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4 人口、城市与交通(必刷题)-2019年高考地理人教版二轮复习课件与必刷题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人文地理3.1人口城市与交通2课时课件

A.中心商务区
B.森林公园
C.大型住宅区
D.产业园区
(3)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最有可能( )
A.围绕一个核心向四周扩展 B.沿河流呈条带状延展
C.围绕多个核心向四周扩展 D.沿交通线呈条带状延展
核心考点
第一步:细读图,辨区位 信息①:定位影响汽车站的区位因素。 信息②:辨析地铁站和地铁站沿线所应布局的功能区。 第二步:看功能,找问题 地铁站点的主要服务对象为流动人口,地铁站沿线多为商业区和居住区 第三步:调运知识,求解答案 地铁站点的人流量越大,消费市场往往越大,地铁站点的服务功能越全,其等 级也就越高,故地铁站或地铁站沿线多为中心商务区,城市的空间形态受地铁 线的影响,沿地铁线延伸。
三、课后“静思2分钟”大有学问
我们还要注意课后的及时思考。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在心中快速把刚才上课时刚讲过的一些关键思路理一遍,把老师讲解的题目从题意到解答整个过程 详细审视一遍,这样,不仅可以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轻而易举地掌握一些关键的解题技巧。所以,2分钟的课后静思等于同一学科知识的课后 复习30分钟。
核心考点
热点命题 城市布局与城市功能分区
某条城市地铁线穿越大河,途经主要的客流集散地。下图示意该地铁线各站点综合服务等级。 据此完成(1)~(3)题。
核心考点
(1)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的高低主要取决于( )
A.站点的用地面积
B.周边的人流量
C.站点的信息化水平 D.周边的环境质量
(2)根据所处区位和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推测甲、乙、丙站点沿线区域为( )
基础梳理
判断方法
具体说明
看建筑物密度
商业区建筑物高大稠密,住宅区次之,工业区建 筑物密度最小
地租最高的位置为商业区,其次为住宅区,地租 根据地租水平判断
2019年高考地理仿真专题人口城市与交通

2019年高考地理仿真专题人口城市与交通一、选择题图1为我国某大城市主干街道上的甲、乙两个公交车站台分布图,经统计,不同时刻上下车人数随时间变化有明显差异(见图2、图3)。
读图完成1~2题。
1.图1所示区域最可能是()A.商业区B.住宅区C.工业区 D.公交枢纽【解析】图中两站台都是7:00上车人数多、下车人数少,17:00上车上车人数少、下车人数多,且站台人数多时为上班前和下班后的时间,说明该区域人员多数早出晚归,符合住宅区的特点。
选B。
【答案】B2.关于街道M、N方向的说法,最有可能的是()A.M、N方向皆为郊外B.M、N方向皆近商业区C.M方向近市中心D.N方向近旅游区【解析】我国交通为右行制,据图可知,上车(出行)人数最多的是M方向,N方向出行人数少,说明M方向近社会活动中心。
选C。
【答案】C法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在欧盟国家中较为典型。
历史上,法国长期高度中央集权,巴黎一直是其政治中心。
法国的人口、生产、服务活动高度集聚于巴黎,大巴黎地区人口数量为第二位城市里昂的7倍以上。
20世纪60年代,法国选择了若干边缘城市集聚区建立“平衡城市”,阻滞人口和产业向巴黎集中,以消除巴黎与其他地区之间发展的高度不平衡问题。
读法国“平衡城市”影响范围示意图,回答3~4题。
3.法国人口高度集聚于巴黎的主导因素是()A.地形 B.资源C.交通 D.政治【解析】材料中提及巴黎一直是法国政治中心,人口高度集中于巴黎,则主导因素是政治。
【答案】D4.法国建立“平衡城市”的主要目的是维持边缘城市集聚区的()A.服务门槛 B.服务种类C.服务等级 D.服务范围【解析】通过扩大边缘城市的服务范围,来吸引周边人口集聚在边缘城市附近,从而阻滞人口和产业向巴黎集中。
图中阴影部分为“平衡城市”影响范围,没有提及服务种类和服务等级。
【答案】D2017年1月2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最新人口数据,数据显示,2016年末,中国大陆人口为13.6782亿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21‰。
(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人文”题组命题4大着眼点之(一)人口、城市与交通课件

产业
