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现象复习题 (1)
声现象复习题及答案
![声现象复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7a989bd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17.png)
声现象复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以下哪个是声音传播的介质?A. 真空B. 空气C. 水D. 以上都是答案:D2. 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大约是多少?A. 20Hz~200HzB. 20Hz~2000HzC. 20Hz~20000HzD. 200Hz~20000Hz答案:C3. 以下哪个现象不是声波的反射?A. 回声B. 隔音C. 隔音墙D. 隔音罩答案:B4. 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什么性质有关?A. 密度B. 温度C. 压力D. 以上都是答案:B5. 以下哪个是声波的干涉现象?A. 声波的反射B. 声波的衍射C. 声波的叠加D. 声波的散射答案:C二、填空题6. 声波的频率高于________Hz时,称为超声波。
答案:20000Hz7. 声波的频率低于________Hz时,称为次声波。
答案:20Hz8. 人耳对声音的响度感觉与声波的________有关。
答案:振幅9. 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一般来说,声速在固体中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________中最慢。
答案:气体10. 声波的频率相同,振幅不同,说明声音的________不同。
答案:响度三、简答题11. 描述声波的基本特性有哪些?答案:声波的基本特性包括频率、振幅和波长。
频率决定了声音的音调,振幅决定了声音的响度,波长与声音的传播特性有关。
12. 解释什么是声波的衍射现象?答案:声波的衍射现象是指当声波遇到障碍物或通过小孔时,声波会绕过障碍物或通过小孔继续传播的现象。
衍射现象使得声波能够绕过障碍物传播到原本直线传播无法到达的地方。
13. 为什么我们能听到回声?答案:我们能听到回声是因为声波在遇到障碍物时会发生反射。
当声波从声源发出后,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如果反射回来的声音与原声之间存在足够的时间间隔,我们的耳朵就能分辨出回声。
14. 解释什么是声波的干涉现象?答案:声波的干涉现象是指两个或多个声波相遇时,它们的振幅会相互叠加,形成新的声波。
声现象复习1
![声现象复习1](https://img.taocdn.com/s3/m/b5a8aa41852458fb770b568e.png)
一、声学 物因振动而发声,振动停止停发声。固比液气 传声快,真空不能传播声。感知声音两途径, 双耳效应方向明。规则振动叫乐音,无规振动 生噪声。分贝强弱要注意,乐音也能变噪声。 防噪产生阻传声,严防噪声入耳中。声音大小 叫响度,响度大小看振幅。距离太远响度小, 减少分散增大声。声音高低叫音调,频率高低 调不同。长松粗低短紧高,发声物体要分清。 同一音调乐器多,想要区分靠音色,只闻其声 知其人,音色不同传信息。超声次声听不到, 回声测距定位妙。B超查病信息传,超声碎石 声传能。
来源 等级
噪声主要来源于工业、交通和生活
分贝 (符号_____ dB )来划分噪声的等级;_______dB 0 通常用______ 是人们 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监测噪声大小的仪器叫_____ 噪声监测仪 声源 处减弱,如摩托车安装消声器 ①在________ ②在_________ 传播过程 中减弱,如公路两旁植树造林或安装隔音板 ③在__________ 处减弱,如佩戴耳塞或捂住耳朵 人耳
改变发声体的材料、 结构等
如“闻其声知其人”
①音调和响度两者间没有任何必然的联系,音调高响度未必大; ②音色只与发声体本身有关,不受音调、响度的影响
【提示】日常用语中声音的“高”“低”有时指音调,有时指响度,含义不唯一.
3.声波图对比声
音调 声波图 低 相同 响度
高
噪声的危害与控制
定义 物理学 角度 环保 角度 指发声体______ 无规则 振动发 出的声音 休息 、 凡是妨碍人们正常______ 学习 和________ 工作 的声音以 ______ 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 扰的声音,都是噪声
命题点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2014· 菏泽)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在真空中也可以传播声音 C.振动的物体一定会发出声音 D.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
中考物理总复习《声现象》专项测试题(附带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声现象》专项测试题(附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dd7cbd9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c5.png)
中考物理总复习《声现象》专项测试题(附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共12小题)1.日前,铁路部门在部分复兴号动车组列车上设置了静音车厢,乘客乘坐静音车厢需要遵守多项规定,包括不聊天、不外放音乐等,这可以减小车厢内噪声的()A.音调B.音色C.响度D.频率2.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插入水中,观察到音叉周围溅起许多水花,如图所示,这一现象充分说明()A.水花溅起能使音叉发声B.声音只能在水中传播C.发声的音叉正在振动D.真空不能传声3.制作短视频时,利用AI配音可以大大提高视频的质量和吸引力,让观众沉浸其中。
只要作者输入文本,AI配音就能够惟妙惟肖地模仿某个明星的声音生成音频,这其实是模仿该明星声音的()A.音色B.音调C.频率D.响度4.古筝,因其音域宽广、音色优美、演奏技巧丰富、表现力强而被称为“众乐之王”,亦称为“东方钢琴”,是中国独特的、重要的民族乐器之一。
如图所示是表演者弹奏古筝的情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演奏时用力拨动琴弦,音调升高B.演奏时拨动琴弦越快,声音传播速度越快C.演奏前需要调弦,绷紧的弦发声的音调高D.演奏时的声音悦耳动听,细琴弦发声的响度大5.如图是跨学科实践小组制作的“宫、商、角、徵、羽”五音排箫,“五音”是指乐音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节拍6.物理知识与生活紧密相连,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公路边的噪声监测装置可以防止噪声的产生B.调琴时绷紧琴弦是为了在演奏时增大声音的响度C.演奏时,用力拨动琴弦可以改变音调的高低D.用超声波清洗钟表污垢,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7.超声波驱鼠器是一种能够产生20kHz﹣55kHz超声波的一种装置,该装置所产生出的超声波能够在50米的范围内有效刺激并能够导致鼠类感觉到威胁及不安,迫使他们自动迁移,无法在防治区范围内繁殖生长,达到根除老鼠、害虫的目的。
《好题》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像复习题(含解析)(1)
![《好题》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像复习题(含解析)(1)](https://img.taocdn.com/s3/m/a989a722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d8.png)
