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2010届高三一模(历史)
山东省临沂市2010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查一轮考试(历史)

山东省临沂市2010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查一轮考试(历史)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涂在答题卡和答题纸规定的地方。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本试卷不上交。
第Ⅰ卷 (必做,共48分)注意事项: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
2.第1卷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
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吕氏春秋·当务》:“纣之同母}人,其长日微子启,其次日中衍,其次日受德。
受德乃纣也,甚少矣。
纣母之生微子启与中衍也,尚为妾,已而为妻而生纣。
纣之父、纣之母欲置微子启以为太子,太史据法而争之日:‘有妻之子,而不可置妾之子。
”’太史据法而争的理由是基于A.分封制 B.宗法原则 C.世袭制 D.礼乐制度2.《苟子·君道》:“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
”为达到引文的效果,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是A.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制B.设立丞相,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C.设立御史大夫为副相,负责监察百官D.设立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3.五代有个叫冯道的人,一生中也做过不少对百姓有好处的事情。
但是,因为他身处乱世,先后追随过好多皇帝,所以后世的文人比如司马光等,就对他很不齿。
在这些文人看来,他的行为就和那些一嫁再嫁,一生经历过很多男人的荡妇一样,丑陋不堪。
这些文人的评价标准是A.民族气节 B.宋明理学 C.君权神授 D.文化修养4.假设子虚先生乘时光机回到宋代,他最有可能看到下列何种景象?A.政府实行宵禁 B.妇女骑马逛街C.在夜市看《窦娥冤》 D.街上商店林立5.黄宗羲说:“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
2010年山东省济南市高三一模(理综)

推荐阅读:
高考各科复习策略集
成高考各科二轮复习专项练习与辅导
2010北京高考9门学科各个击破术简便方法赢得时间--高考各科复习备战技巧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项练习与辅导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项练习与辅导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项练习与辅导高中物理公式大全
高考化学大题高分技
巧理综答题技巧及问题破解方法
有0人推荐
阅读(1176)| 评论(1)| 引用(1) |举报
上一篇:2010山东济南高三一模数学(文、理)试题及答案
下一篇:2010山东济南高三一模政治、历史、地理试题及答案
最近读者
登录后,您可以在此留下足迹。
ytgaoyiq
红色风云
a197818
qianshou
远铭
ztzhang2
清一久久
chunnuan
评论
点击登录|
取消
03-17 22:12
《教书育人》圈子精品推荐,希望您经常来圈子,发表更多的精美图文,管理员向您问好!
教书光荣,育人责任重大;教师既要教好书,又要育好人。
本圈子以高歌教师为主题,以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家校关系为中心,以刊载精美图文为重点,以交流思想为己任,发表教书育人经验,交流思想工作心得,携手同行朋友,共谋教育发展。
回复
页脚
公司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客户服务 - 相关法律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1997-2010。
10年高考模拟试题山东省济南市2010届高三三模(文综部分)word版含答案

10年高考模拟试题山东省济南市2010届高三三模(文综部分)word版含答案测试题 2019.91,19.2009年国庆大阅兵场面恢宏壮阔,展现了新中国成立60年来军队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
下列有关近代以来中国军队建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鸦片战争中林则徐组建了一支新式海军B.北伐战争的主力部队是国民革命军C.三湾改编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D.抗日战争时期国共领导的军队共同对日作战2,20.历史上,英国的法令曾经规定,对于没有职业的流浪人,第一次被捕要受鞭打,第二次被捕要割去一只耳朵,第三次被捕要判处死刑。
从1509年到1547年,被处死的流浪人有72000人。
这一法令规定的直接作用是()A.把大量自耕农束缚在土地上B.迫使失地农民变为雇佣劳动力C.引起苏格兰人民的武装起义D.使成千上万的清教徒逃往海外3,21.历史学家曾经感慨:"为什么工业化浪潮不是在法国之后穿过地中海而席卷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呢?是地中海太阔了吗?果真如此,那么大工业为什么又能横渡大西洋而到北美生根开花呢?"这一观点主要说明了()A.地缘是一个国家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因素B.海洋国家比大陆国家更容易接受新事物C.要实现工业化就必须发展资本主义制度D.制度是一个国家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因素4,22.1974年,出任欧洲共同体执行主席的联邦德国外交部长谢尔说道:"在'九国'商谈有关政治行动组织机构和自己前途的每一张谈判桌上,我们不能保证都有美国的座位。
