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物体的运动实验检测题(WORD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初二物理 物体的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 1.在“测定平均速度”的实验中:
(1)实验原理是______;
(2)安装斜面时应保持______(选填“较大”、“较小”)的坡度,这是为了便于测量______;
(3)如图所示,实验过程中,斜面总长s 1=90cm ,若秒表每格为1s ,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 ;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 ;
(4)在测全程的平均速度时,如果小车过了顶端位置才开始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______。

(选填“偏大”、“偏小”)
【来源】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外国语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10月月考物理试题 【答案】s
v t
= 较小 时间 0.3 0.45 偏大 【解析】 【分析】 【详解】
(1)[1]在“测定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实验原理是s v t
=。

(2)[2][3]安装斜面时应保持较小的坡度,这样小车下落不会很快,方便测量时间。

(3)[4]从图中可以看到,一开始秒表的示数是最右边的读数,通过全程的时间是3s t =,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190cm =30cm/s 0.3m/s 3s
s v t =
== 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0.3m/s 。

[5]下半程所走的路程是
''11
=90cm 45cm 0.45m 22
s s =⨯== 下半程需要的时间是'1s t =,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是
''
'0.45m 0.45m/s 1s
s v t ===
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是0.45m/s 。

(4)[6]如果小车过了顶端位置才开始计时,那么测得的时间是较小的,根据s
v t
=,路程是正确的,那么测得的平均速度是偏大的。

2.探究小球在斜面上的运动规律
如图甲所示,小球以初速度2.0m/s 从A 点沿着足够长的光滑斜面滑下,它在斜面上的速度v 随时间t 均匀变化。

实验数据如下表: t /s 0 0.1 0.2 0.3 0.4 0.5 0.6 v /(m ⋅s -1)
2.0
2.5
3.0
3.5
4.0
4.5
5.0
(1)小球在斜面上做______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 (2)报据表中数据,在图乙中描点并画出小球的v-t 图象______; (3)小球的运动速度v 与时间t 的关系式为v = ______;
(4)如图丙所示,以速度v ₁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时间t ₁内通过的路程是s ₁=v ₁t ₁,它可以用图线与时间轴所围矩形(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

同样,图乙中图线与时间轴所围图形的面积,也能表示这个小球在相应时间t 内通过的路程s 。

上述小球从A 点沿光滑斜面滑下,在时间t 内通过路程的表达式为s =______。

【来源】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题
【答案】变速
25t + 22 2.5t t +
【解析】 【分析】 【详解】
(1)[1]由表中数据可知,随时间小球的速度变大,则小球在斜面上做变速运动。

(2)[2]报据表中数据,在图乙中描点画出小球的v-t 图象如图所示:
(3)[3]由图像可知,小球的运动速度与时间成一次函数关系,且小球的初速度为2m/s ,则运动速度v 与时间t 的关系式为
03m/s 2m/s 250.6s
v v v t t t t ∆=+
=+=+∆ (4)[4]小球从A 点沿光滑斜面滑下,图线与时间轴所围图形的面积为路程,则在时间t 内通过路程的表达式为
20()(225)2 2.522
v v t t t s t t +++=
==+
3.归纳和演绎式探究
探究小球在斜面上的运动规律如图甲所示,小球从顶点A 点由静止开始沿着足够长的光滑斜面自由滑下,它在斜面上的速度v 随时间t 均匀变化。

实验数据如下表: t /s 0 0.1 0.2 0.3 0.4 0.5 0.6 v (m·s -1)
0.5
1.0
1.5
2.0
2.5
3.0
(1)小球的运动速度v 与时间t 的关系式为v =______;
(2)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乙中描点并画出小球的v-t 图象;______
(3)如图丙所示,以速度v 1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时间t 1内通过的路程是s 1=v 1t 1,它可以用图线与时间轴所围矩形(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

同样,图乙中图线与时间轴所围图形的面积,也能表示这个小球在相应时间t 内通过的路程s 。

上述小球从顶点A 点由静止沿光滑斜面滑下,在时间t 内通过的路程的表达式为s =______。

【来源】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题
【答案】25m/s t ⨯ 222.5m/s t ⨯
【解析】 【分析】 【详解】
(1)[1]设小球的运动速度v 与时间t 的关系为
v kt b =+
由表格数据,将第二组和第三组数据代入关系式,可得
0.5m/s=0.1s k b ⨯+① 1m/s=0.2s k b
⨯+②
由①②解得
25m/s k =,0b =
则小球的运动速度v 与时间t 的关系
25m/s v t =⨯
(2)[2]根据表中数据,在坐标系中找出对应的点,然后连接起来,如图所示
(3)[3]图乙中图线与时间轴所围图形的面积,也能表示这个小球在相应时间t 内通过的路程s ,即如下图三角形ABC 的面积

