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医院手术室高值耗材库的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医院手术室高值耗材库的管理
医用耗材监控一直是医院经济管理中的难点问题,它涉及物价收费管理、财务管理、采购管理等许多方面的管理。
医用耗材大体可以分为低值耗材和高值耗材。
高值耗材一般指对安全至关重要、生产使用必须严格控制、限于某些科室使用且价格相对较高的消耗性医疗器械。
随着新技术、新治疗手段的不断提高,高值耗材的使用种类、数量和金额也在不断增加。
加强高值耗材管理成为医院经济管理的更为重要的环节,而介入室、手术室是医院使用高值耗材的重点科室,通常占全院耗材用量的55%~65%,因此,针对这些科室必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
中山市某医院通过引入会计管理中的进、销、存管理理念,将介入室、手术室高值耗材按进、销、存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建高值耗材与收费项目对应的字典库,实现信息关联
医院的高值耗材都要办理出入仓库手续。
器械仓库在编制高值耗材项目名称和代码时必须与医院信息系统(HIS)的物价收费价格表中的高值耗材收费项目名称和代码相对应。
目的是通过统一高值耗材项目名称和代码,实现统计高值耗材出库与消耗的信息相关联。
根据介入室、手术室高值耗材使用的角度来分,可分为两类高值耗材:一类为常用高值耗材,为介入室、手术室医生在术前可预测需使用的高值耗材;一类为非常用高值耗材,为介入室、手术室医生在术前不可预测需使用的高值耗材。
两类高值耗材在器械仓库和HIS的物价收费价目表中进行分类和标识,利于区分管理。
二、建常用高值耗材的库管理模式,做到及时动态监测
统计一定时期的各种常用高值耗材的数量,经介入室、手术室核对并申请上报,设备科、物价组审核后,最后确定各种常用高值耗材的“定额基数”,并将各种常用高值耗材的“定额基数”“录入”常用高值耗材的库管理系统(见图1)。
图1. 介入室、手术室高值耗材管理流程
一是利用HIS将各种常用高值耗材一定时期的消耗数按HIS的物价收费价目表中的收费记录导入“常用高值耗材的库管理系统”,包括出院病人和在院病人的收费记录数。
如:查询1月1日至1月31日介入室、手术室常用高值耗材收费记录数,则在1月31日当天晚上12时完成所有收费录入后,系统设定导入已收费的常用高值耗材的收费记录。
二是将器械仓库一定时期已出库的常用高值耗材导入“常用高值耗材的库管理系统”。
三是利用会计的进、销、存管理核算模式,准确地核算出介入室、手术室常用高值耗材的出库、消耗、结存的数量,做到实时的、动态的监控管理。
三、建非常用高值耗材的库管理模式,确保“万无一失”
非常用高值耗材需要根据病人手术情况在手术中确认,变数较大,多数是以代销的形式存放在科室,病人使用后才录入医嘱进行收费。
利用“非常用高值耗材使用登记系统”进行管理(见图1)。
一是建立非常用高值耗材准入相关资料字典库。
由设备科根据市招标采购管理委员会确认的、准入的非常用高值耗材的中标公司资质、中标耗材价格进行录入和维护。
二是代销的非常用高值耗材在病人使用后,录入医嘱进行收费后,通过HIS提取已收费的非常用高值耗材和病人的相关资料导入“非常用高值耗材使用登记系统”。
设备科在系统中查询一定时期的按供应商统计的已收费的非常用高值耗材的收费记录并打印,交介入室、手术室核对签字后,设备科向供应商索要发票并办理相关出入仓结账手续。
四、建标准耗材成本率管理模式,成本与收入“一目了然”
介入室、手术室的高值耗材按进、销、存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后,可利用标准高值耗材成本率对介入室、手术室的成本与收入进行进一步的监控管理。
根据历年的数据,计算出介入室、手术室高值耗材的收入数与出库数的比率,建立介入室、手术室标准高值耗材成本率。
具体公式如下:
标准高值耗材成本率=历年高值耗材的出库数/历年高值耗材的收入数*100%
每月根据介入室、手术室高值耗材的收入数与出库数,计算出当月介入室、手术室高值耗材成本率。
具体公式如下:
当月高值耗材成本率=当月高值耗材的出库数/当月高值耗材的收入数*100%
通过当月高值耗材成本率与标准高值耗材成本率对比,判断是否存在耗材领用过量或领出后未收费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