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饥晏子因路寝之役以振民第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齐饥晏子因路寝之役以振民第六
齐饥晏子因路寝之役以振民第六
变相救济的问题
景公之时饥,晏子请为民发粟,公不许,当为路寝之台,晏子令吏重其赁1,远其兆2,徐3其日,而不趋4。
三年台成而民振5,故上说乎游,民足乎食。
君子曰:“政则晏子欲发粟与民而已,若使不可得,则依物而偶6于政。
”
【译文】景公执政时发生饥荒,晏子请求为灾民发放救济粮,景公不允许,并决定修建路寝之台,晏子命令工吏增加修台工人的工钱,拉远各方面的距离,缓慢竣工日期,而不催促。
三年后高台修成而民众得到赈济,所以君上对游览路寝之台感到高兴,民众也有了足够的粮食。
君子说:“按政事原则晏子想发放粮食救济灾民就算了,他的主张不能实现,那么就依靠事物的变化而配合于政事。
”
【说明】编者之所以记载晏子的这则故事,想要说明的是变相救济的问题。
国家发生饥荒,当然应该救济,但最高统治者不想救济灾民,而只想修筑高台以满足自己的快乐,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怎么办?反复劝谏?行不通。
辞职不干?那就等于是置千万灾民而不顾。
于是晏子就借修建高台之机,增加工人工资,放慢竣工日期,使更多灾民能加入到施工队伍中来,这样,既修建了高台,又救助了灾民,晏子选择的就是最佳行为方式。
——————————————————
【注释】1.赁:(lìn吝)工钱,给受雇人的报酬。
2.兆:(zhào罩)《管子·侈靡》:“则辟之若相为盲,兆怨。
”《荀子·乐论》:“行其缀兆,要其节奏。
”《礼记·乐记》;“行其缀兆,要其节奏。
”郑玄注:“兆,域也,舞者进退所至也。
”这里用为各方面之意。
3.徐:(xú冔)《易·困·九四》:“来徐徐,困于金车;吝,有终。
”《管子·枢言》:“众胜寡,疾胜徐,勇胜怯。
”《管子·九守》:“安徐而静,柔节先定。
”《说文·彳部》:“徐,安行也。
”《广雅·释诂
四》:“徐,迟也。
”这里用为“缓慢”之意。
4.趋:(qū曲)古通“促”。
催促。
《管子·轻重甲》:“而上无阙者,前无趋人。
”《礼记·乐记》:“卫音趋数烦志。
”《汉书·食货志上》:“使者驰传督趋。
”《汉书·酷吏咸宣传》:“趋具食。
”
5.振:(zhèn震)古同“赈”。
《周礼·大司徒》:“三曰振穷。
”《管子·五辅》:“匡贫窭,振罢露,资乏绝。
”《管子·宙合》:“其死而不振也必矣。
”《国语·周语》:“踣弊不振。
”《说文》:“振,举救也。
”《小尔雅·广言》:“振,救也。
”这里用为赈济、救济之意。
6.偶:(ǒu藕)《书·君奭》:“汝明勖偶王,在亶乘兹大命。
”《管子·心术上》:“其应物也若偶之,静因之道也。
”《韩非子·备内》:“偶叁伍之验以责陈言之实。
”这里用为配合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