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像描写高中语文高三微写作复习练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微写作
微写作-描写类
参照下面人物(江姐、鲁迅、王熙凤、阿Q)的画像,结合你对人物的了解,刻画你心目中的该人物形象。

侧重肖像描写。

一.评分标准:
一类:8-10分①通过描写准确、鲜明地表现人物性格特点、内在的精神世界;
②合理运用多种手法,细节描写具体、生动;
③整体评价人物形象;
④条理清晰(整体→局部、外→内、表→里),联想合理。

二类:5-7分通过描写准确体现人物身份地位、相貌特征、性格特点。

三类:1-4分缺少描写,人物面貌特征、性格特点不突出。

二.肖像描写示例:
①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

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

因为他姓孔,……叫作孔乙己。

(鲁迅《孔乙己》)
②我这回在鲁镇所见的人们中,改变之大,可以说无过于她的了:之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

她一手提着竹篮。

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③她竟又站在四叔家的堂前了。

桌上放着一个荸荠式的圆篮,檐下一个小铺盖。

她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祆,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

(鲁迅《祝福》)
④他的面孔是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

头发约莫一寸长,原是瓦片头,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

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阿累《一面》)
三.学生实例:
(一)鲁迅
①棱角分明的脸型,瘦削的身材,一双敏锐的双眸已看破世间冷暖。

刀一样的眉像刻在脸上,透露出坚强的性格和勇于面对千夫指的强大内心!高挺的鼻梁,配上干净利落的两撇胡子,再加上微薄的嘴唇,和略带斑白的鬓发,整个人站在那里有一种无形的气场。

虽然穿着朴素,但内心的素养与力量以包围全身,似乎敢以一己之力面对整个黑暗社会的压榨,这就是我眼中的鲁迅先生。

修改:鲁迅先生身材瘦削,面庞棱角分明,五官有着刀刻斧凿般的坚毅:一双敏锐的双眸已看破世间冷暖,似乎在盼望着什么,又似乎在仇恨者什么。

刀一样的眉像刻在脸上,透露出坚强的性格和勇于面对千夫指的强大内心!高挺的鼻梁,配上干净利落的一字胡,略带斑白的鬓发,更增添了他神华内敛的智者形象。

他像是一个久经沙场的老兵,要用坚硬的身躯“肩住黑暗的闸门”,放中国的未来到光明中去。

②我心中的鲁迅是一个严肃稳重,头脑清醒的志士。

他目光坚定,眉头紧锁,削瘦的脸庞上有着整齐的胡须。

脖子上系着围巾,朴素的外表代表了当时的知识分子形象。

从他如炬的目光中,我看到了他对于社会病态的担忧,对不堪乱象的愤怒。

眉宇间的冷峻让人望而生畏,他仿佛心中有一团火,燃起他救国的斗志。

作为知识分子,他化笔风为利刃,用文字刺痛着社会痛点,更唤醒着每一个迷失中的国人!(8分)
(二)阿Q
①在我心中,阿Q的形象是这样的:两只总是恍惚着的豆眼下,颧骨显得格外突出。

出于一顿饥一顿饱的缘故,他的眼窝和两颊向内凹陷的厉害。

昨天被人按着头打的淤青在黄得如同蜡纸般的脸上依然清晰可见。

光溜溜的脑袋上顺下来一根毛躁的小辫子。

这根让他时而引以为傲的“累赘”也曾给他引来过灾祸。

可这根“累赘”也像是存在于他身上的那种看似无关紧要,却又绝对束缚着他的奴性。

它让他活得自在,又活得痛苦。

(9分)
②一个佝偻的身影印在我的眼中,那是阿Q,他光着脚露出满是污泥的皮肤,衣衫破烂,一边袖子已在不知哪次被人殴打后扯下。

一根辫子戏得好像就要断掉,暗淡毛躁的搭在背后,她的脸色蜡黄,透着死气沉沉的黝黑,没有半点活人的血色,颧骨,因失去饱满肌肤的陪伴而显得更加突出。

干裂的嘴唇因饥寒变成酱紫色,最令人心惊的还是那双眼眼白浑浊,眼仁黑的透不出光,那呆滞的目光反射着封建社会中死人一般的社会底层人民(悲惨的命运)。

(8-9分)
(三)江姐
①她短发齐肩,显得果敢干练;她身材瘦弱,却将身子挺立的笔直;她紧握着拳头,目光中透露着坚毅与顽强,她身着的粗布衣裳,虽已沾满鲜血凝结的雾气,却依然被整理的整齐。

