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言之美》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语文·统编版·下册
பைடு நூலகம்
15.无言之美
素养目标
1.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理清文章的论述思路。 2.学习文中多种论证方法,并尝试运用。 3.体会“无言之美”的妙处,借鉴文中的理论方法,学习鉴赏文 学和艺术作品。 ◎重点:理解“无言之美”的内涵,学习文中举例论证、对比 论证等论证方法。
诗歌中有时虽然“无言”,但是感情能表达得淋漓尽致。“此 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写出了陶渊明悠闲自得的心境;“无言独 上西楼”写出了李煜深切的故国之思。可见,“无言”中往往包含 了千言万语,我们需要学会去品味其中的“无言之美”。
费思索,就能写出来。
2.紧扣题目,找准论点。作者围绕“无言之美”阐述了什么观 点?请找出来。
说出来的越少,留着不说的越多,所引起的美感就越大 越深越真切。
3.阅读课文,理清思路。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清 文章论证思路。
话题导入(第1~2段):引用孔子的事例引出“无言”的话题,并 点明研究的角度。
世间的许多奥妙,人心的许多感悟,都非言语可以传达,一经 言语道破,就如咀嚼甘蔗渣滓,索然无味。
推及人生,我明白了:正是因为我们所居住的世界并不是完 美的,所以它才真正完美。人生最可乐的就是奋斗成功而得的 快慰。若世界是完美的,我们如何能尝到创造成功的快慰?这个 世界之所以美满,是因为有缺陷、有希望的机会、有想象的田 野。这种可能而未能的状况就是无言之美。世间有许多奥妙, 要留着不说出;世间有许多理想,也应该留着不实现。因为实现 之后,在“我做到了”的快慰之后便是“原来不过如此”的失望。
细读课文,完成填空。
1.重要词语。 (1)附丽: 附着,依附。 (2)铢两悉称: 形容两方面轻重相当或优劣相等。 (3)心旷神怡: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4)轻描淡写: 着力不多地描写或叙述;谈问题时把重
要问题轻轻带过。
(5)栩栩如生: 形容生动活泼的样子,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 如同活的一样。
(6)目不忍睹: 形容景象十分凄惨,使人不忍心看。 (7)信手拈来: 随手拿来。多形容写文章时词汇或材料丰富,不
·导学建议· 从学生比较熟悉的诗词句导入,引出文章论述的对象,也和 文中举的例子相照应,引发学生的思考。
预习导学
【走近作者】 朱光潜(1897—1986),安徽桐城人,是中国现代著名美学家、 翻译家。朱光潜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也是 第一个在中国广泛介绍西方美学的人。他是中国美学史上一座 横跨古今、沟通中外的“桥梁”,是我国现代极负盛名并赢得了 崇高国际声誉的美学大师。
提出问题(第3~6段):提出本文要解决的问题。 分析问题(第7~12段):以绘画、文学、音乐和雕塑为例,分析 “无言之美”。
解决问题(第13段):总结上文,得出结论——说出来的越少, 留着不说的越多,所引起的美感就越大越深越真切。
合作探究
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带着以下问题精读课文,分组探究,看哪一组答得又快又 好。 1.在作者看来,文学能否满足“尽善尽美”这个条件?文学是 否能达到“美”的境界?为什么?
“文字语言固然不能完全传达情绪意旨”,因此文学难以满足 “尽善尽美”的条件。但文学依然能达到“美”的境界,因为作者 认为对于表达全部意旨,不仅是文学,“一切美术作品也都是这 样,尽量表现,非唯不能,而且不必”,就算言语不能表现所有意旨 也能达到“美”的境界。
2.为什么音乐也讲究“无言之美”?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唱歌奏乐都离不开声音的变化。但是在 唱歌奏乐中,有时“音调由宏壮急促而变到低微以至于无声的时 候”,我们可以发挥想象,体会无声之美的滋味,所以音乐也讲究 “无声胜有声”的“无言之美”。
链接生活,畅谈感受。 读完本文,结合生活,说说你从文中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示例: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美不仅在心,还在于心与物的沟通 与创造。凡爱读书、多留意、善感悟的人,常常会领悟到生活 中许多的“无言之美”。偏偏我独不善感悟,爱读的书也是杂书, 对于生活也是大大咧咧,有时精明,有时糊涂。对于美的事物的 发现和欣赏好像永远要慢半拍。
鲁迅先生的《故乡》中这样写道:“他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 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他大约只是觉得苦,却 又形容不出,沉默了片时,便拿起烟管来默默的吸烟了。”请用朱 光潜在文中表明的观点,赏析这段文字。
示例:朱光潜先生认为:“文字语言固然不能完全传达情绪意 旨,假使能够,也并非文学所应希求的。”“文学上我们并不以尽 量表现为难能可贵。”“说出来的越少,留着不说的越多,所引起 的美感就越大越深越真切。”鲁迅先生写中年闰土也是这样,闰 土心中明明有无数的苦痛,却没有让他表达出来。这样反而更 能够突出中年闰土精神的麻木,增强了文章的批判力量。
3.阅读全文,阐述“无言之美”的内涵。 ①“无言”中包含着无限深远的情绪意旨。②“无言”是一种 含蓄艺术,含蓄的表述常比冗长的铺叙更值得玩味。③“无言” 留下了广阔的艺术空间,让欣赏者获得更多更深刻的美的体 验。
品读课文,学习论证。
文中作者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请分组查找,并分析其表达
效果。
论证 方法
论证过程
效果
以相片和图画为例证明美术作品以不逼真表现,效果更好,论证无言之美。
① 以古诗词中言不尽意的例子体现含蓄美,论证无言之美。
举例 列举白香山《琵琶行》和济慈《希腊花瓶歌》的例子说明音乐的无声美
论证 ,论证无言之美。 ②举希腊著名雕刻《拉奥孔》的例子说明含蓄胜过流露,论证 无言之美
使文章的概念和理论更易让 人理解,也使论证更有说服 力,更令人信服
③第11段引用谚语,说明雕刻的含
道理 蓄不露,指出流露与含蓄的不同, 论证 论证无言之美
④ 引用谚语可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
第3段把“⑤ 言 ”和“⑥ 意 ” 对比 进行比较,指出固定的、散碎的、 ⑦ 通过对比,形象鲜明地突出论点 论证 有限的“言”不能表达多变的、
混整的、无限的“意”
·导学建议· 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在文中找出运用各种论证方法的语段,思 考其运用和作用,然后在小组中交流讨论,最后师生明确论证的 过程和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