"这段话说明了()①西欧在经济上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②西欧在政治上力图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③美国的霸权地位受到严重的削弱;④西欧国家政治经济实力已经超过了美国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5,23.近代社会的许多新职业是古人做梦也不会想到的,今天的高中生将来大学毕业后很可能从事今天还不曾有的职业。
下列职业近70年来才出现的是()①飞行员;②宇航员;③IT产业程序设计员;④汽车司机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D.②③6,37.(32分)关税是国家征收的一种商品税,征税对象为进出口商品。
山东省潍坊市2010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山东省潍坊市2010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共50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A或B)涂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将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
每小题2分。
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秦统一后,“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区域,每一区域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这些官员A.定期朝觐皇帝 B.监督监察百官 C.负责地方行政 D.拥有世袭权1.C 材料描述的是郡县制,在这种制度下,地方官员主要是负责地方行政事务,不需要定期朝觐皇帝、监督百官,也没有世袭权,故C正确。
2.精耕细作是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主要模式。
推动这一模式形成发展的是①耕作工具不断改进②生产组织的小型化③水利设施逐渐完善④土地兼并日趋加剧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2.A 土地兼并不是推动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形成的因素,排除④即可。
3.顾炎武认为:“王(阳明)学流背离孔门为学宗旨,不习六艺,不综当代之务,而专心于内,已非儒学之正宗。
”材料反映了A.顾炎武意识到宋明理学的危机 B.王阳明倡导“经世致用”C.顾炎武主张摒弃孔孟儒学 D.王阳明深受西方思想影响3.A 从材料信息看,顾炎武认为,王阳明心学“不习六艺,不综当代之务,而专心于内”,只注重内心修养,不关注社会实际,“已非儒学之正宗”,说明顾炎武认为宋明理学出现了危机。
王阳明不倡导“经世致用”,也没有受西方影响,顾炎武也没有主张摈弃孔孟儒学。
4.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异彩纷呈,绚丽多姿。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魏晋时期是书体演变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B.“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是传统中国画的特点C.“同光十三绝”是当时京剧艺术各行当的代表人物D.《离骚》是古典文学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4.D《离骚》属于浪漫主义文学。
山东省济南市高三上学期历史试卷与参考答案

山东省济南市历史高三上学期复习试卷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A、秦朝B、汉朝C、唐朝D、宋朝答案:A解析: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由秦始皇统一六国而建立。
秦朝结束了长期的战国时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的首次大一统。
因此,正确答案是A、秦朝。
2、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A、五四运动B、五卅运动C、南昌起义D、秋收起义答案:A解析:五四运动(1919年)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它是一场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彻底的爱国民主运动。
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因此,正确答案是A、五四运动。
3、题干:在《史记》中,司马迁将历史人物分为“圣贤”、“豪杰”和“匹夫”三类,这种分类方法体现了以下哪种史学观念?A. 历史唯物主义B. 历史唯心主义C. 历史辩证法D. 历史实证主义答案:B解析:司马迁在《史记》中对历史人物的分类,主要依据的是其道德品质和人生追求,这种分类方法带有浓厚的个人情感色彩,反映了历史唯心主义观念。
4、题干:以下哪项不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核心内容?A. 重视人的价值B. 追求现实幸福C. 提倡民主政治D. 强调宗教信仰答案:D解析: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强调的是对人的尊重和重视,提倡追求现实幸福和民主政治,而宗教信仰并非人文主义的核心内容。
因此,选项D符合题意。
5、题干:以下关于秦朝统一六国的说法,正确的是:A. 秦国统一六国后,实行了分封制B. 秦始皇在位期间,将战国时期的法家思想作为治国理念C. 秦朝建立后,立刻废除了商鞅变法中的土地私有制D. 秦朝的统一促进了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但统一后的中央集权制度削弱答案:B解析:A选项错误,秦国统一六国后实行的是郡县制;C选项错误,秦朝虽然废除了商鞅变法中的某些措施,但并未废除土地私有制;D选项错误,秦朝的统一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度。
山东省济南市2010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

2010年4月济南市高三模拟考试文科综合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页。
满分24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县区和科类填涂在试卷、答题卡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
