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十次货币战争——第六次货币战争
货币战争
一、货币战争的历史、世界格局背景:“货币战争”这个词汇最近几年炙手可热,但真正理解货币战争含义者寥寥无几。
货币战争,顾名思义,就是在汇率、贸易以及各种金融投资层面发生的战争,胜者将通过汇率波动、投机产品价格波动等方式,通过低吸高抛来赚取大量利润。
这一点和投机股票没什么本质区别,就是低位吃货,高位出货,然后带走利润。
只是相比股市,其动用的各种工具、资源更多,且是整个国家层面的工具,包括政治、经济、金融、军事等各种手段均配合使用,最终完成一轮对弱者的洗劫。
近些年被绞杀过的经济体最典型的包括日本日元以及东南亚诸小国的货币。
其中,以日本最惨,至今已经走下坡路了二十多年,且仍然向下走着,已经看不到穷尽。
说货币战争,就得说当今世界的经济格局。
当前世界经济总体格局仍是沿用二战即将结束达成的布林顿森林体系。
布林顿森林体系确立了世界经济的三大游戏规则支柱:关贸总协定、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在这三大组织中,二战后美国几乎都有绝对的话语权,美元当然就成了准世界货币。
说得更白一点,布林顿森林体系不过是二战战胜国的分赃,二战最大的赢家是美苏,由于前苏联当时运行的是所谓共产主义的一套,实际上整个世界经济三大支柱的游戏规则就是美国人制定的,而这个核心就是美元。
美元的准世界货币地位使得整个美国经济获得源源不断的资本积累。
道理很简单,由于各国外汇储备都是美元,那么其它国家贸易要出口商品换回美元,美国只需要向世界诸国出口美元就可以换回商品。
但布林顿森林体系中,除了美元是准世界货币外,还有一个控制纸币泛滥的一点,那就是布林顿森林体系是黄金本位制。
即,美元直接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则与美元挂钩,持有美元者可按35美元一盎司的官价随时向美国兑换黄金。
有这么一条,美元就不能滥发,因为一旦出现挤兑现象美国随时经济可能破产,兑不出黄金的美国相当于一个赖账的银行,那货币信誉当然立刻就倒塌了。
所以,那时的美元不能随便乱印。
但这种模式本身按照西方庸俗经济学就存在一个致命的逻辑矛盾。
《货币战争》读书笔记
《货币战争》读书笔记《货币战争》读书笔记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书笔记了。
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书笔记头疼,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货币战争》读书笔记,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货币战争》读书笔记1今天看完了《货币战争》,觉得很多情节讲得很荒唐,但是又觉得有理。
金融方面的知识有限,只能根据逻辑常识来做一个分析,请大家指正。
这本书核心就是:应该政府来发放货币,而不是私人。
但是美国人真的这么荒唐到了活生生把国家的命运放到私人银行家手上吗?这么多聪明人都不能看清楚这个圈套,还往里面套,直到把自己套死吗?银行家最终把美联储搞成了私人的,总应该有其法源合理性吧?我仔细分析了,觉得美联储还真应该是私人的,而不是政府的,下面讲讲我的看法和推理逻辑:1。
西方最核心的价值是:财产私有化!这个是所有西方都承认的普世价值。
正因为这个普世价值的认可,就造成了美联储私人化的必然合理性。
2。
私人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也就是说即使是国家也不能没有任何原因和理由的情况下把私人财产剥夺。
在西方国家的观念里,政府只是一个实体,和公民是平等的。
公民当然不允许国家推出某种可以随便剥夺自己利益的法规。
也就是说国家不能没有任何代价和抵押的情况下来发行货币。
这张纸必须有某些实际的财产来支撑。
3。
由于私人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因此美国政府成立的时候,他不像我们政府那样,美国政府是没有任何财产的,也没有任何土地。
4。
有一个观念要更正,美国政府欠了多少多少钱,平均下来每个美国人欠了多少多少钱是错误的。
政府就是政府欠钱,和我们老百姓一点关系都没有。
我们没有义务为政府还欠款。
但是其实来讲如果政府欠钱太多了,自然要增加税收来补这个空子,或者要少投放造福于人民的基础设施建设。
最后确实损失的是我们。
其实还是相当于我们每人都欠了钱。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美国政府如果自己发行货币,那就是发在没有任何凭据的基础上发空头支票,不符合普世价值。
历史上的十次货币战争
历史上的十次货币战争
何为货币?何为财富?
第一次货币战争:中国古代纸币崩溃,欧洲崛起
第二次货币战争:牛顿奠定金本位制
第三次货币战争:日不落帝国建立全球货币霸权
第四次货币战争:挟天子以令诸侯,美元取代英镑
第五次货币战争:美国执意废除金本位制
第六次货币战争:拉美债务危机
第七次货币战争:洗劫日本
第八次货币战争:欧洲货币危机
第九次货币战争:亚洲金融风暴
第十次货币战争: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
来源:通证经济。
历史上的十次货币战争
历史上的十次货币战争5.猎杀,总是从弱者开始最先倒下的是北欧的芬兰。
德国提高利率后,芬兰人纷纷把芬兰马克换成德国马克,为了维持芬兰马克与德国马克的比价,芬兰央行不得不抛售德国马克购买芬兰马克,但芬兰央行的德国马克储备十分有限,很快就被消耗殆尽。
到1992年9月份,芬兰央行已经无力维持芬兰马克与德国马克比价。
9月8日,芬兰政府被迫宣布芬兰马克与德国马克脱钩,自由浮动。
英法政府对芬兰马克的退出深感忧虑,建议德国适当降低利率,以减轻其他成员国货币贬值的压力,但德国政府认为芬兰马克脱钩微不足道,拒绝了英法两国的建议。
9月11日,德国央行行长施莱辛格甚至公开宣布,德国绝不会降低利率,这更加鼓舞了投机者的信心。
在西欧各国中,意大利在综合国力上要明显弱于英、法、德等国家,意大利里拉一向也被人视为“软货币”。
芬兰马克的退出,就使得意大利里拉变得格外突出,国际资本决定对里拉发动攻击,就像狮子捕猎时总是寻找猎物中的老弱病残。
在此之前,国际资本就已经在推动意大利里拉贬值,并为里拉的贬值构筑了陷阱。
投机里拉贬值的方法有很多种,最简单的就是先在市场上大量借入里拉,然后在高位抛出,打压里拉的汇率,在里拉贬值后再买回来偿还借款。
再就是使用外汇期权,以当前较高的市场价格签订里拉认沽期权,在里拉贬值后执行期权获利。
为了配合对意大利里拉的打击,著名评级机构美国穆迪在1992年7月将意大利债务评级由AA1下调至AA3。
为了维持里拉与德国马克的汇率,意大利不得不一再提高里拉的利率。
9月7日和9日,意大利连续两次提高银行贴现率,从12%提高到15%。
但是意大利脆弱的经济无法承受这么高的利率,提高利率不仅不能提振人们对里拉的信心,反而引发人们高利率对意大利经济损害的担心,里拉继续贬值。
9月12日,里拉跌到了欧洲货币体系汇率机制中对德国马克的下限。
9月13日,欧共体宣布对11种货币的汇率进行调整,意大利里拉贬值3.5%,另外10种货币则升值3.5%,里拉实际贬值7%。
历史上的十次货币战争
《历史上的十次货币战争》读后郑伟华先生的《历史上的十次货币战争》这本书的经济史视野比较开阔,从16世纪欧洲金银本位制和中国银本位制的确立,一直讲到二战后的多次金融货币战争,截止到2010年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给大家一个国际货币、世界货币发展历史进程的全貌,值得一看。
这本书中揭露出金银本位制下一样有通货膨胀,通货紧缩,这些不是纸币(信用货币)特有的现象。
金银本位制下劣币驱除良币就是良币作为储藏货币,劣币作为流通货币,是金银本位制下通货膨胀的表现。
而近古时期(16-18世纪)国际贸易的长期西方逆差和东方顺差不平衡,造成了西方的通货紧缩和东方中国的通货膨胀。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纸币的国家,从1032年北宋益州(今扬州)政府以盐钞为准备金发行交子,到1287年元朝元世祖忽必烈发行大元宝钞,到1374年明朝明太祖发行大明宝钞,到1581年明朝宰相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废止纸币,确立白银本位制,中国古代历史上使用纸币500多年,是世界上最早的使用信用货币的国家,中国使用信用货币的历史超过近代的纸币信用货币时间。
