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古诗文测试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完整+测试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完整+测试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a88b16fdd36a32d73758180.png)
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完整版)(一)《三峡》(郦道元)1、从视觉角度描写两岸连山的句子是: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2、《三峡》中极尽夸张,从侧面烘托出三峡山的高峻险要、壮丽绚美的句子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三峡》中描写三峡夏水洪大凶险的句子是: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4、《三峡》中描写三峡夏水湍急、行船极快的句子是: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5、《三峡》中用夸张、侧面烘托江水流速极快的句子是: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6.朝发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这使我们想到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7.有一句话把三峡春冬季节山水草木的秀丽景色概括无遗,这句话是:清荣峻茂8、《三峡》中描写春冬之景时,采用动静结合的写法,先写了“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的静景,然后写了“悬泉瀑布,飞漱其间”的动景。
9.烘托三峡秋景凄凉的语句是: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10、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成功实现“蓄水315米”,高峡出平湖的壮观景象晨现在世人面前,郦道元描述的昔日“渔者歌曰”的“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的凄异景状一去不复返了。
(二)答谢中书书(陶弘景)1、统领全文,充当本文引子的句子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2、运用仰观俯察两种视角,写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的对偶句是“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表现山水相映之美)3、讲究色彩搭配,表现一年之美,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气象景象的对偶句是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4、将听觉、视觉结合,由静入动,表现一日之美,传达了生命气息的对偶句是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5、找出文中的议论句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6、表现晨昏变化之美的句子是: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7、表现色彩配合之美的句子是: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三)记承天寺夜游(苏轼)1、《记承天寺夜游》中以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的句子是(庭院月下美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复习古诗词默写与各课文言文阅读专项达标检测(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复习古诗词默写与各课文言文阅读专项达标检测(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a7a5363cc7931b765ce1570.png)
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默写与文言文阅读专项检测(满分:120分时间:60分钟)班级姓名得分一、古诗词默写(20分)1.牧人驱犊返,____________________。
(王绩《野望》)2.____________________,归雁入胡天。
(王维《使至塞上》)3.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4.芳草长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欧阳修《采桑子》)5.崔颢的《黄鹤楼》中把惆怅的情怀自然地转化为无尽乡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描写长江近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通过具体描写,表现诗人闲适自由心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饮酒》)8. 引用典故,表达将士们要誓死效忠朝廷,报效国家的忠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贺《雁门太守行》)9.借品评历史抒发诗人怀才不遇感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牧《赤壁》》10.以类比手法表现诗人老当益壮,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揭示“美好事物易逝,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的哲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默写古诗文附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默写古诗文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5ebc1de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3f.png)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默写古诗文(1)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__________________。
