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琅琅书声响彻语文课堂
让书声琅琅回归语文课堂
、
朗读 能 提 高学 生的 识 字能 力
南 宋教 育 家朱 熹要 求学 生 要从 小 养成 认 真 朗读 的 习
惯 .还 强 调 读 书需 要 逐 字 逐 句 理 解 透 彻 ,进 而 深 刻 体
会 ,仔 细 揣 摩 。在 朗 读 中 ,如 果 让 某 个 字 突 出来 读 ,更
不经 过 理 解 的 语句 肯 定 是 读 不 出感 情 的 ,读 诗 词 . 哪些 字词 该重 读 ,句 子 内部 和句 子之 间该 怎 么停 顿 .体
亮 、准确 、熟 练 ,且 多 以学 生 自读 为 主 ,这 样 能使 他 们
在 反复 吟 咏 、朗读 中渐渐 领悟 道 理 。
现 出 了读 者 对诗 句 的理解 水 平 。此外 .诵读 时节 奏 缓急
的掌 握 、语调 升 降 的控制 、语 气 轻重 的 变化 ,还 体 现着 阅读 者 对诗 句 的理解 程 度 ,如能 配 以肢 体语 言 ,发 挥 丰
朗读 能体 现 一个 人 的语 文综 合 能力 ,诵 读 是将 语 言
的 学 习 、语 感 的 培 养 、情 感 的熏 陶几 者有 机 结 合 的 纽 带 ,所 以 ,在课 堂教 学 中重 视 朗读 ,对 语 文学 习 有着 不 可 估量 的作 用 。
思 想 感 情 ,体 会 文 章 内 涵 也 就 更 加 深 刻 了 。 三 、 朗 读 能 体 现 学 生 的 理 解 能 力
忘 。课 堂上 ,教 师 们有 的用 多 媒体 随 图画音 像讲 解 ,有 的凭 传 统 的 “ 一 支 粉 笔加 一 张 嘴 ” ,从 头 说 到 尾 ,其 共 同点 就是 都没 听到 师生 的诵 读— — 教 师用 录音读 代 替 了
让语文课堂书声琅琅
让语文课堂书声琅琅“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校园内,最为动听的莫过于琅琅读书声,书声应是成为一堂好的语文课的首要特征。
这是我国传统语文阅读教学中宝贵经验。
其实用性最强、收效最明显。
“熟读精思”,“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是强调了读在理中的重要性。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是告诉我们读,能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部编版教材,小学阶段有129首古诗文,适应语文大时代,要求学生多阅读,故语文教学特别是阅读教学,如何提高实效性,是我们语文老师经常思考的问题。
我认为,朗读是直接提高语文成绩,培养语文素养最简单,最容易的操作方法,单靠看.靠浏览,或要求学生默读,不大声地读,就达不到学好语文的目的。
因此,课堂中的琅琅书声,尤为显得重要。
如何让乡村的语文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又能让学生记忆深刻,更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我结合个人教学经历,觉得以下做法,行之比较有效。
一、范读。
范读是最好的朗读指导,是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重要手段。
小学生模仿能力极强,长期坚持范读,时间一长,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影响,潜移默化,学生的朗读能力随之得到不断提高。
范读分两个方面,一是充分利用多媒体音频。
凡是音频上面有那一课的朗读内容的,我总是一遍又一遍地放给同学们听。
放第一遍时,让他们边听边用笔做不同的记号,哪儿需要停顿,哪儿读重音,哪儿读轻声,哪儿该扬上来,哪儿应降下去,哪儿速度快,哪儿速度读得稍微慢;放第二遍录音时,让他们小声和着读,跟上节奏,像《月是故乡明》、《匆匆》等就是这样开展教学的,让同学们受到直观的、形象的启示。
二是教师范读。
教师的范读是最为直接的,老师平时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学生都会在不知不觉模仿,老师读得好,学生自然会加以效仿,如在教《自相矛盾》等文言文时,我范读课文,学着古人读书的样子,摇头晃脑双手背在后面,在讲台前踱来踱去,嘴里念念有词,同学们觉得挺有趣,迫不及待地跟着读起来,他们读得有声有色,惟妙惟肖。
二、导读。
琅琅书声激活语文课堂
琅琅书声激活语文课堂摘要:新课程改革呼唤把课堂还给学生,把语文还给语文课,把琅琅书声还给语文课堂。
新的教学体制下的语文教学必须以“读”为本。
语文教师只有在“读”上做文章,让琅琅书声激活语文课堂,才能让学生在对汉语的诵读中体会其优美的节奏和韵味,使学生对语文产生敏锐的感受力,提高语文素养。
