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车注意三个危险时辰
驾车的几个“危险时段”
![驾车的几个“危险时段”](https://img.taocdn.com/s3/m/88c515d0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4d.png)
驾车的几个“危险时段”随着城市的发展和汽车的普及,驾车成为了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但是,驾车也存在着很多危险。
在某些时段,驾车的危险程度更高。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驾车的几个“危险时段”。
一、早晨早晨是一个很容易忽视的危险时段。
很多人在早晨出门上班,会感觉时间不够用,于是会选择精神不够的情况下驾车上路。
除此之外,在早晨还有可能遇到天气情况不好的情况,如大雾、晴雾等,这也会增加事故的概率。
此外,身体的代谢速率也会因为早晨的时间而变得缓慢,影响到身体的反应时间。
二、下午高峰下午高峰时段因为车流量大,加之人们心情疲劳,很容易出现危险的情况。
在下午高峰时期,车速往往较快,且车流密集,容易堵车,给驾驶员带来的身心压力很大。
在这种情况下,个人情绪控制能力如果不足,就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三、夜间夜间是一个容易被人们忽视的危险时段。
夜间交通事故的发生率是白天的两倍以上。
原因有很多,比如夜间能见度较低,车流量少而车速快,驾驶员的疲劳、饮酒、疾病等因素容易影响驾驶员的判断和反应,从而导致交通事故。
四、雨雪天气雨雪天气是一个容易引起交通事故的危险时段。
在雨雪天气下,路面湿滑,能见度降低,车流量大致减少,而距离和速度掌控也相对比较不稳定。
此时,驾驶员需要提高警惕,切不可过分自信,以免引起意外。
五、周末假日周末假日是一个需要注意的危险时段。
在这个时段,很多人选择出游或外出看望亲朋好友,造成了大量的车流量。
此时道路状况复杂,车速也很快,驾驶员需要全神贯注地调整车辆的速度和行车方向,避免造成不必要的交通事故。
总之,驾车的危险时段有很多,在这些时段驾车要小心谨慎。
驾驶员需要掌握好自己的身体状态,注意道路情况和天气变化,避免心情和情绪的波动,不要过度自信,要保持高度警惕,随时有备无患,增加安全性和驾车效率。
驾车安全起来!。
在三个危险时段驾车要小心
![在三个危险时段驾车要小心](https://img.taocdn.com/s3/m/17dbf57f767f5acfa1c7cdfa.png)
在三个危险时段驾车要小心
案例
9月18日2时49分,广西贵港港南消防大队接到指挥
人体的生物钟是有周期性规律的,有兴奋期,也有抑制期。
依据这个规律合理安排行车时间,能使行车安全更有保障。
对交通事故发生的时间进行研究后,交通安全专家发现,在一天之中,驾驶员开车至少要经历三个危险时段,在这三个危险时段,发生交通事故的几率较高。
因此,为了确保行车安全,驾驶员在这三个危险时段驾车要格外小心。
午间时分(11时至13时)此时人的大脑神经已进入疲劳状态,反应灵敏度明显下降。
加之有的长途车驾驶员急于赶路,把午饭时间一推再推,有的驾驶员为了赶时间每天干脆只吃早晚两顿饭,因此到了午间时分饥肠辘辘,手脚酸软,头脑也不清晰,极易出现意外。
吃过午饭的人餐后马上开车
也不安全。
这是因为午餐后人体内大量血液集中作用于胃肠等消化器官,脑部供血相对减少,所以人会有短暂的困倦感。
这个时段本是用午睡来恢复身体机能的时间,驾驶员即使没有时间午睡,也应坐着打个盹儿,千万不要急于赶路疲劳开车。
另外,无论多忙,午餐时间一定要保证。
开车须留意三个身体疲劳的“危险时段”(新编版)
![开车须留意三个身体疲劳的“危险时段”(新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ba287a454b35eefdc9d3335f.png)
( 安全常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开车须留意三个身体疲劳的“危险时段”(新编版)Safety accidents can cause us great harm. Learn safety knowledge and stay away from safetyaccidents.开车须留意三个身体疲劳的“危险时段”(新编版)据交通安全专家对交通事故发生时辰的研究,发现驾驶员开车时至少有3个“危险时段”值得警惕。
专家指出,的哥每天都在路上奔忙,疲劳时更应及时调整。
警惕三个危险时段研究表明:午间时分——上午11时至下午1时,经过上午的劳累,人的大脑经已趋疲劳,反应灵敏度减弱。
很多的哥每天只吃早、晚两顿饭,中午腹中空空,手脚疲软,极易出现意外。
