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复兴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安徽高二高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安徽高二高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df9b8eac281e53a5902ffa5.png)
安徽高二高中语文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有人会说,幸福这个东西很难说,好像是很主观的感觉,很难有统一的标准。
确实是这样,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是不一样的。
但是,你若深入地问为什么会不一样,其实还是有标准的。
一个人对幸福的理解,从大的方面来说,其实是体现了价值观的,就是你究竟看重什么。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幸福是我们一切行为的终极目标,我们做所有的事情其实都是手段。
一个人想要赚钱赚得多一点,这本身并不是目的,他是为了因此可以过上幸福的生活。
有人可能就要反驳了:我不要那么多钱,也可以幸福。
比如说我读几本好书,就会感到很幸福。
其实对后一种人来说,读书就是他获得幸福的手段。
对于什么是幸福,西方哲学史上主要有两种看法、两个派别。
一派叫做“快乐主义”,其创始人是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
近代以来,英国的一些哲学家,如亚当·斯密、约翰·穆勒、休谟对此也有所阐发。
这一派认为,幸福就是快乐。
但什么是快乐?快乐就是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烦恼。
身体健康、灵魂安宁就是快乐,就是幸福。
他们还特别强调一点,人要从长远来看快乐,要理智地去寻求快乐。
你不能为了追求一时的、眼前的快乐,而给自己埋下一个痛苦的祸根,结果得到的可能是更大的痛苦。
另一派叫做“完善主义”。
完善主义认为,幸福就是精神上的完善,或者说道德上的完善。
他们认为人身上最高贵的部分,是人的灵魂,是人的精神。
你要把这部分满足了,那才是真正的幸福。
这一派的代表人物是苏格拉底、康德、黑格尔等,包括马克思,他们强调的是人的精神满足。
这两派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都十分强调精神上的满足。
如伊壁鸠鲁强调,物质欲望的满足本身不是快乐,物质欲望和生命本身的需要是两码事。
生命需要得到满足那是一种快乐,但是超出生命需要的那些欲望反而是造成痛苦的根源。
安徽高二高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安徽高二高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9b4bed3ccbff121dc36830c.png)
安徽高二高中语文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书信是一种古老的通信方式,也是一种情感交流方式,最早在周朝开始出现。
相传三千多年前,周幽王性情残暴,喜怒无常,宠信绝代佳人褒姒而把自己的王后申后幽禁在冷宫。
申后遂用宫女之计,为太子“修书”一封,商量废除褒姒的计谋。
“书”,最早并不作书信之解,而是做动词,是写的意思。
后来才做名词,演变为书信。
“家书”一词最早见于西汉,顾名思义,是家庭或家族内用来传递信息的书信,指写给自己的父母、儿女、兄弟姐妹和爱人的信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不可少的也是最重要的一种书信形式。
明清是家书发展的巅峰时期。
不但许多文人学士的文集中都收有家书,而且也有个人尺牍专集和尺牍选本大量涌现,如汤显祖的《玉茗堂尺牍》、袁宏道的《袁中郎尺牍》、郑板桥的《郑板桥家书》、袁枚的《小仓山房尺牍》等家书佳作。
王守仁、唐顺之、张居正、汤显祖、袁宏道、王夫之、郑板桥、袁枚、纪昀、林则徐等人的家书流传甚广,内容包罗万象。
如立身方面,或云做人首先要立志为“天下第一等人”;或云“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不要蝇营狗苟于“一体之屈伸,一家之饥饱,世俗之荣辱得失贵贱毁誉”;或云人要“益于当时,闻于后世”,从而上可以报效国家,下可以振兴自己的家族;或云“为人勿沾名士之气”,不要自认为有才华,目空一切,大言不惭,那样只会害人害己。
又如读书方面,或云“学贵变化气质,岂为猎章句,于利禄哉”,读书获得知识、提高素质放在首位,不是一味地灌输读书致仕的思想;或云不要科举入仕,而要努力进取,注重个人修养,做一个真正的有德之人;或云靠读书发迹,靠苦志厉行享誉盛名,光宗耀祖,不要妄自菲薄,甘居人下。
有志是基础,有识是前提,而有恒则是保证。
没有志向,只会歧路亡羊,盲目从事;没有见识,只会是井底之蛙,所见有限;没有恒心,只会虎头蛇尾,半途而废。
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语文月考试卷
![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语文月考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8b7f2d5e7fd5360cbb1adb0b.png)
2012-2013学年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第I卷(选择题共36分)命题:危国强审题:王永明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荷蓧.(diào) 沂.水(qí) 怃.然(wǔ) 恶.乎成名 (wū)B、莞.尔(wǎn) 一箪.食(dān) 有马十乘.(shèng) 诲.人不倦(huì)C、喟.然(kuì)曲肱.(hōng) 夫子哂.之(shěn) 能近取譬.(bì)D、孝悌.(tì) 木铎.(yì) 贫而无谄.(chǎn)耰.而不辍(yōu)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缔结桀骜恶作剧死心塌地B. 噩耗羁拌放空炮沽名钓誉C. 涌现乾坤放冷箭谈笑风声D. 堕落羸弱护身符礼义之邦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某些地方的领导和群众对国家的有关法规置若罔闻....,为图本地“经济发展”而大肆砍伐天然林木,这无异于饮鸩止渴。