纸币信用货币制度之所以能在中国发明,是由于中国当时具有世界最大的统一经济体,具有最先进的造纸印刷技术,具有最强大的中央集权政府提供信用。
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中国古代的纸币信用货币制、盐铁官营与租庸调制(即国有资本控制国家资源工业流通经济命脉)、定期授田均田和军屯制度(土地国有分配和军事化农业生产储备)、以工代赈与赋税地方差异化制度(灵活的税负调整和转移支付),是中国古代的四大经济制度创造,可以和四大技术发明媲美。
中国的货币史可以分成五个阶段,1、北宋纸币出现之前的金银铜本位阶段(春秋战国-1023年北宋交子出现前),2、宋元明时期的纸币信用货币阶段(1023-1581年),3、明清民国时期的银本位(银两、银元流通)阶段(1581-1935年),4、民国后期的金本位纸币阶段(1935-1948年),5、建国后的纸币信用货币阶段(1949-现在)。
要闻:货币战争的概念、起因、历史与影响
要闻:货币战争的概念、起因、历史与影响DailyFX每日为您带来外汇市场新闻及分析,点击上方蓝字即可订阅我们哦!摘要:货币战争的根源是各国之间政治、经济和军事力量的不平衡,全球范围内的货币竞争性贬值对全球全球经济造成打压,扰乱金融体系。
➤货币战争是什么?货币战争(currency war)一词最先是由巴西财政部长曼特加於2010年提出来的。
当时美联储采取巨额量化宽松政策,创造一个低利率环境,给美元带来下行压力,推动了其他国家货币的升值。
货币战争,实质上是指各国间的经济战争,指各国通过控制货币的价值和发行量来实现本国利益的最大化,一旦这种竞争变得不可控制,就会演变成一场看不见的经济战争。
➤货币战争的起因货币战争的核心是使用各种手段令本国货币贬值,从而在出口上占有价格优势,但这是以损害贸易伙伴为代价,来获取本国经济的暂时增长。
货币战争的根源是国际经济、政治和军事力量的不平衡。
第一次货币战争起源於1921年,当时欧洲国家在一战後陷入财政紧张,德国率先执行恶性通货膨胀令马克迅速贬值,在这之後的1924-1929年,德国工业增长迅速超过其他国家,法国、英国紧随其後。
1933年美国经济进入大萧条时代,罗斯福实施金融改革也同样令美元贬值,英国随後进行第二轮货币贬值,法国在1936年继续跟进。
各国之间的恶性贬值竞争令经济环境越来越差,1936年美、英、法三国财政部签署《三方货币稳定协议》才最终结束了这场货币战争。
➤货币战争的历史与影响对於一个主要依靠出口的经济体,货币升值将会使其出口产品对其他国家而言更加昂贵,其他国家就会寻找价格相对便宜的产品,这样货币升值就会导致其出口额的减少,在过去二十几年中,日本就发生了这种情况。
1998年9月,美元/日元当时的汇率接近150,一辆汽车出口到美国的价格为3万美元,成本为350万日元。
若一辆出售到美国,换算成日元就是3万美元*150=450万日元,净利润为100万日元。
到2016年8月,美元/日元汇率报价为100,此时一辆出售到美国的汽车价格换算成日元仅为300万日元,加上350万日元的成本,从之前的净利润100万变为净亏损50万。
历史上的十次货币战争
历史上的十次货币战争作者:赵维嘉来源:《投资与理财》2015年第07期第一次货币战争中国古代纸币崩溃,欧洲崛起众所周知,早在北宋时期,中国就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货币——交子。
经过宋、金时期的实践之后,元朝的纸币发展得相当成熟。
到了明朝中叶,尽管纸币的发行与流通使用得到朝廷的法律保障,但由于朝廷滥发纸币,引发了严重的通货膨胀,最终不得不退出流通,以白银取而代之。
中国开始了银本位制,这也成为日后中国由盛转衰的根本原因。
与此同时,出于对黄金和白银的渴望,西班牙和葡萄牙积极支持航海事业,开辟了直通印度和中国的新航路。
建立起海外殖民地,大肆掠夺当地的黄金和白银,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欧洲逐步崛起。
第二次货币战争牛顿奠定金本位制当中国建立银本位制时,欧洲实行的却是金银复本位制,即黄金和白银同时作为货币流通。
中国对白银的巨大需求,使得银价高涨,欧洲人纷纷把白银运往中国,以牟取暴利。
这些运往中国的白银,除了从美洲开采出来的,还有直接从欧洲的流通领域中退出的货币。
白银大量退出货币流通领域,使得欧洲出现了普遍的白银短缺,造成了通货紧缩。
为了解决金银复本位制下的币值紊乱,英国决定在1696年再次重铸货币,却以失败告终。
1717年,牛顿建议不再用白银铸币,同时将黄金定价。
自此,英国进入了事实上的金本位制。
由于牛顿的贡献,英国在欧洲率先建立起金本位,并在欧洲普遍实行金银复本位制的国家进行金银套购,形成了巨额黄金储备,由此奠定了英国的金融霸主地位。
第三次货币战争日不落帝国建立全球货币霸权20世纪初,世界领土被瓜分完毕,英国所占份额最大。
而英镑则伴随着米字旗在全世界高高飘扬,扩张到全世界的各个角落,成为当时的全球通行证——世界货币。
当英镑成为世界货币,它就具有了无穷的魔力,一是向全球收取巨额铸币税,二是对全球货币的调控权。
英国通过英镑的世界货币地位,不仅在全球攫取了巨额利益,使其成为当时的超级大国,而且英镑还延缓了大英帝国霸权的衰落。
[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说史上的六次革命
西方经济学说史上的六次革命西方经济学说这门学问, 从16至17世纪的重商主义开始到现在, 根据200多年来的历史发展进程, 归纳地讲, 在经济学说史上经过了六次革命, 当然这不是指政治上的革命, 而是指理论学术观点上的革命。
西方经济学是从重商主义开始的。
重商主义产生于海盗式的帝国主义时代, 贸易与开拓殖民地相联系, 与毫无节制地剥削殖民地相联系, 与非公开的战争相联系, 与长期濒于战争边缘的状况相联系。
所以重商主义作为一个体系, 主要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来考虑问题。
按照熊彼特的意见, 重商主义体系的基本内容就是出口垄断主义, 外汇管制和贸易顺差。
重商主义指导思想的核心是君主掌握国家最高权力, 君主有权统治经济和铸造货币, 有权控制对外贸易。
在这种情况下, 重商主义认为国家要干预经济, 国家要参预经济活动, 对它进行广泛调节;认为国家财富的关键就是金银, 输入金银可以润滑工商业的齿轮;在重商主义思想指导下, 他们鼓励生产出口品, 实行补贴, 发展商品输出, 限制进口, 多搞顺差贸易, 以此来换回金银, 金银积累的增加, 也反映国内财富的增加。
重商主义者蔡尔德(Josiah Child)说过, “对外贸易产生财富, 主张上, 不是自由贸易, 而是建立高度关税壁垒, 实行关税保护政策。
可见, 重商主义的思想集中在供给方面, 是最早的供给学派的经济学。
但是, 重商主义的这种指导思想与政策的实施, 并没有带来他们所说的那么美妙的景象, 而是出现了生产力的危机。
这样, 作为重商主义的整体不能不垮台。
比如法国, 它出口的制成品越多, 换回的金银越多, 结果越穷。
而在非重商主义流行的国家, 比如英国, 反而民富国强。
经济生活的实践预示着经济学说将面临一次革命。
重商主义的研究对象必然在流通过程, 而“真正的现代经济科学, 只是当理论研究从流通过程转向生产过程的时候才开始。
”一、亚当·斯密经济学说的产生是经济学说史上的第一次革命亚当·斯密在1776年出版了《国富论》(即《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这是一部划时代的著作。
货币战争
货币战争,顾名思义, 是以货币为手段来发动的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货币战争印证了他多年研究所形成的一个观念,即谁控制了货币谁就能支配一切。
不过,我也同样希望作者讲述的故事纯属臆想,“因为这样我们便可以坚守住以往的信仰,即人类大致生活在一个诚实的世界中,没有被一小撮国际银行家玩弄于股掌。
”这个非常有趣的评论,说明《货币战争》的颠覆性叙述,带给读者的震撼效果。
