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总面试真题精选:如何看待“9073养老模式”?
上海的“9073”养老模式

上海的“9073”养老模式文I聂日明(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经济学博士研究生)【老龄化的现状与趋势】中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
根据1956年 联合国确定的划分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比例超过7%时,则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
1982年维也纳老龄问题世界大会,确定60岁及 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超过10%,意味着 这个国家或地区进人严重老龄化。
据此标准,中国在2000年就已经进人老 龄社会。
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60 岁、65岁及以上的人口分别占总人口 10.46% 和6.96%,这两个数字在十年后的第六次全国 人口普查中上升为13.26%和8.87%,并在2015 年的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中进一步上升至16.15% 和10.47%。
以2000年的五普数据时期分析来看,中国经历了三个生育高峰。
20ttt纪上半叶,中国 长年战乱,人口预期寿命低,居民的生育意愿 很高(以此维持血脉传递)。
1949年新中国成 立后,政治稳定,公共卫生条件大幅改善,人 口预期寿命快速提升,但生育习惯并未及时调 整,形成了显著的生育高峰,这是第一个生育 高峰。
随后在三年困难时期,生育率骤降。
此 后’原有的生育意愿恢复,总和生育率依然保 持在高位,这是第二个生育高峰。
至1970^代 末实施计划生育后,生育率再次下降。
1980年 代起,在第一、第二个生育高峰出生的女性进 入育龄,形成第三个生育髙峰,但总和生育率 已降至历史低点。
目前中国正处在第四个生育 高峰,即第三个生育高峰出生的女is a A育龄。
由队列分析也可以看到,中国最近十几 年老龄化速度加快,正是第一个生育高峰所 致,在第二个生育高峰的人群完全进入老龄之 前(2030年前后),中国的老龄化速度会持续保持高位。
从结构上看,中国的老龄化呈现三个特 征。
首先,工业化与城市化最早的地区,老龄 化相对严重,例如京津沪三个直辖市、东三 省,这些地区在计划经济时期国有经济占比 高、历史长,职工依赖于单位,因此是执行计 划生育最彻底、最严格的地区,这进一步提升 了老龄化的程度。
社会民生面试真题答案解析

社会民生面试真题答案解析社会民生是一个充满了各种问题和挑战的领域。
在社会民生面试中,考官通常会提出一系列关于社会民生的问题,并希望考生给出明晰、深入的答案。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来解析一些常见的社会民生面试题,并给出相应的答案。
1. 如何应对日益严重的老龄化问题?老龄化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人口结构的改变,老龄化问题越来越突出。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回答。
首先,需要建设更完善的养老服务体系。
这包括养老院的建设和改进,提供更多的老年人活动中心,以及培训更多的专业养老护理人员等。
同时,也需要加大对老年人的医疗保障和社会福利的支持力度,确保老年人的基本生活保障。
其次,加强对老年人的精神关怀。
老年人往往容易感到孤独和无助,我们可以组织一些志愿者和社区活动,为他们提供情感支持和社交交流的机会。
此外,也要加强对老年人的健康宣传和教育,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老年人患病的风险。
最后,要加强对老年人的敬老文化建设。
这需要从社会的各个层面上进行,包括家庭、学校、社区和政府等。
要让老年人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和价值,让年轻一代尊重和关心老年人,形成全社会对老年人的尊重和关注。
2. 如何改善教育质量和公平性?教育质量和公平性是社会民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在中国,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导致了城乡之间、富裕与贫困之间的教育差距。