B.高山流水....,知音无限。
“知音”典故中俞钟之交的内涵也许仅仅指知音难觅,惺惺惜惺惺;而管鲍之交不仅于此,还包含了知人荐才,屈已奉献,更是可贵。
C. 学习中国现当代诗歌,应该反复诵读揣摩,并且还要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这样对诗歌内容才能做到知情达理....,了然于胸。
D. 还大自然以蓝天青山碧水是所有环保人士的共同心声,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温室效应、土地沙化、水源污染不断加剧,使环境日益恶化。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绿领巾”事件和“红校服”事件都应引起教育部门的反思,教育应该围绕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为中心,教育孩子“成人”的重要性远远大于“成才”。
B.奥巴马在给乔布斯的悼词中说:“乔布斯将互联网装进了我们的口袋里,他让人们不但享受到信息革命的成果,而且改变了我们看世界的方式。
“C.针对小悦悦被碾轧事件,大学教授郭巍青指出,在都市社会的复杂条件下,人的情感已被扭曲,社会救助力量正在被削弱甚至遭到毁坏。
安徽高二高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安徽高二高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ebf3c2fce2f0066f43322b1.png)
安徽高二高中语文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书”本是指文字符号,现在提到的“书”不是从文字符号讲,也不是从文字学“六书”来讲,而是从书法艺术讲。
书法对中华民族有很深远的影响,“书”与“金”“石”“画”并称,在中国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书法是一种艺术,而且是广大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
中国的汉字刚一出现,写字的人就有“写得好看”的要求和欲望。
如甲骨文就是如此,虽然字形繁难复杂,但是不论单个的字还是全篇的字,结构章法都要很好看。
可见,自从有写字的行动以来,就伴随着艺术的要求,美观的要求。
不论是秦隶还是汉隶,都是刚从篆书演变过来的,写起来单调而且费事。
所以到了晋朝,真书(又叫做楷书、正书)开始出现并逐渐定形。
真书虽然各家写法不同、风格不同,但字形的结构是一致的。
在历史上篆书、隶书等使用的时间都不如真书时间长久,真书至今仍在运用,就是因为它字形比较固定,笔画转折自然,并且可以连写,多写一笔少写一笔也容易被人发现。
真书写得萦连便是行书,再写得快一点就是草书。
草书另一个来源是汉朝的章草,就是用真书的笔法写章草,与用汉隶的笔法写章草不同,到东晋以后与真书变来的草书合流。
真书的书写很方便,所以千姿百态的作品不断涌现,艺术风格多样,出现了各种字体,比如颜体、柳体、欧体、褚体等。
在这以前没有人专门写字并靠书法出名的,就连王羲之也不是专门写字的人,古代也没有“书法家”这个称呼。
当时许多碑刻都是刻碑的工匠写的,到了唐朝开始文人写碑成风。
唐太宗爱写字,写了《晋祠铭》《温泉铭》两个碑,还把这的拓本送给外国使臣。
当时的文人名臣如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以及后来的颜真卿、柳公权等都写碑,这样书法的流派逐渐增多,他们的碑帖一直流传至今。
其实,今天看见的敦煌、吐鲁番等地出土的文书、写经等,其水平真有超过传世碑版的。
唐朝一般人的文书里,也有书法比《晋词铭》《温泉铭》好的,但是那些皇帝、大官写出来的就被人重视,许多无名书法家的作品就不为人所知了。
2011-2012学年下高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2011-2012学年下高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cb99067fb9f3f90f77c61b46.png)
2011-2012学年下期高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8分)1、补写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分)(1)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
,。
(2)大车无輗,,?(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则不复也。
(4)子曰“岁寒,。
(5)子曰“,,乐亦在其中矣。
(6),,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7)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8)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
,。