全书开篇就介绍了两场战争, 一个是明面上的有硝烟的滑铁卢之战, 另一个则是罗斯切尔德家族利用战争的胜败消息而发动的英国公债收购战. 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让罗斯切尔德家族一举控制了英国的货币供应. 如此惊心动魄, 富有戏剧性的战役, 其对当今中国的借鉴价值更是宝贵.不管是有硝烟的货币战争还是没硝烟的货币战争, 那都是点,是一个个独立的事件. 真正将这些点串接起来的, 是黄金和美元之间的战争, 或者说是诚实货币和债务货币之间的战争, 这才是主线.货币, 作为一般等价物, 是衡量其他商品价值的标尺. 没有这个标尺, 商业活动就会被瘫痪掉, 所谓的社会分工, 专业化, 标准化, 规模效应等等等等, 都成了无源之水, 根本无从谈起了. 这么重要的一个标尺, 当然要有其稳定的价值, 不能如橡皮筋那样伸缩无常. 黄金, 因为它稳定的物化特性和数量, 是最公正的标尺. 千百年来被各个国家和民族当作财富的象征和货币的储备. 但作为诚实货币, 不论是金币还是黄金券, 其伸缩性或放大程度限制着寡头们偷梁换柱的障眼法的实施, 大大地降低了他们进行财富再分配或者说是财富掠夺的效率. 因此, 用美元(美联储券)来取代黄金做为价值标准, 就相当于用橡皮筋来做标尺, 价值的决定权就握在测量者(寡头)的手里. 用这种方式来掠夺财富, 道貌岸然而不落痕迹, 让被掠夺者不知不觉地丧失财产, 透出成熟的”文明”.为了达到这个目标, 黄金和美元的争霸战自美元一诞生就开始并延续至今. 从第一合众国银行, 第二合众国银行的成立和废止, 到美联储的诞生, 从殖民券到美联储券, 其间夹杂着绿钞, 白银券, 黄金券于债券货币的不断斗争, 让人眼花缭乱, 目不暇接. 其激烈程度以美国总统的伤亡率为代表. 作为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的最高统帅, 其伤亡率竟然超过了美军诺曼底登陆时一线部队的伤亡率. 而斗争背后运用的阴谋和权术更是让人叹为观止.不论是因货币发起的战争, 还是以货币发起的战争, 还是货币之间的战争, 无不伴随着动荡, 恐慌, 混乱, 随之而来的是灾难. 因为乱世, “英雄”才好有用武之地, 趁火才容易打劫, 而且灾难过后, 建立新秩序时, 煽风点火者往往”顺理成章”地处在财富再分配的有利地位. 但不是每一场大火都是幕后的推手能控制得住的, 否则也就不会有玩火者自焚一说了.谁是真正的世界首富?谁拥有美联体?谁在“妖魔化”黄金?看完宋鸿兵编著的《货币战争》,感觉是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接受了一次经济学的洗礼。
货币战争
金融大鳄乔治·索罗斯索罗斯的炼金术.flv
金融巨头索罗斯 遭前女友掌掴.flv 1930年出生,美籍犹太裔商人 毕业于伦敦经济学院 被称为“打垮英格兰银行的人” 在美国以募集大量资金试图阻止 乔治· 布什的再次当选总统而闻 名。 著名的货币投机家,股票投机者 慈善家和政治行动主义分子。
当然,他从来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得身后究竟有多少金融资本的 支持我们不得而知。 总结索罗斯战斗的一生,几乎就是放空的一生,他总是善于从暴跌中 获利,而巴菲特、彼得林奇等资本高手,却是从上涨中获利。 下面来回顾一些索罗斯大显身手的经典战役。
1,1994年,狙击墨西哥比索。 2,1992年,狙击英镑。(打垮英格兰银行) 3,狙击东南亚。(97亚洲金融风暴)
狙击墨西哥比索
危机的导火线:比索贬值,外汇储备不足。 1994年12月,为了控制国内的通货膨胀,比索 汇率被高估并与美元挂钩浮动。看出破绽的 索罗斯等人,用量子基金发起对比索的攻击 ,使墨西哥外汇储备在短时间内被消耗殆尽 ,墨西哥政府不得不放弃与美元的挂钩,实 行自由浮动,从而造成墨西哥比索和国内股 市的崩溃。 政府不再干预市场,比索几天狂 泻40%,墨西哥股市暴跌70%。
简要来说美国主要攻击手段分成三步
第一步 即是汇率大战 第二步 是逼迫日本调低利率
以美国为首的七国集团以《广场协议》 逼迫日元升值,摧毁日本出口。广场协 议.flv
造成日本股市泡沫、楼市泡沫。
第三步 扔下金融核弹 股指期权
日本股市泡沫、楼市泡沫 经济彻底被摧毁,陷入长 达二十年的萧条,日本出 现了“失落的十年”.
从此一蹶不振, 国民财富积累 被席卷而去
使中国遭遇 日本1990式金融危机
即从股市、楼市 和汇率市场 同时做空中国
货币战争的通俗解读
货币战争的通俗解读一、美国QE123(增发货币)的实质谁是现在的赢家吧:谁黄金多谁是赢家!!这个大家应该都知道.具体为什么那>?中国有2W亿外汇.全球大萧条.各国(特别是美国)靠增发货币通货膨胀来刺激经济.各国货币贬值.外国也一起贬值.而持有黄金的人那?正在炒黄金的朋友肯定知道.美圆贬值的同时.黄金在急速升值.但真的是黄金在升值吗?其实黄金升值只是个假象.真相是.货币相对黄金贬值黄金相对货币升值.所以看起来黄金升值了.这句话大家可能有些不理解.打个比方:一个小岛,岛上有一伙人.岛上有10个包子(这10个包子是不可再生资源,这是重点!).岛上有10个人.每人手里有1张粮票.一张粮票可以买一个包子吃.这个时候,岛上的首领给每人多印了一张粮票.就是每人2张粮票.这个时候包子还是10个.于是出问题拉:现在1张粮票实际只能换半个包子(粮票贬值),但首领却没告诉他们.他们还以为1张票可以换一个包子.这个时候,有5个懂点经济的或者知情人士(以后简称大资本家)就开始利用暂时的假象用1张粮票换一个包子.(其实现在1张票只能换半个包子)其他人去换包子时惊奇的发现,竟然按原来价格换不到一个包子了(因为被换完了).于是都疯狂的提高价钱.希望能以高价提前换取包子.而不知道粮票贬值的人就会以为是包子升值了.而现在包子都在那些大资本家的人手里.他们以1张票买的包子,现在随便卖出去都是赚的.当然大资本家是不会现在卖的.因为现在包子的价格是2张粮票,所以在所有人都出两张粮票之前.价格上涨的趋势是不会回落的.等包子的价格稳定在2张粮票后,5个大资本家就把手里"不该属于"自己的包子卖掉.现在大家看看这10个人财富分配.5个大资本家每人手里有4张粮票1个包子.相当与3个包子.5个一般人手里只有1个包子.看的出来5个一般人被恨恨的剪了次羊毛.把故事中的粮票换成钞票.包子换成黄金其实是一样的.二、那么钱去哪了?钱去哪了?大家应该理解"钱和财富是有本质区别的,钱是财富的代表符号"这句话的意思吧."在所有人都说亏了的同时.大家都在想,谁赚了,赚了的钱在哪?"首先,这句话有问题.赚了是赚了,不过赚的不是钱.是财富.有很多人说什么.美国人透支了未来.真的是这样吗?正如刚才所说,美国人透支的只是未来的钱.而不是未来的财富.而没有财富支撑的钱是没价值的.就是上面说的包子和粮票的关系.(包子是财富.粮票是钱.)首先.因为透支未来的钱引起通货膨胀,而通货膨胀,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那么在这个情况下.财富是怎么分配的那?假定现在有A.B.C.D四个人.A持有1克黄金.黄金是价值不变的财富.意味着在生产力不变的情况下,100年前1克黄金能买一个包子,100年后,同样能买一个包子.现在假定1克黄金=1个包子.B持有货币10元,货币就是钱.是财富的代表符号.假定现在10元=1克黄金.C持有1个包子. - -!D以自己的生产力能创造1个包子.现在情况是:通货膨胀了两倍,生产力发展了两倍.OK,我们看财富分配情况:A:1克黄金现在能买2个包子.(生产力发展的缘故.)B:10元钱能买1个包子.(生产力发展和通货膨胀的双重作用)C:还是1个包子. - -!(包子永远是包子)D:能造2个包子.(生产力发展了)很明显持有黄金的人.能买两个包子了..能吃的更饱了.而B和C却感觉没什么变化.物价还是跟原来一样.从这个模型来看.B和C没有享受到生产力发展的好处.原因就是通货膨胀把生产力的发展所带来的好处给抵消了.从这里可以看出眼下.或者说不管任何时候持有黄金就是在赚取财富.赚的是什么?是生产力...三、黃金是什么?其实说白了就一句话:黄金是全世界从古到今,通过优胜劣汰筛选出来的最合适的一般等价物.古时候,也有人拿其他东西当等价物的,比如:中国远古代用奴隶和猪做过一般等价物,欧洲用酒和和盐做过一般等价物.当然使用最多的还是金属了.因为金属有非常大的优越性,本身具有价值,并且可融合,可分割.能塑型.人们发现,金属做一般等价物最合适了.不需要的时候可以拿来换东西,需要的时候(比如铸个兵器锄头或者罐子器皿之类的)可以用.于是.慢慢的人们就都使用金属做一般等价物了.后来,因为采矿技术越来越发达,像铜之类的金属就贬值的很厉害.反而黄金和白银等贵金属因为是稀有资源且不可再生,跟普通货币的价值差距越来越大.等其他金属货币因为贬值太厉害慢慢退出历史舞台时.黄金还是依然坚挺.近代,人们发现黄金是可以开采完的,但是平常工业和生活中又要消耗大量黄金,于是更加坚定了持有黄金作为一般等价物的思想.后来亚当斯密的国富论问世,大资本家知道了,货币可以用一种符号来代替,做为价值代表.而黄金只是社会价值的一部分.用她来交易太浪费了,并且黄金慢慢不能供应生产物质的交换.于是脱离黄金的作为价值代表的纸币开始在社会中兴起.但是作为人类几千年来优胜劣汰出来的最优具有价值的货币,因为其不可再生性和稀有性却从未因人类的抛弃而贬值,现在黄金被广泛利用到各个工业和商业领域,消耗量之大完全超出了现在金矿的开采速度.