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论文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课程整合的实践体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字】英语
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课程整合的实践体会
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信息技术为现代课堂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真正确立,使自主学习、探索学习、协作学习得以真正实现,使终身教育和学习社会化成为可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词汇、口头表达、研究性学习等英语教学内容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获得了新的发展动力,得以更高效、更深刻地内化为学生的英语素养。
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课程的整合,应结合教学理论和实践,以推进英语课堂教学的彻底变革。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整合学习环境教学模式
1.引言
作为推进未来社会发展的两大核心动力,网络和教育将在广度和深度上极大地影响一个民族的命运,影响一个人在未来时代的竞争力。
教育部长陈至立指出要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我校有幸参加了全国学科“四结合”试验,努力探索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的整合,开展现代化的学科教学模式探索,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扩大课堂教学内容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逐步建立自主学习、内外结合、寓教于乐、操作实践的创新教育模式。
2.整合的可能性
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的可能性应从信息技术、英语学科的特点出发,还要寻求支撑的理论依据。
2.1信息技术的特点。
A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
B多媒体计算机提供外部刺激的多样性(使多种感官受到综合刺激)有利于大量知识的获取与保持。
C多媒体系统的超文本、超链接特性可实现对教学信息最有效的组织与管理。
D计算机网络特性有利于实现能培养合作精神并促进高级认知能力发展的协作式学习。
超文本、超链按特性与网络特性的结合有利于实现能培养创新持神井促进信息能力发展的发现式学习。
2.2小学英语科本身的特点
英语是一种语言,是一种重要的交际工具。
小学英语教学主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口语交际能力等。
兴趣培养:心理学生认为:“兴趣是人对事物的一种向往、迷恋或积极探索追求的心理倾向。
”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的心理上的爱好与追求,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尤其对小学生来说,兴趣的动力作用更为明显。
口语交际:随着生产力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人们对英语口语交际技能越来越强,越来越显重要。
它将成为谋生的必备语言工具。
2.3教育理论基础:
网络教学的理论基础是奥苏贝尔的“学与教”理论和建构主义的“学与教”理论二者的结合。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学习环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则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要求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育思想与教学模式、全新的教学方法和全新的教学设计。
奥苏贝尔指出,要想实现有意义学习可以有两种不同的途径: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前者主要是依靠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并通过“传递——接受”教学方式来实现。
后者则主要是依靠学生发挥认知主体作用,并通过“自主发现”学习方式来实现。
他据此提出了“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
可见,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课程的整合,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实现自主式学习、协作式学习、探索性学习,为小学英语教育和终身教育提供有力的保障。
3.学习环境的构建
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结合学生实际和试验的需要,本校建立了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专用的网络教室。
室内装备了多媒体电脑,每台电脑均是千兆以太网的一个网络信息点,采用品字形布局,每人一台电脑,六人组成—组,便于交流、协作。
教师机装有WINSCHOOL 硬件控制系统,便于教师对整个教室电脑的监控,能及时反馈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便于教师调整教学节奏。
学生可通过上网查阅相关知识,发表见解,下载资料等。
4.整合的模式
以往小学英语教学偏重知识和能力训练体系,注重传授词汇和语法知识,现代小学英语教学重视兴趣的培养、创新思维的培养,重视积累,重视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的
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形成一种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的整合的教学模式追求的是:
1、教学内容问题化。
根据英语科的教学内容特点.由教师和学生将教学内容转化为各种形式的有价值的问题,并通过媒体呈现出来,为学生在课内外的探究性学习设置逻辑起点。
2、教学过程探究化。
在课堂教学中,围绕着相关的问题进行自我探究或集体讨论,教师以平等的姿态参与和引导学生的讨论,使教学过程由保守的传承型转变为探究型。
3、教学活动网络化。
在教学活动中,改变过去教学内容主要来自于教科书的单一状况,强调培养学生从网络资源中获取素材,学生养成从网络获取资源的能力和习惯。
