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产品生产工艺与管理 第七章 电子产品生产管理智库文档
电子产品生产工艺文件.doc

电子产品生产工艺1 电子工艺工作1.1 工艺工作概述什么叫工艺工作呢?工艺工作是对时间、速度、能源、方法、程序、生产手段、工作环境、组织机构、劳动管理、质量监控等生产因素科学研究的总结。
工艺工作的内容又可分为工艺技术和工艺管理两大类。
1.2 电子产品工艺工作程序1 电子产品工艺工作流程图电子产品从研究到生产的整个过程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即方案论证阶段、工程研制阶段、设计定型阶段和生产定型阶段。
在各阶段中都存在着工艺方面的工艺规程,图3.1 是电子产品工艺工作流程图搜集有关技术文献,调查实际使用的技术要求方案论证阶段编制研究任务书,拟定研究方案专项研究课题分析计算工程研论证设计方案,下达设计任务书,提出产品设计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制阶进行初步设计和理论计算段进行技术设计和样机制造现场实验与鉴定,编写技术说明书,修改设计文件设计定型审查工艺方案和工艺文件,并加以修改与补充阶段样机试生产召开设计定型会编制和完善全套工艺文件,制订批量生产的工艺方案生产定培训人员,组织指导批量生产型阶段工艺标准化和工艺质量审查召开生产定型会1 电子产品工艺工作流程图2 方案论证阶段的工艺工作3 工程设计阶段的工艺工作4 设计定型阶段的工艺工作5 生产定型阶段的工艺工作2 电子产品制造工艺技术2.1 电子产品制造工艺技术的种类对电子产品制造来讲,工艺技术有很多种,工厂生产规模、设备、技术力量和生产产品的不同,工艺技术种类也不同。
以下简要介绍几种一般工艺技术。
1. 机械加工工艺电子产品很多结构件是通过机械加工而成的,机械类工艺包括车、钳、刨、铣、镗、磨、插齿、冷作、铸造、锻打、冲裁、挤压、引伸、滚齿、轧丝等。
其主要功能是改变材料的几何形状,使之满足产品的装配连接。
2. 表面加工工艺表面加工包括刷丝、抛光、印刷、油漆、电镀、氧化、铭牌制作等工艺。
其主要功能是提高表面装饰性,使产品具有新颖感,同时也起到防腐抗蚀的作用。
3. 连接工艺电子设备在生产制造中有许多连接方法,实现电气连接的工艺主要是焊接( 手工和机器焊接) 。
电子产品生产工艺与管理教材PPT (7)[17页]
![电子产品生产工艺与管理教材PPT (7)[17页]](https://img.taocdn.com/s3/m/697075f9ed630b1c58eeb575.png)
电子产品整机装配
电子产品整机装配
一、电子产品整机装配原则
电子产品整机装配是将检验合格的零件、部件进行连接形成一个功能独 立的产品。装配对整个产品至关重要,应遵循如下原则:
①确定零件和部件的位置、极性、方向,不能装错。应从低到高、从 里向外、从小到大。前一道工序不应影响后一道工序。
②安装的元器件、零件、部件应牢固。焊接件焊点光滑无毛刺,螺钉 连接部位牢固可靠。
通电前的检查工作:在通电前应检查电路板上的接插件是否正确、到 位,焊点是否有虚焊和短路现象。
电源调试:主要是测试各输出电压是否达到规定值、电压波形有无异 常或调节后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等。
各单元电路的调试 :按单元电路功能依次进行调试,直至各部分电 路均符合技术文件规定的指标为止。
整机调试:分为静态调试和动态调试
电子产品整机调试与检验
4.电子产品故障排除的一般程序和方法 电子产品故障排除的一般程序
①查看调试故障记录,分析引起故障原因。 ②针对故障整机进行检查,查找故障点,做出正确的判断。 ③拆除损坏的部件或元器件,对拆除部件或元器件进行测试,确认损 坏后进行更换。 ④故障排除后再对电路进行全面的调试,写出维修检测报告。 故障排除的方法 ①目测法: ②通电测试法 ③ 波形观测法 ④部件替代法 ⑤对比法 ⑥分隔测试法
电子产品整机调试与检验
仪器仪表的放置和使用:根据工艺文件要求,准备好测试所需要的各 类仪器设备,核查仪器的计量有效期、测试精度及测试范围等。仪器 仪表的放置应符合调试工作的要求。
技术文件和工装准备:调试前应准备好产品的技术说明书、电路原理 图、检修图和工艺过程指导卡等技术文件。对大批量生产的产品,应 根据技术文件要求准备好各种工装夹具。
对完成装配的球泡灯通电,点亮老化24小时,检验合格后包装入库。
电子产品制造工艺生产管理