正因为其在未来如此重要的作用,黄金从未从其本身价值上贬过值,只是因为纸币的迷惑而在价格上看起来贬值了.从黄金本身价值上来说,因为黄金消耗量过大而供应速度越来越跟不上,并且因为生产力的发展,黄金在任何时候都是在以人类所不知道的脚步不停升值.之所以说黄金价值不变,其前提是黄金的消耗速度和开采速度一样,并且生产力不变.这样方便进行劳动价值的衡量.而实际上那?黄金是一时不克的在升值.在未来黄金需求将更大,而地球黄金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拥有黄金已经不能以拥有财富相等同了.拥有黄金就是拥有生产力,就是拥有劳动价值.就是拥有未来.(当然,你得有实力保证别被人抢走才行)四、西方资本金融掠夺(剪羊毛)的方式在美国历史上"通货膨胀"这个东西一直是大资本家剪羊毛的主流工具,当然,像对冲基金这种经典机构也是一些资本家的剪毛优良工具,而且有时候剪起来效果比主流工具还流畅.不过,这些工具似乎只能对付老实羊,这些羊一般都是资本家自己圈养的,所以这些羊都比较信任牧羊人,而且没什么脾气,剪起来不费劲.不过,如果是野羊就难办了?特别是很难驯服,攻击力很强的肥羊.牧羊人如何圈羊?如何剪羊毛?让我们走进牧羊人圈羊之迷!!!现在假设世界上有这么一种羊(简称"肥羊"吧):肥肥胖胖,满身是毛,这种羊可是资本家的最爱啊,可有个问题,就是这种羊太好斗,攻击性很强,头上的角比一般羚羊都长都锋利.怎么办?有人想了一个办法,养个牧羊犬.....首先,先让牧羊犬咬这群肥羊,不一定要咬死,就是吓唬羊一下,让羊们知道牧羊犬的厉害.一开始肥羊们不知道牧羊犬的可怕,结果结果被咬的头破血流...(当然牧羊犬也好不到哪去),牧羊犬在牧羊人的治疗下迅速恢复了,甚至能迅速再投入战斗.久而久之,被咬了很多次的羊不敢再惹牧羊犬了.于是这群羊在牧羊犬的看守下,虽然没有入羊圈,但也算收入帐下了.虽然偶尔有个别羊向牧羊犬挑衅妄想逃脱牧羊犬(实际上是牧羊人)的控制,总归还是被咬的淅沥哗啦.而其他羊因为有前车之鉴,再不敢轻易招惹牧羊犬了.慢慢的,这些羊虽然有牧羊犬的压力,不过因为牧羊犬没有再对羊儿做什么,羊们也就安分的继续生活.时间长了,因为有先天优势,越长越肥,毛越长越长.于是,邪恶的牧羊人终于忍不住要去剪这些肥羊的羊毛了.可是,肥羊们的攻击性并没有减弱多少.牧羊人害怕被群羊攻击,于是就叫出牧羊犬吓唬肥羊们.的确,就算牧羊犬吓不住羊们,也能吸引羊的注意力,也能方便剪羊毛.其实,牧羊人还有更厉害的一手:他告诉羊:"羊啊,你们的毛现在不值钱了,就卖给我吧,我拿磨刀石和你换,把角磨锋利了就能干掉那条狗了."羊说:"滚,不值钱也不能给你,我留着保暖那!"于是牧羊人叫狗使劲咬,把羊往死里咬,并承诺,咬完后,给狗好吃的,并持续给他魔法治疗(什么?为什么用魔法?当然是避免被羊发现而直接引起羊的仇恨和攻击啊).咬了一会,这时候人就威胁到:"死羊!命都保不住了,还保暖,卖不卖给我?"羊:"没办法,先保命,后保毛!卖你了"于是牧羊人在羊们怨恨、悲愤、无奈加依依不舍的眼神下,把肥羊毛给剪了下来.然后,换取磨刀石的羊武装到位了,准备对狗发动第一轮猛攻时.狗停止了攻击(其实是牧羊人的命令).于是群羊以为自己的武装吓退了狗,正沾沾自喜时发现没毛的羊正面临冻死与冬天雪地中的的困境.群羊陷入混乱了...这个时候.牧羊人又出现了:"羊啊,我来庇护你们吧,只要你们进我为你造的屋子(羊圈)你就能在温暖的火炉旁度过寒冷的冬天了...."羊甲:"............"羊乙:"........."羊丙:"..............."正在羊们在为牧羊人的慷慨发愣的时候.一只羊发出了吼叫:"牧羊人万岁.....,人类万岁..."(囧)因在战斗中肾上腺素极聚上升羊们跟随声音亢奋的吼叫起来:"拥护人类,拥护羊圈,拿羊毛换温暖..."羊们欢天喜地的进了羊圈,在牧羊人的庇护下.安然的被剪着羊毛过完一生.......五、为什么是黃金不是石油金子和石油的区别:金子是自然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是用来价值交换的不可替代资源.石油是自然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是有交易价值的可替代资源.下面解释这两句话:黄金本身的价值是在近代工业革命后才发现的.但为什么远在公元前人们都用黄金作为一般等价物那?我们来多角度思考下.大家平常都只从金融角度看问题,如果试着从从化学角度来看那?历史上用金属做货币的广泛度排名是:黄金>白银>铜.那么地球上金属的化学稳定性的排名是?(初中化学,老师当初让我们背过的,现在还记忆犹心.):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H)<【铜】<贡<【银】<铂<【金】贡就是水银,常温下液态.铂就是白金,不过因为在地球分布太分散,且更容易被酸腐蚀,所以不能达到成为货币贮藏的要求.于是金属里面最稳定的三种物质金银铜成为了最适合成为货币的一般等价物.马克思说:"金银天生不是货币,但是货币天生就是金银."完美的诠释了金银的本质 .或者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导电性和最强的三金属:银>铜>金.然后也可以从金属分布集中度或者提炼难度等等发现....金银铜真的很强啊~~~~~~~~~~~~~~~~~~~~因为以上种种原因,即便能找到和黄金效能一样的一般等价物,但历史遗留问题,也使其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一句话,就是人类信任黄金的价值.反观石油,如果有很高效新能源诞生,并能广泛利用与各个领域,那么石油的贮藏价值就会大大降低.想想,如果我能不通过石油而产生高效能源供应国家发展和人民使用(特别是欧洲日本这些石油匮乏的地区),我还用看石油高产国的脸色吗?到那时候,石油的储备量就不会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命脉了..只要技术水平达到了利用新能源的标准,石油在能源储备上的地位就会被人类无情的抛弃.当然,石油在其他领域也有不少用处,但不会再关乎到一国命运了.六、金融危机这次金融危机是不是蓄谋已久的东西,不能太早下定论(我更倾向于是经济循环的自由产物).但是确实是美国经济泡沫破裂为开始的.黄金的重要性,比石油重要的不只多少倍(46楼我有回答),现在重要价值主要用于电子工业和航空航天.光日本一国每年的工业消耗量就有100吨.黄金现在是高速消耗品.希望楼上朋友知道这一点.黄金是因为使用价值才被付与交换价值的,这跟以前黄金主要价值是交换价值是有本质区别的,以前可以控制其使用量来达到其贬值黄金的目的,现在是完全没有可能,不用黄金说明国家就不用在电子和航天工业上发展了.黄金的重要性对一国经济地位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中国不是中东,更垄断不了石油.什么东西都要自给自足,所以绝不能在这个问题上出现问题,石油没了,中国还可以用水发电,用核发电,用地热发电.但黄金没有了,没有东西可以替代他的价值.(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的问题在<<国富论>>第一篇,第4-5章讲过,具体理论大家自己找书看吧.)不是只因为稀缺才被人持有,更因为其本身使用价值,更因为历史问题,除非发现像铜一样的易取得性否则,永远也不可能退出等价交换物的领域(当然,消耗完了就没办法).这次危机希望大家正确看待他,从个体理论上来说,这次危机是国际银行家的内斗产生的波及全球的危机(有时间给大家讲是怎么回事).我们中国是受害者,国际银行家绝对没有拿中国当筹码的资格.现在的他们博弈的筹码和谋取的利益,大家应该可以看出来,有两方面:经济和政治的控制力量和储备资源的完整性.谋取的东西大家自己思考吧,通过这次危机,谋取的东西实在太多了,不过启始目标很明确,资源控制权和政治控制权.说实话,大家就事论事,基本上都已经脱离了这本书本身我感觉这才是进步,不能只围绕着一本书,评判书的对错,而是应该真正的从这本书里总结出很多前人(特别是中国)未敢说出来理念和现象.支持宋正是因为其这种勇敢和自主思考探究真理的精神,本贴一开始就这样说过.其实很多事情看起来模糊不清,是因为站的角度不够多,多方位360度思考,就会发现事情是那么的清晰明白.七、银行利率1.假设一个岛,有一群人,每天只吃一个面包就能活,每个人都会做面包.一10个人企业,一个每天人做10个面包,老板每天给他5个面包的钱.给他的钱就是企业投资.如果这个岛一开始就一个企业,那么这个岛每天生产100个面包,而消耗20个面包.2.政府一看不行.虽然有财政收入,剩下80个不就浪费了吗?于是降低利率.人们一看,存钱也赚不到多少利息,干脆买面包吧.于是钱都买面包了.又有一些人看见这么多人买面包,贷款利息有这么少.干脆自己开个厂做面包吧.