(朱敦儒《相见欢》)(2)结庐在人境,___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饮酒》(其五)](3)__________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4)__________________,徙倚欲何依。
(王绩《野望》)(5)__________________,去年天气旧亭台。
(晏殊《浣溪沙》)(6)折戟沉沙铁未销,__________________。
(杜牧《赤壁》)(7)杜甫《春望》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移情于物,因时伤怀,表达诗人深切的爱国情怀。
(8)《雁门太守行》中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写出了守城将士威武雄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相顾无相识,__________________。
(王绩《野望》)(10)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11)___________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2)______________,学诗谩有惊人句。
(李清照《渔家傲》)(13)一切景语皆情语。
李白的“月下飞天镜,____________”洋溢着远游的浪漫与喜悦;王维慰问边塞守军,用“______________,归雁入胡天”抒发漂泊无定、抑郁激愤之情;刘祯的“风声一何盛,______________”借松柏之刚劲明志向之坚贞。
(1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
(杜牧《赤壁》)(15)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16)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描绘奇特壮美的大漠风光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专项练习及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专项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f28b788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d9.png)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专项练习及答案《三峡》1.自三峡七百里中,,;2.重岩叠嶂,,,不见曦月。
3.至于夏水襄陵,。
4.或王命急宣,,,5.其间千二百里,,。
6.春冬之时,,。
7.绝巘多生怪柏,,,清荣峻茂,。
8.每至晴初霜旦,,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9.故渔者歌曰:“,!”10.《三峡》中描写群山连绵不断(长)的句子是:。
11.《三峡》中描写两岸悬崖陡峭、雄伟险峻的句子是:。
12.《三峡》中描写水势凶险的句子是: 。
13.《三峡》中描写水流湍急的句子是:。
14.《三峡》中描写春冬时期三峡水的特点的句子是:。
15.《三峡》中引用渔歌反衬三峡深秋清幽寂静的句子是:。
答谢中书书1.山川之美,。
高峰入云,。
2.两岸石壁,。
,四时俱备。
3.晓雾将歇,;4. ,,实是欲界之仙都,5.自康乐以来,。
6.晓雾将歇, ;夕日欲颓,7.《答谢中书书》中统领全文的句子是: 。
8.《答谢中书书》中描写水相映之美的句子是:。
9.《答谢中书书》中描写景物色彩配合之美的句子是:。
10.《答谢中书书》中写晨昏景物变化之美的句子是:。
记承天寺夜游1.庭下如积水空明,,盖竹柏影也。
2.何夜无月??。
3.《记承天寺夜游》中描写月下美景的句子是:。
4.《记承天寺夜游》中表达作者微妙复杂的感情的句子是:。
5.《记承天寺夜游》中点名主旨,抒发作者感慨,表达作者豁达情怀的句子是:。
与朱元思书1.风烟俱净,。
从流飘荡,。
2.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3.水皆缥碧,。
,直视无碍。
4.,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互相轩邈,争高直指,。
5.泉水激石,;好鸟相鸣,。
6.蝉则千转不穷,。
鸢飞戾天者,;经纶世务者,。
横柯上蔽,;疏条交映,。
7.《与朱元思书》中总领全文的句子是:。
概括赞叹富春江景的句子是:。
8.《与朱元思书》中描写水之“异”的句子是:。
9.《与朱元思书》中描写山之“奇”的句子是:。
10.《与朱元思书》中从听觉写泉响、鸟鸣、蝉叫、猿啼的两组对偶句是:。
中考一轮复习部编版八年级(上)古诗文理解性默写练习(含答案)
![中考一轮复习部编版八年级(上)古诗文理解性默写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6db43b204a1b0717fd5dd86.png)
