.在标准状况下,下列各物质的体积为22.4L的是()
A.1 mol H2O B.58.5 g NaCl
C.4 g H2D.6.02×1023个N2分子
【考点】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
【分析】标况下,气体摩尔体积是22.4L/mol,气体摩尔体积适用范围为气体,对于液体和固体不适用,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A.标况下水是液体,气体摩尔体积对其不适用,所以不能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故A错误;
B.标况下氯化钠是固体,气体摩尔体积对其不适用,所以不能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故B 错误;
C.标况下4g氢气体积==44.8L,故C错误;
D.标况下6.02×1023个N2体积==22.4L,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有关计算,为高频考点,明确气体摩尔体积适用范围及适用条件是解本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12.如果你家里的食用花生油不小心混入了大量的水,利用你所学的知识,采用最简便的分离方法是()
A..蒸发B.分液 C..蒸馏D.萃取
【考点】物质的分离、提纯的基本方法选择与应用.
【专题】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
【分析】根据花生油和水是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分层,所以可采用分液的方法进行分离进行解答.
【解答】解:花生油中不小心混入了大量的水,水与油分层,应选择分液法分离,而蒸发分离可溶性固体与液体、蒸馏分离互溶但沸点不同的液体、萃取分离溶解性差异较大的混合物,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提纯方法及选择,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及分离原理为解答的关键,注意物质性质差异及分离方法的选择,题目难度不大.
13.下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的是()
A.将40gNaOH溶解于1L水中配成的NaOH溶液
B.常温常压下将22.4LHCl气体溶于水配成1L的盐酸溶液
C.在1L 0.5 mol/L的盐酸加入1.5 mol/L盐酸1L
D.从1000mL 1mol/LNaCl溶液中取出100mL的溶液
【考点】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
【专题】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解度专题.
【分析】A.C==中,体积指溶液体积不是溶剂体积.
B.根据温度、压强对气体摩尔体积的影响分析判断.
C.根据不同液体混合时体积能否直接加和判断.
D.根据溶液浓度的均一性判断.
【解答】解:A.C==中,体积指溶液体积不是溶剂体积,所以40gNaOH溶解于1L水中配成的NaOH溶液浓度不是1mol/L,故A错误;
B.气体摩尔体积受温度和压强的影响,温度越高,气体摩尔体积越大,标况下,22.4LHCl 的物质的量是1mol,常温常压下,22.4LHCl的物质的量小于1mol,所以常温常压下将
22.4LHCl气体溶于水配成1L的盐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不是1mol/L,故B错误;
C.1L0.5mol/L的盐酸与1L1.5 mol/L盐酸混合配成溶液的体积不是2L,所以混合后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不是1mol/L,故C错误;
D.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有均一性,与取出溶液的体积大小无关,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物质的量浓度的理解及有关计算,为高频考点,题目难度不大,明确物质的量浓度的表达式为解答关键,C选项为易错点,注意浓度以及体积的变化.
14.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含有N A个氦原子的氦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11.2L
B.在常温常压下,11.2L Cl2含有的分子数为0.5N A
C.25℃,1.01×105Pa,64gS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3N A
D.标准状况下,11.2LH2O含有的分子数为0.5N A
【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
【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
【分析】A、依据n==计算;
B、依据气体摩尔体积的条件应用分析判断;
C、依据n=计算物质的量,结合分子式计算原子数;
D、标准状况水不是气体.
【解答】解:A、依据n==计算,含有N A个氦原子的氦气物质的量为1mol,氦气是
单原子分子,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22.4L,故A错误;
B、在常温常压下,11.2L Cl2物质的量不是0.5mol,故B错误;
C、由n=可知,物质的量==1mol,则原子数3N A,故C正确;
D、标准状况水不是气体,11.2LH2O物质的量不是0.5mol,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气体摩尔体积的分析判断,掌握基础是关键,注意氦气是单原子分子,题目较简单.
15.下列反应肯定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
【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
【分析】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反应一定为氧化还原反应,否则不是,以此来解答.【解答】解:A.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中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A 不选;
B.由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B不选;
C.置换反应中一定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C不选;
D.复分解反应中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D选;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为高考常见题型,明确反应中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氧化还原反应,侧重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考查,题目难度中等.
