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必修四《谏太宗十思疏》word练习题
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4学业分层测评19 谏太宗十思疏 Word版含解析.doc

学业分层测评(十九) 谏太宗十思疏[基础巩固层]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必浚.其泉源浚:疏通B.而况..于明哲乎而况:何况C.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冲:前进,进取D.能克.终者盖寡克:能【解析】C项,冲:虚。
【答案】 C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必固其根本..B.傲物则骨肉为行路..C.则思知足....以自戒D.凡百元首【解析】A项,根本,古义:树木的根,今义: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部分;B项,行路,古义:路人,今义:走路;D项,元首,古义:君主、帝王,今义:国家的最高领导人。
【答案】 C3.对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导学号:17140072】①不念于居安.思危②则思知止以安.人③信者效其.忠④失其.所与,不知A.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解析】①句,形容词作名词,安逸的环境;②句,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安定;③句,代词,他的;④句,代词,自己的。
【答案】 B4.下列句子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A.貌恭而不心服B.惧满溢则思江海而下百川C.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D.代下司职【解析】A项,“心”,名词作状语,在心里;B项,“下”,名词作动词,居于……之下;C项,“忧”,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忧。
【答案】 D5.下列没有倒装句式的一项是()【导学号:17140073】A.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B.夫晋,何厌之有C.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解析】B项,宾语前置句;C项,状语后置句;D项,定语后置句。
【答案】 A[阅读提升层]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9题。
上皇帝书(节选)苏洵嘉祐三年十二月一日,眉州布衣臣苏洵,谨顿首再拜冒万死上书皇帝阙下……臣自惟疏贱,未敢遽言,而其近而....易行,浅而易见者,谨条为十通,以塞明诏。
……其六曰,臣闻法不足以制天下,且.法必有所不及也。
《谏太宗十思疏》课后练习(含答案)

《谏太宗十思疏》课后练习一、文言文阅读阅读《谏太宗十思疏》,完成下面小题。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
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岂其取之易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1.下列对课文中有关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君当神器之重”中的“神器”指的是帝位。
B.“居域中之大”中的“域中”指天地间。
《老子》认为“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
C.“凡百元首”中的“元首”指的是帝王。
D.“竭诚则胡越为一体”中的“胡越”指春秋时两个彼此敌对的诸侯国,这里代指唐朝的敌对国。
2.对选文中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魏征没有忘记唐太宗与自己的主仆、君臣关系,在文中称自己“下愚”,尊称皇帝为“明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表意委婉而又通达,合情而又合理。
B.作者以“固本浚源”为喻来说明君主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一定要“积其德义”。
因此,“德义”是君主应具备的重要品质。
C.作者认为治国仅靠“严刑”“威怒”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要以“德义”来赢得民心,最终消解人民心中的“怨”,才能确保社稷的稳定长久。
D.作者将百姓妙喻为水,将帝王比喻为行船。
水能浮载行船,但也可以将行船倾翻。
直接明了地告诫唐太宗不要低估人民的力量,警惕人民“覆舟”的危害。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021年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谏太宗十思疏》练习卷(答案详解)

【最新】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谏太宗十思疏》练习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求木之长.者(zhǎnɡ)正身黜.恶(chù)虑壅.蔽(yōnɡ)B.塞.源而欲流长(sāi)戒奢.以俭(shē)惧谗.邪(chán)C.浚.其泉源(jùn)鸣琴垂拱.(ɡǒnɡ)弘兹.九德(zī)D.代下司.职(sī)神器之重.(zhònɡ)殷.忧(yīn)2.下列句中加点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敬:谨慎B.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冲:冲要C.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黜:排斥、罢免D.能克.终者盖寡克:能3.对下列句中的“以”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①斯亦伐根以求木茂②振之以威怒③则思知足以自戒④董之以严刑A.①②用法不同,③④用法相同B.①②用法相同,③④用法不同C.①③用法不同,②④用法相同D.①③用法相同,②④用法相同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方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B.以弱.天下之民C.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D.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5.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惧满溢则思江海而下百川A.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B.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C.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D.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6.下列各句中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B.振之以威怒C.载舟覆舟,所宜深慎D.文武并用,垂拱而治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第小题。
人有明珠,莫不贵重,若以弹雀,岂非可惜?况人之性命甚于明珠,见金钱财帛不惧刑网,径即受纳,乃是不惜性命。
明珠是身外之物,尚不可弹雀,何况性命之重,乃以博.财物耶?群臣若能备尽忠直,益国利人,则官爵立至。
皆不能以此道求荣,遂妄受财物,赃贿既露,其身亦殒,实为可笑。
《谏太宗十思疏》练习题(附参考答案)

