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南陵方言语法的持续进行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简介]赵燕飞,女,安徽芜湖市南陵县人,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芜湖南陵方言语法的持续进行体
○
赵燕飞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3)
[摘 要] 通过分析芜湖南陵方言主要采用的“在”、“咯”“则”等标体词,考察芜湖南陵方言中持续进行
体的表达,并尝试与普通话的动态助词“着”进行比较,寻找其共通和区别之处。
[关键词] 南陵方言; 持续进行体
中图分类号:H17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10(2013)09-0028-02
南陵县地处芜湖市西南部。
南陵方言主要属于江淮官
话洪巢片,同时也零星分布着非官话方言,如吴语、徽语、湘语等。
南陵话与现代汉语普通话相比,在语法上有一些差异。
本文在搜集当地语料和查阅当地县志的基础上,试对南陵城关地区方言语法的持续进行体加以考察。
一、“在”
现代汉语普通话中的“在”可以表示一种持续的状态,主要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如:
(1)a.他在躺着(呢)。
b.他在盖房子(呢)。
c.他在咳嗽(呢)。
d.他在游泳(呢)。
南陵方言中也有类似的用法,所不同的是表示动作行为正在持续进行的“在”位置灵活,可以位于动词前,可以位于动词后,也可以同时位于动词前和动词后。
如:
(2)A B C
a.王师傅在吃饭。
王师傅吃饭在。
王师傅在吃饭在。
b.外头在哈雨。
外头哈雨在。
外头在哈雨在。
c.那张纸在漂则。
那张纸漂则在。
那张纸在漂则在。
朱德熙(1982):介词“在”表示一种持续的状态时,句尾
都可以加语气词“呢”,如(1)所示,在南陵方言中,(2)中的A 组与普通话的语序一致,(2)中的B 组和C 组是方言特色,而且只有A 组句尾可以加语气词“呢”,B 组和C 组在南陵方言中是不加语气词“呢”的。
这三组句式在南陵方言中一般分别用在不同的语境里,A 组句式运用得最为广泛,一般用于简单的陈述或是对别人的问答中,是指说话的一方对另一方客观介绍某一事物的某种状态在持续进行,或者是当面临说话一方对某事物相关状态作出询问时另一方所作出的回答,如:
(3)a.王师傅在吃饭,小李在修车子。
b.甲:你咯知道王师傅在搞嘛伙啊?乙:他在吃饭(呢)。
B 组使用的人较少,主要是用于说话人先客观介绍某一
事物的持续状态,目的是引进与之相关的一些内容,表示提醒、建议等等。
“在”放在动词后相当于普通话中的“还在”。
(4)a 王师傅吃饭在,你有什么事找我吧。
(王师傅还在吃饭,你有事可以找我。
)b.外头哈雨在,你咯要拿把伞带着啊?
(外面还在下雨,你需要带把伞吗?)c.那张纸漂则在,我们用棍子把它撮到水底哈弃吧。
(那张纸还在水上漂着,我们用木棍让它沉到水底下去吧。
)
C 组这种句式的使用现象没有A 组频繁,但比B 组使用
率高点,根据语言的经济性原则,当“在”表示持续进行意义时,也就没有必要动词前后重复使用两次了,句尾的“在”读轻音,渐渐虚化为一个相当于“呢”的语气词,一般用于表示强调的语境中,如:
(5)a.甲:急死我了,我找不到我家毛毛了!乙:你看那边,他在游泳在。
(你看那边,他在游泳呢。
)
b.我在写字在,你不要过来打扰我。
(我在写字呢,你不要打扰我。
)
可以说,南陵方言中表示持续进行的“在”字句正在由B 组句式过渡到A 组句式,而C 组是过渡的中间阶段,句尾的
“在”字意义已由原先表“持续进行”的意义渐渐虚化为无实义的语气词,相当于“呢”。
二、“咯”
“咯”应该算是南陵方言中一个典型的虚词,在表示持续进行时,“咯”相当于普通话中的动态助词“着”。
一般有三种用法:
一种是单音节动词或形容词后面加“咯”,表示客观地陈述某现象的持续进行状态,如:
—
82—语文学刊 2013年第9期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6)a.当咯老师的面,他一直头低咯不讲话。
(当着老师的面,他一直头低着不讲话。
)
b.小李躺咯那地方看书哩。
(小李躺着那里看书呢。
)
c.没想到,个么大的事情你竟然瞒咯我这么长时间。
(没想到,这么大的事情你竟然瞒着我这么长时间。
) d.你别急,个道题你慢慢算咯就会算出来的。
(你别急,这道题你慢慢计算着就会算出来的。
)
另一种是单音节动词或形容词加“咯”的重叠式,这种用法带有一定的主观感情色彩,略有一些调侃,诙谐的意味在里面,表示说话人对随后发生的事件感觉有某种意外或某种新鲜性,如:
(7)a.她讲咯讲咯,自己就突然笑起来了。
(她讲着讲着,自己就突然笑起来了。
)
b.他俩昨晚喝咯喝咯,然后就打起来了。
(昨晚他俩喝着喝着,然后就打起架来了。
)
c.那两个小青年玩咯玩咯就玩到一起弃了。
(那两个小青年玩着玩着就玩到一起了。
)
还有一种是“紧”和“咯”连用作状语再加动词,这是南陵方言比较具有特色的地方,而且使用得相当广泛,这种使用方式往往带有一定贬义的感情色彩,表示说话人对某事物的某种持续进行的状态不满,如:
(8)a.那衣服你紧咯洗,有什么好洗的啊?