1
2
ABC
S AB BC
=⨯
因为
2
5m/s
v t
=⨯
所以,在时间t内通过的路程的表达式为
222
11
5m/s 2.5m/s
22
s vt t t t
==⨯⨯⨯=⨯

22
2.5m/s
s t
=⨯
4.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小球从高处沿斜面由静止开始滚下,频闪照相机记录了小球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用刻度尺测出小球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根据测量数据作出了s—t图象如乙所示,由图可知,频闪照相机拍照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_____s;
(2)根据图乙可知,小球在BC段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___m/s;
(3)假设斜面足够长,小球从A处滚下,经过2s到达E点(图乙中未画出),则该小球到达E点时通过的路程为______m。

【来源】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答案】0.5 0.6 1.6
【解析】
【详解】
[1]由图乙可知频闪照相机拍照的时间间隔为0.5s;
[2]由速度公式
s
v
t
=得到小球在BC段的平均速度为
BC
BC
0.4m0.1m0.3m
=0.6m/s
0.5s0.5s
s
v
t
-
===;
[3]由图乙知OB段即0s到0.5s内小球的平均速度为:
OB
OB
OB
0.1m
=0.2m/s
0.5s
s
v
t
==
CD段小球即1s到1.5s内的平均速度为:
CD
CD
CD
0.9m0.4m
=1m/s
0.5s
s
v
t
-
==
又由第一问知道小球0.5s到1s内的速度为0.6m/s可得1.5s到2s内小球的平均速度为1.4m/s,所以1.5s到2s内小球的运动路程为:
1.4m/s0.5s0.7m
s vt
==⨯=
所以该小球到达E点时通过的路程为
0.9m0.7m 1.6m
+=。

5.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 1 ㎝)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 A、B、C 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1)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_(填“大” 或“小”)
(2)请根据图中所的信息计算:若小球在AC 上的平均速度表示为v AC,则
v AC=_________________m/s;
(3)小球在AC 上的平均速度v AC、在AB 段的平均速度为v AB和在BC 段的平均速度v BC的大小关系是_____。

【来源】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答案】小 0.3 v BC >v AC>v AB
【解析】
【详解】
(1)当斜面坡度越大时,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过某点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所以为使计时方便,斜面坡度应较小;
(2)已知斜面上刻度的分度值为1cm,
由图知,小车通过AC的路程为;
小车通过AC段的时间;
所以小车通过AC的平均速度为:

(3)小车通过AB的路程为;
小车通过AB段的时间;
所以小车通过AB的平均速度为;
小车通过BC的路程为;
小车通过BC段的时间;
所以小车通过BC的平均速度为;
比较可知:。

【点睛】
重点是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理解当斜面的倾斜程度较小时,小车的运动时间较长,所以便于测量时间,计算速度时注意单位要统一。

6.在做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时,小明取长50cm的细玻璃管注满水,管中留一个小气泡,将玻璃管反转后,观察气泡的运动情况,如图所示。

(1)小明将实验所测得的数据记录在表一中,请你在图的坐标中画出s t 图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一:
从0点开始的距离s/cm010203040
5mm高的气泡从0点开始的时间
05101520
t/s
表二:
从0点开始的距离s/cm020406080
1cm高的气泡从0点开始的时间t/s0 3.67.210.814.4
2cm高的气泡从0点开始的时间t/s0 3.4 6.810.213.6
(2)从实验数据和所画的图像,小明认为:小气泡所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他判断的依据
是:________。

