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题20套(带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题20套(带答案)
一、中考化学科普阅读题
1.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原文有删改)。
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指在生产食品的过程中,在食品中加入的化学物质。
食品添加剂一般不单独作为食品来食用;它可以是天然物质,也可以是人工合成的物质;把它加入到食品中是为了改善食品的色、香、味,同时也能起到防腐、保鲜的作用。
到目前为止,全世界食品添加剂品种达到25000种,它们都可以食用。
但是,像三聚氰胺、孔雀石绿、苏丹红等物质却禁止在食品中添加,因为它们是化工原料。
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中规定了各类食品中食品添加剂的安全用量。
如作为甜味剂的“甜蜜素”,其使用范围及最大使用量如下表所示。
甜蜜素(C6H11NHSO3Na)是白色固体,味甜,外观与蔗糖相似,甜度为蔗糖的40~50倍,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行业,其熔点是265°C,分解温度约
280°C,无明显现象。
蔗糖的熔点是186°C,在190—220℃的较高温度下,蔗糖发生反应,最终形成黑色物质。
目前,97%的食品中使用了各种添加剂,可以说,食品添加剂已成为现代食品工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物质。
(1)苏丹红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食品添加剂。
(2)某检测员在100g某品牌九制话梅中检测出1.01克的甜蜜素,判断该话梅中甜蜜素是否超标,并写出判断依据__________。
(3)鉴别甜蜜素和蔗糖的方法是_________。
(4)下列关于选购食品方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只选择不含食品添加剂的食品
B.关注食品营养表中添加剂的品种和用量
C.选择加工度低的食品,以免摄入过多的添加剂
D.只关注食品的营养成分,不在乎是否含有添加剂
(5)我们是否需要食品添加剂?说明理由。
(任选A或B作答,若两个均作答,按A计分。
)________
A.需要的理由是。
B.不需要的理由是。
【答案】不是超标,判断依据是:100g中添加1.01g甜蜜素相当于1000g中添加
10.1g,10.1g〉8.0g,超出1000g话梅中甜蜜素的最大使用量。
分别取等量固体于试管中加热,先熔化的是蔗糖(或最终形成黑色固体的是蔗糖)。
或取一种固体于试管中加热,若最终形成黑色固体的,则原固体是蔗糖,另一种固体为甜蜜素。
B和C 选择A,从改善食品的色香味、延长食品的保质期等方面以及食品添加剂确实提高了现代食品的品质说明。
选择B从安全用量及副作用等方面说明。
【解析】
根据题中信息知,甜蜜素(C6H11NHSO3Na)是白色固体,味甜,外观与蔗糖相似,甜度为蔗糖的40~50倍,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行业,其熔点是
265°C,分解温度约280°C,无明显现象。
蔗糖的熔点186°C,在190—220℃的较高温度下,蔗糖发生反应,最终形成黑色物质。
像三聚氰胺、孔雀石绿、苏丹红等物质却禁止在食品中添加,因为它们是化工原料。
(1)苏丹红不是食品添加剂。
(2)某检测员在100g某品牌九制话梅中检测出1.01克的甜蜜素,判断该话梅中甜蜜素是否超标,并写出判断依据100g中添加1.01g甜蜜素相当于1000g中添加10.1g,10.1g〉8.0g,超出1000g话梅中甜蜜素的最大使用量。
(3)鉴别甜蜜素和蔗糖的方法是分别取等量固体于试管中加热,先熔化的是蔗糖(或最终形成黑色固体的是蔗糖)。
或取一种固体于试管中加热,若最终形成黑色固体的,则原固体是蔗糖,另一种固体为甜蜜素。
(4)下列关于选购食品方法正确的是B.关注食品营养表中添加剂的品种和用量。
C.选择加工度低的食品,以免摄入过多的添加剂。
(5)我们是否需要食品添加剂?说明理由。
选择A,从改善食品的色香味、延长食品的保质期等方面以及食品添加剂确实提高了现代食品的品质说明。
选择B从安全用量及副作用等方面说明。
点睛:本题是一道能力考查题,善于从材料中捕捉有效信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炼草成油不是梦
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会产生大量CO2,同时产生一些有污染的烟气,威胁全球生态。
为了有效改善生态,有的国家利用富含纤维素的草本植物、可食用作物(包括玉米、大豆、甘蔗)为原料,制造草油。
用可食用作物制造生物燃料是最简单可行的,但是并非长久之计,因为没有足够的耕地来满足发达国家对液态燃油的需求。
