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ILC51编译软件使用方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 Keiluvision4的安装和使用
Keil 公司是一家业界领先的微控制器(MCU )软件开发工具的独立供应商。

Keil 公司由两家私人公司联合运营,分别是德国慕尼黑的KeilElektronikGmbH 和美国德克萨斯的KeilSoftwareInc 。

Keil 公司制造和销售种类广泛的开发工具,包括ANSIC 编译器、宏汇编程序、调试器、连接器、库管理器、固件和实时操作系统核心(real-timekernel)。

有超过10万名微控制器开发人员在使用这种得到业界认可的解决方案。

其KeilC51编译器自1988年引入市场以来成为事实上的行业标准,并支持超过500种8051变种。

KeilC51是美国KeilSoftware 公司出品的51系列兼容单片机C 语言软件开发系统,与汇编相比,C 语言在功能上、结构性、可读性、可维护性上有明显的优势,因而易学易用。

Keil 提供了包括C 编译器、宏汇编、连接器、库管理和一个功能强大的仿真调试器等在内的完整开发方案,通过一个集成开发环境(uVision )将这些部分组合在一起。

运行Keil 软件需要WIN2000、WINXP 等操作系统。

如果你使用C 语言编程,那么Keil 几乎就是你的不二之选,即使不使用C 语言而仅用汇编语言编程,其方便易用的集成环境、强大的软件仿真调试工具也会令你事半功倍。

2.1.1 KeilμVision4简介
KeilμVision4是美国KeilSoftware 公司2009年2月发布的。

KeilμVision4引入灵活的窗口管理系统,使开发人员能够使用多台监视器,并提供了视觉上的表面对窗口位置的完全控制的任何地方。

新的用户界面可以更好地利用屏幕空间和更
有效地组织多个窗口,提供一个整洁,高效的环境来开发应
用程序。

新版本支持更多最新的ARM 芯片,还添加了一些
其他新功能。

2011年3月ARM 公司发布最新集成开发环境RealViewMDK 开发工具中集成了最新版本的KeiluVision4,
其编译器、调试工具实现与ARM 器件的最完美匹配。

2.1.2 Keiluvision4的安装
(1)双击软件安装包如图2-1所示,弹出如图2-2所示界面,点击下一步,进入License 界面。

(2)勾选Iagree 复选框如图2-3选示,点击下一步,进入安装位置选择界面如图2-4所示。

图2-2 KeilμVision4 安装界面
图2-1 KeilμVision4软件安装包
(3)点击下一步,进入输入用户信息窗口如图2-5所示。

(4)输入用户信息,点击下一步,系统开始安装文件,如图2-6所示,安装完毕(如图2-7)点击finish, KeilμVision4安装完成。

图2-4 KeilμVision4 安装位置选择窗口
图2-3 KeilμVision4安装的License 界面
图2-6 KeilμVision4文件安装窗口
图2-7 KeilμVision4安装完成窗口
Keil C51是美国Keil Software公司出品的51系列兼容单片机C语言软件开发系统,与汇编相比,C语言在功能上、结构性、可读性、可维护性上有明显的优势,因而易学易用。

图4-2 Keil uVision2软件的调试界面
用过汇编语言后再使用C来开发,体会更加深刻。

Keil C51软件提供丰富的库函数和功能强大的集成开发调试工具,全Windows界面。

另外重要的一点,只要看一下编译后生成的汇编代码,就能体会到Keil C51生成的目标代码效率非常之高,多数语句生成的汇编代码很紧凑,容易理解。

在开发大型软件时更能体现高级语言的优势。

Keil uVision2单片机集成开发环境启动界面如图4-1所示。

利用Keil uVision2调试编译程序界面如图4-2所示。

用keil uvision2 C51软件来调试自发自收程序步骤:
(1)启动Keil集成开发开发软件
双击Keil uVision2的桌面快捷方式,软件启动后的界面如图8-4所示。

(2)新建文本编辑窗
点击工具栏上的新建文件快捷按键,即可在项目窗口的右侧打开一个新的文本编辑窗,见图8-5所示
(3)输入源程序
在新的文本编辑窗中输入C语言源程序见图8-6。

这里要编辑两个程序define.h和can_self.c。

(4):保存源程序
保存文件时必须加上文件的扩展名。

如果是C 语言程序,文件的扩展名使用“*.C ”, 第3步和第4步之间的顺序可以互换,即可以先输入源程序后保存,也可以先保存后输入源
程序。

(5)新建立Keil 工程
图8-4 Keil uVision2单片机集成开发环境
图8-5 新建文本编辑窗
点击 “工程” → “新建工程”命令,将出现保存对话框(图8-7)。