面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回答。
首先,需要加大教育投入力度。
政府应该加大对教育的财政投入,提高教育资源的分配公平性。
同时,也要加强对农村地区的教育支持,鼓励优秀的教师去农村地区任教。
其次,要改革教育制度,提高教育质量。
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而不仅仅是应试能力。
此外,要推动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最后,要加强教育公平的监督和评估体系的建设。
建立完善的评估机制,评估学校和教师的绩效,确保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和使用。
对上海市徐汇区完善“9073”养老服务模式的几点思考

体系提供 参考。 入, 统筹安排 , 同步考核。 主要 问题 第 四, 资金保证 , 规范补 贴。 区街 道各级 财政 要加大 投入 , 将养 老 目 前, 从养 老服务 的实践探 索看, 取 得了较好 的社 会效果 , 但 从整 设施 的建设补 贴、 养老 服务机 构的 日 常运作 补贴、 困难 老人的服务补贴 建立 财力 保 障的长效 机制 。 还要对 各类 团 个上海社 区实 际看, 无 论从养 老服务产 品的数 量 、 质量 方面 , 还 是从政 等所需 资金 列入 财政 预 算 ,
越象保黼i S O C t A L S E C U R F T Y
对上海市徐汇区完善 “ 9 0 7 3 ’ ’ 养老服务模式的 几点思考
张建国
上海市徐汇区行政学院
上海
2 0 0 2 3 3
近 年来 , 为了迎 接 “ 银 发浪潮 ” 对 城 区发展带 来的 挑战 , 上海 市徐 第三, 规 划优先 , 统筹协调 。 一 是要把养 老服务设施 建设 规划纳入 汇 区围绕养 老 服务 “ 9 0 7 3 ” 模 式进 行了一些探 索 , 形成 了 “ 三 纵 三横两 到政 府 的建 设 规划 中, 在 新建小 区优先 安排 养老 设 施 的建 设 。 二是要 交 叉线 ” 的养老 服务体系 。 对 此我们 进行 了调研 , 以便为 完善养 老服务 把养老服务工作 规划纳入街 道社 区经济 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 划 , 加大 投
第二, 信息服 务支撑体 系还不够 完善 , 目前 , 各相关 部 门和 单位 的 第一 , 完 善基 础性 、 权 威性 的法律 法 规 。 法 律制 度是 推 进和 保 障 养老 服务 也需 要一 整套公 正、 公 平、 养 老服务信 息还是 碎片式的、 条 线式 的, 缺乏一 个完善 的信 息服务支撑 养老 服务 规范 发展 的 重要 保证 。 权威 、 高效 的制度 体系并逐 步定型 。 目前 , 尽快制 定全 国统一 的 Ⅸ 养 老 体系来整 合社 区为老服务 资源, 全面提高为老服务 的能级和水平。 法》。 第二 , 整合操 作性 、 协调 性的法 律法 规 。 要防止政 出多门。 同时, 二、 几点 思考 上海市 “ 十二五” 规划 指出: 要 “ 巩 固完善家庭 自 我照 顾、 社 区居 家 要加快 养老 政策 法 规体系 内部 建设 的配 套和 衔接 , 努力 实现养 老服 务 ‘ 上接 天线 , 下接地 气” 。 第 三, 补 缺前瞻 性、 保 障性 的法律法 规 一 要 养 老服务 和机构 养老为 一体 的养老 服务格局” 。 结合 调研 , 主要从 以下 ‘
9073养老模式是什么意思

9073养老模式是什么意思
9073养老模式意思是:
1、90%的老年人由家庭自我照顾,采取以家庭为基础的居家养老;
2、7%的老年人享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提供日间照料;
3、3%的老年人享受机构养老服务。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的养老隐性问题将显性化。
解决农村人口养老问题将是社会不得不面对的重要任务。
在目前广大的农村地区,家庭养老、土地养老、社会保险养老三种模式是基本的养老保障方式,而社区养老模式则是一种新的尝试。
养老的服务体系基本要求包括:
1、完整性:要求该体系能覆盖所有老年人群,并能为他们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2、多样性:同一种养老需求,可以有多种多样服务方式可供选择,以便老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条件选择养老服务方式;
