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一中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pdf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济宁一中高三月考语文试题
2013年10月
命题人:孙伟 审题人:李秀荣
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请将第Ⅰ卷的答案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中的相应位置。
第Ⅰ卷(共48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悄然/愀然 痉挛/劲敌 八宝粥/胡诌八扯
B.瑕疵/龇牙 饮恨/饮马 滞纳金/栉风沐雨
C.噱头/矍铄 湮没/殷红 拉家常/摧枯拉朽
D.伺候/肆意 纤夫/翩跹 庇护权/刚愎自用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信笺 落寞 综合征 扶正祛邪
B.坐镇 吹拂 策源地 卑躬曲膝
C.怄气 浏览 蜂窝煤 分庭抗理
D.望 寒暄 口头蝉 优哉游哉
3.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天燃气 见危授命 骀(dài)荡 瑕瑜互见(xiàn)
B.流线形 绠短汲深 恫吓(xià) 妍媸(chī)毕露
C.路由器 积重难返 炽(chì)热 如蚁附膻(shān)
D.大杂会 除恶务尽 甲壳(ké) 居心叵(pǒ)测
4.文学界称为《小红楼梦》《浮生六记》是清代文学家沈复的自传体作品,钓鱼岛主权新证。
常有男生说,如今这世道实在是不景气,十个女生中有十一个不会做饭的;可好消息则是,十个女生中起码有十个会对漂亮的厨具器皿爱不释手。
纽约一家信息公司对3000名女性调查,68%的人表示,如果丈夫经济允许,她们宁愿放弃工作,而我国上海三分之二的受访者也表示愿意呆在家里。
A.他一进厨房就喊:“我要炒肉丝,快去把油拿来。
”
B.老师对我们说:“你们三个一组,自动组合,6点前一定要把草剪完。
”
C.不适当地布置作业,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意识十分不利,学校应采取措施予以制止。
D.天色已晚,汽车还没修好,修车的急坏了,因为如果不能按时把货送到,他将赔付一大笔的罚款。
9.下列语句表述比较得体的一项是
A.春节返乡北京半瘫痪市民吃早餐都成难题(搜狐新闻标题)
B.上春晚对西单女孩和旭日阳刚他们来说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央视主持人)
C.差生往往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没有强烈的上进心。
(老师)
D.当孩子闯了大祸以后,有的家长对上门找麻烦的人说:“这点鸡毛蒜皮的小事,未免小题大做了吧?”(儿童教育专家)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9分,每小题3分)
.下列关于“活得丰富”和“活得正确”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活得丰富对于西方传统哲学家来说,是指这个人有丰富的阅历,在生活经验方面有深厚的积累。
B.“活得正确”对于西方传统哲学家来说,是说这个人的生活符合一个外在于生活实践的原则或标准。
C.“活得丰富”要求我们在生活中保持一种反讽或批判的态度,敢于对现存标准加以否定或修改。
D.“活得正确”是“活得丰富”的前提,只有活得正确,生活才能丰富而多彩。
.以下说法不能支持“活得丰富比活得正确更重要”的一项是A.生活中充满了灰色的模糊地带,常令人面临两难境地,而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原则能真正为我们指点迷津。
B.痛苦和快乐一样,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无痛苦便无所谓快乐,无快乐也就无所谓痛苦。
C.追求一种具体生活之上的普遍原则很容易,所以很多人选择“活得正确”而放弃“活得丰富”。
D.不论是正确性标准的形成,还是正确性标准的修正,都离不开生活实践的丰富性,二者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A.用一种符合理性所发现或发明的普遍原则指导的生活才是正确的生活,才能为生活找到一个可靠根基。
B.生活中个体的人,追求“活得丰富”并不意味着对“活得正确”的放弃,仍应体现出对既有规则的尊重。
C.成熟社会的成熟公民不必刻意选择生活,“活得丰富”与“活得正确”是自然而然形成的结果。
D.“活得丰富”和“活得正确”有主次之分,前者容易追求到,后者不易追求到,所以说前者重要。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题。
(12分,每小题3分)曲蘖”(有删节)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B.文长皆叱而奴之奴:奴役C.
D.