其实,可转化为草油的原料有很多,从木材废料到农业废弃物,再到“能源生物”,这些原料耕作成本低、产量大。
这些植物都能够在农田的边际土地上快速生长,它们的种植不会干扰和危及粮食作物的生长。
放眼全球,每年可利用上述物质能转化的生物燃料相当于340亿~1 600亿桶原油,已超过全球每年30亿桶原油的消耗量。
纤维素类草本植物能转化成任何类型的燃料,如乙醇、普通汽油、柴油甚至航空燃油。
在2011年,第一个商业化生物燃料炼制厂已建成。
人类历史上的能源新纪元﹣﹣﹣﹣﹣草油时代就要到来。
(1)开发清洁可再生的能源是当今能源发展方向,其原因是_____(写一条)。
(2)生物燃料的能量来源于自然界中的_____能。
(3)纤维素类草本植物能转化为乙醇,乙醇属于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草油的大量使用可缓解温室效应”的说法是错误的,原因是_____(写一条)。
(5)推动草油业的发展,可提高周边农户的收入,给出你的建议_____(写一条)。
【答案】化石能源不可再生且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太阳可再生
C2H5OH+3O2点燃
2CO2+3H2O 草油燃烧也会产生二氧化碳在农田的边际土地上多种植能
制作草油的作物
【解析】
【分析】
【详解】
(1)化石能源不可再生且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所以开发清洁可再生的能源是当今能源发展方向。
(2)生物燃料的能量来源于自然界中的太阳能。
(3)纤维素类草本植物能转化为乙醇,乙醇属于可再生能源,其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化学方程式为:C2H5OH+3O2点燃
2CO2+3H2O。
(4)草油中含有碳元素,草油燃烧也会产生二氧化碳,所以“草油的大量使用可缓解温室效应”的说法是错误的。
(5)在农田的边际土地上多种植能制作草油的作物,推动草油业的发展,可提高周边农户的收入。
3.有些食品袋里装有一小袋铁粉作保鲜剂,化学兴趣小组对一包使用过且已经生锈的保鲜剂进行探究。
(提出猜想)保鲜剂可能的组成:①只有 Fe2O3;②Fe和 Fe2O3的混合物。
(实验探究 1)探究已使用过的保鲜剂的成份
(1)取保鲜剂样品少量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稀盐酸,小组同学根据观察到的现象一致认为猜想②成立,他们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实验探究 2)保鲜剂中 Fe2O3含量的探究
称取保鲜剂样品 1.0g 装入硬质玻璃管中,按图1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开始时缓缓通入CO 气体,过一段时间后再加热使其充分反应,待反应完全后,继续通 CO 气体直至玻璃管冷却。
(2)先通入CO气体一段时间后再加热的目的是______。
(3)反应前后称量相关装置和物质的总质量,其数据如下表:
①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②分析表中的数据后,得出保鲜剂与反应后固体质量差值0.21g是______(填标号)。
a保鲜剂中铁的质量
b保鲜剂中氧化铁的质量
c保鲜剂中氧化铁与通过反应生成的铁的质量差
反应完全后,继续通 CO 气体直至玻璃管冷却,目的是______(任意写一条)。
(4)(反思评价)图1中装置存在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
(附加题)(注意:正确回答下列问题加4分,总分不超过60分)
(实验探究)在如下图所示,保鲜袋中装有保鲜剂,将O2、CO2、湿度(测水蒸气)传感器探头放入保鲜袋中(有少量空气),然后快速向袋内呼出气体直到吹满,再打开仪器开始采集数据。
采集的数据如下图所示,纵坐标均为某气体体积分数(%),横坐标均为时间(s)。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表示O2体积分数变化的曲线是______(选填“M”、“N”、“Q”),指出曲线N在0~50s内下降的原因______。
(2)查阅文献得知其他人员使用铁的缓慢氧化原理来测量封闭容器内的氧气含量时,可以将氧气消耗至大约1%,但此处氧气剩余含量明显偏高,试解释原因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3)实验中,没有生成二氧化碳,但它的含量仍然发生了变化,请根据图像作出解释
______。
【答案】有气泡冒出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爆炸 3CO+Fe2O3高温
2Fe+3CO2 c 防倒
吸或防氧化缺少尾气处理装置 Q 水蒸气液化保鲜剂不足,装置漏气因为氧气和水蒸气含量减少,导致二氧化碳含量相对增加
【解析】
【分析】
