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完美版)25 古人谈读书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着填一填,相信你一定能很快背诵下来。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 知之为__知__之___,不知为_不__知___, 是知也 。 __默__而__识__之__,学而__不__厌__,诲人 不倦 。
说一说:通过阅读这段文章,你得到了哪些收获呢?
我们在学习上,要有良好的学习态度,请教问 题要不耻下问。对于不明白的问题,懂就是懂,不 要不懂装懂。学习要把知识牢记于心,不能自满。
宋濂深夜苦读
张曜拜妻为师
朗读示范
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 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 音。
点击图标即可播放
chǐ
耻
羞耻
huǐ
悔
会写的字
wèi
谓
sònɡ
诵
qǐ
岂
后悔
称谓
背诵
岂止
多音字
shí (知识)
识 zhì (博闻强识
) hào (好奇
好 hǎo )(好人)
整体感知
浏览课文,圈出三则文言文片段的出处或作 者等信息。
小学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上册 25 古人谈读书
顾同炎学武读们破万,卷你书 们 还 知道哪些古人读书的故事?谁 来给我们讲一讲?古人不仅喜欢读书,又把自己的 读书方法和学习态度写孙下敬来苏秦,悬梁供刺后股 世车胤参勤考学不。辍今天, 我们就来学习《古人谈读书》这篇课文,去看看古 人是如何对待读书的。
欧阳修借阅典籍
见识。
通过 “读书有三到”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读书有三到,也就是心到、眼到、口到。其中 心到是最重要的,说明我们在读书学习的时候不仅 要仔细看、认真读,更重要的是要用心去学习,把 学习态度放到第一位。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 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 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 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 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 者也;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 此三者缺一不可。
曾国藩, 我国清代政治家、军 事家和文学家。《曾国藩家书》 是曾国藩写给家人的书信集, 里面谈到了很多做人、读书的 道理和方法。
按要求自读第一则文言文,再小组讨论。
1.默读第一则文言文,结合注释,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 每句话的大意。(课后第二题)
2.小组交流第一则文言文的大意,并做好小组汇报准备。 3.把讨论后仍然不能解决的问题记下来。
古文中,“盖” 在句首,后面一 般需要断句。
总结:作者认为读书人读书需要什么? 用原文回答。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 识,第三要有恒。
谦虚
论语
求实
勤奋
古 人 谈
心到
读书有三到 眼到
读
口到
书
志结构图示
要有良好的 学习态度
根据要求自学二、三则文言文,小组讨论。
1.默读第二、三则文言文,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 课文的大意。
2.圈出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小组讨论。
品读释疑
“我”的意思。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 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 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 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亦、矣、乎”是文言文的常用词,没有实际意义。
文言文常用字,无实际意义。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 《庄子》中的 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 一个故事,形 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 容某些人目光 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 短浅,夜郎自 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大。
第一则出自《论语》。 第二则是朱熹的名言。 第三则是曾国藩的名言。
补充资料
《论语》是记载孔子和他 的弟子言行的典籍。孔子是 一位大学问家,十分重视学 习,《论语》中多处讲到了 学习的态度和方法。
朱熹,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 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他 编写的《童蒙须知》,对儿童的 生活起居、学习、道德行为、礼 节等都做了详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