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协调步长与步频的关系来提高短跑成绩
短跑训练中的速度和协调性训练方法

短跑训练中的速度和协调性训练方法短跑作为田径项目中的一项重要分支,强调运动员在极短时间内迅速完成最大功率输出。
为了能够在赛场上取得优异的成绩,短跑运动员需要进行针对速度和协调性的训练。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短跑训练方法,旨在提高运动员的速度和协调性。
一、爆发力训练在短跑项目中,速度和爆发力是决定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针对爆发力的训练在短跑训练中显得尤为重要。
以下是几种提高爆发力的训练方法:1. 跳跃训练:运动员可通过进行深蹲跳、转体跳、单脚跳等跳跃动作,提高下肢爆发力和协调性。
这些动作能够有效激活肌肉群,提高神经肌肉反应速度。
2. 起跑训练:起跑是短跑项目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进行起跑姿势的练习和反应速度的培养,能够提高起跑的爆发力。
例如,进行起跑练习时,可以使用起跑器具辅助训练,保证起跑的姿势和动作规范。
二、提高步频和步幅的训练步频和步幅是短跑项目中的两个关键指标,直接影响着运动员的速度。
以下是几种提高步频和步幅的训练方法:1. 高抬腿训练:高抬腿是一种有效的训练方法,能够帮助提高步频和加强腿部肌肉的力量。
运动员可以进行大步快跑或者慢速高抬腿练习,逐渐增加训练强度和时间,提高肌肉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2. 过栏训练:过栏训练可以有效地提高运动员的步幅和协调性。
通过设置适当高度的栏杆,让运动员进行跳越动作,锻炼大腿和小腿的肌肉力量,改善跑动时的步幅。
三、核心肌群训练核心肌群的强大支撑能力对于短跑运动员的速度和协调性至关重要。
以下是几种提高核心肌群力量的训练方法:1. 仰卧起坐:仰卧起坐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核心肌群训练方法。
通过进行多组仰卧起坐,可以提高腹肌和背部肌肉力量,增强核心支撑能力和身体的稳定性。
2. 平板支撑:平板支撑是一种全身的核心肌群训练方法。
运动员可以选择合适的支撑时间和姿势,持续锻炼核心肌群的力量和耐力,提高身体的协调性。
综上所述,速度和协调性是短跑项目中十分重要的训练目标。
通过爆发力训练、提高步频和步幅的训练以及核心肌群训练,能够有效提升短跑运动员的速度和协调性。
如何提高短跑的节奏感和动作流畅性

如何提高短跑的节奏感和动作流畅性短跑是田径比赛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项目之一。
短跑不仅考验运动员的爆发力和速度,还需要高度的节奏感和动作流畅性。
如何提高短跑的节奏感和动作流畅性?本文将从力量训练、技术训练和节奏感培养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力量训练力量是短跑速度的基础。
进行系统的力量训练可以提高肌肉爆发力和耐力,使短跑动作更加快速流畅。
1.核心肌群训练:核心肌群是指躯干和骨盆周围的肌肉群,包括腰腹部、背部和臀部等。
通过进行核心肌群训练,可以提高身体的稳定性和平衡性,使短跑时的动作更加稳定流畅。
2.下肢肌群训练:下肢肌群包括大腿、小腿和脚部肌肉。
通过进行下肢肌群训练,可以增强腿部的爆发力和耐力,提高腿部肌肉的协调性和配合性,使短跑时的动作更加协调流畅。
3.爆发力训练:爆发力是短跑时起步和冲刺的关键。
可以通过进行跳跃训练、冲刺训练和爆发力训练等方式,提高肌肉的收缩速度和能量释放效率,使短跑时的加速更加快速和流畅。
二、技术训练良好的技术可以降低阻力、提高步频和步幅,并保持动作的流畅性。
1.起跑姿势:起跑姿势直接关系到短跑的起步速度和加速度。
正确的起跑姿势应该是膝盖微屈、上体略向前倾,保持腰背挺直,脚后跟略离地面。
起跑时保持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性,可以更好地发挥爆发力。
2.步频和步幅:步频是指每分钟迈出的步数,步幅是指每步的长度。
在短跑中,步频和步幅的平衡是非常重要的。
步频过快容易导致动作紊乱,步幅过大则会增加阻力。
通过正确的训练,培养良好的步频和步幅,可以使短跑动作更加流畅高效。
3.腿部动作:短跑中的腿部动作要求肌肉的协调性和配合性。
踢腿、提膝、脚踝灵活等动作都需要通过训练来提高。
在训练中注重动作的细节和规范性,配合正确的呼吸和姿势,可以使短跑动作更加流畅和协调。
三、节奏感培养节奏感是短跑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
只有具备良好的节奏感,才能在短跑中保持动作的稳定性和流畅性。
1.反应训练:反应速度是短跑中起步的关键。
浅谈短跑中步频与步长的训练(刘小平))

浅谈短跑中步频与步长的训练短跑是一项以无氧供能方式为主的速度力量性项目,强大的爆发性力量,较高的绝对速度和速度耐力,良好的协调性和灵敏性,合理的跑的技术,以及较强的心理能力是从事短跑运动的必备条件,因而,认识短跑项目的特征,把握短跑专项训练的内在规律,探索短跑专项训练的方法和手段,是提高短跑训练水平的重要途径。
但短跑训练无论是用什么理论、方法,归根结底都是步频和步长的训练,所以本人结合自身多年参加短跑训练实践的感性认识,从步频与步长的训练上,探索短跑专项的训练方法和手段,旨在同同行进行交流。
步长和步频是现代短跑技术的核心,也是构成跑速的两个主要因素,同时也是运动员技术特点、身体素质水平、神经类型与身体形态特征等综合体现。
要提高跑速,步长和步频是关键。
倘若两者同时提高是最理想的,但实践中要做到这一点难度却很大。
因而,在短跑训练实践中,一定要根据运动员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发展步长或步频。
发展步长和步频二要素时,坚持以在保持适宜步频的基础上,重点突出发展步长能力。
步长的大小除了运动员身高的因素外,主要决定于跑时的后蹬的蹬和摆动腿的摆放,以及髋关节的灵活性等。
为此,在训练中,为了解决蹬的问题,我结合短跑的技术特点着重发展大腿的伸肌,屈肌的力量和髋关节的灵活性。
在训练手段的选择上,我采用负重换腿跳、负重大步走、上坡跑、负重跳台阶、跑台阶、大幅度的跨步跳(要求摆动腿积极下压和小腿由前向下向后积极着地)、蛙跳、单足跳等练习,提高跑时的后蹬能力。
与此同时,在解决摆动腿的问题时主要采取高抬腿跑、拉橡皮条高抬腿,收腹跳等训练手段,提高摆动幅度,加快摆动速度。
但在实际的训练中,一定要注意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在求同存异中去练,如同样的跑的辅助练习方法,部分学生在解决了腿抬不高的问题后,又出现了腿抬起后,腾空时间长,小腿放不下去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我又采用做较长距离的“车轮跑”,在做这个练习时,要求学生要高重心、高抬大腿,小腿积极前伸并主动放小腿,以前脚掌积极主动的去拨地,以及采取其它一些训练方法和训练手段,加强髋关节的灵活性和肌肉的伸展性训练,从而逐步提高了学生跑时的步长。
提高短跑步频的几种训练方法探析