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一氧化碳和氧化铁高温生成铁和二氧化碳。
【详解】
(1)铁粉作保鲜剂,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取保鲜剂样品少量于试管中,
加入过量稀盐酸,小组同学根据观察到的现象一致认为猜想②成立,观察到的现象是有气泡冒出。
(2)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先通入CO气体一段时间后再加热的目的是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爆炸。
(3)①装置中发生反应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铁高温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CO+Fe2O3高温
2Fe+3CO2。
②由表中的数据可知,保鲜剂与反应后固体质量差值0.21g是保鲜剂中氧化铁与通过反应生成的铁的质量差,故选c。
反应完全后,继续通 CO 气体直至玻璃管冷却,目的是防倒吸或防氧化。
(4)[反思评价]一氧化碳有毒,为防止污染空气,要有尾气处理装置,图1中装置存在的不足之处是缺少尾气处理装置。
[实验探究]
(1)向袋内呼出气体直到吹满,二氧化碳的体积增加,氧气、水蒸气的体积减少,原点时,只有氧气含量可能达到16.77%,故表示O2体积分数变化的曲线是Q,指出曲线N在0~50s内下降的原因水蒸气液化。
(2)其他人员使用铁的缓慢氧化原理来测量封闭容器内的氧气含量时,可以将氧气消耗至大约1%,但此处氧气剩余含量明显偏高,原因是保鲜剂不足,装置漏气。
(3)实验中,没有生成二氧化碳,但它的含量仍然发生了变化,解释是氧气和水蒸气含量减少,导致二氧化碳含量相对增加。
【点睛】
先通入CO气体一段时间后再加热的目的是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爆炸,一氧化碳有毒,为防止污染空气,要有尾气处理装置。
4.阅读下列科普短文
消毒是饮用水处理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常用的消毒剂有氯气(Cl2)、二氧化氯(ClO2)等,二氧化氯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饮用水消毒剂。
二氧化氯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受光照、振动或加热等影响可发生爆炸,但在水溶液中无危险性。
自来水厂以亚氯酸钠(NaClO2)和盐酸为原料,用二氧化氯发生器现场制二氧化氯,再投加到水中进行消毒。
研究人员发现:1.0 mg/L氯气与0.5mg/L 二氧化氯的消毒能力相当,氯气和二氧化氯消毒过程中都会产生三氯甲烷(有毒副产物)。
某研究小组采集了同一水源的水样,在40℃时,对两种消毒剂的浓度与产生三氯甲烷的浓度关系进行了对比实验。
得出的数据如图1和图2所示。
上述实验表明:氯气和二氧化氯在消毒能力相当的情况下,使用二氧化氯做消毒剂比用氯气更安全。
通过不断完善制备与应用技术,二氧化氯在净水领域中的作用将越来越大。
依据短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二氧化氯的一条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
(2)需要现场制二氧化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3)完成化学反应方程式:5NaClO2+_______=4ClO2+5NaCl+2H2O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浓度相同时,氯气和二氧化氯的消毒能力相当
B.40℃时 4.0 mg/L 的氯气在0~20 h内产生的三氯甲烷明显增多
C.40℃时0.8 mg/L的二氧化氯在0~20 h内产生的三氯甲烷明显增多
(5)对比图1和图2,找出能说明“氯气和二氧化氯在消毒能力相当的情况下,二氧化氯比氯气更安全”的依据:_______________。
【答案】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任意一条即给分) 二氧化氯受光照、振动或加热等影响可发生爆炸 4HCl B 在40℃时,0~50h内,0.5 mg/L 二氧化氯都比1.0 mg/L氯气产生的三氯甲烷少
【解析】
【分析】
【详解】
(1)从题目信息可知,二氧化氯黄绿色、极易溶于水、有刺激性气味等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2)二氧化氯受光照、振动或加热等影响可发生爆炸,所以要现场进行制取,减少危险发生;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物中少4个氢原子和4个氯原子,故化学方程式中缺少的部分是4HCl;