《谏太宗十思疏》练习题与答案一. 选择题:1. 下列加点词语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1.AA.木(chang)之长者浚(jun)其泉源B.虑雍(yong)蔽正身黜(chu)恶C.克终者盖(gai)寡董(dong)之以严刑D.垂拱(gong)而治仁者播(bo)其惠2. 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DA. 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枚:加强自身修养B. 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狩猎时网开一面以示有度C. 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选拔有才能的人D. 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老百姓3. 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AA.无以怒而滥刑B.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C.恩所加,则思无因以谬赏D.将有作,则思知止有安人山峦为晴雪所洗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4. 下列四组句点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4.BA.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B.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项王曰:“沛公安在?” 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B.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D.文武并用,垂拱而治不求闻达于诸侯今治水军八十万众二. 填空题:5. 根据课文内容默写填空: 5.略① 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塞源而欲流长也。
② 怨不在大,可畏惟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忧懈怠,______________________;惧谗邪,_______________;④总此十思,宏兹九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武并用,垂拱而治。
6.魏征(580—643),字_____,唐太宗封之为__________,文集有《_______________》。
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一种专用文体。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19《谏太宗十思疏》习题1

《谏太宗十思疏》习题一、基础训练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A .塞源 稼穑 萧瑟 掉色B .壅蔽 慵懒 臃肿 佣金C .罢黜 抽搐 见绌 处暑D .谏诤 僭越 槛车 间隔解析 A .色:sh ǎi ;B.佣:y òn ɡ;C.处:ch ǔ。
答案 D2.下列各句中,对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人君当神器之重 指帝位B .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 自我约束C .可以养松乔之寿 像松树一样的长寿D .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忽视,轻视解析 C .“松”指赤松子,“乔”指王子乔,传说中的仙人。
答案 C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 .承天景命 春和景明B .虽董之以严刑 余将董道而不豫兮C .莫不殷忧而道著 致殷勤之意D .念高危 危楼高百尺解析 A .大/阳光;B.督责/正;C.深/热情慰问;D.都是“高”。
答案 D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其可忽乎其皆出于此乎B.⎩⎪⎨⎪⎧ 生乎吾前浩浩乎如冯虚御风C.⎩⎪⎨⎪⎧ 戒奢以俭树之以桑D.⎩⎪⎨⎪⎧ 无因喜以谬赏因河为池解析 A .前,表反问语气;后,表推测语气;B.前,介词“在”;后,形容词词尾;C.都是介词,用;D.前,因为;后,凭借。
答案 C5.对下列各句的句式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人君当神器之重:“重”是“神器”的定语,应按“人君当重之神器”的语序翻译。
B.戒奢以俭:“以俭”是后置的介宾短语,应按“以俭戒奢”的语序翻译。
C.董之以严刑:“以严刑”是后置的介宾短语,应按“以严刑董之”的语序翻译。
D.思三驱以为度:“以”后省略了“之”,翻译时应加上。
答案 A6.下列对各句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一定要崇尚政权的高大,永保江山的美好。
B.傲物则骨肉为行路——傲慢地对待人,就是亲人也会走在路上(连理也不理)。
C.怨不在大,可畏唯人——怨恨不在大小,可怕的只有百姓。
2019-2020学年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练习:19 谏太宗十思疏巩固提升案 Word版含解析

