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舟竞赛规则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4龙舟(含龙头龙尾),舵桨、划桨得制造材料不受限制,但在同一次赛事中竞赛规程
规定由大会统一提供得器材必须用同样材料与相同工艺制造。
2、4、5按国家体育总局审定得最新龙舟竞赛规则举办得龙舟赛,由承办单位提供统一规格
得标准龙舟与其它配套装置。划桨可由参赛队自备,但赛前须经器材检查裁判检查
验收,贴上合格字样(防水)标志后方可在比赛中使用。
3、1参赛资格
3、1、1运动员必须身体健康会游泳,在没有辅助救生设备情况下,能穿着比赛服装游泳100
米以上。
3、1、2竞赛规程规定凭身份证件确定参赛资格得赛事,运动员必须准备身份证与身份证明
文件以便审查单位在网上查证。
3、1、3在无年龄限制得组别中,如选手得年龄未达到12岁,则由父母一方或指定得责任人
划桨长度为105130厘米,其中桨叶长48厘米弧形斜口延伸12厘米,其中距末端36厘米至48厘米就是桨叶得肩。桨叶前沿最大宽度为18厘米,长12厘米处宽16、75厘米,长24厘米处宽15、4厘米,长36厘米处14、05厘米,允许误差±1毫米。桨叶得边缘厚度为0、41厘米。桨杆直径2、53、5厘米,桨柄长5782厘米。
2、2、2、3在条件不允许得情况下,也可使用活动起航方式(见图2)。
2、2、3终点裁判台
终点裁判台根据赛场具体情况确定位置,应清晰可见2个标志杆重合,并设阶梯式工作台。2、3比赛设备
2、3、1通讯联络设备
竞பைடு நூலகம்部负责人、总裁判长、副总裁判长、宣告员及各组裁判长应配备性能可靠得对讲机。
2、3、2扩音设备
2、2、2起点发令台与起航平台
2、2、2、1起点发令台安置在起航线一侧0米处,距最近航道线610米,高于水平面3米,面积约10平方米,并配备遮阳与避雨设施。
2、2、2、2起航平台应坚固、稳定,有利于比赛正常进行。起航平台(4或8航道)长12米,
图一竞赛场地平面图
图二码头
宽2米,高出水平面约0、40米,安置在起航线后约20米处(见图1)。
2、4、6全国比赛与国际比赛使用得比赛器材,必须向中国龙舟协会认可得生产厂家订制。
图三标准龙舟
图四舵桨图例图五划桨图例(单位毫米)
2、4、7每条龙舟必须配有规格一致得龙头、龙尾、鼓与鼓架。龙头、龙尾得造型可自行设
计,但必须与龙舟接口严合。鼓面直径48厘米,高度45厘米,设在第一划手前面,
面对舵手。
3运动员
拉力赛
250米
500米
800米
1000米
5000米
10000米
20000米
10公里以上
男子组
√
√
√
√
√
√
√
√
女子组
√
√
√
√
√
√
√
混合组
√
√
√
√
√
√
√
成年男子组
√
√
√
√
√
√
√
√
成年女子组
√
√
√
√
√
√
√
成年混合组
√
√
√
√
√
√
√
青年男子组
√
√
√
√
√
√
√
√
青年女子组
√
√
√
√
√
√
√
青年混合组
√
√
√
√
√
√
√
少年男子组
2、3、5、2检查划桨得卡模及合格标志(防水)
2、3、5、3 15米钢卷尺1把
2、3、5、4大挂钟2面
2、3、5、5检录夹板4或8个
2、3、5、6信号枪或发令枪1支,红绿信号弹或子弹若干
2.3.5.7裁判取齐绳(或杆)(0、03米直径)航道数×4米
2.3.5.8多道项电子秒表10块
2.3.5.9警告、取消资格用黄牌、红牌各6块,0、20×0、30米有把手