(3)小明换用粗玻璃管又做了2组实验,数据记录如表二所示。

观察数据可知:________(大/小)气泡运动较快。

由于气泡上升较快,会造成时间的测量难度较大,为了解决这一困难,根据小明的实验数据,请你提出一点建议:________。

(4)本次实验中,小明还发现,玻璃管与水平成60°角放置,管中气泡的上升要比竖直放置快一些;而当玻璃管水平放置时,气泡几乎不动。

根据此现象你能推测出:随倾斜角度的增大,气泡上升速度的大小将:________。

【来源】人教版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检测试题
【答案】相等时间通过相等的路程(或路
程和时间成正比)大用小气泡做实验(用较细玻璃管、用较长玻璃管)先变大后变小
【解析】
【分析】
(1)先确定横坐标轴的标度,将表一中的数据在s t 坐标系中用描点法图。

(2)要判断气泡做什么运动,关键是看它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如何变化。

(3)从表二中分析长、短气泡运动相同的路程比较所用的时间,找到长气泡和短气泡谁运动得快,根据题干条件,运动慢的误差较小,从而也找到减小误差的方法。

(4)根据管在倾斜过程中气泡上升的快慢情况与开始比较,得出结论。

【详解】
(1)[1]根据实验数据中,时间和对应的路程之间的关系,可绘制出路程s与时间t的图像:
(2)[2]从实验数据和所画的图像,都反映出了路程与时间成正比,或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即速度)是一个定值,说明小气泡所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3)[3]从表二中数据不难看出,大气泡运动较快;
[4]为解决气泡上升较快,造成时间的测量难度较大,根据大气泡上升快的特点可知,可用小气泡做实验,或用较细玻璃管、用较长玻璃管做实验。

(4)[5]当玻璃管与水平成60°角放置,管中气泡的上升要比竖直放置快一些;而当玻璃管水平放置时,气泡几乎不动。

根据此现象不难推测出:随倾斜角度的增大,气泡上升速度先变大后变小。

7.“扔纸飞机”是民间传统游戏,某兴趣小组同学认为:纸飞机的飞行距离除了与发射速度的大小有关外,还可能与纸飞机大小、材料和发射角度等因素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小组成员将打印纸和旧报纸裁成不同面积的纸张,制作了相同形状的纸飞机若干个,利用固定在室内某一位置的简易发射器,以相同大小的发射速度和不同发射角度(发射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进行多次实验,整理相关数据如表一。

()1为探究纸飞机的飞行距离与纸飞机材料的关系,应选择表一中的实验序号_______进行实验。

()2综合表一信息,分析该实验中纸飞机飞行距离与发射角度之间的关系:_____________。

()3若要寻找纸飞机最大飞行距离的发射角度,在上述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应如何设置发射角度进行进一步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组成员又制作了三架形状相同的纸飞机,用该发射器以相同大小的发射速度进行实
验,实验要求如表二。

若甲、乙、丙这三架纸飞机飞行距离分别为s
甲、s

、s

,请预测
它们的大小关系:____________(从大到小排列)。

表二:三架纸飞机实验要求
【来源】江苏扬州市仪征市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期末测试题
【答案】①和③见解析所示见解析所示见解析所示
【解析】解答:()1为探究纸飞机的飞行距离与纸飞机材料的关系,由表一中的实验数据可知序号①和③其他条件相同,纸飞机材料不同。

()2综合表一信息,分析该实验中纸飞机飞行距离与发射角度之间的关系:由①②③两次实验数据分析可知:无论是哪种材料制成的纸飞机,发射角度由0°到15°时,飞行距离逐步变远,而超过15°以后,飞行距离随着发射角度的增加却越来越近;()3若要寻找纸飞机最大飞行距离的发射角度,由①②③两次实验数据分析可知:发射角度在15°时,飞行距离最远,所以要寻找纸飞机最大飞行距离的发射角度,我们要把实验次数增加,每次实验时发射角度改变幅度变小,从而找出最大飞行距离时准确的发射角度。

(4)按照表一实验数据可知:飞机纸张大小、发射角度都相同时,打印纸制成的飞机要比旧报纸制成的飞机飞得远,所以表二中甲和丙在纸张大小和飞行角度相同时,打印纸制成的甲飞机比旧报纸制成的乙飞机飞得远,即s甲>s丙;当纸张大小和材料相同时时,发射角度是15°的丙飞机要比发射角度是30°乙飞机飞得远,即s丙>s乙.它们的大小关系:s甲>s丙>s乙(从大到小排列)。