提高短跑步频的几种训练方法探析提高短跑步频是短跑训练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可以帮助选手提高速度和爆发力,从而在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本文将从几种训练方法的角度来探析如何提高短跑步频。
第一种方法是节奏练习。
在短跑中,步频与步幅密切相关,步频越快,步幅也会相应增加,从而达到更快的速度。
通过进行节奏练习,可以帮助选手培养快速的脚步节奏。
具体做法是在平坦的跑道上,以较快的速度进行短跑,保持稳定的节奏,不断重复,逐渐增加训练的强度和时间。
这种训练方法可以帮助选手逐渐适应更快的步频,提高短跑的速度。
第二种方法是爆发力训练。
短跑是一项需要爆发力的项目,只有具备较强的爆发力,才能在起跑和加速阶段迅速达到最大速度。
为了提高爆发力,可以进行一些相关的训练。
例如,可以进行爆发力训练,如蛙跳、弹跳等,这些训练可以帮助选手提高腿部肌肉的爆发力,从而在起跑和加速阶段更加迅速地发力。
此外,还可以进行爆发力训练,如坡度跑、重力跑等,这些训练可以模拟比赛中的加速环境,帮助选手更好地适应比赛的强度和节奏。
第三种方法是节奏变化训练。
在短跑比赛中,不同的阶段需要不同的步频和步幅。
例如,在起跑和加速阶段,需要快速的步频和较大的步幅,以尽快达到最大速度。
而在维持最大速度的阶段,需要相对稳定的步频和步幅。
为了培养选手在比赛中根据需要调整步频和步幅的能力,可以进行节奏变化训练。
具体做法是在跑道上进行不同节奏的跑步,刻意调整步频和步幅,模拟比赛中的不同阶段,帮助选手适应比赛的要求。
第四种方法是力量训练。
短跑是一项需要较强肌肉力量的项目,只有具备较强的肌肉力量,才能在比赛中保持较快的步频和步幅。
为了提高肌肉力量,可以进行一些相关的训练。
例如,可以进行下蹲跳训练,这种训练可以帮助选手锻炼腿部肌肉的力量和爆发力,从而提高短跑的步频和步幅。
此外,还可以进行举重训练、腿部肌肉训练等,这些训练可以帮助选手提高全身的肌肉力量,从而在比赛中表现更好。
提高短跑步频的几种训练方法包括节奏练习、爆发力训练、节奏变化训练和力量训练。
怎样提升短跑的技巧和技巧

怎样提升短跑的技巧和技巧
要提升短跑技巧和速度,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训练和技巧:
1. 基础身体素质的提升:包括力量、耐力和灵活性的训练。
进行力量训练可以增强肌肉力量,耐力训练可以增加持续跑步的能力,而灵活性训练可以改善关节的灵活度和运动范围。
2. 起跑姿势的练习:起跑姿势直接影响短跑的出发速度和加速度。
学习正确的起跑姿势,保持身体重心低,脚后跟用力蹬地,同时保持身体的前倾。
3. 步频和步幅的平衡:步频指的是每分钟的步数,步幅指的是每步的距离。
在短跑中,平衡和合理调节步频和步幅很重要。
要加快速度,可以提高步频,但同时也要保持合适的步幅,避免因过大的步幅而浪费力量。
4. 腿部爆发力和加速度的训练:通过进行爆发力和加速度的训练,可以提升起跑和加速时的爆发力和速度。
例如,可以进行爆发力训练,如跳跃和蹬地训练,以及加速度训练,如30米冲刺练习。
5. 技术矫正和跑姿调整:定期请教专业教练进行技术指导,纠正不正确的跑步姿势和动作。
例如,保持身体的直立姿势,膝盖提高,小臂与大腿夹角大于90度等。
6. 排除干扰因素:避免过度的紧张和焦虑,保持放松的心态跑步。
此外,饮食和休息也是重要的因素,保证充足的营养和恢复时间。
最重要的是要有坚持和持续的训练,结合以上技巧和训练方法,不断地进行实践和调整,提升短跑技巧和速度。
100米步频和步幅训练方法

100米步频和步幅训练方法
步频和步幅是短跑训练中非常重要的两个因素,它们直接影响
着短跑运动员的速度和效率。
下面我将从步频和步幅的定义、训练
方法和注意事项等方面来详细回答你的问题。
首先,步频是指单位时间内脚步的次数,而步幅是指每一步的
距离。
要在100米短跑中取得好成绩,步频和步幅的训练都至关重要。
步频训练方法:
1. 频率训练,通过短距离的快速奔跑来提高步频,比如进行
30米的加速奔跑,确保每步踏频都非常快速。
2. 节奏训练,进行间歇训练,快速奔跑一段距离后停下来休息,然后再次快速奔跑,以此类推,训练身体快速启动和停止的能力。
3. 技术训练,通过正确的姿势和动作来提高步频,比如加强腿
部和腹部的力量训练,保持正确的站姿和摆臂动作等。
步幅训练方法:
1. 强化训练,进行爆发力训练,如跳跃训练、重物推动训练等,以增加腿部肌肉力量和爆发力,从而提高步幅。
2. 技术训练,通过正确的摆臂和腿部动作来提高步幅,保持身
体姿势的稳定和正确,确保每一步都能产生最大的推进力。
3. 柔韧性训练,进行拉伸和柔韧性训练,保持肌肉的柔韧性和
关节的灵活性,有利于提高步幅。
需要注意的是,步频和步幅的训练需要结合起来,不能只注重
其中一个方面。
在训练过程中,要注意逐渐增加训练强度,避免过
度训练导致受伤。
另外,合理的营养和充足的休息也是提高步频和
步幅的重要因素。
总之,步频和步幅的训练是短跑训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
有综合训练才能够提高短跑成绩。
希望以上信息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短跑教学中提高步频常用的联系方法