(4)由题目信息可知,40℃时4.0mg/L的氯气在0~20h内产生的三氯甲烷明显增多;(5)由图示可知,在0~50 h内,0.5 mg/L二氧化氯比1.0 mg/L氯气产生的三氯甲烷都少,所以二氧化氯比氯气更安全。
5.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出天然气转化利用的新技术:通过新型高效的催化剂,成功实现了甲烷(CH4)在无氧条件下一步高效生产氢气、乙烯和苯等高值化学品,没有产生二氧化碳。
相关的物质转化示意图如下:
(1)甲烷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2)根据催化剂的特性可知,催化剂在甲烷转化的反应前后,其质量和________不变。
(3)甲烷在无氧条件下通过催化剂转化成为A 和B 两种物质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
(4)物质C 的化学式是________ 。
(5)该新技术的优点是________(写一点)。
【答案】75 % 化学性质 2CH 4
催化剂C 2H 4 + 2H 2 C 6H 6 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或其他合理答案)
【解析】
【分析】
【详解】
(1)甲烷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2100%12+14
⨯⨯=75%;故填:75%; (2)催化剂的质量与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保持不变;故填:化学性质; (3)通过新型高效的催化剂,成功实现了甲烷(CH 4)在无氧条件下一步高效生产乙烯和氢气;故填:42422CH C H +2H 催化剂;
(4)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每个C 分子是由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构成的,其化学式为C 6H 6;故填:C 6H 6;
(5)通过新型高效的催化剂,成功实现了甲烷(CH 4)在无氧条件下一步高效生产氢气、乙烯和苯等高值化学品,没有产生二氧化碳,所以该技术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故填: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
6.阅读下面短文,回答有关问题。
缺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能得癌症众所周知,维生素是维持人体健康必需的物质,由于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量极少,尽管需要量不多,每日仅以毫克或微克计算 ,却必须从食物中摄取,对维持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和调节正常生理功能至关重要。
维生素是维持人体健康必需的物质。
缺乏维生素会导致许多疾病,如维生素A 缺乏会导致眼病;维生素B1缺乏会导致脚气病和神经炎;维生素B2缺乏导致口角炎、舌炎、脂溢性皮炎等;维生素 C 缺乏导致坏血病。
维生素A 、维生素C 、维生素E 及B 族维生素都有一定的防癌抗癌作用,比如维生素 A 与肺癌关系密切,胡萝卜素与食管癌 、肾上腺癌发病有一定关系,维生素E 不足时,口腔癌、唇癌、宫颈癌等发生率会增高。
补充维生素推荐以食补为主。
含维生素A丰富的食物有蛋黄、奶油、动物肝脏及胡萝卜、
番茄、紅薯等。
维生素C广泛存在于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中。
维生素E含量丰富的食物有卷
心菜、植物油等。
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有麦麸、动物肝脏、肉类、蛋奶制品等。
微量元素也与癌症有一定关系。
比如锌与免疫功能的T细胞关系密切,特别是老年人,应
当多吃含锌食物。
硒是人体内一种难得的营养素和抗癌元素,参与免疫反应和线粒体的合成,其抗氧化作用是维生素E的500倍,硒的缺乏会影响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
维生素K 等的吸收和应用。
碘缺乏可诱发乳腺癌、甲状腺癌子宫内膜癌等。
补充微量元素也要以食物为主,不同食物含不同的微量元素。
锌多在动物心肝肾、鸡蛋、
豆类、核桃和小麦等食物中;硒富含在鱼类、蘑菇、大蒜、芝麻、大豆等食物中;碘多见
在各类海产品;动物肝脏蛋黄、木耳、菠菜、芹菜、绿豆、茄子冬瓜苹果等富含铁元素。
一般来说,合理的饮食,就能够满足人体日常所需,应该尽量做到饮食结构多样化,配以
适量粗粮、杂食等,儿童避免偏食尤其重要。
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在防癌治癌中有举足轻重
的作用,我们应科学合理补充。
