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自然地理训练专题:断层和褶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地理】自然地理训练专题:断层和褶皱
一、选择题(共90分)
(2017 •天津卷3题)
1.读甘肃省张掖某地区地貌景观图,图中地貌景观显示的岩石类型和主要的地质
构造最可能是
因』壮肃官亦揪禾阳凶胆说京沈
A.岩浆岩、褶皱
B.沉积岩、褶皱
C.岩浆岩、断层
D.沉积岩、断层
(2019 •浙江卷21〜22题)下图为某湖泊区域地质构造示意图。
图中等
值线为该区域250万年以来沉积物等厚度线。
据此完成2〜3题。
图强烈抬升区I I抬升区I I微弱抬升区
例巨亘I等厚度线(m)匚二配积物三]断层线
2.该湖湖盆形成主要因
A.风化侵蚀
B.搬运沉积
D.断裂下陷
3.在外力作用下,该湖盆区的湖泊最容易形成陆地的是
A.甲
B.乙
C.丙
D.T
(2018 •海南卷14〜15题)下图为某区域的地质剖面图。
该区域由地表
平坦的X 区和地表略有起伏的Y 区组成。
X 区的玄武岩岩层较厚,Y 区的玄武 岩岩层较
薄。
据此完成4〜5题。
5 . X 区和Y 区的玄武岩厚度存在差异是因为
A.喷发物质差异
B.冷凝环境差异
C.外力侵蚀差异
D.地壳运动差异
大同盆地是数百万年前开始形成的断陷盆地,山地与盆地之间由断层分界, 盆地内
部也发育了众多断层。
下图示意大同火山群地貌及横剖面,图中古湖存 在时间长达200余
万年,期间由于气候变化,湖泊多次出现进退。
据此完成 6〜7题。
构造抬升 4. A. C. 导致该区域分异为X 区和Y 区的主要原因是
流水侵蚀
风沙侵蚀 B.岩层褶皱 D.岩层断裂
6 .图中古湖湖床较盆地北部地势低是因为同一时期
A.岩体沉降差异
B.流水侵蚀差异
C.物质堆积差异
D.火山活动差异
7 .古湖于数万年前彻底消失,推测其消失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全球变冷,水源封冻,湖泊干涸
B.全球变暖,气候变干,蒸发旺盛
C.地壳运动,河流侵蚀,湖水外泄
D.火山活动,岩浆喷发,掩埋湖泊
(2018•江苏卷5〜6题)下图为"某区域地质剖面图"。
该区沉积地层有
Q 、P 、C 、D 、S 2、S 1,其年代依次变老。
据此完成 8〜9题。
8 .从甲地到乙地的地形地质剖面示意图是
Q 第四系
P 二叠系
C 石炭系
D 泥盆系
孔志留系上段
志留系下段
等高距为50米一地层界线
H C [)
9.为揭示深部地质状况,在丙处垂直钻探取芯,可能发现的地层是
A.志留系
B.石炭系
C.二叠系
D.第四系
下图为云山及其附近地区地层剖面图。
据此完成10〜11题。
凡山平
粗砂岩砾岩泥页岩泥岩砂岩白N
10.图中灵河地区的构造地貌属于
A.向斜谷地
B.背斜谷地
C.向斜山岭
D.背斜山岭
11.下列对该地区的相关分析,最合理的是
A.该地地层的变形、变位状况反映出该地地质构造生成的顺序是先有断层后有褶皱
B.该地有大片的花岗岩存在,可以推断出地质时期变质作用显著
C.云山地处背斜构造处,因而是修建隧道的良好选址
D.灵河所在地区可能蕴藏丰富的地下水
下图为沿回归线东西向的某区域地质剖面图。
据此完成
12〜13题。
12.根据图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处地质构造为向斜,适宜在地面打井找到地下水
B.乙处地质构造为向斜,适宜在地面打井找到石油
C.甲处地质构造为背斜,适宜在地面打井找到石油
D.丙处地质构造为地垒
13 .和丙处成因相同,形成的地形区是
A.崇明岛
B.夏威夷岛
C 台湾岛 D.喜马拉雅山脉
14 .下图中与泰山成因相吻合的是
A.①
B.②
C.③
D.