短跑教学中提高步频常用的联系方法短跑是一项需要快速速度和高度爆发力的田径项目,步频的提高对于短跑选手来说十分重要。
步频的提高可以帮助选手提高起跑速度、加快加速度以及提高跑道利用率,因此在短跑教学中,常常采用一些有效的练习方法来提高选手的步频。
下面是几种常用的步频联系方法:1.跑步碰脚踝练习法:这是一种最基础、最简单的步频练习方法。
选手可以先以慢速进行跑步,脚尖着地,然后尽可能迅速地开始移动脚踝,以加快步频。
这个练习方法可以帮助选手逐渐培养起快速移动脚踝的习惯,从而提高步频。
2.竞争式练习:在此练习中,选手可以与其他选手进行竞争,要求尽可能快地完成一段跑道。
这可以极大地激发选手的斗志和竞争意识,通过与其他选手的比赛,可以促使选手不断加快步频,以争取更好的成绩。
3.使用节拍器:节拍器是一种设备,可以用来发出固定的“滴答”声或其他声音,帮助选手保持稳定的步伐和节奏。
选手可以通过使用节拍器来练习步频的提高。
开始时可以选择一个较慢的节拍,然后逐渐加快节拍的速度。
通过与节拍器的声音保持同步,选手可以提高步频并逐渐适应更快的节奏。
4.超速跑步练习:超速跑步练习可以帮助选手在较快的速度下提高步频。
这种练习可以通过使用弹力带或被牵引的器械来完成。
选手可以与一名教练或队友进行合作,其中一人使用弹力带等工具,对选手进行拉扯,以加快选手的步频和跑步速度。
这种练习方法可以帮助选手适应更快的速度和步频,从而提高短跑表现。
5.花样练习法:通过进行各种花样的练习,可以增加选手对步频和步态的控制能力。
例如,可以进行高抬腿跑步、小步快跑、自由跑、频繁转向等。
这些练习可以帮助选手改变步频、改善步态,并提高他们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6.倒计时练习法:在此练习中,选手可以设定一个时间限制,让他们尽可能多地完成指定距离的跑步。
例如,可以设定一个10秒钟的时间限制,选手需要尽可能多地完成100米跑步。
这种练习可以帮助选手在短时间内尽可能多地进行高速跑步,从而提高步频和速度。
短跑训练中的步频与步幅调整

短跑训练中的步频与步幅调整短跑是田径运动中最为精彩和激烈的项目之一。
在短跑比赛中,选手的步频和步幅是决定速度和效果的关键因素。
因此,在短跑训练中,合理地调整步频和步幅对于提高竞技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重点探讨短跑训练中的步频与步幅调整方法。
一、步频与步幅的概念及作用步频和步幅是短跑运动员步行节奏和步长的量化指标。
步频指的是运动员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步数,通常以每分钟的步数来计算。
步频高意味着运动员在单位时间内迈出更多的步子,频率更快。
步频直接关系到起跑速度和快速节奏的维持。
步幅指的是运动员每步前进的距离,通常以米来计算。
步幅长意味着运动员在每一步中覆盖更长的距离,有利于提高冲刺速度和运动员的爆发力。
二、步频与步幅的关系及训练重点在短跑训练中,步频和步幅是紧密关联的。
步频与步幅的调整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以达到最佳效果。
一般来说,步频和步幅之间存在一定的权衡关系。
增加步频可以使步幅缩短,减小单步的力量输出,更加注重快速的步行节奏和反应能力。
相反,增加步幅可以降低步频,加大单步的力量输出,强调一次跨越更大的距离,注重对力量的合理利用。
在短跑训练中,需要根据不同的竞技目标和技术特点来调整步频和步幅。
例如,100米短跑中,步频较高,步幅较短,强调快速反应和爆发力;而200米短跑中,步频适中,步幅适度延长,注重速度的持久性和耐力的训练。
因此,整个短跑训练过程中,通过合理的训练计划和技术指导,有针对性地调整步频和步幅,可以使运动员在比赛中发挥出更好的竞技水平。
三、步频与步幅的训练方法1. 步频训练方法(1)起步反应训练:通过起跑训练,加强运动员对起跑信号的反应能力和爆发力。
(2)提高运动员的肌肉力量:通过力量训练和爆发力训练,提高运动员的肌肉力量和肌肉爆发能力,为步频的提升奠定基础。
(3)频率干扰训练:通过频率干扰训练,即在正常训练过程中突然提高所完成的步伐数或者迫使运动员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更多的步伐数,以逐渐适应更高的步数要求,从而提高步频。
浅谈短跑中步频与步长的辩证关系

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研究对象成员包括小组成员:王杰茹、任正兴、王林铜、吴帮发、赵兴成,其中选取吴帮发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1.2、研究方法实验法、数据分析法。
1.3、实验器材与材料计时秒表、20米长卷尺、计算器等。
2、跑的技术原理(步频、步长)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牙买加运动员博尔特打破百米世界纪录,以9秒69的成绩跑完百米。
通过视频我们可以看到,博尔特在最后快要冲刺的时候步伐放慢,科学家预测若博尔特保持原速度成绩则9秒61,若最后还能冲刺成绩能取得9秒55。
然而2009年8月17日博尔特再一次在德国柏林创造的9秒58的百米世界纪录。
奥运会百米成绩从1912年的美国运动员利平科特的10秒6到2009年博尔特的9秒58,经历了大约100年的时间,但百米跑的成绩却仅仅提高了1秒。
图桑特说,到2027年,一半运动项目的纪录将到达人体极限,到2060年,百米赛跑的纪录将跨入以千分之一秒作为尺度的时代,马拉松速度将以减少百分之一秒为目标,而举重比赛的增重也精确到“克”了。
即便如此,每次微小的纪录突破也可能要间隔50年的时间。
怎么提高百米跑成绩,成为体育研究者的重中之重。
步长与步频是影响跑速的两个基础变量,两者的合理组合是变换节奏、节省能量和提高跑步经济性的重要途径。
在短跑训练实践中,运动员在蹬离起跑器后应该先通过加快步频来提高加速度,还是应该先通过增加步长来提高加速度,一直是短跑技术领域中具有较大争议的问题。
有的教练员认为,起跑后迅速增加步频有利于获得更大的加速度;但也有教练员认为,起跑后先增加步长有利于节省能量、优化节奏和提高全程表现。
总体而言,具体选择步长、步频的哪一种方式,还是要根据运动员个人的身体条件及各方面的素质决定。
3、结果分析3.1、研究对象基本情况测试者身体基本情况:身高1.88cm,体重95kg。
3.2、结合测试的数据分析表1不同跑速时步长与步频登记表根据实际的结果来看,两次最高速度的步长身高比值与1.14相差较远,由于人体体型差异,身高与比例不同,不同的运动项目,对运动员的要求也不同,下肢的长度也是决定步长因素,步长、步频是两个相互依存的动态参数,一个参数的改变就会导致另一个的变化,所表现的速度也就会改变,因此,无论是改变步频或是步长两者都会改变,都将对跑速发生影响。
浅谈影响短跑步长、步频的相关因素及分析

