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领域活动方案范文(四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语言领域活动方案范文
活动目标:
1、运用儿歌、故事和比较活动,启发幼儿认识到自己身体的成长变化。
2、鼓励幼儿在同伴间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观察和感受。
3、激发幼儿对成长过程的积极情绪,体验成长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整理一套幼儿小时候的照片。
2、收集并准备幼儿去年穿过的鞋袜、对比图片,包括小孩、公鸡、青蛙的成长对比。
活动流程:
一、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比较小时候和现在的不同,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
二、展示幼儿去年的鞋袜和穿戴物品,让幼儿尝试穿戴并分享各自的体验。
三、讲述故事《我长高了》,随后讨论小猴子是否长高以及合适的测量位置。
四、进行同伴间的身高比较:
1、两人一组,背对背站立比较身高。
2、增加人数,轮流进行背对背的身高比较。
3、组织小组,讨论组内成员的身高顺序。
五、学习歌曲《笑呀笑》,模仿歌曲中的角色,伴随音乐做动作。
1、结合角色,使用"长大了,我就可以…"的句式表达。
2、加入舞蹈动作,边说边表演。
3、鼓励幼儿分享为什么长大是好的,进行同伴间的交流讨论。
4、激发幼儿的发散性思维,思考长大后能做的事情。
六、促进语言表达能力,让幼儿用"长大了,我就可以…"的句式表达对成长的期待。
七、扩展活动:
1、提出问题,让幼儿想象如果自己是小动物,如何期待长大,练习使用特定句型。
2、对勇于表达的幼儿给予小红花作为鼓励。
3、提出任务,让幼儿在家中做一件事来展示他们"长大了",例
如帮助父母做家务。
八、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思考未来长大后想从事的职业,进行户外活动"找朋友",要求幼儿在家中完成一项任务,向父母展示他们的成长。
大班语言领域活动方案范文(二)
目标:
1. 通过对比不同地区的气候,理解我国地域的广阔性。
2. 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掌握使用图标辅助朗诵和记忆诗歌的方法。
重点:
学习和理解诗歌的内涵。
难点:
运用图标有效地朗诵和记忆诗歌。
准备:
1. 准备《我们的祖国真大》的课件,以及天气预报视频。
2. 建立幼儿对观看天气预报的基本认知,布置好相关活动材
料。
过程:
1. 展示中国地图,激发幼儿的兴趣。
教师:你们能识别这是什么吗?
我们的中国地图像什么形状?
你们对我们的祖国有什么印象?
总结:江苏在地图上仅是一个小点,显示出我们的祖国是多么广阔!
2. 播放天气预报视频,以预报的形式朗诵诗歌。
(1) 教师引导:观察这位阿姨在做什么?
我们一起听听她今天播报了哪里的天气预报。
(2) 教师朗诵诗歌,让幼儿初步接触内容。
3. 幼儿学习诗歌。
(1) 回顾诗歌内容,教师逐步展示图标辅助理解。
(2) 教师完整朗诵诗歌,加深印象。
(3) 幼儿参照图标学习朗诵,尝试记忆诗歌。
4. 通过问答,使幼儿理解各地气候差异体现祖国的辽阔。
(1) 教师引导:观看天气预报后,你们注意到哪些气候差异?
为什么说我们的祖国如此广大?
面对如此大的温差,作为中国人你们有什么感受?