关键词:诵读语文教学兴趣语感审美能力写作兴趣自古以来,人们都非常重视朗读在学习和教学中的运用,“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是众所周知的名言,而白居易是读书以至“口舌成疮”方有大成;韩愈则是“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始成大家。
朱熹也曾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这些流传千古的名言,总结了古人宝贵的治学经验,包含着我国古代语文教法的精髓。
可见,我国古代语文教育的成就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诵读的运用。
但是,在应试教育的作用下,教师往往在课堂上只顾滔滔不绝地讲解,学生则没完没了地大量做题,课堂上失去了学生琅琅的诵读之声。
致使学生对读写失去兴趣,想象力和创造力贫乏。
这样的语文教学必然是难以取得成效的。
笔者认为,新的教学体制下的语文教学必须以“读”为本。
一、诵读,是激发兴趣的关键学生平时可能喜欢看语文书,但却不喜欢上语文课,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人文底蕴的流失是不争的事实,我们常常将充满人情人性之美、最具趣味的语文变成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知识之学,乃至变成一种应试训练,这样使得众多学生毫无兴趣、无动于衷。
我们伟大祖国的语言——汉语,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最丰富美妙的语言之一。
它的每个音节都带有音调,它的每个词汇都富有表现力,每个语句都具有鲜明的节奏,富有音乐性。
汉语这种特有的音韵美,决定了汉语特别适合诵读。
“诗经”“楚辞”“离骚”“汉赋”“唐诗”“宋词”“元曲”等,如果不靠诵读,就很难感受其声律,体会其词语,更不要说领会其神韵了。
朗读可以使静态的无声的语言文字化为动态的有声的具体情景,使读者、听者、作者的情感交融在一起,化为一种难以言传的情感力量,拨动人的心弦,撼动人的灵魂,从而改变学生在听课时“充耳不闻”、默读中“熟视无睹”的状况,改变因课堂沉闷而走神的现象。
如何让语文课堂书声琅琅
如何让语文课堂书声琅琅书声琅琅”是一堂语文课的重要特征,就学习语文来说,朗读是非常重的,可以说,不朗读,不出声读,光靠看,光靠浏览,是学不好语文的。
从课堂教学手段上来说,小学阶段都应当突出朗读的训练。
一、朗读形式可以多样,但要合理运用。
我个人认为,让学生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有一个重要的环节,老师的朗读能力与水平要先提高,所以,教师先要过朗读关。
我建议把普通话测试后面40篇文章拿出来让教师没事时读读,教师也有个比赛。
教师在课堂上的领读,能使学生跟着老师读的过程中,从中领会朗读的节奏。
教师范读读得好,学生自然地中以品味,体验、模仿,久而久之。
教师的朗读能力会逐渐转化成学生自身的能力。
但要注意的是:范读只是引路而已,只能起“示范启发”作用,而不是让学生机械地模仿,因为“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必须引导学生“入境入情”,因情而自得,按“得”去朗读。
一节课中范读不能太多,一段或几句话即可,要尽可能多地留些时间让学生自己练读。
二、各种形式的朗读有各自的功能和适用范围。
当需要激情引趣或学生读得不到位时,宜用范读指导;当需要借助读来帮助学生分清段中的内容、层次时,宜用引读;当遇到对话较多、情趣较浓的课文时,宜采取分角色朗读;当需要渲染气氛、推波助澜时,宜用齐读……(2)慎用齐读。
齐读虽有造声势、烘气氛之妙用,但也是“滥竿充数”和产生唱读的温床。
(3)每种形式的读放在不同的环节,它的作用又有区别,如范读与学生的试读,先后次序互换一下,它们各自所担负的任务、执教者要体现的目的意图也就不同。
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朗读训练过程,科学合理地选择好每一环节读的形式,让它们各尽所能。
每一次读书都让学目的地去读,不要盲目读书。
三、说说我们的朗读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1、朗读的时间不够充分。
充斥于语文课堂的“讲问教学”挤掉了学生读书的时间,一节课40分钟,学生朗读的时间却不到5分钟,朗读练习往往是来去匆匆,如雁掠过,且又“雁过无痕”。
让琅琅书声贯彻语文阅读教学
教 学中 ,学生 的朗读显得 多么重要 。
可是我发现学生许多时间用在课 堂各 种形式 的朗读上 ,不太注重思 考能力 的培 养 ,出现会 读 书不会 思 考 的现
象, 违背 了朗读教学的初衷。针对这
种 现象,思索在阅读教学中如何进行 朗读训练 ,我谈谈 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
.