她含情脉脉的写下红色遗书。

这一刻,她时刻警惕的神情放松下来。

她舒缓成月牙般的眼中,无不透着一位母亲对孩子的思念。

她是江姐,一位有着钢铁般坚强的意志,坚贞不屈的品格,又有着母性的温柔的伟大共产党党员。

(8分)
②江姐是位政治上成熟的共产党员,看他乌黑深邃的眼眸,坚定稳重。

浓密的眉毛向上扬起,带着内心的爱憎分明,白色的围巾自然且庄重的系在脖子上,干净。

这何尝不是他纯洁的党性和对革命事业无比忠诚的体现呢?他面对酷刑。

大义凛然义正词严,就以前也平静地与战友依依告别,亲吻监狱之花。

梳理好头发,换上整洁的蓝旗袍,平整好衣服的皱痕,而后从容走向刑场,他就是这样一位对党忠诚,对敌不屈的共产党员。

(8分)
(四)王熙凤
①身穿锦衣,头戴金饰,不见其人,先闻其语,这就是王熙凤。

她容貌姣好,光艳照人,饰物繁多,但并不杂乱,可见她的美丽与干练;她目光犀利,仿佛能够一眼看穿他人的内心,也能见识到她心机颇深。

向上微挑的丹凤眼,给人一种狡诈的感觉;她微微紧抿的嘴唇,以及严肃的神情,看出她有极强的权势及野心。

她时而狠毒,时而风趣,时而兴风作浪,时而化险为夷,但最终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8分)
②头戴金丝八宝攒珠髻,挽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额间围着昭君帽,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这就是王熙凤,一个雍容华贵、精明能干、不可一世的贾府管家。

她处事圆滑,善于交际,与贾府里各种人都会相处。

对上,她能说会道,巧舌如簧,面带笑容,总能引得老祖宗开心;对下,她自有派头,气势逼人,管人有方,将所有下人都管理得井井有条,
不敢懈怠,永远是一副能干女子的模样。

(7分)
肖像描写
1、抓住“五官”特点,尤其神态;
2、注意身材体型、服饰打扮;
3、精心选择人物外貌特征,集中笔墨描写,使人物形象精确鲜明;
4、反映人物精神面貌,写出人物的深度;
5、可以用比喻、夸张,联想等修辞手法,要有顺序。

江姐(江竹筠yún)
革命者:意志坚强、英勇不屈,有红梅品格(美丽、坚贞、高洁);“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
就义前,她平静地与战友们一一告别,亲吻“监狱之花”,梳理好头发,换上整洁的蓝旗袍,从容走向刑场。

江姐丈夫彭松涛牺牲后,头颅被敌人挂在城门上。

江姐突然看到这一情景,心如刀绞,为防旁边的敌人发现,还要表现出镇定。

王熙凤(张扬(“辣”)、能干、刻毒)
好像毒品与良药的混合物,罂粟花。

在贾府位高权重,外向张扬。

是绰号“凤辣子”,面艳心狠。

能干且有心机。

穿着华丽。

“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

“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拿绳子鞭子,把那眼睛没有主子的小蹄子打烂了。


逼死尤二姐,收受贿赂,为秦可卿成功办丧事。

鲁迅:
1、爱憎分明:“横眉冷对千夫指,富有甘为孺子牛。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2、坚韧、爱国。

窗外是无边的夜,窗内坐着一位老人。

他穿着家常的灰布棉袍,靠在椅背上,右手夹一支纸烟,嶙峋的手指微微泛黄。

他面庞消瘦,泛着病态的象牙白色,眉头紧锁,眼睛微微眯起,眼角的皱纹、浮肿的眼袋泄露了他的疲倦。

但是他的眼珠像乌金石一样很黑很亮,蕴藏着睿智的光,像是要看透“一切的夜,夜的一切”;目光中还有
一些悲哀、一点轻蔑。

他的胡子与头发都有故事,胡子像浓墨隶体的一字,胡尖儿既不上挑又不下垂,不给新派老派人士以把柄;一寸长的头发根根直立,既不左倾又不右倾,宣誓着自己的独立。

“这张脸非常不买帐,又非常无所谓,非常酷,又非常慈悲”……这张脸的主人就是鲁迅。

嘿,瞧啊!那不是阿Q吗?看看他佝偻的样子,怕是在老爷们面前跪的多了,脊梁骨再也直不起来了吧。

再仔细端详一下儿他这副尊容,面容枯槁,目光浑浊而呆滞,一根小绳儿似的辫子无力地垂在后脑,好似个累赘。

哎哟,瞧这块儿癞伤疤,还有脸庞未完全消去的於青,是又被哪个老爷教训了吧,还是与调笑他赖疮疤的人又打了一架吧。

不管怎么看他,横竖也只能看出个奴。

(张振勋)
例文:江姐的腰杆挺得很值,昂首挺胸,目光坚毅,望向前方,她的眼神里透露出对敌人的蔑视,对革命胜利的信心,她的五官也很硬朗,也更使人认为她是一位坚韧顽强的女革命家。