解析:第 1 题,京津冀地区 2005~2014 年人口—经济增长弹 性变化较大,有升有降,波动变化,A 错误;人口—经济增长 弹性是指某个地区在某个时期的人口增长率与同一时期的经 济增长率的比值,不能由该比值的变化判断人口的变化,B、 D 错误;2000~2014 年经济增长带来人口的大量增加,从而 给资源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压力,C 正确。第 2 题,从京津冀地 区各城市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关系图中可以看出, 京津冀地区城市发展不均衡,因此应促进地区产业错位发展, 引导人口多中心分布,B 正确;北京、天津经济增速都高,且 人口增速都高,不能将北京人口向天津转移,否则会造成天 津人口—经济增长弹性上升、人口压力加大,A 错误;唐山经 济增速高,但人口增速低,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协调度不高, C 错误;石家庄经济增速和人口增速都较低,应大力发展科技, 大力发展资源型产业虽然能带来经济增长,但会造成环境污 染,D 错误。 答案:1.C 2.B
[知能全通]
核心素养下的新高考 对人口迁移及其影响这一社会热点的考查,多以统计图、 表格等为载体,考查考生的区域认知能力,综合思维能力和 人地协调观。在备考复习时,首先要从区域认知的角度明确 迁入地与迁出地的区域特征及其差异,然后综合分析影响人 口迁移的因素和人口迁移产生的影响,最后落脚到人地协调 观这一学科素养上来。
[知能全通]
核心素养下的新高考 人口问题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高考的 常考点之一。高考一般以统计图表或相关材料为载体,考查 考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人地协调观。因此,在复习时,考生 要从综合思维的角度分析图文材料体现的人口问题及其产生 的影响,提出解决人口问题的相关措施,落脚到人地协调观 这一学科素养的培养。
从综合思维角度理解城市化进程市中心区的开发高科技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为追求更好的生存环境市区人口激增地价上涨交通拥城市的拉力和乡村的推力人口迁回市区人口由城市迁往农村和小城镇人口由市区迁往郊区人口由乡村迁往城市农村地域转变为城市地域20世纪80年代以后20世纪7080年代20世纪5070年代19世纪到20世纪上半叶再城市化逆城市化郊区城市化城市化1不同阶段的城市化类型的判读以发达国家为例2城市化进程判断的两个易误点郊区城市化城市郊区化
高考地理复习 人口城市与交通检测题-人教版高三全册地理试题

人口、城市与交通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60分)(2013·某某省某某市统考)读我国部分省区某年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总数的统计图,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图中省区人口变化的判断,正确的是( )A.人口死亡率最高的是B.人口死亡率最低的是某某C.该年净增加人口最多的是某某D.该年净增加人口最少的是某某解析本题考查人口数量的变化,考查考生的地理计算能力。
某某人口总量为7 300万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25%,其该年净增加人口最多。
人口死亡率最高的是某某,人口死亡率最低的是某某,每年净增加人口最少的是某某。
答案 C2.从图中可以看出( )A.与某某相比,某某的老年人口多B.经济发达地区人口出生率较低C.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口自然增长率呈正相关D.与相比,某某的劳动力更充足解析本题考查人口统计图的判读,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由图可知,经济发达地区人口出生率较低,如某某、等。
某某人口总量较大,故某某的老年人口比某某多;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口自然增长率呈负相关;与相比,某某人口数量小,劳动力并不充足。
答案 B(2013·某某师大附中,某某一中联考)读近三十年来我国某省区四个不同年份的人口年龄构成示意图,回答第3题。