(一)《三峡》(郦道元)1、从视觉角度描写两岸连山的句子是: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2、《三峡》中极尽夸张,从侧面烘托出三峡山的高峻险要、壮丽绚美的句子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三峡》中描写三峡夏水洪大凶险的句子是: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4、《三峡》中描写三峡夏水湍急、行船极快的句子是: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5、《三峡》中用夸张、侧面烘托江水流速极快的句子是: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6.“朝发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这使我们想到: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7.有一句话把三峡春冬季节山水草木的秀丽景色概括无遗,这句话是: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8、《三峡》中描写春冬之景时,采用动静结合的写法,先写了“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的静景,然后写了“悬泉瀑布,飞漱其间”的动景。
9.烘托三峡秋景凄凉的语句是: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10、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成功实现“蓄水315米”,高峡出平湖的壮观景象晨现在世人面前,郦道元描述的昔日“渔者歌曰”的“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的凄异景状一去不复返了。
(二)答谢中书书(陶弘景)1、统领全文,充当本文引子的句子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2、运用仰观俯察两种视角,写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的对偶句是“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表现山水相映之美)3、讲究色彩搭配,表现一年之美,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气象景象的对偶句是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4、将听觉、视觉结合,由静入动,表现一日之美,传达了生命气息的对偶句是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5、找出文中的议论句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6、表现晨昏变化之美的句子是: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7、表现色彩配合之美的句子是: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三)记承天寺夜游(苏轼)1、《记承天寺夜游》中以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的句子是(庭院月下美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全册古诗词鉴赏练习(附参考答案)
![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全册古诗词鉴赏练习(附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6762238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b2.png)
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鉴赏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1《野望》2《黄鹤楼》3《使至塞上》4《渡荆门送别》唐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一联,历来被人们称道。
请任选一个角度进行赏析。
5《钱塘湖春行》6《庭中有奇树》7《龟虽寿》曹操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开头,作者用这两个形象。
这就等于告诉人们说,,表现了作者,当时这是难能可贵的。
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笔力遒劲,韵律沉雄,内蕴着一股自强不息的豪迈气概,深刻地表达了。
“壮心不已”表达8《赠从弟》魏晋刘桢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1.四两句诗中的两个“一何”,表达上各有什么不同?第一个“一何" ,第二个“一何”。
2.诗是怎样表现松树不畏"凝寒”而“有本性”的品质的?高山上挺拔耸立的松树,顶着山谷间瑟瑟呼啸的狂风。
风声是如此猛烈,而松枝又如此刚劲!任它满天冰霜惨惨凄凄,松树的腰杆终年端端正正。
诗人采用的手法,把松柏放在恶劣的环境,通过描画它与狂风、冰雹的搏斗,突出了。
3.全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松柏形象?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塑造了一个。
作者,并. .9《梁甫行》10《饮酒》晋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问话朴实,回答深刻,表达了。
2.末两句是全诗的总结,富有哲理,含蓄得表达了。
“此中有真意”的“真意”是指。
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见xian”字妙在美景不是有意去“望”,而是无意所“见”,悠然见南山”用一个“见”字描写采菊时于无意间偶见南山,使南山静穆超然的风景正好与作者悠然自得的心情相融合,表现了一种。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曲阅读练习题及答案全套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曲阅读练习题及答案全套](https://img.taocdn.com/s3/m/95464a74852458fb770b56c8.png)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曲阅读练习题及答案全套(一)黄鹤楼【文学常识】本诗是一首七言律诗。
