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I对我国中小企业技术进步影响的分析——以工业企业为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 晓钟

例如 : te &Haro ( 9 9 对 于委 内瑞 拉 的研究 ; da &Har n Ai n k ri n 1 9 ) s Had d ri o s (9 3 对于摩洛哥 的研究都发现不存在显 著的技术溢 出效应。而 C e 19 ) hn (9 9 及 Lu 1 9 ) 1 9 ) i( 9 7 对于中国台湾的实证研究 也认为 , DI 中国台湾 F 在 的技术外溢效果并不明显 , 甚至为负。 近年来 , 关 F I 术溢 出效应方 面的研究 也逐渐 成为 国内学者 有 D技 关注的热点 , F 技术 溢 出效应 的的定 量分 析也有 了较 大 的进展 。 对 DI 例如 : 晓钟 (9 8 通过建立扩展的生产 函数模 型 , 秦 19 ) 分别利用 行业和地 区的横截面数据 , 验证 了 F 对我 国企业存 在着 明显的外溢 效应 。江 DI 小涓 (9 9 认 为, 19 ) 外贸经济的贡献体现在对 GD P增长 、 技术进 步和产业 结构 升级 、 扩大 出口和提升 出口商品结构 、 增强研 究与发 展能力的贡献 等许 多重要 的方面 。外商 投 资企 业不 仅 自身使 用先 进技术 , 而且通过 技术外溢效应 , 国内企业 的技术进 步也产 生积极 的推动 作用。何 洁 对 (0 0 借鉴 F dr 1 8 ) 20 ) ee (9 2 的计量方 法 , 采用 时间序 列数据 ( 9 3—19 19 97 年)分析 了外 资企业对 内资工业部 门的总 体正向的外溢 效应和本地 内 , 部因素对 F 在我 国工业部 门外溢效应 的影 响。沈坤 荣和耿强 (0 1 DI 20 ) 建立 的内生增长模型表明 , 相对 于单纯 的技术 引进而 言, DI F 的外溢效 应对 于我国企 业技 术水 平 的提 高发 挥着 更大 的作 用。包 群和赖 明 勇 (0 3 在 F d r18 ) 2 o ) ee(9 2 动态模 型的基 础上测 量了技术 进步具 有较大 的 技术 外溢效应 。陈涛涛 ( 0 3 利用我 国制造 业 8 20 ) 4个 四位码行 业 的数 据, 引入 “ 内外 资企业能力 差距 ” 的概 念 , 将企 业规模 差距 、 资本密集度 差距 以及技术差距一 同作为影响外商直接 投资行业 内溢 出效应 的行 业 要素 进行经验研究 , 出外商对华直接投 资存 在技术 外溢效应 的结论 。 得 陈炳才 (9 8 和周杰伯 (9 8 却对 F 19 ) 19 ) DI的技 术外溢 效应持 怀疑态度 , 认为 F 对 于我 国企业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的提高没有 明显 的效果 。 DI 与已有 的研究相 比, 本文做 了 以下的改进 : 本文 采用索 洛剩余 ( 全 要素生产率 的增长率 ) 来衡量技术进步 , 然一些学者 已经进行 了这 方 虽 面研 究 ( 晓钟 , 小 蒂 ,0 4 , 研 究 范 围 通 常 是 对 全 部 企 业 或 是 对 李 张 20 )但 整个工业企业 , 目前对 外 国直 接投 资对我 国中小企 业技术 进步 的影 而 响的研究还很少 , 尤其 是从 实证 的角度进 行的研 究更加 少。而本文 研 究 的对象是在 我国经济 中占有很重要位 置的中小企业 , 采用 1 O年 的时 间序列 数据 (9 6 2 0 年 )对 其技术进 步进行 相关分析 。虽然仅 对 19 - 0 5 , 工业 企业中的中小企业进 行研究 , 在一定 程度t 可以反映 出外商 直 但 接投 资对我 国中小企业技术进步 的影响 。 二 、F I 我 国 中小 工 业 企 业 的 溢 出 效 应 D对 1全要素生产率 ( 、 的确定 。本文将工 业企 业中的中小企业 作 . TI P) 为一个独立的生产要 素纳入生产 函数 中, 经济学角 度来看 , 从 根据柯 布 道 格拉斯 生产函数 , 全要素生产率 的增加反映技术的进步。 工 业经 济 的生 产 函数 为 : Y =Al Kp 。 L () 1
维普资讯
《 经济N}08 a0 年第 5 期
●经济观察
●余 文娟