江姐的头发整齐的垂在耳朵两侧,身上纽扣装也是平平整整,艰苦的环境也改变不了他的端庄与尊严,再黑暗的现实也掩不灭她心中燃烧的希望。

描写:一双丹凤三角眼,狭长上挑,她似乎把府中的一切都看在眼里。

粉面含春,朱唇微微上翘,露出一抹含意颇深的笑容,正如她的毒辣也从不教人轻易发觉。

她头戴金叉玉簪,身着金缕绸缎,胸前佩着名贵首饰,她似要把所有的雍容华贵,金银珠宝都穿戴在身上。

她身量苗条,体格风骚,面儿上是一位绝色美女,而威严与狠毒却藏在背后。

“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
例文1:隶体一字胡须盖住丰厚的上嘴唇,直立着的头发犹如一根根钢针,直刺世道的不公社会的不平。

横眉紧锁,目光深邃,在这眉宇间体现君子的气概,同时也有丝丝的悲凉与悲愤的融合。

眼窝深陷眼角却露出不屈,脸颊削瘦却不见疲惫,一条厚厚的围巾也体现铁汉柔情。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先生冷峻的目光似要看透那个冷酷的社会。

例文2:
心理描写:
《呐喊.阿Q正传》人物阿Q
1、精神胜利法:遭受压迫与不幸,以言语上的胜利来掩盖现实中的失败和侮辱。

自我欺骗。

自轻自贱,甘居落后与被奴役。

鲁迅先生揭示了中国当时社会的人们没有独立意识,麻木无知的精神生活。

2、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例文:一个瘦干的身躯,穿着破烂的短衫,阿Q低着头,无精打采的,仿佛已经将要拖不动那长长的辫子。

他的右手紧握着拳头,左手将那已破旧不堪的袖向上挽一挽,好像刚刚又吃了败仗一样,想要打回去,却又知道打不过,只好把怨气都集中到手上。

等到看到打的过的人把他修理一番,脸上又露出了一幅不屑的表情,张着嘴好像在说:“儿子打老子。


微写作-描写类
2.学校戏剧俱乐部招新,在笔试环节,要求你从下列人物中,选择一位,结合他的典型情节,为其写一段内心独白。

贾宝玉——“摔玉”华老栓——“买药”
翠翠——“梦中听歌”江姐——“绣红旗”
原文:翠翠——“梦中听歌”
原文:爷爷,你说唱歌(外公讲翠翠父母唱歌相恋),我昨天就在梦里听到一种顶好听的歌声,又软又缠绵,我像跟了这声音各处飞,飞到对溪悬崖半腰,摘了一大把虎耳草,得到了虎耳草,我可不知道把这个东西交给谁去了。

我睡得真好,梦的真有趣。

分析:翠翠是一个情窦初开的天真少女形象,正是因为这个“梦”,翠翠错过了听歌的时机,
傩送唱了一夜的歌;另一方面翠翠“不知道把这东西交给谁”又暗示了爱情故事将会无果而终。

例文1:是谁?是谁在唱歌,真的会这样好听,的声音叫人听起来浑身舒服,软又缠绵的歌声,你是从哪里来到我的身边,拥有这样嗓音一定是内心充满柔情的小伙子,会不会是他?晃晃悠悠,晃晃悠悠,我怎么听着歌声飞起来了,沐浴在这歌声里,好像漫步云端(用词要贴合人物身份),咦,到了对溪悬崖半腰,怎得有如此多碧绿的虎耳草?歌声响,响了,近了,近了,我抓起一把虎耳草,我要不要送给他呢?
例文2:
是谁在那边唱的歌,好像在一声声呼唤我的名字,又软又缠绵,我的灵魂仿佛脱离了身体,无拘无束的天空中飞扬,我伴着那一声声的呢喃(用词),想要找出呼唤我的人,却只找到几株开得茂盛的,肥大的虎耳草,不知咋的心脏快速的跳动起来,好像下一秒就要冲破胸膛,脸热的仿若被太阳烤过一样,抑制不住的冲动,令我想要把那肥大的虎耳草送给远方的那个人,他的脸隐藏在阳光当中,可我却能清晰的听到他心中的呼唤,一切是那么的美丽的虚幻。