二、文本知识积累(8分)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冉有、季路见于.孔子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B.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子路行以.告C.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天下之无道.也久矣D.而.居尧之宫,逼尧之子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3、下列各项中不全有通假现象的一项是()A.乡也吾见夫子而问知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B.由也兼人,故退之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C. 莫春者,春服既成无欲速,无见小利D. 女闻六言六蔽矣乎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4、下列句子均有活用,分类不正确的一项是()①欲洁其身②风乎舞雩③子路从而后④足食足兵⑤己欲立而立人⑥贤贤易色⑦乐民之乐⑧与少乐乐,与众乐乐⑨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A、②⑤⑦B、①④⑤C、②③D、⑥⑧⑨5、下列寓言故事说明的道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以五十步笑百步:说明梁惠王的所谓“尽心治国”比邻国强不了多少,对“民不加多”不必奇怪。
B、攘鸡:说明宋国大夫戴盈之如果知道国君征收苛重的赋税不符合道义,就应当请他立即停止,不能再等待来年了。
C、揠苗助长:不管是种地还是教育孩子,都要顺其自然,不要人为拔高。
D、齐人有一妻一妾:讽刺批判社会上那些不择手段谋求富贵显达的人,他们无耻之极,连他们自己的妻妾都感到无地自容。
三、阅读下面三篇短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17分)(一)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
高二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
![高二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f047b72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d3.png)
高二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 理念,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远的影响。
“和” 强调和谐、协调、平衡,既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也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和” 体现为一种包容、宽厚的态度。
孔子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强调在人际交往中,既要尊重他人的观点和差异,又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和个性。
这种“和而不同” 的理念,有助于促进不同文化、不同思想之间的交流与融合,避免冲突和对抗。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和” 则意味着尊重自然、顺应自然。
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们认为,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 强调人类应该遵循自然的规律,与自然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
这种理念对于我们今天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和” 的理念还体现在社会治理方面。
中国古代的统治者们往往追求“政通人和” 的理想境界,通过推行仁政、德治等方式,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在现代社会,“和” 的理念也可以为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益的借鉴。
我们可以通过加强民主法治建设、促进公平正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式,营造一个和谐、稳定、有序的社会环境。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和” 理念只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不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B. 孔子提出的“君子和而不同”,意味着在人际交往中要完全放弃自己的观点。
C. 中国古代思想家认为人类应该遵循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体现了“和” 的理念。
D.“和” 的理念在现代社会已经没有任何价值,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借鉴。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文章从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社会治理三个方面,论述了“和” 理念的内涵和影响。
高二下学期 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高二下学期 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574205ea417866fb84a8e81.png)
高二下学期语文试卷(附答案)【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选择题请用2B铅笔规范填涂,主观题用黑色钢笔或签字笔作答。