3.图中四个年份的先后顺序是( )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③②①④D.④①②③3.按照联合国标准,如果一个地区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10%,则可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该省区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是在( )A.①以后、②之前 B.②以后、③之前C.③以后、④之前 D.④以后、①之前解析本题考查人口老龄化,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由图可知,①年份该省区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到10%,而②年份则超过了10%,说明该省区在①以后、②之前进入老龄化社会。
答案 A(2013·某某省普通高中质量监测)下图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欧洲及附近地区人口迁移方向示意图(箭头表示战后主要移民路径,圆圈内的区域为欧洲核心区)。
(全国通用)2019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人口、城市与交通专题考前必刷题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人口、城市与交通专题考前专练(2018·广东深圳市调研)近年来,不少在城市积累了资金、习得专长的农民工,开始逆向流动、返乡创业。
这类人被媒体称为“城归”。
据统计,近年来“城归”人数累计达到450万。
随着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有更多的“城归”返乡创业,这将给家乡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现实影响。
据此完成1~3题。
1.“城归”返乡创业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产业已达饱和,经济效益不断下降B.城市生活成本过高,环境污染严重C.乡村土地无人耕种,大面积的撂荒D.国家优惠政策实施,乡村经济蓄势发展2.“城归”给乡村带来的是人口红利升级,人口红利升级指的是“城归”人员( ) A.技能与素质的提升B.年龄构成的年轻化C.数量的大幅度增多D.性别结构的均衡化3.“城归”现象最先给乡村带来的社会效益是( )A.增加家庭收入,改善环境质量B.有效解决留守儿童和老龄化问题C.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完善基础设施D.促进农业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答案 1.D 2.A 3.B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随着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有更多“城归”返乡创业,将会给家乡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很多现实影响。
“城归”返乡创业的出现与国家优惠政策实施,乡村经济蓄势发展有关。
故选D。
第2题,“城归”人员在城市积累了资金和技术,为乡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帮助,有利于促进乡村振兴,使得乡村人口红利升级。
故选A。
第3题,过去由于大量农民工进城务工,使得农村产生大量的留守儿童和农村老年人口占比上升,而“城归”现象的出现,可以有效解决留守儿童和老龄化问题。
增加家庭收入和促进农业规模化发展属于带来的经济效益,不属于社会效益;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及基础设施建设不是最先带来的社会效益。
故选B。
(2018·全国文综Ⅲ)大别山区某国家级贫困县农民可分为跨村种田大户农民、种植自家承包地农民、本地务工务农兼业农民和常年外出务工农民等类型。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人文地理1人口城市与交通(3课时)课件高三全册地理课件

核心考点
热点命题 交通线路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如图为107国道邯郸——武汉段及其附近区域简图,读图,回答第(1)~(3)题。
(1)该段国道能够( ) ① 增加沿线商业网点数量
② 促进沿线地区人口流动
③ 缓解陇海铁路运输压力
④ 促使省会城市空间形态呈带状分布
A.①② C.①③
B.③④ D.②④
核心考点
(2)图示区域内,( )
A.地形复杂多样,风能资源丰富
B.以水田农业为主,水稻播种面积大
C.国道以西公路建设难度小,路网密度大
D.南部水资源丰富,可跨流域向北部调水