3、持续性:照顾老人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完善的体系将为不同年龄、不同健康状况、不同经济状况和不同意愿的老人提供持续照料服务;
4、实效性:破解养老照料的难题,减轻家庭、社会和政府的压力,为老人提供舒适的环境、高品质生活;
5、经济性:遵循“政府主导、政策扶持、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推进福利社会化,构建养老体系。
对上海“9073”养老服务格局的思考

对上海“9073”养老服务格局的思考对上海“9073”养老服务格局的思考罗娟黄聘聘石雷赵莎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0336J摘要:“9073”养老服务格局建立之初取得较好的效果.为上海养老服务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随着老龄化和生育模式的改变,加之现实的推行情况出现不少问题,“9073”养老服务模式已经无法适应上海养老服务新需求,应从建设“3 + X”养老模式层面入手.整合养老资源支持家庭养老,以完善养老服务格.局。
关键词:9073养老服务3+ X养老服务老龄化中图分类号:C913. 6.5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 13〇9(201&)03-〇103-006为应对日趋严峻的老龄化形势,2005年,上海在 制定五”规划时确定了a9073”养老服务格局•即到2010年底,90%的老人在家以自助或家庭成员照 顾为备自主选择各类社会服务资源;7%老年人可 得到政府福利政策支持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3%的老年人接受机构养老服务。
根据现阶段养老服务现 状,“會一五”规划确定的“9073”养老服务格局已经难 以满足自前的上海养老服务需求。
由于家庭养老的 功能性弱化,社区养老服务模式相对落后,以及老龄 人口激増带来的机构养老服务需求日趋增加,给 前的养老服务格局带来了飾昕未有的挑战和压力。
一、上海“9073”养老服务格局发展历程(一)“9073”养老服务格局的形成“9073”的养老格局是上海制定“十一五”规划 时确定的*即90%的家庭养老、7%的社区养老以 及3K的机构养老.。
不同的养老方式从不1司方面 提供相对应的服务来保障老年人的生活r3者相 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上海的养老格局&90%的家庭养老,是指老年人在家中享受养 老服务的方式进行养老。
家庭养老中,一般是由 家庭成员对老人进行照顾,如果家庭成员无法对 老人进行曰间照料,哥以通过社区照料的方式为 老人提供照料.包括鳋过专业培训的服务人员上 门照顾老人以及让老人在社区老年服务中心接受 照顾。
中国9073养老模式中“7”的尴尬和“90”的梦想

中国9073养老模式中“7”的尴尬和“90”的梦想“十一五规划”期间上海率先提出了9073的养老模式,即:90%家庭自我照顾、7%社区居家养老服务、3%机构养老。
这也是现阶段中国众多专家推崇的养老模式。
下面将介绍家庭自我照顾和社区养老的现状及问题。
“7”的尴尬在《北京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设计指标》的条文说明中提到:1.6.6 由于北京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表明60岁以上老人已占全市人口的12.5%,预计到201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15%以上,2020年将达到20%以上,因此,增加并提高养老设施指标是十分必要的。
养老院从“02指标”的5万人/处调整为3-5万人/处,并提高了千人指标。
此外,增设老年活动场站、托老所等设施。
在新版的《北京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设计指标》编制过程中显然已经考虑到了城市的老龄化问题,并作了针对性的调整,但这种调整的幅度是不是可以满足需求呢?通过附表,可以看到养老相关设施的设置标准:具体分析下:社区卫生服务站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服务于全体居民的,并非专为老人服务且规模很小。
老年活动场站是服务于区内所有老人,且由每150位老人分享20平方米,真正指向的是需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老人。
按照指标要求,居住人口超过7000人的中大型小区里配置的每千人90平方米的托老所,显然是不足的。