第Ⅰ卷课内文言基础知识一、必修一和必修二课内文言知识考查(36分)(一)文言基础知识(本题共3小题,9分)1.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以其无礼于晋(因为)秦军南(驻军)B.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就)秦王购之金千斤(收购)C.将军战河北(黄河以北)沛公安在(在哪里)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没有)秦王还柱而走(跑)1.B (购:重金悬赏。
)2.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3分)()A.张良出,要项伯B.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C.而卒惶急无以击轲D.朝济而夕设版焉2.D (A 要———邀;B 倍———背;C 卒———猝)3. 从句式角度考虑,不同于其它三句的一句是(3分)()A.燕王拜送于庭B.私见张良,具告以事C.大王来何操D.以其无礼于晋3.C (宾语前置句,其它三句均为介词结构后置句。
)(二)必修一课内文言(本题共3小题,15分)4.下列选项中属于同一类活用现象的是(3分)()①沛公军霸上②既东封郑③因人之力而敝之④群臣怪之⑤又前而为歌⑥发尽上指冠⑦籍吏民,封府库⑧皆白衣冠以送之A.①③⑤⑦ B.②④⑥⑧C.①⑤⑦⑧D.②③④⑥4.【C】①沛公军霸上【n-v,驻扎】②既东封郑【名词使动,使……成为疆界】③因人之力而敝之【adj-v,损害】④群臣怪之【意动用法,以……为怪】⑤又前而为歌【n-v,上前】⑥发尽上指冠【名词作状语,向上】⑦籍吏民,封府库【n-v,登记】⑧皆白衣冠以送之【n-v,穿衣服戴帽子】5.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每句1分,共6分)(1)穷①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走投无路)②图穷而匕首现(极,尽)(2)诚①诚能得樊将军首(果真)②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实在)(3)顾①顾计不知所出耳(只是)②顾笑武阳(回头看)6.翻译下列句子。
高二年级(2011届)月考语文试卷
![高二年级(2011届)月考语文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73a4eebf51e79b89680226fd.png)
高二年级(2011届)月考语文试卷高二年级(2011届)月考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请将答案做在答题卡上)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本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组是 A、匪我愆期(qiān)�A其笑矣(xì)自牧归荑(tí)联袂主演(mèi) B、犹可说也(tuō)自牧归荑(guī)吾道先路(dǎo)隰则有泮(pàn) C、否泰分明(pǐ)重以修能(chóng)将子无怒(qiāng)留作遗施(wèi) D、周公吐哺(bǔ)绕树三匝(zā)赍钱三万(jī)贻我彤管(yí) 2、下列选项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自我徂尔赍钱怅然 B、其黄而殒婀娜矛戟 C、美人迟暮子伶骐骥 D、坚如磐石踟躅葳蕤 3、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诗经》反映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社会生活,它以四言诗为主,普遍运用赋、比、兴的手法,开创了现实主义文学的优良传统。
B、《楚辞》产生于战国时代,屈原是楚辞的代表作家,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伟大的诗人,《离骚》开创了浪漫主义文学的优良传统。
C、《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诗歌的代表作,也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它与《木兰词》并称“乐府双璧”。
D、陶渊明字元亮,东晋著名的隐逸诗人,田园诗人的开创者。
《归园田居》等作品表现了诗人重返自然的怡然生活,继承了诗歌浪漫主义的传统。
4、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一次学术研讨会上,发言者各执己见,二三其德。
B、三年来,他夙兴夜寐,笔耕不辍,终于完成了这部长篇小说的文稿。
C、敬老院里的老人们说,有这样好的地方安度晚年,我们一定要白头偕老。
D、这场球赛,我们班就要获胜了,同学们在旁边呐喊助威,信誓旦旦。
安徽高二高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安徽高二高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2e7f0bde45c3b3566ec8b7a.png)
安徽高二高中语文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小题。
文化遗产,是以现代社会生活作为参照物确定的概念。
它更多的是指工业文明前的文明创造物,它正随着现代文明的深入发展而逐渐消亡。
由此论之,工业文明历史浅近的国家,其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社会的交合部更为广阔,中国即是这方面的一个典型。
随着20世纪后期工业化和城市化步伐的推进加剧、商业市场与消费经济的迅速崛起,传统的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科技文明与商业文明急速转型,社会生产与生活方式发生了急剧的变革,属于非物质遗产蛰伏地的旧有文化就成了最后的融冰。
针对现代都市文明来说,作为人类文化记忆的非物质遗产,是旧有生活方式的智慧结晶,是祖先留下的文化基因。
我们需要保存住这些文化符号,以延续自己的民族血脉。