批量生产阶段
首 先 要
电子产品装配过程大致可分为:
装配 准备
装连
调试
检验
包装
入库 或出 厂
电子产品装配过 程中各生产阶段 是密切相关的。
等几个阶段。
生产管理
工艺文件
主要工序都有工艺规程或作业指导书,工人严格按工艺文件操作,工
艺文件处于受控状态,现场可以取得现行有效版本的工艺文件。 产品批次管理
在样品试制的基 础上进行
主要目的是
生 产 阶 段
批量生产的过程中,应 根据全套工艺技术资料 进行生产组织
生产批量越大,生产成本越 开发产品 低,经济效益也越高。 的最终目
的
产品生产的组织形式
根据电子产品的特点和产品生产的基本要求, 产品应按以下组织形式生产:
产品批量生产的过程
产品经过设计、试制两个阶段后,即可进入
对墙上窗户应加窗帘, 避免日光直接射到机器上, 因为SMT生产设备 基本上都配置有光电传感器, 强烈的光线会使机器误动作。
生产管理
3. SMT现场还应有防静电系统 系统及防静电地线应符合国家标准。 4. SMT机房要有严格的出入制度、严格的操作规程、严格的
工艺纪律
如:凡非本岗位人员不得擅自入内,在学习期间人员, 至 少两人方可上机操作,未经培训人员严禁上机;所有设备 不得带故障运行, 发现故障及时停机并向技术负责人汇 报, 排除故障后方可开机;所有设备与另部件, 未经允许不 得随意拆卸, 室内器材不得带出车间等。
生产管理
2.SMT车间正常环境
SMT生产设备是高精度的机电一体化设备, 对于环境的要求相对较高,
应放置于洁净厂房中(不低于《GB73-84洁净厂房设计规范》中的 100000级)。 温度:20℃~26℃(具有锡膏、贴片胶专用存放冰箱时可放宽); 相对湿度:40%~70%; 噪声:≤70dB;
电子产品生产管理制度

电子产品生产管理制度一、概述电子产品生产管理制度是为确保电子产品生产过程中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维护生产环境和员工安全而制定的一系列管理规范和程序。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生产部门的所有生产环节和相关人员。
二、质量管理1. 生产准备1.1 确定生产任务和计划,并准确记录。
1.2 编制产品生产工艺和技术文件,确保生产操作规范和可追溯性。
1.3 验证所使用的原材料和零部件符合相关标准和质量要求。
1.4 检查和维护生产设备,确保设备运行正常和出产产品符合要求。
2. 生产过程控制2.1 严格按照工艺和技术要求进行生产操作,避免操作失误和质量问题。
2.2 设立产品检测点和质量抽检机制,确保产品合格率达到标准要求。
2.3 定期进行生产现场巡检和设备维护,预防潜在问题的出现。
2.4 追踪产品生产进度和质量情况,及时调整生产计划和资源配置。
3. 不良品处理3.1 对于不合格品,严格按照不良品处理流程进行分类处理。
3.2 建立不良品追溯机制,及时分析和处理不良品的原因,并采取纠正措施。
3.3 确保不良品得到有效销毁、退货或返修,防止不良品流入市场或影响生产线。
三、安全管理1. 生产场所安全1.1 配备适用于电子产品生产的安全设施,并确保设施完好并经常检查。
1.2 定期进行生产场所的安全巡视,消除安全隐患和防范事故发生。
1.3 培训员工掌握适当的安全操作方法,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2. 用电安全2.1 只使用合法、合格的电气设备和安全电器。
2.2 确保电力设备和电线线路可靠,避免电气火灾和触电事故发生。
2.3 定期对用电设备进行巡检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3. 安全事故处理3.1 建立应急预案,并进行定期演练,确保员工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应对。
3.2 对所有安全事故进行及时报告和调查,并采取措施预防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3.3 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对安全管理的重视和专业技术能力。
四、生产计划与物料管理1. 生产计划制定1.1 根据市场需求和公司策略,合理制定生产计划,并进行适当的调整。
电子产品生产工艺与管理.

