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乡愁说课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余光中乡愁说课稿(2)
余光中乡愁说课稿
(四) 回顾写作背景及作者并且与当前政治形式结合,渗透爱国教育。

(五)拓展阅读。

乡愁
席慕容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惆怅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别离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男女生互读两首乡愁,感悟共同的情感。

(六) 在满文军《望乡》这首歌中结束这节课的教学,同时展示作业:
一、背诵余光中《乡愁》。

二、阅读余光中的,《乡愁四韵》,写出对诗中四个意象的理解。

三、课后收集三首古今抒发思乡之情的诗歌。

自我评价:
整个教学设计体现新课标要求,立足学生为主体,教师主导,把学习与思考的权利还给学生。

采用情景教学法、朗读法、练习法等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
创设情景导入,激发情感,营造气氛。

运用多媒体手段,播放《天净沙·秋思》的画面,《思乡曲》作为背景音乐。

以悠扬、柔美而略带哀伤的歌曲和画面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并由此导入新课,点出主题——思乡之情。

让学生尽快的入情入境。

朗读法:从教学过程来看,教学中将朗读教学作为教学重点,听示范朗读,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课文情感意蕴,到交替运用轮读、个读、齐读和散读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真正学会读书,欣赏、领悟短文的优美语言和意味,藉此落实教学目的。

写作训练法:本诗中的四个形象组成了四幅不同的画面,通过想景悟情,让学生用散文的语言来改写,从而将飘渺抽象难以捕捉的乡思愁绪变得具体可感,在此基础上,归纳小结文章的主题。

练习法:控制论告诉我们:“要实现有效控制就必须要有反馈”,而且反馈越及时越好。

因此我设计拓展阅读,运用练习法及时反馈课堂教学效果。

此外,还利用多媒体展示辅助教学,让学生真正乐学、趣学
拓展阅读:《乡愁》学习思路
诗人以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转换组织内容,抒发深深思乡之情。

以时间的变化组诗:小时候一长大后一后来一现在,四个人生阶段。

以空间上的阻隔作为这四个阶段共同的特征:小时候的母子分离──长大后的夫妻分离──后来的母子死别(这是一种特殊的“分离”)──现在的游子与大陆的分离。

诗人为这人生的四个阶段各自找到一个表达乡愁的对应物:小时候的邮票──长大后的船票──后来的坟墓一现在的海峡。

小时候离家读书,通过写信的方式,来向母亲诉说心中的思念,所以乡愁诗小小的邮票。

这思念的对象既是母亲,也是故乡。

在这里,故乡即母亲,母亲即故乡。

长大后,为生活所驱遣而奔走他乡,这时候,除了对母亲的思念,又增加了对爱人的惦念,所以,那缕缕乡愁,便只有寄情于那一张张来来回回的船票。

到后来,时空的隔离再也得不到沟通,一方矮矮的坟墓,把我与母亲──生者与死者,永远地隔开了!
现在那一湾浅浅的海峡,不仅把我与祖国故乡隔开了,而且无法逾越。

到这里,诗人的乡愁得到了升华,由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普
遍的家国之思。

四节诗以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转换来层层推进诗情的抒发,如油画的着色,那色彩便是乡愁,一层层加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