第Ⅰ卷(必做共100分)注意事项:1.第1卷共25小题,每小题4分,共10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无效。
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
读某区域图回答1—2题。
1.A、B两地年降水量的差异A.与地形阻挡有关B.与洋流的性质有关C.与副热带高压的影响有关D.与信风影响的程度有关2.B地自然带的分布属于A.纬度地带性B.经度地带性C.垂直地带性D.非地带性2010年3月27日,由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的一地球一小时”活动在全球展开。
全球上千个城市,在当地区时20点30分熄灭电灯,关闭电源至21点30分恢复正常。
“地球一小时”活动旨在增强人类节能意识,降低碳排放,减缓全球气候变暖。
完成3—4题。
3.活动当天,北京日落时世界某城市开始熄灭电灯,该城市位于A.美国 B.印度C.澳大利亚 D.德国4.全球气候变暖可导致陆地冰川分布发生变化,目前监测其变化的主要手段是A.RS技术 B.GPs技术C.GIS技术 D.雷达技术人口算数密度是一个国家的总人口与总面积之比,人口生理密度是一个国家的总人口与可耕地面积之比。
读图回答5~6题。
5.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一半以上的国家是A.中国 B.日本C.美国 D.印度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中国的人口压力比日本大B.中国的人口匝力比印度大C.美国的人口压力比日本大D.中国和印度的人口压力都很小棉花要经过一系列加工工序后才能制成服装,构成从棉花到服装的生产链。
山东省济南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山东省济南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1. 玉璋是新石器时代晚期在今陕西、山东地区最早出现的一种玉礼器。
如图为二里头文化前后东亚地区玉璋的分布示意图。
据此可知当时华南和中原地区()A.生产力发展水平接近B.形成相同的文化认同C.已存在经济文化联系D.确立了政治隶属关系2. 最初,夏代最高统治者的名号是被称为“后”,因此,夏启被称为“夏后启”,“后”最初的意思是生育,亦有祖先的意思,夏代最初的统治者以祖宗的身份来行使统治权力,号令各个部族的俨然是一个大家长。
这说明,夏朝()A.早期国家形态已成熟B.已经形成完备的宗法制C.仍具有氏族组织色彩D.形成家国一体政治观念3. 某同学在研究“夏朝标志着早期国家诞生”这一课题时,使用了《左传》等文献史料。
目前,在研究该课题中,他还可以使用的史料是()A.良渚遗址古城墙B.甲骨文的记载C.二里头遗址资料D.何尊及其铭文4. 从大历史的角度看,世袭制代替禅让制,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历史事实反映了()A.不断趋向文明的历史进程B.不断变化的人才标准C.不断改变的国家社会形态D.不断变迁的统治模式5. 2023年9月,中国考古博物馆正式对公众开放,多件出土自洛阳的文物惊艳亮相。
其中,有“超级国宝”之誉的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绿松石龙形器首次面对公众开放,引来众多游客驻足欣赏。
二里头文化遗址“绿松石龙”()A.很有可能是商文化的历史遗存B.反映了戎狄蛮夷华夏认同观念C.体现当时人们对龙的图腾崇拜D.实证了统一封建制国家的存在6. 牙璋最早出现在山东地区和陕北地区,到了二里头文化时期,牙璋整体表现为龙的形态。
“二里头式”龙形牙璋(见下图)通过湖北、湖南传到了广东、福建;顺着长江一直传到了三星堆地区,然后继续向南影响到了越南的北部。
“二里头式”龙形牙璋的广泛传播()“二里头”龙形牙璋A.表明国家礼乐制度的初步形成B.体现出先进文化的强大影响力C.说明区域文明间商贸往来频繁D.反映了夏王朝统治区域的扩大7. 如表为不同史籍中关于启继位一事的历史记述。
山东省济南市高三历史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含答案解析

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题24.公元前632 年城濮之战后,周襄王正式册封晋文公为霸主,成就了晋文公“取威定霸”的业绩。
同年冬天,晋文公在温(河南温县)会盟齐、宋、鲁等诸侯,周襄王被召唤赴会。
这说明当时A 处于西周末期,宗法分封制崩溃B .晋文公取得了直接控制诸侯的权力C .周天子仍是道义上的“天下共主”D .周天子的权威彻底被大国诸侯取代25 .光武帝刘秀曾两次下令度田(清丈土地,核实户口),但均告失败。
特别是像河南、南阳等地,度田官都知道“河南帝城多近臣,南阳帝乡多近亲”,根本不敢如实度田。
据此可知光武帝度田A .触犯了地方豪强地主的利益B .削弱了中央政治经济力量C .破坏了均田制度的顺利推行D .推动了田庄经济迅速发展26. 唐朝政府曾专门设置鸿胪寺来接待各国使节和宾客,在很多地方设置商馆以招待外商,又设互市监、市舶司来掌管对外贸易。
据此可知A .重农抑商政策遭到废弃B .中外文明交流日益频繁C .中枢权力体系高度完善D .文化开放心态开始形成27.王守仁也谈“格物致知”,但他所说的“致知”是“致良知”,“格物”是“正行”,“格者,正也;正其不正者,去恶之谓也;归于正者,为善之谓也。
”这说明王守仁A .主张用伦理道德去规范自己的行动B .认为人的意念是天地万物的本原C .批判程朱理学否认孔孟的至高权威D .承认个人私欲倡导个性自由发展28.关于洋务运动的史学评价,有人认为它是腐朽没落的清王朝的自救运动,有人则认为是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开端。
出现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 .史观影响史学结论B .史学研究要服务现实C .史实可以自由解释D .历史认识无客观标准29.近代以来,在太平天国运动、戊戌维新、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的冲击下,“近自妇女解放声起,离婚别嫁亦日益见多”,女子也逐渐能继承遗产。
这说明A. “男女平等”成为社会共识B .女权运动推动时代变革C “西学东渐”改变婚恋观念D .社会变革促进观念转变30. 1945 年10 月,毛泽东在回答英国记者“如何理解自由民主的中国,的概念”的提问时说:“它将实现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的原则与罗斯福的四大自由, 它将保证国家的独立、团结、统一及与各民主强国的合作。
2010济南市高三一模试卷及答案(语文、数学、英语)