而午餐后人体内大量血液作用于胃肠等消化器官,脑部供血相对减少,因此会出现短暂的困倦感和注意力分散。
黄昏时分——据不完全统计,下午5时至7时发生的交通事故约占全部事故的1/4,因此尤须小心。
经过一天的劳顿后,会出现眼干、喉燥、头晕目眩、耳鸣、出虚汗、打呵欠等一系列疲倦症状。
午夜时分——午夜1时至凌晨3时,此时称为“休眠状态”,这段时间人的生理节律处于大脑反应迟钝、血压降低、手足血管神经僵硬麻痹的状态,由于极度疲劳,心脏功能不好的人还容易诱发心脏骤停、心肌梗塞和脑血栓等,这些都潜伏着交通事故的危机。
调整状态再工作心要静。
开车时要尽量少说话。
有关研究表明,开车时讲话30秒,可使心肌耗氧量增加10%左右,导致意外事故发生。
所以,不要在开车时喋喋不休,更不要在开车时打手机。
重保暖。
人体受到寒冷刺激会使冠状动脉发生痉挛,血液淤滞,加剧心脏的不适,因此冬季驾车要特别注意保持车内的温度。
尤其要注意腿部的保暖,否则容易患风湿性关节炎。
2023年行车注意三个危险时辰
![2023年行车注意三个危险时辰](https://img.taocdn.com/s3/m/c87479fb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a1.png)
2023年行车注意三个危险时辰在____年,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快速变化,驾车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然而,随之而来的交通安全问题也变得愈发重要。
为了保障自身和他人的安全,我们必须特别警惕一些危险时辰。
在以下文字中,我将详细介绍____年行车注意的三个危险时辰。
1. 早晨上班和下班高峰时段早晨上班和下班高峰时段通常是交通拥堵和事故频发的时刻。
这是因为很多人都在这两个时段上下班,道路上车辆数量激增。
在高峰时段,人们通常会追求时间效率,因此会采取一些冒险的驾驶举动,如超速、不留安全距离等。
此外,由于拥堵,人们的心理压力也会增大,容易发生情绪化驾驶,增加事故风险。
针对这一危险时辰,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提前出门:早起或晚点离开,能避开高峰时段,减少因为追赶时间产生的驾驶风险。
- 规划好线路:提前规划好行车路线,选择较为畅通的道路。
可以使用导航软件或交通信息平台来获取实时交通信息,以便根据情况调整行车路线。
- 遵守交通规则:不超速驾驶、保持车距、使用转向灯等,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减少事故发生概率。
- 保持冷静:在高峰时段遇到拥堵时,保持冷静,不要被情绪影响驾驶行为,避免出现危险。
2. 雨天行车时雨天行车时,道路湿滑、视线模糊,这也给驾驶者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雨水会使道路变得滑溜,减少车辆的牵引力,容易导致刹车距离变长。
此外,雨天时,路面反射光会迷惑驾驶员的视线,给行车安全造成隐患。
针对这一危险时辰,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减速慢行:由于道路湿滑,制动距离加长,我们需要提前减速并保持车速适中。
- 保持视野清晰:开启雨刮器、车灯,确保视线清晰,及时发现前方的障碍物或其他车辆。
此外,注意观察其他车辆的行为,增加预判能力,避免发生碰撞。
- 调整车距:雨天行车时,刹车距离会增加,为了避免追尾或发生其他事故,我们需要保持较大的车距,给予自己足够的制动时间。
- 避免紧急操作:尽量避免急转弯、急刹车等紧急操作,以免因为路面湿滑而失控。
行车注意三个危险时辰
![行车注意三个危险时辰](https://img.taocdn.com/s3/m/9255dff9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ec.png)
行车注意三个危险时辰行车时刻关系到我们的安全,有一些特定的时刻容易发生一些特殊的危险情况。
下面我将介绍三个行车中需要特别注意的危险时刻。
第一危险时刻:夜间行车时夜间行车是一个相对危险的时刻,因为能见度相对较低,行车难度较大。
以下是一些夜间行车时的安全提示:1. 确保车灯正常工作:在夜间行车时,车灯是非常重要的,能够提供良好的照明效果。
在出发前检查车灯,确保大灯、远光灯和示宽灯都能正常工作。
2. 避免使用远光灯:使用远光灯会显著减少视线盲区,但如果在晚上有其他车辆行驶在相反的方向上,远光灯可能会对对方的视线造成干扰。
所以,在夜间行驶中应尽量避免使用远光灯,将灯光切换为近光灯,以免对其他驾驶员造成困扰。
3. 保持足够的车距:夜间行车能见度较低,车距的感知难度也较大。
