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增速放缓,棉价底部震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经济增速放缓,棉价底部震荡
——2009年棉花期货投资报告
一、2008年国内外棉花价格行情回顾 (1)
(一)NYBOT棉花期货行情回顾 (1)
(二)ZCE棉花期货行情回顾 (2)
(三)国内棉花现货价格走势回顾 (3)
二、2008/09年度棉花市场基本面分析 (4)
三、2009年影响棉花价格的因素 (5)
(一)受金融危机影响世界经济衰退将难以避免 (5)
(二)需求下降,我国纺织行业将进入萧条期 (8)
(三)美元与人民币汇率的走向 (10)
(四)我国政府对纺织行业的宏观调控将渐显成效 (11)
(五)棉花种植面积存在下降的可能 (12)
(六)国家积极收储支撑棉价低位走稳 (13)
(七)其它影响因素 (14)
四、2009年郑棉行情展望 (16)
2008年是世界经济大转折的一年,上半年以原油为首的大宗商品牛市使得防止通货膨胀成为经济界的热门话题,可到了下半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在全世界迅速蔓延升级,严重破坏了世界金融市场秩序,导致证券与期货价格暴跌,并对实体经济造成巨大的冲击。

国内外的棉花期货在这一年内都出现了暴涨暴跌的现象,一年之内先后冲击历史高点与历史低点实属罕见。

在即将到来的2009年,世界经济能否摆脱金融危机的阴影走出低谷,将会成为影响未来棉花价格的主要因素。

一、2008年国内外棉花价格行情回顾
(一)NYBOT棉花期货行情回顾
上图是文华财经提供的美盘棉花指数的走势,从中可以看出2008年美盘棉花期价的走势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月开始至8月。

1月份棉花期货受07年农产品整体牛市的助推正处在高位盘整期,而2月份在中国发生的冰冻灾害则为世界商品市场提供了炒作价格的机会,美棉乘势暴涨,价格最高至94.88美分/磅冲击历史高点。

但是脱离基本面的暴涨之后便是暴跌,美棉在3月份走出顶部V型反转回吐了大部分涨幅,此后的两个月里又走出了下降三角形,价格震荡下跌回到了1月份的水平。

进入6月以后,随着原油期货冲向150美元/桶,商品市场掀起一波短牛行情,棉花价格再次快速上扬,但由于棉花现货市场非常疲软,在原油未见顶前,棉花就进行了M头反转,此后原油泡沫的破灭促使棉花价格再次回落至1月份的低位震荡。

第二阶段从9月份至12月份。


半年纺织行业处境的不断恶化对的棉花价格的打压已经十分明显,进入9月份以后新棉上市的压力导致棉花价格继续下滑开始回吐07年的涨幅,棉价破位下跌,此后金融海啸的爆发更是导致整个商品市场的暴跌,棉价一路暴跌至40美分/磅,回到了2002年的水平,年末站稳40美分/磅,出现了企稳回调的迹象。

(二)ZCE棉花期货行情回顾
上图是文华财经提供的郑州商品交易所棉花指数的走势,从中可以看出2008年国内棉花期价的走势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月开始至3月。

这一阶段主要是受冰冻灾害的影响,棉花跟随其它商品出现暴涨暴跌的行情,价格最高至16608元/吨,为历史高点,随后就进行了顶部的V型反转,快速回吐全部涨幅。

第二阶段从4月到8月。

这4个月里,棉花期价在14000元/吨上方进行了漫长的横盘整理,期间既有利空的新疆棉移库补贴政策出台,又有上调纺织品出口退税2个百分点的利好刺激,但期价始终保持区间震荡并未出现大起大落,只是震荡的重心不断下移。

第三阶段从9月至12月。

虽然国家在8月份收储15万吨新疆棉试图缓解一下现货市场的压力,但纺织行业的萧条严重拖累了棉花市场,9月份新棉开始上市,期价脱离了前期的横盘区间开始下滑,并在金融海啸爆发后愈演愈烈,一举突破了2004年12000元/吨的历史低点,大幅下挫逼近10000元/吨关口,最后还是国储高价收棉重新激活了棉花市场,期价才止跌反弹低位震荡。