让琅琅书声贯彻语文阅读教学
教师做 好示 范 。激 发学 生兴 语文教师由于有其特殊性 ,需有
我请他朗读 , 他读得非常有感情 ,我
字体现 了母亲对儿子最强烈的爱 ,从
‘ 唯一 ’ ‘ 情 愿 ’可 以看 出来 。 ”我
读 指 津
建构式生态课堂实行到现在 ,已 经成为一种常态课 堂的形式 。在这之
完整的情感基调 。这种情感基调会 通
前 的课堂存在着朗读的缺席和弱化倾
向,过多的讲析 、 练习充斥课堂 出来 ,这些词句 与段落对表现中心思想作用很大。指 导学生读好这些词句段 ,可以帮助 学 生深入体会 文章的思想感情。 如 《 祝福》 中关于祥林嫂最后 一 次来到鲁镇的外貌描写 , “ 只有那眼
能使许 多优秀篇章储存 在大脑 中,无 形中也增强 了语感 ,在写作 中就能表
现为语句的连贯 、流畅与词 汇语言 的
二. 学 生反复慢 读优 秀篇章 与名 言佳句 学生缓慢朗读 的时候可 以慢慢思 考 ,将 “ 读 ”与 “ 思” 有机 结 合起 来, 特别体现在那些优秀篇章与名言 佳句中,反复诵读 , 可 以做到 “ 读了
入课文 。学 生边评 边读 ,边读 边 感
悟 ,后面的几个学生一个比一个读 得
让朗朗的读书声溢满课堂
让朗朗的读书声溢满课堂安陆市烟店镇水寒小学沈芝远《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由此可见朗读已成为语文课堂的“奠基石”。
一堂优秀的语文课,离不开循序渐进的朗读。
朗读如同是一坛坛美酒,读之越深,越觉其味之甘醇。
然而如今的语文课堂,我们尽管听到不少琅琅书声,但是不少课堂上的朗读隔靴搔痒,只重数量,忽视质量。
这样的朗读使学生对课文感知肤浅,不能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难以感受到文章所蕴含的情感熏陶。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重视朗读,让学生通过朗读与文本产生共鸣,获得情感的熏陶,从而深入了解文本所表达的深刻内涵。
下面结合着平时收集的教学案例,谈谈我对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几点认识。
1、重视范读,帮助学生感悟课文内容要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教师的示范指导非常重要。
教师在范读课文时,学生可以视其人,闻其声,直接领略老师的语气、语调及表情,使语言文字变为鲜明的形象或场景,使学生虽在教室之中,却有身临其境之感,与教师、与书中人物产生共鸣,进而能体会到课文的思想内容和感情基调。
如《珍珠鸟》一文中的句子“我便用吊兰长长的、串生着小绿叶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也就格外轻松自在了。
”这样示范朗读——师:读这些句子要注意啊,它可是胆小的,你该怎么读才不吓着它们?(学生读得有些重)师:气重音可不能重。
要是我读的话,我读得还要轻。
因为它那么娇小,那么怕人的,我会这样读:“我便用吊兰……”老师读得“小心翼翼”。
叶圣陶先生曾谆谆告诫:语文课以读书为目的,老师若引导学生善于读,则功莫大焉。
”这段话,通过老师的范读,一下子就让学生把握了文章的感情调,学生通过朗读真正体会到了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动物的关爱之情,不由自主地与作者一起悉心体察着这可爱又怕人的鸟的一举一动。
2、体验情感,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叶圣陶先生认为阅读“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而是应当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
让琅琅书声回荡在语文课堂上
让琅琅书声回荡在语文课堂上唐艳平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教学“耗时多、收效少”的情况愈来愈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
影响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问问答答的形式多,有感情朗读的机会少。
怎样才能让语文课堂真正书声琅琅呢?一、激发学生朗读兴趣1.导语激趣导入,不仅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门艺术,好的导语能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快快乐乐地朗读课文。
2.范读引路小学生喜欢模仿,在他们的眼里,老师是神圣的,他们常常爱模仿老师的动作、表情,甚至说话的语气。
老师的一段示范朗读往往胜过百十句“该读什么语气”之类的枯燥话语。
3.群体竞争小学生特别希望受到群体的认可和重视,特别爱在群体中表现自己。
针对这一特点,可以在课堂上开展“朗读沙龙”等活动,比一比、赛一赛、评一评,进一步增强学生对朗读的兴趣。
4.体验成功适当的鼓励与表扬是提高小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
每当学生取得成功时,教师的表扬和鼓励能使儿童产生一种强烈的成功体验,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及价值,从而进一步激发朗读兴趣。
二、扎实进行朗读训练1.感悟句子在阅读教学中,有的教师虽然注意了多读,但往往把朗读和理解词句截然分开,分析课文之前朗读一遍,分析完之后再读一遍,朗读多流于形式。
实际上,词是语言的基本单位,句是语言表达的基本形式,他们是文章的血与肉。
朗读和理解词句是相辅相成的,朗读以理解词句为基础,通过朗读又可以促进对文章词句的理解,“读”与“感悟理解词句”必须有机地结合起来。
例如,教学《养蚕》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项朗读训练,比较下面的两段话:①每天深夜,母亲总要起来添桑叶。
我一觉醒来,常常看见母亲拿着烛台去喂蚕。
闪闪的烛光照着她那带着皱纹的慈祥的脸。
②母亲起来添桑叶。