(1)维生素必须从食物中摄取的原因是__________。
(2)“猪肝”是餐桌上的一道凉菜,其中含有的一种维生素是_________,含有的两种微量
元素是___(填元素符号)。
C H O+I=C H O+2X,其中X的化学(3)维生素C与碘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6862666
式是____。
(4)多吃鱼有利于预防眼病,原因是______。
【答案】人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量极少维生素 A Zn、Fe HI 鱼中富含硒,硒有利于维
生素 A 的吸收,维生素 A 可预防眼病
【解析】
【详解】
(1)由资料可知:维生素必须从食物中摄取的原因是人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量极少,故
填:人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量极少。
(2)由资料可知:“猪肝”是餐桌上的一道凉菜,其中含有的维生素A和B,填一种时可填维
生素A或维生素B,含有的两种微量元素是锌和铁,其化学式为Zn、Fe,故填:维生素 A Zn、Fe。
C H O+I=C H O+2X,根据化学反应(3)维生素C与碘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6862666
前后同种原子个数不变,可知反应前比反应后多2个碘原子和2个氢原子,所以2X中有2
个碘原子和2个氢原子,则其中X的化学式是HI,故填:HI。
(4)多吃鱼有利于预防眼病,原因是鱼中富含硒,硒有利于维生素 A 的吸收,维生素 A
可预防眼病,故填:鱼中富含硒,硒有利于维生素A 的吸收,维生素A 可预防眼病。
7.阅读下面科普短文(有删改)
火炸药的绿色制造技术发展
以硝基化合物为代表的含能材料是火炸药技术的基础,其传统的制造工艺过程会产生含有
大量有机物的废酸和废水,环境污染严重,治理费用高,因此火炸药原材料组分传统制造
工艺需要进行绿色化和低成本改进,以及积极开发含能材料的绿色合成工艺。
硝基含能化合物的生物合成是火炸药原材料制造技术中最新颖的前沿研究领域,是一种真正绿色合成路线。
最具代表性的新型硝化技术是用N2O5作为绿色硝化剂,这一技术的关键是如何制备N2O5和怎样实现N2O5硝化工艺。
研究的N2O5制备方法主要有半渗透膜电解法和臭氧氧化法:
(1)半渗透膜电解法是在电解池内用特制的半渗透膜隔开两个电极,电解无水硝酸而生成N2O5;
(2)臭氧氧化法是将浓度5%﹣10%的臭氧与氧气的混合物和N2O4进行气相反应生成
N2O5。
试验的N2O5硝化工艺主要有2种:
(1)用N2O5﹣HNO3﹣N2O4作硝化剂进行硝化;
(2)用N2O5和无水HNO3于液态二氧化碳中进行硝化。
南京理工大学研究了用DADN原料在N2O5﹣HNO3体系中绿色硝解制备HMX.以DADN为原料,不同硝解方法的优缺点比较见表:
火炸药的安全使用知识有:防止炸药受热、火焰引起的爆炸;按炸药使用温度使用,不要超过温度条件;禁止长时间阳光照射;禁止电焊、气焊、气割作业等。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文中涉及到的下列物质:P2O5、HNO3、O3、NH4NO3、N2O4中,不包括的物质类别是_____(填序号)。
A 单质
B 氧化物
C 酸
D 碱
E 盐
(2)最具代表性的新型硝化技术是用_____作为绿色硝化剂。
(3)如表中,以DADN为原料,不同硝解方法比较中,P2O5和HNO3需大大过量,腐蚀性大的硝化体系是_____。
(4)火炸药的安全使用还有哪些注意事项_____。
(原文已有方法不能重复,任答一点)【答案】D N2O5 P2O5﹣HNO3远离火源
【解析】
【详解】
(1)P 2O 5属于氧化物;HNO 3属于酸;O 3属于单质;NH 4NO 4属于盐;N 2O 4属于氧化物,所以没有碱;
(2)最具代表性的新型硝化技术是用N 2O 5作为绿色硝化剂;
(3)由表中的收率和缺点可以看出P 2O 5﹣HNO 3属于腐蚀性大的硝化体系;
(4)防止火药爆炸要远离火源。
8.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氧炔焰”是指乙炔(C 2H 2) 在氧气中燃烧的火焰,温度可达3000°C 以上,钢铁接触到氧炔焰很快就会熔化。
生产上常通过调节乙块和氧气的体积比,来焊接或切割金属。
气焊:利用氟炔焰的高温熔化金属焊条,将两块金属熔接在一起。
该过程需避免待焊接的金属件及焊条熔化时改变成分。
气割:使用过量氧气形成氧炔焰加热,吹掉熔化的金属和氧化物,在金属上形成一条割缝,从而割断金属。
(1)乙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为保证安全,点燃之前应先___________。
(2)气焊时,乙炔需过量,避免金属件及焊条改变成分,请说明主要原因___________。
(3)气割喷嘴模拟装置如图:先通入乙炔气体并点燃,此时灼烧铁丝网,只发红不熔断。
再打开另一开关,通入氧气,火焰更明亮,铁丝网熔断。