考试范围:xxx;满分:***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40m/s B.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C.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D.声音的频率越高,响度就越大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说话时降低音调B.人们能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C.“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超声波能够粉碎体内“结石”,这是因为声波能传递信息3.医生在给病人检查腹部是否有积水时,常会用手轻轻敲击患者腹部,细细倾听其发出的声音,此为“叩诊”,关于叩诊说法正确的是()A.积水越多,音调越高B.积水越少,音调越高C.积水越多,响度越大D.积水越少,响度越大4.百米赛跑时,终点计时员必须一看到发令枪冒烟就开始计时,如果计时员听到枪声才开始计时,所记录的成绩与运动员的实际成绩相比,一定()A.少了0.294s B.多了0.294s C.少了0.34s D.多了0.34s5.超声能传递信息和能量,下列应用中是利用超声能传递信息这一特性的是()A.金属探伤仪B.用超声处理农作物的种子,提高发芽率C.用超声消毒杀菌D.超声将油和水混合在一起6.下列实例,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A.利用超声给金属工件探伤B.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C.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D.超声导盲仪帮助盲人出行7.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音调高B.有一种声纹锁。
只要主人说出暗语才能把锁打开,这是通过声音的音色来辨别的C.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说明真空不能传声D.中高考期间,学校周围路段禁鸣喇叭,这种措施是防止噪声产生8.小明想利用家里的暖水瓶来探究真空能否传声。
声现象复习题好题易错题
![声现象复习题好题易错题](https://img.taocdn.com/s3/m/75f67cf4fab069dc502201a3.png)
一、选择题(共10小题)1.(2011•惠安县质检)为了控制噪声污染,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城市道路旁常设如图所示“禁止汽车鸣笛”的标志牌,它是采用下列哪种途径来减弱噪声()A.在声源处减弱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C.在人耳处减弱D.以上选项都不正确2.(2011•苍溪县模拟)雨滴落到水塘中的荷叶上发出“啪、啪”的声音,这里主要振动发声的物体是()A.雨滴B.空气C.荷叶D.以上都是3.(2010•郴州)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B.校园内植树可减弱校外传来的噪声C.超声波的频率很低,所以人听不到D.真空可以传声4.(2010•安顺)如图所示,将发声的音叉与面颊接触,有“麻”的感觉,这使我们体会到了()A.发声的物体在振动B.声音能通过固体传播C.真空不能传播声音D.声音传播是能量传播5.(2011•长春)用MP3听音乐时,调节音量按键能改变声音的()A.音调B.音色C.响度D.频率6.(2011•泗阳县模拟)如图甲、乙所示,是同学们在探究声音的产生和声音的传播小实验,下列对现象分析你认为正确的是()A.如图乙所示,说明声音不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如图乙所示,鱼儿能听见拍手声,说明人的手和水可以传播声音C.如图甲所示,敲响的音叉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说明声音是由于水振动产生的D.如图甲所示,敲响的音叉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7.(2011•河南模拟)全班同学在齐声合唱同一首歌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同学们的声带都在振动B.歌声宏亮,说明声音的响度大C.能分辨出男、女同学的歌声,主要是音调不同D.这个班的歌声对于隔壁教室里正在考试的同学来说是美妙的声音8.(2012•工业园区一模)在深夜时听音乐,要将音量调低,这是在改变声音的()A.音调B.音色C.响度D.声速9.(2011•大庆)下列四幅图中,图文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接收到鱼群发出的声音可确定鱼群位置B.声音经过传播频率会降低C.声音高低不同是因为发声频率不同D.捂住耳朵可以减少噪声的频率10.(2011•房山区一模)下列实验与实例,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A.往鼓面上撒一些泡沫屑,敲鼓时发现泡沫屑不停地跳动B.美妙的歌声使人心情愉快,发动机的噪声使人心烦C.邮电局电话亭用玻璃制成,隔音效果比较好D.两个宇航员在国际空间站外进行太空行走,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通过电话进行交谈二、填空题(共10小题)(除非特别说明,请填准确值)11.著名女高音谭晶和男高音廖昌永在国庆六十周年联欢晚会上,合唱了《今天是你的生日》.这里的“高”指的是声音的(响度/音调/音色)高.12.为了既保护鸟类又保证飞机的飞行安全,机场大多采用“鸟击雷达探测系统”探测机场附近鸟情,利用“驱鸟王”播放同类的哀鸣或天敌的叫声,鸟儿根据声音的选择是否“逃避”.13.黑匣子是飞机专用的电子记录设备之一.当飞机坠入水中时,黑匣子上的信标通常会发生频率为37.5×103(填写单位)的声波脉冲信号供救援人员搜寻,这一信号人耳听到.(选填“能”或“不能”)14.声音是由于物体而产生的.“星光大道”年度总冠军杨光能模仿刘欢声音,从声音的特性来看,他主要模仿声音的;现场观众听到的歌声是通过传播的.15.在不同的物质中,声速一般不同,如下表.声音在中传播速度最快;声音由空气传入水中,其传播速度(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刘清面对悬崖大叫一声,经1s听到回声,他与悬崖间的距离大约是 m.介质空气水尼龙冰松木水泥铁速度(m/s)34015002600323033204800520016.在一些公共场合,为了让所有的人都能听清楚讲话人的声音,常用扩音设备,扩音设备的作用是提高声音的.对自己熟悉的人,你只需听声音就知道是谁在讲话,这是因为他发出声音的与其他人不同.17.如图所示,用硬纸片把一个喇叭糊起来,做成一个“舞台”,台上一个小人在音乐声中翩翩起舞,这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音乐声越大,小人舞动的越剧烈,说明物体的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18.小玉有一双灵敏的耳朵,虽然每天说着话从家门口经过的人很多,但她总能根据声音的分辨出爸爸的声音;小玉还能根据妈妈“轻声细语”或“河东狮吼”式的说话声获悉妈妈的情绪,因为妈妈发怒时声音的会更大.19.元旦联欢会上,琳琳同学一首《青藏高原》顿使会场气氛热烈,同学们不自觉地跟着琳琳同学低声和唱,唱完之后,同学们都觉得琳琳同学的高音部分唱绝了.以上叙述中的“高”和“低”分别表示声音的和.20.全运会期间,各学校也在举行着自己的运动会,运动场上传出“忽大忽小”的锣鼓声,“忽大忽小”指声音的;能区分出锣声与鼓声是因为这两种声音的不同.三、解答题(共10小题)(选答题,不自动判卷)21.如图所示,请完成下列题目:(1)观察图1,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2)观察图2,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解:22.为了探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1)小丽同学用如图甲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索.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_;如图乙图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声音能在______中传播.