“90”的梦想9073模式中所谓的90%家庭自我照顾,根据北京师范大学发布的《2014中国劳动力市场发展报告》显示,在现实生活中“舟车劳顿”已成为中国大城市人群每天都要经历的事情。
北上广深平均每天上下班往返时间均已接近或超过90分钟,交通拥堵以及郊区居住市内工作的模式都是通勤时间长的原因。
其中,北京通勤时间最长,达到97分钟。
即中午回家几无可能,且即使不考虑工作强度、不考虑加班、不考虑突发事件,所谓的“朝九晚五”也会变为“朝八晚六”,也即工作日至少十小时,家中老人没有家人陪伴。
主要城市通勤时间(单程)阿尔茨海默症,又名老年痴呆症。
“9073”养老服务模式的探索与思考

“9073”养老服务模式的探索与思考作者:叶婵来源:《经营者》 2017年第8期2011年2月,民政部发布了《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即“9073”养老引导方针:90%的老年人在社会化服务协助下通过家庭照料养老,7%的老人年通过购买社区照顾服务养老,3%的老年人入住养老服务机构集中养老。
为了实现这种以机构养老为支持、社区养老为依托、居家养老为重点的“9073”养老目标,本文从养老市场群体细分的角度对养老服务模式进行新的探索与思考。
一、养老市场群体细分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年底,中国60周岁以上的人口已经达到2.12亿人,占总人口的15.5%;2015年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22亿,占总人口的16.15%。
据预测,到2030年,中国老年人口将达到3.71亿人,占总人口的25.3%。
养老已经是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对于如此庞大的养老群体,本文具体细分为以下三个方面:(一)全自理养老群体全自理养老群体是指老年群体可以完全无障碍地处理自己的日常生活,身心健康,有可供自己自由支配的养老金。
这部分老年群体在养老问题上有自己的价值判断和理念,有健康的身体和自由的资金支持自己去实现自己的老年生活,有意愿追求自己老年生活的丰富性。
(二)半自理养老群体半自理养老群体是指老年群体在处理自己的日常生活进食、翻身、大小便、穿衣及洗漱、自我移动五项技能中有部分技能不能完全自理,但自身能知道通过何种方式去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障碍,并拥有解决这些障碍和问题的资金。
(三)无自理养老群体无自理养老群体是指老年群体不但无法正常处理自己的日常生活,在经济上也不能很好地支持自己养老的失能、孤寡或高龄的老年人。
养老市场群体的细分打破了传统以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进行区分的单一方式,融入了老年人的精神需求、经济基础、健康状况和文化水平等多维度。
二、新细分下的养老服务新模式的探讨养老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独立产业,是随着财富阶层的增加和人口老龄化以及人口年龄结构的转变,为满足这样一些人群的需求而出现的新兴产业。
2019-关于新型养老模式研究的村官面试热点题目-实用word文档 (4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关于新型养老模式研究的村官面试热点题目在每年的村官面试中,都有不少的时政热点题目,那么关于养老的题目大家都了解吗?下面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关于新型养老模式研究的村官面试热点题目,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关于新型养老模式研究的村官面试热点题目【热点背景】人口问题是当今世界人们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人口的发展受社会、政治、经济的制约,同时它对社会的发展也起着促进或延缓的作用。
我国早在20世纪末就进入了老龄社会,伴随着人口老龄化、生育率下降和家庭结构小型化,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功能正在持续急剧弱化,人们养老后顾之忧会日益增加,国民对社会化的养老保险以及相关服务的需求必定会骤然提高。
如何在当前形势下探索更为合理的养老模式,成为越来越多人关注的焦点。
于是,各种新型养老模式应运而生。
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下它的特点。