一、基础考查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疏浚./逡.巡壅.蔽/雍.正偏裨./裨.益B.载.舟/记载.毗.邻/先妣.塞.责/边塞.C.谬.赏/绸缪.船舷./弦.歌果脯./胸脯.D.黜.恶/处.方磋.商/嗟.叹勒.索/勒.令解析:选B。
A.jùn/qūn,yōng,pí/bì;B.zài/zǎi,pí/bǐ,sè/sài;C.miù/móu,xián,fǔ/pú;D.chù/chǔ,cuō/jiē,lè。
2.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将有所作则思知止以安.人B.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C.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D.何必劳.神苦思解析:选C。
A项,安:使动用法,解释为“使……安宁”。
B项,正:使动用法,解释为“使……端正”。
C项,乐:意动用法,解释为“以……为乐”。
D项,劳:使动用法,解释为“使……劳累”。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B.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C.傲物则骨肉..为行路D.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解析:选C。
骨肉:古今义都指有血缘关系的人。
4.下列语句分为四组,全部是魏征认为君王应该拥有的品德的一组是()①善始善终,竭诚待下②怨不在大,可畏唯人③载舟覆舟,所宜深慎④谦冲自牧,慎始敬终⑤虚心纳下,正身黜恶⑥鸣琴垂拱,不言而化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④⑤D.②③⑥解析:选C。
②和③都是说明人民的力量值得敬畏,⑥是国家大治所达到的境界。
排除这三项即可。
二、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历金吾前卫经历。
上书论国家大计。
太祖奇黄福,字如锡,昌邑人。
洪武中,由太学生...之,超拜工部右侍郎。
建文时,深见倚任。
成祖列奸党二十九人福与焉成祖入京师福迎附李..景隆指福奸党福曰臣固应死但目为奸党则臣心未服帝置不问,复其官。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谏太宗十思疏 粤教版必修4.doc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谏太宗十思疏粤教版必修4一、基础训练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浚.其泉源()懈怠.()雍.蔽()黜.恶()谬.赏()谗.邪()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人君当.神器之重(2)能克.终者盖寡(3)则思谦冲.而自牧(4)虽董.之以严刑(5)傲物则骨肉..为行路(6)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7)惧满溢则思江海而下.百川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十年春,齐师伐.我斯以伐.根以求木茂B.既克.,公问其故能克.终者盖寡C.简.能而任之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D.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赢粮而景.从4.名句默写。
(1)不念于,,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以伐根以求木茂,。
(2)有善使者实繁,。
(3)竭诚则吴越为一体,。
二、课堂练习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题目。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
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怨不在大,可畏唯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奔车朽索,其可忽乎?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而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
总此十思,弘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
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5.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承天景命..景命:重大使命B. 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行路:在路上走C. 莫不殷忧..而道著殷忧:深忧 D. 则思知止以安人..安人:安民,使百姓安宁6.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 何必劳.神苦.思B. 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C. 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D.项伯杀人,臣活.之7.下列对“十思”内容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作者在最后一段提出了全文的观点:文武争驰,君臣无事,鸣琴垂拱,不言而化。
粤教版必修4练习:第4单元19谏太宗十思疏 同步练习Word版含解析