然而,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却又是消灭这些文化符号的罪魁祸首——这是人类文明的一个发展悖论。
好在现代人类从教训中逐渐懂得了尊重传统的意义和价值。
先于我国开始工业化的一些东方国家也先于我国瞩目非物质文化遗产,日本早在50多年前就已经提出“无形文化财”的概念,韩国也较早开始了对无形文化的保护行动。
1949年以来,中国人有了保护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观念并付诸行动,然而我们以往的理解和措施远不够全面和完善,加上“左”的干扰和扭曲,使得这项工作长期以来步履艰难。
今天我们面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描述的典型化困难局面:“随着当今世界的全球经济一体化,不计其数的文化遗产形式正面临着消失的危险,并受到文化标准化、武力冲突、旅游业、工业化、农业区缩减、移民和环境恶化的影响。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冲击和消解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例如作为传统戏曲大国,我国的剧种近30年来急剧萎缩,种类数量锐减,一半剧种专业剧团消失而只剩下业余演出,许多剧种唯余一脉香火,只剩下一个剧团,成为所谓的“天下唯一团”。
中国宫廷乐庞大而完备的体系不复得见,反倒是周边国家保有其吉光片羽的折光:世界第三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韩国宫廷宗庙祭祀乐,本是以中国宫廷仪式记载为基础而形成的完整演奏程序;越南宫廷雅乐也受到中国的明显影响。
高二第一次月考试题参考答案
![高二第一次月考试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3f9daf9ba0d4a7302763a21.png)
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6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4C属:连接5C①③都是体现王复的战略眼光,④是给事中高斐的行为6D王复自己要求致仕,汪直没有率领言官弹劾,而是指使言官弹劾7(1)现在河套地区还未安定,难道能仓促恢复?但也应该依据时间的变化而有所增减。
(2)京军则每年供给冬衣的布和棉花,这是已成的制度,怎能改变?得分点:(1)靖:安定;岂:难道,怎么;损:减少;益:增加;句意一分。
(2)岁:名词作状语,每年;“此成宪也”判断句式;宪:制度;渝:改变;句意一分。
王复,字初阳,固安人。
正统七年(1442)考中进士。
授予刑科给事中。
声音洪亮,容貌壮美,善于陈述自己的想法上奏。
提升为通政参议。
成化元年(1465),延绥总兵官房能上奏追赶袭击河套部众,皇帝降旨奖励犒劳。
王复认为七百里奔赴作战不恰当,并担心因企求意外成功而挑起争端,请敕令告诫晓谕,皇帝认为他说得对。
晋升为尚书。
锦衣千户陈珏,本来是画工。
到去世时,侄子陈锡请求继承百户。
王复说:“世袭虽然是先帝的命令,然而不是战功,应不许可。
”于是停止。
对于经营守御宁夏,则上书说:“中路从灵州向南的地区,本来就没有烽火亭。
东西二路,则营堡之间距离非常遥远,互相情报不通,导致敌人每次入侵都得以深入内地。
也请皇帝在宁夏像延绥一样建置墩台,总计五十八座。
”对于经营防御甘肃,上书说:“洪武年间建立东胜卫,它的西面直达宁夏,一路上都设置了烽火台。
从永乐初年以后,北方的蒙古强盗远远地逃走,于是边防军转而驻扎在延绥,放弃了黄河沿线不予不守。
假如能使这一地区兵强粮足,并且仍然按照祖先的规定,据守黄河,那将是万全之策。
可是现在连河套地区没有平定,怎么可能马上完全恢复到洪武年间的局面呢?但也应该依据当前的局面,部分恢复洪武年间的旧制度。
延绥镇的军官和士兵比别的边镇少,不够征调差遣,请皇帝在延绥增加设置两名参将和九千名士兵,使他们驻扎在重要地区,互相援助接应。
安徽省宿松县复兴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安徽省宿松县复兴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c7160f0d312b3169a551a417.png)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 共6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 在21世纪,汉语教育正在经受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有一些将会或已经遇到的问题,需要我们去思考。
?这些问题的产生,实质上正是汉语教育在世界化文明语境下遭遇挑战的本能反应与理性诉求。
经济发展,技术化推进,总是伴随着文化的渗透。
而语言是首当其冲的防线,也是最后的防卫底线。
在九流分派、多元汇聚的世界格局互渗生成进程中,一个民族既要有恢宏博大、兼容世界的气度,也要有一种由本能与理性所促成的坚持自我、保留自我的能力与权利。
这里有两个最基本的含义:第一,世界语境中的“自我”在“他者”的对比下应更加彰显突出;第二,世界化的语境,并不意味着消泯“自我”,相反它是不同文化身份的参与交流。
? 20世纪以来,汉语写作的“文化身份”,始终是中国文化念兹于心的恐惧。
新时期著名诗人于坚深有同感:“对汉语诗人来说,英语乃是一种网络语言,克隆世界的普通话,它引导的是我们时代的经济活动。
但诗歌需要汉语来引领。
汉语的历史意识和天然的诗性特征,使它成为诗性语言,它有效地保存着人们对大地的记忆,保存着人类精神与古代世界的联系。
”于坚还进一步指出,如果对异族语言表达一味盲从,结果只能导致民族“文化原质地的失真”。
此外,网络时代的汉语文本还在不断地卡通化、图像化。
这是一个读图的时代,文字的阅读大量地被图像的阅读所取代。
图像以其画面色彩的丰富、逼真和立体生动,在一定意义上虚拟还原了文字的想象,会使阅读趣味盎然。
但必须指出,图像只是一种普及的诠释文本的幼稚方式。
一方面,图像以一种画面的定格圈定、凝固了读者想象,这无疑是对读者想象能力的限定和剥夺;另一方面,当读者一旦把对图像的阅读当成主要的阅读方式之后,就会因为读图的轻松放弃了文字书面的阅读,从而依赖于读图。