(2)用如图丙所示,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闹钟和罩的底座之间垫上软的泡沫塑料.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她听到的闹钟声音逐渐______,最终消失.这种现象表明声音不能在______传播.解:23.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材料,阅读后回答问题城市噪声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70db的噪音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听力会受到严重影响并产生神经衰弱、头疼、高血压等疾病;如果突然暴露在150dB的噪声环境中,鼓膜会破裂出血,双耳失去听力等.防治城市的噪声成为非常紧迫的任务.问题:(1)请你写出三种属于城市噪声的例子.______;______;______.(2)请你写出两种防治城市噪声的措施.______;______.解:24.如图所示,将一根长约30cm的钢锯条紧压在桌面的边沿,使它长度的3/4伸出桌外.拨动它的顶端,可以看到锯条在振动的同时发出______.然后回缩一些,使它的伸出桌外,再次拨动它,可以观察到锯条振动变______,并能感受到声音随之发生变化.类似实验再做几次,可以得出的与声音有关的结论是:发声体振动的快慢决定着______的高低,物体振动得快,发出的______就高.25.如图所示,小明和小红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饮料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8m间的通话,这表明______.(2)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相同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表明______.(3)如果用“土电话”时,分别拉紧绳子、放松绳子,听到的声音效果哪个好?______.(4)我们听到声音需要三个条件,分别是:______.26.一位同学按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水,水面高度不同,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如果能分辨出“do(1)、re(2)、mi(3)、fa(4)”四个音阶,就探究出“音调与空气柱的关系”请回答:(1)这位同学对瓶吹气时会引起空气柱______.(2)这位同学分辨出四个音阶,得出“空气柱的长度不同,______不同,空气柱的长度越短,频率就越______.”的结论;(3)这四个音阶相对应的瓶子序号是______.27.已知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450米/秒,若将超声波垂直向海底发射出信号,经过8秒钟后收到反射回来的波,求海洋深度是多少?28.超声波及其应用人能够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从20Hz到20000Hz.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超声波具有许多奇异特性:空化效应--超声波能在水中产生气泡,气泡爆破时释放出高能量,产生强冲击力的微小水柱,它不断冲击物件的表面,使物件表面及缝隙中的污垢迅速剥落,从而达到净化物件表面的目的.传播特性--它的波长短,在均匀介质中能够定向直线传播,根据这一特性可以进行超声波探伤、测厚、测距、医学诊断等.(1)超声波的频率范围是______.(2)超声波能够清洗物件是因为声波具有______,再举一个超声波的应用______.(3)宇航员在月球上不能利用超声波测定两山之间的距离,是由于______.(4)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利用回声定位原理从海面竖直向海底发射超声波,到接收回声所用时间为4s,那么该处海洋的深度为______m.29.某人站在正对着悬崖行驶的船上对着远处悬崖高喊一声,经过2s后听到回声,若船行驶的速度是5m/s,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问人听到回声时,船离悬崖多远?30.一人在相隔153m的两墙之间喊了一声,听到的两次回声间隔0.4s,求此人离两墙的距离是多少米?。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测试题声现象含解析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测试题声现象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7d08833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ec.png)
声现象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9分)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B.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C.戴防噪声耳罩可以防止噪声产生; D.超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答案】B。
【解析】A、光的传播速度是3×108m/s,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故A错误。
B、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B正确。
C、戴防噪声耳罩可以防止噪声进入人耳,但是不能防止噪声的产生,故C错误。
D、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超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D错误。
2.端午节龙舟赛是我市传统比赛项目之一.龙舟赛中有关声的说法,正确的是()A.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 B.鼓声传播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是音色;C.鼓声震耳欲聋,是鼓声的音调高;D.观众是依据响度来辨别鼓声和呐喊声的【答案】A。
【解析】A、一切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所以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
B、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所以鼓声传播过程中,声音越来越小,故其响度发生了变化,故B错误。
C、鼓声震耳欲聋,是鼓声的响度大,故C错误。
D、音色指声音的特色,不同的发声体因材料和结构不同,所发出的声音的音色就不同,故观众是依据音色来辨别鼓声和呐喊声的,故D错误。
3.关于声音的发生和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不振动的物体也能发声;C、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D、在空气中,声音的传播与光的传播一样快【答案】A。
【解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米/秒,但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消失,所以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因此选项A说法正确。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消失,因此选项B的说法不正确。