19谏太宗十思疏自古以来,“伴君如伴虎”,稍有不慎,轻者贬谪削官,重者惨遭灭门之祸。
功臣谋士谈虎色变,封堵进谏言路。
如比干被剖腹挖心、屈原遭放逐、司马迁蒙宫刑之辱等。
但是仍有无数谋臣良相,他们怀着一颗赤胆忠心,出于对国家命运的深虑、对民族存亡的忧患,勇敢地向君王冒死直谏,赢得一世美名。
美字体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赏美文一双筷子何以毁掉一个国家秦强《韩非子·喻老》中载:“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
”贵为一国之君的纣王做了一双象牙筷子,就让身为三贤之一的太师箕子感到恐怖,原因在于,箕子害怕的不是象牙筷子本身,而是由象牙筷子引发的一系列后果。
象牙筷子肯定不能配土瓷瓦器,要配犀碗玉杯;犀碗玉杯肯定不能盛粗茶淡饭,要配山珍海味。
吃山珍海味就不能粗布葛衣、茅草陋屋,道上。
(有删减)【课内挖掘】魏征是唐太宗的一面镜子,魏征的直言敢谏照出了太宗的宽容与大度,魏征的“十思”也照出了太宗的骄奢之气与蜕变之态。
正因为魏征这面镜子的存在,唐太宗才悬崖勒马,保住“从谏如流”的晚节,使贞观盛世得以善始善终。
从此一段君臣佳话亘古流传,一代盛世光景彪炳千秋。
这是魏征的幸事,是太宗的幸事,也是天下的幸事。
[写作运用]适合“为政者善纳谏”“从谏如流”“广开言路”“倾听”等话题。
【课外运用】“从谏如流”常被用来形容能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
古语云:“古之贤君,其从谏也,犹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由此可见,古人对此是非常推崇的。
波兰的谚语也说:“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
”至此,我们是否可以下个结论:从谏如流,多多益善,听从一切的谏议?否也,我认为。
因为塞纳克说:“相信一切人和怀疑一切人,其错误是一样的。
”但丁也斩钉截铁地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既然这么多的古训、名人的说法都莫衷一是,所以我认为:最好给“从谏如流”上把锁。
这不仅符合唯物主义的要辩证地看问题的理论,同时,也已被许许多多的事例所证明。
商纣王自高自大,一意孤行,最终落得个葬身火海;唐太宗虚心纳下,开创“贞观盛世”;楚怀王闭目塞听,弃屈子的诤谏于不顾,无奈客死他乡;齐威王善于纳谏,门庭若市,赢得诸侯朝拜。
第4单元 谏太宗十思疏 训练 配套练习 Word版含答案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B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C .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D .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 【解析】 B 项为形容词用作动词,其他三项均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答案】 B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导学号:76722072】A.⎩⎪⎨⎪⎧臣闻求木之.长者人君当神器之.重B.⎩⎪⎨⎪⎧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必竭诚以.待下C.⎩⎪⎨⎪⎧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虽.董之以严刑D.⎩⎪⎨⎪⎧根不固而.求木之长而.况于明哲乎 【解析】 B 项均为目的连词,来。
A 项,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定语后置的标志。
C 项,连词,虽然/连词,即使。
D 项,连词,表转折,却/连词,表递进,更。
【答案】 B3.下列各句中,词类活用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 A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B .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C .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D .总此十思,宏.兹九德 【解析】 A 、B 两项都是使动用法。
C 项形容词用作名词。
D 项形容词用作动词。
【答案】 AB4.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A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B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C.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D.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解析】C项与例句都是判断句。
A项,介词结构后置。
B项,被动句。
D项,陈述句。
【答案】 C5.在横线上补写出空缺的句子。
【导学号:76722073】(1)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课时训练19 谏太宗十思疏 Word版含解析.doc

课时训练19谏太宗十思疏基础夯实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进谏./饯.别疏浚./俊.俏殷.忧/殷.红B.崇.高/鬼祟.竭.诚/应届.苟.免/污垢.C.朽.索/珍馐.谦.冲/悭.吝懈.怠/携.带D.谗邪/禅.意黜.恶/雏.鸟谬.赏/绸缪.项,jiàn,jùn,yīn/yān。
B项,chóng/suì,jié/jiè,gǒu/gòu。
C项,xiǔ/xiū,qiān,xiè/xié。
D 项,chán,chù/chú,miù/móu。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自牧:自我约束B.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三驱:狩猎时网开一面以示有度C.弘兹九德,简能..而任之简能:选拔有才能的人D.鸣琴垂拱..,不言而化垂拱:拜谒项,“垂拱”,是指垂衣拱手,这里比喻天下很轻易地实现大治了。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将有所作则思知止以安.人B.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C.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D.何必劳.神苦思项,“安”,使动用法,解释为“使……安宁”。
B项,“正”,使动用法,解释为“使……端正”。
C 项,“乐”,意动用法,解释为“以……为乐”。
D项,“劳”,使动用法,解释为“使……劳”。
能力提升一、延伸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4~7题。
古今论谏,常与讽而少直。
其说盖出于仲尼。
吾以为讽、直一也,顾.用之之术何如耳。
伍举进隐语,楚王淫益甚;茅焦解衣危论,秦帝立悟。
讽固不可尽与,直亦未易少之。
吾故曰:顾用之之术何如耳。
然则奚术而可?曰:机智勇辩如古游说之士而已。
夫游说之士,以机智勇辩济其诈,吾欲谏者,以机智勇辩济其忠。
请备.论其效。
周衰,游说炽于列国,自是世有其人。
吾独怪夫谏而从者百一,说而从者十九,谏而死者皆是,说而死者未尝闻。
粤教版高一语文必修4_《谏太宗十思疏》基础练习1