三极管的特性曲线
输入特性曲线
I B f (U BE ) UCE
与二极管 正向特性 类似
电子产品生产工艺与管理---学习情境2 输出特性曲线
I C f (U CE ) I
B
当 UCE<UI 时, BE 截止区, 在放大区, IC 时, 和 B=0 I集电结处于正向 I = 近似成正比关 ICEO≈0。当发射 C B 偏置,三极管工 结电压小于死区电 系,有较强的放 作于饱和状态。 压时,三极管就进 大能力。三极管 在饱和区, IB的 入了截止区,但是 工作于放大状态 变化对 IC的影响 为了截止可靠,常 时,发射结应处 较小,两者不成 使发射结反向偏置。 于正向偏置,集 正比。饱和时, 截止时集电结也处 电结处于反向偏 发射结也处于正 于反向偏置。 置。 向偏置。
I E IC I B
IC和IE远大于IB
IC 1 (共射极直流电流放大系数) IB I C 1 (共射极交流电流放大系数) I B
IB(uA) IC(uA) IE(uA)
0 <0.001 <0.001
电子产品生产工艺与管理---学习情境2 0.02 0.04 0.06 0.08 0.10 0.70 0.72 1.50 1.54 2.30 2.36 3.10 3.18 3.95 4.05
Uo ' Ro U 1 RL o
通常希望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越小越好。
电子产品生产工艺与管理---学习情境2
(3)射极输出器(共集电极放大电路)
信号从 b输入 信号从 e输入
电子产品生产工艺与管理---学习情境2 输出信 号与输 入信号 波形相 同,幅 值相等
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的测量
电子产品生产工艺与生产管理

普通 超高频 高阻 高温 精密 电阻器-高压 电位器-特殊函数 高功率 可调 小型 测量用 微调 多圈
第四部分
用数字表示序号
意义
包括: 额定功率
阻值 允许误差
精度等级 等
电子产品生产工艺与生产管理
电阻器的主要参数
1、 电阻器的阻值
电阻器上所标的阻值称为标称阻值。电阻器的 实际阻值和标称值之差除以标称值所得到的百 分数,为电阻器的允许误差。误差越小的电阻 器,其标称值规格越多。电阻器上的标称阻值 是按国家规定的阻值系列标注的,因此在选用 时必须按阻值系列去选用,使用时将表中的数 值乘以10nΩ(n为整数),就成为这一阻值系 列。如E24系列中的1.8就代表有1.8Ω、18Ω、 180Ω、1.8kΩ、180kΩ等系列电阻值。
电子产品生产工艺与生产管理
电阻的额定功率
电阻器在交直流电路中长期连续工作允许消耗 的最大功率,称为电阻器的额定功率.电阻的额 定功率系列见表1.6所示,共分为19个等级,常 用的有:1/20W,1/8W,1/4W,1/2W,1W, 2W,5W,10W,20W等。各种功率的电阻器 在电路图中的符号如图所示。
阻值和允许误差在电阻器上常用的标志方法有:
直接标志法
对小于1000的阻值只标 出数值,不标单位;对 KΩ、MΩ只标注K、M。 精度等级标Ⅰ或Ⅱ级, Ⅲ级不标明。
色环标志法
文字符号法
将需要标志的主要参数与技 术指标用文字和数字符号有 规律的标志在产品表面上。 如: 欧姆 用Ω表示; 千欧用k 表示; 兆欧(106Ω)用M 表示;吉欧(109Ω) 用G表 示;太欧(1012Ω) 用T表示。
然后再测量它的中心端片与电阻体的接触情况。
测试要求 电位器的总阻值要符合标志数值,电位器的中心滑动端与电阻体之
电子产品生产工艺与生产管理

建立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确保 企业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 求。
05
电子产品生产工艺与管理的 未来展望
智能化生产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自动化生产线
通过引入机器人和自动化设备, 实现生产线上的物料搬运、组装、 检测等环节的自动化,提高生产 效率。
智能仓储管理
利用物联网技术和传感器,实现 仓库物品的实时监控和自动调度, 降低库存成本和减少库存积压。
解决方案
持续关注行业动态和技术发展趋势,及 时引进新技术和设备。
生产效率提升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挑战:在竞争激烈的市场 环境下,提高生产效率是 电子产品生产企业面临的 重要问题。
解决方案
引入自动化生产线和智能 制造技术,减少人工干预, 提高生产自动化程度。
加强供应链管理,确保原 材料和零部件的供应稳定, 降低生产中断的风险。
02
成本控制措施
03
成本分析与改进
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生产成本,如 优化工艺流程、降低物料消耗、 提高生产效率等。
定期分析生产成本,找出成本高 的环节,提出改进措施,降低成 本。
生产质量保证
质量标准制定
根据产品要求和客户期望,制定合理的质量标准和检 验规范。
质量检验与控制
对生产过程中的半成品和成品进行质量检验,确保产 品质量符合标准。
电子产品生产工艺的发展历程
电子产品生产工艺经历了从手工制造到自动化生产的演变, 自动化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近年来,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 产品生产工艺正朝着智能化、柔性化、定制化的方向发展, 以满足市场对个性化、多样化产品的需求。
02
电子产品生产工艺流程
数据分析与优化
电子产品生产管理制度

