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高考地理模拟试卷.pdf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小村庄,由于京汉、石德、石太铁路线在这里相交,现在石家庄人口已超过 100 万。据此回答 13~ 14 题。
13. 按我国的城市等级划分标准,石家庄属于 ( )
A .小城市 B .中等城市 C .大城市
D.特大城市
14.随着石家庄城市等级的提升,关于它的服务功能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城市等级越高,服务范围越大,服务种类越少
现一对“翅膀”的原因最可能是
B. 有大量外来劳动力涌入该地就 业
C. 年轻夫妇多不愿生孩子
D. 中年人多外出打工
7.衡量环境承载力的最重要指标是
A.人口数量
B .人口素质
C .人口年龄构成 D .人口性别比例
8.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最主要的指标是
A.科技发展水平 B .人口的文化水平 C .人口的消费水平 D .资源
A.分布在干旱、半干旱气候区
B .只出现在发达国家
C.牧牛业占有重要地位
D
.属于粗放的商品农业
右图是甲~戊 5 个国家三个产业就业人口结构的等边三角形图。据图回答
29~ 30 题 。
29、城市化程度最低的国家是 A.甲 B .乙 C .丙 D .丁
B .城市等级越高,服务范围越小,服务种类越多
C .城市等级越高,服务范围越大,服务种类越多
D .城市等级越高,服务范围越小,服务种类越少
据此回答 15~ 16 题。
15.该图所示的含义是 A.大城市小型化 B .郊区城市化
16.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A.大城市中心区环境恶化,地价上涨 B.市区失业人口增多
D. 土壤肥力高
27. 决定下列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 素分别是: ①华南的双季稻种植 ②宁夏平原的水稻种植③新疆哈密盆
地的瓜果生产 ④上海郊区的乳畜业 A.①热量②水源③光照④市场
B .①水源②地形③热量④市场
C.①地形②国家政策③土壤④科技
D .①土壤②热量③地形④国家政策
28.世界上大牧场放牧业的共同特点是
人口自然增长率决定于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高低。三者的相互关系决定了人口再生产类型。据此判断
3- 5 题。
3、 1998 年上海市人口出生率是 0.6 5%,人口死亡率 0.68%,人口自然增长率- 0.03%,其人口再生产类型

A、原始型
B、传统型
C、过渡型
D、现代型
4、下列人口再生产类型与其地区的分布配伍,正确的是
B. 农民在自己的田地上同时经营种植业和畜牧业 C. 农民在自己的田地上同时经营粗放农业和密集农业
D. 农民在自己的田地上同时经营自给农业和商品农业
22.20 世纪初,阿根廷的新鲜牛肉可以供应到西欧人的餐桌上,主要原因是
A. 大型集装箱的使用 C. 水下隧道的开通
B. 海上冷冻船的发明 D. 大型航空运输机的使用
A、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原始型
B、德国、芬兰-过渡型
C、中国东部经济发达的大城市-现代型
D、南非及其附近国家-现代型
5、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是由哪个指标的下降开始的:
A .出生率
B
.死亡率
C
.自然增长率
D .生育率
6. 图 7 是某地人口年龄金字塔图。造成该地人口年龄金字塔出
[来源:]
2012-2013 高考地理模拟试卷
班级 :__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_
一、单选题(每题 2 分,共 60 分)( * 请将答案写在序号前)
1.二次世界大战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许多发展中国家,由于下列哪些原因人口增长很快
①政治上的独立;②民族经济的发展;
③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
D.4 500

11.通常被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高低的标志是
A. 城市的人口规模
B. 城市的用地规模
C. 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
D.特大城市数量
12.乳畜业的产品主要是 A .肉食及制品 B .粮食 C .饲料 D .牛奶及其制品
铁路的修建可促使沿线城市的诞生和兴盛,又可抑制另一些城市的发展。例如,石家庄原本不过是一
④ 民族风俗 [ 来源 :学+科+网]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运用数据图表可以分析社会人口变化现象, 图 1 是某地区育 龄妇女平均生育子女数变化曲线图。据图
回答第 2 题。
2.若图中所示变化趋势持续下去,最可能出现的是
A .人口素质下降 B .人口老龄化
C .就业压力加大 D .劳动力成本下降
23. 关于(季风水田农业)水稻种植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水稻种植业是劳动密集型农业 B. 亚洲水稻种植业的商品率很高
C. 亚洲水稻生产主要以大农场为主
D. 要大幅度提高水稻产量,必须扩大播种面积
24. 关于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位于国土西南部
B. 是主要的小麦—牧羊带
C. 家庭式的混合农场,规模不大 D. 处于大分水岭的雨影区,灌溉条件便利
19.从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不应该的是
A.扩大城市绿地面积。 C.进行全面规划。
B.加强城市管理。 D.控制经济发展。
20. 在城市化过程中
A.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
B.劳动力由第一、二产业向第三产业逐渐转移
C.城市数目增多,规模缩小
21. 混合农业是指
D.城市数目减少,规模扩
A. 一些地区的农民既种植热带经济作物,又种植水稻等粮食作物
25. 商品谷物农业和大牧场放牧业进行大规模生产的共同
条件是
①有大面积可供开发的土地 ③地广人 稀
②有热量充足、降水丰沛的气候 ④有便利的交通运输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6. 大城市周围形成了“菜篮子工程”和“乳畜带” ,影响区位选择的最主要因素是
A. 气候条件好
B. 政策措施 C. 市场需要C Nhomakorabea集中城市职能
[ 来源:学科网 ]
D.城市乡镇化
C.郊区比市中心经济更发达
D.高速公路、地铁等交通工具的出现 17.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
A.起步早,发展慢
B
.出现逆城市化
C.城市发展较合理
D
.城市化水平低
18.城市化发展最早和首先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的国家是
A. 德国
B . 日本
C . 英国
D . 美国
9.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的因素是
A.资源量
B
.科技水平
C.生产能力
D
.消费水平
10. 以某地的四类要素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
8 000 人、 10 000 人、 6 000 人、 4500 人,
则该地的环境人口容量为
A.8 000 人
B.10 000

C.4 500 ~ 6 000 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