《谏太宗十思疏》基础练习一、基础巩固(25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 求木之长. 长:高凡百元首.. 元首:帝王B.⎩⎨⎧ 必浚.其泉源 浚:疏通、深挖承天景.命 景:大C.⎩⎨⎧ 虽董.之以严刑 董:督责夫在殷.忧 殷:深重D.⎩⎨⎧ 将有作. 作:作为所宜.深慎 宜:应该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奔车朽索,其.可忽乎则智者尽其.谋B.⎩⎨⎧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C.⎩⎨⎧ 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失其所.与,不知D.⎩⎨⎧ 则思知止以.安人虽董之以.严刑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国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①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②傲物则骨肉..为行路③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④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⑤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⑥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A.①③④B.②③⑥C.①④⑤ D.②⑤⑥4.下列加点词语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B.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C.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D.总此十思,宏.兹九德5.对下列句子的句式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省略句)B.虽董之以严刑 (宾语前置句)C.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省略句)D.震之以威怒(状语后置句)6.翻译下面的句子。
(10分)(1)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3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
(3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高中语文谏太宗十思疏同步练习(二)粤教必修四

高中语文谏太宗十思疏同步练习(二)粤教必修四高中语文谏太宗十思疏同步练习(二)粤教必修四高中语文谏太宗十思疏同步练习(二)粤教必修四一、积累运用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不相同的一项是〔〕A.浚.流竣.工俊.秀峻.岭逡.巡B.谦.虚嫌.弃赚.钱缣.帛廉.洁C.慎.重缜密嗔怪瞋.目禛.瑞D.隘.死溢.美谥.号关隘.一镒.2.下列加点的词语活用情况相同的一项是〔〕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A.则思江海下.百川则思知止以安.人飞外连衡而斗.诸侯前辟四窗,垣墙..周庭C.今媼尊.长安君之位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D.择善.而从之3.下列句子中与“粪土当年万户侯〞中活用情况相同的一项是〔〕A.则思正身以到恶B.何必劳神苦思C.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D.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4.下列加点的词按活用情况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日.削月.割,以趋于亡②为肥甘..不足于口与③序八州而朝.同列④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⑤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⑥吾从而师.之A.①/②④⑤/③/⑥B.①/②④⑥/③⑤C.①③/②⑥/④⑤D.①/②④/③⑥/⑤5.不属于...主谓倒装的一项是〔〕A.亦太甚矣,先生之言也B.乐哉,今日之饮也C.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D.师道之不复,可知矣6.下列各句在翻译成现代汉语时介词结构必须提前的一组是〔〕①若亡郑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③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③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④某所,而母立于兹⑤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⑥吾佐董丞相于汴州A.①②⑤⑥ B.①③⑤⑥C.①②④⑤ D.②④⑤⑥7.下列各句中不是..被动句的一项是〔〕A.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思焉B.身死人身,为天下笑,何也C.泊牧以谗诛,邯郸为郡D.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二、拓展阅读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题目。
项王困于韩信、彭越,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
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璐曰:“此项王也。
高中语文谏太宗十思疏同步练习(一)粤教必修四

