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秋季高一上学期物理期末模拟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
t
A S
t
B
S
t
C
S
D
南安六中2010年秋季高一年物理期末试卷
【考试范围:必修1】
第一卷:选择题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甲、乙、丙三个观察者,同时观察一个物体的运动,甲说“它在做匀速运动”,乙说“它是静止的”,丙说“它在做变速运动”,这三个人的说法()
A.对于选定的同一个参考系都对B.对于各自所选定的参考系都可能对
C.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对D.总有一个人或两个人是讲错了。
2.对于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加速度减小,其速度一定随之减少B.位移必定与时间平方成正比
C.在某段时间内位移可能为零D.在某段时间内路程可能为零3.甲、乙、丙三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相同的速度同时经过某路标,从此时刻开始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丙车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后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它们经过下一个路标时的速度又相同,则()A.甲车先通过下一个路标 B.乙车先通过下一个路标
C.丙车先通过下一个路标 D.三辆车同时通过下一个路标
4.北京奥运火炬实现了成功登上珠峰的预定目标,如右图所示是火炬手攀登珠峰的线路图,请根据此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起点到终点火炬手所走线路的总长度是火炬的位移
B.线路总长度与火炬所走时间的比等于登山的平均速度
C.在计算登山运动的速度时可以把火炬手当成质点
D.顶峰的重力加速度要比拉萨的重力加速度大
5.如右图所示,保存θ不变,将A点上移,则A0的拉力将()
A.逐渐减小B.逐渐增大
C.先增大后减小D.先减小后增大
6.能表示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是()
7.汽车拉着拖车在水平道路上沿直线加速行驶,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可知( ) A.汽车拉拖车的力的大小大于拖车拉汽车的力的大小 B.汽车拉拖车的力的大小小于拖车拉汽车的力的大小 C.汽车拉拖车的力大于拖车受到的阻力 D.汽车拉拖车的力等于拖车受到的阻力
8.下列几组共点力分别作用在一个物体上,有可能使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 .3 N 、4N 、8NB .7 N 、5N 、3N
C .4 N 、10N 、5N
D .4 N 、12N 、17N
9.如图所示,两个等大的水平力F 分别作用在物体B 、C 上.物体A 、B 、C 都处于静止状态.各接触面与水平地面平行.物体A 、C 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 1,物体B 、C 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 2,物体C 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 3,则( )
A.0,0,0321===f f f
B. 0,,0321===f F f f
C. 0,0,321===f f F f
D. F f F f f ===321,,0
10.在粗糙的水平面上,物体在水平推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作用一段时间后,将水平推力逐渐减小到零(物体还在运动),则在水平推力逐渐减小到零的过程中,( )
A .物体速度逐渐减小,加速度逐渐减小
B .物体速度逐渐增大,加速度逐渐减小
C .物体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D .物体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11.一枚火箭由地面竖直向上发射,其速度和时间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则( )
A . t 3时刻火箭距地面最远
B . t 2—t 3的时间内,火箭在向下降落
C . t 1—t 2的时间内,火箭处于失重状态
D . 0—t 3的时间内,火箭始终处于失重状态
12.甲、乙两物体,甲的质量为4kg ,乙的质量为2kg ,甲从20m 高处自由落下,1s 后乙从10m 高处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在两物体落地之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同一时刻甲的加速度大
B .同一时刻两物体的速度相同
C .两物体从起点各自下落1m 时的速度是相同的
D .落地之前甲和乙的高度之差保持不变
t v
t 1 t 2 t 3 0
二、实验、填空题(共4小题,每格2分,共28分)
13.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纸带,如下图所示,并且每隔四个计时点取一个计数点,已知每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为s,且s1=0.96cm,s2=2.88cm,s3=4.80cm,s4=6.72cm,s5=8.64cm,s6=10.56cm,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Hz。
计算此纸带的加速度大小a=___________m/s2,打第4个计数点时纸带的速度大小v=_________________m/s。
请你依据本实验推断第6记数点和第7记数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___ cm。
14.在探究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合外力和质量间的关系时,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及车中的砝码质量用M`表示,盘及盘中的砝码质量用m表示,小车的加速度可由小车后拖动的纸带由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点计算得出。
(1)某同学将所用仪器布置成如图状态,随即释放小车,然后打开打点计时器开始实验,他在布置器材时的错误之处是:
①
②
③
在实验步骤中的错误和遗漏是:
④
⑤
m 细线
小车M
纸带
打点计时器
水平木板0 1 2 5
4
3 6 s 1s 2s 3s 4s 5s 6
(2)在保持小车及车中的砝码质量M 一定,探究加速度与所受合外力的关系时,有两位同学得到的a ―F关系分别如下图所示(a 是小车的加速度,F 是细线作用于小车的拉力)。
其原因分别是: C图: D图:
15.用水平恒力F 推动放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均为m 的六个紧靠在一起的木块,则第5号木块受到的合外力等于________,第4号木块对第5号本块的作用力等于______。
16.在电梯中,把一重物置于水平台秤上,台秤与力的传感器相连,电梯先从静止加速上升,然后又匀速运动一段时间,最后停止运动;传感器的屏幕上显示出其受的压力与时间的关系(N -t )图像,如图所示,g 取10m/s 2,则电梯在启动阶段经历了_______s 加速上升过程。
电梯的最大加速度为__________。
F
1 2 3 4 5 6
时间(秒) 力(牛)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南安六中2010年秋季高一年物理期末试卷答题卡
【考试范围:必修1】
第Ⅰ卷 选择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实验、填空题(每格2分,共28分) 13._____ _____、 ______ ____、 ________ __ 14.(1)①
② ③ ④
⑤ (2)C图:
D图:
15._____ _____、 ______ ____ 16._____ _____、 ______ ____
班级 姓名 考生号
密 封 线 内 不 准 答 题
三、计算题:(共36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7.(8分)长5m的铁链,悬其上端,若从悬点放开铁链,求铁链经过悬点以下25m处所需时间为多少?