于是这个岛有了5个企业,效率都一样.然而有3个企业做的面包没人买.就是没有人消费.但是又要每天投资50个面包的钱,于是一直在亏损.那么每人想买5个,社会需要250个,但是岛上每天只生产200个.于是价格竞争,通胀了.八、美元与黃金的价格关系因为美圆贬值,人们对美圆不信任,而连美圆都不信任了,世界上还有什么货币可以信任那?于是就大规模持有实物,比如黄金,石油等等.因为黄金和石油资源有限,所以供求紧张,于是就开始升值.......OK,这个解释很正确,但这个原因却只是说明了事情真相的一部分.那么还有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个结果那?首先黄金的价值在国际上是美圆标价的.那么当美圆贬值时(也就是流通到市场的美圆增多时,大家一提起通货膨胀和货币贬值就想到ZHENG府在印货币,其实并不完全正确),财富对应货币增多,通过市场流通,财富价格(注意,是价格)就会表现成多的货币比例.打个比方:社会财富现在有这几种:黄金,石油,大米.本来流通在市场中,用来兑换黄金,石油,大米的钱是9美圆,但是流通货币一增加,用来兑换黄金,石油,大米的钱是12美圆了(相当于每种财富多出1美圆).那么现在兑换这些社会财富需要用原来的价格+1的标价才能换到同样多的东西.而这个过程是靠货币的流通一步一步推进的.所以人们就看到了黄金的价格上涨.上涨幅度,从纯理论面上来说,是按照黄金价格占社会财富百分比和社会财富一起同比增加的.说美圆贬值,意思是说他的真实价值贬值.而说金价相对升值,意思是黄金的价值相对于如果美圆价值不变的基础上来说升高了.而实际上美圆价值降低了,而黄金只是价格升高了,所以说是"相对".到底疯狂持有黄金能不能短期内使黄金真实价值升高那?我认为,是不可能的,只有消耗掉才能使黄金升值,限制黄金供求,只不过是在利用供求关系制造的假象罢了.九、商品定价权中国没有定价权的原因很简单:我们的经济实力左右不了国际市场的价格.就像炒股的人都知道,散户左右不了股票价格,只有大户或者机构能左右股票价格,是一个道理的.国际社会就这样,谁有实力谁说的算.十、问题的关键1、美国联邦储备银行发行美元,但这个银行是私营的,不是美国国有的!它可以多发美元,一部分通过美国的高收入分配给美国国民。
第十次货币战争: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美国次贷危机)
第10章 第十次货币战争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本章导读:华尔街在次贷危机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为什么说美国总统和美联储主席是金融危机的“播种者”?为什么美国政府拯救两房和AIG却任由雷曼倒下?为什么金融危机最严重的时候美元竟然在屡创新高?中国在金融海啸中是赚了还是赔了?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在重创美国金融业的同时,殃及全球金融市场。
随后,次贷危机又演变为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许多国家的金融、经济受到严重冲击,损失十分惨重。
这场危机离我们比较近,许多事情现在想起来就如同发生在昨天。
囿于篇幅的关系,关于这场危机的细节和事件我们这里不做重复,本书附录中的《2008年金融海啸大事记》供读者参考。
笔者更加关心的是,这场危机是如何暴发的?华尔街在这场危机中扮演了什么角色?美国在这场危机中失去了什么?又得到了什么?中国在危机中又有怎样的得失?1.华尔街在次贷危机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既然要说次贷危机,那就得先搞清楚什么是次贷?次贷是次级贷款的简称,银行向综合信用评价不足的人发放的贷款就是次级贷款。
而次贷危机就是因为银行向还款能力不足的人发放贷款,之后这些贷款大规模违约成为坏账而引发的金融危机。
商业银行在发放贷款时会对借款人的信用和还款能力进行综合评价,一般来说只有信用良好、还款能力充足的人才能获得银行的贷款。
美国是一个成熟的金融市场,这种用于银行发放信贷重要参考的评价体系非常完善,按照美国的评价方式,620分是一个分界线。
评分在620分以上的人具有良好的信用和还款能力,违约风险较小;而评分620分以下的人,违约风险就比较大了,或者说这些人要么信用有污点,要么根本没有能力还款,要么二者兼具。
把贷款放给这些评分不足620分的人,显然是非常危险的,因为你很可能收不回贷款。
但是,进入21世纪后,美国却大规模向信用评分不足620分的人发放贷款,最终酿成弥天大祸。
既然明知发放这种贷款收不回来,为什么美国还要发放那么多次级贷款呢?华尔街的贪婪与狡诈是次贷危机发生的直接原因,这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在整个危机的演进过程中无不体现出华尔街对利润的追求和金融创新上的天才。
全球金融大战历史
知识延伸1944~1997年全球金融大战历史1. 1944年4月4日凯因斯主持布行顿森林会议,44国同意使用固定汇率,36美元兑换一盎司黄金,美元钉住黄金,其他43国货币钉住美元,所有汇率不准自由浮动,开端固定汇率时代。
2. 1949己丑年4月23日麦克阿瑟将军定日圆对美元汇率为360:1的比率锁定美元。
3. 1950年代:日本战后复苏期。
4. 1960年:日本经济奇迹开端,开端美日贸易摩差。
5. 1965年:法国总统戴高乐要求美元贬值。
6. 1969年:尼克松总统上任。
7. 1969年8月:德国对美国贸易顺差过大,德国马克宣布升值,但日本拒绝日圆升值,法国庞毕杜总统宣布法国法郎贬值。
8. 1971年:美国交还琉球给日本,顺便夹带包含东海油源的钓鱼台,代价是日圆必须升值,日本获取琉球之后,拒绝日圆升值。
9.1971年8月15日: 尼克松在二次大战终战纪念日宣布对日本采取震撼手段,宣布对日本进口所有货物附加的增加10%特别税,同时宣布停止36美元兑换一盎司黄金。
10. 1971年12月18日:日本屈服,宣布日圆升值16.88%,日圆升值到1:306,美国重新开放美元兑换黄金,但是改为38美元兑换一盎司黄金,德国马克升值13.6%。
11. 1972年:因为美元发行量太大,所有人都质疑美元的价值,民众蜂拥以美元现钞换回黄金,FED的黄金准备全部被提领完,美国再度关闭兑换黄金窗口,美国爆发金融危机。
12. 1973癸丑年:所有主要国家大多宣布汇率自由浮动,退出固定汇率时代,开端浮动汇率时代。
13. 1973年2月:全球主要国家联合强迫日本汇率自由浮动到1:260。
14. 1973年3月:田中角荣宣布重塑日本行岛计画,进行大规模公共建设计画与子弹行车计画。
15. 1973癸丑年10月:阿拉伯国家宣布停止输出石油六星期,然后将石油价格调高四倍,日圆贬值到1:280。
16. 1973年10月:阿拉伯国家宣布石价格再调高二倍,日圆贬值到1:300。
历史上的十次货币战争1-欧洲崛起与中国纸币的崩溃
历史上的十次货币战争1-欧洲崛起与中国纸币的崩溃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在中国产生北宋时期中国就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货币——交子。
1023年,朝廷在益州设“交子务”,并于第二年正式发行官交子,以取代私交子。
并以盐钞为准备金,当时就已经基本具备了现代纸币调控技术。
经过宋、金时期的实践之后,元朝纸币发展得相当成熟。
至元24年(公元1287年),颁布《至元宝钞通行条画》,发行不兑换纸币,其要求是在民间可以保有金银,并可以向平准库买卖,但禁止私人交易,纸币成为当时中国的主要通货。
明承元制,明朝发行的纸币名称为“大明通行宝钞”,但是到了明朝中叶,纸币逐渐退出了流通,白银取而代之。
宋代交子纸币的出现与流通有三大必要条件一、经济发达、商贸繁荣。
越发达的经济体,所需要的货币量越大,金属货币难以大规模远距离流通,而纸币可以。
二、造纸与印刷技术。
纸币的出现还需要有材料和制作工艺上的要求。
三、大一统且强有力的国家政权。
纸币本身并不具备价值,要在全社会的范围内得到广泛流通,必须依靠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法令来保证。
货币能控制经济发展现代货币银行学的理论告诉我们,货币的供应量十分重要,只有适当的货币供应量才能够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货币供给太多,就会造成通货膨胀,扭曲物价,损害经济的发展;货币供给太少,就会导致通货紧缩,百业萧条。