(三)国内棉花现货价格走势回顾
棉花指数价格走势对比
10000
110001200013000140001500016000
170002008年1月4日
2008年2月4日
2008年3月4日
2008年4月4日
2008年5月4日
2008年6月4日
2008年7月4日
2008年8月4日
2008年9月4日
2008年10月4日
2008年11月4日
2008年12月4日
单位:元/吨
郑棉指数CCIndex328FCIndexM折滑准税价
上图展示的是2008年我国期现货棉花价格的走势。

从中可以看出在年初3月份进口棉花和郑商所的期货棉价格都曾因为冰冻灾害行情而大幅度攀升至年内高点,而内生现货棉价格却反应平淡,只上涨了很小的幅度,这说明现货市场相对而言更为理智,主要是纺织行业陷入萧条,对棉花的需求非常疲软,无力抬拉现货价格。

8月份以后期现货棉价都开始下跌,内生现货棉和期货棉同步快速下跌,特别是内生现货棉的下跌速度之快令人惊叹,而进口棉由于滑准税的缘故价格跌幅相对较小。

9月份新棉上市时,内地3级籽棉收购价3~3.2元/斤,3级皮棉价格12200~12500元/吨,而到了12月份,3级籽棉收购价2~2.3元/斤,3级皮棉价格10000~11000元/吨。

10月份以后棉花价格下跌过快,棉农难以接受,棉企也因为价格不稳不敢收棉,一度出现棉农不卖、棉企不收的局面,整个棉花市场几乎陷入停滞状态。

直到国储以12600元/吨的价格大力收储棉花才重新激活了棉花市场,将棉价稳定在了10000元/吨上方。

二、2008/09年度棉花市场基本面分析
世界棉花生产与消费
40,000
50,00060,00070,00080,00090,000100,000
110,000120,000130,0002000/01
2001/02
2002/03
2003/04
2004/05
2005/06
2006/07
2007/08
2008/09
单位:千包
根据美国农业部12月份报告的预测,2008/09年度世界棉花产量将较2007/08年度同比减少7.4%,消费量将同比减少5.5%,期末库存同比减少4.2%。

总体上看,经济衰退导致人们对纺织品需求下降,但棉花产量下降幅度较大,期末库存下降,世界棉花供求趋于紧张。

这也反映在棉花主产国和主要消费国的产销数据中,只是个别数字还有些值得商榷的地方。

从国别数据来看,美国的产量下降幅度最大,达到29%,中国的产量下降幅度仅1.4%,巴基斯坦的产量不但没降
反而增加了5.6%。

目前,世界多数经济机构都倾向于认为2009年上半年将是世界经济最艰难的时刻,届时金融危机对经济的破坏将达到最大化。

而世界上主要的产棉国都在北半球,北半球棉花的种植时节刚好在二季度,这时正是世界经济最糟糕的时候,棉农的植棉积极性会降到最低点。

特别是在中国,2008年中国的棉花价格暴跌严重打击了农民植棉的兴趣,明年春耕时农民可能会改种其它农作物。

这样看来,09年世界棉花产量可能要比现在的预测值要低。

至于是否会出现供求紧张则要看09年世界经济的状况,如果经济衰退难以遏制,纺织行业的萧条不可避免,棉花的需求下降的幅度可能会更大。

三、2009年影响棉花价格的因素
(一)受金融危机影响世界经济衰退将难以避免
2007年始露端倪的次贷危机在2008年愈演愈烈,从房地产行业进一步扩散到金融行业并引发了美国金融海啸。

2008年9月14日美国第三大投资银行美林证券被美国银行收购,紧接着9月15日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申请破产。