16.同温同压下,A容器中H2和B容器中NH3所含氢原子数相等,则两个容器的体积比是()A.3:2 B.1:3 C.2:3 D.1:2
【考点】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
【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
【分析】在相同条件下,气体的V m相等,根据n===计算.
【解答】解:在相同条件下,气体的V m相等,根据分子中含有的H原子个数可知分子数之比为3:2,
由n=n==可知,气体的分子数之比等于体积之比,
则体积比为3:2,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分子的构成特点以及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公式的运用.
17.下列溶液中氯离子浓度最小的是()
A.150ml 1mol/L的NaCl溶液B.150ml 3mol/LKCl溶液
C.75ml 2mol/L的NH4Cl溶液D.50ml 1mol/lCuCl2溶液
【考点】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
【专题】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解度专题.
【分析】电解质溶液中氯离子浓度=电解质浓度×电解质中氯离子数目,注意与溶液体积无关,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A.150 mL 1 mol•L﹣1NaCl溶液中氯离子浓度为1mol/L×1=1mol/L;
B.150 mL 3 mol•L﹣1KCl溶液中氯离子浓度为3mol/L×1=3mol/L;
C.75 mL 2 mol•L﹣1NH4Cl溶液中氯离子浓度为2mol/L×1=2mol/L;
D.50 mL 1 mol•L﹣1CuCl2溶液中氯离子浓度为1mol/L×2=2mol/L,
故150ml 1mol/L的NaCl溶液中氯离子浓度最小,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浓度有关计算,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比较基础,注意根据化学式理解电解质离子浓度与电解质浓度关系.
18.某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将量筒平放,仰视液体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6.0mL,倾倒出一部分溶液,又俯视液体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0.0mL,该同学取出液体的体积是()A.大于6.0mL B.等于6.0mL C.小于6.0mL D.无法判断
【考点】计量仪器及使用方法.
【专题】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要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如果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小,若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大.根据量筒的读数与实际值的关系来判断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大小.
【解答】解:仰视液体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6mL,实际量取液体的体积偏大,可以假设为17mL,又俯视液体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0mL,实际量取液体的体积偏小,可以假设为10mL,所以倒出液体的体积为:17mL﹣10mL=7mL,大于6mL.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量筒的错误操作造成的误差的分析方法,侧重于常识性内容的考查,难度不大,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
19.浓度为2.00mol/L的盐酸溶液1L,欲使其浓度变为4.00mol/L,下列方法可行的是()A.蒸发掉0.5L水B.标况下通入44.8L HCl气体
C.将溶液加热蒸发浓缩至0.5L D.加入6mol/L盐酸1L
【考点】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
【专题】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解度专题.
【分析】A.加热蒸发HCl挥发,溶液浓度降低;
B.标况下的HCl气体44.8L通入1L2mol/L的盐酸中,溶液中HCl的物质的量为4mol,但溶液的体积不是1L;
C.加热蒸发HCl挥发,溶液浓度降低;
D.根据c=计算.
【解答】解:A.加热蒸发HCl挥发,溶液浓度降低,故A错误;
B.标况下的HCl气体44.8L物质的量为2mol,通入1L 2mol/L的盐酸中,溶液中HCl的物质的量为2mol+1L×2mol/L=4mol,但溶液的体积不是1L,故B错误;
C.加热蒸发HCl挥发,溶液浓度降低,故C错误;
D.混合后溶液中的HCl为2mol/L×1L+6mol/L×1L=8mol,稀释后混合后HCl的浓度为
=4mol/L,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对物质的量浓度的理解与计算,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的考查,难度不大,注意挥发性溶质在加热蒸发时挥发,浓度降低.
20.将标准状况下的a L HCl(气)溶于1L水中,得到的盐酸密度为b g•cm﹣3,则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mol•L﹣1B.mol•L﹣1
C.mol•L﹣1D.mol•L﹣1
【考点】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
【专题】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解度专题.
【分析】根据n=计算氯化氢的物质的量,再根据m=nM计算氯化氢质量,溶液的质量
=1000g+m(HCl),再根据V=求出溶液的体积,根据c=计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解答】解:将标准状况下的a L HCl(气)的物质的量为=mol,
氯化氢的质量为mol×36.5g/mol=g,
所以溶液质量为1000g+g,
所以溶液的体积为=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