1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A.?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C.以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D.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徐文长“数奇”的一组是
①文长每见,则葛衣乌巾 ②文长既已不得志于有司,遂乃放浪麴③然匠心独出,有王者气 ④当时所谓骚坛主盟者,文长皆叱而奴之,故其名不出于越⑤卒以疑,杀其继室,下狱论死⑥显者至门,或拒不纳
A.①③⑤B.②④⑤C.①④⑥D.②④⑥
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薛蕙认为徐文长有奇才,胡宗宪延请他为幕府宾客;所作表文受到皇帝青睐;喜好谋划奇计,谈论兵法深得要领。
B.徐文长傲视官场和权贵,不拘礼节,葛衣乌巾,高谈阔论;权贵登门,拒不接纳;佯狂自虐,抱愤而死。
C.徐文长广博的阅历丰富了他的创作素材,而胸中又有怀才不遇的悲愤,所作诗歌匠心独出,文章见解独到,文气深沉去度严整;所画花鸟苍劲中透出姿媚,超逸有致。
D.作者对徐文长的才华和人格大为赞赏,认为“无之而不奇”;对其不幸命运深表同情,说“斯无之而不奇也”。
第II卷(共1分)
1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分)
(2)先生数奇不已,遂为狂疾,狂疾不已,遂为囹圄。
(分)
(3)(分)
南柯子?忆旧
仲殊
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
数声啼鸟怨年华,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
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晓霞。
绿杨堤畔问荷花: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①?
【注】①家:句末语气词,加强语气,无实义。
(1)这首词的上片用了哪些技巧来写景?请简要分析。
(4分)
(2)这首词抒发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回答。
(4分)
19.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3个小题)(6分)
(1)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则不复也。
(《论语》)
,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
(2)吾师道也, ? (韩愈《师说》)
______________,但愿长醉不复醒。
细草微风岸,。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1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本名叫《虎妈战歌》的书在美国引起轰动。
该书介绍了耶鲁大学华裔教授蔡美儿如何以中国式教育方法培养两个女儿的故事。
她要求女儿每科成绩拿A、不准看电视、琴练不好就不准吃饭等。
蔡美儿在英美媒体掀起的一场中美家长育儿方法差异的讨论十分热烈。
美国一些媒体认为,在教育子女方面,中国母亲的严格教育方式似乎更见成效。
而正在素质教育之路上蹒跚起步的中国母亲们则开始困惑:宽松的家庭氛围,不是更能培养孩子的创造力么?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3年10月月考语文答案
1.A(A依次:qiǎo、jìng、zhōu;B依次:cī/zī、yǐn/yìn、zhì; C依次:xué/jué、yān、lā;D依次:cì/sì、qiàn/xiān、bì)
2.A (B.“曲”应为“屈”,C.“理”应为“礼”, D.“蝉”应为“禅”)
3.C(A天然气,xiàn—jiàn;B流线型,xià—hè;D大杂烩,ké—qiào。
附:见危授命:在危急关头勇于献出自己的生命。
gěng短汲深:吊桶的绳子短,打不了深井里的水。
比喻能力薄弱,难以担任艰巨的任务。
如蚁附膻比喻许多臭味相投的人追求不好的事物也比喻许多人依附有钱有势的人誓言说得真实可信
10.D(“活得正确”与“活得丰富”二者之间的关系颠倒了)(不是“活得丰富比活得正确更重要”的原因
)(A这是希腊哲学家的观点,作者认为这种意义上的生活是一种无法实现的奢望。