山东省济南市2010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嫡亲(dí)埋怨(mán)发酵(jiào)垂涎三尺(xián)B.粳米(jīng)木讷(nà)牛虻(méng)毁家纾难(shū)C.玩弄(nòng)河畔(pàn)包扎(zhā)强人所难(qiǎng)D.债券(quàn)稽首(qǐ)按捺(nài)令人咋舌(zé)2.下列各组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A.喝彩打圆场鞭辟人理无立锥之地B.凋蔽黄粱梦曾经沧海如坠五里雾中C.斡旋挖墙角难辞其咎事实胜于雄辩D.枢纽唱双簧事必恭亲坐收鱼人之利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2009年底曹操墓在安阳的发现,使各种猜测就此尘埃落定了吗?似乎不是。
之声四起,河南考古研究所公布的曹操墓六大证据,也被指非铁证。
(2)大量的观察结果表明,那些执着一念的人,他们的感情往往特别在象征他们痴情的某一件东西上面。
(3)《关于小区治安管理的规定》在小区管委会上获得通过,并将于4月1日开始,届时原暂行规定停止使用。
(4)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应当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和儿童、少年身心发展的状况,确定义务教育的教学制度、课程设置,教科书。
A.质疑贯注施行审定B.质疑关注实行审订C.置疑关注施行审定D.置疑贯注实行审订4.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北京当代十大建筑”评选结果揭晓,“鸟巢”、“水立方”、国家体育馆、首都博物馆、北京电视中心等新式建筑脱颖而出。
B.饮水机行业在过快的发展中因监管乏力造成了饮水机市场鱼目混珠的局面,一些伪劣产品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C.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年的国庆阅兵式上,中国军方多款新型武器装备的展示,引发西方军事专家捕风捉影的各式猜测。
山东省济南市2010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答案

山东省济南市2010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1.A2.D(A项,理→里;B项,蔽→敝;C项,角→脚;D项,恭→躬,鱼→渔)3.A(“质疑”,提出疑问。
“置疑”,怀疑,用于否定式,如“不容置疑”。
“贯注”,精神、精力等集中。
“关注”,关心重视。
“施行”,法令、规章制度等公布后从某时起发生效力而执行。
“实行”,用行动来实现纲领、政策、计划等。
审定:审查决定:~计划。
审订:审阅修订:~书稿)4.B(鱼目混珠:比喻假的东西冒充真的东西。
A.“脱颖而出”,比喻人的本领、才能全部显露出来,不能用于其他事物。
C.“捕风捉影”,风和影子都是抓不着的,比喻说话做事丝毫没有事实根据。
而西方军事专家的猜测是有一定客观根据的,矛盾。
D.繁文缛节:繁琐而不必要的礼节,也比喻其他繁琐多余的事项。
用于陈述语言不恰当)5.C(A.成分残缺,缺少了与“具有”搭配的宾语中心词。
B.搭配不当,应删去“问题”,或把“成熟”换为“解决”。
D.句式杂糅,“关键问题”和“起着决定性作用”两种句式混合在一起)6.A(“最早的礼活动内含着这种敬畏的心情”)7.C(文中没有“敬的思想更能代表孔子的思想”这一说法的依据)8.D(A项,从文中“礼由祭祀的仪式活动发展为社会政治活动的规范形式时,‘敬’作为内质也留存下来。
这种‘敬’保障了礼的实践可能性”一句可以看出二者不是因果关系。
B 项,“殷周以后更多对于社会中年长者、位尊者的敬重”和“孔子普遍要求的为人行事的敬业”是“敬”的内涵发展的两个阶段,前者不是孔子的发展。
C项,“血缘关系愈加淡薄”,文中无此意)9.D(俨然:真切、明显的样子)10.A(A项,因:于是;B项,以:凭借/以免;C项,而:.你/连词,表并列;D项,乃:竟然/于是)11.B(①是表现大青和二青之间的情谊;③是表现小青的机灵驯服;⑥耍蛇人说的话,不是直接表现)12.D(A项,以往也出现过的不是二青自己跑掉后的情况,而是耍蛇人有意为之。
山东省实验中学201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测试(历史)

山东省实验中学2007级第一次诊断性测试历史试题(2009.10)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46分)和第Ⅱ卷(非选择题54分)两部分,共9页。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46分)注意事项: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择其它答案标号。
不能直接写在本试卷上。
2.第Ⅰ卷共23小题,每小题2分,共4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
1.据《左传》鲁宣公十五年记载“民不肯尽力于公田”。
下列对引文中所说“公田”特点的叙述不正确是A.土地归国家所有B.平均分配劳动产品C.受田者对土地有权世代使用D.奴隶和庶民集体耕种2.西欧粮食收获量与播种量之比,据罗马时代《克洛米拉农书》记载为4—5倍,据十三世纪英国的《亨利农书》记载为3倍;而从《齐民要术》看,我国六世纪粟的收获量为播种量的24—200倍,麦类则为44—200倍。
这主要是因为A.中国古代科学技术领先世界B.中国古代农业的精耕细作技术发达C.中国古代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居世界领先地位 D.中国古代的铁犁牛耕技术发达3.1973年,在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遗址中发现了一件缂丝腰带,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一件缂丝实物。
请判断这件缂丝腰带出现的最早朝代A.春秋时期 B.西汉C.唐朝D.明朝4.明清之际,中国人逐渐冲破了“想要富,男子立田女织布”的传统观念,形成“家有良田万顷,不如日进分文”、“街头一席地,强似百亩田”的意识,这主要是由于A.商品经济的发展B.专制制度的衰落C.西方文明的影响D.抑商政策的松动5.《吕氏春秋·上农》:“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财产轻便),其产约则轻(容易)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
”这段话的核心思想是A.民贵君轻B.重农抑商 C.施行仁政 D.闭关锁国6.下图是2007年央视热播的电视剧《大染坊》剧照。