4、教学结果创新化。
教学模式改革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由于上述的改革,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真正的确立,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合作性得到发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
5.整合的实例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要求学生堂上所学新单词、句型要会读、会写、会默等。
如何利用媒体教学,而让学生收到更好的效果我们作过许多尝试。
把平时教师校读音,学生练习,测评等环节作过很大的调整。
5.1学习新单词
比如在上《ON THE FARM 》的PART A 和PART B时,首先利用媒体创设一个农场的场景,农场里有很多动物。
整个画面色彩明快,效果强烈,主题突出。
动物用FLASH动画,时有传来各种动物的叫声。
目的是让学生看到此情此景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带着好奇,带着疑问进入学习状态。
接着利用CAI课件,其中有一个先让学生自主学习的环节。
学生带上耳机,用鼠标单击农场里的动物,屏幕便显示出该动物的单词,并能听到该动物的英文发音后,屏幕即呈现该单词的字母拼写,字母一边出现一边伴有字母的发音,拼读完后再重复一次单词的发音,学生跟着一起拼读。
学生可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进行反复练习。
这样能发挥媒体的优势,调动学生的眼、脑、口等感官,集中学生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在教师上监听、监到学生的学习情况。
在这一学习进程中,学生对单词的发音、词义、拼读基本掌握,为了节省时间,教师检查学生学习情况时让全班齐读一遍便可。
为使学生牢记单词,领学生进入“比一比,看谁背得多”的环节。
屏幕上出现一动物图片,图片下要求学生输入该动物的单词,输完后按回车键确定便又换一幅动物图片。
此时系统会根据输入的答案进行判断,算出正确率。
5.2学习新句型
屏幕上出示一段应用新句型对话的场景视频,让学生看二遍后请个学生复述。
教师讲解句型的应用、重难点、语调后带读两至三遍。
学生对句型已有一定的了解,这时教师利用教学控制系统,开放生生小组对话功能,学生找到自己的朋友运用刚学的句型内容进行场景对话练习,教师监听学生的学习情况。
为了煅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胆量,请几组学生到讲台进行对话的表演。
通过利用媒体教学,学生对所学新单词、句型等容易掌握较快,记忆时间长,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下面是参加试验和未参加试验的班的一些收集数据记录。
英语对比班与试验班学生单词、句型调查记录
说明:
1.对比班共2班,人数为104人,试验班共2班,试验人数为103人。
2.该抽查结果是对四年级对比班和试验班学生的英语抽查结果,第三天抽查是在学生没有复习的情况下进行的。
6.引发的思考
在信息技术和小学英语课程整合的实践中,不断受到观念的冲击、技术的阻碍,体验着探索的艰辛和快乐。
引发的思考是广泛而深入的。
6.1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课程的整合将成为英语教学改革的支柱。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吴刚认为:基于信息技术的教育改革就是揭示内含于信息技术中的新观念并使其彰显为课程改革的基本现念。
”信息技术不应局限在“媒体论”的阶段,不能成为教师“机灌”的工具,应该认识到它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观代科技成果,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为课堂教学改革提供最佳环境,对教学理论、教学模式、教育观念甚至是教育体制产生深刻的变革。
6.2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的整合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信息化时代的英语教师必须有更高的素质。
对教材、教法、学生的把握是保守教学模式所一贯强调的,这一基本功在信息时代显得更加重要,同时也被赋予了新的内容。
它要求教师积极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理论,努力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
同时要求教师在艺术方面亦应有较高艺术素质。
6.3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的整合对学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建构主义理论的内容很丰富,但其核心只用—句话就可以概括: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而不是像保守教学那样,只是把知识从教师头脑中传送到学生的笔记本上。
由信息的单—化到多元化,由被动接受到自
由选择、自主探索,部分学生极易在信息的海洋里迷失,使课堂处于失控状态,无法完成教学任务,容易导致学生水平的两极分化。
所以,信息化教学对学生的学习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高的学习自觉性、更强的自我控制能力、更强的自我学习能力。
7.结论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支柱,只要我们革新保守的计算机教育观念,借鉴先进经验,符合发展规律的信息技术教育体系结构,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课程的整合一定能为英语教学改革开辟一条新道路,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开拓一片新天地。
参考文献:
[1] 陈至立,《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会议上的报告》
[2] 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
[3] 何克抗,《关于网络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思考》
[4] 何克抗,《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
[5] 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此文档是由网络收集并进行重新排版整理.word可编辑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