(那件衣服你老是一直洗它,有什么好洗的啊?) b.天都快黑了,你还紧咯在死摸死摸滴,搞快豪子啊。
(天都要黑了,你还一直在那里磨蹭着,动作快点啊。
)
c.快要考试喽,你一豪都不急,还紧咯在那看电视。
(快要考试了,你一点都你着急,还一直在那里看电视。
)
三、“则”
“则”是南陵方言中另一个表示持续进行状态的动态助词,也相当于北京话的动态助词“着”,可以表示动作或状态正在持续,例如:
(9)a.快要走时,老乡们握则他的手不肯放。
(临走时,乡亲们握着他的手不愿意放下。
)
b.个么多年头过弃了,小张一直喜欢则小李没有变。
(这么多年过去了,小张一直喜欢着小李,从来没有变过。
)
c.通过这几个月的观察,他的学习成绩始终在进步则。
(通过这几个月的观察,他的学习成绩始终都在进步着。
)
南陵方言中同样表示持续进行状态的动态助词“咯”和“则”主要有以下几点区别:
第一,“则”的使用范围要大于“咯”,“则”不仅可以用在单音节动词或形容词后面,还可以用于双音节的动词或形容词后,表示某事物的状态持续进行,而“咯”一般是跟在单音节的动词或形容词之后;
第二,表示持续进行状态意义时,“则”可以用在句中,也可以用在句末,句法位置相对于“咯”更加自由一些,“咯”一般置于句中,置于句尾的现象比较少,后面总会跟有和这一持续动作行为相应的内容,而“则”句后就不一定会跟有相应的内容,如:
(10)a.从学校回来的路上,他的脸一直红则。
b.从学校回来的路上,他的脸一直红咯,一句话都不和人家讲。
“咯”位于句尾一般相当于普通话中的语气词,一般用于表示陈述语气和祈使语气中,在表示陈述语气时,“咯”一般与语气词“了”连用,如:
(11)a.今天晚上我有事,你在家把碗洗咯。
(用于祈使语气)
b.你看,田野里的稻子黄咯了。
(用于陈述语气)
南陵方言中的“咯”和“则”与普通话的动态助词“着”有着某种程度上的共通之处,但它们与动态助词“着”在用法上还是存在着几点区别:
第一,“咯”和“则”在南陵方言中除了可以表示持续进行体之外,还可以表示完成体,相当于普通话中的动态助词“了”,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表示动作或性状的实现,即已经成为事实。
如:
(12)a.他的暑假作业已经写咯两本了。
b.这部电影他已经看则四五遍了。
可以说,“咯”和“则”在南陵方言中不仅可以表示持续进行,还可以表示完成体,并且上文也提到,“咯”位于句末还可以作语气词,表示祈使和陈述。
“着”也可以放在句尾,但它必须和“呐”结合成一个助词,有单一的功能,“着呐”为复合助词,表示高度,“非常非常”的意思(赵元任2010)。
如:
(13)他俩好着呐。
意思是他俩关系好,而且是非常非常好的那种。
第二,“着”表示动作在进行或状态在持续,它只注重于“时段”,因此它跟动词、形容词后的结果补语或时量、动量补语是不相容的;而南陵方言中的“咯”和“则”不仅可以表示持续或进行,还可以着眼于时点,表示动作、性状已经实现,因此“咯”和“则”可以和补语共现,如:
(14)a.你把这份文件处理好咯就赶快交给我吧。
b.刚刚还看他俩在打架,现在又好起来则。
通过上文对芜湖南陵方言中语法的持续进行体的考察,我们发现它与普通话有共通之处,但也有自身的方言特色,而正是因为方言中这些同中有异的特点,才让我们感受到语言的不断发展和演变,同时也有力证明了方言调查和研究在现代汉语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下册)[M].高等教育出版
社,2007.
[2]詹伯慧.汉语方言及方言调查[M].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1.
[3]周元琳.江淮官话庐江方言中的“得V”结构[J].中国语
文,2006(1).
[4]周元琳.安徽庐江方言的虚词“之”[J].方言,2000(2).
[5]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M].商务印书馆,2010.
[6]朱德熙.语法讲义[M].商务印书馆,2007.
—92—
说文解字 赵燕飞/芜湖南陵方言语法的持续进行体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