该剧叙述了20世纪初陈寿亭从一个“叫花子”发展到拥有雄厚资产的印染厂老板的创业历程。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

高三历史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45分)1.《吕氏春秋》记载:“微子启虽长,系庶出,不得立;纣王虽幼,以嫡立。
”材料反应了A.财产继承的原则B.宗法制的基本原则C.任人为才的要求D.兄终弟及的传统2.我们一般将史料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前者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发生,可较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后者是指经过后人运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
研究中国古代丝织页发展情况时,不可以作为第一手史料的是A.考古学家在河南安阳墓葬中发现的商代玉茧B.甲骨文中有“蚕”、“桑”、“丝”等文字C.《诗经·卫风》写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D.刘克祥《简明中国经济史》记载3.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推广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这些影响不包括A.促使井田制瓦解B.导致地主阶级兴起C.强化了周王室的统治D.引发改革变法的时代风潮4.中国古代用官僚制度代替世卿世禄制,适应了君主专制的需要,主要是因为A.拓宽了管吏选拔途径B.扩大了统治基础C.君主控制了用人权D.实现了选贤任能5.削弱相劝是中国古代加强皇权的重要手段。
与此相关的措施是A.秦朝设立与史大夫和太尉B.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C.北宋设立枢密使和通判D.元朝设立中书省6.以下是电视剧中西汉长安“市”的场景,其中不符合历史真实的是A.“市”的四面建立有围墙B.“市”里有专职管理的官员C.“市”门内外店铺林立D.晚上“市”门紧闭7.唐朝时刘晏长期掌管国家财政大权,为官清廉,被称为“工于谋国而拙于谋身的一代良相”。
据此判断,刘晏供职的部门应该是A.尚书省B.中书省C.门下省D.内阁8.“民农则重,重则少私义,少私义则公法立,立专一……民舍本而事末则好智,好智则多诈,多诈则巧法令,以是为非,以非为是。
”这反映出作者①主张重农抑商②倡导以法治国③力求社会稳定④维护农民利益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9.《清嘉录》记载:“(苏州)居人有宴会,皆入戏园,为待客之便,击牲烹鲜,宾朋满座。
2023年山东省济南市高考历史一模试卷+答案解析(附后)

2023年山东省济南市高考历史一模试卷1. 在距今4000年前后,陕西神木地区进入繁盛期。
在当地的石峁遗址考古中发现了良渚遗址的玉琮、湖北天门石家河文化的玉鹰、玉人头等众多文物。
这说明当时()A. 阶级分化日趋明显B. 存在地域文化交流C. 玉器成为权力象征D. 各地迈入国家阶段2. 孔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老子曰:“将欲去之,必固举之;将欲夺之,必固予之。
”两人的主张都强调A. 维护奴隶主统治B. 健全礼与道的体系C. 重视自身的修养D. 恢复宗法分封体制3. 西汉初期,陆贾认为治国“道莫大于无为,行莫大于谨敬”,要“不违天时,不夺物性,不藏其情,不匿其诈”。
这一认识()A. 体现外儒内法B. 强调天人感应C. 彰显黄老治国D. 突出天时地利4. 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河阳地区受灾,朝廷开常平仓、省仓进行赈济,但因赈济钱粮不足,“诏赐常平谷万石,兴修水利,以赈饥民”。
这()A. 完善了救灾的赈济举措B. 减轻了民众的差役负担C. 开创了防灾的制度体系D. 化解了尖锐的阶级矛盾5. 明末,荷兰派遣战船入侵中国沿海,明军连续与荷兰人发生海战,荷兰人最终认输,明朝夺取了从日本到南海的全部东亚制海权。
这说明此时明朝A. 抗倭取得决定性胜利B. 经济实力不断增强C. 高度重视重视海洋开发D. 海军实力仍居前列6. 洪仁玕在《资政新篇》讲到学习西方时呼吁“扩充其制,精巧其技,因时制宜,度势行法”,倡言“乘此有为之日,奋为中地倡”,“与番人并雄”。
这一主张()A. 体现农民政权性质B. 渗透强烈的忧患意识C. 顺应中体西用潮流D. 推进中国近代化进程7. 下表是晚清时期中国翻译日文书籍情况统计表。
这一变化的出现反映出当时中国对外学习()A. 方向由西方转向日本B. 领域由自然科技转向社会科学C. 主题由器物转向制度D. 目标由求强求富转向文化革新8. 图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提出的革命理论。
山东省济南市第一中学2010年高三12月阶段考试(历史)

济南市第一中学2010年12月阶段考试高三历史试题(文科)一、选择题(60分)1.电视剧《走向共和》中有这样一个情节:与北洋齐名的清南洋大臣、湖广总督张之洞,对西洋记者莫里逊对南北方的评论愤懑不已,决定亲自带领众记者参观他创办的企业。
这个企业的性质是A.民族资本主义企业B.外国资本主义企业C.官办企业D.中外合办企业2、世界杯足球赛可谓全世界球迷的节日。
1990年第十四届世界杯在意大利举办时,一个英国球迷去意大利为自己喜欢的球队助威。
他可以①持欧盟护照进入意大利②在罗马街头观看比赛电视直播③和苏联球迷交换纪念品④收听北约轰炸南联盟的新闻A.②③B.①②C.③④D.①④3、右图为首届世界博览会展馆。
这届世博会反映了①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②西方列强对世界的掠夺③英国的兴盛与强大④世界市场基本形成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罗斯福说:“低收入的工人是我们人数最多的消费集团,可是今天他们却无法维持象样的生活水准,不能购买食品、衣服和其他必需品以保持我们的工厂和农场充分运转。
”为此,罗斯福新政采取了A.整顿银行,统制货币 B.调节农业生产 C.规定最低工资标准 D.降低生活用品价格5、某历史著作中主要有“火车的发明”、“大清帝国的衰落”、“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逐渐缩小的世界”等章节。
此著作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A.工业文明下的世界B.晚清政府的徘徊与挣扎C.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D.东西方的隔绝与冲突6.观察右图,这是清朝“光绪十七年”发行的“开平矿务局股份票”。