高中语文谏太宗十思疏同步练习(一)粤教必修四高中语文谏太宗十思疏同步练习(一)粤教必修四高中语文谏太宗十思疏同步练习(一)粤教必修四一、积累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词的读音都正确的一组是〔〕A.浚.河〔jùn〕戒奢.〔shē〕壅.蔽〔yōng〕B.黜.恶〔chù〕塞.源〔sè〕貌恭.〔gòng〕C.朽索.〔suǒ〕殷.红〔yīn〕谗.邪〔chán〕D.懈.怠〔xiè〕垂拱.〔gǒng〕谬.〔míu〕2.下列各词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峻工浚源骏马逡巡B.祟高殷忧竭诚覆舟C.谦冲满溢馋嘴赏罚D.豫游鸣琴震摄景命3.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A.居域中之.大德不处其.厚B.奔车朽索,其.可忽乎C.斯亦伐根以.求木茂虽董之以.严刑简能而.任之D.择善而.从之4.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承天景.命〔大〕克.终者寡〔能够〕苟.免而不怀仁〔苟且〕将有所作.〔兴作,建筑〕B.思知止以安.人〔使……安〕念高危.〔高〕思谦冲.而自牧〔虚〕则思江海而下.百川〔居……下〕C.简.能而任之〔选拔〕信者效.其忠〔献出〕虑壅.蔽〔堵塞〕正身以黜.恶〔排斥〕D.垂.拱而治〔垂衣〕无以.怒而滥刑〔因为〕载.舟覆舟〔承载〕见可.欲〔能够〕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意思一样的是〔〕A.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B.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C.则思虚心..以纳下D.则纵情..以傲物一、拓展阅读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柳公权云:“心正则笔正。
〞要知心正则无不正,学诗者尤为吃紧。
盖诗以道性情,感发所至,心若不正,岂可含毫觅句乎?昔有人问余曰:“谚云‘歪诗',何谓也?〞余戏之曰:“诗者,心之言,志之声也。
心不正则言不正,志不正则声不正,心志不正,则诗不正,名之曰‘歪’,不亦宜乎?〞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学诗者尤为吃紧..吃紧:重要B.盖诗以道.性情道:表达C.余戏.之日戏:逗趣D.志不正则声.不正声:声音7.翻译下面的句子.〔1〕心若不正,岂可含毫觅句乎?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心不正则言不正,志不正则声不正。
谏太宗十思疏-练习题(有答案)

谏太宗十思疏-练习题(有答案)谏太宗十思疏练题(一)选择题: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念高危,则XXX冲而自枚:加强自身修养B.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狩猎时网开一面以示有度C.XXX,简能而任之:选拔有才能的人D.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老百姓3.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无以怒而滥刑B.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C.恩所加,则XXX以谬赏D.将有作,则思知止有安人山峦为晴雪所洗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2.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为()A.虽XXX以严刑,振之以威怒B.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C.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D.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3.下列句子中加粗词与现代汉语意义不异的项是()A.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B.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C.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D.惧满溢,则思江河下百川5.与“克终者XXX”中“克”的寄义不异的一项是()A.克己复礼为仁B.XXX未尝不克,攻未尝不取C.靡不有初,鲜克有终D.然性俭克,少恩情6.下列各句中加粗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B.XXX敢轻吾射。
C.陈涉太息曰:“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D.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7.选出“所”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项()A.其各举所知,勿有所遗。
B.渔人……为具言所闻。
C.赐我XXX之田,狐狸所居,豺狼所嗥。
D.术(XXX)怒攻布(XXX),为布所破。
8.下列加粗虚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欲流之远者之:到B.根不固而求木之长而:却C.则思无以怒而滥刑以:凭仗D.而况于明哲乎于:比9.下列对“十思”理解不当的一项是()A.作者提出,作为帝王,在他计划营建宫殿时,就要想到恰到好处,以尽大概减轻庶民担负,使他们安居乐业。
B.帝王担负着治理天下的重任,当他产生骄傲自满时,就应想到自己要像XXX那样宽广低下,有能容纳百川的胸怀。
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四自我小测:19谏太宗十思疏 Word版含答案.doc

自我小测一、积累运用1下列加点词语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雍.蔽(yōng)疏浚.(jùn)黜.恶(chù)身无长.物(zhǎng)B.崇.峻(chóng) 殷.忧(yīn) 塞.源(sè)百战不殆.(dài)C.谬.赏(miù) 垂拱.(gòng) 盖.寡(gài)言简意赅.(gāi)D.娱.乐(yú) 栖.居(qī) 契.机(qiè)咬文嚼.字(jiáo)2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自牧:自我约束。
B.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三驱:狩猎时网开一面以示有度。
C.弘兹九德,简能..而任之简能:选拔有才能的人。
D.鸣琴垂拱..,不言而化垂拱:拜谒。
3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将有所作则思知止以安.人B.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C.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D.何必劳.神苦思4下列各句中“以”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不念于居安思危,戒奢以.俭B.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C.将有所作则思知止以.安人D.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二、阅读鉴赏(一)阅读文本选段,完成5~8题。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源不深而岂望流之远,根不固而何求木之长。
德不厚而思国之治,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
不念于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
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粤教版必修4 谏太宗十思疏(分层训练) Word版含解析