(3)图中黄河以北部分地区将生产冬小麦的土地休耕,种植雨热同季的春玉米。该做法可
以( )
① 提高太阳辐射利用率
② 缓解地下水紧张状况
③ 增强农作物抗旱能力
经典考题
(2017·天津文综)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经典考题
(1)结合图中所示信息,说明京、津两城市间铁路线较密集的主要社会经济原 因。请回答两项。 2016年,唐山至承德的铁路正式开通,使京津冀地区的铁路网进一步完善。 (2)唐山至承德之间铁路修建的工程难度较大。据图所示信息说明原因。 (3)京津冀地区铁路网的完善,提升了承德市的旅游服务功能,对承德市社会 经济发展有何促进作用?请回答两项。
课堂小结
一、选择交通运输方式的方法 (1)客运 (2)货运 二、交通线区位分析方法 (1)宏观 (2)微观 三、交通运输线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基础梳理
三、交通运输线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因素
对农业 的影响
对工业 的影响 对城市 的影响 对商业 的影响
影响
交通线对商品农业的影响最明显,商品农业一般沿交通线分布;乳畜业、 园艺业等产品容易腐烂变质,需要及时运输,也要沿交通线分布;自给农 业对交通线分布要求较低;交通线的延伸,扩大了商品农业的销售范围
高考专题04 人口、城市与交通(必刷题)-2019年高考地理人教版二轮---精校解析Word版

高考专题04人口、城市与交通一、单选题下图是“我国2002年-2050年人口负担率(非劳动人口与劳动人口之比),老龄化率(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和劳动人口数量(15-64岁)统计预测图”,完成下列小题。
1.A、B、C三条曲线分别代表A.人口负担率、老龄化率、劳动人口数B.劳动人口数量、老龄化率、人口负担率C.劳动人口数量、人口负担率、老龄化率D.人口负担率、劳动人口数量、老龄化率2.关于图示说法正确的是A.预计2033年非劳动人口增长超过劳动人口增长B.严格控制人口增长依然是我国目前最重要的人口措施C.图示预计未来劳动力就业压力大是社会急需解决问题D.在2011年之前劳动人口增长比非劳动人口增长快【答案】1. C 2. D【解析】2.由于人口负担率曲线在2011年之前都是持续下降的,所以可以推测出2011年之前劳动人口数量增长快于非劳动人口增长数量,而2011年之后非劳动人口增长超过劳动人口增长,A错误,D正确;我国目前出现的新的人口问题是老龄化家中,人口负担加重,所以适当放宽计划生育,可以缓解老龄化问题,B错误;未来劳动人口数量下降导致就业压力减小,C错误。
3.为了延缓人口老龄化进程,我国自2016年1月1日起实施全面二孩政策。
全面二孩政策出台后,许多家庭却并不打算生育第二个孩子,与此现象关系不大的是A.子女生养和教育成本高B.目前我国的社会养老保障水平高,对子女依赖程度低C.部分70后父母年龄偏大,生育二孩健康风险较大D.部分育龄女性受教育程度提高,生育观念有所改变【答案】B下表为我国2017年城市春运人口迁出率迁入率前十位情况列表。
读表完成38—39题。
4.由此可知A.深圳市迁出率大于广州市 B.上海市迁出率大于北京市C.茂名市迁入率大于梅州市 D.毫州市迁入率大于宿州市5.此次春运中,客流量最小的交通运输方式是A.航空运输 B.铁路运输 C.海洋运输 D.公路运输【答案】4.A 5.C【解析】4.由表中信息可知,深圳市迁出率排第一位,广州市迁出率排第五位,深圳市迁出率大于广州市故A正确。
2019-2020年高考地理高考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二第1讲人口城市与交通课件

刷典题 把脉高考
研考向 突破高考
抢高分 规范训练
高考 命题探源
解析
注意读图,从图中的信息分析,铁路线影响要结合当地情况进行回答。第(1)
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现有高铁主要分布在苏南,现有的铁路也是苏南多,
苏北、苏中地区铁路少,从此看出铁路布局不合理,苏北、苏中地区铁路标
准低。影响苏北、苏中地区发展,制约江苏经济的协调和均衡发展。第(2)
刷典题 把脉高考
研考向 突破高考
抢高分 规范训练
高考 命题探源
试题
考点二 人口迁移及其影响因素
(2016·高考浙江卷)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一直维持在 2 亿人以上,且持
续增长,城乡间人口流动是主要的流动形式。完成 3~4 题。
3.城乡间人口流动与城市经济发展、农村经济水平提高联系密切,下面三
者关系排序应是( D ) ①城乡间人口流动 ②农业专业化发展 ③城市工业、服务业发展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③→②→①
D.③→①→②