下列对其体现的信息叙述正确的是A.是中国最早的股票,开风气之先B.当时中国已经成为市场经济国家C.是当时中国经济近代化的一种表现D.中国金融证券业发达,大量企业上市7.1759年,詹姆斯·布林德利开凿了英国第一条大运河,即布黎纪瓦特公爵运河。
从那时起引起运河开凿热,使英国到1830年时拥有2500英里的运河。
英国运河开凿热的兴起主要是由于A.农业灌溉的需要 B.旅游观光的需要C.商品运输的需要 D.借助水力驱动机器设备的需要8.“新经济政策一执行,混乱和饥荒马上就开始平息下去了,城市恢复了生机,市场上的商店又开始有了产品的供应了,物价也随之下降。
山东省济南市2010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

山东省济南市2010年3月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注意事项:1. 每小题选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择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直接写在本试卷上。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第Ⅰ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
1. “它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和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材料中的“它”是指A.西汉中朝制度B.唐朝三省六部制度C.宋代二府三司制度D.明朝内阁制度2.谢灵运在其《山居赋》中说:“春秋有待,朝夕须资。
既耕以饭,亦桑贸衣。
艺菜当肴,采药救颓。
”这说明他的田庄A.主要从事商品生产B.生产分工明确,交换频繁C.属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D.主要从事手工业生产A.汉代江南地区B.唐代关中地区C.宋代太湖地区D.明代苏杭地区4.孔子在担任鲁国大司寇期问,大力打击市场_上的假冒伪劣行为,羊贩子吴狱氏再“不敢朝饮其羊”(早上卖羊前先让羊多喝水以增加重量)。
对此理解错误的是A.孔子依靠法制维护市场秩序B.孔子关注民生,主张诚信C.孔子反对商业欺招D.当时商品经济有一定发展5.词起源于唐代,到了宋代成为文学的主流形式。
词成为宋代文学主流形式的社会基础是A.士人群体的形成B.市民阶层的壮大C.资产阶级的产生D.农民文化需求的增加6.从唐诗、宋词到元代的杂剧再到明清的小说,说明我国古代文学A.反映了教育的普及B.逐渐通俗化C.有利于白话文的推广D.在发展中,高雅文化消失7.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曾经说:“环顾我们国家中的其他部分,你会发现一切都依照规则和法律的规定而运转。
”这句话反映出当时罗马社会A.人人精通法律B.法律适用于所有人C.法律至上的原则D.统治阶级没有特权8.“从世界史的观点来看,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
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2010届高三上学期质量检测(历史)

济南外国语学校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质量检测历史试题(2009.10)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福建土楼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著名的承启楼前有一副楹联:“一本所生,亲疏无多,何须再分你我;共楼居住,出入相见,最易结重人伦。
”该联所体现的文化内涵源于下列哪一种制度A.郡县制B.分封制C.宗法制D.内外服制2.右图中秦代砖文为“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讥人”。
其中“海内皆臣”一句反映的历史信息主要是A.疆土辽阔,臣民众多B.国家一统,集权于皇帝C.水陆交通发达,便利统治D.统一全国文字为小篆3.《宋史》卷一《太祖纪》对陈桥兵变有如下记载:“七年春,北汉结契丹入寇,命出师御之。
次陈桥驿……有以黄衣加太祖(即赵匡胤——引者注)身,众皆罗拜,呼万岁,即掖太祖乘马”。
以下能体现文中“黄衣”功能的是:A.“衣,依也B.“衣,隐也”C.“衣,所以表贵贱也”D.“衣,身之章(障)也”4、有史学家认为,从秦汉起,官僚体制就是中国制度的核心问题,而这个核心问题又可以分成两个大的子问题,一个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
隋唐时期统治者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重要举措是:A 废分封,置郡县B建立体系C确立三省六部制 D 实行科举制5、明代大学士叶向高说:“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取祸。
“从材料中可看出明代的阁臣:A 位高权重B是皇帝处理政事的助手C 完全剥夺六部的权力D 是明代祸乱的根源6、黑格尔说:“中国人除了皇帝一人外都不知道自己是自由的,古希腊人有一部分人知道自己是自由的”。
在古希腊知道自己自由的这“一部分人”是指A.妇女 B.外邦人 C.全体公民 D.奴隶7、“如果在夜里行窃的人被人当场杀死,则这种杀人的行为被认为是合法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济南市2010年3月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注意事项:1. 每小题选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择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直接写在本试卷上。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第Ⅰ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
1. “它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和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材料中的“它”是指A.西汉中朝制度 13.唐朝三省六部制度C.宋代二府三司制度 I).明朝内阁制度2.谢灵运在其《山居赋》中说:“春秋有待,朝夕须资。
既耕以饭,亦桑贸衣。
艺菜当肴,采药救颓。