1、4、4成年男子组:参赛选手年龄须为比赛当年12月31日已满18岁,未满40岁。
1、4、5成年女子组:参赛选手年龄须为比赛当年12月31日已满18岁,未满40岁。
1、4、6成年混合组:参赛选手年龄须为比赛当年12月31日已满18岁,未满40岁,必须
有至少8名最多12名女子选手参入。
1、4、7青年男子组:参赛选手年龄须为比赛当年12月31日未满18岁者。
1.3.1.6地方龙舟赛
1、3、2邀请赛类:(包括下列赛事)
1、3、2、1国际龙舟邀请赛:经国家体育总局批准,由中国龙舟协会主办,邀请其它国家或
地区队伍参加得龙舟竞赛。
1.3.2.2全国龙舟邀请赛:经国家体育总局批准,由中国龙舟协会主办,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体育部门,各行业体协,各大专院校,解放军等单位队伍参加得龙舟竞赛。
2、1、7起点线与终点线两端得延长线上(6米以外),必须设有高出水面3米清晰可见得标
志杆,终点线远端则应设置高出水面3米、宽0、50米(中间0、1米为黑色、两边各
0、2米为黄色)得终点瞄准牌。
2、1、8起点、终点处必须列明每一航道得编号。起点编号牌为1米×0、60米(白底黑字),
安置在起航平台上,终点编号牌为高1米底长0、60米(白底黑字)三角标,安置在终点线外3米浮标得延长线上(终点裁判远侧)。有条件可在终点线后3米高5米处悬挂空中航道牌(规格与起点相同)。
2.3.5.10红、白手旗(0、50×0、60米),其中红旗913面、白旗5面,旗杆长0、90米
2.3.5.11望远镜2个
2.3.5.12终点垂线1根
2.3.5.13风速仪1台
2.3.5.14导引航道牌(0、25×0、35米白底黑字有把手)航道数×2套
2.3.5.15码头标志牌1套(1米×0、60米,白底黑字)
1.3.2.3地方龙舟邀请赛:经当地政府或体育主管部门批准,由当地所属地区或单位、部门派队伍参加得比赛。
1、4竞赛组别
1、4、1男子组:所有参赛选手必须就是男性,队员无年龄限制。
1、4、2女子组:所有参赛选手必须就是女性,队员无年龄限制。
1、4、3混合组:必须有至少8名最多12名女子选手参入,所有选手无年龄限制。
根据区域民俗特点不同,龙舟造型在头尾设计方面包括凤舟、象牙舟、龟舟、虎头舟、牛头舟、天鹅舟、蛇舟等形状均可保留原有规格与名称,但只要就是类似划龙舟动作,亦统称为龙舟运动]。
1、2龙舟竞赛形式
1、2、1直道竞速赛:指在尽可能短得时间内通过1000米以内标志清楚而无任何障碍得直
线航道。
1、2、2环绕赛:指在半径不少于50米以上,直线距离不少于500米以上得人工或自然水域
垂直。
2、1、2航道本身所需要得长度、宽度,必须就是经过专业人员测量得,并有精确得平面图纸。
2、1、3根据报名队数与场地条件设4或8条航道,每条航道得宽度至少12米。航道得编号
以最接近终点裁判为第1道,其余以此类推。
2、1、4禁止使用固定得木桩、竹杆与类似得东西标记航道。航道内不能有水草、暗礁与其
它障碍物,航道两边应各留有6米以上得安全警界水域。
在船上陪同,并必须穿上救生衣。
注:1、从安全角度出发,运动员一律要穿上救生衣。
2、运动员得健康状况,游泳能力,安全问题均由其领队、教练负责。
3、赛前在裁判员、领队、教练员联席会上,各队领队必须签署安全责任书。
3、2参赛人数
3、2、1参赛选手为24人,其中登舟比赛队员划手20人,鼓手1人,舵手1人。替补队员
2、1、9航道得一侧要留有20米以上得水域作附航道,供龙舟划至起点或做准备活动使用。
2、1、10根据航道全长,在起、终点线后至少各留100米准备区域与缓冲区域。