电子产品生产管理制度1. 引言电子产品的生产管理制度是为了确保生产过程的高效、安全和可持续性而建立的一套规范和程序。
本文旨在介绍一种电子产品生产管理制度,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保护员工安全,推动企业发展。
2. 质量管理2.1 质量目标我们的质量目标是制造符合国际标准和客户要求的高质量电子产品。
确保产品质量从源头控制,在每个生产环节都有严格的质量把控措施。
2.2 质量管理流程(这里可以详细描述整个质量管理流程,包括原材料采购、生产过程控制、产品检测和质量评估等)2.3 内部质量审核定期进行内部质量审核,对生产流程和质量管理措施进行审查和验证。
及时纠正问题,并推动提升质量管理水平。
3. 生产安全管理3.1 安全培训对所有员工进行生产安全培训,包括正确使用生产设备、防范火灾及事故、急救知识等。
确保员工具备必要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3.2 生产设备维护设立定期检查和维护计划,保障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
及时修复故障和更换老化设备,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和安全。
3.3 生产现场安全巡检设立每日、每周和每月的生产现场安全巡检,确保生产区域清洁有序,消防设备完好有效,以及防护措施的正确使用。
4. 生产计划管理4.1 生产计划编制依据市场需求和资源状况,编制合理的生产计划。
确保生产顺畅,并优化资源利用和产品交付时间。
4.2 生产任务分配将生产计划按照工序、岗位进行细化,合理分配任务,使每个员工都有明确的工作目标和职责。
4.3 生产进度跟踪设立生产进度跟踪系统,及时了解生产进展情况。
发现延误或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和解决,以确保生产计划的顺利执行。
5. 资源管理5.1 原材料采购构建供应链管理体系,采取合理的原材料采购策略,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和供应的可靠性。
5.2 库存管理设立库存管理制度,合理控制原材料和成品的库存水平。
避免库存积压和过期等问题。
5.3 资源优化利用定期分析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消耗情况,并制定相应的优化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成本。
电子厂产品管理制度范本

电子厂产品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电子厂产品管理工作,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电子厂的产品管理工作,包括产品的研发、生产、质量检验、入库出库等环节。
第三条电子厂产品管理应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遵循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第四条电子厂产品管理以市场需求和客户满意度为导向,追求产品的创新和持续改进。
第五条电子厂应建立健全产品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明确各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
第二章产品研发管理第六条产品研发应从市场需求出发,制定研发计划和目标,确定研发周期和预算。
第七条产品研发人员应具备专业知识和科研能力,加强技术研究和开发工作,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竞争力。
第八条产品研发过程中,应建立完善的设计、试验和验证机制,确保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第九条产品研发完成后,需进行技术评估和鉴定,确保产品的合格性和符合市场需求。
第十条产品研发完成后,需编制产品规格书和技术文件,明确产品的技术参数和性能要求。
第三章生产管理第十一条产品生产应按照产品规格书和技术文件要求,严格执行生产工艺和流程,确保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第十二条产品生产过程中,需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生产记录,追踪产品生产过程和生产数据。
第十三条产品生产过程中,需严格执行产品检验和测试标准,确保产品的合格性和符合标准要求。
第十四条产品生产完成后,需制定产品质量检验方案,对产品进行全面检验和抽样检验。
第十五条产品生产完成后,需进行产品审核和验收,确保产品的合格性和满足客户需求。
第四章储运管理第十六条产品储运应遵守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和物流管理要求,确保产品的安全和完整。
第十七条产品储运过程中,需建立完善的仓储管理机制和系统,对产品进行分类、标识和管理。
第十八条产品储运过程中,需严格执行仓储操作规程和操作流程,确保产品的存储安全和有效管理。
第十九条产品储运过程中,需制定产品包装和运输方案,选择适合的包装材料和运输工具,确保产品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