点睛:(1)由控制变量法可知为探究纸飞机的飞行距离与纸飞机材料的关系,由表一中的实验数据可知序号①和③其他条件相同,纸飞机材料不同(2)由①②③两次实验数据分析可知:无论是哪种材料制成的纸飞机,发射角度由0°到15°时,飞行距离逐步变远,而超过15°以后,飞行距离随着发射角度的增加却越来越近;(3)由①②③两次实验数据分析可知:发射角度在15°时,飞行距离最远,所以要寻找纸飞机最大飞行距离的发射角度,我们要把实验次数增加,每次实验时发射角度改变幅度变小,从而找出最大飞行距离时准确的发射角度.(4)按照表一实验数据可知:飞机纸张大小、发射角度都相同时,打印纸制成的飞机要比旧报纸制成的飞机飞得远,所以表二中甲和丙在纸张大小和飞行角度相同时,打印纸制成的甲飞机比旧报纸制成的乙飞机飞得远,当纸张大小和材料相同时时,发射角度是15°的丙飞机要比发射角度是30°乙飞机飞得远.
8.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l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则;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进行测量的;
(2)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S AB =__cm ;V AB =__ m/s
(3)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 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 段的平均速度V AC 偏__(填“大”或“小”)
(4)若一小球从C 远动到A 后马上又从A 远动到C,已知前半段的速度为V 1,后半段的速度为V 2,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
【来源】湖北省大冶市金湖街办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12月)物理试题
【答案】 v=s/t 40.0 0.2 大 见解析所示 【解析】(1)测平均速度的实验原是是: s
v t
=,即根据该公式进行测量。


2








度值为1cm ,
所以: 10.00dm 6.00dm 4.00dm 40.0cm
AB s =-==,
运动时间


15:35:2215:35:202s -=,
平均速度为: 40.0cm 0.4m
0.2m/s 2s 2s
AB AB AB s v t =
===。

(3)如果小车过了A 点后才开始计时,所测时间变短,根据s
v t
=,所测量的平均速度会偏大。

(4)前半段所用时间为: 11
AC s t v =
;后半段所用的时间为: 22AC s
t v =
全程的路程为2AC s ,所以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121212
12
222AC
AC AC AC s s v v s v s s t t t v v v v =
===+++ 答案: (1). s
v t
=
(2). 40.0 (3). 0.2 (4). 大 (5). 12122v v v v +
点睛:重点是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及速度公式的应用,难点是最后一问求全程的平均速度,注意用全路程除以全程所用时间,切不可用两个速度求平均值,没有意义。

9.甲和乙两个小球(小球大小可忽略)在平直路面从左到右运动,从计时开始记录,每隔
0.1s记录一次,纪录得小球的位置如图所示.
(1)由图可知,甲小球做_______运动.
(2)从计时开始,乙小球前0.5s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_m/s.
(3)根据如图的记录,在如图的坐标系中画出甲小球的s﹣t图线_________.
【来源】山西大学附中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优化测评物理试题
【答案】匀速直线 3
【解析】
【分析】
【详解】
(1)由于随着时间的推移,甲在相等的时间间隔内通过的路程仍然相等,所以甲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2)甲小球0.5s经过的路程和乙小球0.5s经过的路程是相等的,所以图中所示乙小球0.5s经过的路程s=0.3m×5=1.5m,
所以乙小球前0.5s的平均速度v===3m/s;
(3)s﹣t图象如图所示:
10.小车平均速度的测量
【来源】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2019-2020学年八年(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答案】26.0cm 4s 方法1 0.15 不是增大斜面倾斜程度(合理即可)
【解析】 【分析】 【详解】
[1]根据图示和表中数据可知,表中第一行数据为路程,第二行数据为时间,并且
190.0cm 64.0cm 26.0cm s =-=,
[2]210s 6s 4s t =-=.
(1)[3]方法1计算平均速度是总路程与总时间之比,正确;方法2是两次平均速度的平均值,错误.
[4]甲至丙的路程390.0cm 0.9m s ==,时间36s t =,所以甲至丙的平均速度
3330.9m 0.15m /s 6s
s t υ=
==. (2)[5]由表中实际数据可知,126.0cm 0.26m s ==,所用时间12s t =,所以此路程的平均速度
1110.26m 0.13m /s 2s
s t υ=
==, 小车全程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6] 增大斜面倾斜角度,减少下滑时间,由速度公式s
v t
=可知,在路程一定时,可以增大小车平均速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