在信用货币制度下,一国货币当局如果能够根据该国经济发展的规模提供适当的货币供给,就能促进该国经济的发展。
信用货币制度的缺点在于政府有滥发纸币的冲动,因此,现代货币银行学理论要求央行在货币政策上具备高度的独立性,在这方面,欧洲央行是一个典范。
古代白银以贵金属为本位的货币政策有害于经济以贵金属为本位的实物货币,其供给主要由产量决定,而产量是不稳定的。
不稳定的产量根本无法根据经济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货币政策,轻则抑制经济发展,重则引发财政危机且无法自救。
明朝后期以及清朝就是实行了银本位,作茧自缚,最终加快了灭亡。
明朝灭亡与货币中国在明朝建立银本位制后,在其后长达三个半世纪的时间里,中国就完全丧失了对货币供应量的调控权,因为中国的白银货币供给主要来自于进口。
高盛-货币战争系列科普
全球货币体系历史阶段1821-1914年经典的金本位制度大部分货币都是可兑换成黄金的。
1821年,英国成为第一个官方实施该货币体系的国家。
1915-1925年战时“受限制的汇率浮动机制”在一战期间,大部分国家都切断了本币与黄金的联系。
很多国家干预了汇率市场。
1926-1931年(似乎)回到金本位制度美元再次可兑换成黄金;其它的大部分货币都与黄金建立了一些联系。
1931-1944年回到“受限制的汇率浮动机制”一些国家开始回归浮动汇率机制,因为维持货币与黄金的联系需要紧缩,这样做能安抚不满的群众。
美国仍零散地维持美元与黄金的联系,但在一些情况下也会停止黄金的兑换,并令美元相对于黄金贬值。
1944-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可调整的固定汇率体系美元仍维持与黄金的固定汇率,而所有其它货币都盯住美元。
国家可以调整它们盯住美元的汇率。
1971-1973年“尼克松冲击”,菱锌矿协议和欧洲“蛇形汇率”的开始美国停止了黄金的自由兑换,因为美国印发了太多美元,而黄金储备不足,自动兑换是不可持续的。
美国下调了美元对黄金的汇率,而其它国家的货币仍盯着美元。
欧洲成为第一个尝试货币合作的地区,但70年代中期以失败告终。
1974-1979年 浮动汇率与固定汇率并行相对于黄金,美元仍持续贬值;大部分发达国家放弃了盯住美元的汇率政策,并回归到浮动汇率体系。
一些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亚洲国家)则选择继续保留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
1980-2008年 欧洲汇率机制 浮动汇率和固定汇率并行欧洲共同体建立了欧洲汇率机制,成为采纳单一货币的先驱,该汇率机制要求各成员国货币与其它成员国货币之间的汇率保持在一个狭窄的区间内浮动。
单一货币欧元在1999年1月1日启用,当时有11个国家(现在欧盟27个成员国中有17个国家已经启用了欧元)。
美元继续保持与黄金的浮动汇率,越来越少国家维持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政策。
在亚洲金融危机以后,亚洲国家开始强势干预它们的货币。
货币战争PPT
• 况且,中国的工商银行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值的银行,中国银 行的市值也在全球名列前茅。如果真像《货币战争》的编著者所 说,人家的银行可以来我们的地盘通过储备金制度来“控制”我 们,那么我们的银行是不是也可以通过在美国开分行来反过来 “控制”美国的货币发行呢? • 是的,中国的金融安全至关重要。但是维护中国的金融安全 不应该被动地依靠编著者所提出的所谓“高筑墙”的策略,而是 要让更多的中国金融机构通过在竞争中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和专业 能力逐步加强在全球金融市场中的影响力。中国未来的金融安全, 不应该建立在把罗斯柴尔德以及花旗和大通银行屏蔽在我们的国 门之外,而是要逐步通过加强国际合作培养出我们自己的罗斯柴 尔德、花旗和大通。
组长:文凡
组员:张琪 周红印 吴优 黄涵森 万若愚 赵天羿
第五部分
怎样防范被“剪羊毛”,以及债 务美元的死穴-黄金
• 围绕这本书,我觉得有三个最为
关键的问题需要我们面对
1.世界货币体系走到今天是不 是源于一个惊天大阴谋?
• 对于第一个问题,我之所以不相信阴谋论,并不是因为我不相信这个世 界上有阴谋。(说白了,所谓“阴谋”不就是在脑子里盘算着的、处于 保密状态不直接说出来的“谋略”吗?世界上有人的地方就有“阴谋”, 每个政府、每个公司、甚至每个人都可能有“阴谋”,只不过“阴”的 程度有大小,“谋”的水平有高低而已。)我只是不相信作者所说的那 个“阴谋”。这是因为我不相信在这个世界上以罗斯柴尔德家族、汉密 尔顿、华尔街七巨头为代表的那一小撮精英阶层的智商能够把剩余的同 为人类的其他人(其中也包括很多社会精英)甩开得那么远。 纵览全书,编著者为我们描述的世界金融史的脉络大致是这样的: 18世纪末,罗斯柴尔德家族利用英法战争先是通过控制英国国债控制了 整个欧洲的金融体系。后来,他们又通过美国第一任财政部长汉密尔顿 设立了美国第一银行(后来的大通曼哈顿银行,今天的大通摩根)并成 为其主要股东,继而又通过他们能够影响的摩根家族、洛克菲勒家族、 沃伯格兄弟等发起并设立了私有的美联储。美联储养肥了华尔街,华尔 街策动了世界大战并进一步在战争中巧夺豪取。自此之后,整个世界被 包括美联储、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少数几个精英俱乐部所统 治,他们一步步通过废除金本位、债务挤压、操控石油供给和大量金融 衍生产品来实现抑制中东、拉美、东欧、亚洲各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的, 甚至不惜在这个过程中拖垮这些国家的经济。
历史上的十次货币战争——货币战争十一
历史上的十次货币战争——货币战争十一本章导读:1.全球货币霸权争夺战,三国联手?2.俄美之战——争夺石油定价权3.欧美之战——地中海联盟与欧洲债务危机4.中美之战——整合东南亚、破局东北亚、剑指中亚和西亚1.全球货币霸权争夺战,三国联手?在前面10章里,我们看到世界各国不断在货币领域进行较量,较量的结果往往胜者赚得盆满钵满,败者则损失惨重。
二战以后的历史金融危机,主要是美国对世界各国的大肆掠夺,特别是最近一次的次贷危机,世界各国损失十分惨重,这激起了全球各国的普遍不满。
一些小国、弱国虽然不满,但并没有能力改为“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现状,也就是口头上发发牢骚而已。
但是对于有实力挑战美国的大国来说,就不会心甘情愿地一次次被掠夺,奋起反抗是必然的选择。
纵览全球,真正实力雄厚的只有四家:美国、欧盟、俄罗斯和中国,也正是这四强牢牢把持了联合国五常的席位。
在这四强中,美国是当仁不让的头号强国,也正是美国利用其美元霸权一次又一次地掠夺他国。
欧盟、俄罗斯和中国,任何一家都不具备单独挑战美国的实力,但是三家联手却威力无比。
因此,在次贷危机爆发后,欧俄中三家就达成了默契,即三家联手削弱美元的霸权地位,这对三家都是大有好处的。
当然了,即使是三家联手打击美元也要讲究策略。
美元之所以强大,除了美国自身国力的强大之外,还有两点特别重要的原因。
第一,美元在全球范围内拥有最广泛的使用地区,全球超过90%的国际贸易结算是通过美元完成的。
第二,全球最重要的一些商品都是以美元计价的,例如石油、铁矿石等。
所以,向美元进攻也就可以从这两个方面着手,如果把美元从某些地区的贸易结算或某些重要商品的定价中驱逐出去,那么美元的实力必然大大削弱。
2.俄美之战——争夺石油定价权俄罗斯地大物博,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自然资源出口占了俄罗斯出口产品总量的大约85%。
在自然资源中尤其以石油和天然气最为重要,目前俄罗斯已经超过沙特阿拉伯成为全球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出口国。
高考历史热点四 “货币战争” 引出“货币”史话.doc
高考历史热点四:“货币战争” 引出“货币”史话【现实问题】有关“货币战争”的言论并非一夜之间成为热门话题,而是随着国际市场汇率变化渐成气候。
10月7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米尼克·斯特劳斯-卡恩表示,全球经济体间的合作正在减少,他同时警告称目前各国就货币汇率存在的争议可能引发的货币战争存在巨大的风险。