安徽省宿松县复兴中学11-1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安徽省宿松县复兴中学11-1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5df7578f240c844769eaeeea.png)
高二语文试题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从审美到审善江岳近些年来,美在文学中已获得了应有的地位,但善似乎又被边缘化了。
在当下社会生活中,善的迷失已十分严重的语境下,文学在以审美为中心的同时亦以审善为重心的可能性已显现在历史的天平上。
古人常将“道德文章”连用,文以载道是源远流长的传统。
如何高扬道德之善也是文学的永恒主题。
这样的道理早已为人们所熟知,但熟知并非真知,我们恰恰常在这些老生常谈的问题上陷入迷津。
试以春晚著名小品《不差钱》为例,作为大众娱乐文化的典范,它博得了许多人喝彩。
《不差钱》艺术地浓缩了中国当下诸多负面文化滋生的生活图景:“小沈阳”拿红包合谋欺蒙顾客,红包文化、面子文化、关系文化、吃喝文化、模仿文化等浸透在维妙维肖的表演中,博得了一阵阵笑声。
但这笑声与其说是喜剧的不如说是悲剧的。
善的迷失已使人浑然不觉地陷入到“愚乐”状态。
在当前严重的道德滑坡状况下,小品缺乏对负面文化自觉的艺术否定,因而有毒;但它艺术地浓缩了真实的生活,提供了一部当下严重道德滑坡状况的形象教材,引人警醒。
术自身价值的探索,而唐诗正是在汲取这两方面的营养的基础上,兼容统一前两种艺术形态,才以“文质彬彬、尽善尽美”为理想的文学标准,达到新的超越,造就了空前的繁荣。
这也对我们当下建构理想的文学有重要启示。
在文学发展中,似乎有一个规律性的周期;一个正确的思想、一种有益的文学潮流,总会经过“适度”与“过度”的反复。
开头矫枉过正,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带来“深刻的片面”,而后又引发否定之否定的“文学轮回”,“适度”总是要以“过度”为代价,才能克服两方面的片面性,达到辩证的整合,从而走出恶性循环的怪圈,得以螺旋式上升。
(选自2011年09月27日《人民日报》,有删改)1.下列关于“审美”与“审善”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当下的中国社会,善的迷失已十分严重,文学必将从“以审美为中心”发展为“在以审美为中心的同时亦以审善为重心”。
安徽高二高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安徽高二高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754f9867fd5360cbb1adbe8.png)
安徽高二高中语文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东方睡狮”考辨智效民把中国比为“东方睡狮”,好像出自拿破仑之口。
最初听到这个说法,还以为他的意思是说,睡狮一旦苏醒,其作用和影响可了不得。
没想到后来读《江穰卿笔记》,才发现并不是这么回事。
《汪穰卿笔记》是汪康年的笔札汇编。
汪早年入张之洞幕,后来参加戊戌维新运动,并先后创办过《时务报》、《中外日报》、《京报》、《刍言报》等刊物,是晚清以来的著名报人和社会活动家。
在该书卷八“琴瑟寄庐类稿”中,有“睡狮”条曰:西人说中国是东方睡狮,我多次打听是什么意思,对方总是笑而不答。
后来碰到一位驯兽师,才明白其中含义。
驯兽师说,过去的驯狮办法,是让母狗哺育幼狮,让其在成长中具备狗性,以免伤人。
后来发现这办法不灵,就改用涂抹鸦片的牛肉来喂它们。
这样一来,狮子在上台表演时,表面上还能张牙舞爪,大声嗥叫,实际上却少气无力,昏昏欲睡,就好像是在梦里说胡话似的,不会危及人的安全。
于是,人们便把这种“殆将长睡,永无醒时”的畜生,称之为“睡狮”。
看到这里,我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原本还可以给国人带来一点安慰和希望的“东方睡狮”之喻,竟然是这个意思!说到鸦片,只要是有点历史常识的人都会问:为什么这种东西会在中国泛滥成灾?其中除了西方列强的侵略外,是否还有更深刻的背景和原因?对此,蒋廷黻在其《中国近代史》中早已指出:外来祸患固然重要,但内政修明才是决定性因素。
鸦片战争前夕,中国已经是个法制有名无实、民生痛苦万分、“每个官吏的贪污更加厉害”的社会,所以才无法阻止鸦片的泛滥,才错过了一次“大胆接受西洋近代文化……可以与别国并驾齐驱”的机会。
另外,茅海建在《天朝的崩溃》中论及清军的状况时也说,这支军队不仅有吃空额、克扣兵饷等陋规,还要把目光转向社会,寻找发财机会。
其中,浙江武官出售兵缺、广东绿营开赌收费、福建水师将战船租赁出去进行走私等现象尤为严重。
安徽省【独家特供】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答案
![安徽省【独家特供】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25790ef4431b90d6d85c749.png)
安徽省【独家特供】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答案安徽省【独家特供】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答案1。
C(A项,改变顺序,由“曲项琵琶约在公元350年前后传入中国北方,并于公元551年前传到南方〞可知,应是先传入中国北方,后传到中国北方。
B项,张冠李戴,由“演奏的琵琶曲以描述边塞生活为主要内容,曲调悲哀凄凉,并保留了西域音乐原有的粗犷风格〞可知,“风格粗犷〞是西域音乐的特点。
D项,改变关系,由“琵琶业已成为燕乐乐队中独领风骚的主奏和领奏乐器〞可知,是“主奏和领奏乐器〞,不是“或〞。
〕2.D(器乐化演变过程介绍的两个方面是并列关系,而不是层层递进。
〕3.C(由琵琶舞曲在宋代的衰落可知,一种音乐形式的发展既与宏观的社会环境有关,也与当时具体的音乐风尚联系紧密.〕4。
C(A项中,由材料一第五段可知,“加剧医疗负担、引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只是一种可能。