为了防止碰撞,应保持足够的车距,以便有足够的反应时间。
4. 调整后视镜:夜间行车时,避免后车的强光照射到后视镜,可以通过调整视角或使用夜间反光镜来减少强光的干扰。
第二危险时刻:雨天行车时雨天行车时,路面湿滑,能见度受到影响,驾驶安全性较低。
以下是一些雨天行车时的安全提示:1. 减速慢行:在雨天行车时,车辆制动距离延长,为了减少刹车时的滑动风险,应将车速控制在较低的合理范围内,并避免急刹车。
2. 注意保持安全距离:雨水会使路面湿滑,制动距离延长,因此在雨天行车时,应保持更大的车距,以减少碰撞风险。
3. 当心积水:雨天道路可能出现积水的情况,较深的积水可能导致车辆失控。
当遇到积水时,驾驶员应尽量选择绕行或者减速通过。
4. 危险情况下不要变换车道:雨天路面湿滑,变换车道时有较大的风险。
所以在行车过程中,应避免频繁变道,这样能减少刹车转向时的失控风险。
第三危险时刻:上下班高峰期行车时上下班高峰期是交通流量最大的时刻,车流量大,交通压力大。
以下是一些上下班高峰期行车时的安全提示:1. 提前出发:上班高峰期通常交通流量大,为了避免堵车延误,应提前出发,规划好行车时间。
行车注意三个危险时辰
![行车注意三个危险时辰](https://img.taocdn.com/s3/m/f158ac2e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0d.png)
行车注意三个危险时辰行车时,不同的时辰都存在不同的危险因素。
了解和注意这些危险时辰,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预防事故的发生。
以下是三个需要特别注意的危险时辰。
1. 早晨和傍晚时辰:早晨和傍晚是一天中的交通高峰时段,也是日出和日落时分。
在这个时辰,视野可能会受到不好的天气条件的影响,例如天翻地覆、晨雾或日落时的刺眼阳光。
这些情况都会干扰驾驶员对道路的观察和判断,增加事故发生的风险。
在早晨和傍晚,尤其是在日出和日落时,太阳的位置会导致阳光直射进驾驶员的视线中。
这会导致视野模糊,减少对前方道路和周围环境的清晰度。
驾驶员可能无法准确判断前方路况,比如障碍物或其他车辆。
此外,刺眼的阳光还会让驾驶员眯起眼睛,并且反射在后视镜或其他车辆上,造成眩光,影响后方的观察。
因此,在这个时辰,驾驶员应该特别小心,确保眼睛不受到阳光的干扰,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减慢行驶速度并保持适当的安全距离。
此外,早晨和傍晚时辰,由于上下班高峰期,道路上的交通量也很大。
这意味着驾驶员需要更加警觉,随时注意前方和周围的车辆。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很多人在早晨出门时间匆忙以及在傍晚下班后疲劳驾驶的情况比较普遍。
这会增加交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因此,在这个时辰,驾驶员需要保持冷静、集中注意力,不要开车时分神或分心。
2. 雨天和恶劣天气时辰:雨天和其他恶劣天气条件下开车是非常危险的。
在这些时辰,道路湿滑,视野受限,车辆制动距离增加,容易发生事故。
雨天行车时,雨水会使路面湿滑,减少车辆的抓地力。
这会导致制动距离增加,以及车辆在转弯或加速时的稳定性下降。
此外,暴雨可能造成道路积水,给行车带来更大的困难,尤其是在低洼地区或没有排水设施的道路上。
驾驶员需要特别小心慢行,避免发生侧滑或失去控制。
此外,雨天的能见度也会大大降低。
雨水使得玻璃模糊不清,尤其是没有雨刷器或雨刷器效果不佳的情况下。
视线不好会使驾驶员难以看清前方的障碍物或其他车辆,增加事故发生的风险。
因此,驾驶员需要确保雨刷器正常工作,以保持良好的视野,并加强观察路况、减慢速度。
2024年行车注意三个危险时辰(三篇)
![2024年行车注意三个危险时辰(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ce42972a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92.png)
2024年行车注意三个危险时辰交通安全专家根据对交通事故发生时辰的研究,发现驾驶员开车时至少有3个“危险时辰”值得警惕。
午间时分上午11时至下午1时。
经过上午的劳累,人的大脑神经已趋于疲劳,反应灵敏度减弱,加上有的长途车司机急于赶路,把本该吃饭的时间一拖再拖,有的干脆每天只吃早、晚两顿饭,中午时饥肠辘辘,腹中空空,手脚疲软,极易出现意外。
而午餐后人体内大量血液作用于胃肠等消化器官,脑部供血相对减少,因此会出现短暂的困倦和注意力分散。
所以这段时间千万不要急于加班,开疲劳车。
黄昏时分据不完全统计,下午5时至7时发生的交通事故约占全部事故的1/4,因此尤须小心。