作者是__唐__代诗人____崔颢____。
【知识积累】1. 重点解词(1)川:平川、原野。
(2)历历:分明的样子。
(3)萋萋:草木茂盛的样子。
【突破训练】1. (2019,石家庄49中模拟)(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A. 开头四句以传说落笔,巧借今昔变化,抒发了寂寞惆怅之感,气概雄浑,感情真挚。
B. 后四句写昔人乘鹤所见,由渺不可知的感觉转到晴川草树的景象,文势波澜起伏。
C. 尾联紧承前三联,用烟波浩渺的长江烘托作者的归思,与开头意境相应,情融景中。
D. 此诗起、承、转、合出神入化,文思如行云流水,富于变化,历来被推崇为题黄鹤楼的绝唱。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写作手法。
诗歌后四句实写诗人登上黄鹤楼的所见所感,而不是昔人乘鹤所见。
(2)请展开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述颈联所展现的画面。
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碧绿的芳草覆盖着鹦鹉洲。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大意。
除了要展开想象外,还应注意题干中“颈联”这一律诗常识:颈联指律诗的第三联。
2. 本诗的首联、颔联借今昔变化之大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寂寞、惆怅的心情。
3.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A. 前四句抒写人去楼空、世事沧桑的感慨。
两个“空”字分别突出空间的虚无和时间的邈远。
B. 颈联描写登楼所见之景,天地之间阳光朗照,远远望去,连天的衰草凄清荒芜。
C. 尾联借景抒情,以夕阳西下江面烟波浩渺之景,寄寓诗人远离故土、羁旅他乡的凄苦思乡之情,而自问自答的方式更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孤独空寂之情。
D. 全诗视野开阔,写景自然,抒情真挚,为咏黄鹤楼诗作之绝唱,历来为人传诵。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和写作手法。
“芳草萋萋鹦鹉洲”并不是“连天的衰草凄清荒芜”,而是指草木茂盛。
(二)使至塞上【文学常识】本诗是一首五言律诗。
作者__王维__,字摩诘,号摩诘居士,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____山水田园____派代表诗人,被称为“诗佛”。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复习专题试题及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复习专题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2dc7b1c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2f.png)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复习专题试题及答案1 野望【名句默写】1.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__。
2.相顾无相识,______________。
3.诗中描写一派秋意颇浓的山野景色的对偶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放牧和打猎的人各自随愿而归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中化用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诗句,来表现诗人百无聊赖的彷徨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陶渊明《归园田居》中写道:“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本诗中与其意思相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精读】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野望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请从“景”与“情”的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2.请写出本诗第三、四句所展现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3.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4.请从动静和写景顺序的角度赏析中间两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课外阅读】一、[2017·德州]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常考题库(附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常考题库(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2ab4cfd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83.png)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常考题库(附答案)___的《黄鹤楼》古人曾经乘着___飞走了,而现在这里只剩下了黄鹤楼。
___一去不复返,千载白云空悠悠。
晴朗的天空下,汉阳的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的芳草凄凉。
日暮时分,不知故乡在何处,江上的烟波令人感到忧愁。
分析:1.首联点明了诗歌的主题,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失落。
2.中间两联通过对景的描写,表现了时光的流转和岁月的变迁。