摘 要: 文章首先回顾 了国 内外关 于外商 直接 投 资技 术 外溢效 应 的研 究成果 , 分析 了我 国吸引外 商直接投 资的概 况及 中小企 业在 我 国 经济发展 中的重要 地位 。随后 , 用全要 素生 长率和 索洛剩余 来衡 量 采 技 术进 步, 用 19 —2 0 利 9 6 0 5年我 国中小工业企业的相关数据, 实证 分析 了F I D 对我 国中小工业企业技术进 步的影响。结果表 明 ,DI F 对我 国中 小 工 业 企业 技 术 进 步 存 在 一 定 程 度 的 正 面作 用 , 作 用 不 大 。 独 资 企 但 业 和 加 工 贸 易 比重 上 升 , 某些 地 区利 用 F DI引进 的技 术 含 量 层 次 不 高 , 科技投入 水平 不高以及 中小企业 自身存 在的 问题都是 F 对 中小企业 DI 技 术进 步影响不显著 的原 因。 文章认 为, 国的 中小 工业企 业到底 能 我 在 多大程度上模仿 、 习、 学 消化 外商企 业的生产技 术 和管理 方式 , 归根 到底 还 是 取 决 于我 国 企 业 自身 的 吸 收 能 力 。 因 此 , 重 我 国人 力 资 本 注 的投 入 , 极 引导 F I提 高 对 中小 企 业技 术 密 集型 产 业 的 投 资 比 重 , 积 D, 形 成有效的竞争机制是促进外商投资技 术外溢的关键所在 。 关键词 : DI 全要素 生产率 索洛剩余 技 术进 步 F 中 图分 类 号 : 1 43 F 2 .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4 9 4 2o )5 5 1 0 —4 1 (0 8O —0 3一O 3 外商直接投资 ( DI大规模进 入发展 中国家 不仅 给东道 国带来 了 F ) 大量 的经济发展所必需的外汇资金 , 还带来 了有助 于产业 升级 的技 术。 Fn l ida 指 出 , 随着 来 自 于 发 达 国 家 的 外 资 公 司 在 发 展 中 国 家 的 进 y曾 伴 入, 技术转移和技术外 溢将会 随之发 生。这些外 资公 司把他 们先进 的 技术转 移在东道 国的子公 司 , 与此 同时这 些转移 的技术 也能 够给 当地 经济提供各种各样 的外溢效应 。中国 的外商直接 投资 , 不仅 为东道 国 带来 了资金等有形资源 , 还为其带 来 了技 术 、 管理 技能 等无形 资源 , 更 重要的是通过技术外溢效 应促进 了东道 国的技 术进 步, 这将 直接影 响 着中国技术创新体系 的发 展 , 其对 国 民经 济快速 稳定增 长发挥 着越 来 越重要 的 作 用。 中 国今 后 经 济 增 长 的 关 键 , 主要 是 全 要 素 生产 率 ( P) F TF 。T P综合体现 了一 国的技术进步率与技 术贡献率 , 于我们 考 对 察一国的技术进步率提供 了一个很好的分 析问题 的方 向。 近年来 , 中小企业在 我国经济 发展 中的重要 地位 和作用 已逐渐 为 人们所认 同, F I 而 D 技术外溢 到底 对我 国中小企 业技术 进步有 什么 样 的影响 呢?影响是否显著呢?本 文将用 实证 的方 法对这些 问题进行 分 析,I 企业进 一步利用技术外溢来 进行 技术创 新活 动, 有着重 要 的理论价值 和现 实 意义 。 有 关 F 技 术 溢 出 效 应 的 文 献 概述 DI 跨 国公 司的技术转移理论讨论最早 可以追溯 到 2 O世纪 6 O年代初 。 MaD u a 在分析外商直接投资 的一般福利效应时 , c o gl l 第一次把技术 的扩 散效应视为外商直接 投资 的一 个重 要现象 。在他 开创 性 的研 究之后 , 涌现 出了大量 的实证研 究成果 。比较 有代表性 的包括 : a (9 4 的 C v 17 ) 研究 , 他利用扩散的生产 函数来 检验 F I D 变量 与东道 国生产 率之 间的 关系, 发现对于澳大利亚的制造业来说 ,DI F 存在显著 的技术外溢 效应。 此后 , 现 了 Gl ema 1 7 ) 加 拿 大的 研究 ; lmsrm&P r n 出 o r n( 9 9 对 b Bo t o e,  ̄ ( 9 3 、Bo t r&Wof 1 9 和 K k o 19 , 9 6 对 于 墨 西 哥 的 18) l rn ms o l(9 4) f o k (9 4 1 9 ) 研究 ; 以及 K ko 19 ) o k (9 6 对于乌拉圭的研究等等。上述研究都 发现了显 著的外溢效 应。亚洲 地 区也 是理论 界研 究 的重 点。B sn aa t和 Fk et ikr (96 利用 印度 1 7 - 1 8 19) 9 4 9 2年度厂商问数据 的研究表 明 , 技术 的溢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