黄昏时分光线由明转暗,司机容易出现视觉障碍,导致判断失误,措施不当,加上经过一天的旅途劳顿,会出现眼干、喉燥、头晕目眩等一系列疲倦症状。
此时如不停车休息,很容易造成交通事故。
另外,行人在行走时也由于出现视觉障碍而导致观察不清,躲让过往车辆判断不准,加之回家心切,行走速度快,也极易造成交通事故。
午夜时分午夜1时至凌晨3时,万物处于“休眠状态”,使驾驶员容易产生道路“空旷”的感觉,于是便天马行空,超速行驶,结果常有长途驾驶员把车撞到路边的树上、建筑物上还浑然不觉。
而且这段时间人的生理调节于大脑反应迟钝、血压降低的状态,由于极度疲劳,心脏功能不好的人还容易诱发心脏骤停、心肌梗塞和脑血栓等,这些都潜伏着出现交通事故的危机。
宋吉明呼跃民2024年行车注意三个危险时辰(二)2024年即将到来,对于驾车出行的人们来说,安全驾驶仍然是最重要的。
在行车过程中,我们需要时刻保持警觉,特别是在某些特定的时间段,会有更多的安全隐患。
本文将重点介绍2024年三个危险时辰,以提醒驾驶员们在这些时段注意行车安全。
一、早晚高峰时段早晚高峰时段是指上下班时间,通常在早晨7点至9点和下午5点至7点之间。
在这个时候,道路上车流量大,交通拥堵现象常常发生。
这时的行车环境比较复杂,驾驶员应特别留意以下问题:1.速度控制:由于车流量大,车辆之间的距离很容易被拉近,驾驶员应该严格控制自己的车速,遵守交通规则,确保与前后车辆的安全距离。
行车注意三个危险时辰范本(2篇)
![行车注意三个危险时辰范本(2篇)](https://img.taocdn.com/s3/m/b2fe0eb9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d4.png)
行车注意三个危险时辰范本1. 清晨高峰当早晨的太阳刚刚升起,人们纷纷上路赶去工作或学校,这是一天中交通最为拥挤的时刻。
在这个时候,行车安全需要格外注意。
第一,遵守交通规则,礼让行人,尽量避免与其他车辆发生碰撞。
第二,保持适当的车距,不要盲目超车或变道,以免引发事故。
第三,注意观察,及时发现并避让其他车辆的突然转弯或停车。
2. 雨天路面湿滑雨天行车是一种特别危险的情况,因为路面会变得湿滑,制动距离增加,视线也会受到阻碍。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措施。
首先,降低速度,尽量不要超过限速的标准。
其次,保持安全的车距,以防突然制动导致交通事故。
最后,注意行车姿态,保持稳定并细心驾驶,以应对突发状况。
3. 晚上黑暗能见度低夜晚驾驶是行车安全的另一个挑战,因为能见度较低,容易出现视线受限的情况。
在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增加警惕,并且做好以下几点准备。
首先,确保车灯和车窗清洁,以提高能见度。
其次,注意调整灯光角度,避免对其他司机造成困扰。
最后,注意观察行车区域周围的环境,并保持适当的速度,以应对突发情况。
4. 路口交通混乱行车过程中,经过路口是最容易发生交通事故的地方之一。
这是因为,路口处车辆交叉,驾驶员往往需要做出复杂的决策。
为了避免交通混乱带来的危险,我们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首先,要始终谨记交通信号的指示,遵守交通规则。
其次,注意观察周围环境,特别是注意来往车辆和行人的动向。
最后,切勿冲红灯或慌张驶入路口,要保持冷静和耐心,确保安全通过。
5. 高速公路超车区域高速公路是一种特殊的道路,其行车速度较快,需要特别的注意。
在超车区域行车时,我们要格外小心,以防止发生交通事故。
首先,确保有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进行超车,并使用车辆转向灯提前示意。
其次,观察和预判其他车辆的行动,避免盲目变道或与其他车辆发生碰撞。
最后,超车完成后,及时回到自己的车道,以避免阻碍后面车辆的行驶。
总结:行车时要格外谨慎,特别是在清晨高峰、雨天路面湿滑、晚上黑暗能见度低、路口交通混乱和高速公路超车区域等场景下。
一天当中有三个危险时段
![一天当中有三个危险时段](https://img.taocdn.com/s3/m/74d9da8e84868762caaed5a2.png)
一天当中有三个危险时段,即中午、黄昏和夜里,这三个时段开车更要格外小心。
其次,要让大脑皮层有恢复的时间,最好不要长时间地持续开车,大约每持续驾驶100公里或两小时就应该停车休息,途中感觉单调犯困时索性停车休息一会儿恢复体力,千万不可强打精神开车。
驾驶员进行长时间、长距离驾驶时,影响最大的是与驾驶直接有关系的身体这部分器官的各种机能。
因此,行车前必须尽量保证充足的睡眠。
据统计,大部分车祸是在夜里零点至6点和白天13点至16点行车时造成的,此时段人最容易感觉疲劳。