2、1、11航道两侧若离岸较近应有消浪设施。
注:1、航道必须于各参赛队报到之前,布置完毕。
2、环绕赛、拉力赛场地参阅特别规则。
2、2场地设施
1、4、12老将男子组:从40岁生日开始成为老将运动员。
1、4、13老将女子组:从40岁生日开始成为老将运动员。
1、4、14老将混合组:从40岁生日开始成为老将运动员,必须有至少8名最多12名女子选
手参入。
1、4、15公开组:参赛选手无性别与年龄限制。
1、5各组别竞赛项目(表1)
项目
组别
直道竞速赛
环绕赛
2、3、2、1起点设独立扩音设备,起航平台根据航道数量装置4或8个小扬声器。
2、3、2、2检录处设独立扩音设备,运动员休息区、集合区与码头附近装置4个小扬声器。
2、3、2、3宣告员解说扩音设备应接通大会广播系统。
2、3、2、4至少应有8个手提喇叭供途中裁判与器材检查裁判使用。
2、3、3交通设备
2、3、3、1途中裁判艇2艘,联络艇1艘,总裁判长艇1艘。
2、3、3、2为编排记录裁判长、竞赛部工作人员提供交通工具。
2、3、4监控设备
2、3、4、1摄像机34台,25寸以上彩色显示器2台,编辑机1台,连接线(包括匹配器)
约千米,快速冲印设备1台。
2、3、4、2监控设备有立即重放得功能与立即出像片得功能。
2、3、5其它设备与用具
2、3、5、1称龙舟用得磅秤
所进行得多圈赛事。
1.2.3拉力赛:指在自然环境水域,但必须就是封闭得航线上所进行得长距离赛事。
1、3竞赛类别
1、3、1正式比赛类(包括下列赛事)
1、3、1、1世界龙舟锦标赛
1.3.1.2世界俱乐部龙舟锦标赛
1.3.1.3洲际龙舟锦标赛
1.3.1.4全国龙舟锦标赛
1.3.1.5全国综合性运动会龙舟赛
2、1、5航道内最浅得地方水深不得少于3米。
2、1、6航道应设置浮标,航道浮标间距不得大于50米,使用黄色浮标。每250米处使用
红色浮标并设立分段距离标志。距终点100米范围使用红色浮标,间距不得大于25
米。最后一个浮标设在终点线内2米处。浮标得直径为0、35米,它得表面应较薄软,
浮标得颜色选用红色与黄色。
2、4比赛器材
2、4、1龙舟(见图3)
总长:18、40米,(含龙头、龙尾),允许误差±5厘米
舟长:15、50米,允许误差±3厘米
舟宽:1、10米(中舱最宽处)允许误差±1厘米
重量:因龙舟制作材料不受限制,龙舟本身重量不设统一标准。但要求同一次赛事使用得所有比赛龙舟最重与最轻得差距不得超过5公斤(含龙头、龙尾与舵桨)。
龙舟竞赛规则
(送审稿)
中国龙舟协会审定
中国龙舟协会技术委员会、裁判委员会编著
第一部分龙舟竞赛规则
1总则
1、1龙舟运动定义
龙舟运动就是一项集众多划手依靠单片桨叶得划桨作为推进方式,运用肌肉力量向船后划水,推动舟船前进得运动。中国龙舟协会得标准比赛龙舟配备有龙头、龙尾、鼓(鼓手)、舵(舵手),以此保持中国民俗传统。[在传统龙舟得比赛中,可考虑设立锣(锣手)。
2人。如参加传统龙舟竞赛,每支队加锣手1人,共25人。
3、2、2上场比赛选手中划手不得少于18人。
3、3队长
√
√
√
少年女子组
√
√
√
老将男子组
√
√
√
老将女子组
√
√
√
老将混合组
√
√
√
注:不包括制定竞赛规程单位根据当地赛场条件与比赛规模确定得比赛项目。
1、6规则适用范围
本规则适应于在国内举行得各种级别、各种规模得龙舟赛事。
2比赛场地、设备与器材
2、1航道(见图一)
2、1、1赛场应设在静水水域,各航道都应就是同样得宽度,航道线必须与起航线与终点线相
2.3.5.23竞赛编排工具、文具
2.3.5.24电脑、打印机、复印机与配套用品纸张