18.(8分)如图所示,接触面均光滑,球处于静止,球的重力为G=50N,用力的分解法求:球对斜面的压力和球对竖直挡板的压力?
45°
19.(10分)如图所示,小木块在沿斜面向上的恒定外力F作用下,从A点由静止开始作匀加速运动,前进了0.45m抵达B点时,立即撤去外力。
此后小木块又前进0.15m到达C点,速度为零。
已知木块与斜面动摩擦因数μ=3/6,木块质量m=1kg。
求:
(1)木块向上经过B点时速度为多大?
(2)木块在AB段所受的外力F多大?( g=10 m/s2)
30°A
B
C
F
20.(10分)一车处于静止状态,车后相距s 0=25m 处有一个人,当车开始起动以1m/s 2
的加速度前进的同时,人以6m/s 的速度匀速追车,试证明人能否追上车?若追不上,人车间最小距离为多少?
南安六中2010年秋季高一年物理期末试卷参考答案
【考试范围:必修1】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B 2.C 3.B 4.C 5.D 6.A 7.C 8.B 9.B 10.C 11.A 12.C 二、实验探究题(每格2分,共28分) 13.1.92;
0.768; 12.48
14.(1)①小车位置应靠近打点计时器;②板应向左移动一些,使线不和桌面摩擦;
③滑轮降低,应使线平行于桌面;④未平衡摩擦力; ⑤先打开打点计时器,再释放小车
(2)C 图:平衡摩擦力时,木板倾角过大; D 图:平衡摩擦力时,木板倾角太小 15.
6F 。
3
F 16.4 6.7 m/S 2 三、计算题:(共36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7.(8分)铁链做自由落体运动,由2
2
1gt h =
可知: 铁链下端通过悬点以下25m 处的时间为:)(210)
525(221
1S g h t =-⨯==
铁链上端通过悬点以下25m 处的时间为:)(510
25
222
2S g
h t =⨯==
铁链经过悬点以下25m 处的所用时间为:)(2512S t t t -=
-=∆
答:(略) 18.(8分)
【解读】如图所示,把重力按实际作用效果分解,则球对斜面的压力为
F N1=
cos 45
G
=502
N 。
对竖直挡板的压力为F N2=G tan45º=50N 。
答:(略)
19.(10分)
解读:(1)撤去外力后,小木块做匀减速运动从B 运动到C ,
加速度大小为 2
sin cos 7.5m/s a g g θμθ=+=……………………2分
所以有 22
C B 2v v as -=-………………………………1分
代入可解得 B 227.50.15 1.5m/s v as ==⨯⨯=…………………2分 (2)设外加恒力为F ,则刚开始从A 运动到B 的加速度为
)cos sin (1θμθg g m
F
a +-=
………………………………2分 刚开始是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有: 2
B 112v a s =………………………………1分
代入数据可求得: F =10N …………………………………………2分 答:(略)
20.(10分)
解:依题意可知,人与车的运动时间相等,它们的位移分别为S 人和S ,假设人在时间t
内追上车,则有:
S 人-S=S 0…………1分
即02
2
1S at t V =-
人…………1分 代入数据得:050122
=+-t t
此式t 无实数解,则说明人追不上车…………3分 经分析可知当人与车的速度相等时,人与车的距离最小,设用时间为t ,则有:
45°
F N1 F N2
G
s a
V a
V t 6==
=
人车……………………2分
在这段时间内人与车的位移分别为 s 人=V 人t=6×6=36m
m at s 18m 612
1
2122=⨯⨯==
……………………2分
人车间最小距离为m s s s s 73618250min =-+=-+=∆人…………1分
答:(略)。