B项“都有对餐饮文化的论述〞错误,《资治通鉴》有关论述体现了饮食文化的俭约:《自然辩证法》有关论述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D项“推广绿色健康饮食理念的直播,使价值理念产生大革新〞错误,“推广绿色健康饮食理念的直播〞与“价值理念产生大革新〞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5。
D(由材料二可知,我国口粮绝对安全。
〕6.①制止餐饮浪费行为。
〔1分〕②加强粮食储备管理,构建粮食安全保障体系.〔1分〕③加大宣传,增强忧患意识,倡导节粮意识。
〔1分〕④普及推广储粮新装具、新技术,帮助农民减少产后损失。
⑤减少粮食流通环节的损失损耗。
⑥健全粮食应急供应保障体系。
〔1分〕〔共6分。
答出一点得1分,意思对即可〕7。
A(错在“情节曲折多变〞。
〕8. ①文中"深山""群山〞等词语,表现了台儿沟所处地区的地形与地貌,暗示了这里的贫弱、偏僻、落后和封闭。
②铅笔盒象征文化和知识,象征现代文明.③香雪对铅笔盒的追求,表现出她对知识文化和现代文明的渴求,对摆脱小山沟封闭落后生活的企盼,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省复兴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从审美到审善江岳近些年来,美在文学中已获得了应有的地位,但善似乎又被边缘化了。
在当下社会生活中,善的迷失已十分严重的语境下,文学在以审美为中心的同时亦以审善为重心的可能性已显现在历史的天平上。
古人常将“道德文章”连用,文以载道是源远流长的传统。
如何高扬道德之善也是文学的永恒主题。
这样的道理早已为人们所熟知,但熟知并非真知,我们恰恰常在这些老生常谈的问题上陷入迷津。
试以春晚著名小品《不差钱》为例,作为大众娱乐文化的典范,它博得了许多人喝彩。
《不差钱》艺术地浓缩了中国当下诸多负面文化滋生的生活图景:“小沈阳”拿红包合谋欺蒙顾客,红包文化、面子文化、关系文化、吃喝文化、模仿文化等浸透在维妙维肖的表演中,博得了一阵阵笑声。
但这笑声与其说是喜剧的不如说是悲剧的。
善的迷失已使人浑然不觉地陷入到“愚乐”状态。
在当前严重的道德滑坡状况下,小品缺乏对负面文化自觉的艺术否定,因而有毒;但它艺术地浓缩了真实的生活,提供了一部当下严重道德滑坡状况的形象教材,引人警醒。
术自身价值的探索,而唐诗正是在汲取这两方面的营养的基础上,兼容统一前两种艺术形态,才以“文质彬彬、尽善尽美”为理想的文学标准,达到新的超越,造就了空前的繁荣。
这也对我们当下建构理想的文学有重要启示。
在文学发展中,似乎有一个规律性的周期;一个正确的思想、一种有益的文学潮流,总会经过“适度”与“过度”的反复。
开头矫枉过正,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带来“深刻的片面”,而后又引发否定之否定的“文学轮回”,“适度”总是要以“过度”为代价,才能克服两方面的片面性,达到辩证的整合,从而走出恶性循环的怪圈,得以螺旋式上升。
(选自2011年09月27日《人民日报》,有删改)1.下列关于“审美”与“审善”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当下的中国社会,善的迷失已十分严重,文学必将从“以审美为中心”发展为“在以审美为中心的同时亦以审善为重心”。
B.古人强调“文以载道”,人们也熟知高扬道德之善是文学的永恒主题而不是真知,因此当下文学中的善似乎又被边缘化了。
C.在人类文艺史上,美与善的纠葛由来已久,侧重审美自律与侧重善的社会价值的矛盾运动是生生不息、历久常新的。
D.以审美为中心的同时以审善为中心的文学潮流,总会经过“适度”与“过度”的反复,才能克服片面性,达到辩证的整合。
二、(3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一7题。
王瑜,其先范阳人也。
父钦祚,仕至殿中监,出为义州刺史。
瑜性凶狡,然隽辩骁果,骑射刀笔之长,亦称于当代。
起家累为从事。
天福中,授左赞善大夫。
会濮郡秋稼丰衍,税籍不均,命乘使车,按察定计。
既至郡,谓校簿吏胡蕴、惠鹗曰:“余食贫久矣,室无增资,为我致意县宰,且求假.贷。
”由是濮之部内五邑令长共敛钱五十万,私献于瑜。
瑜即以书上奏,高祖览章叹曰:“廉直清慎有如此者,诚良臣也。
”于是二吏五宰即时停黜.,擢瑜为太府少卿。
杜重威之镇东平也,瑜父钦祚为节度副使,及重威移镇常山,瑜乃诡计于重威,使奏己为恒州节度副使,竟代其父位。
岁余,入为刑部郎中。
丙午岁,父钦祚刺举义州,瑜归宁.至郡。
会契丹据有中夏,何建以秦州归蜀,瑜说钦祚曰:“若不西走,当属契丹矣!”厉色数谏,其父怒而不从。
因其卧疾涉旬,瑜仗剑而胁之曰:“老懦无谋,欲趋砲烙。
不即为计,则死于刃下。
”父不得已而听之。
时陇东屯兵扼其川路,将北趣蕃部,假途而因与郡盗酋长赵徽歃血为约,以兄事之。
谓徽曰:“西至成都,余身为相,余父为将,尔当领一大郡,能遂行乎?”徽曰:“诺。
”瑜虑为所卖,先致其妻孥,馆于郡中。
行有期矣,徽潜召其党,伺于郊外。
子夜,瑜举族行,而辎重络绎十有余里。
徽之所亲,循沟浍而遁,至马峡路隅,举燧相应,其党起于伏莽,断钦祚之首,贯诸长矛。
平生聚蓄金币万计,皆为贼所掠,少长百口,杀之殆尽。
瑜尚独战千人,矢不虚发,手无射捍,其指流血。
及窘,乃夜窜山谷,落发为僧。
月余,为樵人所获,絷.送岐州,为侯益所杀,时年三十九。
(节选自《旧五代史·列传十一》,略有删节)厉,父亲不悦,不愿听从,王瑜不顾父亲已卧病在床十多天,竟然拔剑相威胁。
D.王瑜骁勇果敢,擅长骑射。
他在举家撤离途中遭到盗贼首领赵徽的暗算,最后只身一人与赵徽属下一千多人激战,箭无虚发,但终因寡不敌众,被盗贼所杀。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高祖览章叹曰:“廉直清慎有如此者,诚良臣也。
”(5分)译文:(2)行有期矣,徽潜召其党,伺于郊外。
(5分)译文: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钟陵禁烟寄从弟李中落絮飞花日又西,踏青无侣草萋萋。
交亲书断竟不到,忍听黄昏杜宇啼。
【注】①禁烟:指寒食节,这一天,家家禁止烟火,进行祭祖、踏青等活动。
8、古人云:“一切景语皆情语。
”试就诗歌首句中“落絮飞花”和“日又西”两个意象加以分析。
