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患者的感染原因及对策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经内科患者的感染原因及对策分析
【摘要】神经内科患者的感染是目前常见的疾病。

为此,本文介绍了患者的易感染部位,分析了神经内科患者的感染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关键词】神经内科;感染
神经内科患者的感染是评价医院医疗管理水平和医疗护理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患者的各项感染检测中,神经内科患者的感染的比例很高。

这样,患者感染不仅造成医院资源的浪费,同时也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并且由于使用过多的抗生素,造成患者的免疫功能下降。

因此,加强神经内科患者的感染的监控和防治是医院管理的工作的重点之一。

1.神经内科患者易感染的部位
调查2008年1月——2009年12月神经内科住院患者1500例,其中发生医院感染的125例,医院感染例次140例,感染诊断标准符合国家卫生部医政司医院感染监控小组制定的标准。

从数据可以看出,我院神经内科患者发生感染的比例较高,因此,有必要加强研究并进行积极的治疗。

通过上述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神经内科患者感染发病的部位呼吸系统55例,占44%;泌尿道21例,占16.8%;消化系统15例,占12%;皮肤软组织9例,占7.2%;肺部感染10例,占8%;胃肠道8例,占6.4%;褥疮7例,占5.6%。

由此可见,呼吸系统感染的比例最大,泌尿道次之,褥疮相对较少,(如下表):
各部位感染及构成比
感染部位人数构成比
呼吸系统5544%
泌尿道2116.8%
消化系统1512%
皮肤软组织97.2%
肺部感染108%
肠胃道86.4%
褥疮75.6%
2.以呼吸系统感染为例说明神经内科患者感染的相关因素
从上述数据中可以看出,呼吸系统感染的比例较高,占44%。

呼吸系统感染的常见因素包括以下几类:①致病菌逆行感染:主要是由于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在口腔和咽部的细菌通过鼻导管误吸导致下呼吸系统感染。

②病房通风不良、探视人员较多等因素导致病房悬浮致病菌较多,大大增加了呼吸系统感染的机会。

③患者间的交叉感染,主要是细菌可以通过患者的咳嗽或者喷嚏,以飞沫的形式传播引起感染。

④正常菌群失调,主要是由于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患者体内的正常菌群减少,耐药菌株增加,从而导致呼吸系统感染。

⑤侵袭性操作:主要是因为侵袭性诊治技术操作破坏了患者机体的防御屏障,给病原菌均进入机体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总之,引起神经内科患者感染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医护人员素质不高,无菌观念不强。

很多医护人员不严格遵守无菌技术的操作规则,没有做到一患一洗手。

②病房环境。

病房的卫生没有按规定执行,导致空气湿度没有达到要求。

除此之外,病房管理部严格,探视人员进出频繁,这样很容易造成交叉感染。

③抗生素大量使用。

大量使用抗生素,使患者产生了药物的依赖性和抗药性,导致患者机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下降,加重了感染症状。

3.神经内科患者感染的防治对策
神经内科患者感染可以分为外源性感染和内源性感染。

外源性病菌主要是来自住院患者、医务人员及陪伴家属等的交叉感染以及侵袭性导管植入等;而内源性感染的病原菌则来自患者自身的正常菌群或外来定植菌,因此,只要患者免疫力功能下降,内外环境失衡或者发生细菌移植时,就有可能神经内科病人的感染。

所以,我们应该才内外两个方面来考虑神经内科患者感染的防治对策。

3.1 加强病房的管理,提高病房的管理水平。

为了防止因环境问题而引起的交叉感染,就必要保证病房环境的清洁,为此就必须制定严格的卫生管理制度。

除此之外,还必须严格规定医护人员在诊治患者前后要洗手,按消毒隔离规定规范操作。

同时,也要提高病房配置设备的水平,例如,病房应该配备紫外线灯、消毒液、呼吸治疗设备等。

通过以上方面来提高病房的环境质量水平,减少神经内科患者感染的可能性。

3.2 加强对患者的诊治。

对长期卧床、意识障碍、肢体瘫痪的神经内科患者应该定期观察,并做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①加强对其肺部和皮肤的治疗和护理,对昏迷患者应定时翻身拍背,保持床褥的清洁及干燥柔软,预防坠积性肺炎和压疮的形成;②鼓励患者多做深呼吸,通过深呼吸、咳嗽、胸部叩击或震颤体位引流等方法来帮助患者排痰;③对意识不清的患者,床边要备好吸引器以及气管切开包,必要时进行气管切开手术。

在气管切开并同试堵管期间,密切观察病人血氧饱和度的变化,以判断堵管是否适应;通过血氧饱和度仪的监测,若发现血样饱和度降低,提示呼吸道梗阻,必须彻底吸痰、雾化吸入及时消除口腔及上呼吸道分泌物,吸痰的时间长短应根据血氧饱和度变化而定,不宜超过15s,同时注意观察有呼吸节律、频率、幅度的变化。

长期卧床者,由护士每2小时翻身、叩背1次,叩背应遵循从下到上、由外到内的原则,每次10-15min,促进痰液排出,防止压疮及坠积性肺炎的发生,发热、昏迷者每日做口腔护理1次或者2次,预防口腔感染。

病人大小便后及时擦洗,保持患者会阴部等部位皮肤干燥,预防湿疹及压疮的发生。

多吞咽功能有障碍的患者,不能由口腔进食,以免发生误吸引起吸入性肺炎。

3.3 合理使用抗生素。

抗生素使用不当与滥用是造成人体微生态失衡和患者感染的重要原因。

护士作为抗生素的执行者,一定要掌握合理用药的知识,给药次数和间隔时间是根据药代动力学中该药半衰期决定的,应自觉按照规定时间给药,积极观察疗效。

使用抗生素前必须做到及时采样送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根据结果合理用药,正确并及时向医生提供停用或换药的依据,以最大限度提高抗生素的适用效果,减少耐药菌株产生。

只有医生、护士意识到滥用抗生药的危害,工作中密切配合,合理使用抗生素,才能降低神经内科患者的感染率。

参考文献
[1] 刘彤敏.《神经内科患者医院感染的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J].《中外医疗》,2009年第28期.
[2] 徐朴.《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研究》,[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年2月.
[3] 邢英路,张秀勤,高万荣.《神经内科医院感染相关因素与防治探讨》,[J].《河南预防医学》,2006年第17卷第6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