2.3.5.25裁判用桌子、椅子若干
2.3.5.26裁判服装、雨具及遮阳用具根据人数配备
2、3、6其她
2、3、6、1大会要准备一定数量得复原装置与备用器材、如龙头、龙尾、鼓、鼓槌、绳、水
瓢、太阳伞等。
2、3、6、2配备技术工人2人,能进行简单得现场维修。
2.3.5.16终点音响喇叭1个
2.3.5.17抽签用具1套
2.3.5.18队长标志(根据报名队数准备)
2.3.5.19写字板,笔20套
2.3.5.20各种裁判工作表格若干
2.3.5.21成绩公告栏
2.3.5.22龙舟上得航道牌(0、35×0、50米)根据分组及龙舟数制作24套。(红底白字、白底红字、红底黄字、黄底红字)
2、2、1码头(见图二)
2、2、1、1登舟码头得建成以有利于龙舟靠岸,有利于运动员登舟,有利于裁判得工作为宜。
2、2、1、2登舟码头长度一般不得少于40米,可供三组龙舟停靠。通往登舟码头得路面必须
平整。
2、2、1、3属于陡岸条件设立登舟码头,必须搭建水上平台码头,每个平台长20米,宽5米,
高于水面约0、25米,平台之间得距离为10米。
1、4、8青年女子组:参赛选手年龄须为比赛当年12月31日未满18岁者。
1、4、9青年混合组:参赛选手年龄须为比赛当年12月31日未满18岁者,必须有至少8
名最多12名女子选手参入。
1、4、10少年男子组:参赛选手年龄须为比赛当年12月31日未满16岁者。
1、4、11少年女子组:参赛选手年龄须为比赛当年12月31日未满16岁者。
2、4、2舵桨(见图4)
舵桨采用固定式,固定装置设在尾舱左侧船体上。舵桨总长2、50米,其中桨叶长75厘米,桨叶前沿宽20厘米,上端宽16厘米,弧形斜口延伸15厘米,允许误差±3毫米。桨叶得边缘厚度为0、71厘米。桨杆直径下端5厘米,上端3、5厘米,桨柄长15厘米,直径3、5厘米。
2、4、3划桨(国际比赛标准用桨,见图5)
规定由大会统一提供得器材必须用同样材料与相同工艺制造。
2、4、5按国家体育总局审定得最新龙舟竞赛规则举办得龙舟赛,由承办单位提供统一规格
得标准龙舟与其它配套装置。划桨可由参赛队自备,但赛前须经器材检查裁判检查
验收,贴上合格字样(防水)标志后方可在比赛中使用。
3、1参赛资格
3、1、1运动员必须身体健康会游泳,在没有辅助救生设备情况下,能穿着比赛服装游泳100
米以上。
3、1、2竞赛规程规定凭身份证件确定参赛资格得赛事,运动员必须准备身份证与身份证明
文件以便审查单位在网上查证。
3、1、3在无年龄限制得组别中,如选手得年龄未达到12岁,则由父母一方或指定得责任人
划桨长度为105130厘米,其中桨叶长48厘米弧形斜口延伸12厘米,其中距末端36厘米至48厘米就是桨叶得肩。桨叶前沿最大宽度为18厘米,长12厘米处宽16、75厘米,长24厘米处宽15、4厘米,长36厘米处14、05厘米,允许误差±1毫米。桨叶得边缘厚度为0、41厘米。桨杆直径2、53、5厘米,桨柄长5782厘米。
2、2、2、3在条件不允许得情况下,也可使用活动起航方式(见图2)。
2、2、3终点裁判台
终点裁判台根据赛场具体情况确定位置,应清晰可见2个标志杆重合,并设阶梯式工作台。2、3比赛设备
2、3、1通讯联络设备
竞பைடு நூலகம்部负责人、总裁判长、副总裁判长、宣告员及各组裁判长应配备性能可靠得对讲机。
2、3、2扩音设备
2、2、2起点发令台与起航平台
2、2、2、1起点发令台安置在起航线一侧0米处,距最近航道线610米,高于水平面3米,面积约10平方米,并配备遮阳与避雨设施。
2、2、2、2起航平台应坚固、稳定,有利于比赛正常进行。起航平台(4或8航道)长12米,
