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文书-银行如何在ATM案件中进行法律风险防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银行如何在ATM案件中进行法律风险防范
银行如何在ATM案件中进行法律系统性风险防范
ATM是英文“AutomatedTellerMachine”的缩写,意思是自动柜员机。
它是一种高度精密的机电一体化设备,利用磁卡或智能IC卡储存使用者信息并通过加密键盘(EPP)输入密码然后通过银行内部互联网验证并进行各种交易的金融银行自助设备。
ATM的功能主要包括:现金取款、现金存款、现金存取款、余额查询、本行或异行转账、修改密码等。
针对现实存在的风险问题,结合有关规定,银行在ATM案件法律风险防范风险工作中,应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向客户充分履行告知、提醒义务。
即向客户进行必要的安全使用指导和风险提示;开通自助咨询服务必须由客户主动申请并同意;加大进一步增强自助银行设施软硬件的投入力度,提高自助银行的安全性能;在自助置放银行区域摆放安全提示展架、风险提示牌等,引导商家树立风险防范意识,潜能增强对风险和陷阱的辨别及应对能力。
(二)加大案件突发性时段处罚力度的巡检力度。
组织人员定期、不定期对自助设备进行巡检,有没有检查自助设备是否正常起动、储蓄卡入口处或刷卡器是否安装异物、自助设备上才是否有假广告、假通知等。
同时确凿证据注意保留定期巡查的相关证据,如监控录像、巡查情况登记簿等。
(三)提供多渠道的临时挂失止付相关服务。
股份制银行鉴于目前银行卡刑事犯罪多发于自助银行区域,所以除柜面、95533、企业网上银行等渠道外,建议在自助设备上增加紧急挂失业务,使持卡人在其交易出现时可以更加的便捷地止付资金,阻止损失的进一步扩大。
(四)加快银行卡及ATM运行系统的升级。
一是依托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进一步提高金融机构的科技含量,以规避银行卡首要信息容易风险复制的风险,二是更新ATM运行系统
环境,增加运行系统对克隆卡的识别功能,为客户提供服务更为安全、高效、优质的金融服务。
(五)建立起案件处理紧急联动机制。
密切加强与公安机关的联系,发现情况及时报告,积极配合公安
机关采取的联合行动,严厉打击不法分子的犯罪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