(2) 幼儿自由交流,分享观察和想法。
(3) 教师总结:我国地域广大,南北方气候差异显著。
南方四季温暖,而北方此时已开始下雪,温度极低。
这表明在同一时刻,我国各地正发生着截然不同的景象。
5. 游戏:动态天气预报。
(1) 幼儿自由分组,教师说明游戏规则,以强化诗歌记忆。
(2) 幼儿参与游戏,活动在愉快的氛围中结束。
大班语言领域活动方案范文(三)
活动目标:
1. 分辨不同蔬菜的独特性,并理解它们各自生长的环境差异。
2. 通过对歌的方式,学习并掌握儿歌的诵读。
活动准备:
1. PPT演示文稿《菜地里的歌》。
活动流程:
一、互动讨论
1. 观察PPT中的图像,识别并说出各种蔬菜的名称。
引导语:今天,我们有一些蔬菜朋友要介绍给大家,让我们一起了解它们。
问题:图片中展示了哪些蔬菜?它们是什么颜色和形状的?(如:黄瓜、南瓜、茄子,颜色为绿色、形状为圆形或长形)
总结:豆角是青绿色的,细长如丝;萝卜呈白色,体型饱满;黄瓜外表翠绿,仿佛披着绿衣;茄子紫色光滑;辣椒红色,底部尖尖,像长着小嘴巴;南瓜的皮随着成熟度变黄。
2. 推测这些蔬菜的生长位置。
总结:它们可能生长在土壤中,也可能在水中。
3. 鼓励幼儿仔细观察,指出每种蔬菜的确切生长地点。
总结:豆角和黄瓜都攀附在藤蔓上生长;南瓜虽然也有藤蔓,但主要生长在地面上;萝卜则藏在地下,只露出地面上的叶子。
二、猜猜念念学儿歌
1. 结合画面,引导幼儿猜测儿歌中描述的蔬菜。
提示:让我们动动脑筋,猜猜看这首儿歌在描述哪些蔬菜。
2. 播放PPT,让幼儿欣赏并找出答案。
过渡:你们猜对了,现在请记住这些答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首儿歌。
3. 教师与幼儿进行问答练习。
提问:什么青青细又长?
回答:豆角青青细又长。
4. 全体幼儿参与,一起完整地朗读儿歌。
三、对歌游戏
1. 在熟悉儿歌的基础上,将幼儿分为男、女两组,进行问答对歌。
提示:你们都学得很快,现在我们尝试一种新的方式——对歌。
我问一句,你们答一句,看看哪一组更出色。
女:什么青青细又长?
男:豆角青青细又长。
2. 两组互换提问与回答的角色。
3. 分为太阳组和月亮组,每组负责两句话的提问和回答。
太阳组:什么青青细又长?什么地下捉迷藏?
月亮组:豆角青青细又长,萝卜地下捉迷藏。
4. 采用“(个人)什么青青细又长,(众)嘿~细又长?”的形式诵读儿歌。
提示:每念完一句,重复最后三个字并加上“嘿”,例如:“什么青青细又长”,大家回应:“嘿,细又长”。
大班语言领域活动方案范文(四)
教学目标:
1、掌握故事内容,理解微笑对于传递快乐的重要性。
2、探讨多种途径以实现他人的快乐,认识到关心他人并萌生爱心的价值。
教学重点:深刻理解故事,领悟微笑的积极影响力。
教学难点:理解只要有爱心,无论能力大小都能对他人产生积极影响。
教学准备:一个内含蜗牛微笑卡片的信封、微笑字卡及多媒体教
学课件。
教学流程:
一、引入环节:
今天,老师非常欣喜,因为有众多老师陪伴我们上课,你们感到快乐吗?我还收到一封特殊的信,来自小蜗牛,收信人是大班的同学们。
小蜗牛写信给我们,会有什么内容呢?你们想了解吗?让我们一起打开看看。
小蜗牛为何要寄送微笑卡片给我们呢?你们一定充满好奇。
接下来,我们将聆听一个故事,听完故事,你们就会找到答案。
故事的名字就叫“微笑”(展示“微笑”字卡,引导幼儿共同朗读)。
二、核心部分
(一) 教师完整讲述故事。
(二) 故事后讨论:
1、小动物们都为朋友做了什么?
2、小鸟为朋友们做了什么?(唱歌)
3、猴子为朋友们做了什么?(摘香蕉)
4、小兔子为朋友们做了什么?(送信)
5、小蜗牛送给朋友们什么?(微笑)
6、小蜗牛寄送微笑卡片的目的是什么?
(三) 探索微笑传递快乐的多种方式:
(展示课件,幼儿观看)
1、图片上的人们在做什么?(微笑)
2、你们能猜猜他们为何微笑吗?
3、教师引导:微笑能带来快乐,现在请你们把微笑送给班上的伙伴和老师们,让他们感受到快乐。
刚才我们通过微笑让他人感到快乐。
除了微笑,还有哪些方式能让朋友开心呢?(鼓励幼儿分享他们的想法)
三、结束环节
1、幼儿创作活动:
孩子们,你们已经理解了如何带给他人快乐。
现在,请你们画出自己的笑脸,送给朋友,为他们带去欢乐,好吗?(播放背景音乐《歌声与微笑》)
2、教师总结:
今天,大家都认识到为他人着想,帮助他人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
情。
我觉得你们的微笑非常温暖。
接下来,我将为你们拍照,捕捉你们的微笑,让更多人看到,他们也会因此感到非常快乐,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