我一觉醒来,看见母亲拿着烛台去喂蚕。
闪闪的烛光照着她的脸。
A.分别读这两段话,你觉得哪段话写得好?B.好在哪儿?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表达了作者对母亲为了孩子们念书付出辛劳的感激与敬爱。
让我们的语文课堂书声琅琅
让我们的语文课堂书声琅琅我们越来越认识到:默读是不能代替诵读的。
正如叶圣陶先生指出的,“语文学科,不该只用心和眼来学习,需在心与眼之外,加上口与耳才好。
”所以,诵读越来越受到我们语文学科的重视。
但语文学科应达到怎样的效果,通过诵读是否增强了学生的语感,如何加强对学生诵读指导呢?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 读思结合诵读,不只是动口出声,更重要的是动脑思考。
缺少思考的朗读是有缺陷的。
怎么思考呢?例如,读朱自清先生《背影》,“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背影”有什么稀奇的?为什么“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呢?再如“到徐州见到父亲,看见满园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
”“狼藉”是什么意思?“满园狼藉”又是怎样的景象?“簌簌”流泪是什么样子?“不禁’又说明什么呢?带着思考读,学生潜意识里便有了追寻的目标。
2 读品结合品,是指品味文章写法上的妙处。
例如,读朱自清先生的《春》,读“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如果你觉得“脚步近了”用笔巧妙,就要琢磨:妙在何处呢?读“小草偷偷的从土地里钻出来……”,如果你感到“偷偷”和“钻”用笔不凡,也得琢磨琢磨:怎么不凡呢?换个说法怎么样呢?又如,读鲁迅先生的《阿长与山海经》,“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为什么把《山海经》说成“三哼经“?阿长为什么把书名说错,买书容易吗?这就是品。
品的过程便是体验文美的过程,也是提高审美情趣的过程。
3 读出形象以形象感人,是文学作品的突出特征。
诵读,要借助想象让作者所描述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在眼前,仿佛看得见,摸得着,嗅得到。
例如,读朱自清先生的《春》,“红的像火,分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
”读到这几句,要在想象中让眼前展现出一片如火,如霞,如雪的春花,不仅美丽好看,仿佛还有淡淡的甜味沁人心脾。
接下来,“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这时,眼前又该换成一副“累累果实挂枝头”的画面,叫人着迷,令人心醉。
让琅琅的读书声成为语文课堂的主旋律
让琅琅的读书声成为语文课堂的主旋律楚水小学金春红《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
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恰当地,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感。
同时,朗读也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
它在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的过程中,眼、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并用。
既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子,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这就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吧。
那么,怎样才能让朗读更有效、更艺术呢?我在实践中做了如下的尝试:﹙一﹚融情范读,创设情境,感染学生要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教师的范读很重要。
教师的全文范读可以创造情境,营造气氛,有利于学生在“听文”中想象的发挥和思维的再创造。
教师对重点段落的范读,可以提高学生对好词佳句的欣赏水平,加深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
如《我爱你啊,中国》和《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这两篇都是感情色彩很浓的文章,教师可以交待有关历史背景,作课文情感的铺垫,而对于文章内容无须作过多讲解。
然后,通过教师的范读来营造气氛,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受到语言的感染,得到情感体验。
因此,教师想让学生朗读得有声有色、充满感情,就必须自己读得声情并茂。
只有感染学生、打动学生,才能让学生真正受到感动。
(二)循序渐进,环环相扣,入情入理逐步提高循序渐进是教学的一般原则,朗读教学也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逐步提高要求。
一篇课文给学生读,应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让他们把书读通、读正确、读流利。
扫清字词障碍,对文章进行整体感知掌握文章各部分的内容,了解各部分内容的地位、作用,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
然后再细化到字词句段,抓住重点词句进行切磋琢磨,在品味中赏析、在赏析中朗读,领略作者的思想感情,才能达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目的。
让语文课堂书声琅琅