司机朋友应该注意保证休息。
跑远途时应该几个司机轮换着开车,一人开车其他人睡觉,还可适当调节座位和椅背,或过一段时间就下车在路边放松一下自己,驾车时眼晴不要老盯着公路的中心线,必须与其他车辆之间保持相当的距离。
再有就是要自寻感官刺激,可收听一些节奏感强的音乐或听些笑话;吃清淡食品、多喝水,喝茶有柔和的兴奋作用,是长时间开车中的上等饮料,烟虽然刺激神经系统,但也会增加心血管的负担促使疲劳。
不过,千万要记住,不要事先确定抵达目的地的时间,以防止为赶时间而疲劳驾车。
除了合理安排时间保持睡眠、控制连续驾车时间外,驾驶员还应该适当多吃些抗疲劳的食品。
此外,驾驶员应该学会一些消除肢体和器官疲劳的保健操,利用驾车间隙或者休息时间缓解疲劳。
下面提供几种消除肢体器官疲劳的保健操,以供参考:1、眼睛。
驾车时眼睛是最难偷懒最易疲劳的器官,驾车时间过长极易引起眼部疲劳,因此,可利用各种休息间隙做一些眼部保健活动,如眺望一下远处或天空;转动眼球;用手按摩眼眶四周;用热毛巾敷眼等都可起到缓解眼部疲劳,促进眼部血液循环,防止眼睛患病的作用。
在景物过于单调的高速公路上行驶,应该适当地左顾右盼变换视觉焦点,用不同的景物来保持一定的视觉兴奋度。
还应该时刻注意眼部卫生,不要用沾上油污等脏物以及质地较硬的布料来擦拭眼睛。
在正面阳光太刺眼时,除了使用遮阳板,最好戴上太阳镜。
2、耳。
由于汽车噪音的影响,长期驾车的过程中听力会在不知不觉中有所下降,会觉察不出可能发生事故前的危险信号。
驾驶汽车须知
![驾驶汽车须知](https://img.taocdn.com/s3/m/4f348329aaea998fcc220ef6.png)
驾驶汽车须知驾车的几个“危险时段”一天中有几个“危险时段”,应引起驾驶员的高度重视:中午大约在11时~13时。
此时由于人的大脑神经已趋疲劳,导致反应灵敏度减弱,加之有的司机急于赶路,把本该吃饭的时间一拖再拖,饥肠辘辘,手脚发软,极易发生意外。
同时,午餐后人体内大量血液集中作用于胃肠等消化器官,脑部供血相对减少,会出现短暂的困倦感,应休息一会儿,千万不要急于加班开疲劳车。
晚饭后大约在18时~22时。
该时段通常为夜间交通事故的高发期。
因为现在人们的夜生活丰富多彩,除了一般的晚宴外,还有跳舞、唱卡拉OK等娱乐活动,此时,不论是行人还是驾车人都十分疲倦,安全意识薄弱,极易发生交通事故。
午夜大约23时~3时,此时万籁俱寂,万物处于“休眠状态”,路上行人车辆稀少,驾驶员易产生麻痹心理,此外,这段时间为全天温度最低时刻,易导致大脑反应迟钝,血压降低,手足血管神经僵硬、麻痹。
这些都加大了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
驾驶员应当掌握的几类行人过马路特点在日常所发生的交通事故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行人乱穿马路,驾驶员遇到这种情况处理措施不当所造成的。
因此,作为一名驾驶员,应当了解不同类型人行路的特点,从而避免发生事故。
儿童儿童对外界事物的观察力、判断力和自我保护意识较差。
所以,儿童过马路具有行停不定、行走路线曲折多变的特点。
当儿童穿越道路时,会突然向前或向后奔跑,令行驶中的车辆不知如何躲避,常常使驾驶员感到措手不及。
驾驶员遇到儿童过马路时一定要减速,千万不要与儿童争时间,抢路面。
青年人青年人由于精力旺盛,感觉敏锐,反应快捷等因素,使得他们具有较强的自信心理,有些青年人敢在车辆临近时横穿道路,甚至会爬越道路隔离护栏,与机动车争道抢行,或不走人行道而走车行道。
针对青年人的这种过路特点,驾驶员遇到青年人过马路时,要尽量为过路人留多些空间距离。
老年人老年人由于年老体弱,行动迟缓,视力听力较差,过马路时常常不能正确估计车速。
有些老年人甚至只顾低头走路,根本不看往来的车辆。
行车注意三个危险时辰范文(二篇)
![行车注意三个危险时辰范文(二篇)](https://img.taocdn.com/s3/m/fb3d7bda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60b3875.png)
行车注意三个危险时辰范文行车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活动,然而,我们也不能忽视其潜藏的危险隐患。
特定的时间段,如早晨、夜间和雨天,更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今天,我将为大家探讨行车时应注意的三个危险时辰。
在阐述这三种时辰的危险性时,我将尽量避免使用分段连词,以让文章更加流畅自然。
一、早晨清晨是很多人上班、上学的高峰时间段,道路上车辆集中,人流密集。
与此同时,早晨的能见度相对较低,可能受到雾气、日出光线的干扰。
另外,一些驾驶员可能出于困倦、赶时间等原因,速度过快,视野不清。
此外,在清晨时分,一些行人也出门走动。