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因此选项C说法不正确。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米/秒,比光速慢的多,因此选项D说法不正确.由上可知,选项B、C、D 的说法不正确;故选A。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练习1-声现象简答题(解析版)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练习1-声现象简答题(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e020feb3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c6.png)
2023届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练习1-声现象简答题1.如图是家庭使用的高频声波驱鼠器,工作时,10m范围内的老鼠会被声波吓跑,而人却没有察觉,请用物理知识解释这一现象。
当距离超过10m时,驱鼠效果逐渐减弱,请解释原因。
【答案】见解析【解析】家庭使用的高频声波驱鼠器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老鼠能够听到,人耳听不到,所以老鼠会被声波吓跑,而人却没有察觉;当距离超过10m时,距发声体的距离变大,响度变小,所以驱鼠效果逐渐减弱。
2.小红用水壶向暖水瓶中灌注热水,小刚在一旁提醒她:“听,水快满了”,说话间暖水瓶中的水真的满了,小红疑惑的问小刚:你是怎么听出来的。
请你帮助小红解释其中的奥秘。
【答案】见解析【解析】音调是由振动频率决定的,水越多,瓶内的空气柱越短,空气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来越高,就是凭借这一点,知道水快满了的。
3.在一次魔术表演中,一名驯兽师问他的小狗:“2+2等于几?”小狗立即叫了四声,观众为这条聪明的小狗所倾倒。
小狗真的会做算术题吗?你能解释这种现象吗?(提示:在后台的助手有一个高频口哨)【答案】见解析【解析】小狗不会做算术题,在后台驯兽师的助手,吹了四下哨声,由于哨声频率太高,人类的耳朵听不见(人听不见高于20000Hz的超声波),而狗可以听到高达50000Hz的声音,它听到四下哨声,故立即叫了四声。
4.晚上在房间学习时,爷爷在厅堂看电视的声音很大,干扰了你的学习。
为保障你的学习,请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至少写出两种不同途径下减小干扰的方法。
【答案】见解析【解析】为保障学习,可利用以下减小干扰的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比如让爷爷把电视的音量调小;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如关闭门窗;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比如戴上耳罩。
5.蝴蝶在花丛中飞行,它的翅膀不停地振动,我们却听不到声音,而蜜蜂飞行时我们却能听到声音,这是为什么?【答案】见解析【解析】人耳听觉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蜜蜂飞行时,翅膀振动的频率在350Hz左右,在人耳的听觉范围内,而蝴蝶飞行时,扇动翅膀的频率在5Hz左右,低于20Hz,所以人能听到蜜蜂飞行的声音,而听不到蝴蝶飞行的声音。
2024年中考物理专项复习训练:声现象-试卷
![2024年中考物理专项复习训练:声现象-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47759585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94.png)
2024年中考物理专项复习训练:声现象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道小题)1. (2023·江苏南通)下列情境中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调来判断的B.“尖声尖叫”主要说明了声音的音调高C.“低声轻语”主要说明了声音的音调低D.“震耳欲聋”主要说明了声音的音调高2. (2023海南)下列选项中,不能传播声音的是( )A.空气B.真空C.大地D.水3. (2023·江西模拟)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户主说话才能打开“声纹锁”,“声纹锁”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音色B.可以采用回声测距的办法用超声波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C.摩托车加消声器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4. (2023衡阳模拟)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越长,拨动时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B.图乙中,逐渐抽出真空罩内的空气,闹钟发出的铃声逐渐变大C.图丙中,戴上防噪声耳罩,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图丁中,开启倒车雷达,可利用超声波回声定位5. (2023·邹城)我们听不到蝴蝶飞行的声音,因为蝴蝶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5~6次,产生的声音属于( )A.可听声波B.超声波C.次声波D.噪声6. (2023天津)在医院、学校附近,常常有禁止鸣笛的标志,如图所示.这种控制噪声的措施属于( )A.防止噪声产生B.阻断噪声传播C.减小噪声传播速度D.通过监测减弱噪声7. (2023枣庄)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超声波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下列事例中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是( )A.用超声波电动牙刷刷牙B.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C.用超声波清洗眼镜片D.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8. (2023•大连)“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是宋朝诗人辛弃疾的诗句.诗人能分辨出是蛙声,依据的是声音的( )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9. (2023•宁夏)部分智能手机有智慧语音功能,手机主人说出已录入的“唤醒词”就可以唤醒手机,这是利用声音特性中的( )A.音调B.响度C.频率D.音色10. (2023贵阳云岩区模拟)为防止机动车的噪声对学校教学产生影响,在学校附近设有如图所示的标志。
声现象复习1
![声现象复习1](https://img.taocdn.com/s3/m/8dbc451da76e58fafab00342.png)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相关知识
1.噪声及来源 (1)、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噪声是 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振动时发出的声 音。从环保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 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工作的声音, 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 声音,均为 噪声。
2.噪声的等级和危害
(1)、人们用分贝来划分声音强 弱的等级,分贝的符号是dB。 (2)、为了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 不超过9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 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为了保证 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50dB。