在保存工程对话
框中输入你的工程的文件名,Keil 工程默认扩展名为“.uv2”,工程名称不用输入扩展名,一般情况下使工程文件名称和源文件名称相同即可,输入名称后保存,后面出现的“选择设备”对话框(如图8-8),在对话框中选择CPU 的型号。

(6)选择CPU 型号
如图8-8所示,为工程选择CPU 型号,本新建工程选择了ATMEL 公司的AT89C52单片机。

(7)加入源程序到工程中
在选择好CPU 型号AT89C52后,点击“确定”按钮返回主界面,此时可见到工程管理窗中出现“Target 1”,点击“Target 1”前面的“+”号展开下一层的“Source Group 1”文件夹,此时的新工程是空的,“Source Group
1”文件夹中什么文件都没有,必须把刚才
图8-6输入源程序
图8-7保存工程对话框
输入的源程序加入到工程当中。

右击工程管理窗中的“Source Group 1”,出现下拉菜单,点击“增加文件到组Source Group 1”命令,将出现添加文件对话框(图8-9)。

在添加文件对话框中,找到要添加到工程中的源程序文件。

注意:在对话框中的文件类型默认为“C 源文件 (*.c) ”,如果你要添加到工程中的是汇编语言程序,则在文件类型中
必须选中“Asm 源文件 (*.a*; *.src) ”, 以*.asm 为扩展名的汇编源程序才会出现在文件列表框中。

点击Add 按钮后,把文件添加到工程中,此时添加文件对话框并不会自动关闭,而是等待继续添加其他文件,点击“确定”按钮,返回到前一对话框,再点击“关闭”按钮,返回到主界面。

图8-8 选择CPU 型号对话框
图8-9添加文件到工程命令
当给工程添加源程序文件成功后,工程管理器中的“Source Group 1”文件夹的前面会出现一个“+”号,单击“+”号,展开文件夹,可以看到can_seif已经出现在里面,双击即可打开该文件进行编辑修改源程序。

(8)工程目标'Target 1'属性设置
如图8-10所示,在工程项目管理窗中的“Target 1”文件夹上右击,出现下拉菜单,点击“目标'Target 1'属性”命令,就进入目标属性设置界面。

工程目标'Target 1'属性设置对话框中有8个页面,设置的项目繁多复杂,大部分使用默认设置即可,我们主要设置其中的“目标”、“输出”,下面对这二个页面的设置进行详细介绍。

①工程目标属性设置。

该页面单片机的晶振频率、存储器等,我们把晶振的频率改为
11.0592,频率设置和你实验板上的实际晶振频率相同即可。

图8-10 进入工程目标属性设置
②工程输出设置。

因为我们要进行单片机写片实验,所以一定要把“生成HEX文件”选项选中,程序编译后才能生成我们写单片机需要的HEX格式目标文件。

(9)源程序的编译与目标文件的获得
我们在文本编辑窗中继续输入或修改我们的源程序,使程序实现我们的目标,在检查程序无误后保存工程。

接着点击“构造目标”快捷按钮,进行源程序的编译连接,源程序编译相关的信息会出现在输出窗口中的“构造”页中,如图8-11所示。

同时产生了目标文件can_seif.hex。

如果源程序中有错误,则不能通过编译,错误会在输出窗口中报告出来,双击该错误,就可以定位到源程序的出错行,我们可以对源程序进行反复修改,再编译,直到没有错误为止。

注意:每次修改源程序后一定要保存。

编译通过后,我们打开工程文件夹,可以看到文件夹中有了“can_seif.hex”,这就是我们需要的最终目标文件。

3.
给单片机装载目标HEX 程序
用RS232串口线把用户板连接到电脑。

打开STC-ISP 程序,选择单片机型号;设置串口及其波特率;点击“打开程序文件”按钮,装载目标程序文件can_seif.hex ;如图8-12所
示。

图8-12 运行STC-ISP 程序装载目标HEX 程序文件
图8-11源程序的编译
由于STC系列单片机支持冷启动,即每次下载之前都必须在断电状态下,然后再上电。

因为STC单片机在冷启动时会首先读取下载流,若有则进行下载,如没有则执行内部ROM 中存储的程序。

所以下载之前要确保用户板是没有上电的。

先点击“Download/下载”,显示STC-ISP正在连接单片机。

如图第四章的4-10所示。

此时打开用户板电源上电,观察串口下载指示灯闪烁,很快就出现如图第四章的4-11下载成功提示。

这时,目标程序装载到单片机里了。

4.运行自发自收实验
下载完成后,给用户板断电,并去掉串口线,然后就可以通电实验了。

按K1按键,观察数码管显示,第一、第二数码管显示的数据是按键次数,也是CAN发送的数据,第三、第四数码管显示的是接收的数据加2,即按键次数加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