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第二单元 生物群体的稳态与调节 第一章 种群的稳态与调节 2.1.2 种群数量的变动学案中图版必修3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物第二单元生物群体的稳态与调节第一章种群的稳态与调节 2.1.2 种群数量的变动
学案中图版必修3
一、学习目标:
1、通过对本节的学习,掌握种群数量变化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

2、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动
3、探究培养液中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二、知识结构:
[问题探讨]
1、计算n代细菌数量的计算公式Nn=_________,x小时后,由一个细菌分裂产生的细菌数量应是=_________
2、细菌种群种量按此速度繁殖的条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分析如果在一个培养基中,细菌的数量将如何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的方法
1、数学模型建构的步骤
2、以“问题探讨”中实验条件下细菌种群数量的变化为例,得到的可用来描述该种群数量变化的数学模型是:
①公式________________。

②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画在课本上。

二、自然界中种群的数量变化
1、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1)根据实例理解“J”型增长的数量变化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建构种群数量“J”型增长的数学模型①模型假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建立模型:如果种群的起始数量为N0,并且第二年的数量是第一年的λ倍,那么:
一年后种群数量N1=________,两年后种群数量N2=
________, t年后群数量Nt=_____________。

(这个公式即为数学模型),(3)思考:当λ>
1、λ=
1、1<λ<0、λ=0时,种群的数量变化分别会怎样?(4)自然界中“J”型增长能一直持续下去吗?原因是什么?
2、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1)结合课本生态学家高斯的实验结果理解“S”型增长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2)建构种群数量“S”型增长的数学模型①模型假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②建立模型。

(种群增长的曲线图)(3)“S”型曲线分析:
①分别分析B点和D点时的出生率和死亡率情况。

B 点:出生率_____死亡率 C点:出生率_____死亡率②一开始AB段数量增长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数量增长最快的是__________段,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CD段增长速度变慢的可能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D点达到最大值K值,K值的含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你认为K值是个固定值吗,为什么?
(4)试从环境容纳量上分析保护大熊猫和控制鼠害的根本措施。

3、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的比较“S”型曲线“J”型曲线前提条件种群增长率有无K值其它三、种群数量的波动和下降
1、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大多数种群的数量总是在______________的,这些变化主要取决于_________变化。

四、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意义五、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1、思考并讨论课本实验中的思考题。

2、预测实验结果(画种群数量变化曲线)
3、进一步思考不同条件下(温度、通氧、通二氧化碳、培养液是否加糖等)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情况。

三、典型例题例1(2000年广东卷)种群是指一个生态系统中
A、同种生物所有成熟个体的总和
B、所有生物成熟个体的总和
C、同种生物所有个体的总和
D、所有生物个体的总和解析种群是指一定时间、空间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不同的生物不属于同一个种群;同一时间、空间内的同种个体是一个种群,这些个体不仅包括所有成熟个体,也包括所有幼年、青年、老年等所有个体。

但种群不是同种生物简单的相加,而是具有一系列一个个体所不具备的种群特征。

即具有种群密度、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等特征,才能成为真正的种群。

本题正确答案是C。

O时间种群数量Kab例2(2004年吉林、浙江卷)生活在一个生物群落中的两个种群(a、b)的数量变化如图,下列判断正确的
A、a种群与b种群为捕食关系,a种群依赖于b种群
B、a种群与b种群为竞争关系,竞争程度由强到弱
C、a为S型增长,其增长受本身密度制约
D、b为J型增长,始终受到a种群的制约解析根据题意,种群a随着时间的延续,种群数量在不断增加,达到K值时趋于平衡,呈现出“S”型增长曲线。

之所以不能无限增长,主要是种群数量的不断增加,种内斗争加剧而致。

种群b在前期不断增长,尚未达到K值就锐减,既不是“S”型、也不是“J”型增长曲线。

从曲线图分析推出二者不是竞争关系,因为开始时二者的数量同步增长了一段时间,排除竞争可能性;也不是捕食关系,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之间呈波动的关系,且不同步,相差一个时间段。

从图中看不出二者之间的关系。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