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少子化冲击下,日本如何破解养老困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 |
8
高龄少子化冲击下,
日本如何破解养老困局?
□黄子懿
护经验的原因来到这里,毕业后打算先留在日
本累积经验,想着以后待中国老龄化程度加深
后,再回国谋求发展。
介于医院与居家的“养老设施”
日本养老产业的发展源自“二战”后。
因
为有着长子赡养双亲的传统,最初日本的养老
院是以救济膝下无子的贫困老人为目的。
但很
快,日本在上世纪70年代进入老龄化社会,需
要养老护理的老年人增多,过往由政府主导的
存量机构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
因此,在
上世纪80年代明确提出了兴办老年人保健设施
的设想,即养老设施。
这类养老设施在功能上
是介于医院与居家之间的一种“中间设施”,
服务对象主要是需要长期生活照顾及医疗和康
复护理的老年人。
经过多年发展,养老设施如
今变得更加多元且细化,有居家型、社区嵌入
型和入住型等,其中可细分为上门护理、日
托、短期入住、特别养护等,护理服务按难度
可分为1~5级。
这些养老设施,并非人们最初想象中的养
老院,而更像是一个注重康复与疗养的寓所。
养老设施内配备了介护士、营养师、医疗护
士、康复理疗师等。
有进食困难的老人能在这
里吃到定制的流食,患有糖尿病的老人每日的
饭量也会得到精细控制,行动不便的老人有康在日本,老人入住养老院被视作一种正常
现象,护理费用大部分由国家保险覆盖。
不过在老龄化与少子化的巨大压力下,日本各行业都面临着劳动力危机,介护行业首当其冲。
面对超老龄化的冲击,日本应如何维持养老护理的发展和质量?
培养外籍介护士
日本奈良介护福祉中央学院是一座专门针对外国留学生的介护福祉士培训学校。
在日语中,“介护”是综合“身体照护”和“家务服务”的双重概念,介护福祉士即日本养老院中负责照顾老人的护工。
在超老龄化的日本社
会,关于养老的
社会分工已变得
高度专业化与精
细化。
在当前日本
巨大的老龄化、
少子化人口压力下,介护福祉士有着极大缺口。
这种情况下,日本政府对外开放了介护市场。
2020年4月,奈良介护福祉中央学院正式开学。
首期和二期学
员多数来自中国、越南、泰国、菲律宾。
学生们学成后,将进入奈良当地的养老机构实习和工作。
很多中国学员都是抱着学习日本养老介
环球掠影 | 社会
9
复理疗时间等,老人每日的安排是标准化和个性化的。
“很多细节可能是家人也做不好的。
”就职于此的中国籍介护王晓晓说,“日本很多的养老设施,完全是针对
老年人的起居去打造的一个生活空间。
”
日本国民也把入住养老设施当作正常。
每天都会有日托的老年人在早晨由专车送来,晚上再送回。
“很多日本国民的理念都是,人一点点老了之后就会进养老设施,这很正常,大家都一样,但国内的普及度就还没这么高,总觉得去养老院就是被抛弃了。
”王晓晓说,国内养老院在专业度和精细化方面也有差距。
王晓晓家里有长辈在国内是住在养老院的,所有人每天吃的饭是一样的,平日最大的活动就是打麻将,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很难得到悉心照料。
而在日本,入住一家养老设施的花费并不贵。
日本自2000年4月起引入了介护保险制度,与医疗保险、国民年金(养老金)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并列。
介护保险从国民40岁之后开始缴纳,能为65岁以上的老人以及40~65岁有特定疾病者,覆盖一定介护费用,入住型、日托型、上门护理都在其中。
一般来讲,介护保险能覆盖70%~90%的费用,个人只需负担10%~30%,折合人民币在1000~2000元左右。
介护
保险制度的引入,推动了介护的概念与需求在日本国民中的普及。
老人的自立
在日本介护的理念中,老年人的尊严被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
日本对老年人护理是采取一种“支援自立”的理念,即支援老年人的自立。
日本在上世纪80年代提出了这一理念,倡导不包尿布、不卧床、不约束,协助长辈提升自主生活能力,减轻照顾负担。
“支援自立”
的两大原则包括:所有国人都必须
维持自己的健康、避免失能,所有服务提供单位必须着重让长者自立地生活。
“你不能帮老人做决定,要尊重老人自己的意愿,帮助他们去独立完成很多他们想做的事,哪怕他是有身体机能障碍的。
”王晓晓说,比如
喂老人吃饭时,一般人可能会希望老人多吃一点,但有时候老人就只想吃一半,“这时候我们就要换位思考,谁都有胃口不好的时候,我们应该尊重他的决定”。
介护不只是体力活,也考验人的细心与共情能力,“老人都是有需求的,如果他们的需求有问题甚至可能会造成一定后果,那么我们就应该去观察他的需求,去想怎么样帮他解决问题,更好地满足他们的意愿,而不是压制。
这才是介护的过程。
”
所有有关老人的信息,他们都会对外保密,老人的隐私被视作重中之重,换尿布、洗浴等工作也会在隐秘的环境下进行。
不能跟他人提及他们的名字和经历,更不能去讲老人的情况,哪怕是同房间的老人都不行。
工作时间他们也不能对着老人拍照,这是介护工作的伦
理要求,都是为了维护老人作为个体的尊严。
日本这种“支援自立”的理念,也是在几十年的发展中摸索出来的,这种极具人文关怀的理念最大限度地维护了老人的尊严。
■
(本文源自三联数字刊 图源:视觉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