刷典题 把脉高考
研考向 突破高考
抢高分 规范训练
高考 命题探源
试题
4.关于我国人口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人口流动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 B.生态环境是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 C.区域协调发展会减缓流动人口增长 D.小城镇人口向大城市流动可提高城市化水平
研考向 突破高考
抢高分 规范训练
高考 命题探源
解析
第 13 题,该机场位于北大西洋空中航线的必经之处,该机场位于纽芬兰岛 上。该岛是北美洲的最东端,是飞机在飞离北美洲、飞往欧洲地区最后的补 给点,也是由欧洲飞往北美地区航线上,在飞近北美大陆时的第一个补给点, 故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让其成为最繁忙的机场,A 项正确。第 14 题,随着飞 机制造技术的发展,飞机载油量增加,单位距离能耗降低,飞机携带的燃油 可满足横渡大西洋的需要,已没有必要再经停该航空港,D 项正确。
新资料2019年高考地理二轮练习练习:人口、城与交通

新资料 2019 年高考地理二轮练习练习:人口、城与交通( 限时: 45 分钟总分值: 100 分 )【一】选择题 (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选对得 4 分。
共 44 分 )(2018 ·纲领全国文综, 9) 下列图表示某地区人口密度。
读图,达成第 1 题。
1、甲、乙两地都形成了特大城市。
与甲地对比,乙地形成城市的区位优势是() 。
A、地形平展B、水源充分C、陆路交通方便D、水道交通枢纽(2018 ·四川文综, 3) 下列图为亚洲某国年降水量散布图。
读图达成第 2 题。
2、据图示信息推测,甲、乙、丙、丁四城市中,人口数目最多的应是() 。
A、甲城市B、乙城市C、丙城市D、丁城市读 2017 年某市常住人口年纪组成图 ( 左 ) 和外来常住人口流向变化图 ( 右) ,回答 3~4 题。
3、从图中信息可知, 2017 年该市() 。
A、人口出生率特别高B、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C、人口自然增添率在上涨D、流向郊区的外来人口数目多于流向中心城区的4、该市外来常住人口流向的变化将会() 。
A、促使郊区的城市化进度B、解决中心城区环境污染问题C、使城市服务范围减小D、使中心城区的第三家产大批向郊区转移下边图甲为各种土地利用付租能力表示图,图乙为某城市的功能分区模型图( 假定在同一均质平原条件下) 。
读图回答 5~6 题。
5、图中对应关系正确的选项是()。
A、①—商业区B、②—住所区C、③—工业区D、④—农业区6、若是考虑放射式交通线的阻碍,那么图乙可能变化为下列图中的() 。
(2018 ·南京模拟 ) 图中横轴表示从事制造业的人口占总员工的百分比,纵轴表示人均 GDP(美元 ) 。
读图回答 7~ 8 题。
7、①②③④四个国家中,城市化进度中可能出现逆城市化的是() 。
A、①B、②C、③D、④8、图中箭头最可能代表的是()。
A、高科技产品B、人口迁徙C、家产转移D、资本和技术(2018 ·济南高三模拟 ) 下列图为郑 ( 州 ) 西 ( 安 ) 铁路客运专线表示图。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二部分全国卷选择题逐题分析专题四人口城市与交通课件

不同城市等级 交通布局的区 ;区域城市化 位
2018 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影响
2017
城市功能分区 与空间形态
2016
城市化与城市功能分区、 服务体系
人口迁移的原 因及影响
【考情分析】本专题考查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地理实践力以 及人地协调观等学科素养,难度中等。人口部分题目往往以人 口统计图为材料,题目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在选项中判定图 文数据的呈现的原因或后果;二是通过计算图中的数据,判断 相关人口数据的时空变化。城市部分题目往往以城市空间结 构图或图文材料为背景,题目表现为在判定、判读基础上的成 因与后果分析,重在考查在经济原因下城市功能分区的形成和 城市化带来的影响。交通部分题目往往以某区域的交通线路 分布的图文材料为背景,多为判定交通布局的区位因素。
商业区一般呈点状、线状,住宅区和工业区一般呈面状 商业区昼夜人口差别最大,白天人口多,晚上人口少;住宅 区与商业区变化相反;工业区人口昼夜差别最小 商业区建筑物高大稠密,住宅区次之,工业区建筑物密度 最小