浅谈影响短跑步长、步频的相关因素及分析作者:王松松来源:《体育时空》2015年第06期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6-000-01摘要步长、步频是运动时身体位移在时间和空间上方面的运动表现,是决定跑速的重要因素。
本文论述了步长、步频的影响因素并分析了步长、步频的关系。
通过保持步长加大步频,保持步频加快步长,或既增加步频又加快步长等都可以达到提高跑速的目的。
过度的提高步频或步长都无益于速度的提高。
要根据运动员的具体身体特点和训练水平确定步频和步长的适宜组合比例并据此制定切实可行的训练方案。
从而具体提出了提高步长、步频途径,为训练提供充足的科学手段。
关键词短跑步频步长一、有关概念(一)步长步长是指走或跑的过程一个单步动作中两脚相邻着地点之间的距离。
(二)步频步频是指走或跑的过程中单位时间内在两腿交换的次数。
二、影响步长、步频的因素(一)影响步长的因素1.后蹬的因素。
要提高步长,就必须提高摆动和后蹬的效果。
后蹬速度快、力量大、动作充分,同时要掌握好后蹬适宜的后蹬角度。
通过一定的力量训练,使下肢力量增大,跑时后蹬有力,可以增大步长。
2.下肢的长度。
由于人体体型差异,身高与比例不同,不同的运动项目,对运动员的要求也不同,下肢的长度也是决定步长的因素之一。
通常,下肢越长,柔韧越好,步长越长。
(二)影响步频的因素1.生理方面。
据资料显示,途中跑时两腿的最快交换频率是4次/秒左右,而在实验室骑自行车时两腿交换频率可以达到5次/秒以上,由此可见,通过提高神经系统的灵活性来提高频率是可能的。
2.技术方面。
在技术角度上,影响步频的因素主要有离地时间和触地时间。
要提高步频,就要尽可能的减小后蹬角度,加大后蹬的水平分力,减小向上分力,从而减小跑动时身体重心的腾起高度。
同时还要减小摆动半径来缩短摆动腿摆动的时间。
三、步长、步频的关系(一)相关性步长、步频是两个相互依存的动态参数,一个参数的改变就会导致另一个参数的变化,所表现的速度也会相应的改变。
改善短跑步频和步幅的方法

改善短跑步频和步幅的方法步频和步幅是决定短跑速度的主要因素,它们相互影响、制约,对立统一。
改善步频和步幅是提高短跑速度的关键,其练习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下面介绍一些主要练习方法。
改善步频的练习方法:1.原地快慢交替摆臂摆臂不仅能维持跑动中的身体平衡,促进支撑腿的后蹬,同时也促进腿的摆动频率。
方法:原地站立,听击掌信号做练习。
击掌要有快慢节奏,一般是慢一快一慢。
每次练习2—3组,每组15″—20″。
要求是肩关节放松,有耸动感。
前摆时注意向前用力。
2.高抬腿跑增强大腿前群肌肉力量和髋关节韧带的柔韧性,发展小腿肌肉力量和膝关节的灵活性,提高动作频率。
方法:①原地或支撑练习,定时(10″~15″)或定次(50次~60次);②行进间练习,从慢到快,逐渐对渡到途中跑(亦可加信号节奏);④原地负重(轻沙袋系于小腿上部)练习,方法同①;要求是大腿与躯干成直角,支撑腿蹬伸充分,提高重心,防止上体前倾或后倒。
3.快慢交替小步跑缩小跑的动作幅度,加快动作频率。
方法:①快慢节奏变化练习;②逐渐过渡到加速跑练习。
练习距离60米~80米。
要求是上下肢动作协调放松,快频率,前脚掌积极扒地。
4.交换跳步推举轻杠铃发展上下肢的协调用力。
方法:原地进行,定时(20″~30″)或定次数的成组练习。
要求是循序渐进,要有一定的速率。
5.牵引跑改善动作频率,提高刺激阀限。
方法:跟随跑、下坡跑或顺风跑。
练习距离在20米左右。
要求是以最大努力做练习。
改善步幅的练习方法1.后蹬跑发展腿部力量、改善用力顺序。
方法:①支撑练习,定时(15″左右)或定次(60次左右)成组进行;②负重支撑练习,小腿负贡,方法同①;④60米~80米练习,提高练习质量为主。
要求是上体稍前倾,髋、膝、踝关节充分蹬伸,尽量打开两大腿的夹角。
2.专门性跳跃发展腿部爆发力和弹跳力。
方法:①立定跳远和多级跳远;②蛙跳;③各种距离的跨步跳(跑),如80米~300米,均采用成组练习。
长距离练习可安排在课的后部。
短跑教学中,提高步频,常用的训练方法

短跑教学中,提高步频,常用的训练方法
以下是提高短跑步频的常用训练方法:
1. 高强度间歇训练:进行一段时间的高强度冲刺,然后进行较长的恢复时间,重复多次。
这种训练可以帮助加快腿部肌肉的收缩速度,提高步频。
2. 腿部快速反应训练:使用跳跃绳、踏步器或椅子等工具进行腿部快速反应训练,可以帮助提高腿部肌肉的爆发力和快速反应能力。
3. 快速踏频跑步练习:进行短距离的快速踏频跑步练习,每次跑步时间约为10-20秒,尽量保持较高的步频。
这种训练可以
帮助锻炼腿部肌肉的快速收缩能力。
4. 体重训练:进行负重跑步,使用背心或戴上腿部负重器材进行跑步训练,可以增加腿部肌肉的负荷,提高肌肉的爆发力和快速收缩能力。
5. 腿部肌肉力量训练:进行腿部肌肉的力量训练,包括深蹲、单腿蹲、跳跃、踏步等动作,可以增强腿部肌肉的力量和耐力,提高步频。
请注意,在进行这些训练方法时,应根据个人情况和训练目标来合理安排训练强度和频率,并在合适的时候进行适当的休息和恢复。
此外,建议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以上训练。
短跑运动员的跑步技巧与速度调整训练