让语文课堂书声琅琅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曾国藩说:“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得出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
”对那些文字优美、琅琅上口的作品,或朗读,或吟诵,或吟唱,或记背,能积累名言佳句,体验艺术的魅力。
可见,朗读是最有效的一种阅读训练形式。
《语文课程标准》中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求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以读为本,把朗读贯穿在教学全过程,让语文课堂有琅琅的读书声,让学生在读中学、读中品、读中悟。
一、琅琅书声通词句崔峦先生曾提出:在每篇课文的朗读教学中,要体现这样的教师指导和学生学习的过程——由读得不完全正确到读正确,读得不太通顺到读得通顺、流利,读得比较平淡到读出感情。
朗读教学是一个系统的复杂的过程,正确流利是有感情朗读的基础,初读是朗读教学的第一站。
通过初读,学生应切切实实地达到字字音准、句句通畅。
课堂上我拿出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读书,鼓励学生大胆尝试,自己借助拼音读出汉字的读音,然后小组交流检查,看能否读准确、读流利,对容易读错的字及时正音。
随着年级的升高,要求稍微拔高,读书要流利,会断句,有的句子很长,要对学生进行指导。
如《在大海中永生》一文中有一个长句:“一位以自己的一生带领人民书写中华民族崭新历史的伟人,今天将完成他人生的最后一个篇章。
”我就让学生拿着笔,在你认为该停顿的地方用“/”划下来,师生交流、体会,这样就会读得更好、更到位。
这样坚持下去,每节课都要求学生做到“六不”:不丢字,不添字,不错字,不重复,不唱读,不读破句子。
学生能达到正确朗读,读通词句,也就初步形成了读书能力,那么把课文读流利也就水到渠成了。
二、琅琅书声促理解朗读是把握教材内容的一种手段、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
我们要以语言文字训练为切入口,使学生获得对全文更深刻、更全面的理解。
苏教版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故事性很强的课文,如《公仪休拒收礼物》、《三顾茅庐》、《祁黄羊》等,这些课文很适合学生表演。
让琅琅书声重回语文课堂
让琅琅书声重回语文课堂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面对可亲的母语和佳作名篇,触摸和欣赏它的最好方法就是朗读。
因为朗读能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抑制注意力的分散,同时也是检验学生对课文理解程度的重要尺度。
可以说“琅琅书声”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大特征,也是新课标中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整体提高的需要。
一、努力营造一个朗读的氛围在现实中,有些朗读教学常常流于形式,将朗读教学抽象化、简单化,甚至以录音来代替。
这里,我且以朱自清的散文《春》教学中的一个片断设计,对如何有效地营造朗读的氛围加以说明。
我先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接着重点体会这些语段描写的美景。
师:请选择你认为写得最美的语段读一读,让我们也来感受一下春天那特有的美。
此时此刻,如果你置身在这美景中,会怎样做呢?这个片断的教学设计看似简单,但要让学生用朗读的方式表现出春天的美,却不是一件易事。
首先它主要取决于学生自我的感悟,心中有春天;其次在于朗读技巧的发挥,抑扬顿挫、轻重缓急、语音语态的综合运用。
如果只是让学生粗粗读这么一两遍,学生的情感无火花迸出,朗读也不会让人身临其境,感受更是空洞无物。
这样的文本解读是苍白的,学生成了“匆匆过客”。
如学生读完《春》后会说:“我觉得这春草好顽强,勇敢地钻出来,又像孩子一样的可爱,打量着周围的一切。
它生命力旺盛,一大片满是的。
我好像躺在那草地上,清新惬意!所以‘偷偷地’、‘满是的’这些词,我会强调地读。
”而这种感受又会引发另一种体验:“我读着读着,仿佛看到许许多多小草在和我们一起欢笑着,一起奔跑着,我也想打两个滚呢!”这是一种多么美的境界,这就是物我同一、物我相融的境界。
读书到此方唯真!此时若让学生再去品读有关语句,则又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了。
古语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朗读就是感知文本,体验情感,是走进教材的过程,是与作者对话的过程。
因而,朗读氛围的营造可以大大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
让语文课堂书声琅琅论文
让语文课堂书声琅琅【摘要】笔者就语文教学中学生读的重要性及一些自己多年教学中的读的教学心得发表一些自己的浅见,以期与其它大方之家一起交流学习。
【关键词】朗读方法指导语文课堂教学新一轮的语文课程改革以来,语文课堂教学研究在教师中大兴,不少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勇于创新,大胆实践,不断向传统教学方法挑战。
一时里,语文课堂热闹非凡,甚至于唱歌,跳舞及至小品等表演均在语文课堂上出现。
短短的四十五分钟里异彩纷呈。
学生们表演得意犹未尽,不亦乐乎,教师在教室里指导得汗流浃背,晕头转向。
诚然,这样的课堂非常活跃,气氛热闹,但总让人觉得这好像不是一堂语文课。
笔者常常思考:在这些老师绞尽脑汁,究尽心思的各个课堂板块设计中,甚至于都加入了很多纯艺术化的项目,但为什么独独没有给课堂诵读留点时间呢?笔者留意这一现象已经很久。
现在,由于升学的压力和课改的误区,语文课堂诵读越来越被语文老师忽视,大多数教师把语文教学的重点放在了字句训练,阅读分析及作文指导上,语文课堂上的读一再被压强。
