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研究: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的过程,是一个教与学的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知识,掌握技能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是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
教师教好固然是学生学好的前提,但学生能否学好,终归要通过他自身的努力,从以往教学经验来看,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却往往处于客体地位,依赖教师的督促或班主任的帮助进行学习。
这样学生易处于被动地位,教学效果不佳。
要使学生真正确立学习的主体地位,自觉地进行学习,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激发和培养学生。
一、明确学习目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自觉主动,是否具有成效。
首先取决于是否有明确的学习目的;而能否有明确的学习目的,最终取决于学生的思想觉悟的高低。
所以,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首先要从思想教育抓起。
比如:对电子班学生进行电子电路教学,第一堂课,就要让学生懂得,学好“电子电路基础”知识,是祖国现代化的需要;是高新技术的基础,是学生将来谋生立业的根本;是劳动保障部门对技术工人职业技能鉴定认证必考的基本知识内容,就会激发学生产生学会“电子电路”的积极性和欲望。
从而自觉主动地,甚至不畏困难,乐此而不疲。
上课也会认真,对问题也会探究,作业也会动手。
可见,必须把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思想认识教育有机地联系起来,让其有明确的学习目的,才能
把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建立在牢固,持久的基础上。
二、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学生能否自觉地学习,关键还在于要改革教学的内容与教学方法。
目前在校的学生,基础都较差,而所使用的教材都较深较难,学生所面临的“拦路虎”很多,如果满堂灌,或照本宣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必定会受到伤害,学生自觉学习的积极性难以持久。
如果教学内容不从实际出发,贪多求全,认为“多学一点总比少学一点强”,结果讲得太多,太深,太繁,学生没有思考的余地,没有练习的时间,“贪多而嚼不烂”,容易“消化不良”,产生厌学情绪,要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教学内容必须“少而精”,既要教得又少,又好,又精,要把本门学科中最核心,最基本的部分让学生真正学懂,学会。
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加强备课,吃透教学大纲,提炼出课程的精华,写出最精炼的教案。
在课堂上与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基础相结合,与日常生活中的实际相结合,循循善诱,深入浅出,学生都才能学得进去结合教材,向学生提出日常生活中常见而学生又不注意的问题,往往会使问题深入浅出,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好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也是引起学生好奇心,激发求知欲,增强学生自觉性的重要手段。
如果教师在讲课时照本宣科,满堂硬灌,讲者口干舌燥,听者麻麻木木,就根本谈不上使学生开动脑筋,自主自觉地学习。
改进教学方法,首先要注重“巧”,要求教师在讲课时,注意运
用灵活的授课技巧,巧妙地揭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奥秘,引起学生好奇心,构成学生的求知欲,进而自觉地思索、揣测,增强学习效果。
同时要注意“新”,运用新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三是要注重“活”,教师在教学中,不能死板呆板,一成不变,要根据不同的教学气氛和教学内容,引导、扶持学生以主人的姿态参与教学过程,留机会让学生同教师一起走进教材,自觉地强化学习效果,培养学生自觉能力。
要引导学生以主人的效果和差异,找出成败根由,发现主动思考,自觉学习的好处,从而进一步增强学习的自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