他们可能因衣物颜色过暗或者没有生命信号标志而被驾驶员忽略。
这时,行车人员应谨慎驾驶,注意观察,避免发生不必要的伤害事故。
二、夜间夜晚是十分危险的时刻,特别是当街道灯光昏暗或者没有照明设施的情况下。
在这种环境下,驾驶员的能见度大大降低,容易忽略行人、自行车等其他车辆。
而且,一些驾驶员可能受到疲劳驾驶、酒驾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意识模糊,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由于夜间能见度低,驾驶者应该确保车辆的灯光正常工作,以确保他人能够看到自己的车辆。
同时,驾驶者也应注意时速,保持适当的行车距离,以应对突发情况。
此外,为了预防事故,驾驶员可以选择安装行车记录仪、夜间驾驶辅助设备等。
三、雨天雨天是行车时又一大危险时辰,因为降雨使得道路湿滑,制动距离增加。
在下雨过程中,车辆的车速更容易失控,特别是在没有良好胎纹的轮胎上,容易打滑。
此外,雨天视线模糊,能见度降低。
雨滴覆盖在挡风玻璃上形成水雾,对驾驶员视线产生干扰。
这样的情况下,驾驶员要专注于道路,避免分心,并在需要时使用雨刷和雨刮器清除挡风玻璃上的水滴。
此外,雨天还经常伴有雷电和暴雨等灾害天气。
这些极端天气可能导致道路积水,甚至引发山洪暴发。
在这种情况下,驾驶员应该密切关注天气预警和路况信息,避免不必要的出行。
在面对这三个危险时辰时,驾驶员应该有意识地提高警惕、保持冷静,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一天三个危险时段安全行车的10大秘籍
![一天三个危险时段安全行车的10大秘籍](https://img.taocdn.com/s3/m/1671d8b0ddccda38366baf26.png)
紫金县运输公司特殊危险时段车辆运行操作规程对驾驶员驾车来说一日之间,有三个危险时段:黎明时分,是驾驶员觉离,以防止前后车相碰撞。
高速超车前,要观察被超车辆右侧是否有障碍物,以免超车时被超车辆向左侧避让障碍物而发生碰撞。
超车时,一定要事先连续变换远、近灯光告知前车,然后再打开转向灯,确定可以超越后再进行超车。
夜间高速行车特别是午夜以后,由于不能见到道路两旁的景观,对驾驶员兴奋性刺激小,因此最易产生驾驶疲劳。
可以用改变远、近灯光的办法,一方面提醒其他车辆的注意,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减轻视觉疲劳。
太疲劳时,应停车休息,不要强行赶夜路。
二、早起赶路,小心谨慎四、通村过镇,提前预示过村镇街道时,要防止自行车、摩托车、农用车从小巷里突然驶出,可多转换远、近光灯。
通过小巷时,可用喇叭提前预示。
五、黎明时分,保持中速黎明时分,两种光线交接,会对驾驶员的视觉造成很大影响。
因此,黎明行车速度不宜太快,保持中速行驶就可以了。
据调查,高速公路上的大型载重汽车的翻车事故,以及在直线区间几十辆汽车的连撞事故等交通事故,大多发生在黎明时分。
不用说,这同司机由于彻夜工作和早起造成的睡眠不足有关。
在心血管系统或者呼吸系统不太健康的人就更应该警觉!此外,如果在中午行车时,车内人员不宜后仰睡觉,这样不仅会使驾驶员产生更浓的睡意,如遇紧急制动时,睡梦中的人员往往因失去防范意识而发生车内撞伤事故。
八、黄昏时分,适宜休息黄昏时天黑得较快,而驾驶员眼睛的暗适应视力尚未充分形成,视距缩短,视力变差,即使打开车灯,也不能明显改善视力,一些色彩或亮度较弱的物体容易被漏看。
若驾驶员的视力差或患有夜盲症等,那就更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因此,要提高警惕,根据黄昏时道路交通特点,集中精力,仔细观察,并做好随时应付紧急情况随时制动的准备。
如果是长途车辆,可选择在每当日落黄昏时,飞鸟入林,路上行人、骑车人也匆匆往回赶,驾驶员也不免归心似箭,不由地加快了行车速度。
黄昏时,驶入小路的车辆和行人比较多,而且大多数行进的速度较快。
开车上路应该避开3个时间段驾驶技巧
![开车上路应该避开3个时间段驾驶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e764997c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e9.png)
开车上路应该避开3个时间段驾驶技巧
开车上路应该避开3个时间段
来源:驾照网2016-03-22 14:29:26
现在随着私家车的增加,车祸发生的频率也随之增加。
新闻也经常报道各地的车祸发生情况,经过研究车祸发生频率最多的是每天的中午、黄昏和凌晨这三个时间段。
为预防事故发生,从安全的角度考虑,开车上路应注意避开这三个“危险时段”:
第一个危险时段:11时至13时