到9月底曾经赫赫有名的美国五大投资银行不是被收购就是破产或转型,次贷危机正式升级为金融危机,并迅速在世界范围内蔓延使得发达国家的金融机构遭受重创。

金融行业的混乱导致证券和大宗商品价格暴跌,同时信贷紧缩使得流动资金匮乏,这些都严重的伤害了实体经济。

美国08年二、三连续两季度出现GDP同比负增长,8月至10月非农就业人数下跌超过60万人,根据美国劳工部的数据,11月美国失业率高达6.7%,为15年来最高点,这是上世纪80年代初美国经济衰退以来罕见的。

目前看来经济危机在美国有进一步加深的迹象。

首先,美国汽车业“三巨头”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因融资困难相继陷入营运困境,通用更是声称走到了破产的边缘。

目前,汽车及其零部件的出口占美国出口总额的10%,如果美国汽车巨头破产将使美国经济步入更加漫长的衰退之中。

其次,受金融危机影响,消费者财富缩水,失业人口增加,使得美国传统的信用卡业务面临巨大的信用风险。

至今年9月美国未偿付负债高达9700亿美元,信用卡违约率攀升至4.9%。

同时在美国由信用卡应收账款衍生出的证券占其国内证券总额的10%,高达3289亿美元。

一旦信用
卡公司破产,不但会严重影响零售业,更会引发新一波的金融动荡。

再者,就是美国的不少商业银行眼下都已陷入财务困境,据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预测,未来一至两年将有100家左右的银行倒闭,这也将严重打击美国经济。

欧元区和欧盟27国第三季度经济均环比下滑0.2%,欧盟整体及德国、英国、意大利等成员国都已宣告陷入经济衰退。

欧洲最大的经济体德国Ifo制造业指数已经连续五个月大幅下跌,而爱尔兰和西班牙等经济体的房市也岌岌可危,同时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已经给欧元区的出口造成巨大的压力。

未来工业产值及住房投资下滑可能会成为欧元区的主要经济风险。

在英国,家庭部门负债占可支配收入150%,远远超过欧元区91%的负债水平。

最新调查显示,英国消费者贷款的发放明显紧缩,未来英国经济的主要引擎个人消费将会非常疲软,英国经济可能更逊于欧元区和美国。

日本是第四个陷入衰退的G7国家。

由于金融动荡导致日元升值压力增大,至10月份日本实际出口已经连续两个月下滑,工业产出也连续3个季度萎缩。

外需的下降将给出口型的日本经济造成巨大困难,金融市场的动荡将会使企业的资金周转更加艰难,日本企业投资已经连续5个季度负增长,预计未来仍将低迷。

12月份世界银行对外发布公告,大幅下调2009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期至0.9%。

综合考虑到金融危机、出口放缓和商品价格趋弱三重因素的影响,世行将发展中国家2009年的经济增长率下调至4.5%,将发达国家2009年的经济增长率下调至-0.1%。

11月,经合组织(OECD)发布的《经济展望报告》,预测2009年经合组织成员国经济将会出现0.3%的负增长,其中美国经济将下降0.9%,欧元区经济将下降0.6%,日本经济下降0.1%。

世界经济放缓也将影响新兴市场经济体,如中国、巴西、俄罗斯和印度。

预计2009年经合组织成员国平均失业率将升至6.9%,2010年继续上升到7.2%。

报告预测,经合组织成员国经济将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恢复增长,2010年经济增速将达到1.5%。

2008年我国经济增长的两部引擎出口和内需都出现问题。

上半年国内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本意是抑制通货膨胀,却造成广大中小企业资金周转困难。

下半年由于外部经济体出现衰退,我国出口增速放缓,许多从事外贸加工的中小企业破产倒闭。

10月份我国工业增加值仅增长8.2%,降至7年来最低点;10月份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FDI)仅67.2亿美元,同比下降2.02%,为今年以来首次出
现负增长;10月份M1增速降至近10年来最低(8.8%),与M2增速剪刀差进一步拉大,企业投资意愿萎靡;10月份中央财政收入也出现0.3%的负增长,为96年以来第一次。