④□:岩浆岩
目含油碧层囱不透水岩层 内石
灰岩层S 含煤岩层
下图为长江三峡段地质构造示意图。
据此完成
15〜16题。
0 26 (千米)
15 .对图中①②③④四地地质构造的判断,正确的是
A .①一背斜
B .②一地垒
C .③一地堑 D.④一向斜
16 .从岩性和地质条件分析,下列四地中最适宜建水坝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7 .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图”,若B 为古生代地层,C 、E 为中生代地层,A 、D
为新生代时期地层(古生代地层最老,新生代地层最新),则B 地的地质构造和A
山 的成因类型分别是
A.背斜向斜山
B.向斜背斜山
C.地堑断块山
D.地垒
褶皱山石油地质图上,某一岩层顶部海拔相同点的连线,称为构造等高线(单位: 米),可以直观地
反映地下的构造情况,这是石油勘探与开发中常用的图。
下图为 某区域含油岩层顶部构造等高线示意
图(图中粗实线为河流)。
据此完成18〜19
(米) 2 000 ■ 1 30() . 1 (KK)- 5(H)-
口砂岩 白砂页岩 西贾岩及石灰岩 ① ② 岩岩 叵闪长岩 匚口花岗岩 --东 3 ④
题。
18.①、②、③表示地质勘探过程中几种不同类型的钻井,据图判断它们分别是
A.气井、水井、油井
B.水井、气井、油井
C.气井、油井、水井
D.水井、油井、气井
20. B处地貌为A.断块山 B.火山C.背斜山 D.向斜山
21.下列关于该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B处地下采煤易发生瓦斯爆炸
B. D处地下适合修建隧道
C.该地岩层主要由岩浆岩构成
D.该处地质构造受东西方向的挤压作用而成
下面为甲乙两地景观图。
据此完成22〜23题。
22.甲景观图的形成,突出反映了
A.地壳的水平运动
B.地壳的垂直运动
C.剧烈的火山活动
D.外力的强烈侵蚀
23.乙图中地质构造及出露的地貌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岩层受挤压后被侵蚀
B.岩层受挤压后经沉积
C.岩层受张裂后被搬运
D.岩层受张裂后经沉积
某地地质小组在我国一潮湿、黏重的红色土壤分布区对某一沉积岩层进行探测,得到了下图所示数据:甲、乙、丙三处为探测点位置,斜线左侧数据为探测点所在地面的海拔(单位:米),右侧数据为该岩层层顶的埋藏深度(即距离
地面的垂直距离,单位:米)。
据此完成24〜25题。
500/55250/300600/50
24.该区域最有可能位于
A.东北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华北地区
25.乙处地形可能属于
A.向斜谷
B.背斜谷
C向斜山 D.背斜山
参考答案
1. B图中岩层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为沉积岩;岩层向一个方向倾斜,应该为岩层挤压所致,地质构造为褶皱。
2. D湖盆周边地区为抬升地区,湖盆地区即为断裂下陷形成。
3. A甲处等厚度线稀疏,说明湖盆平坦;厚度值较小,说明深度较小,最易被泥沙淤积形成陆地。
4. D图中显示X区和Y区岩层性质相同且岩层呈水平状态,而位置有高低,图中岩层中有断裂面且同一岩层沿断裂面错开,应为内力作用所致。
5.C Y区海拔高于X区,加上Y区地表起伏大于X区,Y区所受外力侵蚀作用较X 区强烈。
6. A山地与盆地之间由断层分界,盆地内部也发育了众多断层。
所以图中古湖湖床较盆地北部地势低是因为同一时期岩体沉降差异。
7. C古湖于数万年前彻底消失,推测最有可能是地壳运动,断层处受河流侵蚀,湖水外泄。
8.A根据图中从甲地到乙地地层新老关系可判断,中间新两侧老,为向斜构造,再根据图中的等高线判断,从甲地到乙地地势为低一高一低。
9.A沉积岩顺序老下新上,图中显示,丙处出露地表的为泥盆系地层,在此处钻探,只能发现比它更古老的地层,即志留系地层。
10.A灵河处岩层向下弯曲,应为向斜构造;从地表起伏上看,该地是谷地,因而属于向斜谷地。
11. D山附近的地质构造)1|顺序应是先有褶皱后有断层。
12. C甲处地质构造为背斜,适宜在地面打井找到石油。
13. C崇明岛是沉积岛,夏威夷岛是火山岛,喜马拉雅山脉是两个大陆板块水平挤压隆起形成的巨大的褶皱山脉,只有台湾岛和图示成因是相同的。
14. A泰山属于两条断层之间相对上升的岩块。
15. A图中①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
16. D④地是侵入型岩浆岩,岩性坚硬,最适宜建水坝。
17. A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B处岩层最老,两翼岩层新,地质构造为背斜;A山是向斜山。
18. B①处岩层海拔低,利于集水,②、③岩层海拔较高,适于储存油气资源。
②处高于③,则②处是气、③处是油。
19. B E—F线海拔由高到低,再到高,且穿过了断层。
20.D B处地貌为山地;岩层中间新、两翼老,为向斜构造。
21. B D处岩层中间老、两翼新,为背斜构造,岩层上拱,具有良好的支撑作用,且地下水沿岩层向两侧渗流,有利于保持隧道的干燥,适合修建隧道。
22. B由甲图可知,景观悬崖壁立,是由于地壳岩层沿断裂面相对上升形成的地貌。
23. A由乙图可知,岩层受挤压形成褶皱,褶皱一般埋藏在地下,只有经外力侵蚀或地壳上升后才出露地表。
24. B红色土壤可以判定是南方。
25. A乙处海拔低于甲地和丙地,所以是谷地;岩层更低于两侧的甲和
丙地,为向斜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