大部分驾驶员经过上午的劳累,在11时至13时段大脑神经已出现疲劳,反应比较慢。
特别是在午餐后,体内大量血液作用于胃肠等消化器官,脑部供血相对减少,因此会出现短暂的困倦感和注意力分散。
此时,最好不要急于加班开疲劳车,最好小憩20分钟左右,补充体力。
第二个危险时段:黄昏17时至19时
统计资料显示,每天17时至19时发生的道路交通事故约占事故发生总数的25%。
这是因为在黄昏时段光线变暗,驾驶员很容易出现视觉障碍,在突发意外时很容易导致判断失误。
另外,此时段正值出行高峰,人、车流量大,驾驶员经过一天工作会出现眼干、头晕目眩、耳鸣、打哈欠等疲倦症状,因此很容易造成事故多发。
第三个危险时段:凌晨1时至3时
此时万物处于“休眠状态”,驾驶员容易产生道路“空旷”的感觉,易超速驾驶,结果常有长途驾驶员把车撞到路边的树上、建筑物上还浑然不觉。
此外,这段时间人的生理节律处于大脑反应迟钝、血压降低、手足血管神经僵硬麻痹的状态,如果极度疲劳,心脏功能不好的人还容易诱发心脏骤停、心肌梗死和脑血栓等。
避免疲劳驾驶,是避免交通事故的一种主要方式。
因为当你疲劳时,难免会不自觉的就睡着了,车祸就这样出现了。
以上的三个时间段,大家能避免就尽量避免。
在三个危险时段驾车要小心
![在三个危险时段驾车要小心](https://img.taocdn.com/s3/m/75a53a06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c3.png)
在三个危险时段驾车要小心————————————————————————————————作者:————————————————————————————————日期:在三个危险时段驾车要小心案例9月18日2时49分,广西贵港港南消防大队接到指挥中心命令:贵港市南环路口往新塘方向路段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辆面包车撞上路边大树,有一人被困车内,情况危急,请立即前往处置。
接到命令后,消防大队出动1辆消防车、6名官兵迅速赶往事故现场。
经过约10分钟的奋力救援,消防人员将被困司机成功救出。
据初步调查,这起事故可能是由面包车司机打瞌睡导致的。
相关知识人体的生物钟是有周期性规律的,有兴奋期,也有抑制期。
依据这个规律合理安排行车时间,能使行车安全更有保障。
对交通事故发生的时间进行研究后,交通安全专家发现,在一天之中,驾驶员开车至少要经历三个危险时段,在这三个危险时段,发生交通事故的几率较高。
因此,为了确保行车安全,驾驶员在这三个危险时段驾车要格外小心。
午夜时分(23时至次日3时)此时万籁俱寂,万物处于休眠状态,驾驶员易产生麻痹心理,认为月黑人稀正好赶路,于是在不知不觉中加快行车速度。
对于长途车驾驶员来说,这也是最容易困倦的时段,常有长途车驾驶员驾车撞到路边的树上、建筑物上后仍酣睡不醒。
这段时间为全天气温最低的时段,容易导致人的大脑反应迟钝、血压降低、手足僵硬或麻痹。
这个时段也是人最疲乏的时段,心脏功能不好的人容易在这个时段突发心脏骤停、心肌梗塞和脑血栓等。
以上这些都是导致交通事故发生的潜在因素,是夜间交通事故发生率较高的原因之一。
午间时分(11时至13时)此时人的大脑神经已进入疲劳状态,反应灵敏度明显下降。
加之有的长途车驾驶员急于赶路,把午饭时间一推再推,有的驾驶员为了赶时间每天干脆只吃早晚两顿饭,因此到了午间时分饥肠辘辘,手脚酸软,头脑也不清晰,极易出现意外。
吃过午饭的人餐后马上开车也不安全。
这是因为午餐后人体内大量血液集中作用于胃肠等消化器官,脑部供血相对减少,所以人会有短暂的困倦感。
平安驾驶9--专家提醒驾驶员小心每天的3个事故高发时刻
![平安驾驶9--专家提醒驾驶员小心每天的3个事故高发时刻](https://img.taocdn.com/s3/m/fa2103335901020207409cf6.png)
专家提醒驾驶员小心每天的3个事故高发时刻∙易车网∙时间:2012-08-10∙来源:网络∙作者:小编有国外的交通安全专家曾经做过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在驾驶汽车的不同时间,其危险性也不一样,每天至少有3个汽车驾驶的危险时刻,今天和大家一起来分享一下。
该研究显示,分别在每天的上午11点~1点,以及黄昏和午夜时刻,都是交通事故高发的阶段,这三个时刻驾驶员不管是在心里上还是生理上都容易产生疲倦以及懈怠。
午间时分上午11时至下午1时,经过上午的劳累,人的大脑神经已趋疲劳,反应灵敏度减弱。
加上有的长途车司机急于赶路,把本该吃饭的时间一拖再拖,有的干脆每天只吃早、晚两顿饭,中午时饥肠辘辘,腹中空空,手脚疲软,极易出现意外。
而午餐后人体内大量血液中作用于胃肠等消化器官,脑部供血相对减少,因此会出现短暂的困倦感和注意力分散。
这段时间本是以午睡调整机体的时间,即使无暇午睡,也应坐着打个盹,千万不要急于加班开疲劳车。