声的利用
1.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举例) 2.声音可以传递能量(举例)
四、声的利用 1、回声定位:蝙蝠靠超声波 探索飞行中 的障碍和发现昆虫;利用 声呐 探测海深 或鱼群。 2、声音诊病:如B超。 3、声波能传递能量:如用声波来清洗精 细的钟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1、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C )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声音可以在水中传播
C.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D.声音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2、关于声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 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人耳就能听 到声音; D、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
基础知识巩固
1、乐音三要素:其三要素 音调 响度 音色 为 、 、 。 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音调跟发 频率 声体振动的 有关系,男低音、女高 音,高音、低音是指音调。 响度:是人身感觉到的声音的 , 振幅 强弱 它跟发声体的 有关系。 音色:是不同发声体发出的声音的品 质,不同的乐器具有不同的 音色 。
D.空气
6、人们交谈时能听到对方的讲话声, 表明 空气 能够传声;鱼能被它们喜欢 的声音吸引,表明 水 也能传声。
初二物理试题2012第二章_声现象复习题及答案 (1)
![初二物理试题2012第二章_声现象复习题及答案 (1)](https://img.taocdn.com/s3/m/92f6351a6edb6f1aff001fc9.png)
人教版初中物理声现象单元总结练习一、声音的产生知识详解: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但声音不一定停止。
2.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3.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4.研究方法:用转换法将微小的振动放大。
相应练习:1.2012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山西绛州鼓乐团表演的《鼓韵龙腾》气势磅礴。
下面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 鼓乐声主要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B. 鼓乐声主要是由鼓内空气振动产生的C. 鼓乐声是经过空气传到现场观众耳朵的D.由于设计师对剧场的混响时间的合理设计,才会使现场观众感觉鼓声的气势磅礴。
2.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噪声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一切正在发生的物体都在振动C.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D.声速在固体中一定比在液体中快3.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华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水面激起了水花。
通过对这两个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
二、声音的传播知识详解: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2.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
3.声音在各种介质中以波的形式传播。
4.研究方法:类比法。
相应练习:1、小明将手机悬挂在密闭的玻璃瓶中,用抽气机抽去瓶中的空气,大电话呼叫瓶内的手机,手机(能或不能)接收到呼叫信号,这说明;你(能或不能)听到瓶内手机的声音,这说明。
2.“吃海鲜,到湛江”,湛江是中国唯一的一个“海鲜美食之都”.其中清蒸螃蟹是人们喜爱的一道美食,在蒸螃蟹时:听到的“嗞嗞”声是通过______传播到我们的耳朵,闻到鲜美的味道是一种_____现象;蒸熟的螃蟹看起来是红色的,这是因为蟹壳____(填“反射”或“折射”)红光.3.“掩耳盗铃”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故事,从物理学角度分析盗贼所犯的错误是:既没有阻 止声音的 ,又没有阻止声音的 ,只是阻止声音进入自己的耳朵。
2022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测试卷(1) 声现象
![2022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测试卷(1) 声现象](https://img.taocdn.com/s3/m/d026d8ed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f6.png)
2022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单元测试(苏科版)测试卷(1)声现象一、单选题1.声音对我们来说再熟悉不过了,下面关于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人们能够分辨出钢琴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的响度不同B.“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说话时音调放低点C.蝙蝠利用次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物和发现昆虫D.在教学楼周围植树可减少噪声对同学们在教室内学习的干扰2.下列能说明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的现象是()A.蝙蝠利用超声波定位B.倒车雷达用超声波传感器探测物体C.工作中的超声波清洗机D.闹钟在抽气的玻璃罩内振动3.人可以依靠两只耳朵来判断发声物体的方位,从而对声音世界有立体的感觉。
如图,舞台上利用左右两只扬声器(喇叭)A、B来形成立体声效果,如果从扬声器所发出的声音是A强B弱,人会感觉到这个声源在A、C之间某位置,这里人作出判断主要利用声音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声速4.如图所示是一款新型的折叠导盲杖,使用时导盲杖会持续发出超声波,若前进方向上遇到障碍物,导盲杖会接收到反射信号并产生提示音,离障碍物越近提示音越尖锐,提醒盲人绕开障碍物。
关于导盲杖发出的超声波与提示音进行比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前者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前者的传播不需要介质C.前者的频率比后者高D.只有前者遇到障碍物才会反射回来5.小丁同学想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来进行下面几个实验探究,其中难以完成的是()A.探究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B.探究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振幅的关系C.探究声音的音调与发声体长短的关系D.探究声音的传播是否需要介质6.如图所示是不同的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所显示出的波形图。