(9分)
原文:华老栓——“买药”:
秋夜,华老栓为给儿子治病,带着家里仅有的洋钱,便点上灯笼,去刑场买药。

“喂!一手交钱,一手交货!”黑衣人,眼光像两把刀,那一只大手,向老栓摊着;一个鲜红的馒头,血一点一点的往下滴。

分析:华老栓--贫穷的劳动者。

愚昧麻木的劳动人民形象。

老栓爱子心切,去买药谨慎怕丢钱,激动,深信人血馒头能够治儿子的病,他能为买到这种药深感“爽快”,感到“幸福”。

在他的内心儿子的性命是重要的,至于所谓的“革命”,他不关心更不理解,更不知他儿子吃的人血馒头正是革命者的鲜血。

例文:我就这么一个孩子,怎么年纪轻轻就得了痨病了呢?真是苦了我,苦了我的小栓,还好,有这么个偏方,能治好小栓的病,只是这药……要用蘸人血的馒头,听着就够吓人。

要是被小栓知道了,可怎么吃得下去!(爱子心切)听说这血,还是从那帮搞“革命”的人身上去的……唉。

管他呢,只要能治好我家小栓的病,什么方法都要试试,管它是人血还是猪血呢?都一样!(愚昧、麻木)
原文理解有误:
例文1:天还不亮,华老栓就装好银子从家里出来,在清冷寂静的街道上,摸黑去给华小栓买治肺痨的土药——人血馒头,远处开始建有喧闹声,声音渐大,华老栓的心就愈加紧张,(介绍太多)他心想:“难道,有这么多人要买药吗?不知抢不抢得到。

小栓的病,就指着这馒头了。

”走进人群定睛一看,他不由呆住了!“这人血竟是这么个取法,竟有人被砍了头,不过这倒也是真正的人血,还新鲜着,吃下去,大概很快就起效了吧。

”(与原文、事实不符)例文2:
这许多钱也是太多了,整整一个月的税钱,我那老婆子一定免不了哭闹,老娘们儿真是没见识,一会儿我再收拾她。

原文:宝玉——摔玉
表妹林黛玉来投亲,宝黛初见,宝玉觉得是“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很有好感。

可当他闻知黛玉无玉,便摔玉于地说: “这玉连人的高下都不识,不要了。

”此举惊坏了黛玉,也吓得
众人一拥去抢,多方哄他才作罢。

解析:本为家中姐妹们感到不平,而如今又得知林黛玉也没有玉,他更觉惟独自己有玉,有什么意思呢?宝玉对林黛玉极其有认同感,真性情流露、最能表达他的单纯、痴诚,对于摆脱束缚的叛逆的心理。

祖母常说这玉是块通灵的宝玉,还称他是我的命根!想来这女人是水做的骨肉,但我却从来没有见过,普通的其他姐妹有这稀罕玩意,如今府里来了一个神仙似的林妹妹,没想到他也没有这玉,既然人人都没有,想来这也不是什么非同一般的好东西,祖母此前,说一定是哄我,有了这东西,反倒显得与常人不同,哎,管他什么通灵不通灵,我再也不想要这劳什子。

主要问题:
第三人称的使用不符合内心独白,
缺少“绣红旗”的情节,空喊口号,少心理描写。

例文1:这件事让我内心仍不平静,心怦怦地跳,如激荡的湖水一般。

听到解放的消息,我看他们也笑得一个个像个孩子,我们一个个紧握住对方的手,“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当然要压低了嗓音,被那些“老虎们”听到就不好了。

我抓来自己的红被子,心像一壶刚烧开的沸腾的水一样,激动得要溢出来。

三言两语,星光是白色的,五星也应白色,我们用颤抖的手将星星绣在上面。

现在我们都安静下来了,我独自记录着今晚,光就在不远处了,我还可以坚持,我们都要以崭新迎接新中国。

例文2:
新中国成立的日子终于来到了!现在我只想呐喊,只想欢呼。

我要绣一面红旗,对,一面用无数革命同志宝贵生命换来的象征我们共产党人胜利的红旗!老彭你看见了吗?这面红旗是为你和所有牺牲的同志而做,我要用它向凶恶狡诈的敌人证明,革命胜利的洪流已势不可挡,它马上就会冲破这昏暗的牢房,将顽固势力一举粉碎,胜利的曙光就在眼前,我要顽强的挺下去,用这面红旗正名共产党人不可磨灭的意志!
微写作-描写类
1.参照下面人物(江姐、鲁迅、王熙凤、阿Q)的画像,结合你对人物的了解,刻画你心目中的该人物形象。