3.___过对心情的描写,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对未来的迷茫。
4.整首诗通过对黄鹤楼的描写,寄托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传说仙人曾乘___飞去,而如今空空的黄鹤楼只留下了传说。
然而,___却在千百年间依旧悠然自得地飘来飘去。
登上楼顶,隔江相望,汉阳的树木清晰可辨,___上的春草长得茂盛喜人。
但是,当夕阳西下时,远眺江面上浩渺的烟波,让人不禁感到忧愁,思念故乡。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思乡之情,尤其是在尾联中。
前四句描绘了景色,而尾联则将“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表达了诗人萦回无尽、百感茫茫的忧思之情。
这首诗中,“___”和“突”字并没有重复之嫌,因为它们贯穿了整首诗的气势和自然天成,读来并不会感到重复。
第五、六句描绘了登楼所见的实景,天气晴好,江北汉阳的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的青草繁茂浓绿。
___的《使至塞上》表达了诗人思念故乡的情感,抒发了作者的忧愁心情与思乡、无奈之苦。
诗中“征蓬出汉塞,归雁入___”一句,通过比喻表达了诗人远离家乡的孤独与无助。
此外,诗中也描绘了边塞的景色和守将的壮烈,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守卫边疆的敬意。
这首诗被称为边塞诗,因为诗题“使至塞上”,诗中出现了许多地名和官名,如“居延”、“汉塞”、“___”、“大漠”、“萧关”、“燕然”、“属国”、“都护”等,都与边塞相关。
6、“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炼字赏析(从意境和炼字方面):这两句诗描绘了壮美的塞外风光,用“直”和“圆”两个字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表现了作者深刻的感受。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古诗文默写专项知识检测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古诗文默写专项知识检测](https://img.taocdn.com/s3/m/f2ca0561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08.png)
八年级上册前9首、前4篇古诗文默写专项知识检测(共68分)班级姓名分数第一部分古诗词一、直接默写。
(每题1分,一共17分)1、东_____薄暮望,。
2、_______边海民,。
3、妻子____禽兽,。
4、庭中有奇树,。
5、亭亭山上松,。
6、八方各_____气,。
7、,水面___平云____低。
8、,猎马带禽归。
9、,不但在天。
10、,可得永年。
11、,松枝一何劲。
12、,路远莫致之。
13、,志在千里。
14、,。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15、,来从楚国游。
16、,都护在燕然。
17、,此地空余黄鹤楼。
二、理解默写。
(每空1分,一共38分)1、王绩在《野望》中用“,。
”的诗句,描绘了一幅秋意正浓的山野景色图。
2、王绩在《野望)一诗中,由外物归自身,运用伯夷、叔齐的典故,抒发自己弃官隐居后心情的诗句是:,。
3、毕业多年后你再回母校,发现已物是人非,也许会发出像崔颢在《黄鹤楼》中“,”的感慨。
4、崔颢在《黄鹤楼》中以诗句“,。
”描绘了登楼所见明朗秀美、草木争荣的风光。
5、乡愁,是萦绕在诗人心中挥之不去的情。
崔颢登楼远,把乡愁揉进浩渺的烟波,在《黄鹤楼》中低叹:“,。
”6、王维《使至塞上》中“,。
”两句,既言事,又写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他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
7、王维(使至塞上》中以诗“,。
”描绘了边塞雄奇壮丽的风光。
8、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中,以诗句“,。
”描写出地势由山脉过渡到平原,江水也随势冲下山峦,奔向广阔原野的景色变化,让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景。
9、李白年轻时乘舟东下,出蜀楚,过门后,他在《渡荆门送别》中用“,。
”诗句描摹水中圆月如明镜、云霞变幻似蜃楼的美景,表现江水的平静、江岸的辽阔,真切地传达出他初见大平原时的新鲜和喜悦。
10、李白《渡荆门送别》中“,。
”两句借江水的依依不舍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11、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描写春天鸟类活动的句子是:“,。
”12、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21部编版)古诗文阅读练习(有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21部编版)古诗文阅读练习(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3499b3084254b35effd342c.png)
古文阅读(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
(8分)高梁桥水①,从西山深涧中来,道此入玉河。
白练千匹,微风行水上,假设罗纹纸。
堤在水中,两波相夹,绿杨四行,树古叶繁,一树之荫,可覆数席,垂线长丈余。
岸北佛庐道院甚众,朱门绀殿,亘数十里。
对面远树,高低攒簇,间以水田。
西山如螺髻②,出于林水之间。
极乐寺去桥可三里,途径亦佳,马行绿荫中,假设张盖③。
殿前剔牙松数株,松身鲜翠嫩黄斑剥假设大鱼鳞大可七八围许。
暇日,曾与黄思立诸公游此。
予弟中郎云:“此地小似钱塘、苏堤。
〞思立亦以为然。
予因叹西湖胜景,入梦已久,何日挂进贤冠④,作六桥下客子,了此山水一段情障⑤乎?(袁宗道?极乐寺纪游?【注】①高梁桥水:指位于北京海淀区西直门外高梁之水。
②螺髻:发型如螺壳形。
③盖:车盖。
古时为车上遮阳挡雨之具。
④挂进贤冠:挂,摘掉。
进贤冠,古代儒者所戴的缁布冠,这里指官帽或乌纱帽。
⑤情障:久存于心的愿望。
21.解释以下加点的词。