最近接了一个初一班,我发现全班五十几个学生中近一半的人几乎不会读课文,能完完整整的念完课文的一半同学中也是发音不准,吞吞吐吐,极不流畅,就更谈不上感情充沛,生动有感染力了。
为此,笔者认为我们必须在语文教学中加强读的训练,让语文课堂充满琅琅的读书声!首先谈一下在语文课堂加强朗读的必要性。
一、重视朗读,是配合国家推广普通话,加快民族融合,促进共同繁荣的大形势所需。
国家宪法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教育法》也规定“学校及其它教育机构进行教学,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很明显,在学生中利用语文学科的特点,加强学生读的训练,对普通话的推广和普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二、就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来讲,也有必要重点抓读,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文本教材是以文字的形式反映在课本中的,我们通过诵读先把视觉形象一一文字转换成听觉刺激,然后再通过想像让学生走人作品,与文本的作者进行深层次的交流,激起学生与作者,与文本之间的共鸣,把三者有机的联系起来。
打造书声琅琅的语文课堂
把 握 文 本 语 言 的 语 音 与 语 义 ,从 而 提 高 内化 的数 量 与 质量 。在 朗 朗 的 书 声 中 , 阅
读更有效 。课 外阅读 , 不妨运 用默读 、 略 读和 浏览的方法 , 扩大 阅读范 围, 拓展学
生 的视 野 。
二、 美读 课 文 , 入 作 者 文 字之 心 走
诵 、 诵 、 诵 、 角 色 诵 、 龙 诵 … …形 独 齐 分 接
听、 美妙迷人 的乐章 。新版 《 语文课 程标 准 》中 ,每 一个学段 的阅读要求 中都有
“ 普 通 话 正 确 、 利 、 感 情 地 朗 读 课 用 流 有
文 ” 要 求 。 随 着 新 课 程 改 革 的深 入 , 的 应
Y wE J o u u NI Y A
麓 2 9
摘要 : 当前初 中语 文课堂上 , 书声 读
渐 渐式 微 。朗读 , 于 被 偏 废 的 边 缘 !随 处 着 新 课 程 改 革 的深 入 ,语 文 课 堂 应 该 返 璞 归 真 , 取 传 统 语 文 教 学 的 营 养 , 领 汲 引
当 前 初 中语 文 课 堂 上 , 书 声 渐 渐 式 微 。 读 “ 声 雨 声读 书 声 , 声 入 耳 ”让 我 们 的 风 声 ,
味语言 、培 养语感 的 一种根 本方 法 , 却
时常被 语文 老师遗 忘 , 于被 偏废 的边 处
缘 。 “ 姆 指 代ຫໍສະໝຸດ 替 不 了喉 咙 ” 前 文 化 部 大 ( 部 长孙 家正语 ) ,我 们 必 须 回 归 语 文 教
读成诵 , 能培 养语 感、 锻炼记 忆 、 累语 积 言材料 ……一句话 : 奠文字之基 , 浩然 养 之气 ( 军语 ) 因此 , 韩 。 一篇美 文的学 习,
让语文课堂书声琅琅
让语文课堂书声琅琅——浅谈低段语文朗读教学会昌希望小学邹运香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对那些文字优美、琅琅上口的作品,或朗读,或吟诵,或吟唱,或记背,能积累名言佳句,体验艺术的魅力。
可见,朗读是最有效的一种阅读训练形式。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以读为本,把朗读贯穿在教学全过程,让语文课堂有琅琅的读书声,让学生在读中学、读中品、读中悟。
从教低段语文教学,发现一年级学生的朗读,常常出现以下的现象:1,唱读严重,不会停顿。
2,读不流利,结结巴巴。
3,有口无声,不会感悟。
如何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让朗读成为语文课堂的“热点”,让课堂书声琅琅,成为我们语文教师要长期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通过一年多的教学实践和反复小结,我们得出这样一个经验: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可以使课堂充满活力,使学生热爱读书。
一、直观形象的画面欣赏朗读目前使用的人教版试验教材与以前的教材相比,增强了直观性,特别是低年级的每篇课文,甚至语文园地的相关内容都配有密切联系的插图,这些插图不仅画面充满童趣,而且色彩鲜艳,让人赏心悦目,借助电教手段,如制作投影,多媒体课件等方式适时用插图配合朗读,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学生进行看图训练的基础上去理解感悟课文内容,对画产生喜爱之情,产生朗读的欲望,从而收到良好的朗读效果。
一年级有篇课文《小小竹排画中游》,朗读前,我先让学生仔细观察书上的插图,让他们充分的去观察,自由的表达:两岸的树木长的那么茂密,田里的禾苗绿油油的,鱼儿在清清的河水中自由自在的游来游去,有的还跳出了水面,多么高兴,小鸟在天空中飞翔,唧唧的唱着欢快的歌,小男孩撑着竹排多么快乐!学生看着这幅形象生动的画面和同桌的同学相互交流,共同感受江南的美好,再指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句朗读,效果很好。
有的读第一句“小竹排,顺水流,鸟儿唱,鱼儿游”时像一种跳跃的音符,把鱼儿与鸟儿的的动感表现的淋漓尽致。
让朗朗的读书声响彻语文课堂
让朗朗的读书声响彻语文课堂作者:陈魏凤来源:《考试与评价》2020年第08期新课标提出了“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地表达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的目标,即标明学生的朗读能力应在语音、技巧、言语表达等方面达到何种层面,同时也包含了新课标对朗读教学的作用及功能的认定——朗读教学不仅有助于训练学生的朗读技能,而且也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认识能力、进行语言积累的一条有效途径。