则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和乙声音的音调相同B.丙和丁音色不同C.甲声音的响度比乙的小D.甲和丙声音的响度相同7.董卿主持的《朗读者》节目深受观众的喜爱,某期节目中斯琴高娃为大家朗读了《写给母亲》,感动了现场的所有人,关于其中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朗读时,朗读者的声带振动产生声音B.朗读者的声音很大是因为声音的频率很高C.朗读者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到观众耳朵里的D.观众依据音色来区分主持人和朗读者的声音8.用相同大小的力分别敲击甲、乙两个音叉,音叉发出的声音输入同一仪器后的波形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音调比乙低B.乙的振动频率比甲低C.甲的响度比乙高D.乙的振动幅度比甲小9.如图是汽车利用超声波倒车的情景,该情景说明()A.倒车时,汽车会发出“嘀嘀嘀”的警报声,那是倒车雷达发出的超声波B.超声波的产生不需要声源的振动C.该情景说明了声音能够传递信息D.超声波就是电磁波10.下列关于声现象的描述和分析,正确的是()A.图甲:水中的人能听到岸上的说话声,表明液体可以传声B.图乙:吹笛子时,笛声是由竹笛振动发出的C.图丙:用更大的力敲鼓,发出的鼓声音调越高D.图丁:戴上防噪声耳罩,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11.关于图中声现象的四种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中,用相同力度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可以改变声音的响度B.图中,向瓶外不断抽气,听到手机铃声的音色发生改变C.图中,安装“噪声监测仪”可以减弱噪声污染D.图中,用同一张卡片先后以不同速度划过梳齿,可以改变声音的音调12.2021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音乐人张艺兴的歌曲《画卷》,用笛子、古筝、琵琶和中国大鼓结合现代流行音乐,用音乐勾勒出一幅山水画卷,展现国风音乐的魅力。
中考物理《声现象》专题复习
![中考物理《声现象》专题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78afa437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f0.png)
声现象一、选择题1. (2016海南)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打击乐器,用相同力度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时,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答案】A2. (2016河源)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宇航员之间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真空不能传声B.高速公路两旁的隔音板可防止噪声的产生C.只有主人说出暗语时才能打开“声纹锁”,其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音品D.汽车安装的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答案】B3.(2016巴中)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3×108 m/sC.教室周围植树可以减弱噪声D.看电视时调节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答案】B4.(2016镇江)我们很空易分辨出熟人的声音,主要根据声音的()A.响度B.音色C.音调D.传播速度【答案】B5.(2016枣庄)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等于340 m/sB.声波可以传递信息,不可以传递能量C.“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歌曲的音调高D.“女高音”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频率高答案:【答案】D6. (2016厦门)以下措施中,从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A.厦门岛内禁止燃放烟花爆竹B.鼓浪屿禁止商家导游使用扩音器C.地铁施工时给机器加润滑油D.部分BRT路段两侧设有透明板墙【答案】D7.(2016乌鲁木齐)上课时,老师听不清楚后排一位同学的发言,走近这位同学后就听清楚了。
这主要是因为老师走近这位同学后接收到该同学声音的()A.音调变高B.音调变低C.响度变大D.响度变小【答案】C8.(2016湖北)某电视台举办了这样一套综艺节目:众多知名歌手戴着各种面具蒙着脸在舞台上演唱自己从未唱过的歌,观众只凭声音来猜测演唱的是哪一位歌手。
由于歌手故意将自己的声音进行了“包装”,观众猜测的难度较大。
节目中,观众往往容易猜出自己最熟悉的歌手,是因为观众熟悉歌手唱歌时发出的声音的()A.音调B.频率C.响度D.音色【答案】D9. (2016龙东)下列声现象中,能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A.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B.倒车雷达C.超声波清洗机D.真空罩中的闹钟【答案】D10. (2016东营)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说话音调放低些B.用泡沫盒罩住发声体减弱噪声的做法是控制噪声的产生C.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声音能传播信息D.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不同【答案】D11. (2016陕西)图示为我国民族吹管乐器——唢呐,用它吹奏名曲《百鸟朝凤》时,模仿的多种鸟儿叫声悦耳动听,让人仿佛置身于百鸟争鸣的森林之中。
声现象中考复习(1)
![声现象中考复习(1)](https://img.taocdn.com/s3/m/a88e13146c175f0e7cd1370d.png)
第一章声现象预习作业设计人:赵海宇审核人:伊善星1、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纸片会在发声的扬声器的纸盒上跳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时会激起水花,风吹树叶哗哗响,树叶在振动.这些现象说明了()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声音能在水中传播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D、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3、. 青海省玉树县发生地震后,中国救援队第一时间到达灾区抗震救灾,被困在建筑屋废墟中的遇险者向外界求救的一种好方法是敲击就近的铁制管道,这种做法主要是利用铁管能够向外()A、传热B、传声C、通风D、导电4、、2009年3月1日16时13分10秒,“嫦娥一号”卫星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科技人员的遥控下成功撞月.对于我们来说,这是一次无声的撞击,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在探究人耳怎样听到声音时,可以用肥皂膜模拟人耳的鼓膜.如图所示,当喇叭发声时,肥皂膜将()A、振动B、一直向左运动C、一直向右运动D、静止不动6、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感受和经历:当你吃饼干或者硬而脆的食物时,如果用手捂紧自己的双耳,自己会听到很大的咀嚼声,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能够传声;但是你身旁的同学往往却听不到明显的声音,请从物理学的角度提出一个合理的猜想:__________________7、吉它是年轻人喜爱的一种乐器.