侧重肖像描写。

那个老人咬着烟嘴走了出来。

他的面孔是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

头发约莫一寸长,原是瓦片头,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

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我将您的画像挂在我书桌的正上方。

当我疲倦想偷懒的时候,我抬头看到了您,您那犀利的目光像闪电,灼烧着我混沌的思想,我想到活着就该跟您一样,“我以我血荐轩辕”;当我目睹不良现象却不敢挺身而出时,我抬头看到了您,您那上指的头发像利剑直刺我懦弱的灵魂,年轻人就该“横眉冷对千夫指”,敢于跟坏人坏事作斗争;当我遭受同学的误会而伤心时,我抬头看到了您,您那慈祥的面庞像广阔的海洋融化了我心中的寒
冰,让我有宽厚博大的胸怀……您伟岸凛然,像一座永不熄灭的灯塔,指引着我们年青一代永远向前。

微写作-描写类
3.从下面三幅图画中任选一幅进行描绘。

要求描写细致,体现人物的性格特点或精神面貌。

不超过150字。

示例1一双丹凤三角眼,狭长上挑,她似乎把府中的一切都看在眼里。

粉面含春,朱唇微微上翘,露出一抹含意颇深的笑容,正如她的毒辣也从不教人轻易发觉。

她头戴金叉玉簪,身着金缕绸缎,胸前佩着名贵首饰,她似要把所有的雍容华贵,金银珠宝都穿戴在身上。

她身量苗条,体格风骚,面儿上是一位绝色美女,而威严与狠毒却藏在背后。

示例2
隶体一字胡须盖住丰厚的上嘴唇,直立着的头发犹如一根根钢针,直刺世道的不公社会的不平。

横眉紧锁,目光深邃,在这眉宇间体现君子的气概,同时也有丝丝的悲凉与悲愤的融合。

眼窝深陷眼角却露出不屈,脸颊削瘦却不见疲惫,一条厚厚的围巾也体现铁汉柔情。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先生冷峻的目光似要看透那个冷酷的社会。

示例3
鲁迅先生像一座山始终屹立,在黑暗势力的压迫下永不屈服。

每根发丝都昂扬向上,剑刃一般挺立在烈烈西风中,向苍天、向众生证明着自己的责无旁贷。

经年的风霜刀剑雕刻进他微霜的鬓角、沧桑的皱纹、如炬的目光中。

棱角分明的轮廓,恰是他与不堪回首的年代抗争时,所收获的“战利品”。

岁月非但没有洗去他面颊上的锐利锋芒,反而使他灵魂深处刚毅不屈的斗志更加耀眼,成为中国文化革命中不倒的旗帜。

示例4
鲁迅,见到你,就遇见了凛然正气。

短寸的乌黑直发,宽大光亮的额头,满是正大光明的光辉。

浓密硬朗的横眉,深邃的目光,从这眉宇间显示出泰然自若的坚定不屈。


隶书“一”字的胡须,是严肃冷静的标志,如尖刀般刺破世道不公与社会不平。

挺直的身板、宽厚的双肩,是正义的屹立,更是带领群众彻底冲出病态牢笼的决心。

示例5
一条脏兮兮的长辫耷拉在脑后,身上破旧的褂子像破纸片似的挂在饥瘦的身板上。

阿Q像是被人羞辱了一番,窝胸凸肚地走着,一边搓揉着被拧红的手腕子。

他视线微垂,游移的目光似看着自己的胳臂,又好像什么也没看,只怔怔发着呆。

蜡黄的脸上高突的颧骨格外鲜明,带动着被打得青肿的嘴上下蠕动着。

不一会儿,嘴中的嘟囔渐渐停止,他放下手腕挺起胸,带着“炯炯”目光继续前行。

示例6
阿Q默不作声地站在墙角,你看他那好久没有梳洗的泛着油光的大辫子,正懒洋洋地贴在他的后背上。

他的脸颊十分瘦削,突出的颧骨映衬着毫无神色的黯淡的双眸。

他时不时挠一挠油亮的秃头,时不时揉搓着因刚刚被打而扭伤的手腕。

他的表情有些凝重,但两眼放空了不多会儿,便突然闪出了一丝亮光。

他竟然笑了,露出了一排有些泛黄的牙齿。

你看,那被带动的癞伤疤,正扭曲地“蠕动”着。

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