笔者始终認为,朗读是最传统、最“原始”的教学方法之一,它在语文教学中仍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 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智力开发的源泉,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
通过朗读,学生可以感受到文章的意境美、结构美和行文美,感悟到散文的形散神聚,领略到文章的严密逻辑。
2. 它有助于深刻理解文本。
朱熹说:“大凡读书,须是熟读。
熟读了自精熟,精熟后理自见得。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读出声来,方能读出苏轼临江思古的恢宏与豪迈,作为有声信息的传递,朗读的音高、音长和音色都包含着丰富的含义,它赋予作品以生命,是激活文字,所以它有助于理解文本。
3. 朗读有助于培养创造思维。
朗读前,教师有目的地给予指导,教给学生朗读方法,同时有意识地设计一些问题,学生分小组研讨,然后再由教师进行适当地点评,这样的朗读,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多读课文,可以使他们在品读的过程中探究语言文字所传达的情和意,展开丰富的联想,捕捉文章中蕴含的睿智,与作者产生共鸣。
不读何以得其神韵?4. 朗读有助于提高鉴赏和写作的能力。
语文教材中选取的均是古今名篇,佳作颇多,这些文章主题鲜明,语言生动,情趣高雅,“文意兼得”,读来朗朗上口,回味无穷,有着极大的欣赏价值,更有着许多值得学习和吸收的精华所在。
随着朗读的增多,学生会在潜移默化中领悟到文章的写作特色和技巧,体会到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鉴赏水平自然“水涨船高”。
语文课堂上不能缺少琅琅的读书声
语文课堂上不能缺少琅琅的读书声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技能,而这种技能的获得必须通过反复的语言实践才能实现。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
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
在读中体验品味。
可见,朗读作为语言实践的重要方面,应当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
朗读不仅能够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增强语言感受能力,而且对写作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些古人读书的经验之谈,充分说明了朗读对写作的促进作用。
一篇词汇丰富、语言精彩的文章,如果能反复朗读,熟读成诵,书本上的语言就会变成自己活的语言。
成为自己的语言储备。
写作文时,这些语言储备就会自然而然涌上笔端。
我们古人凭借诗文吟诵,能出口成章,口若悬河,下笔有神,造就了光辉灿烂的中国古代文化。
实践证明,许多语文功底深厚的人,无不得益于少年时代的多读多背。
宋代著名的大文豪苏轼每天朗读《汉书》等作品,为他日后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立下了汗马功劳:一代文学巨匠鲁迅先生小时候博学强记,背诵了大量的名文佳作,这为他后来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取得伟大的成就打下了深厚的根基。
那么,怎样进行朗读训练呢?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教师要注重自己的范读,提高范读水平。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初中语文老师。
必须拥有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上课时。
教师给学生范读课文,更能够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讲授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时,讲到父亲在车站跨过月台给“我”买橘子。
我用深情的语调范读了这一段,把父亲由于年纪大身体胖、爬月台时艰难的动作、对“我”无微不至的关心、深挚的关爱。
声情并茂地读了出来,此时有的学生竟情不自禁地泪光闪闪,沉浸在父爱的感动中。
很显然。
我的范读已经深深地打动了学生,他们已经和文中的“我”产生思想上的共鸣,深深理解了父子之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琅琅书声响彻语文课堂
忽视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是近几年来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怪现象。
这是由于相当多的教师忽视了朗读的功效和训练,只注重高考语文习题的训练,而造成高中语文哑声。
在教学中不重视朗读,导致校园失去了书声琅琅的景观,把语文课变成了教师讲解的独角戏。
令学生感到枯燥无味,语文教学效果每况愈下,师生都束手无策。
古人对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就有独特的见解,在《说文解字》一书中是这样对“朗读”下的定义:“朗,明也”,“读,诵书也”,由此可知,朗读,就是用清晰明亮的声音诵书。
宋代大学者朱熹说:“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到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朱自清老先生在《国文教学》中引用别人的话说:“非高声朗读是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浣之趣。