图一竞赛场地平面图
图二码头
宽2米,高出水平面约0、40米,安置在起航线后约20米处(见图1)。
2、4、6全国比赛与国际比赛使用得比赛器材,必须向中国龙舟协会认可得生产厂家订制。
图三标准龙舟
图四舵桨图例图五划桨图例(单位毫米)
2、4、7每条龙舟必须配有规格一致得龙头、龙尾、鼓与鼓架。龙头、龙尾得造型可自行设
计,但必须与龙舟接口严合。鼓面直径48厘米,高度45厘米,设在第一划手前面,
面对舵手。
3运动员
拉力赛
250米
500米
800米
1000米
5000米
10000米
20000米
10公里以上
男子组
√
√
√
√
√
√
√
√
女子组
√
√
√
√
√
√
√
混合组
√
√
√
√
√
√
√
成年男子组
√
√
√
√
√
√
√
√
成年女子组
√
√
√
√
√
√
√
成年混合组
√
√
√
√
√
√
√
青年男子组
√
√
√
√
√
√
√
√
青年女子组
√
√
√
√
√
√
√
青年混合组
√
√
√
√
√
√
√
少年男子组
2、3、5、2检查划桨得卡模及合格标志(防水)
2、3、5、3 15米钢卷尺1把
2、3、5、4大挂钟2面
2、3、5、5检录夹板4或8个
2、3、5、6信号枪或发令枪1支,红绿信号弹或子弹若干
2.3.5.7裁判取齐绳(或杆)(0、03米直径)航道数×4米
2.3.5.8多道项电子秒表10块
2.3.5.9警告、取消资格用黄牌、红牌各6块,0、20×0、30米有把手
1、4、4成年男子组:参赛选手年龄须为比赛当年12月31日已满18岁,未满40岁。
1、4、5成年女子组:参赛选手年龄须为比赛当年12月31日已满18岁,未满40岁。
1、4、6成年混合组:参赛选手年龄须为比赛当年12月31日已满18岁,未满40岁,必须
有至少8名最多12名女子选手参入。
1、4、7青年男子组:参赛选手年龄须为比赛当年12月31日未满18岁者。
1.3.1.6地方龙舟赛
1、3、2邀请赛类:(包括下列赛事)
1、3、2、1国际龙舟邀请赛:经国家体育总局批准,由中国龙舟协会主办,邀请其它国家或
地区队伍参加得龙舟竞赛。
1.3.2.2全国龙舟邀请赛:经国家体育总局批准,由中国龙舟协会主办,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体育部门,各行业体协,各大专院校,解放军等单位队伍参加得龙舟竞赛。
2、1、7起点线与终点线两端得延长线上(6米以外),必须设有高出水面3米清晰可见得标
志杆,终点线远端则应设置高出水面3米、宽0、50米(中间0、1米为黑色、两边各
0、2米为黄色)得终点瞄准牌。
2、1、8起点、终点处必须列明每一航道得编号。起点编号牌为1米×0、60米(白底黑字),
安置在起航平台上,终点编号牌为高1米底长0、60米(白底黑字)三角标,安置在终点线外3米浮标得延长线上(终点裁判远侧)。有条件可在终点线后3米高5米处悬挂空中航道牌(规格与起点相同)。
2.3.5.10红、白手旗(0、50×0、60米),其中红旗913面、白旗5面,旗杆长0、90米
2.3.5.11望远镜2个
2.3.5.12终点垂线1根
2.3.5.13风速仪1台
2.3.5.14导引航道牌(0、25×0、35米白底黑字有把手)航道数×2套
2.3.5.15码头标志牌1套(1米×0、60米,白底黑字)
1.3.2.3地方龙舟邀请赛:经当地政府或体育主管部门批准,由当地所属地区或单位、部门派队伍参加得比赛。
1、4竞赛组别
1、4、1男子组:所有参赛选手必须就是男性,队员无年龄限制。
