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宇宙诗词歌赋大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类宇宙诗词歌赋大全
一、诗词中的宇宙。
- 原文:“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暗,谁能极之?冯翼惟象,何以识之?明明暗暗,惟时何为?阴阳三合,何本何化?”
- 解析:屈原这一连串的发问,就像一个好奇宝宝对宇宙最初的奥秘进行追问。
在那个科学还不发达的时代,他就思考着宇宙的起源。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意思是远古开始的情况,是谁传下来的呢?他对宇宙从无到有的状态充满疑惑,这可比现在那些爱问“为什么”的小朋友还要执着呢。
而且他的问题涉及到宇宙的形态、光明与黑暗的交替、阴阳的关系等,这些都是非常高深的宇宙学概念的雏形。
- 原文:“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
- 赏析:李白啊,那可是个浪漫的大诗人。
他喝酒喝到一半,就开始问月亮了。
“青天有月来几时?”这问题问得很霸气。
他看着月亮,觉得人想爬到月亮上去是不可能的,可月亮却老是跟着人走。
他把月亮形容得像飞到天空宫殿前的镜子一样明亮。
然后他又想到月亮上的白兔捣药、嫦娥孤栖,这是古代神话里的元素。
他还很感慨,说现在的人看不到古时候的月亮,可现在的月亮曾经照过古人,就像流水一样,古人今人不断更替,只有月亮永恒。
最后他希望喝酒的时候,月光能一直照着酒杯,这也是一种很浪漫的想法,把对宇宙中月亮的好奇和人生的感慨融合在一起了。
- 原文:“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 解析:苏轼也是个爱对着天空发问的人。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和李白有点像,都是喝着酒问老天爷月亮的事儿。
他想象天上的宫殿,想飞到天上去,可又怕那里太冷。
他看着月亮在楼阁间移动,照着睡不着的自己,就开始思考月亮为什么老是在人分别的时候圆呢?然后他又很豁达地说,人有悲欢离合就像月有阴晴圆缺一样,这是很正常的。
最后他希望大家都能长久平安,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这词里既有对宇宙中月亮的遐想,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二、歌赋中的宇宙。
- 原文:“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
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
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年几何?’‘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
’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罗敷前置辞:‘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
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
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
为人洁白皙,鬑鬑颇有须。
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
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
- 解析:虽然这篇乐府主要是讲罗敷的美丽和她拒绝使君的故事,但开头“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也涉及到了宇宙中的太阳。
在古代人的眼中,太阳从东南方升起,阳光照到罗敷家的楼,这是一种很自然的宇宙现象的描写。
而且这里的太阳是故事发生的一个时间背景的暗示,就像现在我们拍照可能会看光线好不好,古代人写故事也会根据太阳的位置来确定故事发生的时间呢。
- 原文(部分):“尔乃廓开九市,通阛带阓。
旗亭五重,俯察百隧。
周制大胥,今也惟尉。
瓌货方至,鸟集鳞萃。
鬻者兼赢,求者不匮。
尔乃商贾百族,裨贩夫妇。
鬻良杂苦,蚩眩边鄙。
何必昏于作劳,邪赢优而足恃。
彼肆人之男女,丽美奢乎许史。
若夫翁伯浊质,张里之家。
击钟鼎食,连骑相过。
东京公侯,壮何能加?都邑
游侠,张赵之伦。
齐志无忌,拟迹田文。
轻死重气,结党连群。
实蕃有徒,其从如云。
”
宇宙诗词歌赋是人类对宇宙探索和思考的诗意表达。
从对宇宙起源的追问到对天体现象的描绘,再到将宇宙元素融入到生活哲理和情感之中,这些诗词歌赋反映了人类在不同历史时期对宇宙的认识和感悟,也体现了人类无尽的想象力和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