(4分)答:9、试分析诗歌结句是怎样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
(4分)答: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意选做五小题)(5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2)斜月沉沉藏海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3)心非木石岂无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鲍照《拟行路难(其四)》)十个小时的饥饿,让他眼冒金星。
他走到街边柏树下的长椅旁想歇息一会儿。
正要坐下去的时候,他的眼睛一亮,长椅上躺着一只黑色的皮包。
他不由得本能环视四周,夜色里空无一人,只有寒风吹着柏树哗哗地飘落着枯黄的叶子。
迟疑了片刻,他还是鼓足了勇气,拿起皮包,将它打开。
皮包里有现金以及证件。
打工者数了数现金,三千元整,不多不少。
他又翻看了证件,身份证上的这个人叫钱柏,家庭住址清清楚楚。
这一刻,他觉得眼前的一切,是对他严峻的考验。
犹豫了好久,打工者终于下定了决心。
他把现金装进了自己的口袋。
在装钱的一刹那,他很痛苦地问自己:这难道是我吗?稳定了一下情绪后,他从身上掏出纸和笔。
想了一会儿,提笔写道:尊敬的钱先生:您好!我感到非常非常地抱歉!我拾到了您的皮包,目前,我处在困难中,急需要用钱,所以我把您的三千元钱留下了,算是我借您的。
请相信,我一定会还您的,真的!其他的证件和钥匙都还给您,保证不少。
我再次向您保证,我一定有能力还您的钱。
其实,我很想很想做一个好人,但现在,我的确非常困难,只有请您原谅了!一个失败者丁小兴XX年X月X日第二天上午,他将信郑重地放进钱包,按照证件上的地址把皮包用特快专递寄给了钱柏。
转眼五年过去了。
在这些年里,每当遇到困难而想退缩的时候,打工者总会想到自己所欠下的一份人情,就逼迫自己不懈地努力。
终于,打工者成了一家网络公司的老总。
选定一个晴好的日子,打工者怀揣着三万元,开着私家车直奔钱先生的住处,这个地址,他一刻都不曾忘记过。
当打工者敲开一扇防盗门时,门里出现一位中年女人。
打工者说明了来意,中年女人把他让进了屋。
屋里躺椅上坐着一个银发的老奶奶。
读罢,他怅惘地望着面前银发苍苍的老奶奶,他忽然觉得面前的这个老人极像自己的母亲。
(选自2011年第4期《微型小说选刊》)11.请用简洁的语言梳理出本文的线索。
(6分)答:12.文中画线句子在刻画人物时,各主要运用了哪种描写手法?有何作用?(6分)(1)犹豫了好久,他终于下定了决心将现金装进了自己的口袋。
在装钱的一刹那,他很痛苦地问自己:这难道是我吗?答:(2)第二天上午,他将信郑重地放进钱包,按照证件上的地址把皮包用特快专递寄给了钱柏。
答:13.试简析两封信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6分)答:14.文章的标题是“按揭一份关爱”,请结合全文探究其深刻意蕴。
(7分)答:第Ⅱ卷(表达题共84分)四、(24分)D.面对喷薄而出....的中国3G市场,各通信设备厂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使出令人眼花缭乱的招数,期待在中国3G市场取得一席之地和更大的市场份额。
18.请把下面的语句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4分)“不是看电视剧,而是看广告里插播电视剧。
”,,,,,。
①有关部门还应抓紧落实新出台的“禁播令”,做到令行禁止,以愉悦的收视体验取信于民。
②然而期待之余,不免也关注这一禁令能否取得实效③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光说不练”、有禁无罚,缺乏严格的法律约束和问责条款④从以往看,曾经出台过“禁播令”。
但打开电视就会发现,其执行情况难如人意⑤一段时间以来,电视广告违规播出愈演愈烈,广告喧宾夺主、浪费时间、影响情绪⑥观众对此意见很大。
广告“禁播令”的出台,切中时弊,符合民意,因而受到力挺答:19、认真阆读下面新闻,提炼主要观点,并用设问的方式加以表达。
不超过12字。
(5分)2011年7月16日,江苏南京一位老人在公交车上突然发病,公交司机停车半小时等待救援,而事发地距离最近的医院只有不到5分钟车程。
公交司机不送病人去医院的理由是“按规定,遇到突发事件只需停车报警”。
等到救护车赶到并将老人送到医院,已回天无力,老人因抢救无效去世。
事件传开后舆论一片哗然,各方意见争论不休。
有人认为,公交司机是按规定办事,做法正确,在法律上说得通;有人认为,公交司机为了撇清责任,见死不救,丧失了道德底线。
答:高二第一次月考答案1.A(原文中说“文学在以审美为中心的同时亦以审善为重心的可能性已显现在历史的天平上”。
是“可能”而非“必将”。
)2.C(A.“善的迷失将使审善议题出现在历史的天平上”错,“善的迷失”只是当下的一种文学现状,并非行为主体,并且作者只是提到了文学“审美”与“审善”的并重的可能性。
此外,“善被边缘化了”一句中的“似乎”二字不可缺。
B.“中心论点”的表述错误,本文的中心论点为第一段的末句。
D.“以《不差钱》为代表的“三俗”快餐作品的批判”错,原文只是以《不差钱》为例进行了论证分析,文中并无此论断。
)3.D(A.“善作为道德文化最重要的一环”错,原文只是说是“文学是人学,这应是当下道德文化建设的重要的一环”,并没有“最”这一限制。
B.表述太绝对,“那些走红的作品”并非全是不善的。
C.文中所说的“捡小孩子时”与“脏水”的比喻是指“近些年来热闹的文学争论中,由于思维与实践的惯性,往往导致简单的肯定或否定反复发作和折腾”的情况,不是“文学发展的新一轮的否定之否定”。
且没有相对应的必然逻辑推理。
)8、“落絮飞花”,描绘了柳絮漫天飞舞、飘荡不定的情景,(1分)寄托了作者远离亲人的飘零之感;(1分)“日又西”,写日出日落,日复一日,时间漫长,(1分)突出了作者一天处在思念亲人的情感煎熬之中。
(1分)16、D(A.渔粱的“粱”应为“梁”;B:龙呤的“呤”应为“吟”,廊腰漫回的“漫”应为“缦”;C.瞑暗的“瞑”应为“暝”,寂缪的“缪”应为“寥”)也可以写自己把握幸福的事迹与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