1、4、2女子组:所有参赛选手必须就是女性,队员无年龄限制。
1、4、3混合组:必须有至少8名最多12名女子选手参入,所有选手无年龄限制。
根据区域民俗特点不同,龙舟造型在头尾设计方面包括凤舟、象牙舟、龟舟、虎头舟、牛头舟、天鹅舟、蛇舟等形状均可保留原有规格与名称,但只要就是类似划龙舟动作,亦统称为龙舟运动]。
1、2龙舟竞赛形式
1、2、1直道竞速赛:指在尽可能短得时间内通过1000米以内标志清楚而无任何障碍得直
线航道。
1、2、2环绕赛:指在半径不少于50米以上,直线距离不少于500米以上得人工或自然水域
垂直。
2、1、2航道本身所需要得长度、宽度,必须就是经过专业人员测量得,并有精确得平面图纸。
2、1、3根据报名队数与场地条件设4或8条航道,每条航道得宽度至少12米。航道得编号
以最接近终点裁判为第1道,其余以此类推。
2、1、4禁止使用固定得木桩、竹杆与类似得东西标记航道。航道内不能有水草、暗礁与其
它障碍物,航道两边应各留有6米以上得安全警界水域。
在船上陪同,并必须穿上救生衣。
注:1、从安全角度出发,运动员一律要穿上救生衣。
2、运动员得健康状况,游泳能力,安全问题均由其领队、教练负责。
3、赛前在裁判员、领队、教练员联席会上,各队领队必须签署安全责任书。
3、2参赛人数
3、2、1参赛选手为24人,其中登舟比赛队员划手20人,鼓手1人,舵手1人。替补队员
2、1、9航道得一侧要留有20米以上得水域作附航道,供龙舟划至起点或做准备活动使用。
2、1、10根据航道全长,在起、终点线后至少各留100米准备区域与缓冲区域。
2、1、11航道两侧若离岸较近应有消浪设施。
注:1、航道必须于各参赛队报到之前,布置完毕。
2、环绕赛、拉力赛场地参阅特别规则。
2、2场地设施
1、4、12老将男子组:从40岁生日开始成为老将运动员。
1、4、13老将女子组:从40岁生日开始成为老将运动员。
1、4、14老将混合组:从40岁生日开始成为老将运动员,必须有至少8名最多12名女子选
手参入。
1、4、15公开组:参赛选手无性别与年龄限制。
1、5各组别竞赛项目(表1)
项目
组别
直道竞速赛
环绕赛
2、3、2、1起点设独立扩音设备,起航平台根据航道数量装置4或8个小扬声器。
2、3、2、2检录处设独立扩音设备,运动员休息区、集合区与码头附近装置4个小扬声器。
2、3、2、3宣告员解说扩音设备应接通大会广播系统。
2、3、2、4至少应有8个手提喇叭供途中裁判与器材检查裁判使用。
2、3、3交通设备
2、3、3、1途中裁判艇2艘,联络艇1艘,总裁判长艇1艘。
2、3、3、2为编排记录裁判长、竞赛部工作人员提供交通工具。
2、3、4监控设备
2、3、4、1摄像机34台,25寸以上彩色显示器2台,编辑机1台,连接线(包括匹配器)
约千米,快速冲印设备1台。
2、3、4、2监控设备有立即重放得功能与立即出像片得功能。
2、3、5其它设备与用具
2、3、5、1称龙舟用得磅秤
所进行得多圈赛事。
1.2.3拉力赛:指在自然环境水域,但必须就是封闭得航线上所进行得长距离赛事。
1、3竞赛类别
1、3、1正式比赛类(包括下列赛事)
1、3、1、1世界龙舟锦标赛
1.3.1.2世界俱乐部龙舟锦标赛
1.3.1.3洲际龙舟锦标赛
1.3.1.4全国龙舟锦标赛
1.3.1.5全国综合性运动会龙舟赛
2、1、5航道内最浅得地方水深不得少于3米。
2、1、6航道应设置浮标,航道浮标间距不得大于50米,使用黄色浮标。每250米处使用
红色浮标并设立分段距离标志。距终点100米范围使用红色浮标,间距不得大于25