住宅区、工业区不断向郊外移动,市中心比例逐渐下降; 商业区虽也有向郊区交通便捷处移动趋势,但幅度较小, 在市中心上升幅度较大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二部分全国卷选择题逐题分析专题四人口城市与交通课件
2021/4/17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二部分全国卷选择题逐题分析专题四 人口城市与交通课件
1
专题四 人口、城市与交通
年份 全国卷Ⅰ
全国卷Ⅱ 全国卷Ⅲ
2020 建筑布局与盛行风的关系
人口增长
2019
人口结构、人口迁移的影 响;交通布局的区位及意义
3.城市功能区布局的判读方法 城市功能区的判断可根据面积的大小、距市中心远近、形态 特征等来分析,具体如表所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4月专题04 人口、城市与交通
一、单选题
下图是“我国2002年-2050年人口负担率(非劳动人口与劳动人口之比),老龄化率(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和劳动人口数量(15-64岁)统计预测图”,完成下列小题。
1.A、B、C三条曲线分别代表
A.人口负担率、老龄化率、劳动人口数
B.劳动人口数量、老龄化率、人口负担率
C.劳动人口数量、人口负担率、老龄化率
D.人口负担率、劳动人口数量、老龄化率
2.关于图示说法正确的是
A.预计2033年非劳动人口增长超过劳动人口增长
B.严格控制人口增长依然是我国目前最重要的人口措施
C.图示预计未来劳动力就业压力大是社会急需解决问题
D.在2011年之前劳动人口增长比非劳动人口增长快
【答案】1. C 2. D
2.由于人口负担率曲线在2011年之前都是持续下降的,所以可以推测出2011年之前劳动人口数量增长快
于非劳动人口增长数量,而2011年之后非劳动人口增长超过劳动人口增长,A错误,D正确;我国目前出现的新的人口问题是老龄化家中,人口负担加重,所以适当放宽计划生育,可以缓解老龄化问题,B错误;未来劳动人口数量下降导致就业压力减小,C错误。
3.为了延缓人口老龄化进程,我国自2016年1月1日起实施全面二孩政策。
全面二孩政策出台后,许多家庭却并不打算生育第二个孩子,与此现象关系不大的是
A.子女生养和教育成本高
B.目前我国的社会养老保障水平高,对子女依赖程度低
C.部分70后父母年龄偏大,生育二孩健康风险较大
D.部分育龄女性受教育程度提高,生育观念有所改变
【答案】B
下表为我国2017年城市春运人口迁出率迁入率前十位情况列表。
读表完成38—39题。
4.由此可知
A.深圳市迁出率大于广州市 B.上海市迁出率大于北京市
C.茂名市迁入率大于梅州市 D.毫州市迁入率大于宿州市
5.此次春运中,客流量最小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A.航空运输 B.铁路运输 C.海洋运输 D.公路运输
【答案】4.A 5.C
4.由表中信息可知,深圳市迁出率排第一位,广州市迁出率排第五位,深圳市迁出率大于广州市故A正确。
同理可知:上海市迁出率小于北京市;茂名市迁入率小于梅州市;毫州市迁入率小于宿州市,故B、C、D 错误。
5.由表格可知:国内的人口迁移,主要是沿海与内陆之间的人口迁移,因此海洋运输客流量最小,故C正
确。
【点睛】本题组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属容易题。
读某区域城市功能区空间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
6.中心商务区外围主要的功能区是
A.工业区 B.高级住宅区
C.公共住宅区 D.混合功能区
7.该区域价格最高的功能区是
A.工业区 B.公共住宅区
C.中心商务区 D.混合功能区
8.该区域合理布局公共住宅区考虑的因素主要有
A.人口分布、产业结构B.功能分区、基础设施
C.土地价格、休闲娱乐D.环境质量、历史文化
【答案】6.D 7.C 8.B
8.该区域合理布局公共住宅区考虑的因素主要有功能分区、基础设施,地价不能太高,又要方便人们生活、工作,B错。
公共住宅区不考虑产业结构分布,A错。
休闲娱乐不是公共住宅区考虑因素,C错。
环境质量较差、历史文化因素很少,D错。
【点睛】区域价格最高的功能区是中心商务区,地价从中心商务区向四周递减,工业区地价最低。
依据图例判断,中心商务区外围主要的功能区是混合功能区。
合理布局公共住宅区考虑的因素主要有功能分区、
基础设施。
是从地价、生活工作实际角度考虑。
2016国际海绵城市建设论坛暨第十四届泉州市科协学术年会于12月25日在泉州举行,本次大会以“让城市不再看海”为主题,海内外300余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襄盛举,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海绵城市建设的成功案例。