”这说明他的田庄A.主要从事商品生产 B.生产分工明确,交换频繁C.属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D.主要从事手工业生产A.汉代江南地区 B.唐代关中地区 C.宋代太湖地区 D.明代苏杭地区4.孔子在担任鲁国大司寇期问,大力打击市场_上的假冒伪劣行为,羊贩子吴狱氏再“不敢朝饮其羊”(早上卖羊前先让羊多喝水以增加重量)。
对此理解错误的是A.孔子依靠法制维护市场秩序 B.孔子关注民生,主张诚信C.孔子反对商业欺招 D.当时商品经济有一定发展5.词起源于唐代,到了宋代成为文学的主流形式。
词成为宋代文学主流形式的社会基础是A.士人群体的形成 B.市民阶层的壮大C.资产阶级的产生 D.农民文化需求的增加6.从唐诗、宋词到元代的杂剧再到明清的小说,说明我国古代文学A.反映了教育的普及 B.逐渐通俗化C.有利于白话文的推广 D.在发展中,高雅文化消失7.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曾经说:“环顾我们国家中的其他部分,你会发现一切都依照规则和法律的规定而运转。
”这句话反映出当时罗马社会A.人人精通法律 B.法律适用于所有人C.法律至上的原则 D.统治阶级没有特权8.“从世界史的观点来看,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
”对“新的、不同类型”的正确理解是A.确立了现代政党制度 B.实现了民族的独立C.确立了议会主权的原则 D.开创了现代政体新形式9.某历史课上,教师引用了一个观点:“德意志帝国的政治制度是一种不彻底和不完善的代议制”。
下列哪一项不能证明上述观点A.宪法授予皇帝巨大权力 B.内阁只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C.宪法未赋予议会立法权 D.皇帝和宰相控制了议会10.现代西方学者用三个“G”来概括新航路开辟的动机,即上帝(God)、荣誉(Glory)和黄金(Gold)。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对黄金的狂热追逐②向海外传播基督教③开发土地资源④弘扬骑士精神或因功封爵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1.马丁·路德主张一切宗教仪式从简,每个基督教徒都有权阅读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
这种主张在欧洲历史上产生的重大意义在于A.将人们从宗教束缚中彻底解放出来B.使人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C.天主教从此在欧洲退出了社会舞台D.欧洲宗教界从此出现了新教、天主教、东正教三足鼎立的局面12.有学者说:“若就经济角度而言,18世纪的欧洲显然是首开先河的英国之欧洲,但就思想文化角度而言,18世纪的欧洲则无疑是法国之欧洲。
”材料中所说英国、法国开先河的事件是A.确立君主立宪制、启蒙运动 B.工业革命、启蒙运动C.确立君主立宪制、文艺复兴运动 D.工业革命、文艺复兴运动13.英国工业革命被誉为“被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一幅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
这主要说明英国工业革命A.比古代神话还神奇 B.沉重打击了宗教势力C.带来了严重环境污染 D.促进了社会的进步14.“在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内,既不应有闲职,也不应有高薪;为此……规定各公社机关职员最高年薪为六千法郎。
”这一“限薪”令的主要动机是A.解决财政困难 B.防止官员腐败 C.提高执政能力 D.创建理想社会15.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写到:“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
”这一观点A.揭示了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源B.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C.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D.从全球化的角度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原因16.19世纪60年代,上海等地逐渐形成了以汉字注音为特点的洋泾浜英语,下表是洋泾①英语开始在当地流行②生活方式受到西方影响③引进了西方工业革命成果④汉语受到严重冲击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17.下列诗句比较恰当地反映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一战”期间发展状况的是A.干呼万唤始出来 B.小荷才露尖尖角C.忽如一夜春风来 D.无可奈何花落去18.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与中国》中指出“似乎欧美各国应该家给人足,乐享幸福……然而试看各国的现象……富者极少,贫者极多……所以倡民生主义,就是因贫富不均”。
其倡民生,解决贫富不均的核心措施是A.平均地权 B.节制资本 C.发展实业 D.实行社会救济19.《全球通史》中写道:“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
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持续得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越得人心。
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
”这里所说的“第二次革命”的直接目的是A.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B.推翻沙皇专制统治C.继续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D.巩固苏维埃政权20.它“利用‘冷战’的阴影,把‘遏制’共产主义的计划与制造商、出口商的热情融为一体。
”这里的“它”是指A.马歇尔汁划 B.布雷顿森林体系 C.关贸总协定 D.杜鲁门主义21. 1961年召开的一次国际会议的宣言指出:“……当前世界的特征是存在着不同的社会制度。
与会国并不认为这种不同构成稳定和平的不可克服的障碍……与会国家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和平共处原则是代替‘冷战’和可能发生的全面核灾祸的惟一办法。
”这次国际会议是A.联合国成立大会 B.日内瓦国际会议C.亚非万隆会议 D.不结盟国家政府首脑会议22.1975年,邓小平访问法国时指出:“中国是坚决支持西欧联合的。
