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计划大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教学计划大纲
品牌创建实施计划
自提出创建培训品牌的奋斗目标以来,经过专题研讨和全体职工的大讨论,形成了创建培训品牌的实施纲要。
为扎实推进培训品牌建设进程,现制定今后三年实施计划:
一、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
通过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有目标、有计划地推进培训品牌建设。
树立基于客户价值创造的品牌理念,深化培训中心“忠诚、敬业、学习、创新”的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提升培训中心的整体形象;制定精品培训项目的实施计划,三年内打造20个精品培训项目,基本形成培训中心的重点培训体系,建成核心培训课程体系,以此带动培训项目策划、实施的能力与水平提高,使培训项目综合满意度达90%以上;建立健全以培训师为主线的培训中心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体系,选拔培养50人左右的核心人才队伍,进一步凝聚员工的才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全面提升和拓展培训中心的核心能力;改进和完善培训项目管理体系平台,构建高绩效、一体化的培训保障体系,提高培训中心整体效能建设。
在依托宝钢,立足,辐射周边的定位下,提高客户的依存度,在创建培训品牌的实践中追求卓越。
二、主要措施
(一)以打造精品项目为抓手,提高实施培训项目的专业化水平。
品牌建立在产品基础上,为客户提供高品质、高效益的培训项目是创建培训品牌的核心。
过去三年培训中心在培训项目理念导入、流程设计、组织框架(结构)调整、制度建设等方面作出了有益探索,并取得了较好效果。
但距公司职工培训的内在要求和实施的专业化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今后三年将以精品培训项目打造为抓手,以此带动培训项目策划、实施的专业化水平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重点培训体系的建设。
在详细分析目前面临的客户培训需求基础上,结合前三年的培训项目实施情况总结以及培训中心实际情况,确定培训中心近期重点培训项目开发领域为:建工类、家政服务雷、机电工程技术、企业管理、岗位应用能力、企业文化等。
由教培科牵头,到年底基本完成各领域专业项目体系的框架建设并确定近期针对两个公司的重点培训项目。
精品培训项目打造。
针对各重点培训领域,确定三年内精品培训项目推进计划,每年完成6~8个精品项目的策划和实施,三年内打造20个左右精品培训项目。
精品培训项目的打造一方面要能完全体现培训特色,认真落实“两个服务、一个提高”的培训方针,培训项目设计、课程设置、培训内容要适合客户发展战略、适合人力资源开发的内在要求;另一方面要体现原创性的特点,将零星的项目整合,推出综合性的培训项目,提高培训项目自主开发的技术含量。
为此,在打造精品培训项目过程中重点抓好调研分析、课程开发与主持、项目团队建设三个薄弱环节。
在需求调研分析阶段注重做好相关信息资料收集、调研方案策划制定、调研方式科学选择、
调研结果的甄选,发挥我们在调研中的引导性作用。
课程开发和主持是决定培训项目质量高低的关键因素,也是衡量我们核心能力的关键指标,课程开发要发挥学术带头人等核心人才的作用,也要发挥培训室和项目组的集体智慧;在内容上既要引进前沿管理理论和先进技术方法,又要全面收集和分析现有培训资源。
借鉴党员先进性教育中集体备课、试讲、完善的好做法,根据精品项目课程设计的具体要求,做到每个精品项目的完成带动几个课程的开发成熟,力争三年内初步形成培训中心的课程库,从整体上为今后的培训项目集群式开发打下基础。
提高教师的培训主持能力,有效转化培训师的培训成果,改变传统的授课形式为培训主持模式,精品项目统一要求先试讲、讨论、改进,合格后上台主持,从而提高培训的整体效果。
(二)改进和完善培训项目管理系统平台。
建立和完善客户管理体系。
通过客户管理体系设计、建立客户信息资料库、客户培训主要业务的梳理、客制化课程体系、定价体系、培训信息传递与反馈工作标准制定(时间、渠道、信息类别、统一的文本格式、统一的培训标志等)等具体工作,形成较完善的客户管理体系。
培训项目实施的管理规范体系。
以精品项目的创建为契机,探索实施流程优化、强化过程管理的举措。
按照重点打造与全面提升的原则对培训项目进行分类管理,进行培训项目实施的流程梳理和要素分解,完成相关制度的修订与建立,并通过系统的配套改进,
提高培训项目管理的整体效能。
在年度试运行的基础上,通过培训项
目的实施跟踪,流程的进一步解剖分析与信息收集,探索项目管理平台独立运行框架设计与功能要求,基本完成含项目指南、计划管理、项目库管理、教材管理、培训师资管理、费用管理的模块的项目管理平台建设。
培训项目质量管理体系。
产品质量是品牌的核心,按照质量指南要求,近期完成培训项目质量标准设计,制定培训项目实施的程序文件和作业文件。
通过质量控制对重点开发的培训项目进行全过程指导,以此带动培训室开发和实施培训项目的专业化程度,提高自主管理的能力。
通过跟踪精品培训项目的实施,完善对培训项目的评估、监控管理,提高培训质量。
(三)完善机制,打造高素质的员工队伍。
过去,培训中心员工在培训项目的实践中经历着强势的重塑,已逐步从过去单一的以教学为主转向以开发和实施培训项目为主的企业员工教育培训新模式,员工队伍的理念、角色与能力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前期举办的培训管理师的培训和鉴定为这种理念和角色的固化,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为培训品牌的创建打下良好的基础。
如何精心培育和严格管理这支队伍,使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企业职业培训师,需要建立一些机制来不断地完善和支撑。
培训中心岗位管理体系建设。
三年内建立助理培训讲师、培训讲师、主任培训讲师、首席培训讲师和助理培训管理师、培训管理
师、主任培训管理师、首席培训管理师的员工岗位管理体系,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明确工作职责,在培训项目的策划、开发和组织实施培训
项目和项目管理与服务方面,提出量化指标,促进员工队伍的能力和工作水平不断提升。
探索和实施关键绩效指标管理,建立培训中心特点的绩效管理、评估机制和激励机制。
以分配为杠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
核心人才队伍建设。
从综合素质评价、能力评价、业绩评价三个方面制定核心人才的评价标准。
通过给任务、压担子和外送培训等举措,在三年内形成一支上百人,年龄、技能呈阶梯型的、专业结构较合理的、能适应创建并持续发展培训品牌的核心人才队伍。
(四)建立高绩效、一体化的条件保障体系。
一体化、高绩效的培训保障体系,包括物资供应、设备维护、网络平台、图资教材、后勤服务等方面。
结合培训项目实施要素分解,梳理培训实施的支撑保障的要素、明确保障工作流程。
制定保障工作规范和质量标准、归并职能、建立全方位的项目增值服务工作机制。
加大实训基地建设。
按照提升培训项目开发、实施能力为主导方向,更新、升级现有的机电培训实训室和安全培训考核站,在许可情况下建设自动化控制实训室、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