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经验交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数学经验交流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今天很荣幸有这样一个与大家一起交流学习的机会。
在中考复习的过程中,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各有各的高招,妙招,今天我要说的谈不上什么高招,更不是妙招。
只是在中考复习阶段自己的几点粗浅的做法和想法,如有不当敬请批评指正。
在中考复习过程中,我觉得以下几个字让我很受益。
1精:----精讲精练。
复习时间有限,怎样才能高效----唯有精讲精练
要想做到精讲精练首先就要精选----精选习题。
这一点我们组做的特别好,每周的集体备课时会将各个复习资料的题进行了精简,去掉偏,难,怪,陈。
留下活,新,热点,重点,易错点的题型。
也可以根据自己班的实际情况补充好题。
精讲精练其实我本人有时做的并不是很好,只能说一直是我追求的方向。
我尝试了以下方法:
能者多讲以激兴趣:网课时我们组刘丽英老师做的特别好。
她让学生先录讲题视频,以这种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
我尝试了一下,效果还不错。
弱者尝试讲以增兴趣:我班沈胜航同学数学动点题始终不入门,我就让他尝试讲动点题。
先做好给我看再讲给同学,学生耳目一新,自己也很快入门。
2透:
研究透:我讲课的原则:宁慢必透,不苛求速度,更加注重挖掘深度和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
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要想讲透,首先要
多研究。
我们组的共研氛围特别好,每每遇到问题时,或遇到好题都会互相切磋,互相分享,毫无保留,我很受益。
讲考试题或作业题之前我会在自己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再研究两个班尖子生的做法,以做到教学相长。
因为学生往往会跳出我们固有的思维模式,有些方法会比较新颖简单。
同时我还会看一下网上的相关解法,以拓展题的思路。
题讲透:上课时引导孩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注重学习方法的点拨和数学思想的研究与应用。
一个题讲透了,一类题就通了。
学生吃透:对于较难的题要想吃透,就要有留白,让学生简单整理,消化理解一下。
压轴的难题仅靠课上听还远远不够,我会督促让学生把精题及时整理到精错题本上,作为当天的作业。
课上学生整理的时间不充分,也可以把几种解法下发给尖子生,把他们整理的成题发给其他学生借鉴着重新整理一下。
3动:这里的“动”指的是老师要调动,学生要互动。
初三复习阶段很多孩子会对数学产生恐惧心理----耗费精力最多,收效甚微,甚至节节败退,导致这一科是某些孩子的噩梦----由此对这科排斥,躺平。
这种心理反应在课堂上有些孩子就是木头人---根本学不进去。
这就需要想办法调动孩子的在数学课的学习积极性。
我调动的办法是多提问,勤关注,频表扬,有加分,发喜报。
想进一切办法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加强与学生的互动,让孩子参与到课堂之中来。
简单的题目让孩子张嘴和老师一起捋顺思路,稍难的有问有答的互动,勤提问防止孩子溜号,引导孩子讲出自己不同的方法,有的易错点我会故意留一个bug,让学生发现以加深印象。
动嘴说,动脑想,动笔记,外动于形,内化于心。
4考:一直主张以考代练,这一点我一直在践行。
为了让每一次考试发挥最大的作用,我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为了确保成绩的真实性,设专门的考试座位,把尖子生调开,以免他们对答
案上。
网课时一定要想办法摸到孩子的实底。
除了我全程监考外,只要是稍微大型的考时就诚邀家长监考,如果家长不出境我会私信家长,尤其是尖子生的家长只要没有特殊情况必须监考。
只有这样才能了解孩子的真实的成绩,便于老师调整教学,便于学生查补缺漏。
我一直灌输孩子的理念是,平时成绩低,出错都不要紧,就怕平时投机取巧成绩虚高,掩盖问题,中考成绩一落千丈。
逢考必判:没有批改就没有发言权,也就没法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
其实不光是我在批改,很多科任老师也特别能批,我班的家长看我班上分单太费了,开学就打印500份。
只有批改,发表成绩,学生才会知道扣分点在哪,才会更加重视。
批改方法:全批全改,面批面改,互批自改。
实在没时间先讲再检查。
5化:内化:听懂不等于会做,会做不等于得分。
老师纵然讲的天花乱坠,与学生最后能把答案完美呈现,中间还有很大一段距离。
刚讲完会做,过一段忘得一干二净,原题会做但变形后就蒙头转向,需要一个知识落实内化为自身能力的过程。
也就是落实,怎么落实呢?措施如下:
(1)一定要整理精题错题,并定期复习
(2)将讲过的卷子定成册,过卷子,循环往复
(3)建立错误原因档案并写上改正的方法,考试前看一遍,避免同样的错误再范。
在一模二模考试时有些孩子总范低级错误:例如:看错数,读不完题,计算错等,这一招对我班学生来说挺管用的。
(4)大考之前一定培养孩子有计划进行复习的习惯。
复习一遍功力涨一次,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能力。
化一一转化转化孩子的面对数学学习中的消极情绪。
由于数学对绝大多数孩子感到困难
化骄傲自满为虚心谨慎-----多扣分,严批严判,挫傲气
变恐惧畏难为平常心态----陈鸿汝
变漠然躺平为极积进取----不放弃,多鼓励
变焦虑不安-----平和乐观
细化:细化采分点,规范步骤
细化假期作业:利用钉钉每天一布置,每天一检查,每天已反馈(用钉钉中的分等功能)。
6夯:中考基础占的比重大,达80%。
因此对于基础题一定确保不丢分,尤其是尖子生。
否则基本与高分无缘。
故必须夯实基础。
分类夯:夯计算,计算题可以经常考2~4道(找散碎时间)。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化简求值,尤其是分式类计算,关于抛物线的一些计算(解析式的求法,顶点坐标等)
夯选填:后期复习建议每天一套。
没有时间靠单独的考,有作业中的选填,就相当于做作业了。
夯基础解答题:一类一类过关,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夯动点。
夯公式定理
夯细节易错点等
数学答题时注意事项。
以下为中考前我们组一起总结的中考注意事项:(1)填空题选择题注意按照题号书写(确保正确:排除法,逆推法,猜想法),填空题原题有单位的注意不能重复(看清是哪条线段,那个角,弧长,面积,)
(2)尺规作图用直尺,用2B铅笔即可,结论语言要写
(3)辅助线用虚线(要在答题卡上作,解题时先交待)
(4)应用题解设时要带单位,分式方程及应用要写检验,一定带入最简公分母,应用题作答
(5)概率题要写由…可知,共有几种等可能结果(看清放不放回)
(6)勾股定理和三角函数直角三角形解决问题要写在直角三角形中
(7)动点题注意自变量取值范围,比如不与哪点重合,看好自变量字母,如三角形面积乘以二分之一,如求重合面积时,看好求谁的面积
(8)分段函数最后写综上所述会更好
(9)证明题注意逻辑推理,要用到已知条件开始推理
(10)注意三角形,圆等图形求面积还是求周长。
阴影部分的周长还是面积,半径还是直径
(11)分数,分式注意化简
(12)求解析式要验证一下
(13)规划考试时间,注意考试策略
夯教材:今年中考又出现教材原题,建议在中考之前一定领着孩子回归教材。
7盯:是学生就有惰性,好学生也一样。
这就需要我要勤督促,勤关注,尤其是班级的目标学生。
(1)盯上课状态,及时调整
(2)盯作业质量,及时整改
(3)绝对尖子生盯细节,数学薄弱的尖子生盯精错题的整理。
以上就是自己的几点不太成熟的想法和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