中金公司11月份的报告将09年我国出口增速由4%下调至0,进口相应下调至零增长,社会零售实际增速由12%下调至11%。

不考虑政策09年中国GDP 增长只有6%左右,考虑到政府财政刺激政策可能带来2个百分点的拉动,则仍有望保八。

鉴于许多项目对经济的拉动效应要逐步展现出来,中国经济明年上半年将比下半年表现更差。

在过去10年中,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1年美国IT 泡沫破灭都曾使中国出口行业遭受打击,导致产品回流,国内市场供给过剩,PPI 和CPI 则先后步入长时期的通缩状态。

此次金融海啸对我国经济的冲击与上两次情况类似,破坏程度应该会更深。

加之2008年上半年国内一直执行的是“双防”的宏观调控策略来抑制通胀风险,08年通货紧缩的征兆已经非常明显(如下图),CPI 增幅在二月份就自高点回落,而PPI 增幅也从8月份高点迅速下滑。

2008年CPI与PPI增幅
0.00%
2.00%4.00%6.00%8.00%10.00%12.00%2008-01
2008-02
2008-03
2008-04
2008-05
2008-06
2008-07
2008-08
2008-09
2008-10
2008-11
综合考虑国内出口与内需两部经济增长引擎放缓和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泡沫的破灭,中国经济在09年出现通缩的可能性在不断增大。

中金公司报告预测,2009年国内PPI 通缩达-7.5%~-6.3%,非食品CPI 通缩达-0.4%;2010年,PPI 仍有较大可能通缩,预计-3.1%~0.7%,而非食品CPI 预计步入全年-1.4%~-0.8%的通缩。

目前看来即便金融危机不再加深,经济调整复苏的过程至少需要2~3年的
时间,09年国内外经济增速放缓甚至衰退与通货紧缩都将难以避免。

经济不景气则人们对纺织品的消费需求必然下降,纺织行业将步入“严冬”。

(二)需求下降,我国纺织行业将进入萧条期
金融危机导致经济衰退,一方面直接使公众的金融资产贬值、财富缩水,另一方面使失业率上升,居民收入增长减速。

失业率上升必然降低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

同时,金融危机引发金融机构资金紧缺,消费信贷投放紧缩。

根据美国经济分析局统计数据,2008年8月,美国居民的消费性支出总额同比仅增长0.1%,消费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同比下降1%,储蓄所占比重却提高了1.4倍。

居民消费增长乏力带来的直接效果就是市场销售量的减少。

根据美国劳工部统计数据,2008年1~9月,美国服装服饰类商品零售总额月度平均增幅不到0.8%,比上年同期下降5.7个百分点;其中,金融危机逐渐浮出水面的7~9月,美国衣着类商品零售总额同比仅增长0.24%,是2002年以来的最低水平,9月当月更是同比负增长0.36%。

市场需求不振带来的是进口总量的下降。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1~8月美国纺织品服装进口总量同比下降5.24%,比上年同期下降了7.7个百分点。

金融危机对纺织品服装国际需求的影响并不限于美国市场,欧洲、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波及。

7~8月,欧盟衣着类商品零售额月均增幅仅为1.5%,为近5年来同期最低增幅;日本二季度居民衣着类消费实际支出同比下降7.8%,是近年来少见的需求大幅萎缩;9月当月,英国、加拿大等发达市场的衣着类零售额全部同比负增长。

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纺织品出口大国,国内许多纺织企业都是外贸加工型企业,企业生存对外部订单依赖性很大。

1~10月,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同比仅增长8.43%,较上年同期降低11.79个百分点,创下6年来最低,如考虑汇率因素,实际结汇收入同比约下降8%。