在演奏前,需要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这样做的目的是调节琴弦发声时的()A、振幅B、响度C、音调D、音色8、吼猴是世界上叫声最响的动物之一,它以雷鸣般吼声警告其它动物不要侵犯它的领地.这里的“雷鸣般”描述的是声音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声速9、在2010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小虎队20年后重新聚首,演唱了他们的经典歌曲.在演唱时,观众能分辨出三人的声音主要是根据他们歌声的什么不同?()A、音调B、响度C、音色D、声速10、,根据图片所给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蝙蝠可以发出频率为400Hz的声音B、人能听到蝙蝠发出的所有频率的声音C、人听觉频率范围比人发声频率范围要大D、15Hz的声音只要振幅足够大,人耳是能听到的11、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钢尺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会逐渐变___________________ .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____________12、如图中,施工人员正在为紧邻居民区的轻轨轨道安装全封闭的隔音屏,尽量将列车产生的噪声降低到最低限度.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是()A、防止噪声产生B、阻断噪声的传播C、防止噪声进入人耳D、采用了上述三种方法第2题图图13、今年5月,世博会在我国上海顺利举行,为向全世界充分展示“城市,我们的美好生活”这一主题,上海建设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如:城区汽车禁止鸣笛,主干道路面铺设沥青,住宅区道路两旁安装隔音板等.这些措施的共同点是( )A 、绿化居住环境B 、缓解“热岛效应”C 、降低噪音污染D 、减少大气污染14、乌鲁木齐市某街道旁的电子显示屏显示的噪声等级为80dB .如果人处在此噪声等级的环境中( )A 、对人的听力会产生严重危害B 、对人的学习会产生影响C 、对人的睡眠不会产生影响D 、对人的学习、睡眠都不会产生影响15、下列图中,主要描述声音能够传递能量的是( )A 、探测海深B 、敲瓶底火焰摇动C 、回声定位D 、超声波探查2011年物理中考题分类汇编:声现象1、2011盐城)如图所示小华将一只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有震感.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A .声音产生的原因B .决定音调的因素C .声音能否在空气中传播D .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2、2011天津)如图1所示,小明用筷子的一端捆上棉花蘸水后充当活塞,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中,做成“哨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突破(1) 声现象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请将这个选项前面的字母代号填在答卷上指定的位置.每小题2分,计40分.)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不振动可能也会发出声音B.声音在空气和水中的传播速度不同C.减少噪声的唯一方法是不让物体发出噪声D.“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在公共场所说话音调放低些2.宇航员在飞船舱外工作时,他们之间的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讯设备才能进行,而在飞船舱内却可以直接对话,其原因是A.太空中噪声太大 B.太空是真空,不能传声C.用通讯设备对话更方便 D.声音只能在地面附近传播3.音乐会上不同的乐器演奏同一首乐曲,我们也能够分辨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这主要是依据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音调高C.中考期间学校周围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来源:]D.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具有能量5.如图1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水,水面高度不同.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如果能分别吹出“dou (1)” “ru ai (2)” “mi(3)” “f a (4)”四个音阶,则与这四个音阶相对应的瓶子的序号是A.丙、乙、甲、丁B.乙、丙、甲、丁C.甲、乙、丙、丁D.丁、丙、乙、甲6.医生用听诊器能够清楚地听到病人胸腔内的声音,是因为听诊器可以A.提高声音的音调 B.减少声音的分散,提高响度C.降低声音的音调 D.增强音色7.有种电子牙刷,如图所示,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既干净又舒服.关于电子牙刷,正确的说法是A.刷牙时,人听不到超声波,是因为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B.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C.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8.如图2所示,兰兰做有关声现象的实验时,将一个正在发声的音叉贴近面颊, 目的是为了[来源:]图2A.感受发声音叉的振动B.体验发声音叉的温度C.估算发声音叉的质量D.判断声音的传播速度9.喇叭里响起“我和你,心连心……”的歌声,小凡说:“是刘欢在演唱.”他的判断是根据声音的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C.音色不同 D.频率不同10.如图3所示,用一张硬卡片先后快拨和慢拨木梳的齿,会听到卡片声音发生变化.这个实验用来探究A.音调是否与声源振动频率有关B.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C.声音能否在固体中传播 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11.往保温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断壶里水位的高低,因为A.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升高B.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降低C.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音响越来越大D.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音响越来越小12.吉它是年轻人喜爱的一种乐器.在演奏前,需要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这样做的目的是调节琴弦发声时的A.振幅 B.响度 C.音调 D.音色13.如图4所示,施工人员正在为紧邻居民区的轻轨轨道安装全封闭的隔音屏,尽量将列车产生的噪声降低到最低限度.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是A.防止噪声产生 B.阻断噪声的传播 C.防止噪声进入人耳D.采用了上述三种方法14.宜昌市夷陵广场采取了一些措施来控制噪声污染.请仔细辨别,下列措施中不能达到减弱噪声目的的一项是A.把大音箱改成小音箱埋在草坪中 B.控制播放音乐的时间C.