一、多集中于城市地区由于农村的经济生活水平相对落后,养老模式比较单一;加之受到传统的观念影响,养儿防老的养老观念根深蒂固,新的养老模式不易推行。
目前,各地出现的新型养老模式主要集中在城市地区,这部分地区的老龄人普遍具有收入水平较高、经济基础较好、接受适应新事物能力较强等特点。
另外,城市老人居住比较集中,主要以社区为单位,便于服务的提供,易形成示范效应和规模效应。
二、以政策支持为基础目前我国公办的养老基地一定程度上都存在着规模偏小、设施简陋、功能单一服务水准低等问题,由于政府投入不足,资金来源渠道狭窄,经济状况不好,在院老人生活标准不高,不能满足老人养老需求的情况,因此需要各级政府提高重视,把发展整个养老事业作为社会养老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三、依托科学技术的发展以苏州市“邻里情”虚拟养老院为例,其成功运行借助了中国电信通讯技术为硬件支撑,以“居家乐”221养老服务系统为技术支撑,系统包括呼叫中心客户端、老人居家客户端、平台服务组件平台、通信及信息传输四部分,形成了由工单生成、工单流转、监控考评、收费查询、统计分析、服务预测六大功能模块,通过语音程控交换系统、数字化信息传输系统和数据库终端处理系统对居家养老服务对象实行会员制客户准入管理。
国家公务员面试热点抱团养老理念值得借鉴,推行还需斟酌

2018国家公务员面试热点:抱团养老理念值得借鉴,推行还需斟酌面试是一个角逐的过程,是能力与能力、细节与细节之间的较量,因此入围面试的考生在备考期间一定要考虑到各个方面的细节,争取全面攻克。
中公教育面试频道根据国家公务员考试的面试形式为考生整理了大量结构化面试与无领导小组面试技巧、最新热点、面试案例、面试模拟、面试课程以及常用的面试礼仪等供考生学习提高。
还有疑问?点击这里>>>一对一在线咨询。
家住杭州余杭瓶窑的王阿姨老两口住着200多平方的三层农家小别墅,子女们工作比较忙,平时感觉有点冷清,于是萌发“抱团养老”的念头。
目前,王阿姨的别墅里一共住着7户人家(包括王阿姨夫妇),大家互助互爱,生活和谐。
这可能是中国首个“抱团养老”的成功案例。
(12月19日澎湃新闻)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60岁以上老年人口超2.3亿,占总人口的16.7%。
同时,我国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老年人口过两亿的国家。
在庞大的老年人口面前,养老问题的严重性和必要性也日益凸显。
如何更好地养老,成了当今社会绕不开的话题。
目前主要的养老模式分为家庭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三种。
家庭养老,让老人置身于温馨的家庭环境中,有利于促进代际交流,给予老年人精神归属感。
然而,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子女往往远离父母,忙于工作事业,忙于照顾自己的小家庭,这使得家庭传统养老功能面临冲击,空巢老人问题普遍存在。
由此,社区养老应运而生——老人住在自己家中,由社区的有关服务机构和人士,为老人提供上门服务或托老服务。
但社区养老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整体规划,且在具体推行和实施方面仍有较大难度,因此要使其发挥真正成效,仍有一段路要走。
机构养老则主要适用于生活起居需要照顾的老人。
但近年来曝出的某些养老院虐待伤害老人的新闻着实令人心痛。
国内“抱团养老”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养老新思路。
“抱团养老”实质上是一种老人互助行为。
几户老人同住一个小区、同一栋或同一层楼,地理位置相互靠近,便于老人相互接触、相互帮助和相互照顾。
关于上海养老服务“9073模式”法治体系建设的调研和思考

关于上海养老服务“9073模式”法治体系建设的调研和思考作者:张建国来源:《决策与信息·下旬刊》2015年第03期[摘要]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加快了建设法治国家的步伐,在这种大形势下,为养老服务法治体系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政策基础。
在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上海特色的养老服务法治体系:“法律支持、法律机制、法律保障和法律监督”四大体系。