◆19谏太宗十思疏(时间:45分钟满分:40分)一、基础知识(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壅.蔽(yōnɡ)疏浚.(jùn)黜.恶(chù) 身无长.物(zhǎnɡ)B.崇.峻(chónɡ) 殷.忧(yīn)塞.源(sè) 百战不殆.(dài)C.谬.赏(miù) 垂拱.(ɡònɡ)盖.寡(ɡài) 言简意赅.(ɡāi)D.娱.乐(yú) 栖.居(qī)契.机(qiè) 咬文嚼.字(jiáo)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将有所作则思知止以安.人B.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C.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D.总此十思,弘.兹九德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B.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C.傲物则骨肉..为行路D.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4.下列语句分为四组,全部是魏征认为君王应该具有的品德的一组是() ①善始善终,竭诚待下②怨不在大,可畏唯人③载舟覆舟,所宜深慎④谦冲自牧,慎始敬终⑤虚心纳下,正身黜恶⑥鸣琴垂拱,不言而化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④⑤D.②③⑥二、类文阅读(1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谏成帝营陵寝疏[西汉]刘向臣闻贤圣之君,博观终始,穷极事情,而是非分明。
孝文皇帝居霸陵,顾谓群臣曰:“嗟乎!以北山石为椁,岂可动哉!”张释之进曰:“使其中有可欲,虽锢[注]南山犹有隙;使其中无可欲,虽无石椁,又何戚焉?”夫死者无终极,而国家有废兴,故释之之言,为无穷计也。
孝文寤焉,遂薄葬,不起山坟。
《易》曰:“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藏之中野,不封不树。
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
”棺椁之作,自黄帝始。
黄帝葬于桥山,尧葬济阴,丘陇皆小,葬具甚微。
文、武、周公葬于毕,秦穆公葬于雍橐泉宫祈年馆下,皆无丘陇之处。
《谏太宗十思疏》练习(含解析)