短跑运动员的跑步技巧与速度调整训练短跑是田径项目中最为激烈和具有观赏性的项目之一。
短跑运动员需要拥有出色的爆发力和速度,并且良好的跑步技巧和速度调整训练是他们在比赛中取得优势的关键。
本文将就短跑运动员的跑步技巧以及速度调整训练进行探讨。
一、跑步技巧短跑运动员的跑步技巧对于他们在比赛中的出色表现至关重要。
以下是几个关键的跑步技巧:1. 起跑姿势:起跑是短跑项目的关键环节,正确的起跑姿势可以帮助短跑运动员在起跑阶段获得更好的爆发力。
一般来说,起跑姿势应该是蹲下身体,将手掌放在起跳线上,保持头部、背部和臀部在一条直线上,并将重心放在前脚掌上。
2. 步频和步幅:步频指的是单位时间内脚步的次数,步幅则是指每次脚步的距离。
短跑运动员需要在保持较高的步频的同时,保持足够的步幅。
步频过低会导致动作僵硬,步幅过大则容易造成能量的浪费。
因此,短跑运动员需要进行跑步技巧的训练,以提高步频和步幅的协调性。
3. 腿部和臂部的配合:腿部和臂部的协调配合是短跑运动员提高速度和爆发力的关键。
在跑步中,腿部负责向前推动身体,臂部则负责保持身体的平衡和稳定。
运动员应该通过训练来提高腿部和臂部的配合性,以提高跑步效果。
4. 跑道使用技巧:在短跑比赛中,跑道的使用技巧对于运动员的成绩有重要影响。
一般来说,内道较短,外道较长,所以运动员需要合理利用跑道的宽度,在比赛中选择适合自己的位置,并且在转弯时使用较短的步幅进行加速。
二、速度调整训练短跑比赛中,速度的调整非常重要。
在起跑阶段,短跑运动员需要全力爆发,迅速达到最大速度;在比赛中段,则需要保持较高的速度,保持稳定;而在比赛末段,则需要逐渐提升速度来冲刺终点。
1. 爆发力训练:短跑项目特别强调爆发力,因此短跑运动员需要进行相应的爆发力训练。
例如,起跑训练、爆发力训练、爆发力练习等。
这些训练可以帮助运动员迅速起跑,并在短时间内达到较高的速度。
2. 中段速度保持训练:在比赛的中段阶段,保持较高的速度非常关键。
跑步时步幅太小步频太快该如何调整?

跑步时步幅太小步频太快该如何调整?
跑步时,如果速度比较快,但步幅却不怎么大的时候,那就需要重视了,因为高步频低步幅绝对不是健康的跑步方式,会更加容易磨损关节,肌肉组织和结缔组织都有可能因此受伤
改善步幅,一般针对跑步姿势纠正就可以了。
首先,跑步时小腿要尽量往后收,每跑一步,都要像用后脚跟踢自己屁股那样的感觉,尽量后收。
后腿小腿收缩的幅度越大,前腿向前迈步的距离就越大,这是因为小腿后收延迟了后腿向前迈的时间,身体为了保持平衡,会自然增大步伐。
其次,跑步一定要学会大腿发力,不要将注意力和重心都放在小腿上,想尽办法让大腿承受更多的冲击和压力。
当你用大腿发力并且用大腿承受着地的冲击时,身体的重心就会转移到大腿上,姿势也会很自然的变成大步幅的状态。
最后,是很多人争论的脚掌着地的问题,这里不讨论哪个部位着地更正确,但是步幅小的跑步必然是后脚跟着地的,因此要提高步幅,就要将着地点改为前脚掌或全脚掌。
影响步幅最主要的因素,当然还是速度,速度越快,步幅越大。
不然你改了跑步姿势,速度还是慢悠悠的,那多半在旁人眼里你可能会是一只蹦蹦跳跳的小鹿,而且速度不快却增大步幅,对腿部的肌肉会有很大的冲击,会伤膝盖的。
短跑教学中提高步频常用的联系方法

短跑教学中提高步频常用的联系方法短跑是田径运动中的一项重要项目,步频作为短跑成绩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对于运动员的成绩也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在短跑教学中提高步频是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将从简单到复杂的角度,探讨短跑教学中常用的几种提高步频的联系方法,帮助运动员在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1. 微调姿势短跑的起跑姿势对于步频的提高有着重要的影响。
运动员应通过微调姿势来寻找最佳的出发点,并使重心始终保持稳定。
合理的起跑姿势能够帮助运动员更好地发力,加强腿部的爆发力,从而提高步频。
在起跑时,运动员应以爆发力为主,通过膝盖、大腿及胸部的运动来保持正确的姿势。
2. 加强核心力量训练核心力量是短跑运动员提高步频的关键因素之一。
核心力量训练能够帮助提高身体的稳定性,增强腹部和背部的力量,从而在比赛中更好地控制身体的平衡。
常见的核心力量训练包括仰卧起坐、平板支撑等,这些训练方法能够有效提高运动员的核心力量,促进腿部的爆发力,从而提高步频。
3. 增加踝关节稳定性踝关节的稳定性对于短跑运动员的步频非常重要。
在短跑过程中,踝关节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和力量,稳定的踝关节能够帮助运动员更好地发力,提高步频。
运动员可以通过平衡训练,如单腿站立、单腿跳跃等来增强踝关节的稳定性,从而提高步频。
4. 增加步幅步幅与步频密切相关,在短跑过程中,合理的步幅能够帮助运动员更好地控制节奏,提高步频。
在训练中,可以通过适当增加步幅来提高步频。
通过加大大腿的力量训练,增加髋关节的柔韧性,从而增加步幅。
要注意控制步幅的大小,不可过大或过小,以免影响步频的提高。
通过以上几种常用的提高步频的联系方法,运动员可以在短跑训练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然而,步频的提高不仅仅取决于练习的方法和技巧,高水平的步频还需要运动员具备较为完善的肌肉力量、协调能力和技术水平。
在训练过程中,不仅要重视步频的提高,还要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全面提升自己的短跑能力。
总结回顾:在短跑教学中,提高步频是提高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
如何提高短跑的加速度

