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思想品德与社会苏教版三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分享快乐》教案分析.docx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整理思想品德与社会教案苏教版三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分享快乐》教案分析
苏教版三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分享快乐》教案分析
第3课分享快乐
教学目标:
1.体会与他人分享的快乐和自我满足感,愿意与他人分享。
2.实际参与合作,体验来自合作和分享的成就感。
3.明白分享也是献出关爱,相互帮助体现了一种生存的道德智慧。
教学重难点:
1.体会与他人分享的快乐和自我满足感,愿意与他人分享。
2.明白分享也是献出关爱,相互帮助体现了一种生存的道德智慧。
3.能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与合作,共同完成“设计活动”。
4.了解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简单了解当今人类社会的普遍问题,培养心中有他人的集体主义精神。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前大家都带了一两样自己最喜欢的东西来,我建议把今天定为我们的“分享日”。
请拿着你的“最爱”,跟好朋友一起分享你的快乐吧。
(板书:分享的快乐)
二、组织学生把带回的物品进行分类。
三、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组织讨论,解决问题:
“当别人欣赏你带来的东西时,你有什么感受?你欣赏了别人的东西,有什么收获?”
1.由物品的主人扮演讲解员,向同学介绍自己带回的物品。
2.观察、欣赏同学带来的物品。
3.分小组讨论:当别人欣赏你带来的东西时,你有什么感受?你欣赏了别人的东西,有什么收获?
“分苹果”活动。
(每个学生的名字打在电脑里,随音乐随机出现,音乐停时屏幕上出现谁的名字,谁就时幸运者。
)幸运者的奖品是一个苹果。
2.看看“幸运者”或组里其他同学的反应。
3.如果这个同学把橘子分给别人,问问他为什么要分给别人。
如果这个同学自己吃了,问问他吃的时候的感觉及其他人的感觉。
4.引导体会:好东西仅仅自己享用,并不一定快乐,大家一起享用更快乐。
5.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解决。
(1).课件出示33页的图片。
(2).组织学生思考讨论:我们生活在一起,当碰到这些情况时,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6.结合33页的事例,说说快乐拿出与人分享,就变成了两个快乐。
分组讨论:别人口渴,同学忘记带学习用品,你看见了怎么办?
四、小结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你给别人带来快乐了吗?
二、分析、明理
活动:进行“设计活动大赛”,体会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分享乐趣。
1、布置学生把收集到的邮票分类贴好。
把相片、报纸或书的图片分类贴好,并附说明。
让学生分小组用旧的橡皮泥、牙签做建筑物模型。
小组成果展示交流。
活动总结:出示问题,思考讨论。
(1).在设计活动中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2).你是怎样学习的?(3).在你们的作品中,哪些地方是从其他小组那里学习来的?(4).你们是怎样确定自己方案的主题的?分组把自 1.己贴好的集邮或图片内容讲给同学听。
2.把各自的想法互相交流,综合形成新的想法。
3.小组先设计好方案,再合作搭建模型。
4.评出好的作品来展示。
5.讨论问题,交流想法。
活动四:故事配音朗诵。
理解分享既是为他人,也是为自己。
1.听故事。
请课前准备好的学生讲“盲人点灯”的故事。
(教师播放图片,并配上音乐。
)
2.组织、分配学生扮演角色。
三、说一说
出示36页故事的图片,请同学们根据图画内容,想象盲人的想法和做法,添加解说词。
了解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烦恼。
根据图画内容,想象盲人的想法和做法,添加解说词。
各组排练和演习后,推选出解说员、朗读者、僧人和盲人等。
配音朗诵,表演故事。
四、总结
明白分享也是献出关爱,相互帮助体现了一种生存的道德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