[关键词]养老服务法治体系建设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发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为了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面对当前“银发浪潮”的重大课题,加快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的社区养老服务法治体系意义重大,对此,本文将就此做一探讨。
一、上海市徐汇区的主要做法近年来,徐汇区围绕上海市养老服务“9073”模式,重点在硬件建设、购买服务、资源整合等养老服务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形成了“三纵三横两交叉线”的为老服务网络框架和符合徐汇区老年人需求特点的为老服务体系。
(一)为3%的老年人提供健全的机构养老服务1、坚持守住“保基本”底线,近年来,不断对公办福利机构实施改造,对民办机构进行项目补贴,力求实现公办养老机构内70%以上的床位及民办养老机构内60%以上的床位,收住失能老年人;同时调整养老机构的入住老人的身体健康状况标准和补贴标准,引导调节养老机构向失智、失能老人倾斜,解决家庭养老的困难。
截至2013年底,全区养老机构39家,床位5176张(其中公办公营:21家,2166床;公建民营:5家,668床;民办公助:13家,2342床;商业运作1家,100张)。
2、积极探索管理规范化建设。
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徐汇区养老机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的指导意见》,加强对养老机构运营和服务质量的监管。
委托民非组织“上海徐汇养老机构服务指导中心”,对养老机构开展分层指导和分类培训。
养老专项 9073养老模式

养老专项 9073养老模式
养老专项9073养老模式是一种以满足老年人生活需求为目标的
养老模式。
它通过为老年人提供居住、饮食、医疗、康复、娱乐等各
个方面的服务,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该模式注重老年人的
个体差异,为他们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服务,满足他们不同的需求
和偏好。
养老专项9073养老模式还注重社交互动,组织各种活动和社
区活动,让老人们保持社交联系,拓宽交际圈子。
同时,该模式强调
与家庭的联系和关注,鼓励家属多与老人沟通和交流,并提供必要的
支持和照顾。
该模式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建立老年人服务中心、康复
中心、养老院等设施,提供一揽子的服务,满足老年人的多样化需求。
养老专项9073养老模式以老年人的幸福为核心,以专业化、人性化的
服务为手段,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养老保障。
适老化服务 相关面试题目

适老化服务相关面试题目
适老化服务是为了满足老年人的需求而提供的一系列服务。
在面试相关职位时,面试官可能会问到以下一些问题:
1. 你对适老化服务的理解是什么?
2. 你有哪些相关的经验或技能?
3. 你如何处理老年人的特殊需求和挑战?
4. 你如何与不同类型的老年人进行有效的沟通?
5. 你如何确保为老年人提供安全和舒适的环境?
6. 你如何应对紧急情况,如突发疾病或摔倒?
7. 你如何评估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和需求?
8. 你如何与其他医护人员和家人进行协作?
9. 你如何保持专业和耐心的工作态度?
10. 你如何不断学习和提高服务质量?
这些问题可以帮助面试官了解你是否具备适老化服务的所需的技能和经验,以及你是否能够处理老年人的特殊需求和挑战。
同时,也可以了解你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以及你对于工作态度的看法。
9073养老模式,您了解吗?

9073养老模式,您了解吗?我们这一代人,一生经历了传统与现代的冲撞。
年轻时,按照传统9073养老模式,您了解吗?念,为父辈养老送终;当我们老了,一孩化的子女几乎都在外奔波,依靠子女近身养老已是奢谈。
一句话,现在的养老观念已经彻底改变了。
我们的国家还没有真正富起来,但是人口已经偏向于老龄化了。
截止到2022年底,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达2.8亿;到2035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将达到4亿,我国将进入重度老龄化社会。