如何提高短跑的加速度短跑是田径运动中最为激烈的项目之一,对运动员的爆发力和加速度要求较高。
在短跑中,加速度的提高可以有效地提高起跑速度、转弯速度和冲刺速度,从而对整个比赛成绩产生积极影响。
本文将从运动技巧、力量训练和科学饮食等方面探讨如何提高短跑的加速度。
一、运动技巧1. 起跑姿势起跑是短跑中最关键的环节之一,正确的起跑姿势能够充分发挥爆发力和加速度。
首先,双脚平行站立,重心略向后倾,脚距约与肩同宽。
然后,弯曲膝盖,保持髋关节略微下沉。
最后,双手放在发令线上,保持身体的平衡。
2. 步幅和步频在短跑中,步幅和步频是影响加速度的两个主要因素。
步幅是指每次迈出的步子的长度,而步频是指单位时间内迈出的步子数量。
要提高加速度,应注重增加步频,保持较快的跑动节奏,同时控制好步幅,确保每一步都具有力量和爆发力。
3. 腿部摆动腿部摆动是提高短跑加速度的重要技巧之一。
在短跑中,膝盖的高度和抬起的速度决定了运动员的加速度。
要通过高抬膝盖和快速的腿部摆动来提高加速度,使身体保持较快的前进速度。
二、力量训练1. 爆发力训练爆发力是短跑中重要的力量素质之一,对提高加速度具有重要作用。
可以通过跳跃、深蹲跳、平板支撑等训练来增强下肢的爆发力。
跳跃训练包括单腿弹跳、深蹲跳和蛙跳等动作,可以有效地锻炼腿部的爆发力和协调性。
2. 核心肌群训练核心肌群是短跑中稳定身体平衡和转向的关键肌肉群。
通过腹肌、背肌和髋部肌肉的训练,可以提高核心肌群的力量和稳定性,从而提高短跑的加速度。
如仰卧起坐、平板支撑等动作都是有效的核心肌群训练方法。
三、科学饮食1. 合理摄入营养短跑是一个高强度的运动项目,运动员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
因此,合理摄入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等营养物质对提高加速度至关重要。
碳水化合物是身体的主要能量来源,蛋白质可以帮助恢复和修复肌肉,脂肪是身体的能量储备物质。
2. 平衡饮食在短跑运动中,平衡饮食是保持身体健康和提高加速度的基础。
短跑训练中的节奏控制训练

短跑训练中的节奏控制训练短跑是田径比赛中的一项重要项目,要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力并达到最大速度。
要想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节奏控制训练是非常关键的一部分。
本文将介绍短跑训练中的节奏控制训练方法以及其重要性。
一、节奏控制训练的定义节奏控制训练是指在短跑训练中通过调整步频和步幅的方式,使得跑者能够在不同的速度下保持良好的身体协调性和平衡感,进而提高爆发力和速度。
二、节奏控制训练的方法1. 频率梯度法频率梯度法是一种常用的节奏控制训练方法。
通过逐渐增加跑步频率的方式,逐渐提高跑步速度。
训练时,跑者可以通过加快步伐的方式来增加跑步频率,从而逐渐适应更高的速度要求。
2. 步幅调整法步幅调整法是指通过调整跑步时每步的距离来控制节奏。
在初期训练时,可以尝试使用较大的步幅来增加速度和爆发力,同时也可以加强核心力量训练来增加身体稳定性和平衡感。
3. 音乐节奏法音乐节奏法是一种有趣且实用的节奏控制训练方法。
通过选择合适的音乐,并根据音乐的节奏进行训练,可以帮助跑者更好地控制节奏和提高速度。
在使用音乐进行训练时,跑者可以随着音乐的节奏调整步伐和呼吸,提高身体的协调性。
三、节奏控制训练的重要性1. 提高速度和爆发力节奏控制训练可以帮助跑者更好地调整步频和步幅,进而提高速度和爆发力。
通过控制节奏,跑者可以在比赛时更加迅速地启动和达到最大速度,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
2. 改善身体协调性和平衡感短跑运动对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感要求非常高。
通过节奏控制训练,可以提高跑者在高速运动中的身体控制能力,减少因为身体不协调而导致的失误和摔倒。
3. 增强耐力和持久力在练习节奏控制的过程中,需要跑者长时间保持高强度的训练,这有助于增强跑者的肌肉耐力和持久力。
经过节奏控制训练后,跑者在赛场上能够更好地应对短跑比赛中的高强度要求。
四、节奏控制训练的注意事项1. 逐渐增加训练强度在进行节奏控制训练时,跑者应该逐渐增加训练强度,以免造成肌肉拉伤或损伤。
初始阶段,可以选择适中的速度和节奏进行训练,随着适应能力的提高逐渐增加训练强度。
提高短跑成绩的几个重要因素

提高短跑成绩的几个重要因素与短跑成绩相关的因素有很多:步频、步幅、速度、速度能力、爆发力,以及肌肉、关节的柔韧性和协调性;还有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和技术水平等。
其中有三个因素与提高短跑成绩最相关。
(一)合理正确的技术动作运动员能否掌握好合理、正确的技术动作要领,是今后能否达到高水平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因为短跑是一项周期性的运动,全程要反复跑几十步。
一点微小的错误,反复出现,就变成了大问题。
假如每一步的步幅能够加长5厘米,那么,50步就可以赢得2.5米的优势。
因此,应花大力气去改进技术。
技术动作的规范合理主要表现在跑的动作结构上要更加符合运动生物力学的原理,使跑的技术更好地表现出节省化和效率化。
具体在跑的技术形式上的表现是:跑的动作平衡、重心上下起伏较小;上下肢动作配合协调,上肢摆臂积极有力,下肢蹬摆结合、以摆促蹬;跑的向前性和直线性好,并且全程有良好的节奏感等。
总之,能够使运动员掌握好合理、正确的技术要领,我们在训练中将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专项力量能力力量是基础。
几乎所有的竞技性体育项目都离不开基础力量的训练。
在短跑运动的力量训练中,教员要把一次性力量练习(爆发力)和多次性力量练习(专项力量能力)有机地结合好。
以往我们在力量训练中,采用比较多的手段一般是大重量、重量次数少的绝对力量训练。
这种方法对爆发力的发展比较好。
但在短跑运动中,我们更应该看重专项力量能力的发展。
因为一般的力量训练,重量次数不会超过10次。
而根据项目的特点(短跑是一个周期性的运动项目),如果跑100米,至少也需要用45步~48步左右(男子),200米就更多了。
因此,我们在短跑的训练过程当中更需要的是力量持续作用于肌肉的能力,也就是专项力量能力。
具体到训练的方法手段上可以采用的有:橡筋摆腿、负重高抬腿、100~200米段落的跨步跳等等。
(三)速度能力速度能力是核心。
就短跑而言,过去的观点一般都认为速度训练是核心。
但我认为速度能力才是自始至终都需要紧紧抓住的核心。
浅谈短跑训练中协调放松能力的培养