(2分)(1)道.此入玉河____________ (2)去.桥可三里____________(3)大可七八围许.____________ (4)思立亦以为然.____________22.用“/〞为下面句子划分两处停顿。
(2分)松身鲜翠嫩黄斑剥假设大鱼鳞大可七八围许23.用现代汉语翻译以下句子。
(2分)极乐寺去桥可三里,途径亦佳。
24.这篇短文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2分)21.〔1〕从,由〔2〕间隔〔3〕表示约数〔4〕这样22.松身鲜翠嫩黄/斑剥假设大鱼鳞/大可七八围许23.极乐寺离桥大约三里路,道路的风景也很好。
24.作者发出了身在官场不得自由的感慨,流露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山水名胜向往追求的情怀。
【译文】高梁桥下的河水从西山深峡谷中流淌过来,从此地流入河里。
河水如千匹白色的带子一般,微风吹过,水面的涟漪就像罗纹纸〔一种纸张〕。
河堤筑在水中,被两条河夹着。
堤上有四行绿色的杨树,树木古老枝叶繁盛,一棵大树的树荫,可以铺好几张席子,从叶子缝隙中垂下的柳条有一丈多长。
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古诗文默写练习(附参考答案)
![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古诗文默写练习(附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41da932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d5.png)
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默写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古诗词】一、《黄鹤楼》*崔颢1.直接默写。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 。
, 。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2.理解默写。
(1)唐代诗人崔颢在《黄鹤楼》中记述神话传说,抒发诗人对于岁月流逝、世事沧桑的感慨的句子: , 。
(2)崔颢用对偶的修辞手法描写在黄鹤楼上所见之景的句子: , 。
(3)唐代诗人崔颢在《黄鹤楼》中直抒胸臆,表现乡愁的诗句是: ? 。
与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意境相仿。
二、《使至塞上》*王维1.直接默写。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 。
, 。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2.理解默写。
(1)由名句“ , ”,可以使人联想到范仲淹《渔家傲》中同是写边塞景象的句子“长烟落日孤城闭”。
(2)苏轼评价王维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在《使至塞上》中“ , ”两句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笔力苍劲,意境雄浑。
(3)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点明时间,表现诗人失意情绪和飘零之感的诗句是: , 。
三、《钱塘湖春行》*白居易1.直接默写。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 。
, 。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2.理解默写。
(1)《钱塘湖春行》表达诗人为早春胜景所吸引,流连忘返的诗句是: , 。
(2)抓住早春特点,分别从仰视和俯视角度描写禽鸟(动物)的优美诗句是: , 。
(3)(通过花草来体现西湖早春生机勃勃)运用拟人,化静为动的诗句是: , 。
四、《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 。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 。
2.理解默写。
(1)《饮酒》(其五)一诗中“ ? ”两句蕴含只要有高尚的精神世界,即使身居喧嚣之境亦无喧嚣之感的哲理。
(2)《饮酒》(其五)一诗中表现诗人恬静闲适的生活方式和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怀的诗句是: , 。
(3)《饮酒》(其五)中巧用象征,表现自己在大自然中找到了归宿的句子是: , 。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完整+测试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完整+测试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8f6b8b4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e0.png)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完整+测试含答案一)《三峡》(郦道元)1.描写两岸连山的句子是:两岸连山,没有间断的地方。
重重叠叠的岩石和峰峦,将天空遮蔽。
2.通过夸张的手法,描绘出三峡山的高峻险要、壮丽绚美的句子是:除非到了午夜十二点,才能看到旭日和月亮同时出现。
3.描写三峡夏季水流湍急、危险的句子是:到夏天,襄阳的水流变得非常汹涌,沿途航行十分困难。
4.描写三峡夏季水流湍急、行船极快的句子是:有时候早上从白帝城出发,晚上就能到达江陵,虽然要航行1200公里,但即使风速很快也无法超越。
5.用夸张的手法,表现江水流速极快的句子是:即使风速很快也无法超越。
6.描述朝发白帝的美景,让人想起“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彩云缭绕,仿佛置身其中。
7.描述三峡春冬季节山水草木的秀丽景色的句子是:清新、繁茂、高耸、峻峭。
8.在描写春冬景象时,采用动静结合的写法,先写静态的“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再写动态的“悬泉瀑布,飞流直下”,以表现出山水的美感。