为此,国家对于养老问题特别的关注,在同我们一起探寻着更多的养老模式。
在目前,我国特有的养老模式,仍然还是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这两种为主。
早在十一五规划中,上海民政和社保部门,会同成熟的街道管理部门,以及发达的社区居委,为我们这些老人摸索出了一条“9073”的养老服务模式。
“9073”养老模式又叫国家“9073”工程,就是根据目前我国的未富先老现状提出的。
这个模式的践行,即,90%的老年人由家庭自我照顾,采取以家庭为基础的居家养老;7%的老年人享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提供日间照料;3%的老年人享受机构养老服务。
也就是说,从我国目前的发展水平出发,大多数老年人未来都是居家和社区养老。
国家“9073”工程的主旨,就是今后的养老体系,将以满足老年人基本生活需求、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为目标,面向所有老年群体,提供基本生活照料、护理康复、精神关爱、紧急救援和社会参与的设施、组织、人才和技术要素形成的网络,以及配套的服务标准、运行机制和监督制度。
“9073”工程就是未来我们养老的新趋势。
按照上海社区综合养老服务的经验,养老中心包括长者照护之家、日间照料中心、助餐点、护理站或卫生站等在内的“枢纽式”服务综合体,为社区所在的老年人提供日托、全托、助餐、助浴、康复、护理等一站式养老服务。
在这种情况下,绝大多数老人都会晚上不离家,白天在中心;中心的服务都是平价,但是需要的服务都有,一般来说,只要我们自己有一份养老金,达到中等水平,便足够负担所有的费用了。
智慧养老为“9073”养老模式,实现养老服务专业化

智慧养老为“9073”养老模式,实现养老服务专业化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中国养老市场将迎来5万亿的市场空间,智慧养老将成行业趋势。
所谓“智慧养老”,是利用信息化手段、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研发面向居家老人、社区的物联网系统与信息平台,并在此基础上提供实时、快捷、高效、低成本的物联化、互联化、智能化的养老服务。
近年来,关于倡导智慧养老的政策密集出台。
2013年,全国老龄委专门成立了“全国智能化养老专家委员会”,为我国智慧养老服务事业与产业发展把脉导航;2015年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促进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的目标任务。
“智慧养老”首先惠及居家养老近年来多地提倡“9073”或“9064”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目标,倡导90%的老人居家养老,7%或6%的老人在社区机构养老,3%或4%的老人在养老院等机构养老。
受传统观念影响,我国老年人大多不愿接受社会养老服务机构,更倾向于在自家养老,以家庭为基础、以社区为依托来养老。
目前“9073”的养老格局中,“大头”在居家。
倘若没有机构照料、社区关照,长期待在家中的老人诉求如何满足?对其远程监管照护如何实现?“十三五”规划纲要指出:要扩大多层次养老服务供给,需要“充分运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创造养老服务的新业态、新模式。
”而“物联网技术的引进,将现有养老资源进行科学整合,根据不同老年人的需求提供全方位、每时每刻的养老服务。
尤其是那些‘管不到’的老人,一部电话、一套感应设备、一个信息整合平台就能将他们的情况详细掌握。
信息化手段极大地延伸养老服务供给的广度与深度,改善了养老服务供需矛盾。
”实现养老服务专业化和广覆盖“智慧养老”将采用的都是政府购买社会组织的服务模式。
服务模式的转变,意味着政府将不再是“运动员”和“裁判员”,而仅仅作为监督员角色,提出项目需求,监督项目实施。
企业作为市场参与的主体,利用物联网技术为高层次、多元化的养老需求提供有偿服务,实现养老服务的专业化和广覆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面试资料(6.3)
(1).汇总面试真题精选:如何看待“9073养老模式”?
国家公务员网汇总面试真题精选:如何看待“9073养老模式”?
【题】随着上海试行的“9073养老模式”得到中央的认可,在养老行业中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正在逐步形成,然而社区养老机构在建立过程中却遭到小区居民的阻碍,对此你怎么看?