浅谈短跑训练中协调放松能力的培养
裴军民
关键词:体育短跑协调放松
1.引言
“要想跑的快,就必须增大步幅和加大频率,”也就是说明“步频”和“步幅”是决定跑速的两大因素,而跑的协调放松能力又是影响步长与步频的主技术因素。
要想取得好成绩,除了要求学生有坚定意志,良好的身体素质等条件外,同时还要有良好的技术和正确的发挥技术能力,特别是能较好的掌握和用运途中跑的协调放松能力,以便在保持较好的步频的基础上发展步幅,提高速度。
在平时的训练中,学生就很难做到这一点,有的教师要求不到位,只是一味的上力量,而忽视了协调放松技术的培养。
当前世界上共同认为“短距离跑的胜利,一定属于掌握了放松跑的人。
”当然动作的放松是建立在正确的基本姿势和合理的就是之上。
我们在训练中经常遇到许多同学跑起来不放松、不自然、动作不协调,全身肌肉紧张、僵硬、步幅小、
后程减速。
甚至是机械的跑动。
2.短跑训练中协调放松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我们来看一看跑的协调放松能力在判断过程中的作用,协调放松能力是指运动员在高速奔跑中,神经系统和运动系统协调配合,使肌肉收缩和放松能按照短跑技术动作的工作性质协调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前言
步长 和 步 频 是 决定 跑 速 的两 个 主要 因素 。增 大 或 提 高 二 者 之 一 , 或 二 者 同 时 提 高 , 可 以提 高 短 跑 成 绩 。但 在 实 践 抑 都 中, 者 又 是 互 相 矛 盾 的, 是 因 为 : 分 追 求 步 长 势 必 降 低 步 二 这 过 频 , 分 提 高 步 频 也 必 会使 步长 减 小 。 因此 , 全 面 考 虑 两 者 过 应 因 素 , 能 片 面 追 求 其 一 。 教 练 员在 对 运 动 员 的步 长 、 频 能 不 步 力 进 行综 合 评 价 时 , 应通 过 了解 掌 握 步 长 、 频 组成 及 其 受 影 步 响 的 因 素 。 合 运 动 员个 人特 点,找 出适 合 其 个 人 的 步 长 、 结 步 频 模 式 。 在 训 练 中 采 用 有 效 的 手 段 来 实 施 这 个 模 式 , 两 者 并 使 合 理 搭配 , 成 最 佳 比值, 样 才 能达 到 提 高 跑 速 的效 果 。 形 这
2研 究方法
本 文 采 用 文 献 法 、 辑 推 理 法 及 查 阅有 关 书 籍 、 料 , 逻 资 做 出 合 理 的 总结 和 推 断 。
3步长
步 长 是指 跑 时 两 脚 着地 之 间 的距 离 。 步 长 往往 受 身 体 条 件 、 术 的合 理 性及 一 般 素 质 和 专项 素质 受 多 种 因 素影 响 。 技 通 过 改 善 跑 的技 术 和 提 高 身体 素质 , 长 幅 度 可 以 明显 提 高 。 步
州
百论 家坛
怎样协调步长与步频 的关系来提高短跑成绩
周青松
南昌工学院 江西 南昌 30 0 3 18
摘要 :本文以大量的文献资料和笔者 多年 实际训练积 累 的。 的经验为基础 , 论述 了影 响短跑步长 、 步频 的主要 因素, 以便 4步频 在短跑训 练中改进方法,从而采用有效的手段进 行针 对性的 单 位 时 间 内跑 的步 数 叫而尽快提 高短跑运动成绩。 从 配 能 每 个 人 是 不 一 样 的 ,许 多 人 在 快 跑 时 表 现 的 步 频 能 力 力 关键词 : 协调 ; 步频 ; 步长; 高; 提 存在 较 大 的 个体 差 异 , 主要 与 先 天 的基 因有 关 。在很 大程 着 这
3 步 长 是 由 三部 分 组 成 。 蹬距 离 、 空距 离 和 着 地 缓 . 2 后 腾 1通 过 分 析 ,了解 了运 动成 绩 的 高低 主要 由跑 的 步 频 和 冲距 离 ( 图 ) 如 。 步 长 两 因 素决 定 的 , 因此 , 训 练 过 程 中应 注 重 两 者 的搭 配 . 在 321 后 蹬 距 离 是 后 蹬 阶段 身 体 重心 向前 移 动 的 水 平 距 从 而 达 到 真 正 的提 高 短 跑 成 绩 的 目的 。 . . 离 . 一距 离的大小由下面三个因素决定 : 是身体条件 ; 这 一 二 2步 长 和 步 频 是影 响短 跑速 度 的 主要 因 素 。进 一 步 分 析 是后 蹬 角 度 : 三是 身 体 各 部分 在 后 蹬 时 所 处 的位 置 。 以上 三 种 步 频 和 步 长 , 握 起 一 般 规 律 和 内在 原 理 , 握 技 术 的关 键 , 掌 把 条 件 的变 化 会 对 这 个距 离 差 距 造 成 巨 大 的影 响 。 更 好 的知 道 教 学 和训 练 。从 而 提 高教 学 水 平 和 教 学 质量 。 32 腾 空 阶段 身 体 重 心 向前 移 动 的 水 平 距 离 是 腾 空 距 .. 2 参考文献 : 离 。 短 跑 中, 在 后蹬 是 推 动 人 体 前进 的 主要 动 力 , 后蹬 时 的动 作 [】 宝荣 , 玉 宝. 1张 李 短跑 中影 响 步 长 步 频 的 因 素『 . 坊 师 J廊 ] 质 量不 但 影 响 后 蹬 距 离, 而且 对 腾 空 距 离 有较 大 影 响 。 范 学 院 学报 ,0 4 f1 2 0 。4 『1 嘉 伟 . 响 短 跑 成 绩 的 主 要 因素 及 对 策 f . 西 师 范 2 张 影 J陕 ] 323 前 支 撑 阶段 身体 重 心 向前 移 动 的 水 平 距 离 是 着 地 .- 缓 冲距 离 。它 与脚 着 地 的 时机 、 着地 角度 和 腿 长 有关 。 