C“活得丰富”与“活得正确”是自然而然形成的结果有误。
D文中无此意)B(意动用法把某某看做奴仆C(A.B.C因为;D.B(①⑥表明人奇;表明诗奇C(苍劲中透出姿媚指的是书法而不是绘画()有名声地位的人登门拜访,他拒不接待。
他常常带钱到酒店,下人仆隶和他一起饮酒。
()先生命运一直不好,得了;一直没有痊愈,犯罪入狱。
()上奏表文博得皇帝欢心,表明皇帝也认识到了他的价值只是未能显贵。
(4分。
答出两点即可。
每点技巧1分,分析1分。
答案超出以上三种,言之成理即可)
(2)①年华易逝、青春易老的忧伤;②漂泊天涯的厌倦;③旧地重游既喜悦又感慨的复杂心情。
(4分。
答出两点,意思基本一致即可)
19.(1)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钟鼓馔玉不足贵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梧桐更兼细雨楚天千里清秋危樯独夜舟.(1)与前文照应,强调禁令对士兵的钳制,使他们失去自由(2)成为后文的引线,预示着士兵将失去生命.“赤裸”表现了人们摆脱了种种外在束缚后回归自然、终将平等的关系作者认为自然、平等的人是不该相互残杀的,从而表现了作者反对战争的主题22.这些景物描写均表现了对生的渴望,对美的讴歌,对爱的珍视衬托出年轻战士的生命力,又侧面烘托了战争摧残人性、毁灭生命的主题.(1)保留现有结尾更好从结构上看,它使平淡的故事陡然生出波澜,情节出现撞击心灵的高潮,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 从表现手法上看,悲剧性的结尾与前面所描写的美好情景形成鲜明的对比,造成艺术上强烈的感染力从主题上看,悲剧性的结局凸显出战争对美好人性的摧残,有力地控诉了战争的罪恶,深化了人类呼唤和平幸福生活的主题(2)去掉现有结尾更好从表达效果上看,小说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
,耐人寻味从读者的情感体验看,喜剧性的结尾与主人公的意愿构成和谐的一体,给人以欣慰、愉悦之感从主题上看,凸显出美好人性超越了战争,反映出人类向往和平美好生活的愿望附参考译文
徐渭,字文长,是山阴学生员,名声很大。
薛蕙主持越中考试,认为他是奇才,把他看作国士(旧称一国中的杰出人才)。
可是命运不好,屡次应试都失败。
中丞胡宗宪听说了,延请他为幕府宾客。
徐文长拜见时,常常穿粗布衣服,戴黑色头巾,纵谈天下大事,胡宗宪非常高兴。
这时,胡宗宪统领多方军队,威震东南,(在他面前)军队将士,跪着说话匍匐前行,不敢抬头,而徐文长凭着一个诸生的身份傲视他,议论的人把他比作刘真长和杜甫。
适逢(胡宗宪)得到白鹿,吩咐他作表文。
表文送上,嘉靖皇帝很高兴。
胡宗宪更加欣赏他的才能,(此后)一切奏疏表记,都出自他手。
徐文长以才略自负,喜好谋划奇计,谈论兵法深得要领,。
然而。
徐文长已经不被考官赏识,就放浪饮酒,纵情山水,奔走于齐、鲁、燕、赵之地,尽览北方沙漠。
他所看到的山崩海啸,沙起云飞,风鸣树倒,深谷大都,人物鱼鸟,一切可惊可愕的行状,都一一用诗抒写出来。
他的胸中又有不可磨灭的豪气,英雄无路、寄身无门的悲伤,所以他作诗,如怒,如笑,如水鸣峡谷,如种子出土,如寡妇夜哭,旅人寒起。
虽然他的诗作体式时常有低下的,可是匠心独出,有王者气度,不是那些像女人一样伺候人的人所能企及的。
文章有卓识,文气沉郁而法度严整,不因为模拟而损失才华,不因为议论而伤格调,是韩愈、曾巩一类的人物。
徐文长既然高雅不与流行风气相合,当世所谓文坛主盟的人,徐文长都大声呵斥,视为奴,所以他的名气没有超出越地。
可悲啊
!(他)喜欢写书法,笔意奔放,风格和他的诗作一样,苍劲中跳跃出姿媚,正是欧阳修所说的“妖韶女老自有余态”。
,花鸟,都。
最终因为疑忌,杀了自己的继室,判死刑。
太史张元汴极力解救,才得以出狱。
晚年悲愤更深,有意作出一种更为狂放的样子。
显贵登门,有拒不接纳;时常带钱到酒店,下人仆隶和他一起饮酒;有时自己拿斧子打破头,血流满面,头骨破碎,用手揉摩,碎骨咔咔有声;有时用锋利的锥子扎自己两耳,深入一寸多,竟然死去。
可是徐文长最终因为在当时不得志,抱愤而死。
石公说:“先生命运一直不好,得了;一直没有痊愈,犯罪入狱。
古今文人,忧愁困苦没有像先生那样的。
虽然如此,胡宗宪,是一世豪杰;嘉靖皇帝,是英明君主。
幕府中(给他)与身份不相称的礼节,这表明胡宗宪赏识先生;上奏表文博得皇帝欢心,表明皇帝也认识到了他的价值只是未能显贵。
先生诗文崛起,一扫近代芜秽的风气,百年之后,自有定论。
怀才不遇!梅客生曾经寄信给我说:‘徐文长是我老友,比人奇特,人比诗奇特。
’我认为徐文长无处不奇特。
无处不奇特,这就无处不命运坎坷,可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