”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黎锦熙也认为,语文是所谓口耳之学,学语文不能不讲究诵读。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在“阅读”一节中就明确指出:“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在“口语交际”一节中又明确指出:“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能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恰当机敏地进行口语交际”。
在“教学中应重视的问题”一节中再次明确指出:“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提高思想认识,道德修养,文化品位
和审美能力”。
这一切都说明朗读训练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学习诗歌不能离开朗读。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其实,无论是现代诗歌还是古代诗歌,在学习的过程当中都离不开朗读,并且要求学生读到能够背诵下来为止。
例如在学习《再别康桥》时,课堂上我采用了多种多样的朗读方式:听录音范读,教师配乐朗诵,学生自由练习朗诵,学生尝试配乐朗诵,小组分工合作朗诵,讲解诗歌每一节的内容情感后再朗读每一节,讲解完整首诗歌后再朗读全诗……到了最后,有的同学已经在反复的朗读中背诵下来了。
学习阅读理解文章不能离开朗读。
俗语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学生经常向我抱怨,考试时,试卷上的科技说明文、文学作品、文言文都读不懂。
我和他们共同探讨,出现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其实是他们根本就没读进去这些文章,无法理解文章的内容和内涵。
考场上读不懂,自然是平常学习课文时缺乏阅读的技巧,可也有兴趣问题。
学生平时可能喜欢看语文书,但却不喜欢上语文课,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人文底蕴的流失是不争的事实。
我们常常将充满人情人性之美、最具趣味的语文变成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知识之学,乃至变成一种应试训练,这样使得众多学生毫无兴趣、无动于衷。
甚至不耐烦。
如何让语文课焕发其鲜活的生命力?笔者认为我们应当得把语文课当成艺术课、审美课、人文教育课,语文课要以美感人,以情动人。
情是语文审美化教育的灵魂,在语文教学中尽可能地唤起学生的审美直觉,“变文字符号为可感的视觉和听觉
是最有效的办法”。
阅读,尤其是朗读才是进入审美感知领域的最基本的手段。
由于学生的学习习惯欠佳和教师不注意发挥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等原因,学生在听课或默读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因为课堂沉闷而走神的现象。
学生的这种“充耳不闻”、“熟视无睹”的状况的存在,既不利于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也不利于学生捕捉知识信息。
而朗读正好解决了这一问题,开声朗读有利于知识的接受主体(学生)集中精力去捕捉蕴藏在文字中的知识信息。
同时绘声绘色地朗读也有利于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由“感”到“悟”地学习知识。
语文知识的习得,特别是语文能力的形成,必须要经过一个从”感”到“悟”的阶段。
那么,朗读无疑是最好的催化剂,在语文能力形成的过程中,它为深层的“悟”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叶圣陶说:“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
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
”叶老意思是只有通过吟诵,才能把理解的东西化而为自己的语感。
所以在语文课堂上我们何不略去一些繁文缛节的讲述,留一点时间给朗读呢?面对着高中语文教材中大量的诗文辞赋,经典美文,我们何不纵情地诵读,放声地歌唱,这样既可获得读书的乐趣和美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何乐而不为呢?
学习作文创作不能离开朗读。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阅卷时,我们老师经常会抱怨:“怎么好作文这么罕见?”遇
到一篇稍微好点的就经不起推敲。
原因在哪?学生读的书太少了,学生在读书时对于情感的把握太浅,缺乏真情实感,这种真情实感恰恰是声情并茂地朗读才能体会深刻的。
例如讲《窦娥冤》时,讲析“滚绣球”这支曲子,带领引导学生分析这段应该读出什么感情,学生如果读出窦娥指天斥地,冤情无处申诉的那种怨恨无奈悲伤的情感,确实能够感动听众。
将平日上课时体会出来的情感,加入自己的理解,融入到今后的作文中,学生的作文就会有血有肉,感人至深。
教学生朗读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应常抓不懈。
还要纠正基础年级才需要朗读的错误观点。
虽在高考中未直接考学生的朗读的情况,但其中许多题目都关乎朗读,直接的,如:“语病”题、“诗词鉴赏”题、“背诵默写”题等。
间接的,如:“写作”题,这些都有赖于学生在平时大量的反复朗读来实现的,光靠大量无声的习题只会损伤语文的美感,挫伤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培养出不会运用汉语言文字的考试高手。
朗读法是教语文的根本之法,也是学语文的根本之法。
语文教学离不开读,少一点分析,说教,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还给朗读。
让学生真正成为主体者,让朗朗读书声回到明净的教室,让琅琅书声响彻我们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