时脚 大 学 学 报。 0 03 ) 此 2 4 1 (3卷 0 着 地 的 重 力 和 着 地 的 冲击 力 方 向 向后 ,对 人 体 向前 移 动 起 阻 『] 洪迅 , 3刘 龙 斌 . 度 素 质 在 现 代 竞 技 运 动 中 的作 用 、 速 力 作 用 。所 以 如果 片 面追 求 着 地 缓 冲 距 离 势 必 会 影 响下 一 周 影 响 因素及 对策 【. 汉体 育 学 院 学 报, 0 , ( ) J武 1 2 2 9 5 0 期 后 蹬 的 速度 。 而影 响 下 一周 期 的后 蹬 和 腾 空距 离 。 从 『] 伟 .对 短 跑 训 练各 技 术 因素 的合 理 控 制 [.田 径, 4郑 J 】 33 摆臂 动作 的质 量 是 除 了两 腿 的 动 作 外 ,影 响 步 长 的 2 0 ( _ 0 5,2) 个 重 要 因 素 。臂 摆 的 速 度 、 度 、 向等 因 素 的 变 化 均对 地 幅 方 『] 希 斌 . 响和 决 定 短 跑 速 度 因素 及 训 练 原 则 [. 州 5黄 影 J福 】 面 产 生 不 同 的作 用 力 。 师专 学 报,0 11() 2 0 ,05 3 所 以 。从 上 面 的叙 述 可 以看 出步 长 不 仅 与 身 体 条件 . 4 『 莫 少 强 .短跑 训 练 中步 长指 数 与 步频 指 数 比 较 与应 用 6 1 有 关 外 , 与 各 项 素 质 及 技 术 的合 理 性 有 关 , 后 者 又 与 训 练 [. 还 而 J 田径, 0 , )4 — 4 ] 2 5( :2 4 0 9 f 7 ]张 珲. 步长 和 步 频— — 浅 析 影 响 跑 速 的 两 因 素[ . 宁 J集 ] 的关 系 较 大 , 因此 步 长 发 展 的潜 力 较 大, 练 员 应 在 短 跑 选 材 教 上 注 意 运 动 员 的 身 体 形 态 , 时通 过后 天 的 科 学 训 练 , 跑 的 师 专 学报 , 0 , ) 同 使 2 4( 0 4 技术更加合理, 加熟练, 更 这样 就能 提 高 步长 , 应 的 短跑 成 绩 相 『 8 1马 根深 . 频 与 步长 的 关 系初 探 【. 步 J 吉首 大 学 报 ,9 8 ] 18 , 也 有 了提 高 。 ( 2) 35提 高 步 长 的 最有 效 方 法 是增 加 腾 空 时 间 . 『 李 子 煊 , 其 刚. 速 与步 长 步 频 的 内在 联 系【. 川 9 1 余 跑 J四 I J 因受 人 体解 剖 和生 理 条 件 限 制 , 每 一 单 步 中 , 蹬 到 后 体 育 学 。0 4 9 在 前 2 0 . 蹬 阶段 虽 然 通 过 加大 后 蹬 用 力 幅度 和送 髋 动 作 ,使 人 体 通 过 的水 平 距 离 有所 增加 ,但 它 在 整个 步 幅 的长 度 中所 占 比例 仍 是很 有 限的 。因 此步 幅 的增 加 是 靠增 加 腾 空 时 间和 速 度 得 到
的 很 多倍 。 律 表 明 , 体 跑动 时步 频 的 增 加 是依 靠 降低 每 步 规 人 支 撑 反 作用 冲量 的方 法 得 到 的 ,人 体 即使 可 在 较 短 的时 间范 围 内得 到 高 的运 动 速 度 ,对 于 只依 靠 无 氧 代 谢 释 放 能 量 的短 跑 项 目下说 , 不会 很 持 久 。导 致 运 动 成绩 下 降 , 后 来 的运 也 是 动 速 度 快 速下 降 , 因是 人 体 内能 损失 过多 而 造 成 的 。 其 5结 论
度 上 频 是 由遗 传 因素 决 定 的 。因 此 , 过 科 学 的测 试 , 择 步 通 选 短 跑 动 员 的 重要 指标 之 一 ,就 是选 择 步频 能力 强 的青 少年 运 从 事 短 跑 训 练 。 而 耐力 在 短 跑 中 是影 响步 频 的 重 要 因 素 。 41步 频 取 决 于 完 成 每 一 步 的 时 间 。 一 段 时 间 可 以分 为 . 这 支 撑 时 间和 腾 空 时 问 。 411 支 撑 时 间是 完 成 步长 中后 蹬距 离 和 着 地 缓 冲距 离 . . 所 花 费 的时 问 41 腾 空 时 间是 完 成 步 长 中 腾空 距 离 所 用 的 时 间 。 .. 2 42 经 科 学 测 试 减 少 腾 空 和 支 撑 的 时 间 。 是 提 高 运 动成 . 绩 的先 决 条 件 , 而减 少 时 间 提 高步 频 就 要 符 合 跑 的技 术 动 作 , 即 途 中 跑 的 四个 技 术 组 成 部 分 ( 地 缓 冲 、 蹬 伸 展 、 叠 前 扒 后 折 摆 、 打下压) 同时, 鞭 。 摆臂 的力 量 、 度 、 向和 幅度 对 步 频 的 速 方 提 高有 非 常 重 要 的 影 响 。从 生 理 学 的 角度 来 分 析 , 配 肌 肉活 支 动 的 中枢 有 个 “ 济 ” 特 性 。 共 的 它保 证 各 部 分 肌 肉 工 作 的协 调 进 行 , 肢 和下 肢有 着 同 一 的 神 经 联 系 , 臂 和 两 腿 的神 经 协 上 两 调 联 系必 须 按 同一 速 率 用力 。 43单 纯追 求 增 加 步 频一 提 高 跑 动 速 度 的缺 点 _ 人体 在 每 秒 钟 内 跑 的 步数 是 步 频 ,随 着 步 频 升 高 每 一 步 所 占用 的 时 间要 缩 短 。 跑 动速 度 的增 加 取 决 于 地 面 对 人 体 冲 量 作 用 的角 度 。减 小 支 撑 时 间提 高 步 频 是 缩 短 腾 空 时 间 收 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