为提高温度,乙炔应从___________ (填K 1或K 2) 通入。
由此可知,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___________有关。
【答案】222222C H 5O CO 2H O 4++点燃 验纯 乙炔过量,燃烧不充分,生成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
氧气不足,避免待焊接的金属件及金属焊条熔化时被氧化,改变成分 K 1 浓度
【解析】
【详解】
(1)乙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22222C H 5O CO 2H O 4++点燃;
乙炔具有可燃性,混有一定量的空气遇明火会发生爆炸,故点燃之前应先验纯;
(2)气焊时,乙炔过量,氧气不充足,乙炔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避免待焊接的金属件及金属焊条熔化时被氧化,改变成分;
(3)乙炔应从K1通入,这样可使乙炔与氧气充分接触;通入氧气,火焰更明亮,铁丝网熔断,由此可知,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
9.阅读下面短文,回答有关问题:
大约在氮气发现的百年之后,英国化学家瑞利一方面从空气中除掉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得到氮气,另一方面从氮化物中分解制得氮气,两种途径得到的氮气密度却不相同,从而发现了稀有气体。
天然存在的稀有气体有六种,即氦、氖、氩、氪、氙、氡,其中绝大部分是氩气。
稀有气体没有颜色,没有气味,化学性质很不活泼,在空气的成分中约占0.94%(体积分数)。
在生产和生活中,稀有气体有广泛的用途:例如氦气是除了氢气以外最轻的气体,不易燃不易爆,为安全起见,现已用氦气取代氢气充入飞艇或探空气球中;氩气在焊接精密零件的过程中,常用作保护气;氪能吸收X射线,可用作X射线工作时的遮光材料等。
(1)从空气中除掉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得到氮气与从氮化物中分解制得氮气密度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
(2)氦气取代氢气充入飞艇或探空气球中,利用氦气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__;由文中所述,可推知氢气的化学性质有_______________。
(3)氩气在焊接精密零件的过程中,常用作保护气是因为____________。
(4)除了文中提到的你还知道稀有气体的用途有______________(答一点即可)。
【答案】空气中还含有稀有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有可燃性或易燃易爆(合理即可) 氩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制作多种用途的电光源(合理即可)
【解析】
【详解】
(1)从空气中除掉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得到氮气中含有稀有气体,从其他物质中分解得到的氮气较纯净,因此密度不同。
故填:空气中还含有稀有气体;
(2)氦气取代氢气充入飞艇或探空气球中,利用氦气的物理性质是:密度比空气小;由文中所述,可推知氢气的化学性质有:可燃性或易燃易爆(合理即可)。
故填:密度比空气小;有可燃性或易燃易爆(合理即可);
(3)氩气在焊接精密零件的过程中,常用作保护气是因为氩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故填:氩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4)除了文中提到的稀有气体的用途,稀有气体还可用于制作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故填:制作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10.阅读下列材料。
美丽富饶的云南被誉为“有色金属王国”,其中铝、锌、锡的保有储量居全国第一位,铜、镍的保有储量居全国第三位,是国家重要的锡、铜生产基地。
我国古代曾用“湿法炼钢”“火法炼钢”。
“湿法炼铜”的原理是“曾青(硫酸铜溶液)得铁则化为铜”;“火法炼钢”中用辉铜矿(主要成分Cu2S)炼钢的原理是:Cu2S与氧气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一种会导致酸雨的气体(其相对分子质量为64)。
在河南安阳、湖北荆州,湖南宁乡、云南江川等地分别出土了后(司)母戊鼎、越王勾践剑、四羊方尊、牛虎铜案等青铜文物,充分反映出我国古代青铜器的高超熔铸技艺。
青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