下图为某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9.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对水循环整个环节影响最明显
A.下渗 B.地表径流 C.降水 D.水汽输送
10.活水公园对城市环境的有利影响有
①缓解热岛效应②减轻城市内涝③降解污染物,净化水体④提供工业用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1.公园中荷花池在缓解城市内涝问题中最主要的功能是
A.美化城市环境 B.增加下渗量
C.调节小气候 D.保护生物多样性
【答案】9.B 10.A 11.B
9.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通过雨水收集井,将雨水收集起来,直接影响了雨水汇集形成地表径流,即对水循环整个环节影响最明显地表径流;雨水收集对下渗影响小;对降水和水汽输送没有直接影响。
选B正确。
10.活水公园将雨水收集,有利于减轻城市内涝,②正确;建造的荷花池增加了城市湿地面积,有利于缓解热岛效应,①正确;处理后进行合理利用,有利于降解污染物,净化水体,③正确;提供工业用水,不属于对城市环境的有利影响,④错。
选A正确。
易等互联网企业起步。
2013年,中关村核心区构建国内
首条高度聚集资源的“创业大街”。
阅读材料,读图,据此回答47-50题。
14.清代时,海淀一带盛产京西稻。
人们利用地势高差,逐级蓄水,兴修河渠水利工程,形成层级分明的灌溉系统。
站在玉泉山和万寿山上俯视四周,山下不仅是水田连接两山,更是一幅天然美丽的水乡画卷。
清代海淀一带种植京西稻的有利自然条件有
①季风气候,冬季温暖,热量充足②地势低洼,湖泊众多
③泉水众多,水质好④黑土广布,土层深厚而肥沃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
15.海淀一带农业景观和园林景观,反映出的地域文化特征是
A.开放、外向 B.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C.等级森然,长幼有序 D.中规中矩
16.今天的中关村核心区
A.以住宅区为主,人口数量多 B.名中学众多,应主要发展教育培训
C.因地价高,适合发展为商业区 D.建筑物高大,土地利用集约
17.从村落农田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海淀、中关村的变迁直接反应了该地区
A.交通通达程度的提高 B.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
C.地域分化程度的降低 D.土地地租水平的提升
【答案】14.B 15.B 16.D 17.B
【点睛】本题易错选成其他答案,注意题干要求“直接反应”。
拉日铁路全长253km,设拉萨、曲水、尼木、仁布、日喀则等14个客运站、会让站。
它是青藏铁路的支线,全程单线,最高时速120km。
海拔在3600m至4000m之间,桥隧占总工程量的46.69%。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8.影响拉日铁路选线的主要因素有
A.技术、气候 B.气候、地形 C.聚落、技术 D.地形、聚落
19.拉日铁路沿线桥隧占比高,众多桥隧可发挥的作用是
A.保护生态环境 B.增大交通流量 C.降低高寒缺氧危害 D.节省投资成本
20.拉日铁路采取单线修建的原因是
A.地形地质条件复杂 B.受技术条件限制 C.提高运行速度 D.运输量有限
【答案】18.D 19.A 20.D
18.由图可知,拉日铁路主要沿河谷布局,兼顾周边的城市,故影响主要因素为地形与聚落。
19.拉日铁路沿线气候、地形复杂,生态脆弱,众多桥隧可减少对沿途生态的破坏,保护生态环境。
桥隧
不能增大交通流量或降低高寒缺氧危害,会增加投资成本。
22.依据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开心果为深根性树种,主根深入土层可达7米,水平支根可达10-15米,树龄可达300年之久。
果实不仅鲜食,炒食,榨油,还广泛用于制糖,点心等食品工业。
材料二伊朗凭借当地种植气候的优越条件,开心果年产量可达几十万吨以上,常居世界第一位。
图中甲附近地区为伊朗开心果主产区。
(1)据材料推测开心果的生长习性。
(2)若我国新疆大量种植开心果,可能给当地带来哪些有利影响。
(3)试评价阿巴丹的城市区位。
【答案】(1)喜光(喜热);耐旱;耐盐碱。
(2)防风固沙,改善环境;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增加农民收入。
(3)有利:地理位置优越,沿海平原、地形平坦,平坦石油资源丰富,海运便利,临近河流;缺点:水源短缺,政治动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