我们认为,西欧国家为维护独立和保证自己的安全,在联合的道路上不断取得进展,这有利于世界局势朝好的方向发展。
”这反映了中国政府A.争取法国支持,重返联合国 B.意在打破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C.支持世界多极化、维护世界和平 D.主动适应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23.一位学者认为:“除了西方自由主义的民主制度之外,已找不到足以代替它且具存活能力的其他体系……世界性的意识形态斗争不再存在,代之而起的将是经济流通、无止境地解决技术问题、环境问题以及品味微妙的消费者需求之满足。
”上述说法应出现于A.巴黎公社失败时 B.世贸组织成立时C.欧元问世时 D.两极格局结束时24.标语、口号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一个时代发展的特征。
按时间顺序排列下列标语、口号①放开肚皮吃饭,鼓足干劲生产②发展才是硬道理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④早包早富,迟包迟富,不包永远不能富A.①④③② B.②③④① C.①④②③ D.①②③④25.右图两部法律所反映的制度,其最主要的区别是A.社会性质不同B.实施群体不同C.主要作用不同D.享受权利不同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注意事项:1.第Ⅱ卷共4页,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答题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26.(13分)国歌是一个国家民族气质和精神面貌的综合体现。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1年清政府制定了大清帝国国歌——《巩金瓯》:“巩金瓯,承天帱,民物欣凫藻,喜同袍,清时幸遭。
真熙皞,帝国苍穹保,天高高,海滔滔。
”(注:“金瓯”在中国古代比喻疆土之完固。
)(1)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清政府为何采用《巩金瓯》作为国歌?(4分)材料二 1912年元旦,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中华民国国歌》:“东亚开化中华早,揖关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国荣光,锦秀山河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
”(2)依据材料二,分析中华民国国歌表达了怎样的政治愿望?(2分)为实规“揖美追欧”,民国政府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方面有何措施?(各举一例)(3分)材料三 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
在讨论新中国国歌时,徐悲鸿建议采用1935年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但有代表认为,这首歌中“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已不可行,主张修改歌词。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义勇军进行曲》创作的背景是什么?(2分)你是否同意有关代表主张修改歌词的建议?为什么?(2分)27.(14分)政府的经济职能对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朝奉行“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使人力无遗而地力殆尽’’的政策,多次颁令实行矿禁,并用“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限制商业活动。
对“客商资本稍多者’’又行“劝借”,稍有不从,“轻则痛行笞责,重则连船拆毁,客商狼藉,号哭水次”,最终“多致卖船弃业”。
(1)依据材料一,归纳清政府采取的经济政策并分析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3分)材料二美国1929 1937年失业率变化图(2)依据材料二,分析美国失业率有何变化?(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政府采取的哪些具体举措导致了这一变化?(4分)材料三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变化图(3)上图反映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GDP增长率出现三个峰值,分别是1957年、1985年和1995年,请概括指出这些峰值出现的关键因素。
(3分)(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政府的经济职能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分)28.(13分)人类文明在交流中相互借鉴,不断发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伏尔泰在谈及孔子思想时叹言道:“欧洲的王族同商人发现东方,只晓得求财富,而哲学家则在那里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的与物质的世界。
”——伏尔泰《礼俗论》(1)材料一中“新的精神……世界”指什么?(1分)“新的精神……世界”中的哪些主张有利于欧洲启蒙思想家进行反封建专制的宣传?(2分)材料二我们必须承认自己百事不如人。
不但物质机械上不如人,政治制度不如人,而且道德不如人,知识不如人,文学不如人,艺术不如人,身体不如人。
——胡适《介绍我自己的思想》(2)依据材料二,归纳胡适对待中西文化的态度。
(2分)为改变上述状况,胡适等人提出了怎样的主张。
(4分)材料三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先进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决不能生吞活剥地、毫无批判地吸收……——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斗争实践,谈谈毛泽东是如何批判地吸收外来文化的?(4分)29.(10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