10月10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年度会议在华盛顿落下帷幕,一场所谓“货币战争”的硝烟随之而起。
在西方媒体聚焦放大之下,各国近期稳定币值之举似乎吹响冲锋号,国际市场的汇率波动则好似狼烟滚滚,“战争”一触即发。
【货币溯源】1.中国古代史:(1)先秦:商朝人以贝为货币。
(2)秦汉:秦朝统一货币,用半两作单位,即“半两钱”。
汉武帝时,改革币制,铸造五铢钱,作为通行全国的法定货币。
(3)隋唐:唐高祖下令“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从此开元通宝(开元:开辟新纪元;通宝:流通的宝货)成为唐朝通用的货币。
城市中固定的交易场所“市”中有柜坊,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
(4)宋元:两宋的商业经济空前繁荣,商业环境相对宽松。
这一时期,商品种类迅速增加,北宋时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王安石变法时,在理财方面的措施之一是实行市易法,政府设立市易务,出钱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这就限制了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有利于稳定物价和商品交流。
2.中国近现代史:(1)半殖半封形成时期: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英国违背国际道德,向中国走私鸦片,掠走大量白银,白银大量外流严重危害了清朝统治。
(2)国共对峙时期:国民政府于1935年实行“法币政策”,主要是集中货币发行权和使用权、实行白银国有,法币政策是中国货币史上一次重大改革,它对防止白银外流,稳定金融市场,促使物价回升,刺激生产复苏,有一定作用;但它也是四大家族聚敛财富的一种手段。
(3)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对沦陷区金融方面,抢占银行,掠夺金银和现款,滥发伪币,在沦陷区流通。
货币战争之英镑霸权
央视经济半小时:从货币霸权揭密大国崛起 2009年04月05日20:40 CCTV经济半小时在刚刚结束的G20领导人峰会的闭幕记者会上,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主持人芮成钢向东道国英国的首相布朗提问,会前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建议成立超主权的储备货币来代替美元,本次峰会是否讨论了这一建议?布朗回答说,由于大会没有收到具体提案,本次峰会讨论并没有具体讨论这一话题。
峰会之前,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在一周内发表了三篇文章,建议成立一种超主权货币,引发全球政经界的大论战。
参战名人包括美国总统奥巴马、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巴西总统卢拉、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欧盟贸易委员会秘书长David O'Sullivan、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斯特劳斯—卡恩等,此外还有多国央行行长参与了这场论战。
其实在人类数千年的货币史上,使用范围最广、历史最长的货币是黄金(199,-4.62,-2.27%),这就是一种非常典型的超主权货币,但直到近代史上大英帝国崛起,由英格兰银行独家发行的代表英国国家权利的英镑替代黄金在全球通用,人类史上第一只主权性质的国际储备货币诞生了,二战后美元取代英镑,成了新的国际储备货币,此后60多年里,西德马克、日元以及欧元,陆续向美元挑战,争夺经济话语权。
大国家之间经济利益的纷争,常常引发国际货币交易市场风云变幻,硝烟弥漫。
其实,货币战争,从来都没有停止过。
(此货币战争并非是某些畅销书籍所描述的个别权势家族的阴谋,而是确实发生的国与国之间的利益之战。
)一国发行的主权货币,为什么会成为被全球认可的硬通货,它们成功的路径是什么,又是哪些因素导致了它们的衰败?大国的崛起,经济体的繁荣,究竟是如何帮助其主权货币从中受益的?而成为全球硬通货之后,主权货币又是怎样帮助自己的国家掠夺他国经济成果,维护本国霸权的?从4月5日起,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经济半小时>栏目将用一周左右的时间,分别讲述英镑、美元、日元、欧元等主要货币的发展史,我们将看到为了取代英镑,美元如何合纵连横,而弱势的英镑又是如何声东击西,日元为什么没能最终崛起,一度比美元还硬的“西德马克”为何败走麦城,政治紧密的美国和欧盟如何在货币话语权上勾心斗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上的十次货币战争——第六次货币战争拉美债务危机本章导读:l 22位诺贝尔奖得主,芝加哥学派是怎样炼成的?l 芝加哥学派是怎样给全世界洗脑的?l 中国为什么有那么多经济学家说胡话?l 你下套,我收索,美国政学两界的邪恶组合!l IMF真的是为了帮助拉美才援助他们的吗?1.四百年屈辱史和民族工业强国梦拉丁美洲地域辽阔,资源丰富,历史上曾经孕育过灿烂的玛雅文化和强大的印加帝国,但这里也是个苦难深重的地方。
最早居住在这片土地上的是印第安人,自从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后,欧洲人就在这里进行着无休止的杀戮和掠夺。
最初是西班牙和葡萄牙,再后来是荷兰、法国和英国,最后加入但也最善于掠夺是美国。
1494年6月7日,在教皇的调停下,西班牙和葡萄牙签定了《托德西利亚斯条约》,瓜分殖民地,美洲也被这两个国家垄断。
到1541年,北起加利福尼亚湾,南至南美洲最南端的广大地区,几乎完全为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者所占领。
为了最大限度地压榨殖民地,保护本国的工业,宗主国对殖民地的产业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只是把殖民地当作独占的廉价原料供应地和工业品倾销市场。
例如西班牙王室禁止殖民地生产棉、毛织品,不许开采铁矿和制造铁器,而且殖民地只能与宗主国进行贸易,不得与其他国家往来。
所有开往殖民地的船只必须由塞维利亚起航(1717年改为由加的斯起航),所有货物必须由西班牙船只装运。
这些限制性的规定,造成了殖民地的产业极其单一,例如巴西当时作为葡萄牙的殖民地,其主要的产业就是“巴西木”的出口和甘蔗种植。
16、17世纪,荷兰与英法相继崛起,面对美洲的财富,他们先是以海盗的形式参与掠夺,到后来直接发动战争,进行武装侵略,夺取他国的殖民地。
由于饱受剥削和压迫,拉丁美洲殖民地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进行了独立运动,多个国家相继独立。
1816年拉普拉塔联合省(今阿根廷)独立,1819年建立哥伦比亚共和国,1821年墨西哥独立,1822年又建立了包括厄瓜多尔在内的大哥伦比亚共和国,1822年9月7日巴西宣布独立。
到1826年,拉丁美洲除加勒比海岛屿及大陆极小一部分地区外,都摆脱了西班牙、葡萄牙和法国的殖民统治获得独立。
但是,民族独立并没有帮助拉美各国步入梦想中的生活。
拉美各国独立后,英国和美国取代西班牙和葡萄牙,成为奴役拉美人民的新的殖民主义者。
英国是第一个对拉美进行渗透的国家。
独立战争时,英国以帮助独立运动为名,对拉美贷款和投资,至19世纪30年代,英国的投资和贷款总额已达2500万英镑。
1833年英国武力夺取了马尔维纳斯(即福克兰)群岛,1835年又以武力将洪都拉斯的部分领土作为自己的殖民地,1837年派舰队封锁卡塔赫纳。
英国在拉美地区获得了许多政治和经济特权,1918年英国在拉美的投资已达10亿英镑以上。
美国对拉美的扩张是后来居上。
1823年12月,美国总统J.门罗发表门罗宣言,反对欧洲列强干涉美洲事务,意图把美洲变成“美国人的美洲”。
19世纪中叶,美国推出“西进政策”,要把领土从大西洋向西推进到太平洋东岸。
1835-1845年,美国军队侵占墨西哥的得克萨斯。
1846-1848年发动美墨战争,强迫墨西哥签订《瓜达卢佩-伊达尔戈条约》,墨西哥割让得克萨斯、新墨西哥和加利福尼亚大片土地给美国。
1853年,美国又从墨西哥取得麦西亚峡谷地区。
这样,美国先后攫取了墨西哥全部国土的55%。