种草植树 D.保持环境整洁15. 百米赛跑时,终点的计时裁判员正确的计时方法是A.听到发令员的枪声开始计时 B.看到发令员的发令枪冒烟开始计时C.听到发令员的最后一声口令开始计时D.看到最先起跑的运动员起跑开始计时16. 2010年5月,世博会在上海顺利举行,为向全世界充分展示“城市,我们的美好生活”这一主题,上海建设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如:城区汽车禁止鸣笛,主干道路面铺设沥青,住宅区道路两旁安装隔音板等.这些措施的共同点是A.绿化居住环境 B.缓解“热岛效应”C.降低噪音污染 D.减少大气污染17. 下面关于声现象的配对中,错误的是A.“闻其声,知其人”---------发声体不同,音色不同B.“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次声波传播很远C.“隔墙有耳”---------------固体也能传声D.用超声波清洗眼镜----------声波可以传播能量图3 图418.如图5所示,主要描述声音能够传递能量的是19. 大礼堂的四周墙壁都做成凹凸不平的像蜂窝似的,这是为了A.减弱回声 B.增强回声C.增加声音响度 D.使墙壁更美丽 20. “呼麦”是蒙古族的一种高超演唱形式,演唱者运用技巧,使气息猛烈冲击声带,形成低音,在此基础上调节口腔共鸣,形成高音,实现罕见的一人同时唱出高音和低音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呼麦”中高音、低音指声音的响度B.“呼麦”中的声音是振动产生的C.“呼麦”中高音是超声波、低音是次声波D.“呼麦”中高音和低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不等二、填空题(共10小题,每空1分,计20分.)21.小明在表演二胡时,用弓拉动琴弦,使琴弦 而发声;小明右手拉弓,左手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22.运用声呐系统可以探测海洋深度.在与海平面垂直的方向上,声呐向海底发射超声波.如果经4s 接收到来自大海底的回波信号.则该处的海深为______m (海水中声速是1500m/s ).但是,超声波声呐却不能用于太空测距(比如地球与月球的距离).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 _______.23.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钢尺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会逐渐变 .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振动,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 .24.渔民可以利用电子发声器把鱼吸引到网里来,表明 能传声;“土电话”表明能传声.25.医生给孕妇做B 超,说明声波能够传递 ;医生用超声波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够传递 .26.声速跟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介质的_____有关,15 ℃时空气中的声速是_____ m/s .27.现代城市里常常在主要街道上设置噪声监测设备.若某一时刻该装置的显示屏显示90的数据,这个数据的单位是______ ;当附近没有汽车或摩托车驶过时,显示屏上的数据将 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28.图6中甲、乙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图 是噪声的波形图,图 是乐音的波形图.29.在控制噪声的措施方面,可以看到如图7所示的标牌,这主要是在减弱噪声;教室外有声音干扰时,关上门窗是为了在 减弱噪声.[来源:学#科#网]30.许多电视台经常播出模仿秀节目,其中声音模仿秀模仿的是声音的 ,他的声音是通过 传播到现场观众耳朵中的.三、实验探究题(第31小题4分,第32~33小题各5分,第34小题6分,计20分)C.回声定位D.超声波探查B.敲瓶底火焰摇动A.探测海深图5甲乙图6 图731.如图8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为了探究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振幅的关系,小明将钢尺的一端压在桌面上,保持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一定,分别用大小不同的力上下拨动钢尺的另一端.发现钢尺被压得越弯,上下振动的幅度越大,桌面被拍打得越响.根据这些实验证据他提出了振幅越大响度越大的结论.你认为他收集证据时的错误之处是 .32.如图9所示,在做真空是否传声的实验中,先让电铃发声并放入玻璃罩内,再 ,发现电铃的声音将逐渐 ,(填“变大”或“变小”),然后把空气 ,会发现声音将逐渐 ,(填“变大”或“变小”),这个实验用到一种物理方法是 .33.小明同学在一个养蜂场看到许多蜜蜂聚集在蜂箱上,双翅没有振动,仍嗡嗡地叫个不停.她对《十万个为什么》中“蜜蜂发声是不断振动双翅产生的”这一结论产生怀疑.蜜蜂的发声部位到底在哪里?下面是小明同学的主要探索过程:①把多只蜜蜂的双翅用胶水粘在木板上,蜜蜂仍然发声.②剪去多只蜜蜂的双翅,蜜蜂仍然发声.③在蜜蜂的翅根旁发现两粒小“黑点”,蜜蜂发声时,黑点上下鼓动.④用大头针刺破多只蜜蜂的小黑点,蜜蜂不发声.请回答:(1)小明同学在实验时,采用多只蜜蜂的目的是: .(2)从实验①和②可得出的结论是: .(3)“用大头针刺破多只蜜蜂的小黑点”基于的假设是 .34.如图10所示,利用一把钢尺探究声音的音调与频率的关系,请回答下面的问题.(1)实验中如何改变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如何知道音调的高低?(2)实验中要注意的问题是什么?(3)通过该实验你得出的结论是什么?四、应用实践题(共3小题,第35小题6分,第36~37小题各7分,计20分.)35.请你展开想像的翅膀,想像假如声速变为和光速一样大,或变为0.1m/s,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变化?请分别写出2个合理的场景.36.站在百米赛跑终点的计时员,如果他听到起跑的枪声才开始计时,那么他开始计时的时间甲 乙 图8 图9 图10将比实际的起跑时间晚多少?(设当时的气温是15℃)37.阅读下面的短文潜艇的“耳目”――――声呐潜艇最大的特点是它的隐蔽性,作战时需要长时间在水下潜航,这就决定它不能浮出水面使用雷达观察,而只能依靠声呐进行探测,所以声呐在潜艇上的重要性更为突出,被称为潜艇的“耳目”.声呐是利用水中声波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的电子设备,是水声学中应用广泛的一种重要装置.声呐能够向水中发射声波,声波的频率大多在10kHz-30kHz之间,由于这种声波的频率较高,可以形成较强的指向性.声波在水中传播时,如果遇到潜艇、水雷、鱼群等目标,就会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波被声呐接收,根据声信号往返时间可以确定目标的距离.声呐发出声波碰到的目标如果是运动的,反射回来的声波(下称“回声”)的音调就会有所变化,它的变化规律是:如果回声的音调变高,说明目标正向声呐靠拢;如果回声的音调变低,说明目标远离声呐.请回答以下问题:(1)人耳能够听到声呐发出的声波的频率范围是______kHz到______kHz.(2)①如果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发出的声波信号在10s内接收到经B潜艇反射回来的信号,且信号频率不变,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s1是______.(设声波在海水中传播速度为1500m/s)②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继续监控潜艇B,突然接到潜艇B反射回来的声波频率是变低的,且测出潜艇B的速度是20m/s,方向始终在潜艇A、B的连线上,经一分钟后潜艇B 与潜艇A的距离s2为______.(3)在月球上能否用声呐技术来测量物体间的距离?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