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期末试卷质量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春学期八年级物理科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太平一中物理组2013.7.4 本次期末八年级物理试题以九年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现行教材(八年级人教版)为依据,命题范围是从第七章至第十二章,命题基本符合课标,但是有个别题目过偏过难,对大部分学生来说,做起来存在很大的难度。
现在将简要情况分析如下:
一、试卷结构和特点
全卷满分100分,共五大题28小题,考试时间120分钟。
题型、题量、考查内容分值分布如下:
附:表一题型、题量及分值
附:表二各章节考查内容分值
二、学生答题主要错例分析:
第一、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学生对一些基本概念和原理,不能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掌握和应用,导致答题错误。
如选择题的第5、9、11题,部分学生分杠杆分类,浮力及机械能转化。
第二、面对考查知识的简单应用时束手无策,学得较死。
比如,填空题的第15题和第16题,失分率较高。
第三、科学探究重视不够,捕获信息的能力差。
比如,第19题、第25题。
第四、部分学生计算能力较差,有的学生解答计算题的格式不规范,不能正确表达解题过程,或者没有必要的文字说明,或者没有必要的公式。
第五、有不少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缺乏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具体表现在:字迹潦草、难以辨识、涂抹过多、卷面难看,计算题解题格式不符合要求等。
第六、有两道题目已经不在属于学生需要掌握的内容,只是作为简单了解知识。
比如,第8题,已经属于高中知识了;第18题,功的原理已不在教学范围。
三、教与学中存在问题
1、教的方面:在教学方面,有些知识点和一些常识强调的不够。
在学这方面,通过考察发现了许多平时没有注意到的地方,同样也是细节方面。
情景材料的不理解,信息题中无法正确掌握好题目所给出的信息,这都是以后多加训练的地方,表面上各知识点,重点,难点已落实,分析清楚。
但实际从考试情况来看,对于一些基础知识点强调不到位,特别是对实验题的讲解所花时间不够,对于实验原理的教学关注太少,没有细化。
2、学的方面
(1)物理概念模糊不清。
学生对一些基本的物理概念、物理规律不理解,反映出在平时教学过程中不重视概念的引入过程,没有通过实例或实验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和规律,没有及时有效的巩固所学知识。
(2)学生审题不清,常把题目看错,或考虑问题片面单一,不能灵活、全面地解答相关问题,失分较多。
甚至有落题现象。
(3)联系实际能力欠缺。
试卷中凡是涉及生活实际的题,学生丢分较多,反映出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和动手操作较少。
现在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平日动手较少,生活经验缺乏,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弱,反思我们的教学,也反映了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实际较少,把所学的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不够。
三、今后的教学建议
1.要扎扎实实地抓好双基知识的落实。
对物理概念和规律不死记不机械记,但在理解的基础上该记的一定要记住。
对物理术语的表述一定要准确、规范。
对基本仪器、元件的原理要熟悉,使用要熟练。
2.抓实“知识与技能”,继承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
以“双基”为物理教学的主线,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让每个学生把知识记牢一点,把知识理解得透彻一点、学习得扎实一点,物理技能训练多一点,只有真正理解和掌握了牢固的物理知识,才能在课堂上实现课程的“三维目标”。
3.要加强实验教学,能让学生做的实验一定要让学生动手做,让学生亲身体验探究的过程,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实验能力、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等等。
4.要重视教给学生分析思考问题的方法。
只有学生具备了理解物理概念规律的思维和方法,才会对社会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进行正确、科学、准确、细致的观察和分析,才会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5. 要关心学困生,注意分层次因材施教。
不及格率居高不下,学困生比例高的问题始终困扰着我们,对于学困生来说,非智力因素对学习的影响起着决定
性的作用,他们更需要教师的关爱和引导,课堂上要把握好教学要求,课后重视个别辅导,注意让学困生学有所得,努力提高及格率。
四、补救措施及今后的努力方向
1、重基础知识的落实。
2、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
3、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重学生的需求,重学生的体验,重学生的活动。
4、加强对学生物理学习习惯的培养,加强学生审题、答题能力、图表分析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用准确规范的物理语言描述物理现象。
5、强化物理学科特点,加强物理学科与数学、语文的联系,培养学生认真读题的习惯及计算能力,是今后教学中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