可见外部经济体的消费需求下滑使国内纺织行业开始面对订单大量减少困境,不少中小企业已难为“无米之炊”。

目前整个纺织行业利润率非常低,在规模以上4.6万户纺织企业中,有三分之二的企业平均利润率只有0.1%。

从生产角度看,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1-10月我国累计生产棉纱1440.46万吨,同比增长12.16%,增幅较去年同期下降5.47个百分点;1-10月我国累计生产布466.43亿米,同比增长5.61%,增幅较去年同期下降7.85个百分点;1-10月我国规模以上企业累计生产服装1705683万件,同比增长5.93%,增幅较去年同期下降8.08个百分点。

从消费角度看,海关数据显示,1~10月,我国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982.7亿美元,增长2.8%,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20.1个百分点。

另有数据显示,2008年10月份我国国内服装销售同比增速下降到了7%,较上月下降了10.2个百分点。

据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显示,2008年1~10月纺织行业累计投资1269.68亿元,同比增长3.2%,增幅较去年同期的25.4%大幅回落22.2个百分点,占全国总投资额1.1%,较去年同期减少0.3个百分点。

由于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纷纷下调09年世界经济增速,预计明年各主要发达国家经济状况难有改善,甚至会更糟,这也意味着来年的纺织品出口会更加艰难。

从今年秋季广交会的情况看,以纺织品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第三期订单大量减少,明年出口形势不容乐观。

从内需的角度看,金融危机对国内实体经济造成冲击,许多中小企业都处在停产或半停产的状态,企业裁员现象比比皆是,最突出的就是大批农民工因工厂停工被迫提前返乡。

这意味着09年国内居民的实际消费能力将会下降,对服装等纺织品的消费倾向也会降低,寄期望于通过扩大内需来支撑目前庞大的纺织工业产能是不现实的。

综合来看,09年纺织行业的萧条有加深的危险,这也就意味着棉花需求的低迷
(三)美元与人民币汇率的走向
2008年上半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速度较快,导致国内纺织品出口价格优势缩小,企业大量的利润空间在结汇环节损失掉。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国金融机构遭受巨额损失使得金融市场中的资本量骤减,引发流动中货币总量减少。

同时,美国金融机构对外放贷大幅紧缩,进一步加剧了美元的流动性紧缩。

这迅速导致美元汇率走强,美元指数自7月份的低点上涨超过20%。

人民币也停止了今年以来对美元快速升值的态势,7月以来兑美元汇率一直在6.83左右波动,基本持续处于稳定态势。

三季度人民币对美元仅升值0.7%,比上半年的升值速度降低了8个百分点以上。

可是,长期来看,美元目前的升值状态是不具有可持续性的,美元贬值的可能性更大。

一方面,目前美国政府已经启动了大规模的金融救援计划,七千亿美元的资金正在分批注入金融市场以保证大型金融机构的正常运转。

另一方面,美联储连续降息鼓励金融机构对企业和个人放贷以刺激消费和投资恢复增长。

此外,美国下届总统奥巴马已经宣称将直接采用财政手段在美国进行大规模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以求为国民提供至少250万个就业岗位,预计联邦政府投资总额将在7000亿左右。

随着这一系列措施的逐步实行,美元的流动性将逐步恢复,市场也将从流动性紧缩慢慢转入流动性泛滥,美元随之走入贬值的轨道。

回顾历史,在本世纪初美国IT产业泡沫破灭引发美国经济增长全面减速的阶段里,美元也呈现出了明显的升值趋势,而随着美国经济逐渐恢复,美元的贬值态势又逐步明显起来。

目前美元指数已经开始从高位回落,许多外汇市场人士都认为美元指数会长期走弱,或者至少目前是一个阶段性的顶部(如下图)。

12月1号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出现贬值的兆头,市场普遍预期人民币可能会贬值以帮助改善中国的出口形势。

但这种观点却遭到了中国国家领导人以及人民银行方面的否定。

认为人民币不会贬值的理由是,人民币贬值不能改变外部经济体需求下降的现状,反而会促使游资外流对国内资本市场造成不利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下届总统奥巴马此前在竞选时一直声称上任后将迫使人民币升值以降低中对美国不合理的贸易顺差。

在美国当前急于摆脱危机刺激经济增长的状态下,未来奥巴马政府是否会真正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向中国施压可能是决定未来人民币汇率走向的重要因素。