1898年4月,西班牙在古巴的统治摇摇欲坠,美国出兵古巴,击败西班牙军队,西班牙撤出古巴,美国取而代之。
1902年3月,美国迫使古巴接受《普拉特修正案》,规定了美国在古巴的许多特权。
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美国已逐步把赤道以北的拉美地区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
对于历尽千辛万苦才换来民族独立的拉美人民来说,这真是前门才驱狼,后门又进虎。
英国和美国,作为新的殖民主义者,一方面利用军事力量在拉美国家获得了许多政治经济特权,另一方面还积极扶持傀儡政权,对工人运动进行残酷镇压。
1929年-1933年,欧美暴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在经济大萧条期间,由于受殖民之害,拉美地区经济单一过份依赖国外市场,遭受了严重的冲击。
对此,拉美各国深感自力更生和建立自主的民族工业体系的重要性。
他们认为,国家要繁荣富强,必须有强大的工业基础,产业结构过于单一和产品过份依赖国际市场,是国家无法强大的根本原因。
此时,距离哥伦布在美洲大陆建立殖民地已经整整400多年了。
为了实现工业强国的梦想,拉美各国普遍进行了国有化和驱逐外资运动。
1934-1940年,墨西哥L.卡德纳斯执政期间,实行了铁路和石油国有化。
1946-1955年,阿根廷J.D.庇隆执政时期实行了企业国有化、增进工人福利的改革。
1952年玻利维亚人民推翻了A.巴利维安政权,将外资控制的矿业公司收归国有。
1953-1954年,巴西总统G.D.瓦加斯实行了一系列经济改革,由国家垄断石油工业,限制外国资本的超额利润。
1964-1977年,巴拿马人民开展了要求收回运河区主权的斗争。
1968-1975年,J.贝拉斯科?阿尔瓦拉多总统进行了以国有化和土地改革为主要内容的“秘鲁式的革命”。
1970~1973年,智利S.阿连德?戈森斯,总统采取了铜矿国有化和没收大庄园等改革措施。
拉美国家的国有化和驱逐外资行动,严重地损害了美国的利益。
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拉美将不再是美国的后院。
因此,美国绝不能允许拉美人民实现自己的工业强国梦,它必定会千方百计地加以阻止。
2.22位诺贝尔奖得主,芝加哥学派是怎样炼成的?如何阻止拉美国家的工业强国梦呢?战争不是好的选择,因为之前已经打过了,而且代价太大。
如果能够将拉美的经济发展诱骗上一条精心布设过陷阱的发展道路,使其继续为美国打工,那一定是种“投资少、收益高”的“好办法”。
但是,没有人是傻瓜,要想欺骗对美国极不信任的拉美各国,其困难程度可想而知。
经过努力,美国人终于还是找到了方法,因为他们发现了“芝加哥学派”。
芝加哥经济学派(Chicago School of Economics),又称“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派”。
该学派捍卫的核心价值是相信市场机制跟自由放任,反对任何形式的干预,反对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跟凯恩斯主义,因其主要成员为芝加哥大学经济系的师生而得名。
芝加哥学派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0年代,其第一代代表人物是法兰克?奈特,但是由于凯恩斯主义在美国30年代的大萧条时期的罗斯福新政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芝加哥学派一直不被人注意。
但由于芝加哥学派鼓吹自由、放任,为美国打开拉美各国市场提供了理论支持,于是就受到了美国政府的关注。
从20世纪70年代起,大量的(政府和各种基金的)资金被投向芝加哥大学经济系,资助其开展研究、召开学术会议、出版杂志和招收留学生。
例如,威廉?沃尔克基金会就挽救了好几家濒临破产的新自由主义者的杂志,并为芝加哥大学出版新自由主义著作提供了大量资金援助。
1947年4月,弗里德曼等人参加哈耶克领导的“朝圣山学会”的首次会议,旅差费也是由威廉?沃尔克基金会提供的,而且这个基金会为米瑟斯支付了长达24年的薪水!在这种背景下,哈耶克和弗里德曼分别在1974年和1976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随后,该学派的舒尔茨和斯蒂格勒又分别于1979年和1982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仅芝加哥大学的经济系就一共产生了22位诺贝尔奖得主,芝加哥经济学派似乎一夜之间就从一个几乎无人关注的小流派变成了炙手可热的社会显学,新自由主义也就从被个别国家接受发展到被很多国家所接受。
美国所做的准备并不仅限于理论上的造势,他们还需要把这些理论输出到拉美的合适人选。
50年代中期开始,芝加哥大学的一批教授参与了把芝加哥学派经济学输出到智利的一个项目。
在该项目中,这些教授选派了一批经济学家到智利的一个大学去进行经济学教育,同时从他们在智利培养的学生中选取了一批学生到芝加哥大学经济系读研究生。
这批学生中的绝大部分人在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后又回到了智利,并在皮诺切特军事政变之后被提拔到很高的位置。
美国还把该项目扩展到了其他拉美国家。
例如,在阿根廷,美国国际发展署资助设立了库依欧项目,让库依欧大学与芝加哥大学和智利天主教会大学代表作培养经济学家,仅1962-1967年就选送了27名阿根廷学生到芝加哥大学学习经济学。
这样,美国就成功地把“新自由主义”经济学输出到了拉美各国。
美国利用芝加哥学派对拉美国家进行的“新自由主义”输出,和早期的欧洲殖民者派出传教士对殖民地人民进行洗脑如出一辙。
更加可怕的是,这些有机会到美国留学并信奉“新自由主义”的,几乎全部来自于拉美国家上层社会的精英份子,他们留学回国后会直接将“新自由主义”应用于国内经济政策。
墨西哥当时的总统萨里纳斯是哈佛大学的博士毕业生,其内阁成员中59%的部长或副部长拥有美国大学的经济学博士学位。
智利财政部长A.福克莱斯是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毕业的经济学博士,其继任者E.阿尼纳特是哈佛大学的毕业生。
智利艾尔文当政时,23位部长中有18人在美国大学获得博士或硕士学位,4人在西欧获得研究生学位。
阿根廷财政部长多明哥?卡瓦略也是留美的新自由主义信奉者。
3.毒品?还是灵丹妙药?拉美地区的国有化运动,驱逐了外资。
但是由于缺乏工业基础,对工业品的需求只能依赖进口来满足,这需要大量的外汇。
但是由于驱逐了外资,外汇非常紧缺,外汇紧缺与工业品的缺乏导致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
这成为拉美各国70年代普遍面临的一个困境。
针对这一困境,从美国留学回来的芝加哥学派的徒子徒孙们立即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并被政府采纳。
以智利为代表,其经济政策建议主要有:大力发展资源出口赚取外汇收入,取消借外债的限制引进外国资本,开放国内市场允许外资工业产品进入并淘汰本国落后产业,降低进口关税,将以前收归国有的外资企业、私营企业归还原主,对国有企业作价拍卖,外资企业享受国民待遇,抽回资本和利润汇出不受限制,外资企业生产率固定10年不变,汇率升值两次后实行固定汇率。
这些经济政策的确在短期内缓解了拉美国家所受的困境。
首先是获得了外汇收入。
资源出口和国企拍卖都可以带来外汇收入,发还以前没收的外资企业并给予国民待遇也吸引了外商投资,这也带来了外汇收入,取消借入外债的限制更是直接以借债的方式获得短期外汇收入。
不管怎么说,大笔的外汇是流入了,拉美国家手上有钱了。
而有了外汇,就可以向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购买工业品了,于是第二个困境也就迎刃而解了。
再加上开放国内市场,降低关税,连续两次提高汇率后实行固定汇率,欧美的工业品就很廉价地充斥于拉美市场了,于是物价和通货膨胀的问题也解决了。
一切看起来都很美好,只是暗藏凶险。
这些经济政策总结起来基本上就是程咬金的三板斧。
第一招:卖。
卖资源、卖国企。
通过卖资源来获得外汇收入,无可指责,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前也通过卖资源来赚外汇,当时叫做“出口创汇”,但是中国不卖国企,拉美连国企都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