黄昏时分据不完全统计,在下午5时至7时发生的交通事故约占全部事故的1/4,因此尤须小心。
黄昏时分光线由阴转暗,受人眼视网膜细胞暗适应过程的影响,驾驶员容易出现视觉障碍,导致判断失误,措施不当,加上经过一天的旅途劳顿后,会现出眼干、喉燥、头晕目眩、耳鸣、出虚汗、打呵欠等一系列疲倦症状,此时如不停车休息,继续进行,很容易出现交通事故。
另外,行人在行走时也由于出现了视觉障碍而导致观察不清,躲让过往车辆判断不准,加之此时正值下班交通高峰期,人、车争道,回家心切,行走速度快,违规多,这也是造成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
午夜时分午夜1时至凌晨3时,万物处于“休眠状态”,使驾驶员容易产生道路“空旷”的感觉,往往认为月黑人稀正好赶路,于是便天马行空,超速驾驶。
常有长途驾驶员把车撞到路边的树上、建筑物上还是浑然不觉。
而且这段时间人的生理节律处于大脑反应迟钝、血压降低、手足血管神经僵硬、麻痹的状态,由于极度疲劳,心脏功能不好的人还容易诱发心脏骤停、心肌梗塞和脑血栓等,这些都潜伏着交通事故的危机。
驾车的几个“危险时段”
![驾车的几个“危险时段”](https://img.taocdn.com/s3/m/a7ae0271866fb84ae55c8d47.png)
大约在 18 时-22 时。该时段通常为夜间交通事故的高发期。因为现在 人们的夜生活丰富多彩,除了一般的晚宴外,还有跳舞、唱卡拉 OK 等娱乐活动,此时,不论是行人还是驾车人都十分疲倦,安全意识薄 弱,极易发生交通事故。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午夜
大约 23 时-3 时,此时万籁俱寂,万物处于“休眠状态”,路上行人车 辆稀少,驾驶人易产生麻痹心理,此外,这段时间为全天温度最低时 刻,易导致大脑反应迟钝,血压降低,手足血管神经僵硬、麻痹。这 些都加大了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
驾车的几个“危险时段” 一天中有几个“危险时段”,应引起驾驶人的高度重视:
□中午
大约在 11 时-13 时。此时由于人的大脑神经已趋疲劳,导致反应灵敏 度减弱,加之有的司机急于赶路,把本该吃饭的时间一拖再拖,饥肠 辘辘,手脚发软,极易发生意外。同时,午餐后人体内大量血液集中 作用于胃肠等消化器官,脑部供血相对减少,会出现短暂的困倦感, 应休息一会儿,千万不要急于加班开疲劳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AQ-CS-08246
( 安全常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行车注意三个危险时辰
Three dangerous hours for driving
行车注意三个危险时辰
备注:安全是指没有受到威胁、没有危险、危害、损失。
人类的整体与生存环境资源的和谐相处,互相不伤害,不存在危险、危害的隐患, 是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安全是在人类生产过程中,将系统的运行状态对人类的生命、财产、环境可能产生的损害控制在人类能接受水平以下的状态。
交通安全专家根据对交通事故发生时辰的研究,发现驾驶员开车时至少有3个“危险时辰”值得警惕。
午间时分上午11时至下午1时。
经过上午的劳累,人的大脑神经已趋于疲劳,反应灵敏度减弱,加上有的长途车司机急于赶路,把本该吃饭的时间一拖再拖,有的干脆每天只吃早、晚两顿饭,中午时饥肠辘辘,腹中空空,手脚疲软,极易出现意外。
而午餐后人体内大量血液作用于胃肠等消化器官,脑部供血相对减少,因此会出现短暂的困倦和注意力分散。
所以这段时间千万不要急于加班,开疲劳车。
黄昏时分据不完全统计,下午5时至7时发生的交通事故约占全部事故的1/4,因此尤须小心。
黄昏时分光线由明转暗,司机容易出现视觉障碍,导致判断失误,措施不当,加上经过一天的旅途劳顿,会出现眼干、喉燥、头晕目眩等一系列疲倦症状。
此时如不
停车休息,很容易造成交通事故。
另外,行人在行走时也由于出现视觉障碍而导致观察不清,躲让过往车辆判断不准,加之回家心切,行走速度快,也极易造成交通事故。
午夜时分午夜1时至凌晨3时,万物处于“休眠状态”,使驾驶员容易产生道路“空旷”的感觉,于是便天马行空,超速行驶,结果常有长途驾驶员把车撞到路边的树上、建筑物上还浑然不觉。
而且这段时间人的生理调节于大脑反应迟钝、血压降低的状态,由于极度疲劳,心脏功能不好的人还容易诱发心脏骤停、心肌梗塞和脑血栓等,这些都潜伏着出现交通事故的危机。
宋吉明呼跃民
这里填写您的公司名字
Fill In Your Business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