未来一旦美元大幅贬值,人民币将被动升值,纺织行业的处境将更加艰难。

(四)我国政府对纺织行业的宏观调控将渐显成效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内宏观经济政策根据形势变化适时进行了灵活谨慎的调整。

国内宏观调控目标由上半年的“双防”转变为“一保一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宏观经济政策出现了方向性的转变。

财政政策由“稳健”转为“积极”,货币政策正式由“从紧”转为“宽松”,国家出台了四万亿刺激经济增长的投资计划,目的在于有力扩大内需,加大内需投资和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拉动力度,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为实现这一调控目标,国家先后出台鼓励扩大内需的十项政策和促进轻纺行业健康发展的六项措施。

其中对纺织行业影响最直接的是出口退税率提高、增值税转型、暂停加工贸易保证金台账“实转”政策。

2008年8月1日国家将纺织服装出口退税率从11%上调至13%,10月21日继而上调至14%。

12月1日再次将出口退税率上调至15%,至此纺织业的出口退税率已经达到历史最高。

一般而言,出口退税率每提高一个点,纺织行业的利润最大可增长一个百分点,国家今年的三次下调出口退税率给纺织企业增加了4%的利润率,返还纺织行业利润超过80亿元,这在目前恶劣的经济环境下显得弥足珍贵。

据了解,目前浙江地区纺织企业的毛利率在5~6%,最多的也就7~8%,能达到10%的极为少见。

扣除一些费用,企业利润非常微薄。

而在前两年,12~15%的毛利率是非常普遍的。

目前纺织行业期盼的是,国家能够将纺织品出口退税率提升至17%,那样纺织行业的盈利状况将会得到更大的改善,这也是
未来最有份量的政策利好。

同样,增值税转型可以把帮助企业大大降低采购设备的成本,同时可增加可抵扣增值税的规模。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测算,2009年纺织行业在购进新装备时可节约成本60亿元,可增加可抵扣增值税120亿元。

这样就能减轻企业负担,鼓励企业增加固定资产投资,调动其进行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的积极性,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暂停加工贸易保证金台账“实转”政策同样是有助于企业提高资金周转效率,降低企业使用资金的成本。

据业内人士估计,这一政策可在2009年解放纺织企业资金约60亿元,明显改善企业资金周转困难的现状。

总体上看,“国六条”表明了国家扶持纺织行业的政策态度。

眼前政策措施的实施主要着力于降低企业营运成本、提高利润率,在当下外部经济体需求下降的情况下虽不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却实实在在的增强了企业的赢利能力,未来如果外部经济状况稳定好转,国内纺织行业也会逐步复苏。

(五)棉花种植面积存在下降的可能
2008年我国棉农面对的是增产减收的窘境,种植成本上升而棉花价格却大幅下跌。

以湖北省为例,据调查,2008年湖北孝感的籽棉单产为203公斤/亩,较上一年减少60公斤,下降22.8%,销售价格平均为2.00 元/斤,下跌43.0%,从种植成本来看,由于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化肥投入为423.7元/亩,增加200.3元/亩,增长45.55%,农药投入112.9元/亩,减少10.2元,下降8.3% ;棉种42.3 元/亩,减少5.1 元/亩,下降10.7%;农膜12.8元/亩,增加0.6元/亩,上涨4.6%;调节剂5.0元/亩,增加0.9元/亩,增长22.8%;统排统灌费用11元/亩,与上年持平,合计支出607.7元/亩,比上年增加186.6元/亩,增长44.3%。

植棉纯收入255.1 元/亩,较上年减少849.1元,下降76.9%。

近期,受金融危机影响,棉价持续下跌,目前当地籽棉价格在1.70-1.90元/斤之间,导致棉农持棉待售,籽棉存量平均为198公斤/户,比上年增加128公斤/户,增长1.8倍,另外,棉农表示明年将减少棉花种植规模,降幅约为76.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