【参考答案】社区养老机构,可为老人在熟悉的生活环境里提供集中居住、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等专业养老服务,15分钟的服务半径,正是社区养老的意义所在。
然而在实际运行中,设在居民小区内的社区养老机构,却遭到了一些居民的反对,反映出在建立社区养老机构时,还是要兼顾居民的利益。
一方面,这一现象大多发生在老龄化问题没那么严重的新社区中,在一些老旧小区里,很多人还是支持与理解建立社区养老院的,这就不难看出,新社区的老龄化并不严重,所以居住在新社区的人们对养老来说还没有直观的了解,不知其主要性。
也不排除一些人的思想意识不够,综合素质不高,自私心理严重,才会出现反对在社区里建立养老机构的问题。
而另一方面,社区养老机构的管理机制还不成熟,存在很多脏乱差的问题,社区养老机构还要担负医疗护理职责,小区居民也会考虑空气污染,医疗垃圾处理等问题;再加上小区的空间利用有限,很多小区在园区规划上已经没有合适的空间及地理位置
建立社区养老机构,一旦建立就要侵占原有的绿地或者商业园区,会影响到居民的利益,所以才遭到反对。
要解决这一问题主要从如何保障居民利益及转变思想意识入手。
第一,社区要大力弘扬孝文化,尤其是对现在新社区中的年轻人,树立尊老爱幼的价值观,也多让人们参观其他社区的养老机构,通过实地的考察与参观,技能转变他们的思想,又可以让人们了解社区养老机构的环境及运转情况,让大家心里放心。
另外一方面,在建立社区养老机构时做好民意调查及规划,玩意要占用公共资源或者用地,要征得居民的同意与理解,同时也要考虑地理位置,避免空气污染及医疗垃圾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
(2).精选面试热点与解析:解决问题别都等中央来督查
国家公务员网精选面试热点与解析:解决问题别都等中央来督查问题常有,督察组不常有,中央环保督察组更不常有。
安徽省灵璧县闵庄村民投诉多年的一个垃圾场污染问题,最近终于得到了彻底解决;山西省太原老军营小区存在了20余年的垃圾点,也在环保督察组到来后10日内被撤除,脏了多年的路口变干净了……中央环保督察组三批到各地督察,解决了一批陈年旧账,处理了一批责任人,让民众真切地感受到督察的效果。
面对来自中央环保督察组的督办,地方政府快速行动、解决问题的态度值得点赞。
但是转念一想,如果类似的攻坚克难、迎难而上的决心,用在日常的工作中,这些问题原本就可以提前得到解决,何必非
等到中央督察组来督办,才肯动一动、办一办呢?为何地方的一些疑难问题,总是要等到上级督查后才解决呢?
热播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孙连城区长的形象,切中了很多懒政官员的要害。
工作无法推进的时候,这类官员肯定能讲出来一箩筐的理由。
但是在其位不谋其政,尸位素餐同样是一种腐败。
清廉是为官原则,责任更要扛起来。
别都等到中央督察组来了以后,才开始用心。
“老百姓的事,小事也是大事”类似的要求和精神,会议上反复说,电视报纸上反复宣传,但是对一些领导干部而言,并没有进心入脑。
如果老百姓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政府能即刻跟上。
地方政府开展工作的过程中,棘手的难题必然会少很多。
客观条件上的困难很多,尤其是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政府可支配财力相对较弱的地区。
如何办好老百姓关心的事情,更要靠为民服务的一颗真心。
别都等到中央督察组来到了,才开始发挥主观能动性。
如果能够把群众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自然就会发挥能动性、创造性满腔热情、排除万难地干下去;如果对民生所急、民众所想冷漠对待,也很容易找到推诿的借口,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无限期拖下去。
中央督察组来了,才重视并解决问题,背后隐藏着一种错误的政绩观,即“领导重视的事”才是重要的事。
这类基层干部在处理解决问题时,第一考量的不是问题本身,而是看谁提出的问题,然后再根据提问题者的身份来判断问题的轻重缓急,进行行政资源的配置。
甚至有时候,个别领导不仅不想着先解决问题,而是想着把提出问题的人
解决掉,认为对方是不给面子、故意找茬,在事后则开始秋后算账、打击报复。
个别有着错误政绩观的官员,解决问题与否,看人不看事。
在个别官员的眼里,群众的事,再大都不算大,群众看着是“西瓜”,这种官员看到的却是“芝麻”。
但是,一旦危及自己的乌纱帽,“芝麻”也能立即变成“西瓜”。
这种现象的发生,是错误政绩观的直接体现。
在中央整治“为官不为”的雷霆风暴之下,类似的庸官、懒官再想当“太平官”是不可能了。
在其位不谋其政,不如摘下头上的乌纱帽,为贤能之士让出位子。
“为官不为”的孙连城区长被降级去教孩子“数星星”,这样的“榜样”千万别学。
与其等着中央督察组到了,才想起有所作为,被督查问责,不如打起精气神,做到守土有责、尽忠职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