9.通过描述空谷回响的句子,烘托出三峡秋景的凄凉:回声在空谷中久久回荡。
10.郦道元描述的三峡景色,已经随着三峡工程的建设而消失,令人不禁惋惜。
二)答谢中书书(陶弘景)1.作为全文的引子,点明主题的句子是:山川之美,历来是人们共同谈论的话题。
2.运用仰视和俯视两种视角,用对偶句表现出白云高山流水的美感:“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3.用对偶句表现出一年四季的美景,色彩搭配得当,绚烂辉煌:“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4.通过将听觉和视觉结合,先写静态的“晓雾将歇”,再写动态的“猿鸟乱鸣”,表现出一日之美和生命的气息:“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5.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议论句是:“承天寺是欲界之仙都,自从康乐以来,没有任何地方能与之相比。
”6.通过描写晨昏变化的美景,表现出时间的流转:“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7.通过描写色彩搭配的美景,表现出自然的神奇和多彩:“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古诗文测试
(满分100分时间40分钟)
一、古诗词理解选择题:(共20分,每题4分)
1、下列各项对诗词的作者和写作背景理解有误的一项是()(4分)
A:王绩是初唐诗人,性情简放,自号“东皋子”,其山水诗朴素自然,意境浑厚,《野望》是其代表性诗作,也是现存较早的格律严整的五言律诗。
B:晚唐诗人王维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边塞慰问,实际上是被排挤出朝廷,《使至塞上》所写的即为这次出使途中的所见所感。
C::李白青年时期,主要生活在四川。
心怀四方之志的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
《渡荆门送别》既写出诗人对未来的憧憬和外出游历的喜悦,又表达了对故乡的依依惜别之情。
D:白居易于穆宗长庆三年任杭州刺史时写的,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喜悦的感情。
2、下列各项对诗词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A:《野望.》首联“望”字点题,交代时间地点以及人物心情。
“徙倚”,即“徘徊”,写出人物内心的苦闷和矛盾。
“欲何依”表现出作者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却始终不得志的迷茫和失意情绪。
B:《黄鹤楼》一诗的首联扣题,从神话传说落笔,可谓起笔高远。
一个“空”字,似有无限的感慨,我们仿佛看到诗人凭栏远眺,吊古伤今,陷入无限沉思之中的形象。
C:《使至塞上》首联中的“属国”和“居延”都是指作者经过的地方名字,这样写,也是表现关塞迢迢,山高路远,烘托孤寂的心境。
D:《渡荆门送别》的首联点题,以叙事为主,交代地点和事由,诗人乘舟来到遥远的荆门外,将到楚地游览。
随着船的移动,两岸的景色像画卷一样展开、变换。
3、下列各项对诗词的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4分)
A:《野望》的尾联由外物回归自身,首尾呼应,抒发感情,收束全诗。
夕阳下静谧的景色,农人们归家的喜悦,使诗人冲淡了心头的忧郁,不由得放声高歌。
B:《黄鹤楼.》的尾联以议论结尾,这一联有景生情,形象鲜明,诗人凭栏远望,故乡却为暮霭所隔,望不可见而生无限愁思的形象仿佛可见。
C:《渡荆门送别》的颔联和颈联所写景物,或天高地远,气象阔大,或风物灵动,景象优美,正是作者喜悦开朗心境的展现,洋溢着青春的活力。
D:《钱塘湖春行》的尾联直抒胸臆,寓情于景,表达诗人游兴未尽的淡淡的遗憾心情。
4、下列各项对诗词的作者理解有误的一项是()(4分)
A:《庭中有奇树》全诗因人感物,由物写人,抒写情思,通篇不离“奇树”,篇幅虽短,却有千回百折之态,深得委婉含蓄之妙。
B:《龟虽寿》的作者告诉我们,不必羡慕神龟的长寿、神蛇的通灵,生命的意义不在于简单的“活着”,而在于奋发有为。
诗中所体现的乐观向上的精神,历久而弥新。
C:《赠从弟》是一首咏物诗。
诗人运用对比手法,借松柏之刚劲,明志向之坚贞,对堂弟寄寓了无限期望。
D:《梁甫行》一诗的作者被贬到贫困的海边,看到下层人民的困苦生活,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惆怅忧伤的诗歌。
意在提醒最高统治者普降恩泽,施惠于民。
5、下列各项对诗词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A:《浣溪沙》一词的作者晏殊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他在明媚的春光里,面对眼前美景,不由得产生一种由光阴流转、物是人非带来的感慨和惆怅。
词作将瞬间的感受与久久的思考熔于一炉,既敏锐,又不乏深沉,自然流畅,婉转圆润。
B:李清照的《如梦令》这一首小词仅三十几个字,却讲述了一个复杂的故事,洋溢着生活的气息和欢快的旋律,读之令人陶醉。
C:《黄鹤楼》的尾联展现朦胧的江上暮色,表达出作者漠然无奈的思乡之情。
D:《钱塘湖春行》这首诗处处紧扣环境和季节的特征,用准确而极富表现力的词句,恰到好处地描绘了西湖春日美景,抒发了诗人喜悦的心情。
二、根据提示默写:(共50分,每句2分)
1、,沉醉不知归路。
2、无可奈何花落去,。
3、争渡,争渡,。
4、,将以遗所思。
5、,终为土灰。
,志在千里。
6、,松柏有本性。
7、,终岁常端正。
8、剧哉边海民,。
9、乱花渐欲迷人眼,。
10、月下飞天镜,。
11、晴川历历汉阳树,。
12、,徙倚欲何依。
13、,烟波江上使人愁。
14、,归雁入胡天。
15、孤山寺北贾亭西,。
16、大漠孤烟直,。
17、,都护在燕然。
18、,猎马带禽归。
19、树树皆秋色,
20、则素湍绿潭,。
21、,猿鸟乱鸣。
22、负势竞上,。
23、,窥谷忘反。
24、,猿则百叫无绝。
25、夕日欲颓,。
三、翻译句子(共30分,每句5分)
1、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5、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6、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