《谏太宗十思疏》练习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礼论王安石呜呼,荀卿之不知礼也!其言曰“圣人化性而起伪”,吾是以知其不知礼也。
知礼者,贵乎知礼之意,而荀卿盛称其法度节奏之美,至于言化,则以为伪也。
亦乌知礼之意哉?夫礼始于天而成于人,知天而不知人则野,知人而不知天则伪。
圣人恶其野而疾其伪,以是礼兴焉。
今荀卿以谓圣人之化性为起伪,则是不知天之过也,然彼亦有见而云尔。
凡为礼者,必诎其放傲之心,逆其嗜欲之性。
莫不欲逸而为尊者劳,莫不欲得而为长者让,擎跽曲拳,以见其恭。
夫民之于此,岂皆有乐之之心哉?患上之恶己,而随之以刑也。
故荀卿以为特劫之法度之威,而为之于外尔,此亦不思之过也。
夫斫木而为之器,服马而为之驾,此非生而能者也。
故必削之以斧斤,直之以绳墨,圆之以规而方之以矩,束联胶漆之,而后器适于用焉。
前之以衔勒之制,后之以鞭策之威,驰骤舒疾,无得自放,而一听于人,而后马适于驾焉。
由是观之,莫不劫之于外而服之以力者也。
然圣人舍木而不为器,舍马而不为驾者,固亦因其天资之材也。
今人生而有严父爱母之心,圣人因其性之欲而为之制焉,故其制虽有以强人,而乃以顺其性之欲也。
圣人苟不为之礼,则天下盖将有慢其父而疾其母者矣。
此亦可谓失其性也。
得性者以为伪,则失其性者乃可以为真乎?此荀卿之所以为不思也。
夫狙猿之形,非不若人也,欲绳之以尊卑而节之以揖让,则彼有趋于深山大麓而走耳,虽畏之以威而驯之以化,其可服邪?以谓天性无是而可以化之使伪耶,则狙猿亦可使为礼矣。
故曰礼始于天而成于人天则无是而人欲为之者举天下之物吾盖未之见也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故曰/礼始于天而成/于人天则无是/而人欲为之者/举天下之物/吾盖未之见也/B.故曰礼始于天而成/于人天则无是/而人欲为之者/举天下之物/吾盖未之见也/C.故曰礼始于天而成于人/天则无是/而人欲为之者/举天下之物/吾盖未之见也/D.故曰/礼始于天而成于人/天则无/是而人欲为之者/举天下之物/吾盖未之见也/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论”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分为两体,一曰史论,乃忠臣于传末作议论,以断其人之善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步达纲训练】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句中加粗的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臣闻求木之长者(chánɡ)必浚其泉源(jùn)B.况于明哲乎(zhé)塞源而欲流长也(chánɡ)C.盖在殷(yīn)载舟覆舟,所宜深慎(zài)D.虑壅蔽(yōnɡ)则思正身以黜恶(chù)
2.下列句中加粗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凡百元首,承天景命景:大
B.盖在殷忧殷:深
C.则思谦冲以自牧牧:放牧
D.简能而任之简:选拔
3.下列句中加粗的词,与现代汉语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A.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B.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C.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D.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4.下列句中加粗的词,活用情况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B.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C.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
D.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
5.对下列句中的“以”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①斯亦伐根以求木茂②振之以威怒③则思知足以自戒④董之以严刑A.①②用法不同,③④用法相同
B.①②用法相同,③④用法不同
C.①③用法不同,②④用法相同
D.①③用法相同,②④用法相同
6.下列各句中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B.振之以威怒
C.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D.文武并用,垂拱而治
7.下列句子,与“振之以威怒”句式相同的一句是
A.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B.董之以严刑
C.则思知止以安人
D.则思三驱以为度
8.从句间关系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明哲乎
B.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
C.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
D.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9.下列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君当神器之重
——皇帝掌握着帝位的重权。
B.将有作,则思知止而安人
——有所作用,就想一下适可而止使人得到安定。
C.虽董之以严刑
——即使用严酷的刑罚监督人民。
D.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
——将惩罚施加于人,就想到不要因为一时发怒而滥用刑罚。
二、阅读理解
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0~13题。
贞观初,太宗与黄门侍郎王圭宴语,时有美人侍侧,本庐江王瑗之姬也,瑗败,籍没入宫。
太宗指示圭曰:“庐江不道,贼杀其夫而纳其室。
暴虐之甚,何有不亡者乎!”圭避席曰:“陛下以庐江取之为是邪,为非邪?”太宗曰:“安有杀人而取其妻,卿乃问朕是非,何也?”圭对曰:“臣闻于《管子》曰:齐桓公之郭国,问其父老曰:‘郭何故亡?’父老曰:‘以其善善而恶恶也。
’桓公曰:‘若子之言,乃贤君也,何至于亡?’父老曰:‘不然,郭君善善而不能用,恶恶而不能去,所以亡也。
’今此妇人尚在左右,臣窃以为圣心是之,陛下若以为非,所谓知恶而不去也。
”太宗大悦,称为至善,遽令以美人还其亲族。
10.解释文中加粗的词语。
(1)安有杀人而取其妻安:
(2)以其善善而恶恶也以:
(3)恶恶而不能去去:
(4)称为至善至:
(5)遽令以美人还其亲族以:
11.运用“字字落实法”翻译下面的句子。
(1)贼杀其夫而纳其室。
(2)善善而恶恶。
(3)齐桓公之郭国。
(4)臣窃以为圣心是之。
12.郭氏灭亡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13.王圭引用“恶恶而不能去”这句话是针对什么说的?
参考答案
一、1.A.(长zhǎnɡ)
2.C(牧:养)
3.C(古今都指父母兄弟子女等亲人)
4.D(名词作动词,其余为使动用法)
5.D(①③为表目的的连词,②④为介词“用”)
6.B(振—震)
7.B(介词结构后置)
8.A(递进,其余为假设)
9.B(作:建造、兴建)
二、10.(1)哪里(2)因为(3)除去、除掉(4)极、最(5)把
11.(1)残害了那男人而收留了他的老婆。
(2)喜欢好人,厌恶坏人。
(3)齐桓公到郭国去。
(4)我私下认为陛下是肯定这种做法的。
12.善善而不能用,恶恶而不能去。
13.王圭引用这句话,针对的是太宗认为“贼杀其夫而纳其室”“不道”而自己却做着同样的事——把美人留在自己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