米。最后一个浮标设在终点线内2米处。浮标得直径为0、35米,它得表面应较薄软,
浮标得颜色选用红色与黄色。
2、4比赛器材
2、4、1龙舟(见图3)
总长:18、40米,(含龙头、龙尾),允许误差±5厘米
舟长:15、50米,允许误差±3厘米
舟宽:1、10米(中舱最宽处)允许误差±1厘米
重量:因龙舟制作材料不受限制,龙舟本身重量不设统一标准。但要求同一次赛事使用得所有比赛龙舟最重与最轻得差距不得超过5公斤(含龙头、龙尾与舵桨)。
龙舟竞赛规则
(送审稿)
中国龙舟协会审定
中国龙舟协会技术委员会、裁判委员会编著
第一部分龙舟竞赛规则
1总则
1、1龙舟运动定义
龙舟运动就是一项集众多划手依靠单片桨叶得划桨作为推进方式,运用肌肉力量向船后划水,推动舟船前进得运动。中国龙舟协会得标准比赛龙舟配备有龙头、龙尾、鼓(鼓手)、舵(舵手),以此保持中国民俗传统。[在传统龙舟得比赛中,可考虑设立锣(锣手)。
2人。如参加传统龙舟竞赛,每支队加锣手1人,共25人。
3、2、2上场比赛选手中划手不得少于18人。
3、3队长
√
√
√
少年女子组
√
√
√
老将男子组
√
√
√
老将女子组
√
√
√
老将混合组
√
√
√
注:不包括制定竞赛规程单位根据当地赛场条件与比赛规模确定得比赛项目。
1、6规则适用范围
本规则适应于在国内举行得各种级别、各种规模得龙舟赛事。
2比赛场地、设备与器材
2、1航道(见图一)
2、1、1赛场应设在静水水域,各航道都应就是同样得宽度,航道线必须与起航线与终点线相
2.3.5.23竞赛编排工具、文具
2.3.5.24电脑、打印机、复印机与配套用品纸张
2.3.5.25裁判用桌子、椅子若干
2.3.5.26裁判服装、雨具及遮阳用具根据人数配备
2、3、6其她
2、3、6、1大会要准备一定数量得复原装置与备用器材、如龙头、龙尾、鼓、鼓槌、绳、水
瓢、太阳伞等。
2、3、6、2配备技术工人2人,能进行简单得现场维修。
2.3.5.16终点音响喇叭1个
2.3.5.17抽签用具1套
2.3.5.18队长标志(根据报名队数准备)
2.3.5.19写字板,笔20套
2.3.5.20各种裁判工作表格若干
2.3.5.21成绩公告栏
2.3.5.22龙舟上得航道牌(0、35×0、50米)根据分组及龙舟数制作24套。(红底白字、白底红字、红底黄字、黄底红字)
2、2、1码头(见图二)
2、2、1、1登舟码头得建成以有利于龙舟靠岸,有利于运动员登舟,有利于裁判得工作为宜。
2、2、1、2登舟码头长度一般不得少于40米,可供三组龙舟停靠。通往登舟码头得路面必须
平整。
2、2、1、3属于陡岸条件设立登舟码头,必须搭建水上平台码头,每个平台长20米,宽5米,
高于水面约0、25米,平台之间得距离为10米。
1、4、8青年女子组:参赛选手年龄须为比赛当年12月31日未满18岁者。
1、4、9青年混合组:参赛选手年龄须为比赛当年12月31日未满18岁者,必须有至少8
名最多12名女子选手参入。
1、4、10少年男子组:参赛选手年龄须为比赛当年12月31日未满16岁者。
1、4、11少年女子组:参赛选手年龄须为比赛当年12月31日未满16岁者。
2、4、2舵桨(见图4)
舵桨采用固定式,固定装置设在尾舱左侧船体上。舵桨总长2、50米,其中桨叶长75厘米,桨叶前沿宽20厘米,上端宽16厘米,弧形斜口延伸15厘米,允许误差±3毫米。桨叶得边缘厚度为0、71厘米。桨杆直径下端5厘米,上端3、5厘米,桨柄长15厘米,直径3、5厘米。
2、4、3划桨(国际比赛标准用桨,见图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