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思想政治课堂效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思想政治课堂效益
在中学的各门课程中,思想政治课往往让学生谈课生厌。
如何提高思想政治课堂效益已成为
思想政治课亟待解决的难点问题。
为此,笔者总结自身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经验,提出以下
教学理念。
首先,学校管理层要树立全员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想政治课教育理念。
学校管理层面应
激励全体教职工以高度的责任感积极参与德育工作,并要求部分管理层人员必须承担思想政
治理论课相关教学任务,寓德育于教育教学全过程。
通过对学生开展学习动机、学习态度、
良好学风、政治思想品德、意志品格等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并通过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所蕴涵的伦理道德、科学精神、人文思想等内容,春风化雨,潜移
默化间使学生敬畏并遵守社会公德、规章秩序、宪法法律等,形成一种内在的自我约束力,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此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与学校管
理者及各科专任教师的互为补充,理论教育与日常思政教育、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
学校还应统一整合思政课教学资源,建立以校行政为领导、思政课学科组为核心、整合教务处、德育处、团委在内的相关部门力量的组织管理系统,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思想政
治工作、学生管理工作各自为政的问题,从领导体制机制上形成齐抓共管的德育格局,同时
加强思政课教学研究机构的组织建设,突出其教学主体地位。
其次,学校的教学管理部门要增强对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考核的科学性,建立多元化复合型
考评机制,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考核应遵循思政理论课既重考知识更重考能力的理念。
实施中
应侧重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突出思维方式的考核,围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能力设置考试目标;
二是突出实践运用能力的考核,围绕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设置考试
目标;
三是突出日常道德修养的考核,围绕提高学生精神境界和良好行为习惯养成设置考核目标。
具体操作应将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相结合、理论学习成绩与实践成绩相结合、师生评价与社
会考核相结合,以实现考试的实效性与教育教学实效性的有机统一。
为杜绝少数学生在临近考试的最后几周通宵加班靠死记硬背过关,忽视平时学习的日积月累
和良好道德规范的日常养成,应加大日常考核、实践考核的权重。
同时,参与学生考评的主
体除了任课教师外,还应向两头拓展,即相应减少任课老师在考评中的权重,适当增加同学
互评和社会评价的权重。
第三,教师要改进教学方法,确保思想政治课课堂效益最大化。
思想政治课只有教学方式方
法真正贴近学生实际和社会生活,符合教学规律和学生学习特点,用学生易懂爱听的语言,
整合生动鲜活的案例,在理论联系实际中启发学生思考,才能让学生真心喜欢上政治课,感
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自己息息相关,对促进自身全面成才具有推动作用。
具体做法有三:一是教学手段现代化,拉近师生关系。
学校加大教学硬件设施投入,实现每班都安装有多媒
体教学设备,课堂上借助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播放图文并茂、声像结合、动静皆宜的PPT课件,使整个教学过程直观形象、生动活泼,增强教学的情感性和吸引力,使学生在轻
松活跃的教学氛围中将基本概念、核心观点、主要方法、重大事件牢牢入耳、入脑和入心。
二是教学方式多样化,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学生在校时间主要是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度过的,
因此,抓住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就能确保学校德育工作的经常性、
稳定性和长效性。
要上好思政理论课,老师应抛弃以往手拿教学大纲从头到尾满堂灌的单一
陈旧模式,在课外做足功课,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将理论讲授法、讨论式教学
法与案例式教学法有机结合,灵活运用。
三是突出实践教学,重视学生的德育养成教育,提高参与实践活动的意识,培养良好的实践能力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最终目的。
总之,思想政治课作为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担负着促进学生学习知识、提高思想品德、塑造健康心理品质、树立正确的“三观”的重要职责,其目标就是系统引导学生形成符合特定社会和时代以及人类自身发展要求的思想政治观点和行为品格。
从某种意义上说,思想政治教育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居于统领性地位,因此,学校和教师只有全面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在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引领下,才能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课堂效益,培养出具有信念坚定、社会责任心强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